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练习题分类

合集下载

《清平乐村居》习题

《清平乐村居》习题

《清平乐·村居》习题1.给下列加粗字的注音。

茅檐()相媚好()媪()莲蓬()2.解释下列加粗的字词。

茅檐_______相媚好_______翁媪_______无赖_______3.下列句中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溪上/青青草。

B.醉里吴音/相媚好,C.大儿/锄豆/溪东,4.按要求填空。

(1)辛弃疾,字______,号______,我国______时期著名的______词人,他的许多词都抒发了他______、______的宏伟志愿,如《____________ 》。

(2)本文中描写清新优美的田园风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描写一家人活动的具体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喜小儿无赖”,你从哪个词上可以看得出来这个“小儿”的顽皮?6.本文描绘的是一幅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它又是如何传达出诗人的爱国情怀的?这种宁静的田园生活还出现在他的哪一首词当中?7.写出二句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句来?(课内外都可)8.阅读练习。

_____________竹子是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竹子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以编织竹器;竹沥(lì)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

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

竹子是伟大的,它具有顽强不屈的品格。

自古至今它和松梅被人类誉为岁寒三友历来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塑,游人所向往。

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笋就悄悄地在地下萌(méng)芽了。

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硬土,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

酷暑它不怕,秋风吹不落。

秋去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

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1)这篇短文的题目:《____________》(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在原文中能找到的就写原文中的。

《清平乐村居》练习题

《清平乐村居》练习题

《清平乐村居》练习题
《清平乐村居》练习题
一、解释词语。

村居:()。

醉里:()。

吴音:()。

茅檐:()。

翁媪:()。

无赖:()。

低小:()。

相媚好:()。

二、背诵并默写《清平乐村居》。

三、填空。

1、这首词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翁媪及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作者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

2、上阙写农家老年夫妻在茅檐下喝酒谈天的情景,下阙采用自描的手法,直陈人,事物,直接写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

3、作者将茅檐、小溪、青草、老翁、老媪、三儿等人等景色巧妙结合在一幅画面中,构成了淡雅、质朴的艺术境界。

恰似一个桃花源,令人神往。

四、拓展练习。

古诗文赏析(诗中风):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6课《清平乐·村居》同步练习(I)卷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6课《清平乐·村居》同步练习(I)卷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6课《清平乐·村居》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共20题;共115分)1. (8分)比一比,再组词檐________媪________卧________笼________瞻________温________朴________聋________2. (5分)看拼音,写词语。

máo yán jīlóng chúdòu zuìjiǔmíng mè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2分)给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

清平乐________(A.yuè B.lè)卧剥________(A.bāo B.bō)4. (3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清平乐村居》是南宋时期________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词。

________是这首词的词牌,________是这首词的题目。

5. (5分)你读懂这两首古诗词了吗?按要求完成下面的练习。

结合具体的诗句,说一说《宿新市徐公店》和《清平乐》这两首诗词各自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生活情景。

然后选择其中的一首,用自己的话进行一下描述(不少于50字)。

6. (8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默写《清平乐村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7. (2分)先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再说说整个句子的意思(1)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相媚好:________意思:________。

(2)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亡赖:________意思:________。

【优选推荐】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清平乐·村居》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优选推荐】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清平乐·村居》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卷首语:打开试卷的同时,你这一段时间的辛勤努力即将会有一番见证。

望你沉着冷静,勇敢地接受考验,考出自己的最佳水平!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一课一练1.古诗词三首·清平乐·村居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茅.屋()剥.夺()渔翁.()房檐.()锄.头()蜻蜓.()二、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檐()媚()媪()赖()詹()眉()温()懒()三、巧填诗句。

古诗乐园的小朋友们欢乐多。

看,这里有一个小朋友正在专注地捕蝉:意欲捕鸣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还有一个小朋友在钓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怕得鱼惊不应人。

