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课时练 北师大七年级上
第2章第2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学设计(第1课时)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第2章第2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学设计(第1课时)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f063495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d2.png)
本章节教学设计将围绕以上三个部分展开,以生动有趣的实例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特别是对生命现象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已有一定的了解,但大多数同学对科学探究的严谨性和系统性认识不足。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应充分考虑以下学情: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重难点: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严谨性和系统性的理解,以及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这些方法的熟练程度。
2.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包括观察、分析、推理和判断等。
重难点:引导学生从具体的生物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和观察验证假设,形成科学的结论。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在小组讨论和交流中的表达能力。
重难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主动参与度以及沟通协作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设想:通过引入生活实例和有趣的生物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到生物学研究的过程中。
2.分步教学,逐步深入
设想:将生物学研究方法的教学分为几个步骤,如观察、假设、实验、分析和结论等,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科学探究的每个环节。
4.学生对生物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正处于形成阶段,教师应抓住时机,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和生命观念。
综合考虑以上学情,本章节教学设计将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同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七年级生物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课后习题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课后习题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7f744876a6c30c2259019eda.png)
第2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很多,下列哪项不是科学探究方法?( )A.取样调查B.对照实验C.猜测臆想D.查阅资料2.科学探究中,我们经常要相互交流。
下列哪种做法不正确?( )A.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观点B.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不要轻易发言,以免同学笑话C.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D.当科学探究的结果与原有的知识发生矛盾时,自己应大胆修正原有的知识3.(2017·广东中考)为了解当地几种常见传染病的基本情况,通常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A.实验法B.观察法C.调查法D.分析法4.如果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土壤的干湿程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下列设计错误的是( )A.设计甲(湿润土壤)、乙(干燥土壤)对照实验B.在甲、乙两容器中各放入一条蚯蚓C.甲、乙两容器中放入蚯蚓的大小及生活状况均相同D.甲、乙两容器都放在相同的环境中5.探究“响尾蛇是如何跟踪它放走的猎物”的实验中,科学家提出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
这应属于实验探究的哪一个步骤?( )A.发现并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D.分析实验现象6.在探究光照强度对某种鸟鸣次数的影响中,下列设计不合理的是( )A.记录一天内不同时间同一地点该种鸟鸣叫次数B.记录同一时间不同天气该种鸟鸣叫次数C.记录繁殖季节该种鸟的雌鸟和雄鸟鸣叫次数D.记录不同季节同一地点该种鸟鸣叫次数探究创新7.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
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
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
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2)作出假设: 。
(3)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盆内放上一盆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盆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
1-2-2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七年级生物上册(北师大版)(解析版)
![1-2-2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七年级生物上册(北师大版)(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0729d64a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74.png)
1.2.2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一、单选题1.在野外调查生物种类时,你认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边观察边记录B.将自己喜欢的花草采回家种植C.发现蟑螂等不喜欢的生物就不记录D.发现漂亮的果实摘下来尝一尝【答案】A【解析】【分析】调查的一般步骤: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如实做好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详解】A.调查记录指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边调查边记录,注意记录不同的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的名称、数量以及生活环境的特点,A正确。
