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中2017年中考物理冲刺复习声光热实验专题(无答案
中考物理声、光、热实验专题复习试题
涟水四中2021年中考物理声、光、热实验专题复习〔无答案〕苏科版制卷人:歐陽文化、歐陽理複;制卷時間:二O二二年二月七日〔一〕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参阅八上P9〕考察内容:1、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2、科学思想〔方法〕。
[例如]如下图,把一闹钟放于钟罩内,不断抽出罩内空气,我们听到的闹钟的声音_________________〔越来越强/越来越弱/不变〕,由此说明,声音______〔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参阅八上P71〕考察内容:1、实验操作方法;2、实验结论。
[例如]如下图,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平面镜M平放在平板上,E、F是两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量出∠BON________∠AON〔>、=、<〕,假设将AO向ON靠近,那么OB________(靠近/远离)ON.甲乙〔2〕如图乙,把半面纸板F 向前或者向后折,那么________(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ON 在________________。
〔三〕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参阅八上P67〕考察内容:1、实验操作方法;2、实验结论。
[例如] 如下图,小林同学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
他将一块玻璃板垂直架在桌面上,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 和B 一前一后竖放在玻璃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 ,用眼睛进展观察。
在此实验中:(1) 该实验中取用玻璃而不用镜子,是为了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有3mm 厚和2mm 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2) 取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拟________________关系;(3) 为了便于观察和比拟,他________〔应该/不应该〕将后面的蜡烛B 点燃;实验中他透过玻璃板看到是蜡烛B 实际上是B 的________〔虚像/实像/实物本身〕;(4) 为了可以比拟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他还应取用的一件实验器材是________;(5) 假如玻璃板没有放正,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实验的最后,小林移去蜡烛B ,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那么光屏上________接收到蜡烛A 的烛焰的像〔能/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像。
中考物理复习---声光热综合实验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复习---声光热综合实验题练习(含答案解析)1.(2022•六盘水)小明发现篮球的气压不足,于是用打气筒给篮球打气。
在收起打气筒时发现外壁有些发热。
于是他想,是什么原因导致打气筒的外壁发热呢?小明就这个问题与同学小红进行了交流,联系所学物理知识,他们提出了以下两个猜想:A.活塞在筒内往复运动时,与筒壁摩擦导致发热B.活塞在筒内往复运动时,不断压缩气体做功导致发热于是他们设计了实验进行探究,选用的实验器材有:打气筒、测温枪、计时器、气压不足的篮球等,分别在打气筒的上部和下部标注两个测温点,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打气筒内壁的热量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传递到外壁。
(2)活塞在打气筒内向下运动时的能量转化过程,与四冲程内燃机的压缩冲程相同。
(3)用打气筒往气压不足的篮球内打气,10秒内使活塞在筒内往复运动20次,立即用测温枪测出此时两个测温点的温度。
待打气筒外壁温度降至室温(25℃)后,放出篮球中的部分气体,重复上述操作。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小明分析上表实验数据得出:导致打气筒外壁发热的原因是活塞在筒内往复运动时,不断压缩气体做功导致发热。
(4)小红回顾整个实验过程,分析实验数据,认为小明得出的结论不够严谨,理由是在实验过程中,活塞向下运动时既克服摩擦做功,又压缩空气做功,无法准确的确定外壁发热的原因。
于是他们对实验进行改进,对猜想A再次进行探究,你认为他们的改进方法是打气筒不与篮球连接,直接让活塞在相同的时间内往复运动相同的次数,用测温枪测出打气筒外壁的温度与打气筒往气压不足的篮球内打气时打气筒外壁的温度进行比较,进而得出结论。
【答案】(1)热传递;(2)压缩;(3)活塞在筒内往复运动时,不断压缩气体做功导致发热;(4)在实验过程中,活塞向下运动时既克服摩擦做功,又压缩空气做功,无法准确的确定外壁发热的原因;打气筒不与篮球连接,直接让活塞在相同的时间内往复运动相同的次数,用测温枪测出打气筒外壁的温度与打气筒往气压不足的篮球内打气时打气筒外壁的温度进行比较,进而得出结论。
中考冲刺之声光热实验题提高练习
中考冲刺之声光热实验题提高练习1、实验桌上有A、B两个能正常使用且体积较小的手机,一个装有适量水的圆柱形玻璃容器、一个金属刀,满足实验要求的塑料袋、泡沫塑料、细线若干,小明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水能够传声。
小明的主要实验步骤知下:①将A手机放入塑料袋,用细线封口,手提细线,将装有手机A的塑料袋浸没在容器内的水中且不接触容器。
②用手机B拨通手机A。
小明听到了手机A发出的声音。
于是小明认为:水能够传声。
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2、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_________________。
3、在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实验中,请按照正确的顺序,把下列步骤重新排列。
A、取适当的温度计B、观察它的量程;C、认清此温度计的分度值;D、估计待测液体的温度E、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F、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在液体中放一段时间,待示数稳定。
G.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H.对温度计进行读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用温度计时,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它的________。
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图甲、乙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________℃,水的温度是________℃。