那边有几个小朋友在放风筝:儿童散学归来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溪边,有个小朋友在剥莲蓬:最喜小儿无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还有一个小朋友在追蝴蝶:儿童急走追黄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默背古诗,解释词语。

茅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媚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翁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锄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亡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回顾古诗,回答问题。

1.词人为什么最喜“小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这首词表现出词人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读了下阙,你眼前浮现了怎样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古诗赏析。

2020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1《1古诗词三首·清平乐·村居》

2020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1《1古诗词三首·清平乐·村居》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1古诗词三首·清平乐·村居》【当堂达标题】1.古诗词三首·清平乐·村居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茅.屋()剥.夺()渔翁.()房檐.()锄.头()蜻蜓.()二、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檐()媚()媪()赖()詹()眉()温()懒()三、巧填诗句。

古诗乐园的小朋友们欢乐多。

看,这里有一个小朋友正在专注地捕蝉:意欲捕鸣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还有一个小朋友在钓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怕得鱼惊不应人。

那边有几个小朋友在放风筝:儿童散学归来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溪边,有个小朋友在剥莲蓬:最喜小儿无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还有一个小朋友在追蝴蝶:儿童急走追黄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默背古诗,解释词语。

茅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媚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翁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锄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亡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回顾古诗,回答问题。

1.词人为什么最喜“小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词表现出词人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了下阙,你眼前浮现了怎样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古诗赏析。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 清平乐·村居》课后作业(配套)1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 清平乐·村居》课后作业(配套)1

1.古诗三首(清平乐•村居)1.给加粗字选择正确读音。

(画上“√”)清平乐(lè yuè )茅檐(yán yáng) 剥莲蓬(bō bāo)亡赖(wáng wú)相媚好(méi mèi)翁媪(wēn ǎo)2.填空。

①《宿新市徐公店》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风光。

(A.动静结合晚春 B.动静结合早春)②《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写的七言绝句。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A.南宋范成大 B.北宋范成大)③“清平乐”是_________名,诗人____________描绘了一幅农村风俗画。

(A曲牌辛弃疾 B词牌辛弃疾)④《清平乐•村居》中,“”是词牌名,“村居”是,他的意思是。

词的作者是代词人。

这是一首描写的词作,词中通过描写、、、、等这些平常的景象,把农村生活风貌真实地反映了出来,抒发了词人的思想感情。

3.写一写。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根据“相媚好”的意思,想象两位老人聊些什么?想想当时情景,写一段对话。

4. 阅读(1)第一首古诗是______朝诗人_______写的,第二首古诗是______朝诗人_______写的。

(2)第一首诗中的“宿雨”一词,意思是_______,让我们想到第二首诗中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首诗中“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中提到了_______与_______,在第一首诗中是这样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首古诗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享受自然美景的闲适心情,体现了诗人__________的乐趣。

第二首古诗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参考答案1、yuè yán bāo wú mèi ǎo2、① A ② A ③ B ④清平乐这首诗的题目乡村生活。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课内、课外阅读》专项精选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课内、课外阅读》专项精选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课外阅读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阅读《清平乐·村居》,完成练习。

(28分)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

1.将这首词补充完整。

(6分)2.本词的词牌名是,词题是。

(4分)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A.词中“相媚好”是形容老翁和老妇互相逗趣、取乐的样子。

B.词的上阕描写了江南山村的景色,下阕描写了两代人的生活画面。

C.这首词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

D.全词表达了词人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之情。

4.词的上阕中“,”描写了乡村清新优美的自然环境。

词的下阕中“亡赖”一词并无贬义,而是形容小儿的样子。

最后一句中“”字用得甚妙,使小儿天真、活泼的样子跃然纸上。

(8分)5.画“”的词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写一写。

(5分)二、阅读《飞向蓝天的恐龙》选段,完成练习。

(23分)说到恐龙,人们往往想到凶猛的霸王龙或者笨重、迟钝的马门溪龙;谈起鸟类,我们头脑中自然会浮现轻灵的鸽子或者五彩斑斓的孔雀。

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但近年来发现的大量化石显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1.读画横线的句子,填空。

