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峰旅游产业发展状况

合集下载

鹤峰政协助推旅游发展想新招出高招

鹤峰政协助推旅游发展想新招出高招
想政 治工作 , 主 动 协 助 基 层 组 织 摸 清 和 排查 矛盾 纠纷 , 帮 助 基 层 群 众 正 确 理 解
生 的政 策措施 。
“ 五 十双 百 ”工 程 实 行 百 分 考 核
制 。其 考 核得 分按 3 0 %分 值计 入 联 络 处 和专 委 会综 合考 核 积分 。专 委 会按
处 为依 托 . 以“ 五 十 双百 ” 工程 为 载体 ,
发 动 政 协 委 员 进 农 村 、进 企 业 、进 社
分 。各联 络处 建立 _ T 作 台账 , 由联 络处
和 委 员 如 实 记 录每 次 活 动 情 况 。
以捐 款捐 物 、 智力 扶持 等 方式 , 帮 助残
疾人、 孤 寡 老人 、 困难 学 生 、 因 病 因 灾 致 贫 户 解 决 生 产 生 活 中 的实 际 困难 。 重 点 帮 助 村 组 农 户 整 治 村 容 村
在 启 动仪 式 上 ,市政 协 主席 陈燕
“ 约法 三章 ” :各 活 动 组 不 准 向联 系 对 象 提 任 何 不 合 理 要 求 , 不 准 接 受 联 系
区, 访 民情 、 表 民意 、 聚 民智 、 借 民力 、
惠 民 生 、化 民 怨 ,推 进 履 职 向 基 层 延
伸、 向群众 倾斜 , 创新 实 干 , 建 言 献策 ,
发家 致 富出点 子 。 当 日. 该市政协 “ 五 十双 百 ” 工 程 正式 实施 。即联 系帮扶 1 0个 村 、 1 0 个 社区、 1 0家 企 业 、 l 0个 项 目 、 l 0所 学
路线 方针政 策 、 国家法 律法规 , 市委 、 市 政府 重大决 策部署 , 有 针对性 地做好 思
项 目协 调 外 部 关 系 , 优 化 发展 环 境 , 破

鹤峰概况

鹤峰概况

鹤峰县基本概况鹤峰县位于恩施州东南部与湖南省毗邻;鹤峰县面积2892平方公里,人口22.02万,辖六乡两镇和一个开发区。

古称拓溪、容米、容阳,曾是容美立司治所,1735年改土归流后先后设置为鹤峰州、鹤峰县。

鹤峰水资源人均占有量、茶叶产量、磷矿蕴藏量位居湖北省首位,古生物化石百鹤玉世界罕见。

是“华中天然药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各种中药材1800余种;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第四纪冰川孓遗植物保留地,森林覆盖率达到46.4%;还有世界独有的人间珍品“葛仙米”。

鹤峰民族文化底蕴丰厚:以明清之际“田氏诗派”为代表的文人创作使土家族文学发扬光大;撒尔嗬、摆手舞、柳子戏、穿号子、四道茶、傩戏等民俗文化源远流长。

鹤峰县资源状况主产玉米、马铃薯、水稻、大豆、红苕、花生、水果,有数百年种茶和出口茶叶历史。

面积、产值、人平茶叶收入、人平茶叶税收等多项指标占全省第一位,是“湖北茶叶第一县”。

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引种白肋烟以来,烟叶已与茶叶同为本县财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境内有植物数千种,森林资源丰富。

此外,境内还是国内固氮蓝藻、薇菜的主产地,年出口量为全省第一。

境内已探明的矿物30余种,走马磷矿是中国第二大风化磷矿区,也是中国四大磷矿之一的湘鄂矿的重要矿区,其储量11.78亿吨,全省第一。

特色产品有葛仙米、富硒茶、珍薇菜、蕨菜。

植物资源境内植物种类较为丰富,有高等植物143科、457属、914种。

其中,林木树种531种,园林观赏树种74种,全年森林蓄积量382万立方米,全县草场面积55.8万亩,已建成人工草场4万多亩,牧草资源可利用量45315万公斤,能载畜4.8万个牛单位,农作物桔杆可利用量16520万公斤,可载畜1.7万个牛单位。