初三物理 实验专题 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一课时声、光、热实验专题1、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图1装臵,探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是否有关。
他们将发声的闹铃臵于纸筒A内,将充当反射面的材料臵于O 处,通过纸筒B倾听反射的铃声强弱。
(1)保持纸筒A和纸筒B的位臵,只改变充当反射面的材料,让同一为同学倾听反射声音的强弱,实验结果如下表。
反射面材料大理石玻璃板木板棉布毛巾海绵反射声音的强弱最强强强较强弱几乎听不到(2)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
你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写出一条即可)。
(3)实验结果表明,玻璃板和木板反射声音的强弱无法分辨,有同学认为可能是人耳对声音强弱的分辨能力不够造成的。
对此,请你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或方法。
(4)类比光的反射,你认为利用该装臵还能研究的问题时(写出一条即可)。
(5)如果利用声音的反射现象,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应选择表中的作为反射面效果最好。
2、下表是某些介质的声速 v介质v/(m〃s-1)介质v/(m〃s-1)水(5℃)1450 冰3230水(15℃)1470 软橡胶(常温)40 至 50水(20℃)1480 软木500海水(25℃)1531铁(棒)5200(1)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只须写出两种)依据是什么?,;,;(2)设海水温度为 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s 后收到回波,根据公式,计算出海水深度为。
(3)真空中声速是。
3、如题图2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图1(l )下面步骤a 中横线处的内容是 。
实验步骤a 、b 、c 、d 的合理顺序是 (填写步骤前字母)a.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 。
b.拿另一支完全相同的没有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后方,移动到某一位臵时,发现该蜡烛与被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臵A 1'.c.改变玻璃板前蜡烛的位臵,重复以上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臵A 2、A 2';A 3、A 3'(图乙所示)。
中考物理冲刺训练:声光热实验
中考冲刺:声光热实验【典型例题】类型一、声现象1、(昆明)用一组相同的瓶子盛上不等量的水就可以组成一个“乐器”,通过敲击瓶子就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
被敲击的瓶子发出的音符与瓶中空气柱长度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音调的高低与空气柱长度的关系是;(2)往热水瓶或杯子里倒水,有经验的人不用看,就可以根据声音判断水是否快倒满了,这是因为。
举一反三:【变式】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
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类型二、光现象2、(1)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
将纸板沿ON向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此实验现象说明。
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2)图甲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的实验装置,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下一步你将如何处理“白纸”上的信息得出结论。
3、小明学了《光的折射》后,想知道光进入不同介质时,折射角是否相同?若不同,折射角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他在老师的帮助下设计了下面的实验:用一厚玻璃缸盛一定量的水,让激光笔射出的光束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从水中进入玻璃,再次进入空气,其光路图如图所示。
他又在老师的指导下从网上查出了一些介质的其他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你回答:(1)分析光路图得出的结论是: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声光热
折射定律
( )在岸上看到水里的鱼比它的实际位置浅一些 折射现象
( )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白纸上放一小块平面镜,手电筒在平面镜的正
上方照射,这时从侧面看白纸比较亮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选择
1. 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时,为了看得更大的清晰像,她常常这样做( ) 放大镜的使用
A.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远一些 C.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近一些
( )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途径上减弱噪声 噪声的控制
( )物体振动停止了,声音也停止了 振动停止 发声就停止 但声音不一定停止 有可能还在传播
(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的大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 )能用超声测出到月球的距离 超声波、声音传播条件
( )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员听到枪声后开始计时,他记录运动员成绩为13.4
A.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 B.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出去的 C.听到的声音是靠金属管传来的 D.医用听诊器和传声筒的原理不同
B
链接中考
3. 在大型电影院内听不到回声,主要原因是( )
A.墙壁反射的声音与原声混在一起分不出来 B.墙壁吸音性好,传向墙壁的大部分声音被吸收了 C.墙壁吸收了全部声音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链接中考