(6分)(1)“一支”指的是,而不是全部的恐龙;“漫长”是指恐龙变成鸟儿经过了,而不是突如其来的变化。

(2)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了是说明性文章的一大特点。

2.“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中的“二者”指的是,“毫不相干”是说。

(4分)3.选段主要想告诉我们。

(4分)4.从选段的写法上提问:我用(方法)来解决问题:(9分)三、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19分)匡衡勤学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

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①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②以书,遂成大学③。

古诗词赏析辛弃疾《清平乐村居》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词赏析辛弃疾《清平乐村居》阅读练习及答案

(五)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2-23题。

(2题,共9分)清平乐·村居[南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①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②?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注]①吴音:吴地的方言。

作者当时长期未得任用,闲居信州(今上饶),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

②翁媪(ǎo):老翁、老妇。

2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阕头两句点明环境和地点,勾画清新秀丽的农村环境。

B.上阕三四句老年夫妻借酒相互“媚好”,表现了和谐幸福的生活场面。

C.老年夫妻的三个儿子中,小儿子最为调皮,但深受父母喜爱。

D.理想的破灭,使词人在隐居中更加关注农村生活,以此获得精神上的解脱。

23.有人评价这首词“平中显趣”,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下阙简要分析。

(6分)22.【答案】D【解析】D项“以此获得精神上的解脱”为过度解读。

从作者一生始终关心宋朝恢复大业来看,他向往这样的农村生活,因而会更加激起他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热忱。

就当时的情况来说,在远离抗金前线的村庄,这种和平宁静的生活,也是存在的,此作并非是作者主观想象的产物,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23.【答案】①诗歌语言平实(1分),场景普通(1分)。

词人用平淡的语言写了普通农家的三个儿子劳作场景。

(1分)②状貌生动,情趣盎然(1分,从白描角度说亦可)。

三个儿子“各有所司”,劳而无怨,体现劳作(生活)之趣;大儿有担当,中儿不偷懒,小儿调皮却受父母喜爱,体现人情之趣;小儿“溪头卧剥莲蓬”,一“卧”字见出童真之趣,闲适之趣。

(分析2分,结合下阙内容1分,概括出趣味1分,不苛求面面俱到,写出一点趣味即可,但必须扣紧趣味回答,否则不得分)【解析】这首词浅显易懂,没有阅读障碍。

与教材中《插秧歌》的农家劳作画面、《归园田居》隐居生活和白描写法以及词人辛弃疾均可做一定的关联。

适合学生调动多方面的学习经验。

本题命制追求主要在学生答题规范意识的培养,表达能力要求照应第三单元写作任务“文学短评”。

通化市一小三年级语文下册 3.2《清平乐 村居》随堂练习 长版三年级语文下册3.2清平乐村居随堂练习

通化市一小三年级语文下册 3.2《清平乐 村居》随堂练习 长版三年级语文下册3.2清平乐村居随堂练习

清平乐·村居一、我会拼也会写。

xī luò xī shuǐ fǎnɡ zhī二、我能为多音字组词.bāo()剥bō( )三、我会根据意思写诗句。

(1)青草溪边,有一座低矮的茅屋: , .(2)最小的孩子太小,很顽皮,不会劳动,正躺在溪边剥莲蓬吃:,。

四、回答问题。

(1)解释下列词语意思。

正织鸡笼: 白发翁媪:锄豆溪东:(2)《清平乐村居》是一首(),作者是( )代的( )。

参考答案一、小锣溪水纺织二、剥的组词:[bō] 剥削(xuē) [bāo]剥皮三、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2。

最喜小儿无赖,溪边卧剥莲蓬。

四、1.正在编制鸡笼。

白发苍苍的老人。

在河东锄豆.2。

田园诗宋代辛弃疾习作:我来编童话第二课时1.根据习作要求及评改要点,对给出的例文和同学的习作进行点评,发表见解。

2.拓宽思维,完善习作内容,进一步体会如何把童话故事写生动、写具体。

重点在习作讲评的过程中,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难点拓宽思维,完善习作内容,进一步体会如何把童话故事写生动、写具体。