BCD.调查注意事项,不要伤害动植物和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特别是注意安全,B、C、D的做法均不正确。
尤其是选项D品尝异果不仅损伤植物,也有可能果实有毒,出现中毒事故,BCD错误。
故选A。
2.实验探究的过程是()①实施计划②作出假设③得出结论④制订计划⑤表达交流⑥提出问题A.⑥④①③②⑤B.⑥②④①③⑤C.⑥②④①⑤③D.⑥④②①③⑤【答案】B【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详解】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
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
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最后与他人交流。
其中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探究成功的前提;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探究计划包括方法和步骤,以及所需要的材料用具等。
所以,实验探究的过程是:⑥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④制定计划→①实施计划→③得出结论→⑤表达和交流。
故选B。
3.科学家珍妮·古道尔长期深入坦桑尼亚国家森林公园与大自然中的黑猩猩朝夕相处,经过数十年的努力,逐步揭开了笼罩在黑猩猩身上的神秘帷幕。
珍妮·古道尔在从事野生黑猩猩行为特征的研究过程中,所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是()A.调查法B.测量法C.实验法D.观察法【答案】D【解析】【分析】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法可分为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
1.2.2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一课一练 (word版含解析)
![1.2.2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一课一练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44d7ecb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d6.png)
1.2.2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生物科学知识是通过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以上三种2.为确保实验结果的科学性,除变量不同外,影响实验的其他因素应( )A.相同B.不同C.相似D.随意3.在对蜜蜂色觉的研究中,弗里施怀疑“蜜蜂是色盲”这一说法,他认为蜜蜂能分辨花卉的不同颜色。
这一步骤属于实验法研究的( )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实施计划D.得出结论4.实验研究:一块玉米田被一分为二,其中一半种植基因改造玉米并使用新的强力除草剂,另一半则种植传统玉米及施用传统除草剂。
该实验设计的不严谨之处是( )A.不符合等量对照实验原则B.不符合平行重复原则C.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D.不符合随机原则5.“在响尾蛇是如何跟踪它放走的猎物的”实验研究中,设计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的目的是( )A.研究响尾蛇对死老鼠是否袭击B.与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进行对照C.起重复实验的作用D.研究响尾蛇对老鼠体温的反应6.如果让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温度对鼠妇的影响,下列设计中正确的是( )A.用一只健康的鼠妇作为实验材料B.统计的次数为一次,但一定要认真操作C.设计对照实验,除温度是变量外,其他各项都一样D.需分成黑暗和明亮两组作对照7.夏天买回的豆腐,及时放在冰箱中存放,时间稍长也会变质。
有同学提出,“把豆腐泡在盐水中再放入冰箱可以延长保鲜时间”。
若针对这一方案的可行性进行探究实验方案的设定,对表格中的设计说明错误的是( )8.众所周知,对我国乃至世界历史影响深远的“丝绸之路”,源于小小的家蚕。
自从学习了家蚕的生殖和发育后,小林就开始养蚕。
他发现家蚕所结的茧有时会出现厚薄不均匀的情况。
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这样的蚕茧叫“薄头茧”,会影响蚕茧的出丝率。
为了探究形成“薄头茧”的原因,小林和几位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将300只同一品种、大小相似的健康蚕宝宝随机平均分为六组,进行了两次平行实验,每次实验用三组进行。
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优质练习
![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优质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d7602011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8f.png)
第三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第1层基础必备练限时:5min 1.吉林省查干湖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淡水湖泊。
为了解查干湖地区植物资源组成及数量,主要采用的科学方法是()A.调查法B.比较法C.实验法D.推测法2.科学探究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绿萝生长的影响”,应选择下列哪组条件不能作对照()A.适量浇水和不浇水B.光照充足和适量浇水C.室温22℃和0℃D.光照充足和遮阴3.在“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实验中,研究的实验变量是()A.水温B.空气C.水分D.水质4.生物社团在实践活动中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
判断错误的是()组别裸地组灌木丛组森林组空气湿度的平均值55.9% 69.7% 79.8%C.该探究的实验变量是不同植被 D.灌木丛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小于森林5.当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相符时,正确的做法是()A.马上否定原来的假设 B.修改实验结果,使其与假设一致C.修改实验过程,使其与假设相符 D.仔细分析原因,找出问题,重做实验6.下表为小林同学探究“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的设计方案,其中存在不合理之处,下列改进建议正确的是()位置鼠妇数量光照土壤湿度纸盒左半侧20只明亮干燥纸盒右半侧20只黑暗潮湿C.纸盒左右两侧均应放置干燥的土壤 D.纸盒左右两侧均应放置潮湿的土壤7.启明同学善于观察,他发现新买的馒头在塑料袋中几天就发霉,而久置空气中的烤馒头片,难以生出霉菌。
