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题解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题解2
(二)《〈论语〉十则》
一、词语积存
(一)常规词语
[子]先生,指孔子。

[时习]经常地复习。

时,经常(又:按一定时刻)。

习,温习、复习、实习。

[朋]同门,那个地点指志同道合的人。

[亦]也。

[自]从。

[(不)知](不)了解。

[愠(yùn)]动气,发怒。

[君子]指高尚的人。

[吾]我。

[日]每天。

[三省(xǐ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三,泛指多次。

省,反省。

[为(wèi)]替,给。

[谋]谋划,指办事。

[忠]尽心尽力。

[交]结交,交往。

[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故]指学过的知识。

[罔(wǎng)]困惑。

意思是感到困惑而无所适从。

[殆(dài)]有害。

[诲(huì)]教,教诲。

[知(之)]明白(它)。

[是]此,这。

[贤]贤人,有才德的人。

[齐]看齐,一齐。

[内]指内心。

[善者]指长处。

善,好。

[从]跟从,那个地点指学习。

[士]士人,封建时代称读书人。

那个地点指有抱负或有专门地位的人。

[弘(hóng)毅]坚强,勇毅。

[任]负担,担子。

引申为责任、职责。

[重]重大。

[已]停止。

[岁寒]冰冷的冬天。

岁,指时刻。

[凋(diāo)]枯萎。

[行]奉行。

[其]大致。

[恕(shù)]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欲] 想,期望。

[勿(wù)]不要。

[施]加。

(二)通假字、古今字
1. 通假字:[女]同“汝”,你。

[(是)知(也)]通“智”,聪慧、聪慧。

2. 古今字:[说]“悦”的古字,愉快。

(三)成语
[不亦乐乎] 情愿是“不也专门欢乐吗?”现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

[温故知新] 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明白得和体会。

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情愿的,不要加给别人。

[任重道远]担子专门重,路程遥远。

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见贤思齐]看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和他一样。

[择善而从]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形容谦虚好学。

二、文学常识
1. 《论语》: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三、阅读探究
1. 第一则:
(1)这一则告诉我们要有如何样的学习方法、学习乐趣(态度)和为人态度(个人修养)?
①学习方法:学后要经常复习。

②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探讨学问。

③为人态度:对不了解自己的人,毫不怨恨。

(2)学后复习本是一件困难的事,孔子如何说是愉快呢?
在复习中巩固了所学,加深了明白得,收成增多,这对一个渴求知识和技能的人来说一定是愉快的。

(3)“有朋自远方来”,孔子什么缘故会感到欢乐?
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投奔自己,向自己学习,且双方能够探究学问,这自然是十分欢乐的情况。

(4)从第三句来看,我们应学习孔子什么美德?
胸怀宽广,为人大度。

2. 第二则:
从曾子“三省”来看,古代治学之人专门重视的是什么?你如何样看待这种做法?
重视品德修养。

德乃为人之本,治学之基。

一个人第一应该有德,有才无德,其人会遭人鄙视,其才也可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却会引起消极的阻碍。

3. 第三则:
(1)“温故”和“知新”是否是并列关系?作者强调了什么?什么缘故?
不是。

强调独立摸索的必要性。

孔子说:“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穿,能在复习旧知识中有所发觉,才“能够为师”。

因此,关键是要“知新”,这就要独立摸索。

(2)“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对你有如何样的启发?
在学习中要及时温习旧知识,通过独立摸索,获得新的明白得和体会,有新发觉,从而将知识融会贯穿,增长自己的能力。

4. 第四则:
(1)这一则阐述了如何样的内容?你从中把握了什么学习方法?
阐述了学习与摸索的辩证关系。

告诉我们要学思结合,二者不可偏废。

(2)什么缘故要将学习和摸索结合起来?
学是基础,只学不思,是死学;只思不学,是空想。

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真正领会知识的精髓。

5.第六则:
(!)孔子教育仲由(子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用现代汉语概括孔子的观点。

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2)什么缘故说谦虚是一种聪慧?
第一,谦虚是一种美德。

其次,只有谦虚,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为求知和交往等制造良好的条件。

6. 第六则、第七则:
(1)这两则讲了如何样的学习态度?
要善于向一切人学习。

既要学习长处,又要借鉴短处,从而反省自己。

(2)用一个成语概括第七则的要紧意思。

取长补短。

(3)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以人为鉴,能够明得失。

”你能联想到孔子的哪句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 第八则:
(1)孔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什么?
鼓舞门人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2)曾子什么缘故要强调“弘毅”?
“弘毅”是坚强、勇毅的意思,只有坚强、勇毅才能同意重任并为之奋斗。

8. 第九则:
如何样明白得“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孔子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以“松柏”比喻君子。

只有在险恶环境下,才能显示出君子的操守。

9. 第十则:
(1)“恕”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关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对“恕”的诠释。

(2)你如何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观点?
这句话现在看来,有其现实意义。

其中包含相互体谅的意思。

遇事假如换位摸索,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改变已有的不正确做法,如此就会多一分明白得,少一分对立,幸免对他人造成损害。

(也可谈其消极成分,略。


四、总结迁移
1. 请按照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品德修养给十则语录归类。

①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学习态度:有朋自远方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品德修养:人不知而不愠吾日三省吾身士不能够不弘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2. 新学期又开始了,我校要迎来一批新同学,请你从本文中为学校选择一句话制成欢迎横幅。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 《论语》中含有大量的成语,请再从《论语》中选择出几个本文外的成语。

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 又要重新布置班级了,请在本文中选择几条格言,书写成条幅,挂在班级墙壁上。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②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⑤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⑦士不能够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5. 学了本文,你受到哪些教益?
作为学生不应死学书本,应该把握恰当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更应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使自己的各方面全面进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适应社会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