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节课你们完成了习作,并对习作做了自主修改.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你们的习作中还有没有要修改的地方。

板书:我来编童话(习作讲评课)二、复习回顾——明确习作的具体要求1.看词语选角色编一个童话故事。

2.发挥想象力,想象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看谁编的故事最有趣。

3.写完后读一读是否通顺。

(指名学生读)三、补充习作评改的注意要点(1)有无错别字.(2)童话故事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

(3)想象是否合理有趣,故事是否具体生动。

(4)读后是否能给人以启发。

四、佳作欣赏1.出示一篇优秀习作,小组内交流。

白桦树和啄木鸟在一片美丽的大森林里,有一棵又高又壮的白桦树和一只善良的啄木鸟。

一天黄昏,啄木鸟来到白桦树下,发现白桦树身上有一只虫子,就飞过去,捉到嘴里.白桦树生气地说:“去去去!一边去!不要破坏我的皮肤,这样很疼的!”“小虫子已经爬到您的皮肤上了,我想帮您把虫子消灭掉。

平原县四小三年级语文下册 3.2《清平乐 村居》随堂练习 长版三年级语文下册3.2清平乐村居随堂练

平原县四小三年级语文下册 3.2《清平乐 村居》随堂练习 长版三年级语文下册3.2清平乐村居随堂练
3.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sàn sǎn )地在纤(qiān xiān)细的电线上休憩。
三、比一比,再组词。
四、选择合适的量词填空.
一( )翅膀 一( )木杆
一( )红花 一( )羽毛
一( )细线 一( )图画
五、读一读,连一连。
轻快有力的 燕子
伶俐可爱的 湖面
波光粼粼的 天空
旷亮无比的 翅膀
参考答案
一、聚集 外形 纤细 偶尔 倦 痕
二、1。shì√2。yùn√quān√3。sǎn√
xiān√
三、示例: 凑数 挨揍 掠过 凉风 吹拂 仿佛 沾水 粘贴
四、对 支 朵 身 痕 幅
五、 轻快有力的——翅膀 伶俐可爱的——燕子 波光粼粼的——湖面 旷亮无比的-—天空
六、1。赶集 2.荡漾 3。平添
1、自由练读课文。要求:字音准确,流利,边读边圈画出生字.
2、自学6个生字,读准字音,会组词,能用其中的词语说话。
三、学生自学,师巡视
四、检测自学效果。1、现在我们开始比赛读课文,要求:读的同学字音准确,声音宏亮,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如果有错,请及时举手帮助纠正。
2、分组汇报生字、词,教师板书.
五、后教。1、小组内同学互相示范朗读课文,重点词语、段落,师生共同讨论朗读。老师和读的好的同学可做示范.
课时安排:三课时
一、板题示标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春天,零距离的去感受它的美,感受它带来的欢乐.板书课题,齐读。本节课我们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是(示标)。谁愿意为大家朗读一遍?(指名读、齐读)目标的实现要靠大家自学,你们有信心吗?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二、出示自学指导(一)
2、重点字师生共同补充、更正,落实。

清平乐村居练习题分类

清平乐村居练习题分类
6 / 42
田家行 王建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 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野老歌 张籍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乡村四月 翁卷 (宋)
绿遍山原白满州,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归园田居 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雑,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 填空题
(1)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相媚好:_________________ 卧:_________________
翁媪:_________________
锄豆:_________________
织:_________________
亡赖: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乐。
亡赖(wáng wú∨)
相媚好(mãi mâi∨)
翁媪(wēn ǎo∨)
2 / 42
3、 判断题(正确的√,错误的×) (1)《清平乐-村居》上阕头两句,在这里,作者只用了淡淡的两笔,就 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组成的清新秀丽的环境勾画出来了。不难看出, 这两句在全首词中,还兼有点明环境和地点的使命。( √ )
D.全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之情。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试题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试题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试题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试题《清平乐·村居》词作于辛弃疾闲居带湖期间。

