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4-3报告
认识实习报告
控制室
控制室为标准自动化控制室,分为监控部分和工艺流程控制部分,可以直接操控现场情况。传感器将压力、温度、流量等n个物理量传给控制室,控制室人员根据情况进行调节。
图3-2 工艺流程例图
管道运输
换热站的水与锅炉的水不相通,保证锅炉水可以循环使用。输出输入管道分别相当于人的动脉静脉,泵就是人的心脏。
1.通过直接面向工厂、企业开展的认识实习环节的教学,巩固已学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程的有关知识,并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作必要的知识准备。
2.通过实习,学习本专业的实际生产操作技能,了解更多的专业技术知识及应用状况,了解最新的科学技术发展情况,拓宽专业知识面。
3.通过实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树立安全第一的生产观念,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为以后参加生产工作做准备。
过程控制连续回路DCS——最左边是电源,中间是CPU,右边蓝线是DCS的网卡——用途:做连续控制
逻辑控制PLC——按电源、CPU、IO端口依次排序——特点及用途:执行速度快,处理异常事件
操作员站
通过监控观测生产的现场过程,各个控制电脑记录各部分的工艺流程图。
图1-1 监控和控制室 图1-2 车间
(2)观看相关化学工艺原理的视频(丙烯酸甲酯)
北京化工大学
认识实习
专业:自动化控制
姓名:赵霆锋
班级:自实xxxx
学号:xxxxxxxxxx
一、实习目的
认识实习是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在认识实习过程中,学校也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向生产实际学习的能力和方法为目标。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牢固树立我们的群体意识,即个人智慧只有在融入集体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2018-2019-三相变压器实验报告word版本 (1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三相变压器实验报告篇一:三相变压器的参数测定实验报告电机学实验报告——三相变压器的参数测定姓名:张春学号:2100401332 同组者:刘扬,刘东昌实验四三相变压器的参数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测取变压器参数的实验和计算方法。
2.巩固用瓦特表测量三相功率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1.选择实验时的仪表和设备,并能正确接线和使用. 2.空载实验测取空载特性线。
3.负载损耗实验(短路实验)测取短路特性曲线。
三、实验操作步骤 1.空载实验实验线路如图4-3,将低压侧经调压器和开关接至电源,高压侧开路。
接线无误后,调压器输出调零,闭合S1和S2,调节调压器使输出电压为低压测额定电压,记录该组数据于表4-2中,然后逐次改变电压,在(1.2~三条、和三条曲0.5)的范围内测量三相空载电压、电流及功率,共测取7~9组数据,记录于表4-2中。
图4-3 三相变压器空载实验接线图3.负载损耗实验(又叫短路实验)变压器低压侧用较粗导线短路,高压侧通以低电压。
按图4-4接线无误后,将调压器输出端可靠地调至零位。
闭合开关S1和S2,监视电流表指示,微微增加调压器输出电压,使电流达到高压侧额定值,缓慢调节调压器输出电压,使短路电流在(1.1~0.5)的范围内,测量三相输入电流、三相功率和三相电压,共记录5~7组数据,填入表4-3中。
图4-4 三相变压器负载损耗实验接线图四、实验报告:1.分析被试变压器的空载特性。
(1)计算表4-2中各组数据的、和标么值表4-2 空载实验数据(低压侧)(2)根据表4-2中计算数据作空载特性曲线。
、和篇二:实验一三相变压器实验一三相变压器一、实验目的1.通过空载和短路实验,测定三相变压器的变比和参数。
2.通过负载实验,测取三相变压器的运行特性。
二、预习要点1.如何用双瓦特计法测三相功率,空载和短路实验应如何合理布置仪表。
MATLAB实验报告(1-4)
信号与系统MATLAB第一次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熟悉MATLAB软件并会简单的使用运算和简单二维图的绘制。
2.学会运用MATLAB表示常用连续时间信号的方法3.观察并熟悉一些信号的波形和特性。
4.学会运用MATLAB进行连续信号时移、反折和尺度变换。
5.学会运用MATLAB进行连续时间微分、积分运算。
6.学会运用MATLAB进行连续信号相加、相乘运算。
7.学会运用MATLAB进行连续信号的奇偶分解。
二、实验任务将实验书中的例题和解析看懂,并在MATLAB软件中练习例题,最终将作业完成。
三、实验内容1.MATLAB软件基本运算入门。
1). MATLAB软件的数值计算:算数运算向量运算:1.向量元素要用”[ ]”括起来,元素之间可用空格、逗号分隔生成行向量,用分号分隔生成列向量。
2.x=x0:step:xn.其中x0位初始值,step表示步长或者增量,xn 为结束值。
矩阵运算:1.矩阵”[ ]”括起来;矩阵每一行的各个元素必须用”,”或者空格分开;矩阵的不同行之间必须用分号”;”或者ENTER分开。
2.矩阵的加法或者减法运算是将矩阵的对应元素分别进行加法或者减法的运算。
3.常用的点运算包括”.*”、”./”、”.\”、”.^”等等。
举例:计算一个函数并绘制出在对应区间上对应的值。
2).MATLAB软件的符号运算:定义符号变量的语句格式为”syms 变量名”2.MATLAB软件简单二维图形绘制1).函数y=f(x)关于变量x的曲线绘制用语:>>plot(x,y)2).输出多个图像表顺序:例如m和n表示在一个窗口中显示m行n列个图像,p表示第p个区域,表达为subplot(mnp)或者subplot(m,n,p)3).表示输出表格横轴纵轴表达范围:axis([xmax,xmin,ymax,ymin])4).标上横轴纵轴的字母:xlabel(‘x’),ylabel(‘y’)5).命名图像就在subplot写在同一行或者在下一个subplot前:title(‘……’)6).输出:grid on举例1:举例2:3.matlab程序流程控制1).for循环:for循环变量=初值:增量:终值循环体End2).while循环结构:while 逻辑表达式循环体End3).If分支:(单分支表达式)if 逻辑表达式程序模块End(多分支结构的语法格式)if 逻辑表达式1程序模块1Else if 逻辑表达式2程序模块2…else 程序模块nEnd4).switch分支结构Switch 表达式Case 常量1程序模块1Case 常量2程序模块2……Otherwise 程序模块nEnd4.