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相关肺损伤保护作用的临床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相关肺损伤保护作用的临床分析
张继华;陈晶晶
【摘要】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相关肺损伤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我院行心脏手术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择期行心脏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2例.观察组在体外循环加入乌司他丁,而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代替.结果两组患者的TNF-α及IL-8在T1时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体外循环开始后两组患者TNF-α及IL-8呈进行性增高,并于主动脉开放30min时达到最高点,随后逐渐下降,于停止体外循环6h时仍然显著高于T1时TNF-α及IL-8水平,各时间点观察组患者升高的幅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开胸时肺顺应性均显著提高(P<0.05),而当停止体外循环和手术结束时两组患者肺顺应性均降低,但观察组患者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肺顺应性显著降低,且与观察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NF-α及IL-8水平与体外循环相关肺损伤密切相关,乌司他丁能明显抑制肿瘤TNF-α及IL-8的产生,以减轻肺损伤.
【期刊名称】《临床肺科杂志》
【年(卷),期】2016(021)007
【总页数】3页(P1261-1263)
【关键词】乌司他丁;体外循环;肺损伤;保护作用
【作者】张继华;陈晶晶
【作者单位】434100 湖北荆州,荆州市胸科医院;434100 湖北荆州,荆州市胸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体外循环是常规心脏手术中常用的辅助手段,心血管手术由此技术的应用而发生了质的飞跃,但由此带来的并发症也不断增加,其中肺损伤是体外循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据文献报道,其发生率约为2%,病死率高达50%~70%左右,对患者的预后极为不利[1]。
因此,探寻预防因体外循环所致肺损伤的措施,是医学界一直研究的课题,做到有效预防对降低体外循环术后并发生发生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现已有研究证实,乌司他丁作为一种广谱蛋白酶抑制剂,能够有效抑制因体外循环引起的炎性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重要脏器损伤[2]。
本研究通过对在我院行体外循环患者应用乌司他丁,旨在探讨乌司他丁对肺损伤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从而为体外循环肺保护,寻求新方法提供临床理论依据。
一、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4月~2015年1月在我院行心脏手术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
法将择期行心脏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2例。
所有患者均排除既往有严重肺部感染、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及长期吸烟史者;排除肺功能检查有明
显通气功能异常者;排除凝血、肝、肾、肺功能障碍者;排除术前一周内使用过影响
凝血功能的药物;排除对乌司他丁过敏者。
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经医院
伦理委员会批准者。
两组体循环患者一般资料和手术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
05)。
(见表1、2)。
二、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禁水禁食8h,肌肉注射0. 2mg/kg吗啡及0. 3mg东莨菪碱于患者进入手术室前30min。
进入手术室后开放外周静脉,并连续监测患者心电图、
中心静脉压、有创动脉压、脉搏氧饱和度、尿量、鼻咽温及肛温情况。
于局麻下行动脉穿刺,静脉注射10μg/kg芬太尼、0. 1mg/kg咪达唑伦、0. 1ng/kg维库溴
铵作为麻醉诱导,采用异丙酚靶控输注维持麻醉,于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
观察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后从中心静脉给予15KU/kg乌司他丁(国药准字H19990133,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当体外循环开始时再给予等量乌司他丁,对照
组患者则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
体外循环过程中将平均动脉压维持在0~
80mmHg,维持静脉血氧饱和度在65%以上,维持最低鼻咽温度在31~32℃。
停止体外循环后于中心静脉以1∶1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回输所有机器余血。
体外循环预充液主要为6%羟乙基淀粉130/0. 4氯化钠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氏液、20%甘露醇、5%碳酸氢钠,根据患者情况可给予浓缩红细胞以维持流转时红细胞压积
维持在20%~24%。
三、观察指标
分别于插好引流管后( T1)、转流30min( T2)、主动脉开放5min( T3)、体外循环
结束后1h( T4)、体外循环结束后6h( T5)时5个时间点抽取患者静脉血2ml,加
入肝素钠抗凝后立即离心10min,取上层血浆置于-20℃冰箱内保存待测,通过
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及血清白介素-8( IL-8)水平。
通过麻醉监护仪测定麻醉诱导后、开胸后、停止体外循环时、手术结束时肺顺应性的变化情况。