于是他提出: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请回答这属于科学探究步骤中的哪一步( )A .提出问题B .作出假设C .制订计划D .得出结论8.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做的馒头没有预想的松软,星星认为这可能是和面时水温过高导致的。
星星的观点属于科学探究基本环节的( )A .作出假设B .提出问题C .实验操作D .表达交流9.某同学探究“不同营养液对草履虫培养效果的影响”,实验设计如下表。
下列对该实验改进建议不合理的是( )25℃C .草履虫数量改为20只 D .可设置用清水作培养液的对照组10.某同学为了探究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需要改进的是( )C .乙组应拧紧瓶盖并抽真空D .为方便观察,甲乙两组的绿豆种子应减为1粒1.海南果农开展火龙果促花增产实验,探究夜晚不同时间段使用LED 灯照明的增产效果,结果如下表。
七年级生物上册2.2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练习(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2.2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练习(新版)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65b0eaa383d049649b6658c2.png)
第2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知识点1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生物科学工作者利用观察、调查、分类、实验等方法,观察、收集生物的科学事实,然后在各种科学事实间建立起合理的联系,提出解释事实的各种假说和理论。
其中, 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实验法研究的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重要步骤:①发现并提出问题;②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③作出假设;④设计实验方案;⑤实施实验并记录;⑥分析实验现象;⑦得出结论。
知识点2用实验法研究影响生物分布的环境因素3.以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实验为例,完成下列用实验法研究的步骤。
(1)提出问题: 光照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光照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 光照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光照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
(3)设计实验方案:①在铁盘上放一层湿土,以中轴为界,一侧盖上厚纸板,一侧盖上玻璃板。
②将10只鼠妇放在湿土的中轴上。
③用表计时,每隔1分钟统计纸板下和玻璃板下的鼠妇的数量,并计入表格。
(4)实施实验并记录。
(5)实验现象预测: 纸板下的鼠妇越来越多,最后都集中在纸板下。
(6)分析实验现象。
(7)得出结论: 光照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光照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
知识点1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排列顺序是(B)①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④设计实验方案⑤实施实验并记录⑥得出结论⑦分析实验现象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③②④⑤⑦⑥C.①②④③⑤⑦⑥D.①②④⑦⑤③⑥知识点2用实验法研究影响生物分布的环境因素2.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将实验盒一边遮光,另一边不遮光,这是为了(D)A.提供一种无光的条件B.便于观察C.控制变量D.设置一个对照实验1.以下是某同学探究蚂蚁食性的步骤,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作出假设步骤的是(B)A.步骤1:发现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搬运食物,心想蚂蚁爱吃哪些食物?B.步骤2: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推测蚂蚁爱吃甜食C.步骤3:在一个培养基的两端分别放少许盐和糖,放进蚂蚁进行探究D.步骤4:通过几次重复实验,得出蚂蚁爱吃甜食的结论2.(2017·河南洛阳月考)下列关于假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A.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B.假设是一种无端的猜测C.假设要以事实或生活经验为依据D.假设与实验结果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3.(2017·广东湛江月考)在“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这一实验中,设计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的作用是(C)A.起并列作用B.没什么作用C.起对照作用D.起说明作用4.导学号71384011(2017·广东汕头月考)某同学想探究土壤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第2章第2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学设计(第2课时)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第2章第2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学设计(第2课时)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cd5fe2b2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78.png)
注意事项:
1.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应充分运用所学生物学研究方法,注意观察、实验、调查和资料分析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2.作业完成后,鼓励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相互学习、交流,提高作业质量。
4.资料分析练习:学生收集关于环保的资料,分析我国环保政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阶段,教师将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进行以下总结。
1.教师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哪些生物学研究方法?它们有什么作用?”