3. 某小组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 图b所示.由图象可知: (1)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________像; (2)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________, 像距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使像从距凸透镜40cm处移动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________, 物距的变化情况应该是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中考冲刺】年中考物理ppt课件:声光热实验(含最新中考真题)-精共25页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中考冲刺】年中考物理ppt课件:
声光热实验(含最新中考真题)-精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中考冲刺:声光热实验(提高)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1、如图所示,正在响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发现闹钟的响声越来越弱,看来,空气越来越稀薄,传出的声音越来越弱。
我们可以大胆地推理;假设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抽出,我们_______听到声音了,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编号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度/cm琴弦的横截面积/mm2①钢200.3②钢③钢400.5④尼龙丝300.5⑤尼龙丝400.5(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
3、在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实验中,请按照正确的顺序,把下列步骤重新排列。
A、取适当的温度计B、观察它的量程;C、认清此温度计的分度值;D、估计待测液体的温度E、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F、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在液体中放一段时间,待示数稳定。
G.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H.对温度计进行读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用温度计时,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它的________。
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图甲、乙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________℃,水的温度是________℃。
5、小光同学学习做饭的过程中,经常加热油和水,他猜想①油的沸点比水高;②油的比热容比水小。
物理中考冲刺:声光热实验(提高)讲解
中考冲刺:声光热实验(提高)【方法点拨】实验题解答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实验原理定方向正确解答物理实验题必须坚持以实验原理为依据的操作过程,实验原理是整个实验的指导方向,而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必须做到:(1)要结合课本中学过的物理知识加深理解实验原理;(2)要从实验原理中理解实验成立的条件;(3)弄清一个实验原理可以做不同的类似实验;(4)理解原理设计替代性实验。
2、实验步骤要有科学性实验步骤是否合理、完善直接影响着物理实验的质量,因此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弄懂,理解和熟悉实验步骤对做好实验题是非常重要的:(1)保证实验步骤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2)保证实验步骤的必要性。
3、间接测量物理量的等值性这种方法常用于实验中无法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取值问题,就是对于一个实验中不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可以通过这个物理量对周围的影响或与别的物理量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确定这个物理量的大小,然后用相应的公式计算出待测物理量的值。
4、实验的设计性这种方法是灵活应用物理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出简单、合理、便于操作的实验过程,然后应用物理公式和测量的物理量表示出待测物理量的表达式。
5、实验的开放性这种方法是多向思维、全面考虑、注重知识的横向联系。
把各种可能的方法都考虑到。
能够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灵活掌握和灵活应用的能力。
【典型例题】类型一、声现象1、用一组相同的瓶子盛上不等量的水就可以组成一个“乐器”,通过敲击瓶子就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
被敲击的瓶子发出的音符与瓶中空气柱长度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音调的高低与空气柱长度的关系是;(2)往热水瓶或杯子里倒水,有经验的人不用看,就可以根据声音判断水是否快倒满了,这是因为。
【思路点拨】(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2)首先应该判断出是瓶子和水在振动还是瓶内的空气柱在振动,然后根据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来进行解答。
【答案】空气柱的长度越长,音调越高;水快倒满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较高【解析】(1)敲击瓶子时,水的质量不同振动的快慢不同,即频率不同;质量越大,空气柱的长度越短,振动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质量越小,空气柱的长度越长,振动越快,发出的音调越高,所以敲击时能够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2)往暖水瓶中灌水时,是由暖水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水越来越多,空气柱越来越短,越容易振动,音调越高。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声光热(无答案)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第一阶段测试声光热(1)1.星期一在升旗仪式上,同学们看到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
你知道吗,这里包含了较多的物理知识:国歌声是以 m/s的速度传入同学们的耳中的;红旗上的五角星在阳光下反射的是颜色的光;旗杆的顶端安装的滑轮可以;旗杆在地面上留下的影子可以用的知识来解释。
2.上自习课时,调皮的小明在教室走廊放声歌唱,他手摸喉头,感觉到喉头在___________;教室里的同学都听到了歌声,表明声音可以通过__________传播;正在静心思考的小娟忙用手捂住耳朵,她认为小明的歌声是__________(填“乐音”或“噪声”)。
