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积累运用(19分)
1.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答题。
(9分)
现在,先生是死了!我们不愿肆情地悲痛,这还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也不愿记算我们的损失,这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我们只有tà()着他的血的足印,jìxù()前进。
①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其作者是_______________。
这里所说的“先生”指的是_______________,他原名__________,是我国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革命家。
(3分)
②根据拼音依次正确写出汉字: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分)
③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_____应为_______,_______应为_______(2分)
④默写横线上缺少的语句。
(2分)
2.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2分)
①我醒来时,轮船又_________着噗噗地响了。
②我________着那本书,舍不得丢开,不说买,也不说不买。
③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_______,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
④他在建筑设计中最为人们______的,是关心平民的利益。
A.抖动抚摩察觉赞赏
B.颤动抚摩发现称道
C.抖动摩挲发现赞赏
D.颤动摩挲察觉称道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为恰当的一项是()(2分)
在她没来以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
②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
③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连结起来,
④成为最知心的人,
⑤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
⑥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
⑦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
A.⑤①②③④⑥⑦
B.⑤②③④①⑦⑥
C.⑤①③⑦②④⑥
D.⑤②③①⑦④⑥
4.名著阅读。
(6分)
课文《童年的朋友》选自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下面我们就走近这部作品,走近大文豪的童年生活。
①《童年》的主人公名叫_____________,生活在他周围的主要人物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分)
②读完了《童年》这部作品之后,李海洋与张江河展开了讨论:
李海洋:在《童年》里,外祖母是正面人物,她慈祥善良,勤劳能干,热爱生活,对主人公的童年产生了正面的影响。
而外祖父是一个反面角色,他自私贪婪,视财如命,凶狠残暴,简直一无是处。
张江河:我同意你对外祖母的评价,但外祖父这个人物并非一无是处,他内心深处也有着善良的一面。
你同意谁的观点?请举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二、综合阅读(41分)
(一)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5.诗中着力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6.本诗的颔联和颈联用语精当,意境深幽。
请你自选一联进行简单赏析。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赵普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7.解释下列句中的黑体字词。
(4分)
①普少习吏事()
②处决如流()
③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④普明日复奏其人()
8.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分)
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文主要写了赵普的两件事,请你各用一句话概括。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从本文可以看出,赵普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一面(节选)
阿累
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哦!您,您就是——‛
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
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
他微笑,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着要说的,他已经统统知道了一样。
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
他带着奖励似的微笑,指着《铁流》对我说明:‚这书本来可以不要钱的,但是是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公司为防止我们‚揩油‛,衣衫上一只袋都没有缝)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
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
11.选文突出了鲁迅先生什么样的外貌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我”为什么没有叫出先生的名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选文中对鲁迅先生有哪些称谓?各自表明了作者对先生怎样的情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鲁迅先生按本钱卖了“曹先生”的书,而把自己的书送给了“我”,这表现了先生怎样的品格?(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好事情”
高尔基
外祖父突然把房子卖给酒馆的老板,在缆索街上另买了一所……整所宅子住满了我没有见过的人们……其中特别把我抓得紧和吸得牢的是一个名叫‚好事情‛的包伙食的房客。
他在后进院子厨房隔壁租了一间屋子,这间屋长长的,有两面窗户——一面对着花园,另一面对着院子。
这个人清瘦,驼背,面色雪白,留两绺黑胡子,眼镜底下闪着一对和善的眼睛。
他沉默寡言,不被人注意,每次叫他吃饭或喝茶的时候,他总是回答:
‚好事情。
‛
不管是当面或背地里,外祖母就这样叫他:
‚阿廖沙,去叫‘好事情’来喝茶!‘好事情’,您怎么吃得这样少啊?‛
他的整个房间都被什么箱子和我所不认识的世俗字体的厚本子书籍塞满和堆满了,到处都是盛着各种颜色的液体的瓶子,一块块的铜铁,成条的铅。
从早到晚,他穿着棕红色的皮上衣,带方格的灰色裤子,全身涂满了不知什么颜料,发散出一种刺鼻的味道,头发蓬乱,笨手笨脚的,老是在那里熔化铅,焊什么铜的小东西,在小的天平上称来称去,像牛似的低吼着,烧疼了指头,连忙向它吹气,跌跌撞撞地走到挂图跟前,他擦擦眼镜,他那又细又直的,白得出奇的鼻子几乎碰到图纸,像是在那儿闻它。
有时候他突然在屋子中间或者窗户旁边停下来,长久地站着不动,闭着眼,抬着头,一声不出,像一段呆木头。
我爬到板棚顶上,隔着院子从开着的窗户观察他;我看见桌子上的酒精灯的青色火焰,黑色的身影;看见他在破本子里写字,他的眼镜像两片薄冰,放射着寒冷的青光;这个人玩儿的魔术使我一连几个钟头待在棚顶上,好奇心烧得我难过。
(选自《童年》第八章,有删改)
15.这个人为什么有了“好事情”这个外号?(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概括“好事情”的外貌特点。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好事情”有什么特别之处紧紧地吸引了“我”?(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从选文中可以看出,“好事情”是一位什么样的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我”被“好事情”深深吸引,从中可以看出“我”具有怎样的优良品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如果你是主人公,你会采用什么方法与“好事情”结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采展示(40分)
21.我们生活在由人组成的海洋中,有亲人,有师长,有朋友,有同学,有陌生人,在这些人中,一定有一个人深深地影响着你,或者清晰地烙印在你的记忆里。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她)有哪些特殊之处让你印象深刻?请你以“记_________的一个人”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正标题自拟,补充完整副标题,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1.①《一面》阿累鲁迅周树人思想家文学家
②踏继续
③肆恣记计
④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难于计算的
2.D
3.C
4.①阿廖沙外祖母外祖父小茨冈
②同意张江河的观点。
虽然外祖父平时凶狠残暴,但他打了阿廖沙后也曾表现出难得的亲情和柔情。
而且他毕竟把阿廖沙养活成人,并送他上学。
从这些事例中可以看出,外祖父的人性是复杂的,并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坏蛋。
5.后禅院景物的幽静作者淡泊的情怀
6.示例:“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一联,“曲径”写出了小路的曲折与深邃,而一个“深”字又十分准确而生动地描写了僧人们居处的幽静恬淡。
7.①熟悉②处理决断③曾经④又
8.赵普脸色不变,跪在地上把碎奏章拾起来带回了家。
9.刻苦读书奏荐人才
10.他有决心有毅力,能够学以致用,并且刚毅果断。
11.瘦
12.这写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动荡,“我”不敢叫出先生的名字,是出于对先生保护的一种本能反应。
13.选文共用了五种称呼,分别代表的含义是:同志,志同道合的关系;朋友,亲密无间的友谊;父亲,崇敬亲近的情感;师傅,仿效学习的楷模;战士,英勇顽强的榜样。
14.一是写出了鲁迅先生对同行的尊重,二是写出了先生对进步青年的爱护,三是表现了先生自谦的特点。
15.因为经常把“好事情”挂在嘴边,于是就用他的口头禅当了他的外号。
16.他清瘦、驼背、面色雪白、留着黑胡子、戴着眼镜、眼神和善、鼻子又细又直。
17.他有许多书籍,他摆弄的东西是“我”以前从未见过的,这引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18.他是一位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
(或者答他是一位化学家亦可)
19.“我”向往高尚和美好,向往知识和良好的修养。
20.略。
例如:可以在去叫他吃饭、喝茶的时候与他攀谈;或者直接走进他的屋子向他请教等。
2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