整理了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试题答案,一起来看看吧!清平乐·村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试题(1)词下片中“卧”字可谓一字千金,试简析其妙在何处。

(2分)(2) 全词充满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情趣?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4分)(3)“溪头卧剥莲蓬”中“卧”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誉(一字用得恰到好处,给全句或全词增辉)。

你同意此说吗?为什么?(4)你怎样理解“最喜小儿无赖”一句中的“无赖”?(4分)(5)词人在词中勾勒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答案:(1)(2分)“卧”字把小儿的天真、活泼、顽皮和盘托出,跃然纸上。

(答出天真、活泼、顽皮任意一词1分、任意两词2分)(2)(4分)全词充满了和谐闲适,其乐融融的农村生活情趣(2分,意思基本相同即可);表现出词人对和谐快乐、闲适恬淡的乡村生活的喜爱赞赏之情(2分,答到对乡村生活的喜爱赞赏即可)。

(3) (6分)“卧”字确实使用最妙,(1分) 它把小儿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2分) 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

(3分)如不同意此种说法,但能够自圆其说,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给分。

(4)这里是“顽皮”的意思,褒义(2分)。

形象地刻画出小孩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于中流露了作者由衷的欢喜之情(2分)。

(意思相同,亦可给分。

)(5)这首词勾勒了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1分)。

上片勾勒环境气氛,描画出江南农村的特色(1分)。

三、四句勾勒老人生活安详,精神愉快的神态(1分)。

下片勾勒一农户的三个儿子,形象地刻画出孩子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1分)。

(答案不要求统一,合乎以上意思,即可给分,如答案不完整,只要合乎其中一点,可酌情给分。

小学语文-有答案-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5-古诗词三首阅读练习卷

小学语文-有答案-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5-古诗词三首阅读练习卷

小学语文-有答案-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5 古诗词三首阅读练习卷古诗阅读1. 阅读理解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这首词分上、下两阙,上阕写的是:________。

这两句点明了题目中“村居”的________,还勾画出了清新秀丽的“村居”________。

(2)这首词下阕写的是:________。

大儿子在________;二儿子在________;小儿子在________。

一个“________”字使用最妙,它把小儿子的天真、活泼、顽皮劲儿写得淋漓尽致。

(3)“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下来。

________2. 课内阅读稚子(宋)杨万里稚子①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②(zhēnɡ).敲成玉謦(qìnɡ)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注释]①稚子:小孩子。

②钲:古代行军时用的打击乐器,形状像钟。

(1)根据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2)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________(3)敲成玉謦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________(4)读了这首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________(5)“敲成玉謦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夸张B.比喻C.拟人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小学语文-有答案-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5 古诗词三首阅读练习卷古诗阅读1.【答案】(1)景物美好环境轮廓(2)人物锄豆织鸡笼在溪边卧剥莲蓬卧(3)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听起来温柔面又美好那满头白发是谁家的公婆父老?【考点】诗词鉴赏【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1)略(2)略(3)略2.【答案】(1)一个小孩子,早上起来,从结有坚冰的铜盆里取冰,用彩丝穿起来当铮来敲。

敲出的声音像玉盘一般穿越树林,突然并落在地上发出玻璃一样的破裂声。

(2)略(3)B【考点】诗词鉴赏【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1)略(2)略(3)略。

五年级语文上册 26《清平乐村居》过关试题 苏教版(1)

五年级语文上册 26《清平乐村居》过关试题 苏教版(1)

26 清平乐村居1. 查资料填空。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每一个朝代都有着它主流的文学文体,如唐____、宋____、元____。

2. 《清平乐村居》是一首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闻名词作。

整首词语言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具有浓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情感。

3. 在下面的诗句中,填上本课所学的生字。

(1)接天lián()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孤舟蓑笠wēnɡ(),独钓寒江雪。

