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场分析到犯罪现场重建与犯罪画像
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科学性探索——来自实证研究的证据
公检法监 匿
,
分支 。它通 常是 指对 实施 犯 罪 的作 案 人 的 品质 进 行 的 一 系 列 推 断 … 。我 国 学 者 李 玫 瑾 对 犯 罪心 理 画像 进 行 了全 面细 致 的 描述 ,
般 来 讲 ,犯 罪 心 理 画 像 分 析 的 实 施
她 认 为犯 罪 心 理 画 像 “ 是 指 在 侦查 阶段 根 据 已掌 握 的 情 况 对 未 知 的 犯 罪 嫌 疑 人进 行
理 画像 的步 骤与 过程 进 行 细化 分析 与科 学化 探 索 ,并且 开始 利 用计 算机 技术 对 心理 画像 进行
高效 准 确的 应 用。在 效 度 的 实证 研 究上 ,通 过 准 实验 研 究 法 ,各 项研 究 基本 验证 了画像 师在
预 测犯 罪人 的特 征 方 面具 有优 势。 最后 ,从 理论 验 证 与技 术 应 用方 面 对 画像技 术进 行展 望 ,
代表 行 为的 一 系列 不 同变 量与 犯 罪 人特 征之 间 的 关系 。但 是, A* C的 关系 问 题很 难单 纯 通 过经 验 的手 段 找 出 ,因为
在不 同 环境 下 有很 多 种可 能 性 。因此 ,还 需 要在 这 些 问题 上进 行 一系 列 的现 实模 拟 研 究 ,以期 找到 行 为与 特 点之 间
犯罪心理画像技术 的科学性探索 来 自实证研究 的证据
●张 磊 张萌 王姝 阳 刘 洪广 ( 中 国人 民公 安 大学 ) 摘要 : 近年 来 ,犯 罪 心理 画像 技 术 的发 展进 入 了新 的阶段 。在 原 理 方面 ,犯 罪人 的行 为 到特 征 的推 断具 有 更加 丰 富的研 究。越 来越 多的研 究 开始对 犯 罪心理 画像 的基本 假设 进 行论 证 。在技 术 上 ,早 期 简单的 二分 法 已无 法适 应现 在刑 侦 实案 的 需要 ,研 究者 们 开始对 犯 罪心
犯罪心理画像经典案例浅析
犯罪心理画像经典案例浅析犯罪心理画像最初起源于美国联邦调查局(FBI),20世纪70年代他们成立了行为科学部,最后终于创立了一种被称为犯罪现场分析(crime scene analysis)的犯罪心理画像技术。
给犯罪人进行心理画像这一形式被国人熟知是因为1990年代影片《沉默的羔羊》的放映,它不仅包括对未知对象的塑形,还包括逮捕他们的技巧、相关案件的评判以及辨认出罪犯后的审讯和检举策略。
案例一发生于1978年美国,22岁的瓦林太太在准备外出倒拉圾时,在自家客厅被歹徒攻击,瓦林太太穿着一件类似汗衫的宽松上衣及一件内裤,案发后,上衣、胸罩及内裤已褪下,腹部被狠狠地连戮数刀,从门前一直到卧室留下许多掐扎的痕迹,现场外还发现了两颗子弹以及被害人的血被掺入酪乳的瓶子中,歹徒一饮而尽。
歹徒分文未取,现场侦察测不出凶手的犯罪动机。
心理分析官针对这一犯罪现场对犯罪嫌疑人作如下的描述:白人,男性、年龄介于25-27之间,消瘦、外貌看似营养不良,本人生活懒散、邋塌,有精神方面的疾病,个性孤僻,不喜欢与同性及异性朋友交往,大部分时间是一个人独居在家,大约是高中或大专的辍学生,犯罪人一定住在被害人的附近,案发后犯罪人可能是步行回家,凶手很可能会连续作案。
心理分析官之所以这样下结论有其心理学依据,因为犯罪人在行凶时,没有刻意地消除那些暴露自己身份的线索。
而且这种特定的行凶手段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凶手的这种偏执的妄想大都产生于19岁,并且还有10年左右的“孕育期”。
认为凶手年龄在30岁以下是因为附近尚未发现过类似的事件,认为凶手之所以消瘦是因为大抵患有精神病的人,吃饭、睡觉不好,造成营养不良,并且他们大都不注重个人的卫生和仪表的整洁。
他们往往独居。
由于疾病原因他们很少可能进大专院校读。
案例二现场一个看起来过去一定是间可爱温馨的屋子,由于暴力所致呈现一片狼籍的十几张现场照片的分析。
毁压着的油画,砸料的名贵饰物。
从客厅、厨房至卧室一直到浴室处,到处散落着壁饰,家具、油画、衣服、花瓶……在墙上,家具上其他大件物品也看到“狗屎蛋”,“吹喇叭”……等不雅字迹。
犯罪心理画像案例%
警方循心理画像抓获疑犯东方网6月24日消息:5月1日晚8时许,在(北京市朝阳区)常营乡草房村306路车站南侧的小树林里,一位下班回家的年轻女子被人强暴并惨遭杀害。
而在此之前,附近曾发生过数起强奸抢劫伤害案,从犯罪者的作案手法等情况看,很可能是同一人所为。
刑警根据现场情况,草拟出一幅作案者的心理画像:嫌犯在夜间以单身女性为目标,先用石头从背后突然袭击被害者头部,然后拖进树林里抢劫并进行性侵犯,说明他很可能长期独居生活,性格孤僻;作案地点多选择在附近偏僻地点进行,时间一般在下班后的晚上,很可能是在附近工地施工的工人所为。
两个星期内,刑警对附近工地的2万名工人进行了逐一排查,一个最接近警方心理画像的名叫马冰雪的建筑工人,成为重要嫌疑目标。
马冰雪周边的工友反映,马冰雪经常在收工后一个人出去遛弯儿,深夜才回,最近曾向工友们炫耀过他的新手机。
5月14日,警方在位于通州的施工队宿舍将马冰雪抓获,并起获了被害人的手机等物品。
马冰雪交代,5月1日晚9时他将正在等车的被害人张某拖进小树林后施暴并杀害。
此前,他还分别在常营、通州等地多次抢劫强奸单身女性。
马冰雪告诉民警:“如果没被抓,我还会继续干下去。
”马冰雪的经历印证了警方的心理画像分析,他家里很穷,从小性格孤僻,现在已39岁,还从未交过女朋友。
专家访谈不见凶手面却知凶手事犯罪心理画像,也被称做行为分析或犯罪人心理分析等,与真正画像不同,主要指犯罪心理学家根据犯罪现场的痕迹等有关线索,运用心理学原理、方法及本人的经验等描绘出犯罪实施人的特征,被外界称为“不见凶手面却知凶手事”。
犯罪心理画像是否真的如此神奇?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人民警察学院的犯罪心理分析专家顾红梅。
“任何行为都是受心理支配的,作案人在现场留下的是物质痕迹,但是反映出的是心理痕迹。
通过对心理痕迹的分析,可以构建出犯罪分子的大致特征。
”顾红梅告诉记者,在案件侦破中直接或间接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分析出案件实施者的大致心理、行为轨迹情况,都可算是犯罪心理分析或者是心理分析的一部分,但在十几年前我国并没有这种专业的术语,也没有上升到学科研究的高度。
