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4年陕西省咸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学科仿真卷(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甲一定是 ;乙一定是
B.丙物质可以是氧化物、盐或酸
C.当甲为一种碱时,它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不可能产生两种沉淀
D. 的转化可以通过置换反应实现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甲不一定是铁,还可能是锌,锌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锌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乙不一定是氢氧化钠,还可能是氢氧化钾,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钾,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钾,不符合题意;
D、金燧具有金属光泽,利用它制成的凹面镜对光线有汇聚作用,可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D分析正确。
故选D。
6.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常用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活泼金属和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B、“富氧空气”是指氧气含量高于普通空气的气体,所以富氧空气中氧气和其他气体的体积比大于1:5,故选项说法错误;
C、“富氧空气”压缩后变成液体,分子间的间隔会变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D、“富氧空气”中的各气体的化学性质保持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0.中国航天一次次踏上征程,形成一批批航天文化 。“祝融”踏入九天,于火星做客已3年之久、火星探测器上薄膜电池用到了铟,请根据如图所示信息回答问题:
D、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本质反应是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生成水;硝酸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本质反应是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结合成硫酸钡沉淀,故两反应同时进行,加入稀硫酸后产生沉淀,直到反应结束,故D正确。
故选D。
8.如图中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一”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 ”表示由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氢氧化钙能转化为乙,乙能与硫酸铜反应,乙可能是氢氧化钠,丙能与乙和氢氧化钙反应,丙可能是氧化物,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丙可能是盐,如硫酸铜,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硫酸铜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钙,丙也可能是酸,如盐酸,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符合题意;
(3)已知铬的金属活动性位于铝和铜之间,下列方案能验证铝、铬、铜三种金属活动性的有______(填字母)。
A
B
C
D
A.AB.BC.CD.D
【答案】(1)金属(2) (3)BC
【解析】
【小问1详解】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不锈钢是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小问2详解】
铬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铬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
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该选项推理正确;
D、有机物含有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物质不一定为有机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该选项推理不正确。
故选C。
7.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A.向等质量的氧化镁、氢氧化镁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至过量
B.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
C.生活中可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禁止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以免污染水资源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异味和色素,不能杀菌消毒,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搅拌,泡沫丰富的为软水,泡沫较少、浮渣较多的为硬水,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答案】D
【解析】
【详解】A、“木燧”取火 原理是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可燃物“木”的着火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没有增大,故A分析错误;
B、根据燃烧的三要素: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由于燃烧需要氧气,所以真空环境不能采用“金燧”取火,故B分析错误;
C、“金燧”、“木燧”取火的原理都是升温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使其燃烧,着火点是一个定值,不能升高,故C分析错误;
11.金属的发现和使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铬(Cr)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工业上常将金属铬镀在其他金属表面,同铁、镍组成各种性质的不锈钢,具有极强的抗腐蚀性。
(1)不锈钢属于______(填“金属”或“有机合成”)材料。
(2)写出金属铬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铬与盐酸反应后显 价):______。
故选B。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4分)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计26分)
9.冰箱中常用“气调保鲜”来达到对食物保鲜的效果,如图所示是工业上用膜分离技术实现“气调保鲜”的流程:
(1)在空气分离后,进入冰箱保鲜室内的气体是______(填“富氧空气”或“富氮空气”),这一保鲜原理主要是______。
(2)膜分离得到“富氧空气”,此过程属于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Zn-65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6分)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计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纯碱B.黄铜
C.净化后的空气D.海水
【答案】A
【解析】
【详解】A、碳酸钠俗称纯碱,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
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 的稀盐酸
D.向 和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答案】D
【解析】
【详解】A、等质量的氧化镁、氢氧化镁中,氧化镁中含有镁元素的质量多,最终生成硫酸镁的质量多;若消耗盐酸相同,则生成氯化镁质量相同,故开始两斜线重合,后因氧化镁中含有镁元素的质量多,生成氯化镁的质量多,故A错误;