(3)chú()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4. 说明诗句中的词语。

(1)相媚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翁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按要求默写诗句。

(1)描述农村优美环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描述老年夫妻亲热谈天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描述三个儿子不同形象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判定下面的说法是不是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清平乐”是词牌,“村居”是词的题目。

( )(2)这首词的作者是唐朝的辛弃疾。

( )(3)“一所低小的茅草屋,紧靠着一条清澈照人的小溪。

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

”文中表达那个情景的句子是“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 )(4)“锄豆”确实是在地里将豆苗锄去。

( )7. 阅读明白得。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给多音字组词。

笼⎩⎪⎨⎪⎧ lóng lǒng 正⎩⎪⎨⎪⎧ zhēng zhèng(2)文中“无赖”是指( )A. 不讲道理,刁钻泼辣B. 顽皮(3)全词在写人方面,写了一对翁媪和______个儿子,大儿子在__________,二儿子在__________,小儿子在__________。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组第5课《清平乐 村居》课时练习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组第5课《清平乐 村居》课时练习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组第5课《清平乐村居》课时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共24题;共86分)1. (3分)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醉_______(A.zhuì B.zuì)媚_______(A.mèi B.mēi)锄_______(A.chú B.cú)2. (5分)看拼音写词语。

mù tóng zhē tóu zuì jiǔxiāng mèi hǎo suō y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2分)选出不是同类的一个词语。

①林冲李逵张飞鲁智深武松_______②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_______4. (5分)看拼音,写词语。

jīng yíng yǒu yìchúdòu qiāng bàng bái zhòu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2分)“最喜小儿亡赖”中“亡赖”的意思是()。

A . 放刁撒泼,蛮不讲理B . 游手好闲的人C . 顽皮、淘气6. (6分)《清平乐村居》的作者分别是_______代_______,“清平乐”是_______,我还知道这些词牌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7. (8分)7、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bōbāo剥夺_______ 剥皮_______剥削_______ 剥落_______②yuèlè乐观_______ 奏乐_______乐章_______ 乐趣_______8. (5分)读一读下面的诗句,想想它们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清平乐·村居》阅读试题及答案

《清平乐·村居》阅读试题及答案

《清平乐·村居》阅读试题及答案《清平乐·村居》阅读试题及答案清平乐·村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试题】(1)词下片中“卧”字可谓一字千金,试简析其妙在何处。

(2分)(2)全词充满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情趣?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4分)(3)“溪头卧剥莲蓬”中“卧”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誉(一字用得恰到好处,给全句或全词增辉)。

你同意此说吗?为什么?(4)你怎样理解“最喜小儿无赖”一句中的“无赖”?(4分)(5)词人在词中勾勒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答案】(1)(2分)“卧”字把小儿的天真、活泼、顽皮和盘托出,跃然纸上。

(答出天真、活泼、顽皮任意一词1分、任意两词2分)(2)(4分)全词充满了和谐闲适,其乐融融的农村生活情趣(2分,意思基本相同即可);表现出词人对和谐快乐、闲适恬淡的乡村生活的喜爱赞赏之情(2分,答到对乡村生活的喜爱赞赏即可)。

(3) (6分)“卧”字确实使用最妙,(1分)它把小儿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2分)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

(3分)如不同意此种说法,但能够自圆其说,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给分。

(4)这里是“顽皮”的意思,褒义(2分)。

形象地刻画出小孩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于中流露了作者由衷的欢喜之情(2分)。

(意思相同,亦可给分。

)(5)这首词勾勒了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1分)。

上片勾勒环境气氛,描画出江南农村的特色(1分)。

三、四句勾勒老人生活安详,精神愉快的神态(1分)。

下片勾勒一农户的三个儿子,形象地刻画出孩子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1分)。

(答案不要求统一,合乎以上意思,即可给分,如答案不完整,只要合乎其中一点,可酌情给分。

)。

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知识点及课后习题答案(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知识点及课后习题答案(人教部编版)

