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向接轨”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向接轨”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刘继永;李秀兰;张慎忠
【摘要】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作为我国医学卫生事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等方面有一致性,如何实现这两方面工作的衔接就很有意义.南京医科大学在这方面较早进行了试点和探索,本文介绍了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双向接轨”工作,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期刊名称】《医学教育管理》
【年(卷),期】2016(002)005
【总页数】4页(P647-650)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向接轨【作者】刘继永;李秀兰;张慎忠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南京21116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3
1993年卫生系统开展的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1]、 1998年教育部试行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在本质上其临床培养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提高临床医师的临床实际工作能力。

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培训)和临
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均要求掌握二级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处理,达到高年住院医师水平。

既然临床培养目标一致,那么把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接轨就是理所当然,也是势在必行的了。

我国自1998年开始招收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来,其培养规模迅速发展。

尤其是从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以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正“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性转变”[2]。

这种转变对临床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医学人才的储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也日渐凸显。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卫生部门不再主管医学研究生教育,所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专科医师标准化培训等和临床专业
学位研究生教育之间出现了衔接问题,在人才培养、培训上造成了一定的混乱[3]。

我国的医学教育体系较西方相对复杂,学制上存在不同层次。

学制的不统一造成了临床能力培养的不统一,每一种临床型研究生进行的临床能力训练时间都是不同的。

科学学位重点培养的是人才的科学研究能力,而专业学位重点培养的是人才的知识或技术的应用能力。

我国一直以来存在着科学学位占主要地位,专业学位不受重视,且在其定位上两者界限模糊。

例如,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被导师当作科学学位的来培养,重点指导其科研能力的培养,这就无法达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的;而在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年限的问题上,往往又把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等同,无视了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期间临床技能的培训,不少省市纷纷出台要求所有的研究生毕业后重新进行住院医师培训的规定。

此外,本科学历人员进入临床工作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3年后方能达到住院医师第一
阶段的要求,这时才允许其以同等学力在职申请硕士专业学位,但仍然要经过
2~2.5年的培养,这在某种程度上又是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一种否定。

住院医
师规范化培训无疑是培养临床硕士研究生的最佳形式,但要保证培养工作的质量,必须制定详细的措施,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真正融合在一起,实行一体化、标准化管理。

鉴于此,南京医科大学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江苏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向接轨”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改革与实践。

1.1 基本原则
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可按各自实施方案执行,但尽可能相互衔接;在研究生学位理论课及住院医师培训公共必修课方面,实行学分互认。

在课程设置和时间安排上,以方便学生学习为原则进行适当调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考核由省卫生计生委按照统一标准组织实施,通过者颁发合格证;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能力毕业考核由南京医科大学组织实施,按国家规定的统一标准对通过者颁发学位证书。

1.2 实施范围和对象
南京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医院招收的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

1.3 实施内容
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接轨:临床(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校修完学位课程之后,参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的要求进行相应科目的临床轮转,并参加江苏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考核(包括临床技能与理论),考核合格者可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合格证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接轨: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合格证书的在职临床医师,通过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考试和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参加课程班学习并修满规定学分、通过南
京医科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考核后可按学校规定申请临床(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自2009年起,我校制定了《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江苏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向接轨试行办法》、《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江苏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向接轨实施细则》和《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江苏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向接轨公共课程设置方案》,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并从我校附属医院的2009级临床、口腔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始实施,并于2013年12月由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卫计委联合发文正式实施[4]。

而在国家层面上,在国家教育部、卫生
计生委等部门联合推动下,作为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从2015级入学的临床、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才开始进入接轨培养模式。

我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已经形成学校、附属医院、导师之间分工明确的管理机制。

学校按“研究生”要求进行管理,附属医院按培养方案要求安排轮转,进行管理。

导师负责本学科的临床技能训练与临床科研思维训练、学位论文指导工作等。

2.1 加强临床和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与监督,确保培训到位
学校委托科技公司根据新修订的,符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的《临床和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各科培养方案》与《临床技能训练记录及考核手册》,研发了“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研究生规范化培训过程管理系统”。

管理系统分设研究生院、学院、科室、导师和学生等角色,通过该管理系统可以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临床培训工作全程记录,审核、考核、跟踪、监督和评价。