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马铃薯、红薯、小麦、大豆,油类作物主要有油菜、花生,经济作物主要有茶叶、烟叶、薇菜、魔芋。

动物资源(1)天敌资源。

益虫有6目、38科、280余种,有啄木鸟、杜鹃、猫头鹰、燕子、黄鼠狼、野猫等。

茶文化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恩施州鹤峰县为例

茶文化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恩施州鹤峰县为例

化 与休 闲 、 游 活 动 关 系 密 切 . 时 饮 乡 ” 来 凤 是 “ 类 之 乡 ” 鹤 峰 是 “ 叶 之 茶 文 化 的别 致 体 现 它 旅 同 . 姜 . 茶 茶 有 利 于 身 体健 康 茶 叶 含 有 4 0余 种 有 乡 ” 宣 恩 是 “ 桔之 乡 ” … 5 . 柑 …
园 、 游 观 光 茶 园等 . 为休 闲旅 游 的一 个 组 成 部 分 , 到 较 好 的 经 济 和 社 会 效 益 。荼 文 化 旅 游 就 是 以茶 和 茶 文 旅 成 收
化 为 主题 , 以达 到 积极 的休 息 和 娱 乐、 取 茶 知 识 等 为 目的 , 开 展 的 形 式 多样 、 获 而 内容 丰 富 的 系列旅 游 活 动 , 旅 是
物 质文 化 包 含 茶 叶 科 学 技 术 、 践 经 验 、 实 生
“ 鹤绕 峰 鸣 . 山伴 鹤舞 ” 这 里 描 述 和 购 买 力 等 因 素 .以原 生 态 开 发 和 商 业 开 白 青 .
取 茶 知 识 等 为 目的 , 开 展 的形 式 多 样 、 而 内 县 ) 随 着 国际 贸 易 的 交 往 。 家 的茶 叶也 态 旅游 开发 中存 在 许 多 矛 盾 .其 中文 化 的 土
容 丰 富 的系 列 旅 游 活 动 .是 旅 游 的 新 兴 项 进 人 了 国 际 市场 所 以 这里 就 以鹤 峰 县 “ 茶 传 承 与 发展 是 最 主要 的 。原 生 态 开 发 与 商 目. 时 也是 茶 产 业 的重 要 内容 广 义 的 茶 叶 之 乡 ” 为 例进 行 鹤 峰茶 文化 与生 态旅 游 业 开 发 两 种 开发 形 式 综 合 考 虑 茶 文 化 生 态 同 文 化 包 括 物 质 文 化 和 精 神 文 化 两 个 层 次 . 可 持 续 发 展 为题 进 行 研 究 旅 游 地 的 可行 性 、 济 发 展 状 况 、 客 数 量 经 游

鹤峰县旅游景点

鹤峰县旅游景点

鹤峰县旅游景点
1. 华阳古镇:华阳古镇是鹤峰县最具特色的旅游景点之一。

这里有着古朴的民居建筑、独特的古街巷和保存完好的古城墙,让人仿佛穿越到古代的岁月里。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品尝当地的传统美食,参观古老的庙宇和寺庙。

2. 石堡草原:位于鹤峰县西南部的石堡草原是一片广阔而原始的草原风景区。

这里有着碧绿的草地、清澈的河流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

游客可以在这里进行户外野营、骑马和远足等活动,体验原始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3. 金石山国家森林公园:金石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一个以森林、山水景观为主题的自然保护区。

这里有着壮丽的山峰、茂密的森林和清澈的溪流,是一个理想的度假胜地。

游客可以在这里进行徒步旅行、观鸟和赏花,欣赏大自然的美妙。

4. 鹤峰峡谷景区:鹤峰峡谷景区位于鹤峰县境内,是一个集山水、峡谷、瀑布为一体的自然景观区。

这里有高耸入云的峡谷、壮丽的瀑布和清澈的溪流,景色十分壮观。

游客可以在这里进行漂流、攀岩和观赏瀑布,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5. 婺源古村落:位于鹤峰县境内的婺源古村落是一个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村落,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之一"。