《清平乐·村居》知识点及课后习题答案我会写:茅:茅草茅屋茅庐茅厕茅舍茅棚檐:屋檐房檐帽檐廊檐飞檐走璧翁:老翁渔翁翁婿主人翁塞翁失马锄:锄草锄田铁锄锄头锄奸赖:依赖抵赖诬赖赖账百无聊赖剥:剥削剥夺剥离盘剥生吞活剥多音字:剥:bō剥削bāo剥皮形近字:茅(茅屋)矛(矛盾)赖(依赖)懒(懒散)朗读指导: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主要作品:《青玉案·元夕》《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主题:《清平乐·村居》这首小令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生活画面,词人把这家老小的不同的面貌和情态描写的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表达出作者对农村宁静安逸生活的喜爱之情。

译文: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

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

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注解:①清平乐:词牌名,“乐”这里读yuè。

②吴音:这首词是辛弃疾在江西饶州闲居时写的。

饶州,古代属于吴地,所以称当地的方言为“吴音”。

③相媚好:这里指相互逗趣、取乐。

④翁媪(ǎo):老翁、老妇。

⑤亡赖:同“无赖日”,这里指顽皮、淘气,“亡”这里读wú。

鉴赏:①作者开篇运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低小” 的“茅檐”和“溪上”的“青草”,只寥寥几笔便形象地描画出江南农村的特色,为人物的出现安排了特定的背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西江月
(4) 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话,写出了乡
村优美的环境;描写翁媪图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小孩顽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2)《清平乐-村居》的词中“无赖”可以看出老夫妇对小孩的讨厌。( × ) (3)下阕四句,采用白描手法,直书其事,和盘托出三个儿子的不同形
象。( √ ) 4、 简答题 (1)本文描绘的是一幅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它又是如何传达出诗人 的爱国情怀的? 答: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可以反衬出词人心中的不平静,同时也可以折 射出诗人不仅希望“醉里吴音相媚好”,更希望异邦统治下的中原人民也能享 受这种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 (2)“最喜小儿无赖”,你从哪个词上可以看得出来这个“小儿”的顽皮? 老夫妇对小儿的态度是什么? 答:卧剥。喜爱。 5、 赏析题 八、有人说,一首好词就好像一壶好茶,越读越品就越觉得香气萦绕,韵味深长。 所以,我们读词就要读到词人的内心深处去。那就让我们一起细细品味吧。 (1)词下片中“卧”字可谓一字千金,试简析其妙在何处。(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综合探究题 (1)搜集描写农村生活的诗句
生活。
(6) 这首词的下阕采用白描的手法,直接写出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大
儿子正在 _____________ ,体现了大二的_____________;中儿子正
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大儿的_____________;作
者将上述景色巧妙结合在一幅画面中,构成了淡雅、质朴的艺术境界。
7 / 42
二、 单元检测
1、 选择题
(1) 在词作中,以下多音字读音错误的是( C )
A.清平乐 yuâ B.白发 fà C.卧剥 bō D.莲蓬 peng
(2)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词中描写老夫妇微醺温柔软语聊天,表明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
B.词的上片描写江南山村的景色,下片描写两代人的生活画面。
亡赖(wáng wú∨)
相媚好(mãi mâi∨)
翁媪(wēn ǎo∨)
2 / 42
3、 判断题(正确的√,错误的×) (1)《清平乐-村居》上阕头两句,在这里,作者只用了淡淡的两笔,就 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组成的清新秀丽的环境勾画出来了。不难看出, 这两句在全首词中,还兼有点明环境和地点的使命。( √ )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3 / 42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工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D.全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之情。
2、 填空题
(1) 辛弃疾,字___________,号________,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我国________时期著名的爱国词人,他的许多词都抒发了他抗金、报国、
收复中原的宏伟志愿,如《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答案】幼安、稼轩、南宋
(2) 区别形近字,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里是“顽皮”的意思,在这里是贬义褒用。形象地刻画出小孩
乡村四月 翁卷 (宋)
绿遍山原白满州,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归园田居 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雑,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翁媪(ǎo):老翁、老妇。
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
织:编织,指编织鸡笼。
亡赖:“亡赖”同“无赖”,“亡”读 wú,指小孩顽皮、淘气。
8 / 42
卧:趴。
(2) 本文中描写清新优美的田园风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描 写 一 家 人 活 动 的 具 体 诗 句 是 :
2、 填空题
(1)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相媚好:_________________ 卧:_________________
翁媪:_________________
锄豆:_________________
织:_________________
亡赖: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乐。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中寡妇 唐 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4 / 42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鸲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我仿佛听到媪夸赞翁说:老头子,你也很能干,家里全靠 你一个人劳动才能维持生活;我仿佛听到媪夸赞翁说:老头子,你真能 干,三个儿子全靠你来教育,家里的生活全靠你一个人。
10 / 42
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透露出老夫妇对小儿的偏袒和爱护,也表
达了作者对小儿的喜爱。
(2) “醉”是什么意思?老两口因什么而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这首词紧紧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
D.全词采取白描的写作手法。
(3) “醉里吴音

