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生态旅游发展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生态旅游发展探究作者:孙静
来源:《广东蚕业》 2020年第3期
DOI:10.3969/j.issn.2095-1205.2020.03.65
孙静
(许昌电气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河南许昌 461000)
作者简介:孙静(1988- ),女,汉族,河南商丘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旅游
教育。

摘要生态旅游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之一。

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冲突阻碍了
生态旅游发展的健康发展。

明确生态旅游发展的利益相关者,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缓
解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促进生态旅游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205(2020)03-113-0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两山”理论的提出体现了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

传统旅
游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采取“掠夺式”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生态旅游是旅游
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喜爱。

然而,生态旅游并非万无一失。

如果生态旅游开发不当,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可能会超过传
统旅游方式。

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阻碍了生态旅游健康发展。

为了促进我国生态文化旅
游更好地发展,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出发,探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保障生态旅游可持续
发展。

1 生态旅游内涵
生态旅游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形式。

关于何为生态旅游尚未有统一概念。

生态旅游最
早是1983年由国家自然保护联盟的特别顾问Ceballos-Lascurain提出的。

他认为生态旅游是
尚未被过多污染和干扰的自然区域旅游。

我国最早解释生态旅游的是王献溥。

之后,不同学者
从不同角度对生态旅游的概念进行了研究。

郭来喜(1997)总结了生态旅游的六大特征,以大
自然为舞台,以生态学思想为依据,,科学文化高雅品质,旅游活动多样化,旅游者参与性高,提高环境保护意识[1]。

卢小丽(2006)对生态旅游内涵进行总结、自然、保护、环境教育、社区居民受益、道德规范与责任以及可持续性[2]。

由此可见,生态旅游概念涉及面较广,不只是单纯地去观光尚未过度开发的自然区域,生
态旅游还拥有其他内涵。

生态旅游强调以自然资源为依托,以保护为前提,发挥环境教育意义,强调旅游者责任感并有益于社区居民。

2 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2.1 生态旅游开发盲目无序
生态旅游一经提出。

很多旅游景区开始走上生态旅游开发的道路。

有些地区两三年能冒出
几十个生态旅游项目。

只要提到生态旅游开发,什么都与“生态”挂钩,生态厕所,生态游客
接待中心等。

但是在开发过程中,旅游企业往往只注重了开发,忘记了生态旅游开发的前提是
保护,保护为先。

部分生态旅游景区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大兴土木,开山炸石,建设旅
游服务设施,导致很多不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

盲目引入外来人文景观,背离了本土原生景色
与文化,景观的真实性大打折扣。

2.2 生态旅游景区同质化严重
我国生态旅游不仅实践起步较晚,理论发展也比较滞后,如生态旅游概念至今没有统一的
界定。

理论的滞后导致生态旅游开展实践理论指导不足。

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不同景区对生态
旅游内涵、特点和规律把握不到位,规划滞后,造成同质化生态旅游比较严重。

不同类型的自
然资源,规划却很相似。

因对生态旅游理解与把控不到位,生态旅游发展往往名不副实。

2.3 生态旅游经营模式不完善
我国生态旅游处于初级阶段,各方面制度都不足够完善。

国家尚未出台生态旅游开发、建设、管理等政策法规。

国内没有成熟的生态旅游案例可以借鉴。

生态旅游景区管理者也是摸着
石头过河,在探索中前进。

探索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合理的开发、建设现象。

有些行为一旦
采取,就是不可恢复的。

容易造成生态旅游景区环境的破坏,这也违背了生态旅游发展的初衷。

3 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企业管理领域应用广泛。

利益相关者是指在某
个特定环境下,因某种特殊的利害关系,而相互联系的群体或组织[3]。

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生态旅游中源于张广瑞翻译的《全国旅游伦理规范》。

利益相关者理
论应用于生态旅游中主要强调旅游企业发展中的各方利益冲突问题。

只有将当地人从旅游管理
和开发中受益,生态旅游发展的“保护”初衷才能得以实现。

只有实现利益相关者平衡,生态
旅游保护与发展的问题才能解决。

利益相关者理论应用于生态旅游发展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
题是哪些群体或组织是生态旅游发展中的利益相关者。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涉及交通、
住宿、饮食、购物等。

这也决定了旅游产业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较多。

根据生态旅游发展与其
有交集的群体,将生态旅游的利益相关者分为政府、旅游企业、社区居民、旅游者、非政府组织、媒体等。

4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生态旅游发展中的应用
生态旅游实践过程中,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不同利益间的冲突制约了生
态旅游的发展。

4.1 当地政府——生态旅游的调控者
生态旅游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形式。

政府在生态旅游发展中扮演者重要角色。

旅游资源
归属于国家。

只有政府才能代表人民行使所有权。

政府是生态旅游发展中的调控者,政府可以
制订生态旅游景区规划、立法以及制定政策,但是政府很难直接管理生态旅游景区。

当地政府
只能通过旅游企业实现对生态旅游发展的管控。

政府的利益诉求是希望旅游企业、居民、旅游者能和谐相处,希望生态旅游能实现生态保
护与推动经济发展。

但当地政府的诉求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产生冲突,如当地政府希望居民能配
合生态旅游发展,提高生态旅游者满意度,提高生态旅游景区知名度。

