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学期2020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赤道周长约为4 万千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地球的平均半径
为6371 千米;地球的表面积是5.1 亿千米2。
3. 最早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是麦哲伦环球航行。
4. 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①登高望远,②地球卫星照片,③月食,④海边看船先
看到顶部,后看到船身。
(任写一条)
5.经纬线:
6.纬度划分:赤道(0°)以北为北纬(0°~90°N),习惯上用"N"表示;赤道以南
为南纬(0°~90°S),习惯上用"S"表示;南北极的纬度分别为90°N 和90°S。
变化规律:由赤道(0°)向南(下)递增为_南_纬,向北(上)递增为_北_纬;最大的纬度是90°,在南北极点。
7.低、中、高纬度的划分: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数值越大,纬度越高)③南北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8.经度的划分及变化规律:
划分: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东划分的180°为_东_经(0°~180°E),习惯上
用“E”表示;向西划分的180°为西经(0°~180°W),习惯上用“W”表示。
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向西(左)递增为西经,向东(右)递增为东经;
9.东西半球的划分:国际上习惯用20°W 和160°E 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
半球的界限。
1.地球是一个。
2.地球的大小:赤道周长约为千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地球的平均半径为千米;地球的表面积是千米2。
3. 最早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是。
4. 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任写一条)
5.经纬线:
6.纬度划分:赤道(0°)以北为(0°~90°N),习惯上用" "表示;赤道以南为(0°~90°S),习惯上用" "表示;南北极的纬度分别为和。
变化规律:由赤道(0°)向南(下)递增为纬,向北(上)递增为纬;最大的纬度是,在南北极点。
7.低、中、高纬度的划分: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
南北半球的划分:以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8.经度的划分及变化规律:
划分: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东划分的180°为经(0°~180°E),习惯上用“”表示;向西划分的180°为经(0°~180°W),习惯上用“”表示。
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向西(左)递增为经,向
东(右)递增为
经;
9.东西半球的划分:国际上习惯用和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限。
1.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2.地图上方向的确定: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有经纬网地图,根据“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确定方向。
3.比例尺的三种表达形式:数字式(如1:300000;1/300000;三十万分之一);文字式(如“图上1 厘米代表实际距离3 千米”);线段式。
4.比例尺大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5.比例尺与范围、内容之间的关系(两地图图幅大小相同):
比例尺大小范围大小内容详略中国地图小大简单
北京市地图大小详细
6.等高线疏密与坡度陡缓:等高线越密集(密集/稀疏),坡度越陡,爬山就困难;等高线越稀疏(密集/稀疏),坡度越缓,爬山就容易;
7.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的名称)
A 山顶
B 山脊
C 山谷
D 陡崖
E 鞍部
F 山顶。
其中, C 山谷可能形成河流;B 山脊易形成分水岭;D 陡崖适合开展攀岩运动,也可能形成瀑布。
(填字母及地形部位名称)
1.地图三要素:、、
2.地图上方向的确定: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来确定方向;有经纬网地图,根据“经线指示、纬线指示”来确定方向。
3.比例尺的三种表达形式:①(如1:300000;1/300000;三十万分之一);
②(如“图上1 厘米代表实际距离3 千米”);③。
4.比例尺大小:分母越大,比例尺;分母越小,比例尺。
5.比例尺与范围、内容之间的关系(两地图图幅大小相同):
比例尺大小范围大小内容详略中国地图
北京市地图
6.等高线疏密与坡度陡缓:等高线越(密集/稀疏),坡度越陡,爬山就困难;等高线越(密集/稀疏),坡度越缓,爬山就容易;
7.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的名称)
A B C D E F 。
其中,可能形成河流;易形成分水岭;适合开展攀岩运动,也可能形成瀑布。
(填字母及地形部位名称)
1.地球海陆分布大势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排名依次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3.世界之最:世界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4.读东西半球图,回答问题:
(1)读东西半球图,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无论东半球还是西半球,都是陆地小于海洋面积(大于或小于)
(2)填出图中大洲名称
A 北美洲,
B 非洲,
C 欧洲,
D 南美洲,
E 亚洲,
F 大洋洲,
G 南极洲
(3)填出图中大洋名称
Ⅰ大西洋,Ⅱ印度洋,Ⅲ太平洋,Ⅳ北冰洋
(4)填出图中的洲界线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苏伊士运河,②巴拿马运河
亚洲与欧洲的洲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1.地球海陆分布大势为“”
2.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排名依次为:
3.世界之最:世界最大的大陆是;最大的大洲是;最大的岛屿是。
4.读东西半球图,回答问题:
(1)读东西半球图,陆地主要集中在半球,无论东半球还是西半球,都是陆地海洋面积(大于或小于)
(2)填出图中大洲名称
A ,
B ,
C ,
D ,
E ,
F ,G
(3)填出图中大洋名称
Ⅰ,Ⅱ,Ⅲ,Ⅳ
(4)填出图中的洲界线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②
亚洲与欧洲的洲界线:_ _、、、
1. 根据图示信息回答图中序号分别代表的地形类型。
①:山地,②:高原,③:丘陵,④平原
2.相关概念:地面某一点高出另一个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下图中丙地的海拔是200 米,乙、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150 米。
3.世界地形之最:
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世界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世界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世界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最高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世界面积最大的盆地是非洲的刚果盆地。
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①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都是海洋。
②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两大火山地震
带是:①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②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4. 根据图示信息回答图中序号分别代表的地形类型。
①:,②:,③:,④:
5.相关概念:地面某一点高出另一个点的垂直距离叫。
下图中丙地的海拔是米,乙、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米。
6.世界地形之最:
世界最大的平原平原;世界最高的高原是高原;世界最大的高原是高原;世界最长的山脉是山脉,最高的山脉是山脉;世界面积最大的盆地是非洲的盆地。
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①全球分为板块,其中板块几乎都是海洋。
②板块的比较稳定,板块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两大火山地震带是:①_地震带,②_- 火山地震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