典型信号的MATLAB表示1).实指数信号:y=k*exp(a*t)举例:2).正弦信号:y=k*sin(w*t+phi)3).复指数信号:举例:4).抽样信号5).矩形脉冲信号:y=square(t,DUTY) (width默认为1)6).三角波脉冲信号:y=tripuls(t,width,skew)(skew的取值在-1~+1之间,若skew取值为0则对称)周期三角波信号或锯齿波:Y=sawtooth(t,width)5.单位阶跃信号的MATLAB表示6.信号的时移、反折和尺度变换:Xl=fliplr(x)实现信号的反折7.连续时间信号的微分和积分运算1).连续时间信号的微分运算:语句格式:d iff(function,’variable’,n)Function:需要进行求导运算的函数,variable:求导运算的独立变量,n:求导阶数2).连续时间信号的积分运算:语句格式:int(function,’variable’,a,b)Function:被积函数variable:积分变量a:积分下限b:积分上限(a&b默认是不定积分)8.信号的相加与相乘运算9.信号的奇偶分解四、小结这一次实验让我能够教熟悉的使用这个软件,并且能够输入简单的语句并输出相应的结果和波形图,也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c语言的一些语法。
化工原理含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化工原理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知识,提高实验技能。
3. 熟悉化工原理实验装置的操作方法,培养动手能力。
4. 学会运用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共分为三个部分:流体流动阻力实验、精馏实验和流化床干燥实验。
1. 流体流动阻力实验实验目的:测定流体在圆直等径管内流动时的摩擦系数与雷诺数Re的关系,将测得的~Re曲线与由经验公式描出的曲线比较;测定流体在不同流量流经全开闸阀时的局部阻力系数。
实验原理: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由于摩擦作用,会产生阻力损失。
阻力损失的大小与流体的雷诺数Re、管道的粗糙度、管道直径等因素有关。
实验中通过测量不同流量下的压差,计算出摩擦系数和局部阻力系数。
实验步骤:1. 将水从高位水槽引入光滑管,调节流量,记录压差。
2. 将水从高位水槽引入粗糙管,调节流量,记录压差。
3. 改变流量,重复步骤1和2,得到一系列数据。
4. 根据数据计算摩擦系数和局部阻力系数。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绘制~Re曲线和局部阻力系数曲线,与理论公式进行比较,验证了流体流动阻力实验原理的正确性。
2. 精馏实验实验目的:1. 熟悉精馏的工艺流程,掌握精馏实验的操作方法。
2. 了解板式塔的结构,观察塔板上汽-液接触状况。
3. 测定全回流时的全塔效率及单板效率。
4. 测定部分回流时的全塔效率。
5. 测定全塔的浓度分布。
6. 测定塔釜再沸器的沸腾给热系数。
实验原理:精馏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不同,通过加热使混合物汽化,然后冷凝分离各组分的方法。
精馏塔是精馏操作的核心设备,其结构对精馏效率有很大影响。
实验步骤:1. 将混合物加入精馏塔,开启加热器,调节回流比。
2. 记录塔顶、塔釜及各层塔板的液相和气相温度、压力、流量等数据。
3. 根据数据计算理论塔板数、全塔效率、单板效率等指标。
4. 绘制浓度分布曲线。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出了理论塔板数、全塔效率、单板效率等指标,并与理论值进行了比较。
人机交互技术实验报告4
人机交互技术实验报告4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深入理解人机交互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掌握人机交互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环境为Windows 10操作系统,实验软件包括Unity3D、Arduino IDE等,实验硬件包括Arduino开发板、传感器、摄像头等。
实验内容:1. 学习人机交互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人机交互的常见技术,如语音识别、手势识别、面部识别等。
3. 利用Unity3D和Arduino开发板,实现一个简单的人机交互系统。
实验步骤:1. 理论学习:通过阅读教材和网络资源,了解人机交互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当前的研究方向。
2. 技术学习:熟悉Unity3D和Arduino IDE的基本操作,学习如何使用这些工具实现人机交互功能。
3. 系统设计: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一个简单的人机交互系统,包括系统的功能、界面设计以及交互逻辑。
4. 系统实现:编写代码,实现系统设计中的功能,包括传感器数据的读取、处理以及反馈给用户的交互效果。
5. 系统测试:对实现的系统进行测试,确保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并且交互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6. 问题解决:在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需要及时进行调试和修复,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实现了一个基于Arduino开发板和Unity3D 的人机交互系统。
系统能够识别用户的手势,并根据手势的变化给予相应的反馈。
例如,当用户做出特定的手势时,系统能够识别并播放相应的音乐或动画。
实验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传感器的精度问题、系统响应速度问题等。
通过不断调试和优化,我们逐步解决了这些问题,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交互效果。
此外,我们还发现,人机交互系统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用户的使用习惯和体验,以提高系统的易用性和吸引力。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人机交互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实现人机交互系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实验4-冰河木马实验