C、当甲为一种碱时,它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能产生两种沉淀,如甲可能是氢氧化钡,氢氧化钡属于碱,且氢氧化钡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钡两种沉淀,不符合题意;
D、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硫酸转化为硫酸铜要想通过置换反应实现,参加反应的单质应是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排在氢后,铜和硫酸不反应,故H2SO4→CuSO4的转化不可以通过置换反应实现,不符合题意。
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碳原子相同,但碳原子之间的排列方式不同。B不正确;
C、氯原子与氯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就是最外层电子数,氯原子最外层是7电子,氯离子最外层是8电子,所以只改变一下氯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由7改成8就得了。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C不正确;
D、液态氧具有助燃性,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A。
5.“燧”是我国古代取火的工具,有金燧、木燧之分。金燧取火于日(用铜制凹面镜聚焦太阳光取火),木燧取火于木(钻木取火)。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木燧"取火过程中空气中氧气含量增大
B.真空环境也可采用“金燧”取火
C.“金燧”、“木燧”取火的原理都是升温使可燃物的着火点升高
D.“金燧”聚光生火主要利用了金属有良好的金属光泽
D.有机物含有碳元素,因此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A、活泼金属和酸反应生成氢气,但碳酸盐、碳酸氢盐能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不一定是活泼金属,该选项推理不正确;
B、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该选项推理不正确;
【小问3详解】
已知铬的金属活动性位于铝和铜之间,所以活动性:Al>Cr>Cu;
A、铝和硫酸铬反应生成铬和硫酸铝,说明铝的活动性大于铬;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铝,说明铝的活动性大于铜;无法确定铜和铬的活动性,故A错误;
B、铝和硫酸铬反应生成铬和硫酸铝,说明铝的活动性大于铬;铬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铬,说明铬的活动性大于铜;可得到活动性:Al>Cr>Cu,故B正确;
2024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仿真卷
化学学科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全卷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C、铬和硫酸铝不反应,说明说明铝的活动性大于铬;铬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铬,说明铬的活动性大于铜;可得到活动性:Al>Cr>Cu
【小问1详解】
由图示可知,分离后通入冰箱保鲜室内的气体是富氮空气,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能够防止食物被氧化;
【小问2详解】
膜分离得到“富氧空气”,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小问3详解】
A、潜水员水下作业时携带“富氧空气”,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故选项说法正确;
【小问2详解】
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小于4,容易失去电子,形成稳定结构;
【小问3详解】
在化学反应中,铟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3个电子形成带三个单位正电荷的铟离子,铟元素的化合价为+3,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正价在左负价在右,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氯化铟的化学式为:InCl3。
B、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中溶质逐渐增加,直到氢氧化钙达到饱和,不会再溶解,该反应放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等冷却到室温后,氢氧化钙还会再溶解一部分,故B错误;
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pH=2的稀盐酸,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但最终溶液的pH不可能小于2,故C错误;
B、取用固体粉末用药匙或纸槽,试管横放,将药品送入到试管底部,直立试管,故图示操作正确;
C、闻药品气味的方法是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入鼻孔,禁止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故图示操作不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切不可将水注入浓硫酸中,故图示操作不正确。
D、为了保护水资源,应该科学地使用化肥和农药,不能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
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测酸碱度 B.装入固体粉末
C.闻药品气味 D.稀释浓硫酸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试剂,故图示操作不正确;
(1)图中 ______。
(2)铟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氯化铟主要用于半导体材料 制备。铟元素的化学性质与铝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可以与稀盐酸反应,推测生成氯化铟的化学式为______。
【答案】(1)18(2)失去
(3)InCl3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有,49=1+8+18+x+3,x=18;
故选B。
4.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关于物质结构、性质、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和 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最外层电子数的不同
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原子不同
C.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液态氧具有助燃性,可用作火箭的燃料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于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Na和Na+属于钠元素,质子数都是11;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而Na和Na+的化学性质不同,说明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A正确;
(3)下列关于“富氧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潜水员水下作业时携带“富氧空气”,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
B.“富氧空气”中氧气和其他气体的体积比可能为1:5
C.“富氧空气”压缩后变成液体,分子间的间隔会变大
D.“富氧空气”中的各气体的化学性质改变了
【答案】(1)①.富氮空气②.氮气化学性质稳定,能够防止食物被氧化
B、黄铜是由铜、锌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C、净化后的空气主要含有氮气、氧气等气体,属于混合物;
D、海水是由水和盐等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
答案:A。
2.2023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分子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构成
B.使用活性炭对河水进行杀菌消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