这里有古老的
民居建筑、独特的古街巷和古老的庙宇,散发着浓厚的历史和文化氛围。

游客可以在这里漫步古村落,感受古代生活的韵味,并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

以上是鹤峰县的一些旅游景点,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可以让游客领略到不同的风景和文化。

鹤舞峰颠弄新潮——革命老区鹤峰县加快发展、惠民富民纪实

鹤舞峰颠弄新潮——革命老区鹤峰县加快发展、惠民富民纪实

风 清气 正 的发 展环 境 ,为鹤 峰县
提 出聚 力打 造全 省 山区 经济 强县 提供
政府的 “ 五政并举 ”的执政理念 。
鹤 峰 县 把 转 变 干 部 作 风 作 为 实 施 “ 五政 并 举 ”执政 理 念的 一项 基础 性 工作 来抓 。县 委 书记 谭志 平在 全 县
大县 ,同时也 是 全省 为数 不 多的 “ 五 了 强有 力 的保证 ,实现 了经 济与 社会 无 ”县 ( 内无铁 路 、无 高速 公路 、 境 的和谐发展 。 无航 空 、无 国道 、无 水运 )。面对 现 实 ,鹤峰 着 力营 造 良好 的政 策环境 、
紧 围绕 农业 结构 的 战略 性调整 和 农业 “ 环境是 生产 力、是 竞争 力、是吸 全县 干部 树 立令 行禁 止 、快捷 高 效 、 引 力。全 县上 下 要把营 造 良好 的环 境 产业 化 经营 ,优 化布 局 ,以提 高 农 民 艰苦奋斗 、清正廉洁 、求真务实的良好 作 为 吸 引投 资 、支持创 业 的关 键举 措 收 入为 出发 点 ,推 出了 对龙 头企 业给 作风。随 后 ,全 县领 导干部深入基层 、 来 抓 ,打造 优 质高 效 的服 务环 境 、宽 予 资金扶 持 、提供 优 质服 务 等一 系列 深入群众、以身作则 、率先垂 范 ,发挥 松 开 明的政 策环境 、公 平 正义 的法 制
2 0 年 ,鹤 峰 县 提 出 了 坚 持 依 06
法行 政 ,建 设法 制政 府 ;坚 持科 学执
部廉洁从政 “ 十不准” 》、 《 鹤峰县 缩减 了 审批 事项 ,出台 机关效 能 建设
人民 政府 工作 规 则 》、 《 鹤峰 县 公 务 程 和责 任人 ,全面 实行 政 务公开 制 、 接待 “ 条禁 令 ” 》等一 系列 制度 。 八 首 问责 任制 、限 时办 结 制 、失职 责任

鹤峰县有机茶产业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

鹤峰县有机茶产业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

农业科学NONGYEKEXUE 鹤峰县有机茶产业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滕文举1 孟祥生2鹤峰县地处武陵山区恩施州的西南部,全县总面积2886平方公里,总人口23万。

是典型的山区县。

茶业是鹤峰传统的优势产业,鹤峰茶被誉为“中国绿茶中品质之最优者”。

“中国茶叶之乡”之称由此而来。

2017年,中共鹤峰县委、县人民政府提出了打造“中国有机茶第一县”的战略目标,努力走出一条有机茶产业发展之路。

1 鹤峰县发展有机茶优势1.1 良好的生态环境。

长期以来,鹤峰县坚持“生态立县”的发展思路,保住了一方青山绿水。

境内森林覆盖率达83.7%,空气、地表水、噪声质量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有各类自然保护区9个,省级生态乡镇9个,拥有3个3A 级景区、1个4A级景区。