实验4-冰河木马实验实验报告如有雷同,雷同各方当次实验成绩均以0分计。
2. 在规定时间内未上交实验报告的,不得以其他方式补交,当次成绩按0分计。
实验4 冰河木马实验【实验原理】作为一款流行的远程控制工具,在面世的初期,冰河就曾经以其简单的操作方法和强大的控制力令人胆寒,可以说达到了谈冰色变的地步。
若要使用冰河进行攻击,则冰河的安装(是目标主机感染冰河)是首先必须要做的。
冰河控制工具中有二个文件:G_Client.exe ,以及G_Server.exe 。
G_Client.exe 是监控端执行程序,可以用于监控远程计算机和配置服务器。
G_Server.exe 是被监控端后台监控程序(运行一次即自动安装,开机自启动,可任意改名,运行时无任何本班序号 姓名警示提示)。
运行G_Server.exe后,该服务端程序直接进入内存,并把感染机的7626端口开放。
而使用冰河客户端软件(G_Client.exe)的计算机可以对感染机进行远程控制。
冰河木马的主要功能:(1)自动跟踪目标机屏幕变化,同时可以完全模拟键盘及鼠标输入,即在同步被控端屏幕变化的同时,监控端的一切键盘及鼠标操作将反映在被控端屏幕(局域网适用)。
(2)记录各种口令信息:包括开机口令、屏保口令、各种共享资源口令及绝大多数在对话框中出现的口令信息。
(3)获取系统信息:包括计算机名、注册公司、当前用户、系统路径、操作系统版本、当前显示分辨率、物理及逻辑磁盘信息等多项系统数据。
(4)限制系统功能:包括远程关机、远程重启计算机、锁定鼠标、锁定系统热键及锁定注册表等多项功能限制。
(5)远程文件操作:包括创建、上传、下载、复制、伤处文件或目录、文件压缩、快速浏览文本文件、远程打开文件(正常方式、最小化、最大化、隐藏方式)等多项文件操作功能。
(6)注册表操作:包括对主键的浏览、增删、复制、重命名和对键值的读写等所有注册表操作功能。
(7)发送信息:以四种常用图标向被控端发送简短信息。
光纤通信_实验4实验报告 模拟信号光纤传输实验
课程名称:光纤通信实验名称:实验 4 模拟信号光纤传输实验姓名:班级:学号:实验时间:指导教师:得分:一、实验目的1、了解模拟信号光纤通信原理。
2、了解不同频率不同幅度的正弦波、三角波、方波等模拟信号的系统光传输性能情况。
二、实验器材1、主控&信号源模块2、25 号光收发模块3、示波器三、实验内容测量不同的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的光调制系统性能。
四、实验步骤(注:实验过程中,凡是涉及到测试连线改变时,都需先停止运行仿真,待连线调整完后,再开启仿真进行后续调节测试。
)1、登录e-Labsim 仿真系统,创建仿真工作窗口,选择实验所需模块和示波器。
2、参考系统框图,依次按下面说明进行连线。
(1)用连接线将信号源A-OUT,连接至25 号模块的TH1 模拟输入端。
(2)连接25 号模块的光发端口和光收端口,此过程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经光纤跳线传输后再将光信号还原为电信号。
(3)将25 号模块的P4 光探测器输出端,连接至23 号模块的P1 光探测器输入端。
3、设置25 号模块的功能初状态。
(1)将收发模式选择开关S3 拨至“模拟”,即选择模拟信号光调制传输。
(2)将拨码开关J1 拨至“ON”,即连接激光器;拨码开关APC 此时选择“ON”或“OFF” 都可,即APC 功能可根据需要随意选择。
(3)将功能选择开关S1 拨至“光功率计”,即选择光功率计测量功能。
4、运行仿真,开启所有模块的电源开关。
5、进行系统联调和观测。
(1)设置主控模块的菜单,选择【主菜单】→【光纤通信】→【模拟信号光调制】。
此时系统初始状态中A-OUT输出为1KHz正弦波。
调节信号源模块的旋钮W1,使A-OUT输出正弦波幅度为1V。
(2)选择进入主控&信号源模块的【光功率计】功能菜单。
(3)保持信号源频率不变,改变信号源幅度测量光调制性能:调节信号源模块的率,自行设计表格记录不同频率时的光调制功率变化情况。
6、停止仿真,删除23 号模块和25 号模块之间的连接线,示波器两个通道分别连接光接收机的模拟输出端TH4 和光发射机的模拟输入端TH1。
预防医学第七版实习四实验报告
预防医学第七版实习四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环境卫生学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掌握环境卫生学的基本调查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
实验时间:2021年XX月XX日实验地点:XX大学环境卫生学实验室实验材料:1. 实验问卷:包括基本信息、生活习惯、健康状况等内容。
2. 数据收集与分析软件:用于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
3. 实验仪器:显微镜、电子天平、PH计等。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问卷,对实验对象进行调查,收集基本信息、生活习惯和健康状况等数据。
2. 利用数据收集与分析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相关统计指标。
3. 采集环境样本,如水、土壤、空气等,进行质量检测,分析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4. 利用显微镜等实验仪器,观察环境样本中的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评估环境质量。
5.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之间的关系,提出改进措施。
6. 撰写实验报告,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
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对实验问卷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发现实验对象中,年龄分布在20-40岁之间,男性占60%,女性占40%。
大部分实验对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等。
但部分实验对象存在一些健康问题,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2. 环境样本检测结果显示,水质、土壤质量和空气质量均符合国家标准,但部分样本中微生物含量较高,可能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