2.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观察、实验、调查和资料分析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4.了解调查法的基本原理,能够针对生物学问题进行简单的调查,并整理、分析调查结果。
5.学会利用资料分析法,收集、整理生物学相关信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生物学研究方法的深入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等研究方法,发现并解决生物学问题。
第2章第2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学设计(第2课时)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实验、调查和资料分析等。
2.学会运用观察法进行生物现象的观察,并能进行简单的记录和描述。
3.掌握实验法的基本步骤,能够设计简单的生物实验方案,并独立完成实验操作。
1.教师展示一张包含多种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在这张图片中找到几种不同的生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2.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提问:“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了解这些生物?我们需要哪些工具和方法?”
1.2.2《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优秀教学案例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1.2.2《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优秀教学案例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515b068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df.png)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认识到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3.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和借鉴,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反思,巩固所学内容,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培养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和自我提升意识。
3.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和关爱,帮助他们实现全面发展。
2.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如水污染、食品安全等,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性。
3.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草履虫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二)讲授新知
1.介绍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实验、调查和资料分析等。
2.讲解生物学实验的设计原则,如对照实验、单一变量原则等。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生物学研究对人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鼓励他们敢于挑战自我,追求卓越。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它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和实效性。同时,我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和关爱,帮助他们实现全面发展。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章 第2节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同步测试题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章 第2节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同步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ec49b84f242336c1fb95ee1.png)
第2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一、选择题1.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为()①提出问题②通过实验检验假设③作出假设④得出结论⑤表达交流.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②C.①③②④⑤D.③②①④⑤2.学习生物学,需要掌握研究生命科学的方法.请回答1~5题.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当实验结果不支持假设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进一步查找资料 B.作出新的假设C.重新进行实验D.修改实验数据3.在实验设计中,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一组对照的是()A.25℃和0℃B.有菌和无菌C.有氧气和无氧气 D.高温和湿润4.科学探究成功的关键是()A.制订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B.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C.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D.得出正确的结论5.有关实验技能的说法中,正确的观点是()A.在科学探究中,提出的假设总是与实验结果相一致B.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等方面C.在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时,除光外,湿度、温度等其他条件可以不一样D.在探究过程中,不需要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6.下列实验方法错误的是()A.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B.将少量开水加入有鸡蛋清的烧杯中,鉴定蛋白质C.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加热,去除叶绿素D.滴加碘酒观察是否变成蓝紫色,检验淀粉的存在7.一位农民种植的某块农田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低。
他怀疑该农田可能是缺少某种元素,为此将该块肥力均匀的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五小块,进行田间实验。
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间处理措施相同。