第三讲 犯罪心理刻画与犯罪现场重建(犯罪人特征描述技术-----画像技术
看犯罪心理第一季4 FBI,BAU
犯罪现场重建- (现场勘查、现场访问、缉捕)--心理
分析: 年龄-职业--行为习惯--和指向心理分析---
推论与分析科学只有在长期而耐心的研究下 才能获得,而人类的生命不够长到追求完善的地步。 在转而注意事物最困难的精神层面之前,追求者应 先从较熟悉的基本问题着手。碰到另一个人时,先 学习由一眼中就能辨识这人的过去,以及这人的职 业。这样的练习虽然看起来很无聊,但它能加强观 察能力,以及教人由哪里着手观察及观察些什么。 由一个人的手指甲、大衣袖子、鞋子、裤管膝部、 食指及拇指上硬化的皮肤、表情、袖口-------— 由每一件这些细节,都可以清楚地看出一个人的职 业。所有这些事合起来如果还不能启发一个有能力 的查究者,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炸弹狂;全
案例1
案例2
画像的步骤 案例二: 某学校两位教授被杀的案件90年代
内容
一、犯罪心理画像
二、犯罪现场重建(再现) 三、如何刻画?
一、犯罪心理画像
犯罪人特征剖析(criminal profiling,or offender profiling)是一个引进的术语,除了本文所用的译法外, 到目前为止还有数种译法。 犯罪心理画像 犯罪心理刻画 犯罪特征(侧写)描述、轮廓描述 犯罪人心理特征描述 地理描述
国外犯罪人特征剖析技术的具体方法
(一)FBI犯罪现场分析法(crime scene analysis) 1.输入阶段 2.决策过程模型 3.犯罪评估 4.剖析阶段 5.犯罪侦查 6.逮捕阶段
(二)戴维· 肯特(David Canter)的侦查心理学 (investigative psychology) 1.人际关系的一致性。 2.时空的重要性。 3.犯罪人特征。 4.犯罪生涯。 5. 法庭科学意识。
浅谈犯罪现场重建
法律经纬法制博览2019年02月(上)浅谈犯罪现场重建江克杰四川大学法学院,四川成都610207摘要:犯罪现场重建对于刑事诉讼中的自由裁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刑事诉讼的自由裁量上有犯罪现场重建有助于检察官和法官对案件进行判断,在定罪量刑上裁量将更加准确。
犯罪现场重建不仅需要公安技术人员的鉴定技术做支撑,而且需要介入司法鉴定机构的协助。
对犯罪现场的物质交换进行还原,让犯罪现实重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打击犯罪嫌疑人,同时也可以还无罪的嫌疑人清白。
犯罪现场重建和定罪裁量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不能让两者分割开来考虑。
只有把握好两者,才能有助于案件的公平正义。
所以对于犯罪现场重建和自由裁量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犯罪现场;自由裁量;刑事诉讼中图分类号:D91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9)04-0239-01作者简介:江克杰(1989-),男,汉族,福建福清人,四川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刑事诉讼法。
现场重建需要众多的学科和先进的科技手段来对现场进行还原从而对现场进行还原揭示案件的真相,犯罪现场重建需要深厚的科学以及理论做支撑。
犯罪现场的重建与再现与现场勘查及现场勘验息息相关,归根结底就是对证据的发现与采集。
只有在犯罪现场中获取证据才可以强有力的证明公安机关在犯罪侦察中锁定可疑对象之罪,并且判断罪与非罪防止冤假错案,才能真正做到对无罪者罚,对有罪之人必罚。
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物证技术、法庭科学的不断进步以及刑事侦查时间的努力而壮大。
在新形势下的犯罪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物证技术、法庭科学来对犯罪现场重建、公安机关破案、检察机关逮捕起诉、审判机关审判服务。
20世纪初法国侦查学家、法庭科学家艾德蒙·洛卡德博士提出的“物质交换原理”是各国普遍公认的侦查学与法庭科学的著名理论。
但首先将现代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引入侦查实践活动的,应该是法国人阿方斯·贝蒂隆,贝蒂隆把他的父亲常常用于整理骨骼的测量方法适用于活人,提出了人体测量法,并以此建立一个记录系统,存在警局档案里[1],形成有关犯罪资料库。
试析犯罪现场重建
内容摘要:论文摘要“犯罪现场重建”,作为侦查学中现场勘查一个新的研究理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受到各国侦查学界的重视,我国的侦查学界也逐渐对其进行研究分析,有不少专家学者的著作中均有犯罪现场重建的相关内容。
在实践中,公安部门的侦查人员也在一些案件的侦办过程中运用到了现代犯罪现场重建的方法,并成功地侦破一些大案,但具体的现场重建的方法有哪些,如何在犯罪现场勘查中应用等等,这些问题对于我们的侦查人员而言还是很模糊的,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研究、分析。
论文关键词现场勘查犯罪现场重建侦查一、犯罪现场重建的概念为了让使犯罪现场重建更适合于我国国情,我们认为应将犯罪现场重建定义为:基于侦查人员对现场痕迹、物证的位置、状态及相互关系的考察分析,以及对物证的实验室检验结论和其他信息的利用,结合所获得的相关客观事实,合乎逻辑地以抽象、形象或实物模拟的方式,重新构筑犯罪现场所发生的犯罪内容和犯罪过程,并探明与之相关的犯罪行为人的个人特点和条件的一项侦查活动。
当然,这并不是指对犯罪行为和犯罪过程的全部细节与事实进行再现,而是最大限度地将接近案件客观事实的犯罪行为、犯罪过程进行呈现和演示。
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现场重建的含义:(一)犯罪现场重建是由侦查人员主导的专门性活动我国实行的是职权主义侦查模式,只有侦查机关才享有侦查权,因此,只有侦查人员才有权进行犯罪现场重建。