3. 通过对环境样本的观察,我们发现微生物种类繁多,部分污染物超出国家标准,说明环境质量存在一定问题。
4. 综合实验结果,我们发现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等因素与健康状况之间存在一定关联。
环境质量的改善对于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结论:本次实验通过调查和分析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发现环境质量与人群健康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为了提高人群健康水平,我们应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改善环境质量,同时注重个体生活习惯的培养,降低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液体药剂的制备实验报告
液体药剂的制备实验报告篇一:实验报告4:(药学专业、09制药)液体制剂的制备药剂学实验实验报告实验四液体制剂的制备(药学专业、09制药工程)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掌握溶液型液体制剂的种类及其概念与特点。
2. 掌握几种典型的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质量标准及其检查方法。
3. 了解低分子、高分子溶液型液体制剂中常用附加剂的正确使用,作用机制及其常用量。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 实验内容(1)低分子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实验1:芳香水剂(薄荷水)的制备(分散溶解法)以薄荷油、滑石粉(或轻质碳酸镁、活性炭)等为原料,制备芳香水剂(薄荷水)。
实验2:复方碘溶液的制备(助溶法)以碘、碘化钾为原料,通过助溶法,制备复方碘溶液。
实验3:硫酸亚铁溶液剂的制备(溶解法)以硫酸亚铁、枸橼酸为原料,通过冷溶法制备糖浆剂。
(2)胶体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实验4:胃蛋白酶合剂的制备(溶解法)以胃蛋白酶、甘油等为原料,制备高分子型液体制剂胃蛋白酶合剂。
2. 实验原理(请根据实验教材自己补充,包括助溶法的原理;高分子溶液剂的定义,其热力学稳定性等。
)三、主要仪器设备1. 实验材料:薄荷油、滑石粉、轻质碳酸镁、活性炭、碘、碘化钾、胃蛋白酶、硫酸亚铁、新鲜牛奶、冰醋酸、氢氧化钠。
2. 设备与仪器:恒温水浴箱、研钵、具塞玻璃瓶、烧杯、量筒等。
四、实验步骤、操作过程(根据实验过程填写,必须列出处方)实验1:教科书44页芳香水剂(薄荷水)的制备(分散溶解法)实验2:教科书45页复方碘溶液的制备(助溶法)实验3:教科书45页硫酸亚铁糖浆(溶解法制备)实验4:教科书47页胃蛋白酶合剂的制备,并按照48页附录方法,测定所得酶制剂的活力。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1:薄荷油的制备,比较用三种不同分散剂制备的液体制剂的异同,将结果记录于表2-1中。
滑石粉轻质碳酸镁活性炭实验2:复方碘溶液,描述成品外观性状,观察碘化钾溶解的水量与加入碘的溶解速度。
实验3:硫酸亚铁糖浆描述成品外观形状,讨论冷溶法存在的不足。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六篇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六篇篇一: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三: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四: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五: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六: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七: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八: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九: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一: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三: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四: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五: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六: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上册科学3、4、制作水钟-实验报告单
学校厚川班级Fra bibliotek五年级
时间
实验名称
3、4、制作水钟
指导老师
实验目的
设计制作水钟
实验器材
美工刀、塑料瓶、时钟、尺子记号笔
实验过程
1、制作一个滴漏。思考:怎样制作一个能以固定的速度滴水的滴漏?
2、标出时间刻度。
确定合适的滴水速度,用手表计时,在容器壁上标出水流出或接水1分钟和5分钟时的水位刻度。
然后,依水位老推算时间,分别标出1分钟~10分钟的时间刻度。
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
通过一定的装置里,流水能够用来计时;通过控制滴漏的速度可以使水钟更加准确的计时。
模拟电子技术标准实验报告 实验1-4
w.
ibm
14mV 2 18 A 1.16 K I B 18 A 10 A, 选30 A。
I E I C I B 65 30A 2mA
ju
选管 3DG6C,测量其=65。 为求r be ,设I E 2mA,则
st
26mV 1.16k 2mA
I bm 是U i 产生I B 的最大值。为避免产生截止失真,不应使输入信号工作在输入特性的弯 曲部分。故在设置基极电流时最少加 10A的起始电流。
ibm
rbe 300 1 65
ww
核算I E 与初选值是否吻合:
3)选择偏置电阻R b1 和R b2 欲使I B 稳定应使 I 1 I B ,硅管的 I 1 5 10 I B,I B 30 A , 则I 1 150 300 A . 选 I 1 220 A 。 考虑到设计任务对放大器未提出温度等特殊要求,故设计中可作常温(0--45C)处理。 基极电压可选择低一些,使V B =3V,
ww
w.