四、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1. 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量资料均采用珋x±s表示,结果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均采用百分率表示,结果采取χ2检验,P<0. 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一、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TNF-α、IL-8水平变化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的TNF-α及IL-8在T1时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 P>0. 05),随
体外循环开始后两组患者TNF-α及IL-8呈进行性增高,并于主动脉开放30min
时达到最高点,随后逐渐下降,但于停止体外循环6h时仍然显著高于T1时TNF-
α及IL-8水平,各时间点观察组患者升高的幅度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 P<0. 05)。
(见表3)。
二、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肺顺应性变化对比
两组患者在开胸时肺顺应性均显著提高( P<0. 05),但提高幅度两组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当停止体外循环和手术结束时两组患者肺顺应性均降低,但观察组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而对照组肺顺应性显著降低,且与观察
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P<0. 05)。
(见表4)。
肺损伤是体外循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病理生理改变主要表现为肺小血管内的中性粒细胞大量聚集并且活化,血管内皮细胞因释放弹性蛋白酶及活性氧和组织蛋白酶而造成损伤,继而出现变性及坏死,血管通透性因此增高并发生间质性水肿,从而影响氧弥散。
致使肺脏受到损害[3]。
全身炎症反应过程持续一定时间存在于体外循环过程中及术后,这对肺脏可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因此,适时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对改善患者肺功能预后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造成肺损伤主要与患者体血小板肺内聚集、TNF-α及IL-6、IL-8等炎性因子大量增加有关。
本文主要选择测定TNF-α及IL-8为代表,文
献报道,体外循环时TNF-α的升高主要是由于肺泡单核巨噬细胞大量分泌TNF-α所致,另外肺源性TNF-α增多又可促进炎性反应,肺血管内皮、肺间质及肺泡基
底膜因此受到损伤,从而影响患者肺功能[4-5]。
而IL-8对中性粒既具有活化
作用又有选择性的趋化作用,是一种较为典型的炎性介质,有文献认为,大量IL-
8促使肺微血管床通透性增加是造成肺损伤的主要原因[6-7]。
乌司他丁是一种能有效抑制体外循环后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升高的广谱蛋白酶抑制剂,除此之外,还能有效抑制血管内皮因子、TNF-α及IL-6、IL-8等炎性因子的产生,可清有效除自由基,并稳定溶酶体膜[8]。
乌司他丁主要是通过调整机体抗炎系统与促炎系统的平衡状态以达到抑制炎症介质的激活,从而达到阻止应激对白细胞
与炎症因子之间联系的目的,进而切断疾病进展,改善患者微循环,最终达到改善患者术后肺功能的目的[9-10]。
本研究中,随体外循环开始后两组患者TNF-α及IL-8呈进行性增高,并于主动脉开放30min时达到最高点,随后逐渐下降,于停止体外循环6h时仍然显著高于T1时TNF-α及IL-8水平,但各时间点观察组患者升高的幅度显著小于对照组( P<0. 05),且观察组患者肺顺应性变化较对照组稳定,说明乌司他丁能有效抑制TNF-α及IL-8的产生,有效减轻体外循环对肺脏的损伤。
综上所述,TNF-α及IL-8水平与体外循环相关肺损伤密切相关,乌司他丁能明显抑制肿瘤TNF-α 及IL-8的产生,以减轻肺损伤。
【相关文献】
[1]于湘友,范丽丽.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患者肺功能的保护作用[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0,9( 2) 154-157.
[2]张希,秦新刚.乌司他丁对中高危心脏手术患者体外循环术后心肺损伤的保护作用[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 7) : 1822-1824,1827.
[3]施贤清,王宇辉,李建权,等.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术后肺保护的临床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4 ( 5) : 752-755.
[4]王妍心,陈胜阳.乌司他丁对儿童体外循环后肺的保护作用[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 11) : 846-847.
[5]范丽丽,于湘友.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患者细胞黏附分子浓度影响及对肺损伤保护作用[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24( 2) : 136-139.
[6]张培培.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肺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4,12( 30) : 111-112.
[7]杨文凯,龚南平,杨春丽,等.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术中肺脏的保护作用[J].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10,8( 1) : 37-38.
[8]赵初环,林洁,钱红兰,等.体外循环对血小板的影响及其与术后急性肺损伤的关系[J].中国药业,2011,20( 12) : 23-24.
[9]王小雷,王焰斌,翟宇佳,等.乌司他丁干预处理对术中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心电图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0,31( 7) : 880-882.
[10]严六狮,袁伟,王伟,等.乌司他丁预先给药对单肺通气患者肺损伤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2,28( 8) : 569-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