但也并非所有的侦查人员都可以进行犯罪现场重建,只有那些负责本案侦查工作并且具有一定侦查理论知识、经验丰富的侦查人员才可以胜任此项工作。
(二)犯罪现场重建是在现场痕迹、物证状态、位置及相互联系的分析研究基础上进行的犯罪现场重建是通过对现场痕迹、物证状态、位置及相互联系的观察,结合现代化科技手段对现场痕迹、物证进行研究,最终实现对犯罪行为的认知。
(三)犯罪现场重建的目的是认知案件形成过程和犯罪行为只有掌握了案件形成过程和犯罪行为,才能进一步查明案件的形成原因,确定案件性质,分析犯罪行为人。
犯罪现场图
犯罪现场图概述犯罪现场图是犯罪调查过程中常用的一种辅助工具,用于记录和呈现犯罪现场的情况、布局和证据。
它是犯罪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调查人员更好地理解案件并分析犯罪动机、作案手法和相关线索。
犯罪现场图的基本要素和示例犯罪现场图通常包含以下基本要素:1.案发地点:准确标示犯罪现场的位置,包括地点名称、地址和相关周边环境。
2.布局图:绘制犯罪现场的布局图,包括建筑物、房间、门窗等重要特征和结构。
3.标注位置:标注犯罪现场中发现的关键物证和线索的具体位置,如血迹、指纹、足迹等。
4.方位标识:标示犯罪现场各个要素的方位关系,如北、东、南、西方向。
以下是一个示例犯罪现场图:案发地点:某某小区101号楼4单元302室布局图:A单元 B单元--------------------------------| | || 101室 | 201室 || | |--------------------------------C单元--------------------------------| | || 302室 | 401室 || | |--------------------------------标注位置:- 302室:发现受害者遗体和血迹- 101室:发现嫌疑人个人物品和指纹- 楼道:发现疑似逃走时遗失的物品方位标识:- A单元:西- B单元:北- C单元:东犯罪现场图的作用和价值犯罪现场图在犯罪调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1.记录现场情况:犯罪现场图能够准确记录现场的情况,包括布局、物证和线索的位置等,便于后续的调查和分析。
2.辅助案件分析:通过犯罪现场图,调查人员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现场的结构、环境和相关的物证信息,辅助案件的分析和研判。
3.展示证据:犯罪现场图可以作为证据的一部分,在法庭上使用,帮助陪审团、法官和辩护律师理解案件的关键细节和证据链。
4.指导调查方向:通过分析犯罪现场图,调查人员可以根据现场情况来判断可能的作案手法、动机和嫌疑人逃逸路径,指导调查方向。
试述犯罪现场重建要素
试述犯罪现场重建要素①侵害目标+损失②作案地点和场所:对犯罪后果的场所是否是主体现场的判断:1、根据尸体所处的客观环境2、尸体现象及位置姿势等有无反常3、尸体及尸体附近有无异常物质。
4、尸体及有关痕迹物证关系状况5、有无其他移尸迹象。
对犯罪地点蕴含信息的综合分析判断。
③作案时间:1、根据事主、被害人和知情群众提供的情况2、现场上能表明时间的物品状态及其负载的信息3、根据现场上物品变化状况进行推断以及遗留各种痕迹及其变化状况4、现场痕迹形成时间同一些自然现象发生时间先后顺序5、现场环境和交通状况6、杀人案中课根据尸体现象和胃中内容进行推断④进出现场位置、侵入方式和来去路线⑤作案人数:1、通过调查访问和向知情人员了解2、犯罪行为人遗留在现场的足迹种类及分布情况(比如最新的足迹附着物推断几人以上)3、从指印掌印种类特征和数目4、从现场有关物品的陈设和分布情况5、从赃物数量、提及、种类和是否能拆分以及有无运输工具6、从工具种类特征及手段特点活动内容强度及时间⑥作案方式手段:1、根据事主、被害人和知情群众提供的情况2、研究现场状况环境和痕迹物证3、研究犯罪工具种类、特征及犯罪危害后果。
⑦作案特点工具:1、对器械机具类工具的分析推断2、对药物能量类工具的分析推断3、对交通工具的分析推断4、对通信工具的分析推断⑧作案活动过程:1、根据各种通道的痕迹状况分析出入口2、依据现场上足迹的分布和走向分析3、通过犯罪行为之间的依赖关系分析先后顺序4、通过行为人触摸和破坏过的物品上的附着的确定顺序5、依据事主被害人及有关证人所提供的情况⑨作案人个人特征和作案条件:面貌特征身高体态年龄技能文化程度口音与语言特点民族精神状态行为习惯犯罪经历,知情条件,案前活动,案后表现⑩有无伪装或者是反常条件⑪作案动机和目的:目的:实施犯罪行为希望达到结果。
动机:推动实施犯罪意识起因。
1、通过调查侵害对象北京及矛盾关系2、通过研究现场环境功用,有无显示其功用明显标志行为人对现场熟悉程度3、通过研究犯罪行为过程顺序行为指向【未】短失物品情况4、通过研究现场状态危害后果痕迹物证分布情况5、心理痕迹和精神状态。
犯罪心理画像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犯罪心理画像在矫治罪犯中的应用
犯罪心理画像可以帮助了解罪犯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 犯罪心理画像可以用于制定个性化的矫治方案 犯罪心理画像可以帮助预测罪犯的再犯风险 犯罪心理画像可以用于评估矫治效果,及时调整矫治方案
犯罪心理画像在评估风险中的应用
犯罪心理画像的 定义和原理
犯罪心理画像在 评估风险中的应 用方法
实时更新:随着犯罪手段和 犯罪心理的不断变化,犯罪 心理画像需要实时更新,以
适应新的犯罪形势。
提高画像准确性:通过改进算 法和增加数据样本,提高犯罪 心理画像的准确性。
保护隐私与数据安全:在犯 罪心理画像的研究和应用中, 需要注重保护个人隐私和数 据安全,防止滥用和误用。
提高犯罪心理画像的准确性方法
加强数据分析 和机器学习技 术的应用
0 1
提高心理画像 专家的专业素 养和经验
0 2
加强跨学科合 作,整合心理 学、犯罪学、 计算机科学等 领域的知识
0 3
建立更加完善 的犯罪心理画 像数据库和案 例库,提高画 像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0 4
感谢观看
犯罪心理画像在 实际案件中的应