四、思考题: 1、示波器荧光屏上的波形不断移动不能稳定,试分析其原因。调节哪些旋钮才能使波形稳 定不变。 答:用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只有当示波器内部的触发信号与所测信号同步时,才能在荧光 屏上观察到稳定的波形。 若荧光屏上的波形不断移动不能稳定, 说明触发信号与所测信号不 同步,即扫描信号(X轴)频率和被测信号(Y轴)频率不成整数倍的关系( x n y ),从而使 每一周期的X、Y轴信号的起扫时间不能固定,因而会使荧光屏上显示的波形不断的移动。 此时,应首先检查“触发源”开关(SOURCE)是否与Y轴方式同步(与信号输入通道保持 一致) ;然后调节“触发电平” (LEVEL) ,直至荧光屏上的信号稳定。 2、在测量中交流毫伏表和示波器荧光屏测同一输入电压时,为什么数据不同?测量直流电压 可否用交流毫伏表,为什么? 答: 交流毫伏表和示波器荧光屏测同一输入电压时数据不同是因为交流毫伏表的读数为正弦 信号的有效值,而示波器荧光屏所显示的是信号的峰峰值。 不能用交流毫伏表测量直流电压。 因为交流毫伏表的检波方式是交流有效值检波, 刻度 值是以正弦信号有效值进行标度的,所以不能用交流毫伏表测量直流电压。
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研究正弦稳态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相量之间的关系。
2. 掌握日光灯线路的接线。
3. 理解改善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并掌握其方法。
二、原理说明 1. 在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中,用交流电流表测得 各支路的电流值,用交流电压表测得回路各元件两 端的电压值,它们之间的关系满足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即。
图4-1 RC 串联电路2. 图4-1所示的RC 串联电路,在正弦稳态信号U 的激励下,U R 与U C 保持有90º的相位差,即当 R 阻值改变时,U R 的相量轨迹是一个半园。
U 、U C 与 U R 三者形成一个直角形的电压三角形,如图4-2所 示。
R 值改变时,可改变φ角的大小,从而达到 移相的目的。
图4-2 相量图 3. 日光灯线路如图4-3所示,图中 A 是日光灯管,L 是镇流器, S 是启辉器,C 是补偿电容器,用以改善电路的功率因数(cos φ值)。
有关日光灯的工作原理请自行翻阅有关资料。
图4-3 日光灯线路序号 名称 数量 备注 1 电源控制屏(调压器、日光灯管) 1 DG01或GDS-01 2 交流电压表 1 D36或GDS-11 3 交流电流表 1 D35或GDS-12 4 三相负载 1 DG08或GDS-06B 5 荧光灯、可变电容 1 DG09或GDS-09 6 起辉器、镇流器、电容、电门插座DG09或GDS-097 功率表 1 D34或GDS-13四、实验内容1. 按图4-1接线。
R 为220V 、15W 的白炽灯泡,电容器为4.7μF/450V 。
220VL S A CRjXcUcU R IU R UU c Iφ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接通实验台电源,将自耦调压器输出(即U)调至220V 。
记录U 、U R 、U C 值,验证电压三角形关系。
2. 日光灯线路接线与测量。
图4-4(1)按图4-4接线。
(2)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接通实验台电源,调节自耦调压器的输出,使其输出电压缓慢增大,直到日光灯刚刚启辉点亮为止,记下三表的指示值。
操作系统原理实验4-进程控制
《操作系统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序号:4 实验项目名称:进程控制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 加深对进程信号量的理解。
2. 理解进程同步与互斥机制。
3. 掌握Linux操作系统下的进程控制编程。
二、实验设备(环境)及要求
1.虚拟机VMware Workstation、Ubuntu操作系统和C语言编程。
2.编写一段程序,使用系统调用fork()创建两个子进程,再用系统调用signal()让父进程捕捉键盘上来的中断信号(即按Ctrl C键),当捕捉到中断信号后,父进程调用kill()向两个子进程发出信号,子进程捕捉到信号后,分别输出下面信息后终止:
child process 1 is killed by parent!
child process 2 is killed by parent!