翁媪?”以下填空正确的是
(A)
A. 相媚好/白发谁家 B.媚相好/白发谁家
C. 相媚好/谁家白发
D.媚相好/谁家白发
(4)大儿锄豆溪东,正确的语序是( A )
A、大儿溪东锄豆 B、溪东锄豆大儿 C、溪东大二锄豆
【答案】溪东锄豆,勤劳;织鸡笼,心灵手手巧;
(7)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清平乐( lâ yuâ )
茅檐 (yán yáng)
剥莲蓬 (bō bāo)
亡赖(wáng wú)
相媚好(mãi mâi)
翁媪(wēn ǎo)
【答案】清平乐( lâ yuâ∨ )
茅檐 (yán∨ yáng)
剥莲蓬 (bō bāo∨)
【答案】田园风光让人陶醉;恩爱幸福让人陶醉;天伦之乐让人沉醉;
丰衣足食让人心醉。
5、 赏析题
(1) “卧”字能不能换成“趴、躺”?
9 / 42
【答案】不能,“卧”字的用得极妙,它把小儿天真、活泼、顽皮的劲 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趴、躺”表现不出这种韵味,因此不能调 换。 (2)古人用字讲究不重复,可这首词中用了三个“溪”字,重复吗?为什 么? 【答案】不重复。因为这里的三个“溪”表示不同的意思。第一个“溪” 是说在溪岸上,第二个“溪”是说在溪东,第三个“溪”是说在溪头, 就是在小溪的上游。这溪水把几幅画连起来,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让 文常条理清晰。 6、 合作探究题 (1)读着“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我仿佛听到翁夸赞媪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 翁对媪说:老伴啊,你真能干,为我生了三个儿子; 翁对媪说:老伴啊,你真漂亮啊,这么大年纪了还是这么美。 (2)读着“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我仿佛听到媪夸赞翁说:
清平乐村居练习题分类
一、 课后练习
1、 选择题
(1) 在词作中,以下汉字读音错误的是( B )
A. 清平乐 yuâ B. 翁媪 wēn
C. 锄豆 chú D.莲蓬 lián
(2) “最喜小儿无赖”一句中“无赖”,的意思是( A )
A. 调皮、可爱
B.奸刁、撒泼等恶劣行为
C.游手好闲,品行不端正的人 D.没有依傍
(3) 下列翻译不对的是( A )
A. 吴音:吴姓人说的话。
B. 相媚好:彼此之间很亲密和睦的样子。
C. 锄豆:在豆田里锄地。
D. 卧剥莲蓬:躺着剥开莲蓬。
(4)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的题目。
B.词的上片描写江南山村的景色,下片描写两代人的生活画面。
C.这首词紧紧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
5 / 42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山居秋瞑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