实验结果如表,分析表格可判断农田最可能缺少()地块甲乙丙丁戊施肥情况尿素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铵硫酸铵不施肥小麦收获量55.5665.2656.8855.4455.11A.K B.N C.P D.S8.什么方法的运用使生物学进入实证科学的行列()A.调查法B.观察法C.实验法D.比较法9.现今,人们借助于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现代化手段观察、记录动物的一切,这种研究方法是()A.实验法B.记录法C.观察法D.综合法10.研究生命的起源可以通过科学的推测进行,那么科学的推测不包括()A.确凿的证据B.凭空的想象C.严密的逻辑D.丰富的联想和想象11.对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主要有()A.观察法B.实验法C.观察法和实验法 D.以上都不正确12.我市有位中学生物教师每年冬春季节都会去高安某偏僻湖泊拍摄鸳鸯,并会注意奉新等地每年桂花开几次,也算是对生物有所研究。
[K12学习]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1单元 第2章 第2节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同步练习 (新版)北师大
![[K12学习]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1单元 第2章 第2节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同步练习 (新版)北师大](https://img.taocdn.com/s3/m/bbd08c2b14791711cc7917fa.png)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60分,每小题5分)1.(5分)在进行实验研究时,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一般还应同时设计()A.分组实验B.重复实验 C.独立实验 D.对照实验2.(5分)我国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努力,终于摸清了野生东北虎的数量.这项活动主要采用的方法是()A.观察法B.调查法 C.实验法 D.分类法3.(5分)“一只雄黑猩猩飞快下了树,并且不慌不忙地向我走来.当走到离我还有三步远时,它站住了,毛发耸立起来,样子凶暴可怕…”,这是珍妮•古道尔对黑猩猩的一段记录,珍妮•古道尔运用了哪种研究方法?()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测量法4.(5分)久置空气中的烤面包片,难以生出霉菌.小林同学观察到这一现象,提出: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这属于实验法研究步骤中的()A.发现并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C.设计实验方案并设施、记录 D.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5.(5分)在调查校生物中,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A.小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B.小梅拔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小梅把它记录下来C.小伟调查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D.小明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记录6.(5分)以下是为探究温度是否影响黄栌叶色而进行的实验设计,符合要求的是()A.甲组用弱光照射,乙组用强光照射B.甲组光照时间长,乙组光照时间短C.甲组置于低温环境中,乙组置于高温环境中D.甲组土壤保持湿润,乙组土壤保持干燥7.(5分)在对蜜蜂色觉的研究中,弗里施怀疑“蜜蜂是色盲”这一说法,他认为蜜蜂能分辨花卉的不同颜色.这一步骤属于实验法研究的()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实施计划 D.得出结论8.(5分)有些中学生沉迷于网络,不但影响学业,而且更易患上近视.要了解枣庄市中学生的近视情况,我们应选用()A.观察法 B.测量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9.(5分)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各项活动中属于观察的是()A.上网搜索资料 B.用直尺测量肾蕨的高度C.进行人口普查 D.用放大镜看蚂蚁的结构10.(5分)“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够提出山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前提,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A.大雁何时南飞B.鼠妇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C.哪种月季漂亮D.菜青虫喜欢食用哪种绿色植物11.(5分)在科学实验中,为了减少获取实验数据的误差,常常设重复组,科学实验的数据,应当取各重复组的()A.最大值 B.最小值 C.平均值D.任意值12.(5分)同学们在捕捉鼠妇时发现,它们经常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鼠妇为什么会生活在这些地方?对此有人作出了以下四种假设,其中不符合生物学常识的假设是()A.鼠妇躲避天敌 B.鼠妇喜欢潮湿C.鼠妇厌恶取食 D.鼠妇怕见强光二.填空题(共7小题,满分40分)13.(2分)观察蚂蚁的活动,需要用到。
北师大版生物七上2.2《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同步配套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生物七上2.2《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同步配套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53e7c59ee06eff9aff80763.png)
《第2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案一、教材分析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的是一些科学事实。
在各种科学事实间建立合理的联系,寻找事实产生的原因,提出解释事实的各种假说和理论。
生物科学的发展就是人类不断研究的过程,研究过程要用到不同的方法,要让学生不断学会研究方法很重要,所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生物学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为以后学习生物学打好基础,也为社会进步带来新的希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说出实验法的基本步骤。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提出假设和设计实验方案,尝试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通过材料获取和处理信息,培养学生收集材料的能力和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讨论中,体验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逐渐形成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交流与表达,学会与他人合作。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落实方案:通过学生查阅资料,教师演示动画、设问指导学生总结等环节落实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处理、归纳信息,设计实验方案。
突破策略: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并自主设计实验,有秩序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有针对性的对教学难点进行突破。
四、教法、教具教法: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知识源于生活实际;媒体展示:通过媒体展示,提高课堂容量、拓宽学生知识面,同时采用观察、思考、阅读、探究方法等相结合。