父进程等待两个子进程终止后,输出以下信息后终止:
parent process is killed!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代码:
在终端上进行测试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五、分析与讨论
了解了计算机进程的管理以及signal()函数的作用。
六、教师评语成绩。
操作系统 实验4:文件管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题目:文件管理实验--Linux下的文件管理二、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目的:(1)加深对文件、目录、文件系统等概念的理解。
(2)掌握 Linux 文件系统的目录结构。
(3)掌握有关 Linux 文件系统操作的常用命令。
(4)了解有关文件安全性方面的知识。
实验要求:(1)正确使用文件管理命令,能熟练地对文件进行浏览、拷贝、移动和删除。
(2)能熟练地确定和更改工作目录,查看内容和文件属性,创建和删除目录。
(3)正确地理解文件的权限,并能进行相应更改。
(4)理解文件的类型及其表示形式。
(5)理解文件名的表示形式,在模式匹配中能正确使用通配符。
三、实验内容:(1)使用pwd,cd,ls等命令浏览文件系统。
(2)使用cat,cp,mv,head,tail,rm等命令查看你的文件。
(3)使用ln命令进行文件的硬连接和符号连接。
软中断通信(4)使用find,grep命令进行文件查找和模式匹配。
(5)使用chmod命令修改文件的权限。
四、实验步骤:(说明:对本实验涉及的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只需简要说明即可。
)1、用root账号登录到终端,使用pwd命令查看当前目录2、用cd命令将当前目录切换到“/”目录下3、使用ls明令查看Linux的目录结构,了解各目录存放与系统相关的文件14、使用 cat、more、head、tail等命令显示 /etc/inittab文件内容5、使用grep 命令在/etc/inittab 文件中查询“initdefault”字符串26、使用find 命令查找 /目录下所有以main 开头的文件7、使用 cp 命令将/etc目录下的inittab文件拷贝到/root目录下8、使用 sort 和uniq 命令对 /root目录下的inittab文件排序后输出其结果39、统计inittab文件的字节数、行数、字数10、用mkdir命令在/root目录下创建一个test目录11、用cp命令将/etc目录及其下所有内容复制到test目录下12、使用cd和ls查看/root/test/etc 下的内容413、将test目录改名为test214、删除test2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让我懂得了怎样创建文件以及文件管理命令的使用,对Linux的掌握和了解进一步加深。
数电实验实验三、四
12.3 数据选择器 2.3.1 实验目的1.测试集成数据选择器74151的逻辑功能。
2.用74151构成大、小月份检查电路。
3.用74151构成比较2个4位二进制数是否相等的电路。
2.3.2 实验设备与器件1.74151型8选1数据选择器1块 2.7404型六反相器1块 2.3.3 实验原理数据选择器从多路输入数据中选择其中的一路数据送到电路的输出端。
数据选择器分为4选1数据选择器和8选1数据选择器。
74151是8选1数据选择器,数据输入端0D ~7D 是8位二进制数,2A 1A 0A 是地址输入端,Y 和Y 是一位互补的数据输出端,S 是控制端。
其管脚如图2-3-1所示,逻辑功能如表2-3-1所示。
74151的逻辑表达式是:)A A A (D )A A A (D )A A A (D )A A A (D Y 0123012201210120+++=)A A A (D )A A A (D )A A A (D )A A A (D 0127012601250124++++图2-3-1 74151管脚图逻辑开关LED图2-3-2 74151逻辑功能测试图D0D1D2D3D4D5D6D7A2A1A0YVCC GNDYS74151432115141312161011798562表2-3-1 74151功能表2.3.4预习要求1. 理解数据选择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四选一数据选择器和八选一数据选择器的逻辑表达式。
2. 查找八选一数据选择器74151的管脚图。
3. 写出大、小月检查电路的设计方法,要求是:用4位二进制数0123A A A A 表示一年中的十二个月,从0000~1100为1月到12月,其余为无关状态;用Y 表示大小月份,Y=0为月小(二月也是小),Y=1为月大(7月和8月都是月大)。
4.用两片74151设计一个判断两个2位二进制数是否相等的电路。
5.根据实验内容的要求,完成有关实验电路的设计,拟好实验步骤。
实验四:石料(粗集料)的强度和磨耗试验
实验四:石料(粗集料)的强度和磨耗试验一、实验目的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是测定规则形状岩石式样单轴抗压强度的方法。
只要用于岩石的强度分级和岩性描述。
本法采用饱水状态下的岩石立方体(或圆柱体)试件的抗压强度来评定岩石强度(包括碎石或卵石的原始岩石强度)。
注:在某些情况下,对于某些材料可以要求试件具有其它的含水量,如天然含水量(此时要求试样保管期不超过3od )或在105 ±5℃下烘至绝对干操的含水量。
这种含水量要在试验报告中注明。
集料压碎值用于衡量石料在逐渐增加的荷载下抵抗压碎的能力,是衡量石料力学性质的指标,以评定其在公路工程中的适用性。