最终将每个学生的临床记录数据进行量化统计和分析,使研究生在医院的培训工作能够更加规范化、具体化、标准化。

在附属医院内部及学校之间充分实现信息共享,加强信息实效性,
方便医院内部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确保临床和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整体的培训工作达到科学、高效、规范的效果,高效率地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

2.2 设置了严格的中期教学检查环节
每年在规定时间内,学校组织临床专家,分批次对我校正在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所有附属医院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中期检查。

检查内容主要包括4个方面:①研究生在医院实际接受的临床技能训练与本人培养方案规定的临
床轮转计划符合程度,评估计划执行质量;②轮转过程中临床技能训练记录出科考核记录,评估过程管理质量;③对每位研究生的每个轮转科室抽查一份病历,评估病历书写质量;④核对研究生个人自查结果、医院汇总结果与实际完成工作的符合程度,评估学风和教风质量。

检查结束后,学校针对中期检查情况组织附属医院进行总结和交流。

2.3 严格控制毕业出口环节
专业学位研究生申请硕士学位,需严格按照培养方案完成临床科室的轮转培训任务,并经过出科考核。

最后申请学位需经过学校组织的专业技能的毕业考核,包括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合格后方可申请答辩。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亦可报名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因此,接轨的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毕业时可获得:研究生毕业证、硕士学位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和医师资格证,实现“四证合一”。

而参加反向接轨的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人员可以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这样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和住院医师的培训都有非常大的激励和促进作用。

此项改革试点工作从2009年招收的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始执行,到2016年7月,2012届~2016届临床、口腔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生中大多数同时参加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获四证情况统计见表1。

5届临床、口腔专业学位的1058名毕业硕士研究生中,892人报名参加考试,最终有681人获得“四证”,获四证率也在逐年提高,这
一方面说明专业学位在不断得到各方的认可和重视,另一方面与学校不断完善培养方案,加强管理,提高培养质量有关。

同时,近3年已经有150余名社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员,通过“反向接轨”,以同等学力在职申请专业学位硕士方式,获得了硕士学位证书。

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是院校的学历教育,与卫生行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联系,也有区别,在接轨培养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①研究生教育需要严格的入学考试,学位课程理论学习,导师一对一的指导,科研思维训练、论文撰写和答辩等;住院医师培训则侧重扎实的临床技能训练,对理论课学习、科研思维培养、论文撰写和答辩等基本没有过多要求。

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总共在校时间为34个月,除了规培外,他们还需要进行学位课程的学习,临床科研思维的训练,学位论文的完成及答辩及就业等,就临床技能训练而言较难完全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和效果。

③当然,目前还存在影响接轨培养的一些因素:如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经费与规范化培训相差较多、规范化培训考试没有固化统一等。

综合这些方面,实际上,要使学历教育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真正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完全接轨,可行的办法是把临床和口腔专业学位硕士生的学习年限加以适当的延长,这样既能够完全按照国家要求进行严格意义上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也能够符合研究生培养的规律,最大程度的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以及行业的要求。

但鉴于硕士3年学制本已够长,如延长学习年限,其他政策配套必须到位;如此类研究生的待遇,培训基地费用落实等。

另外,为做好接轨工作,医教尚需进一步协同:规范化培训课程设置与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对接,学分互认的落实;规范化培训考试、公布结果时间等应与高校教学安排协调并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待
遇应与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同工同酬。

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江苏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向接轨”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是探索院校教育与行业职业教育培训相衔接的积极尝试,有利于推动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由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转变,从而切实提高临床和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思维、临床技能和临床科研能力。

同时,也解决了优秀住院医师在职申请医学专业学位问题。

对于推动江苏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顺利实施,加快培养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实用型医疗卫生人才,促进江苏省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对于探索符合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规律的培养模式改革,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另外,该“双向接轨”方案具有简单实效、双向互利、经济易推广等特点,并可扩展到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教育与专科医师培训的接轨。

【相关文献】
[1]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的通知(卫教发[1993]第1号)[Z].1993-02-17.
[2]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学位[2010]49号)[Z].2010-11-26.
[3]教育部. 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Z].2009-03-19.
[4]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同意南京医科大学开展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江苏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向接轨工作的批复(苏教研[2013]7号)[Z].2013-12-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