被誉为“中国美丽的乡村”,为发展有机茶创造了前提条件,为打造有机茶品牌提高了可信度、说服力。

1.2 扎实的发展基础。

鹤峰县是全国最早发展有机茶的县。

1998年,鹤峰“红罗牌绿茶”在全省第一个获得了国家AA级绿色食品证书;2008年,“鹤峰茶”全省第一个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2016年,中国最美30座茶园在鹤峰县木耳山落户。

目前,通过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认证的有机茶茶园有1000hm。

1.3 有机绿茶出口多年占据欧盟市场29%的份额。

鹤峰绿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13.18亿元。

先后荣获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和中国有机农业(茶叶)示范基地县等称号。

2 发展有机茶面临主要问题2.1 有机茶园管理难度大一是受农资和环境因素影响大。

茶农为降低茶叶生产成本,使用化肥、除草剂、化学农药,或农田农药飘移等,使茶叶品质受到影响。

二是茶叶种植的机械化程度较低,人工成本较高。

我县茶园多分布在山地,受地形地势制约,茶叶机械较难大规模使用,除草、冬管、施肥等日常管理工作只能依靠人工完成,但是由于受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县内劳动力成本较高等因素影响,种植有机茶的成本增加。

鹤峰屏山调研报告

鹤峰屏山调研报告

鹤峰屏山调研报告
鹤峰屏山调研报告
鹤峰屏山位于湖北省鹤峰县境内,是湖北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东部地区最大的森林保护区之一。

近日,我们对鹤峰屏山进行了调研,就其自然环境、生物多样性和旅游开发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了解和分析。

首先,鹤峰屏山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该地地势较高,多山多水,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适中,是森林生态系统的理想选择。

同时,鹤峰屏山还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丰富的植被、珍稀的动植物种类以及清澈的河流和湖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链。

其次,鹤峰屏山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调研发现,鹤峰屏山拥有大量的野生动植物种类,其中包括多种珍稀濒危物种,如白头鹰、金丝猴等。

同时,鹤峰屏山还是大量候鸟的繁殖地和栖息地,被誉为鸟类保护的天堂。

这些物种的存在,不仅丰富了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也为科学研究和生物保护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最后,鹤峰屏山具有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

调研发现,由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生物资源,鹤峰屏山已经成为吸引大量游客的旅游胜地。

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鹤峰屏山,欣赏美丽的风景和亲近珍稀的动植物。

然而,由于旅游开发起步较晚,鹤峰屏山的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

总而言之,鹤峰屏山作为湖北省重要的自然保护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其旅游开发潜力巨大,但也面临着配套设施不足和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

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加大投入,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完善配套设施,并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管理,以便更好地发展鹤峰屏山的旅游产业,同时保护好它独特的自然生态。

湖北鹤峰:好生态带来老区高颜值

湖北鹤峰:好生态带来老区高颜值

湖北鹤峰:好生态带来老区高颜值作者:谢承珂陈伟来源:《民生周刊》2022年第20期“山谷地缝、悬浮轻舟,碧水青山、醉美屏山。

”清晨,薄雾还未散去,在有着中国“仙本那”美称的湖北省鹤峰县屏山景区,游客们早早就排起长队,等待入园。

鹤峰县是巴文化发祥地之一,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边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先后被定为国家一类老区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有国家级烈士陵园—满山红烈士陵园。

近年来,鹤峰县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首位,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力度,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一直稳居湖北省前列。

2021年,鹤峰县空气环境优良天数达364天,优良率99.7%,PM2.5平均值19.3微克/立方米,PM10平均值27.7微克/立方米,空气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省级以上生态文明示范乡镇、生态文明示范村比例分别达100%和48.3%。

“十年禁渔工作开展以来,为有效杜绝违法捕捞现象,村民生态环保意识已经入心入脑,自发捐款购买了32个电子监控摄像头,安装在村内几条河道上。

只要有人违禁私钓,就马上有人发现并举报。

”在鹤峰县下坪乡堰坪村,村民王庆华等新乡贤自发捐款4万元安装监控摄像头,协助村里保护河道和渔业资源。

下坪乡把农村综合环境整治、生活污水治理作为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切入点,开展“文明庭院”争创活动。