磨耗试验用于测定标准条件下粗集料抵抗摩擦、撞击的能力,以磨耗损失(%)表示。
本方法适用于各种等级规格集料的磨耗试验。
二、试验原理详见实验目的、实验内容。
三、预习要求1、理解单轴抗压强度、压碎值、磨耗值的概念及应用,了解试验原理。
2、了解试验仪器及设备的用法,掌握石料(粗集料)的强度和磨耗试验方法。
四、实验仪器(1) 单轴抗压强度试验仪器1、检验合格且能很好地按所要求的速率加载的300 -2000kN 的压力试验机。
2、试件两端的承压板为洛氏硬度不低于HRC58 的圆盘钢板,压板直径应大于试件直径D +2mm 或试件承压面对角线,压板厚度至少为15mm ,圆盘表面应磨光,其平面度公差应小于0 . 005mm 。
3、两压板之一应是球面座。
球面座应放在试件的上端面,并用矿物油稍加润滑.以使在滑块自重作用下仍能闭锁。
试件、压板和球面座要精确的彼此对中,并与加载机器设备对中,球面座的曲率中心应与试件端面的中心相重合。
4、切石机或钻石机、磨平机。
5、游标卡尺(精度0.lmm )、角尺及水池等。
注:压力机吨位的选择视试件的破坏荷载大小而定。
一般试件的破坏荷载宜大于压力机(度盘)最大吨位的30%、小于其80% ,所测结果较为准确。
(2)压碎值试验仪器1、石料压碎值试验仪:由内径150㎜、两端开口的钢制圆形试筒、压柱和底板组成,其形状和尺寸见图4-1和表4-1。
初三化学实验报告
初三化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探究化学反应和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实验材料和仪器实验材料包括:•纯净水•稀硫酸•碳酸钠•酒精灯•试管•瓶塞•过滤纸•硬水•酚酞指示剂•Bunsen燃气灯实验仪器包括:•烧杯•试管架•镊子•平衡仪•瓜皮碗•恒温水浴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清洗实验用的玻璃仪器,准备实验所需材料。
2.实验一:酸碱中和反应–取一定量的烧杯,加入适量的纯净水。
–用平衡仪称取一定量的稀硫酸,加入烧杯中。
–用托盘将酒精灯点燃,将试管倒立放置于酒精灯的火焰中加热。
–将试管内加热硫酸倒入烧杯中,同时加入碳酸钠。
–用玻璃杯接收生成的气体,观察气体颜色和性质。
3.实验二:硬水的净化–取一定量的硬水加入烧杯中。
–加入酚酞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
–逐滴加入稀硫酸,继续观察颜色变化直至变成无色。
4.实验三:达尼试剂的合成–取一定量的烧杯,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
–用平衡仪称取一定量的硝酸,加入烧杯中。
–加入过滤纸将残渣滤掉,收集滤液。
–将滤液加热至浓缩,冷却后得到白色结晶。
5.实验四:氯气的制备–取一定量的烧杯,加入一定量的盐酸。
–添加适量的过滤纸,观察颜色变化。
–将烧杯放在恒温水浴中进行加热,观察气泡冒出并通过玻璃管收集气体。
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一的观察结果:加入碳酸钠后,烧杯中产生气泡,并有气体溢出,气体呈碱性,可用酚酞指示剂验证。
2.实验二的观察结果:加入酚酞指示剂后,颜色变为红色。
逐滴加入稀硫酸,颜色渐渐变成无色,表明硬水中的碳酸盐被酸中和。
3.实验三的观察结果:产生了白色结晶,表明达尼试剂成功合成。
4.实验四的观察结果:盐酸加入过滤纸后,发生了颜色变化并出现气泡。
通过加热并收集气体,得到氯气。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操作和观察,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1.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2.硬水中的碳酸盐可以通过酸中和反应去除。
3.通过合成达尼试剂,我们可以得到白色结晶体。
4-3 微波铁磁共振 实验报告
近代物理实验报告指导教师: 得分:实验时间: 2009 年 11 月 30 日, 第 十四 周, 周 一 , 第 5-8 节实验者: 班级 材料0705 学号 200767025 姓名 童凌炜同组者: 班级 材料0705 学号 200767007 姓名 车宏龙实验地点: 综合楼 407实验条件: 室内温度 ℃, 相对湿度 %, 室内气压实验题目: 微波铁磁共振实验仪器:(注明规格和型号)微波铁磁共振实验系统;三厘米固态信号源;示波器;微安表;特斯拉计实验目的:1. 熟悉、掌握微波实验系统的调试和测试方法2. 了解用谐振腔法观测铁磁共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3. 通过观察铁磁共振现象和测定有关的物理量,认识铁磁共振的一般特性实验原理简述:铁磁共振(FMR )观察的对象是铁磁介质的未偶电子,因此可以说是铁磁介质中的电子自旋共振。
铁磁介质的磁导率主要由电子自旋所决定的,按经典力学原理电子自旋角动量m J 与自旋磁矩m P 有如下关系:m m J P γ= 其中,/B g μγ=称为磁旋比。
在外磁场B 中自旋电子将受到一个力矩T 的作用 B P T m ⨯=因而角动量m J 将发生变化,其运动方程为 T dtdJ m= 计算得:)(B P dtdP m m⨯=γ 若在铁氧体中单位体积内有N 个自旋电子,则磁化强度M 为 m NP M =因此有)(B M dtdM⨯=γ 若磁矩M 按ti y x e m M 0,ω=规律进动,而稳恒磁场z i B B 0=,代入解此方程,得00B γω=这就是通常称为拉莫尔进动的运动方式,从量子力学的观点来看,共振吸收现象发生在电磁场的量子ω 恰好等于系统M 的两相邻塞曼能级间的能量差,即m B g E B ∆=∆=0μω吸收过程中产生1±=∆m 的能级跃迁,因此这一条件等同于00ωγω==B ,与经典力学的结论一致。