在学校走廊里通常悬挂“肃静”的警示牌,让学生保持肃静的做法是属于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3.我市烈士公园内的年嘉湖环种杨柳,湖畔垂柳成萌,水面倒影如镜。
从物理学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光的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光的形成的。
4.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中仪器的读数是必不可少的。
请你读出图中所示的各测量工具的示数,并把它们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 ______;物体的重力为______________;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_;电阻箱的示数是____________。
5.在湖边散步的小明惊奇的发现一只小鸟在水中飞翔,他所看到的是空中小鸟的________(填“实”或“虚”像).当小鸟向高处飞行时,水中的“小鸟”将____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水面.6.在暗室中将三原色光投射到白色屏上,其投射情况如图所示,A区域是_____色,光在白色屏上发生的是____________(填“镜面”或“漫”)反射.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两支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C、D两处会得到清晰的烛焰像。
这像是 (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烛焰的像。
中考物理冲刺总复习:声光热实验(基础)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1、如图甲所示,喇叭在“唱歌”,看到纸盆上的纸屑在上下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喇叭发声时,纸盆在不停地__________;而在图乙所示的实验中,敲响右边的音叉,会听到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同时会看到紧靠在左边音叉上的小球多次被弹开,这个现象表明________。
如果将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面上去做,产生的现象是_____。
2、如图所示,是温度计的一部分,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3、如图为小红用温度计测沸水(一标准大气压)温度的情况,请指出其三点错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下表中所列几种物质的熔点,请你判断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易熔化B.纯金掉在钢水中不会熔化C.在-265℃时,氢是固态D.水银温度计不能测低于-40℃的气温5、下表列出实验测定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
认真阅读上表,你一定能有所发现,请任意填出其中三条:(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5题的比热容表中可看出:不同物质吸热或放热的能力大小不同。
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物质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的种类有关的是()。
A.体积相等的两杯水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B.质量相等的两块铜温度分别升高5℃和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C.体积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D.质量相等的水和铜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7、(2012•南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小明将烛焰,凸透镜放在如图甲所示位置,在光屏上正好出现倒立等大的像,然后,小明将烛焰、凸透镜放在如图乙所示位置,此时能观察到(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像(选填“实”或“虚”)。
中考总复习专题提升培优学案第11讲声光热实验专题(学生版+解析)
第11讲声光热实验专题1.掌握探究声音的特性实验2.掌握光学实验原理及特点3.掌握热学实验的实验步骤及特点1.平面镜成像实验2.凸透镜成像实验3.水沸腾实验Part 1 探究声音的特性实验一、探究声音的特性实验【教师点评】声音实验在中考考查很少,不用重点讲,只需要讲清楚影响音调和响度的因素即可;探究声音的特性实验【例1】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发出的声音.(1)逐渐增加伸出桌面的长度,保证拨动钢尺的力度不变,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____(选填“高”或“低”).(2)若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手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轻拨与重拨,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选填“音调”“响度”和“音色”)不同.(3)如果在月球表面做这个实验,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尺子发出的声音.(4)当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一、光学探究实验【教师点评】光学实验题是省考每年的必考题,属于重点讲解内容,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小孔成像实验考查较少,主要考查平面镜成像实验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平面镜成像实验主要考查(1)4个规律:“等大、等距、垂直、成虚像”,要让学生理解记熟这四个基本规律的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2)器材的选取:在平面镜的选取中,要选取有颜色透明比较薄的玻璃板,便于观察像的位置,这里很多学生是容易忽视的地方,玻璃板的厚度求解问题也是一个难题,可利用等距的方法求解;(3)平面镜成像的应用:“时钟”问题,“照镜子”问题是常考问题,可利用对称的方法进行判断,也可翻到纸张后面观察图像得方法判断;凸透镜成像规律实Part 2 探究光学实验验主要考点(1)焦距问题:刻度尺的读数是一个易错点,学生容易忘记估读;(2)动态问题:物体移动方向和光屏的移动方向判断可让学生记住“像随物移”;(3)光屏不动添加透镜问题:移动物体,光屏不动,要得到清晰的像,则与矫正近视眼远视眼的方法联系起来即可。
第四中学中考物理冲刺复习 声光热总复习 透镜及其应用训练(无答案)(2021年整理)