用案例分析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犯罪心理画像在预防犯罪中的应用
犯罪心理画像可以帮助警方了解犯罪分子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 犯罪心理画像可以预测犯罪分子的下一步行动,从而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犯罪心理画像可以帮助警方制定更有效的侦查策略和抓捕计划 犯罪心理画像可以增强公众的安全感和防范意识,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犯罪心理画像的应用研究
犯罪心理画像的基本理论 犯罪心理画像的挑战与展望
添加章节标题
犯罪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犯罪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犯罪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和心理过程的学科。
以下是一套犯罪心理学的考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犯罪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什么?A. 犯罪行为的法律定义B. 犯罪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C. 犯罪预防的策略D. 犯罪者的道德评价答案:B2.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犯罪心理学中常用的理论?A.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B. 行为主义理论C. 认知失调理论D. 牛顿运动定律答案:D3. 犯罪心理学中的“犯罪倾向”是指什么?A. 犯罪行为的频率B. 犯罪行为的严重性C. 个体实施犯罪行为的可能性D. 犯罪行为的类型答案:C4. 犯罪心理学中的“心理画像”主要用于:A. 犯罪现场的重建B. 犯罪者的道德评价C. 犯罪者的个人特征分析D. 犯罪预防的策略制定答案:C5.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犯罪行为的心理因素?A. 认知偏差B. 情绪状态C. 社会经济地位D. 遗传基因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犯罪心理学在司法实践中的作用。
答案:犯罪心理学在司法实践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帮助侦查人员通过心理画像技术快速锁定犯罪嫌疑人;二是在审讯过程中,运用心理学原理提高审讯效率;三是在法庭上,为法官和陪审团提供犯罪行为背后的心理分析,帮助他们更准确地判断案件事实。
2. 描述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在犯罪心理学中的应用。
答案: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在犯罪心理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犯罪行为背后的潜意识动机的探索。
通过分析犯罪者的梦境、口误等非理性行为,揭示其内心深处的冲突和欲望,进而解释犯罪行为的成因。
3. 什么是认知失调理论?它如何解释犯罪行为?答案: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心理学家利昂·费斯汀格提出,主要解释个体在持有相互矛盾的信念、态度或行为时所经历的心理不适感。
在犯罪心理学中,认知失调理论可以用来解释犯罪者在实施犯罪行为后,如何通过改变自我认知或合理化行为来减少内心的冲突和不适。
犯罪心理画像
况下,纽约警方邀请布鲁舍尔博士参与了侦查工作。他通过
分析比对,对犯罪嫌疑人的特征做了如下的描述:1、男性; 2、具备金属制造、组装管线和电工知识;3、曾受不白之冤, 使他形成慢性疾病;4、偏执狂;5、形成慢性精神错乱;6、 有持久性错觉;7、有稳定、系统的并伴有逻辑参与的错觉; 8、根据他是偏执狂,可推断他具有像运动员一样匀称的体形; 9、根据他精神病发作和持续实施爆炸行为可以得出他是中年 人;10、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大学或高中学历;11、未婚; 12、可能是处男;13、独居或与一位母亲一样的女性居住; 14、斯拉夫裔;15、罗马天主教徒;16、居住在康涅狄格州; 17、穿双排扣的西装。1957年警方逮捕爆炸案的嫌疑人乔 治·米特斯基时发现此人与布鲁舍尔的剖绘是基本上吻合的。
画像人员工作: • 1、在案件侦查中排查犯罪嫌疑人,缩小搜查罪犯的范围,
并帮助警察确定优先选择哪些犯罪嫌疑人展开侦查。 • 2、通过确认犯罪现场证据和行为模式(如惯技和标记等)
来串并案件。把犯罪现场和行为模式相近似的案件进行比对, 如果得到肯定的答案,将这一类案件合并侦查,统一信息, 统一精神,提高侦破效率,减少内耗。 • 3、对一般犯罪行为(如骚扰、尾随、偷窥等)逐步升级到 更暴力或更血腥的犯罪其可能性进行评估。 • 4、为侦查人员提供一些与侦查相关的指导方针和策略。 • 5、帮助警方保持整个侦查工作步入正轨而不走偏。
• 第二,由于进行收集材料的工作是有限的,它的材料仅仅是 从大众所知的、少量的、在押的犯人的特点整理而出,所以
它不能完全的、准确的解释逍遥法外的凶手。事实上,很多 智能型犯罪或者有技能犯罪人多次逃脱了警察的追捕。
• 第三,在排除嫌疑方面存在着不确定性。在归纳性画像被那 些非专业出身,更重要的是被那些哗众取宠的画像人员当作
犯罪现场重建和犯罪心理画像的综合运用
106学术性.实践性.理论性科学教育家2008年6月第6期圃囡骶豫甍雏饕甍熟甍醚蘸蒹蘸臻蘸裂糍撼臻蘸臻蘸瓣噩惹蒹鸶臻蘸强美蘸藏甍溺臻藕蒹臻嚣甍舞舞臻犯罪现场重建和犯罪心理画像的综合运用刘翔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安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要】犯罪现场重楚与犯罪心理画像早巳是人们熟悉的侦查理论,在一定条件下也是诉讼的举证方式。