教具: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设计创设问题情境导入主题总结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实验法的一般步骤知识小结课堂练习,知识升华,能力提升作业布置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项目内容设计意图导入(2分钟)教师活动我们现在学的生物教材是属于生物学,生物学是一门不断研究的学科,也是一门自然科学,既然是一门自然学科,那么在研究的过程中就要遵循自然规律,要遵循自然规律进行研究,就应该首先掌握研究的基本方法,引入课题: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主题一、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3分钟)教师活动提问:同生们平时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是怎么解决的,用到哪些方法?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活动思考、结合生活实际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科学家们的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调查、分类、实验等,引出实验法最重要整体感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过度思考既然实验法是最重要的,那么实验法研究的基本步骤是什么呢?设置悬念引入思考教师活动引出:本节课要以“实验法研究的示例:响尾蛇是如何跟踪它放走的猎物”为例来了解实验法研究的基本步骤多媒体展示:不同种响尾蛇的图片和有关响尾蛇的感知认识二、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25分钟)文字介绍学生活动认真观察、阅读信息,加强对响尾蛇的了解感知认识,拓展学生的视野教师活动播放录像:播放响尾蛇捕捉老鼠的视频,并对视频内容作解释直观形象,激发学生兴趣学生活动认真观察、迅速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教师活动提问学生:通过观察录像,叫学生说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学生活动学生主动起来说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落实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活动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作出客观评价,指出在众多问题中,本节课主要针对“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志追踪它放走的猎物的”这个问题进行讨论统一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共同解决一个问题教师活动把教师收集好的资料发给学生,让学生阅读资料,结合学生自己收集的资料针对问题做出假设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活动认真阅读资料,根据资料信息提出假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活动叫学生起来说出自己的假设并作出相应评价,提出要针对“假设:响尾蛇是根据毒液的气味追踪猎物的”进行互相讨论,组织各组学生互相讨论,针对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总结能力、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学生活动互相讨论实验设计方案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活动有组织性的叫学生说出实验设计方案,同组的学生进行补充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师生互动落实新课程理念学生活动积极的说出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并倾听别人的意见让学生养成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教师教师作出指导性的评价,并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活动计的两个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学总结(2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及实验法的一般步骤,结合看过的视频提醒学生在生活中有些蛇是有毒的,要注意安全,并强调不要打蛇,它对我们人类是有益的。
1.2.2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案-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2.2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案-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2467625c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f3.png)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1.2.2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案-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的运用。
2.教学年级和班级: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3.授课时间: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第8周星期三上午第2节
4.教学时数: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1.理解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实验、调查和文献资料收集等。
2.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能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分析结果并得出结论。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课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在教学管理上,我意识到我需要更好地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通过发布预习任务和设计问题,我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但同时我也要确保他们能够按照预习要求进行。我需要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以确保他们能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
1.2.2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案(一)(北师大版七年级上)
![1.2.2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案(一)(北师大版七年级上)](https://img.taocdn.com/s3/m/e0db1d3771fe910ef02df86c.png)
组织教学课前综艺:请将科学家与相应的研究成果用线连接起来。
林奈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达尔文生物分类系统哈维物种起源与生物进化的理论沃森和克里克血液循环新课导入:生物科学工作者利用观察、调查、分类、实验等方法,研究生物的科学事实,然后在各种科学事实间建立起合理的联系,再寻找事实产生的原因,提出解释事实的各种假说和理论。