北京市第四中学2017年中考物理冲刺复习声光热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训练(无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北京市第四中学2017年中考物理冲刺复习声光热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训练(无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北京市第四中学2017年中考物理冲刺复习声光热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训练(无答案)的全部内容。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知识梳理一、透镜及透镜对光线的作用1、透镜的有关概念及特征凸透镜:中间 ,边缘的透镜;凹透镜:边缘 ,中间的透镜;主光轴(主轴):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不改变;用字母“O”表示;焦点和焦距: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一点叫凸透镜的。
凸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用字母F表示)且对称。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用字母f表示)凸透镜两侧焦距相等。
凹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发散,交于主轴上的一点,这一点叫凹透镜的虚焦点.2、透镜对光的的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作用;凹透镜对光有作用。
说明:①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是由于光线通过它的两侧表面发生两次折射造成的;②焦距的长短反映了凸透镜会聚作用的强弱,焦距短的会聚作用强(光线通过后偏折得厉害);③凸透镜表面的凸起程度决定了它的焦距的长短:表面越凸,焦距越。
每个凸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④“会聚作用"并不等于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都是会聚光束,“发散作用"并不等于通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都是发散光束。
光线经凸透镜或凹透镜折射后的光束可以是会聚光束、平行光束或发散光束。
3、三条特殊光线(1)凸透镜 (2)凹透镜二、凸透镜成像规律1。
北京市第四中学2017年中考物理冲刺复习 声光热总复习 声现象训练(无答案)
声现象复习知识梳理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而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A. 传声的介质:、、B. 不能传声C. 声波:声音在介质中是以的形式传播的D. 声速①一般情况下,声音在中传播最快,中传播最慢;②在空气中,150C时,声音传播的速度;③声速与有关;④声速的测定:原理:⑤有关声速的计算:发声者要想听到自己的回声,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 m。
二、乐音的三要素:1. 音调:指声音的,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的,频率越,音调越;2. 响度:指声音的,它跟发声体振动的有关,振幅越,响度越;3. 音色: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音色是不同的;三、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 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
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 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
2. 减弱噪声的方法:防止噪声的(在减弱)阻断噪声的(在减弱)防止噪声(在减弱)☆四、声音的利用:可以利用声来传递和金题精讲例1、(北京卷)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B. 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C. 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D.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例2、(声的利用)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例3、(四川卷)如图所示,是用示波器显示的不同乐器发出不同声波的波形图,其中频率最大的是例4、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
根据表格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B. 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C. 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速度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例5、为了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B. 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C. 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D. 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你认为,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例6、(山东卷)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
第四中学中考物理冲刺复习 声光热总复习 物态变化训练(无答案)(2021年整理)
北京市第四中学2017年中考物理冲刺复习声光热总复习物态变化训练(无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北京市第四中学2017年中考物理冲刺复习声光热总复习物态变化训练(无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北京市第四中学2017年中考物理冲刺复习声光热总复习物态变化训练(无答案)的全部内容。
物态变化复习知识梳理一、温度、温度计1、温度:表示物体的物理量。
2、单位:常用的单位是摄氏温度,单位名称:,可以表示为 .规定: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记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记为,0o C和100 o C间有100个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o C。
3、温度计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的性质制成的。
“三观察”:、、;二、物态变化(1)、熔化和凝固熔化、凝固的条件:①②晶体:叫做晶体。
例如:海波,各种金属、冰、固态酒精等非晶体:叫做非晶体. 例如:蜡、松香、玻璃等。