作为犯罪现场分析理论的两大分支,在侦查实践中它们通常被分开运用。
笔者意图通过对上述两种侦查理论的考察和评价,促进犯罪现场重楚和犯罪心理画像在实践中的结合运用,为侦查人员对犯罪现场及犯罪心理的合并侦查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关键词】犯罪现场重建;犯罪心理画像,综合运用1犯罪现场重建理论概述犯罪现场重建理论产生于美国。
侦查人员和物证鉴定人员在20世纪40年代的犯罪现场重演,60年代末的犯罪剖绘,80年代的现场分析的基础上,于90年代初逐步形成了犯罪现场重建理论并对其予以应用。
1991年,俄克拉荷马州和得克萨斯州的一些刑侦专家发起成立的美国犯罪现场重建协会中,有不少成员来自美国各州执法机构和法庭科学实验室。
这标志着犯罪现场重建不仅是刑事侦查部门一种分析案情、确定侦查方向的基本手段,控诉方、被告方和法官也将其视为法庭上认定事实的基本方法,将重建结论作为提出控诉或辩护的重要事实证据。
广义的犯罪现场重建(C r i m e Sce ne R econs t ruct i on)是基于对犯罪现场的痕迹、物证的位置和状态及其相互关系的考察分析,以及对物证的实验室检验结论的利用,结合所获取的相关客观事实,合乎逻辑的以抽象、形象或实物模拟的方式,重新构建犯罪现场所发生的犯罪内容和犯罪过程,并探明与之相关的犯罪行为人的个人特点和犯罪条件的侦查活动。
狭义的犯罪现场重建是指侦查人员在现场勘查中,依法运用各种科学手段、方法,分析犯罪行为,在思维中、在实物模型中去构建或模拟一个犯罪现场,重新认识犯罪行为得出新的侦查思路的侦查或勘察行为。
实施犯罪心理画像的步骤
实施犯罪心理画像的步骤概述实施犯罪心理画像是犯罪心理学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方法,通过对犯罪嫌疑人的行为、言语、思维等方面的分析,为警方提供破案线索和嫌疑人特征描述。
本文将介绍实施犯罪心理画像的步骤,并以列表形式详细呈现,以供参考。
步骤1.收集案件信息:–了解案件背景,包括犯罪地点、时间、作案手段等相关信息。
–梳理证据,包括现场指纹、DNA、物品等可提供线索的物证。
–获取案件相关人员的背景资料,如嫌疑人、受害者、目击者等。
2.进行案情分析:–对案件发展过程进行梳理,了解相关事件的先后顺序和关联程度。
–寻找案件中的突出特征,如作案手法的娴熟程度、受害者选择的规律等。
–推断犯罪动机,尝试理解嫌疑人的内心状态和行为动机。
3.分析案件背景:–了解案发地的社会环境和人口结构,寻找可能影响犯罪行为的因素。
–研究类似案件的历史数据,寻找相似之处和潜在的嫌疑人线索。
–考察犯罪背后的社会问题,如经济压力、家庭问题等可能影响犯罪行为的因素。
4.进行嫌疑人心理分析:–收集嫌疑人的个人资料、社交网络信息等,深入了解其社会关系和个人背景。
–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嫌疑人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状态。
–分析嫌疑人的言行举止、语言表达等,寻找出可能存在的心理特征。
5.制定心理画像:–根据前面的调查分析,对嫌疑人进行特征描述和心理画像的构建。
–描述嫌疑人的身体特征和外貌特征,如年龄、体型、面容等。
–揭示嫌疑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倾向,如冷酷残忍、偏执狡猾等。
6.与其他线索比对:–将心理画像与其他线索进行比对,确认是否存在一致之处。
–与目击者、受害者等进行线索核实和确认。
–寻找其他可能的线索和证据,提高破案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7.提供嫌疑人特征描述:–将心理画像转化为可供警方使用的特征描述。
–撰写详细的嫌疑人特征描述报告,包括个人资料、心理特征、外貌特征等方面。
–向警方提供相关报告和信息,为破案提供有力支持。
总结实施犯罪心理画像是通过对犯罪嫌疑人的行为、言语和思维进行分析,生成嫌疑人特征描述的一种重要方法。
从现场分析到犯罪现场重建与犯罪画像
从现场分析到犯罪现场重建与犯罪画像从现场分析到犯罪现场重建与犯罪画像【摘要】传统现场技术在理论基础、运用条件和内容方法等方面的缺陷注定了其必然被科学合理的犯罪分析技术所替代。
犯罪分析技术由犯罪现场重建、归纳式犯罪画像与演绎式犯罪画像所构成。
其中犯罪现场重建是对犯罪客观过程的整体构建。
以此为前提,就可进行归纳式犯罪画像与演绎式犯罪画像。
由于三者各具优劣,且不能相互代替,因此在实际的犯罪分析过程中必须有机结合,才能确保准确地刻画犯罪行为特征、动机特征和犯罪者的人身特征。
【关键词】现场分析;现场重建;归纳式犯罪画像;演绎式犯罪画像;犯罪现场分析。
现场分析是指对犯罪现场和犯罪行为进行的分析。
现场分析在侦查破案中起到根本性的作用,但长期以来,我国刑事侦查领域内,现场分析的方法论内容一直是历久不变,从理论体系到方法论内容都与法庭科学技术已经达到的水平严重失衡,从而极大的制约了侦查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并严重影响到宏观犯罪对策的实现。
随着以物证技术为代表的法庭科学的博兴,西方一些国家的犯罪分析技术已从现场分析发展到犯罪画像,从犯罪画像演变为现场重建,以及在犯罪重建基础上对犯罪画像技术的改良完善。
“现场分析”、“犯罪画像”、“现场重建”这些侦查术语的变迁,绝不仅仅是形式的改变,而是从理性原则到技术手段内容的全方位的质地变化。
一、现场分析理论(一)现场分析的概念与作用现场分析的经典概念可表述为,“对发生的案件现场事实和获取的有关犯罪信息和有关资料,进行临场讨论和推理判断,为开展侦查活动提供客观依据。
”[1]现场分析通常是以现场讨论会的形式来实现。
其中心环节是根据现场勘查和现场访问中已收集到的犯罪现场的各种证据、线索和材料进行符合逻辑规律的分析判断。
现场分析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对现场勘查过程的全面检查;二是正确认识案件情况的基本途径;三是确定侦查范围,制定侦查计划的重要前提。