“村民绿化美化庭院已经成为竞相比较的资本。

”下坪乡人大副主席肖友军感触很深。

他介绍,以家风良好、邻里和睦、环境整洁、生态优美的周家院子、杨家院子、郭家院子、田家院子和鲁家院子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文明庭院,成为乡风文明建设一道亮丽风景线。

位于鹤峰县燕子镇董家村村委会门前的千年香果树下,来自荆州市沙市区的宁先生一家和朋友正陶醉地闻着古树的花香:“这里的负氧离子好丰富,空气像过滤了似的。

”顺着蜿蜒的山涧和一簇簇的繁花便来到一家生态农庄,庄主范宏军正热情接待来自重庆的游客。

211003894_全域旅游背景下恩施州鹤峰县乡村旅游资源价值评估与开发策略

211003894_全域旅游背景下恩施州鹤峰县乡村旅游资源价值评估与开发策略

第57卷 第2期 广 东 蚕 业 V ol.57,No.02 2023年2月 GUANGDONG CANYEFeb . 2023·123·DOI :10.3969/j .issn .2095-1205.2023.02.37全域旅游背景下恩施州鹤峰县乡村旅游资源价值评估与开发策略文鑫磊 陈紫扬 范婷婷 朴香鲜 张文杰 郑诗平 廖芳镱 梅怡明(湖北经济学院 湖北武汉 430205)摘 要 全域旅游背景下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对民族地区恩施州鹤峰县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采用AHP 层次分析法构建恩施州鹤峰县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并进行测度。

研究发现,鹤峰县旅游资源禀赋条件好、历史文化价值高、生态环境优势突出,但旅游开发条件存在明显短板,严重制约了旅游资源价值开发。

为此,建议恩施州鹤峰县利用禀赋优势,重点发展“绿色+红色”旅游;补齐发展短板,加强旅游、数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联合区域布局,协同区域共同打造旅游生态圈。

关键词 恩施州;鹤峰县;乡村旅游资源;全域旅游;AHP 层次分析法;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205(2023)02-123-04推动全域旅游产业发展是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

恩施州鹤峰县经过多年持续奋斗已经实现脱贫摘帽,为进一步巩固拓展原有成果,接续推动该地区发展,找到支柱产业是关键。

全域旅游是新兴的旅游发展模式,空间全景化的系统旅游为恩施州鹤峰县旅游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

旅游资源价值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导向标。

旅游资源价值评价研究一直是学术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

现有的资源评价体系融合了生态学、经济学、民俗学等学科视角,已形成跨学科交叉研究态势[1-3]。

乡村旅游资源评价研究近年来快速增长[4-6],但目前对民族地区县域乡村旅游价值的研究关注度较低,本研究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域特征构建评价体系,揭示鹤峰县旅游资源价值现状特征。

恩施鹤峰旅游景点

恩施鹤峰旅游景点

恩施鹤峰旅游景点
1. 白龙潭:位于鹤峰县茅坪镇,是一个以大自然风光为主的旅游景点。

这里有清澈见底的湖水,周围被茂密的森林环绕,是一个清凉避暑的好地方。

2. 牯牛降:位于鹤峰县东北部,是一个著名的自然风景区。

这里的牯牛降山是恩施山脉的主峰之一,登顶可以俯瞰周围的壮丽景色,还有丰富的高山植物和动物。

3. 石斗山风景名胜区:位于鹤峰县城南约25公里处,是一个
集山水、文化、避暑、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这里有奇特的石峰、清澈的湖泊、浓郁的森林,还有古老的庙宇,是一处闲适的旅游胜地。