在外加恒定磁场B 0的作用下,磁矩M 将围绕着磁场B 0进动。
《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实验报告 (分治法(三))
《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实验报告实验序号:04实验项目名称:实验4 分治法(三)一、实验题目1.邮局选址问题问题描述:在一个按照东西和南北方向划分成规整街区的城市里,n个居民点散乱地分布在不同的街区中。
用x 坐标表示东西向,用y坐标表示南北向。
各居民点的位置可以由坐标(x,y)表示。
街区中任意2 点(x1,y1)和(x2,y2)之间的距离可以用数值∣x1−x2∣+∣y1−y2∣度量。
居民们希望在城市中选择建立邮局的最佳位置,使n个居民点到邮局的距离总和最小。
编程任务:给定n 个居民点的位置,编程计算邮局的最佳位置。
2.最大子数组问题问题描述:对给定数组A,寻找A的和最大的非空连续子数组。
3.寻找近似中值问题描述:设A是n个数的序列,如果A中的元素x满足以下条件:小于x的数的个数≥n/4,且大于x的数的个数≥n/4 ,则称x为A的近似中值。
设计算法求出A的一个近似中值。
如果A中不存在近似中值,输出false,否则输出找到的一个近似中值4.循环赛日程表问题描述:设有n=2^k个运动员要进行网球循环赛。
现要设计一个满足以下要求的比赛日程表:每个选手必须与其他n-1个选手各赛一次,每个选手一天只能赛一次,循环赛一共进行n-1天。
二、实验目的(1)进一步理解分治法解决问题的思想及步骤(2)体会分治法解决问题时递归及迭代两种不同程序实现的应用情况之差异(3)熟练掌握分治法的自底向上填表实现(4)将分治法灵活于具体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重点体会大问题如何分解为子问题及每一个大问题涉及哪些子问题及子问题的表示。
三、实验要求(1)写清算法的设计思想。
(2)用递归或者迭代方法实现你的算法,并分析两种实现的优缺点。
(3)根据你的数据结构设计测试数据,并记录实验结果。
(4)请给出你所设计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的分析,如果是递归算法,请写清楚算法执行时间的递推式。
四、实验过程(算法设计思想、源码)1.邮局选址问题(1)算法设计思想根据题目要求,街区中任意2 点(x1,y1)和(x2,y2)之间的距离可以用数值∣x1−x2∣+∣y1−y2∣度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4-3报告
1.实验过程报告
(1)写出第1题的程序代码及程序运行结果。
答:第一题程序代码如下:
set talk off
clear
S=0
N=1
DO WHILE S<1E20
T=1
FOR I=1 TO N
T=T*I
ENDFOR
S=S+T
N=N+2
ENDDO
?"N=",N-4
SET TALK ON
程序运行结果为:
N= 21
(2)写出第2题的程序代码。
答:第二题程序代码如下:
SET TALK OFF
文档冲亿季,好礼乐相随mini ipad移动硬盘拍立得百度书包CLEAR FOR M=1 TO 300
S=0
FOR I=1 TO M-1
IF M/I=INT(M/I)
S=S+I
ENDIF
ENDFOR
IF S=M
?M,"是完数"
ENDIF
ENDFOR
SET TALK OFF
程序运行结果为:6是完数28是完数
(3)写出第6题的程序代码及程序运行结果。
答:第六题程序代码如下:
SET TALK OFF
CLEAR
FOR X=0 TO 20
FOR Y=0 TO 33
Z=100-X-Y
IF 5*X+3*Y+Z/3=100
?"X="+STR(X,2),"Y="+STR(Y,2),"Z="STR(Z,2)
ENDIF
ENDFOR
ENDFOR
SET TALK ON
程序运行结果为:
X=0 Y=25 Z=75
X=4 Y=18 Z=78
X=8 Y=11 Z=81
X=12 Y=4 Z=84
2.简答题
(1)在用DO WHILE …ENDDO结构对表从首记录到末记录的循环处理中,循环条件是什么?用什么命令来改变循环条件?
答:循环条件:一个具有逻辑值的条件表达式,
eg : !EOF( )
或者!BOF( ) 用EXIT或LOOP命令来改变循环条件。
(2)多种结构的程序嵌套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答:对于任何结构的嵌套,都要注意两点:
一是嵌套不能交叉;
二是语句是配对出现的,不能忘记各种结构的结束语句(
ENDDO、ENDFOR、ENDSCAN、ENDIF、ENDCASE等)
(3)循环语句DO WHILE、FOR、SCAN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
联系:DO WHULE…DENDO、FOR…ENDFOR、SCAN…ENDSCAN在Visual FoxPro 中都是循环语句。
区别:
1、DO WHULE…DENDO语句是最常用的循环语句,它能处理多种不同情况的循环,如不知道循环次数的循环、按循环条件控制的循环等,其循至少循环一次循环体。
当WHILE后的语句为假时退出循环。
2、FOR…ENDFOR循环结构被称为计数循环,用于处理事先知道循
环次数的循环。
3
SCAN
…
ENDSCAN
循环结构是实现对表内容的循环操作,若
SCAN
后面没有选项,则对当前表文件中所有的记录扫描。
3.实验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