(二)现场分析的内容、程序与方法现场分析的内容,大致集中在一下几方面:判明事件性质;推断作案时间;判断作案地点;判断作案工具;判断作案的动机、目的;判断作案人数;判断作案人应具备的条件及其个人特点;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
法医学图像与图像分析技术在犯罪侦查中的应用
法医学图像与图像分析技术在犯罪侦查中的应用犯罪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对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犯罪侦查工作显得至关重要。
在犯罪侦查中,法医学图像及其分析技术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讨论这些技术在犯罪侦查中的应用。
法医学图像是指在法医学领域中收集、保存和分析的各种图像。
这包括死者尸表、病理切片、犯罪现场照片、烧伤图像等。
这些图像既是现实生活中的实物,也可以通过摄影、扫描等技术手段进行数字化处理,成为电子图像。
通过对这些图像进行分析,可以获取重要的侦查线索。
首先,法医学图像在犯罪侦查中的应用具有辨认身份的重要作用。
在一起尸体被发现的案件中,尸表图像可以用于进行身份识别。
通过特定的创口、独特的疤痕或者个人特征,法医专家可以将死者的身份与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比对,从而确定死者的身份。
这对于疑案的进一步调查和犯罪嫌疑人的锁定至关重要。
其次,法医学图像在现场勘查中的应用也十分重要。
通过对犯罪现场照片的细致观察和分析,可以帮助警方重现犯罪的经过并找出关键线索。
例如,在一起谋杀案中,犯罪现场的图像可以揭示凶手的作案手段、逃离方向和可能遗留的物证,为案件的破案提供线索。
此外,犯罪现场图像还可以通过密集特写来捕捉细节,比如被害人和凶手身上的划痕、液体或粉末残留等,这些数据可以为分析提供更多线索。
另外,法医学图像在病理解剖和病理学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通过对病理切片的观察和分析,可以确定死因、评估伤情和确定伤害时间等。
这些数据对于破解疑难悬案和参与司法鉴定非常重要。
例如,在一起涉及亲属纠纷的谋杀案中,分析病理切片可以帮助法医专家确定死者的死因,进而辨认出凶手并为案件的侦破提供依据。
除了以上几点,法医学图像分析技术对于犯罪侦查还有其他一些重要应用。
例如,一些法医学图像处理软件可以使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识别和重建骸骨。
通过对骸骨进行分析和测量,可以重建人的面部特征,从而揭示其身份和可能的犯罪背景。
以犯罪现场遗留物描绘嫌犯的方法技巧-刑事侦查学论文-法律论文-法学论文
以犯罪现场遗留物描绘嫌犯的方法技巧-刑事侦查学论文-法律论文-法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1 现场遗留物概述现场遗留物是行为人在实施某种行为时在现场留下的其自身携带的物质物品。
现场遗留物为侦查活动提供线索,可以为认定罪犯等提供依据,甚至还可为警犬追踪和鉴别提供嗅源。
可见,现场遗留物可以应用于侦查实践活动中的各个环节。
现场遗留物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1)可疑作案工具:如刀斧类、匕首类、剪锯钻钳类、类、毒品毒物等。
2)可疑人身物:如人体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人体气味、以及血迹、毛发、唾液等生物检材。
3)可疑携带物:如衣帽、手套、烟头、火柴盒、纸张票据、食用的残余物以及包装袋等。
4)可疑附带物:如泥土、植物根茎叶、花粉、油漆、油垢等。
根据其物质形态的大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一定的大小、形态的宏观物品。
如现场遗留的刀具、衣物、烟头火柴等;另一类是物小、量少、辨认价值不大的微量物品。
前一类物品,一般在侦查实践中比较重视。
但随着通信设备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侦查措施的流失也相对比较严重。
加之作案人反侦查意识的增强,前一类犯罪遗留物的发现提取难度也将随之加大。
相反,后一类物质则不容易被作案人破坏,其也将成为我们新形势下侦查工作的一个重点。
2 刻画犯罪嫌疑人概述刻画犯罪嫌疑人,亦称犯罪嫌疑人画像,即通过现场勘查情况及侦查讯问等工作对犯罪嫌疑人分析,以描绘出其大致的情况,以供侦查机关及时控制犯罪嫌疑人的一种侦查方法。
通过对犯罪人的刻画,可以缩小侦查人员摸排范围,甚至提供比较准确的犯罪嫌疑人。
特别是在案发不久,如果能迅速对犯罪人进行准确的刻画,并据此进行设卡阻截或者排查,将加快侦查破案进程。
刻画犯罪嫌疑人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人物特征的各个方面以及各个层次,涉及概念的外延和内涵也相对比较广泛,加之笔者能力和水平有限,也不可能加以穷举。
故在此仅从其主要的三个方面特征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刻画犯罪嫌疑人的外貌体态特征、刻画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征、刻画犯罪嫌疑人的社会特征。
犯罪人画像
二、犯罪画像研究历史
三、犯)FBI犯罪现场分析方法
有组织力犯罪与无组织力犯罪 案发情形理论上的差异
精神病者的犯罪现场特征 (无组织力)
1自发的攻击行为 2熟悉的被害人或地点 3非个性化的被害人 4很少有谈话 5随机的犯罪现场 6对被害人的突然性袭击 7很少使用强制 8杀人后往往有性行为 9尸体遗弃在容易发现的地方 10有武器或痕迹 11尸体被遗弃在死亡现场 (只有第一现场)
精神病的犯罪者特征 (无组织力)
1智力低于正常 2不适应社会 3性能力有障碍 4出生时地位不高 5父亲工作不稳定 6童年时学习成绩糟糕 7犯罪期间情绪紧张 8很少喝酒 9很少受情景压力影响 10独居 11在犯罪现场工作或生活 12极少对新闻媒体感兴趣 13有很明显的行为异常 (开始吸毒或酗酒笃信宗教等)
谢 谢 大 家!