但存在一部分居民不配
合政府工作,为了个人蝇头小利,强买强卖,一锥子买卖,影响当地生态旅游形象。

为了更好地解决政府的利益所求,政府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成立社区居民生态旅游合作企
业等方式规范社区居民的行为。

宣传教育,转变社区居民的观念,培养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

让社区居民认识到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自己也能从中受益。

如果仅仅为了短期的利益,影响了
生态旅游者的体验,从长期来看,无异于“竭泽而渔”,旅游经济会受到更大的影响。

成立社
区居民集体性生态旅游合作企业。

居民以股份的形式参与生态旅游管理。

让社区居民意识到自
己也是当地生态旅游发展的责任人,个人经济发展与生态旅游发展“共命运”。

4.2 社区居民——参与者与受益者
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社区居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不仅是利益相关者,还是人文生
态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旅游的发展能够给社区居民提供各种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

同时社区居民也是生态旅游保护的对象之一。

社区居民的利益所求是希望增加更多就业岗位,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希望生态
旅游者不过度干扰自己的正常生活。

社区居民主要与政府、旅游企业以及生态旅游者存在利益
冲突。

生态旅游者的进入,影响到了社区居民正常生活,特别是遇到一些不文明的游客往往会
令社区居民不满。

社区居民还会认为政府与旅游企业的开发行为没有提高自己的收入,反而让
自己失去了“家园”。

解决社区居民的利益诉求的办法是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管理。

从景区规划到建设、
经营、管理以及环境保护的全过程,社区居民都要有发言权,增强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感。

社区
居民参与生态旅游管理可以增加生态旅游产品的原生文化魅力。

政府与旅游企业多为社区居民
提供就业岗位,同时,加大对社区居民的培训力度,提高社区居民的旅游服务接待能力。

将社
区居民文化纳入生态保护的一部分。

作为生态旅游者,旅游活动开展前,详细了解旅游目的地
的文化以及习俗;旅游过程中不要做有悖社区居民常理的事情,尝试融入社区居民区感受当地
文化,化解社区居民的“敌意”;旅游活动结束后,将感悟到的生态观念融入生活。

4.3 旅游企业——生态旅游的执行者
旅游企业是生态旅游发展的执行者。

政府通过招标引入旅游企业对生态旅游进行经营管理。

旅游企业虽然为生态旅游发展注入了资金流、人流、信息流。

但旅游企业追求的目标还是以利
益最大化为主。

不过企业还是会考虑到寻求长期发展。

尽管如此,旅游企业在发展生态旅游过
程中还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高额利润。

旅游企业利益冲突对象主要有政府、社区居民。

旅游企业与社区居民的利益冲突主要是收
入分配问题。

如果社区居民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没有获得预期的收入,就会激化与旅游企业
的冲突。

缓解旅游企业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冲突,旅游企业要有责任感以及专业能力。

责任感是对
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保障社区居民利益的责任感。

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企业应合
理执行政府的政策,遵循保护优先原则,有序开展生态旅游开发。

同时,旅游企业也应加强与
社区居民的合作,保障社区居民的利益,兑现对社区居民的承诺。

专业能力是旅游企业的生态
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的能力。

旅游企业是生态旅游的执行者。

旅游企业要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如
加大宣传提高知名度,培训员工提高接待能力。

4.4 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的实践者
生态旅游者是生态旅游的践行者。

生态旅游开发离开了生态旅游者的参与,生态旅游也就
失去了开发的意义。

生态旅游者与普通旅游者存在有不同,生态旅游者强调旅游者的责任感。

同时要求生态旅游者要对旅游目的地的历史、文化、生态环境有清晰的认识。

生态旅游还要尊重旅游目的地的习俗和文化,保证其旅游的生态型。

生态旅游者利益冲突对象主要是旅游企业经营者与社区居民。

生态旅游者利益诉求点是拥有高质量的生态旅游经历。

旅游企业经营者如果不合理开发规划旅游景区,便会让生态旅游者的体验大打折扣。

生态旅游者与社区居民之间的冲突是社区居民的“敌意”影响了生态旅游者旅游体验。

解决生态旅游者利益冲突,可采纳以下措施。

旅游企业开发生态旅游时要保持当地环境的原生态,坚持保护为主。

旅游设施的设计与建立要融入当地环境,大到游客中心的设立小到垃圾桶的布置,都要精心设计与选址。

社区居民要提高生态旅游发展的认同感与自豪感,生态旅游者不是“入侵者”而是“守护者”,社区居民要以欢迎的态度接纳生态旅游者。

5 小结
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牵扯到多个利益相关者。

只有掌握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明确利益冲突对象,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实现生态旅游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来喜.中国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的基石[J].地理科学进展,1997,16(4):1-10.
[2]卢小丽,武春友,HollyDonohoe.生态旅游概念识别及其比较研究——对中外40个生态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J].旅游学刊,2006,21(2):56-61.
[3]张红波.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HQ村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