(2)、汽化和液化汽化的两种形式沸腾蒸发相同点不同点条件发生部位剧烈程度液温变化沸腾的条件①②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a。
b. c。
蒸发热液化的两种方式:①②(3)、升华和凝华金题精讲例1、(西城二模)小李感觉身体不适,小张陪着他到医院去看医生。
测试体温后,小张说:“体温38度”。
小李看了看体温计,告知小张:“我的体温是__________".例2、(北京)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A.铁块化成铁水 B.盘子里的水晾干了C.湖水表面结冰 D.水沸腾时水面出现“白气”例3、(北京)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减慢的是A.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B.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C.将新鲜的黄瓜装入塑料袋 D.将新收获的玉米摊开晾晒例4、(熔化和凝固的条件)把一块00C的冰投入00C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0C ),过了一段时间,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的质量增多B.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的质量增多C。
北京第四中学物理声现象实验章末练习卷(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噪声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李明想制作一个防噪声的耳罩,他通过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做耳罩的填充物。
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另一个仪器不适合作声源的理由是___(2)李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填充材料,他设想了以下A、B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方案。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则待测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应将声源响度________(选填“调大”或“调小”),因为铃声响度越大时,人要听不到声音时与声源的距离将越_____(选填大或小),导致实验在教室中难以进行.同时在比较不同材料时铃声响度应____(选填“随材料而改变”或“保持不变”),这种物理方法叫_______。
(4)小红从家中也找出下列一些材料开始探究:一张报纸、一件羽绒服、一个薄塑料袋、一些泡沫板,李明认为小红选择这些材料直接进行实验存在一个明显问题,不能有效地说明这些材料的隔声性能,请指出这个明显的问题:_______。
(5)对材料进行科学调整后,他们通过探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由此数据可将这些材料隔声性能最好的是____________。
【答案】机械闹钟音叉发出的声音不稳定,不能持续发声B泡沫塑料调小大保持不变控制变量法没有控制材料厚度相同羽绒服【解析】【分析】【详解】(1)[1][2]机械闹钟,发出的声音稳定,能持续发声,所以选用机械闹钟,而音叉发出的声音不稳定,不能持续发声,所以不选用音叉。
(2)[3]A方案中,由于人耳听到的响度无法测量,只能凭感觉判断,没有可靠的实验数据;在B方案中,通过比较到鞋盒的距离判断隔音效果,因为距离可以测量,有可靠地实验数据,能够较好的判断隔音效果。
第四中学中考物理冲刺复习 声光热实验专题(无答案)(2021年整理)
北京市第四中学2017年中考物理冲刺复习声光热实验专题(无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北京市第四中学2017年中考物理冲刺复习声光热实验专题(无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北京市第四中学2017年中考物理冲刺复习声光热实验专题(无答案)的全部内容。
声光热实验专题一、常见仪器的使用与读数例1.如图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为℃。
二、一些基本实验例2、(北京)在探究水的沸腾、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三个探究实验中,都需要的测量仪器是秒表和 ;(2)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海波的温度达到53℃时,其状态是______;(选填“固态”或“液态”)(3)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_____℃。
加热时间/min 012345678911112石蜡的温度/℃4414244464748495152545659海波的温度/℃442444648484848484855356水的温度/℃92939495969798999999999999例3、小丽让一凸透镜正对太阳,拿一张白纸在凸透镜的下方来回移动,直到白纸上能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一光斑到透镜光心的距离为15cm,则此凸透镜的焦距约为 cm。
如果用这样的凸透镜做照相机镜头,物体离镜头的距离至少应大于 cm。
小丽将点燃的蜡烛先后放在图中透镜左侧的a、b、c各点,发现在____点处时透镜右侧光屏上得到的像最大。
例3、如图所示,小刚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实验。
他点燃蜡烛后,沿光具座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烛焰完整的像。
第四中学中考物理冲刺复习 声现象 专题2 声音的特性训练(无答案)(2021年整理)
北京市第四中学2017年中考物理冲刺复习声现象专题2 声音的特性训练(无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北京市第四中学2017年中考物理冲刺复习声现象专题2 声音的特性训练(无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北京市第四中学2017年中考物理冲刺复习声现象专题2 声音的特性训练(无答案)的全部内容。
声音的特性一.音调1。
音调是指思考男低音歌唱家和女高音歌唱家谁的音调高?实验: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控制什么?改变什么?观察什么?记录什么?结论是什么?实验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有关.振动频率越 ,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 ,音调越低。
2.频率(f)a.物理意义:b.定义:c.单位:3。
讨论:一只蚊子从你耳旁飞过,你能听到它翅膀振动所发出的声音。
可是一只蝴蝶飞过你的耳旁时,你却听不见,这是为什么?4。
人耳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5。