其中,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实验法包含哪些基本方面呢?阅读材料:教材P27-28学生练习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对新课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教师讲述可以让学生在课外调查有关响尾蛇的资料,拿到课堂上来交流,丰富学生的生物学知识。
学生阅读相关材料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同时注意对学生进行阅读技巧的训练。
要使学生学会边阅读边做笔记,将实验法基本程序的关键词记录下来。
学生观看录相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讨论题:1、实验中两只死老鼠的惟一区别是什么?2、为什么要设计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的死老鼠?3、实验法研究一般包括哪几个步骤?4、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都包括了哪些步骤?小结:实验法的基本程序1、发现并提出问题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作出假设4、设计实验方案5、实施实验并记录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作记录师生共同小结在确认所有人都已经做了认真的阅读后,可以安排小组进行讨论。
阅读前可让学生观察响尾蛇捕食猎物的录相要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这个实验需要解决了什么问题?他们做出了什么样的假设?这个假设是根据什么做出的或者说在做假设前科学家都做了哪些工作?实验中人为控制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要强调多次重复上述实验?教学反思提高与发展。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检测:2.2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检测:2.2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df4b19df121dd36a32d82f6.png)
2.2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同步练习班别:姓名:学号: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排列顺序是( )①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表达交流④制定计划⑤实施计划⑥得出结论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⑤⑥③ C.①②④③⑤⑥ D.①②④⑤③⑥ 2、实验中,如果结果与假设不符合,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 修改结果,使其与假设相符B. 依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C. 修改实验过程,使其与假设相符D. 修改假设,重新做实验3、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观察与实验是研究生物学的基本方法B. 进行生物学实验时,一定要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则C. 测量误差是人为造成的,完全可以避免D. 生物标本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生物4、下列有关响尾蛇的信息资料中,正确的是()A.响尾蛇没有眼,因而看不见物体 B.响尾蛇是用鼻来感受空气中的气味的C.响尾蛇的视力极强,在夜间也能看清物体 D.响尾蛇的视力不好,它的眼只能感受可见光5、鼠妇生活的环境是()A.干燥的环境B.阴暗潮湿的环境C.有光的环境D.水中6、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的变量是()A.光照B.湿度C.温度D.空气7、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将实验盒一边遮光,另一边不遮光,这是为了()A.提供一种无光的条件B.便于观察C.控制变量D.设置一个对照实验8、研究“响尾蛇是如何跟踪它放走的猎物的?”的实验中,科学家提出: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
这应属于实验研究的哪一个步骤()A.发现并提出问题B.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C.作出假设D.分析实验现象9、在做“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中毒的猎物的?”实验时,将一只没有被蛇咬过的死老鼠用于实验的目的是()A.作为重复实验以减少误差B.将它与响尾蛇咬过的死老鼠形成对照C.研究响尾蛇是习惯袭击死的还是活的老鼠D.增加实验的难度10、某兴趣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下表:A.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B.水量过多C.水温太高D.水中没有水草11、图所示四个实验装置中,用哪一个来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更科学?()12、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某生物小组取经过消毒的甲、乙、丙三个相同的锥形瓶,按下表要求进行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第2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同步练习
1.响尾蛇能对哪种猎物进行追寻( )
A.活的未被咬伤的老鼠
B.被它咬伤的或咬死的老鼠
B.没被它咬死的老鼠
D.以上三者都行
2.响尾蛇靠什么追寻猎物( )
A.听觉 B.视觉 C.嗅觉 D.体温
3.研究响尾蛇捕食老鼠的实验设计中需要几只死老鼠( )
A.一只 B.两只 C.三只 D.数量不限
4.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排列顺序是( )
①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表达交流④制定计划⑤实施计划⑥得出结论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⑤⑥③
C.①②④③⑤⑥ D.①②④⑤③⑥
5.鼠妇生活的环境是( )
A.干燥的环境 B.阴暗潮湿的环境 C.有光的环境 D.水中
6.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所用鼠妇的数量是( )
A.1只 B.5只 C.10只 D.8只
7.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将实验盒一边遮光,另一边不遮光,这是为了( )
A.提供一种无光的条件 B.便于观察
C.控制变量 D.设置一个对照实验
8.生物科学工作者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来研究生物科学,其中_________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9.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_________开始的。
然后可以根据自己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尝试着对这一问题的答案作出_________。
10.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恒量有_________和_________等。
11.王明同学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其做法如下:将一只刚捉到的鼠妇放到一边是湿土、另一边是干土的木盒中,用一块黑纸遮住湿土的一边,然
:
由此,他得出鼠妇喜欢生活在无光的环境中的结论。
(1)你同意王明的实验方案和结论吗?