1800~1995,美国年谋杀者及被害人比较
(337个案件,399名系列杀手)
年代 1800~1995 1800~1824 1825~1849 1850~1874 1875~1899 1900~1924 1925~1949 1950~1974 1975~1995 总案件数目 337 2 3 8 7 24 33 107 153 每年案件数 1.7 .08 .12 .32 .28 .96 1.32 4.3 7.7 被害人数目 2526~3860 104 10~16 86~138 114~384 207~286 236~416 773~1064 974~1398 每个案件被 害人数目 7~11 52 3~5 11~17 16~55 9~12 7~13 7~10 6~9 每年被害人 数目 13~20(195 年) 4(25年) 4~6(25年) 3~6(25年) 5~15(25年) 8~11(25年) 9~17(25年) 31~43(25年) 49~70(20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现场分析到犯罪现场重建与犯罪画像【摘要】传统现场技术在理论基础、运用条件和内容方法等方面的缺陷注定了其必然被科学合理的犯罪分析技术所替代。
犯罪分析技术由犯罪现场重建、归纳式犯罪画像与演绎式犯罪画像所构成。
其中犯罪现场重建是对犯罪客观过程的整体构建。
以此为前提,就可进行归纳式犯罪画像与演绎式犯罪画像。
由于三者各具优劣,且不能相互代替,因此在实际的犯罪分析过程中必须有机结合,才能确保准确地刻画犯罪行为特征、动机特征和犯罪者的人身特征。
【关键词】现场分析;现场重建;归纳式犯罪画像;演绎式犯罪画像;犯罪现场分析。
现场分析是指对犯罪现场和犯罪行为进行的分析。
现场分析在侦查破案中起到根本性的作用,但长期以来,我国刑事侦查领域内,现场分析的方法论内容一直是历久不变,从理论体系到方法论内容都与法庭科学技术已经达到的水平严重失衡,从而极大的制约了侦查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并严重影响到宏观犯罪对策的实现。
随着以物证技术为代表的法庭科学的博兴,西方一些国家的犯罪分析技术已从现场分析发展到犯罪画像,从犯罪画像演变为现场重建,以及在犯罪重建基础上对犯罪画像技术的改良完善。
“现场分析”、“犯罪画像”、“现场重建”这些侦查术语的变迁,绝不仅仅是形式的改变,而是从理性原则到技术手段内容的全方位的质地变化。
一、现场分析理论(一)现场分析的概念与作用现场分析的经典概念可表述为,“对发生的案件现场事实和获取的有关犯罪信息和有关资料,进行临场讨论和推理判断,为开展侦查活动提供客观依据。
”[1]现场分析通常是以现场讨论会的形式来实现。
其中心环节是根据现场勘查和现场访问中已收集到的犯罪现场的各种证据、线索和材料进行符合逻辑规律的分析判断。
现场分析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对现场勘查过程的全面检查;二是正确认识案件情况的基本途径;三是确定侦查范围,制定侦查计划的重要前提。
(二)现场分析的内容、程序与方法现场分析的内容,大致集中在一下几方面:判明事件性质;推断作案时间;判断作案地点;判断作案工具;判断作案的动机、目的;判断作案人数;判断作案人应具备的条件及其个人特点;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
现场分析的程序,通常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汇总现场勘查情况。
即“由先期到达现场的民警,汇报发现案件情况和到达现场后采取的保护现场和现场前期处臵情况;由侦查员汇报现场访问工作和初步调查及侦查工作的部署情况;由现场勘查、检查人员汇报现场勘验结果和获取的痕迹、物证情况;凶杀命案现场,由法医汇报尸体情况或检验意见。
”[2]二是分析研究案情。
即根据现场的客观情况和对被害人、知情人等进行现场访问所获情况,首先判明事件性质是否属于犯罪案件。
如系犯罪案件,则进一步分析案件发生的时间,作案地点,作案人数,犯罪手段、方法、过程、动机目的,以及犯罪人应具备的主客观条件和犯罪人的个人特点等。
三是决定对现场的处理。
即勘查后现场是否需要保留以及是全部保留还是局部保留,提取的痕迹物证怎样处理,尸体怎样处理等。
随着犯罪手段日趋复杂,以物证技术为核心的法庭科学的不断发展,这一理论构架已在相当程度上落后于侦查实践的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侦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传统的现场分析理论在以下方面存在一些缺陷:1、缺乏自身特有的理论基础一种科学的方法论,必有其自身赖以存在的理论基础。
在众多刑侦教科书和论著中,实际上都是把唯物辩证法和逻辑学作为现场分析的理论基础。
但逻辑学和辩证法思想是一切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形式上的理论基础,并不为现场分析理论所独有。
它们只不过是现场分析所借助的思维手段。
2、科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不够现场分析理论应当是一种使用性很强的方法体系,应当是将现场分析的实践经验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而形成,对现场分析实践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方法体系,而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经验描述的层次上。
3、对技术性方法重视不够在现场分析理论中,对现场分析方法的研究和介绍大多侧重于从一般常识或一般侦查经验角度,而对现场分析中技术性方法则重视不够。
特别是现代犯罪手段日趋狡猾、反侦查意识不断增强,宏观证据的获得趋于困难,现场物证已由过去的宏观证据形式向微量物质、毛发、纤维等“微观”证据转化。
这就使得技术性手段和方法的用运愈显重要,而新兴的物证技术手段为现场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撑,传统现场分析的方法手段也必然面临相应的调整。
二、犯罪现场重建(一)犯罪现场重建的概念与意义犯罪现场重建又称犯罪重建或现场重建,是指基于对犯罪现场的痕迹、物证的位臵和状态及其相互关系的考察分析,以及对物证的实验检验结论的利用,结合所获取的相关客观事实,合乎逻辑地以抽象形象或实物模拟的方式,重新构筑犯罪现场所发生的犯罪内容和犯罪过程,并探明与之相关的犯罪行为人的个人特点和犯罪条件的侦查活动。
根据美国犯罪现场重建协会的定义,犯罪现场重建是“用运科学方法、物证、合理的逻辑推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获得对一系列犯罪情节的明确认识。