超声波与次声波频率高于的声音称为超声波;频率低于的声音称为次声波二、响度响度是指声音的实验:探究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控制什么?改变什么?观察什么?记录什么?结论是什么?探究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振幅:下面两个图,哪个图中的小球振幅大?结论:由此可见:响度与发声体的、。
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三、音色音色与什么因素有关?结论:不同发声体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四.小结含义决定因素相关问题音调频率:单位:人的听觉频率:响度振幅:音色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依据例1。
“闻其声而不见其人"时, 你往往根据说话声就可以判断出谁在讲话, 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具有不同的A.振幅B.频率 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光热实验专题一、常见仪器的使用与读数
例1.如图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为℃。
二、一些基本实验
例2、(北京)在探究水的沸腾、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三个探究实验中,都需要的测量仪器是秒表和;
(2)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海波的温度达到53℃时,其状态是______;(选填“固态”或“液态”)
(3)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_____℃。
9
例3、小丽让一凸透镜正对太阳,拿一张白纸在凸透镜的下方来回移动,直到白纸上能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一光斑到透镜光心的距离为15cm,则此凸透镜的焦距约为cm。
如果用这样的凸透镜做照相机镜头,物体离镜头的距离至少应大于 cm。
小丽将点燃的蜡烛先后放在图中透镜左侧的a、b、c各点,发现在____点处时透镜右侧光屏上得到的像最大。
例3、如图所示,小刚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实验。
他点燃蜡烛后,沿光具座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烛焰完整的像。
经过分析,他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上述问题解决后,小刚在实验过程中凸透镜位置保持不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⑴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20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的实像。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⑵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35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_____________的实像。
(选填:“倒立”或“正立”)
⑶改变蜡烛,使其位于42cm刻度线处,小刚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正立、的烛焰的像。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例4、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小华发现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是“0~90cm”,而实验桌上只有两个凸透镜,规格如表所示。
小华面临的问题是:为了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选用哪个透镜较好?如果选择的透镜不合适,在实验过程中将会遇到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5、利用一支温度计、一个小烧杯、一瓶酒精,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酒精蒸发过程中吸热。
请你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例6.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v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u的关系,现将泡沫塑料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白纸平放并固定在泡沫塑料板上,在白纸中间画一条直线MN,把一块带支架的平面镜(不透明)沿直线MN放置,使平面镜底边与直线MN重合,且使平面镜垂直于纸面,如图16所示。
请你在如图装置的基础上,利用一把刻度尺和一盒大头针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平面镜成像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v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u。
请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三、典型题例赏析
例7、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
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例8、在探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和水升高的温度
是否有关”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1)该实验中,记录加热时间有什么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__ 、__、__这三次实验,是探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是否有关。
(3)第3次实验数据的特殊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结论是:水吸收的热量与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
例9.下图是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下表中记录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实验测量数据。
(l)请你结合图,以光从空气进入到玻璃中的情况为例,分析实验数据(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也可得到具有相同规律的实验数据),对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的折射规律加以总结(补充完整)。
a.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定量比较实验数据.把你新的发现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