(2)(2)如果不同意,请指出他的方案和结论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建议。
12.1747年,有位科学家将12名病情严重的坏血病患者分组,其中2人每天给2个橘子和1个柠檬,其他10人不给橘子和柠檬。
结果,进食橘子和柠檬的2个人6天后病情大为减轻,26天后两人都恢复了健康,另外10人的病情没有明显改善。
后来,科学家从柠檬汁中提取出一种活性物质,取名维生素C,也被称为抗坏血酸。
(1)你认为科学家发现维生素C的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是哪种研究方法?
(2)你能用一句话表述这位科学家要研究的问题吗?
13.下面是昆虫学家做的一个对照实验:
第一组:捉取30只灰褐色的山地蝗,放到灰褐色山地背景中,然后放人几只鸡,1分钟后,山地蝗被吃掉4只。
第二组:捉取30只灰褐色的山地蝗,放到绿色草丛的背景中,然后放人了同样数目的鸡,1分钟后,山地蝗被全部吃掉。
根据以上实验完成下表。
请你再
?
14.为了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一位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
如下表所示:
(1)你认为他设计的这个探究实验是否能确定结果只是由这个变量引起的?如果不能,应如何修改?
(2)在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这个实验中,变量是什么?
(3)为什么每组要用加粒种子做实验?只用2粒种子做实验行吗?
15.为了了解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科学家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假如宇宙飞船能将火星土壤带回地球,可将火星土壤放入一个密闭的箱子内,然后向箱内通人混合气体(彻底除去微生物),并添加无机盐和有机营养物质。
接着可以通过测定气体的成分比例是否发生变化来作出判断。
这一实验是基于( )的假设进行的:
A.具有生命的物体都能进行繁殖
B.具有生命的物体都能进行新陈代谢
C.火星上的生命一定是植物
D.火星上的生命一定是单细胞的生物
16.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 )①观察法②实验法③分析法④调查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7.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的变量是( )
A.光照 B.湿度 C.温度 D.空气
18.(2004湘潭)鼠妇,也叫“潮虫”(见右图),
属于节肢动物。
体呈椭圆形,长约15-20毫米,
生活在陆地阴暗潮湿处,人们常在花园、花坛、
山坡或草坪等处潮湿的花盆、石块或砖块下发
现它。
当人们移开花盆、翻开石块或砖块后,
它就会很快地爬到其他隐蔽的地方去。
这是光
在影响它的生活吗?
现在提供鼠妇20只、硬纸盒、湿泥土、记录本、计时器、手电筒、纸板和玻璃板等供你选用,请设计一个探究光照是否影响鼠妇生活的实验。
(1)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
(2)你的实验假设是_________。
(3)你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先在硬纸盒内铺一层湿泥土,并在中央画一条线,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预期的结果是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应将鼠妇_________。
答案:
1.B 2.C 3.B 4.B 5.B 6.C 7.D
8.观察调查分类实验实验法
9.提出问题知识经验假设
10.光照温度湿度
11.(1)不同意。
(2)重只鼠妇;一侧干土,一侧湿土,应放重10只鼠妇;两侧都放湿土。
(对照实验应只有1个变量,而王明设计的实验中存在两个变量,光照和湿度。
而且只放了1只鼠妇,可能存在误差,放10只鼠妇能减少误差,从而说明问题。
) 12.(1)实验法。
(2)橘子和柠檬对治疗坏血病是否有效。
.见下表
变量是背景颜色。
说明体色与环境相适应者更容易生存下去。
14.(1)不能。
因为有两个变量,应该只有一个变量。
(2)水分。
(3)每组选取20粒,可确保实验数据准确。
每组选2粒不行。
15.B 16.D 17.A
18.(1)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把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在两侧的中央放同样数目的鼠妇,并进行观察
(4)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5)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