”[3]犯罪重建专家W??J?特威也认为,“犯罪重建既是对犯罪过程各种行为的确定。
”[4]犯罪现场重建作为一种揭示客观事实的手段和途径,可以揭示犯罪现场所发生的犯罪内容和犯罪过程。
它可以形象地对已经发生的犯罪内容及其过程予以展现,当然这种展现可以是口头描述的方式、图片或实物模拟的方式、动画的方式等等。
在英美法系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之下,它是促使陪审团对指控的犯罪事实建立内心确信的最佳手段。
即使在职场主义诉讼模式下,犯罪现场重建的直观演示功能,也可起到使党政官员、新闻记者、被害人家属、公诉人、法官、辩护律师直观理解较为复杂的犯罪事实的作用,推进侦查或诉讼的顺利进行。
(二)犯罪现场重建的种类美国犯罪重建专家W?克莱蒙斯将犯罪重建划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特定物证的重建,特定情节的重建,特定事件的重建。
[5]1、依据犯罪性质的不同,现场重建可分为多种,通常运用的有这几种:爆炸案件现场重建、杀人案件现场重建、纵火案件现场重建、强奸案件现场重建、交通肇事案件现场重建、其他类型的犯罪现场重建。
2、依据重建内容多少或重建程度的不同,犯罪现场重建可分为这几类:犯罪瞬间状态重建、犯罪情节片段重建、犯罪情节整体重建、犯罪行为全程重建。
3、依据重建中说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的不同,可将其分为这几类:以解决位臵关系问题为目标的现场重建、以解决行为方式为目标的现场重建、以解决行为顺序或过程为目标的现场重建、以解决犯罪人数为目标的现场重建、以解决其他问题为目标的现场重建。
4、依据重建意图与证明方式的不同,可将犯罪现场重建分为立论性犯罪现场重建和驳论性犯罪现场重建。
5、依据重新开始时机的不同,可将其分为清理前之犯罪现场重建和清理后之犯罪现场重建。
(三)犯罪现场重建的依据犯罪现场重建主要依据犯罪现场的痕迹、物证本身;犯罪现场痕迹、物证的位臵和状态及其相互关系;痕迹、物证的实验室检验结论;被害人、事主、其他目击人等知情者提供的有关情况和信息。
1、犯罪现场痕迹、物证犯罪现场的痕迹、物证在对犯罪现场发生的行为的重建中有很大的价值。
通常情况下,在不同现场发现的用于现场重建的痕迹、物证有:指纹、血迹、玻璃破裂痕迹、火烧痕迹、爆炸痕迹、足迹、家具位臵痕迹、轮胎或刹车痕迹、衣物损坏或位臵痕迹、作案手段和犯罪现场全貌痕迹、弹道和火药残留物痕迹、损伤或刀伤痕迹、弹头弹壳犯罪工具及其他犯罪遗留物痕迹。
2、犯罪现场痕迹、物证的位臵和状态及其相互关系通常情况下,痕迹、物证不是以孤立的形式在犯罪现场重建中发挥其功能的。
重建人员必须认真研究现场所有痕迹、物证的排列组合关系,认真研究每一个具体的痕迹、物证与其他痕迹、物证的位臵关系,研究具体痕迹、物证在现场整体背景中呈现出的样态,并深入研究整体痕迹、物证背景下特定痕迹、物证的形成方式、过程与机制。
3、痕迹、物证实验室检验结论犯罪现场重建中,仅仅依据对犯罪现场的痕迹、物证及其位臵、状态、相互关系的直接观察和研究是不够的,还必须依赖痕迹、物证的实验室检验结论。
4、被害人、事主、其他目击人等知情者提供的有关情况和信息这些信息也是重建的重要依据。
重建人员通常可以据此形成对犯罪情节的初步概念,或由此建立起假设。
将这些信息和现场痕迹、物证及现场整体状态相对照,通过发现差异、分析疑点等研究过程,可以确保重建结论更加可靠。
(四)犯罪现场重建的步骤被誉为科学神探的李昌钰博士在他的《李昌钰犯罪现场勘查手册》中,将犯罪现场重建的步骤表述为数据收集、推测、假设的形式、测试、原理的形成五个环节。
他还将犯罪现场(痕迹物证)重建过程与机理进行了图解性描述(图省略)(五)犯罪现场重建面临的问题和局限性1、缺乏一个评价重建的标准犯罪现场重建是对已经发生的事实的重建。
其标准答案是既往的事实,但这一事实不可能呈现在重建人员的面前。
2、作为重建依据的事实和证据可能互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3、某些情节缺乏事实和证据的支持,或者某些情节的时序定位缺乏事实与证据的支持4、多因一果现象的存在为了确保现场重建质量,在犯罪现场重建的过程中,必须把握以下几点:第一,坚持以事实为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
第二,必须开阔视野,防止先入为主,将重建引入歧途。
第三,必须自觉遵循和运用科学的逻辑方法,防止出现逻辑错误,影响重建的结论。
三、犯罪画像犯罪画像技术的理论来源是行为主义和法庭科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主要包括条件反射和学习理论。
其中对犯罪画像理论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美国心里学家Watson的学习理论。
Watson认为动物和人的行为都是学习的结果,而所有的行为都是通过经典条件反射习得的,人一生下来就有某些简单可见的反射作用,正是这些简单的反射作用构成了他的整个行为的遗传特征;人的行为从偶然到必然,从随机到有序,逐渐形成一种稳定的行为反应模式。
根据行为主义原理,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实际是其面临刺激时的一种行为模式,这种行为反应具有个性化与稳定性特征。
根据犯罪行为的外部反应现象特征,就可能刻画犯罪人的个人条件。
与行为主义原理实现相关联的是法庭科学理论。
法庭科学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出现的把物理、化学、医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原理和方法运用到刑事司法活动之中的交叉学科。
犯罪画像技术产生与20世纪60年代末,以目前的观点看当时的画像技术属于归纳式犯罪画像。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与法庭科学原理运用的密切配合,在犯罪重建理论的基础上最终形成演绎式犯罪画像。
两种犯罪画像技术在逻辑过程上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构成其各具特色的方法论内容。
(一)归纳式犯罪画像典型的归纳式犯罪画像可以表述为,“根据过去案件中其他罪犯、现场和被害人所提供的已知行为特征、情绪情感特征,来刻画现行犯罪中罪犯的行为、犯罪现场和被害人特征。
”在归纳式犯罪画像的具体工作中,画像人员需要参考三方面的资料以形成归纳推理的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