4. 探险谷:位于鹤峰县石鼓镇,是一个集山水风光、急流险滩、漂流探险为一体的旅游景点。

这里有陡峭的峡谷、湍急的河水,可以进行刺激的漂流项目,是冒险爱好者的天堂。

5. 望天树景区:位于鹤峰县天堂镇,是一个以巨大古树为特色的景区。

这里有数百年以上的巨树,其中最有名的是“望天树”,高达30多米,枝叶繁茂,据说站在树下仰视,能够望见天空。

6. 三一河源生态旅游区:位于鹤峰县县城北边,在大别山脉中,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美丽的生态景观。

这里有起伏的山峦、清澈的河水,可以进行徒步、漂流、爬山等多种户外活动。

以上是恩施鹤峰的一些旅游景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鹤峰县属于哪个市

鹤峰县属于哪个市

鹤峰县属于哪个市鹤峰县位于中国湖北省的西南部,是湖北省的一个县级行政单位。

那么,在湖北省的行政划分中,鹤峰县属于哪个市呢?答案是麻城市。

鹤峰县地理位置优越,东临麻城市,南接大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邻恩施市,西临天门市。

鹤峰县的地理坐标为北纬31°53′,东经110°05′。

总面积为2,600多平方公里,是湖北省面积最大的县之一。

鹤峰县地势西高东低,全县以山地为主,有中国大陵山、汉陵山、武陵山三山山脉横亘于境内,区域地形起伏较大。

主要河流有漳江和乌江两条,水域面积达到729.2平方公里。

境内山清水秀,景色秀美,被誉为湖北省的生态之源。

鹤峰县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

年平均气温为16.3℃,年降水量为1,200毫米。

由于地理位置的独特性,鹤峰县的生物资源丰富多样,动植物种类繁多,是野生动物保护区。

鹤峰县是一个充满着历史文化的地方。

据史书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东汉时期,鹤峰县就划归零陵郡管辖。

在历史上,这里是湖北省最早的“十里洋场”之一。

同时,鹤峰县也是乡村旅游的一个热门目的地,游客可以欣赏到当地独特的风光和民俗风情。

作为湖北省的一个县级行政单位,鹤峰县的经济以农业为主。

主要农作物有稻谷、小麦、油菜等,其中鹤峰县闻名全国的“麻城香粳米”更是享誉中外。

除了农业,当地也以矿产资源丰富而闻名,有磷矿、红石赤铁矿、煤炭等。

近年来,鹤峰县还积极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为县域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力。

交通便利也是鹤峰县的一大特点。

目前,鹤峰县境内已有麻城至赤壁高速公路、麻城至恩施高速公路等多条高速公路通行。

此外,麻城市还拥有一个现代化的麻城火车站,每天有多趟列车往返于麻城和其他城市之间。

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也得到了麻城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鹤峰县目前有多所中小学和一所综合医院,满足了当地居民的各项需求。

同时,鹤峰县还设有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设施,为居民提供了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

鹤峰县调研报告

鹤峰县调研报告

鹤峰县调研报告鹤峰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大巴山腹地,素有“大巴山屏障”之称。

经过对鹤峰县的调研,我了解到该县经济结构逐渐优化,丰富的旅游资源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首先,鹤峰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县内山峦叠嶂,河湖纵横,奇峰异石、飞瀑流泉、原生态森林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

尤其是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南方最大的原始次生森林之一,有着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

因此,培育旅游业已成为鹤峰县发展的重点,通过规划和开发,旅游业已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

其次,鹤峰县着力打造文化旅游品牌。

县内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民族文化资源。

境内有众多古镇和文化遗产,如威州古镇、景阳古镇等。

这些古镇保存着丰富的文化遗产,游客可以体验到原汁原味的历史风情。

同时,县内还举办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如春节花会、文化演出等,为游客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文化体验。

此外,鹤峰县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注重生态环境建设。

县内禁止砍伐山林,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业,保护好了大自然的原始面貌。

特色的农业旅游项目也受到游客的欢迎,如采摘、体验田园等,提供了独特的乡村游览体验。

然而,鹤峰县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交通运输不便是目前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县内交通设施相对落后,尤其是乡村地区,交通不便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

另外,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还有提升的空间,需要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

综上所述,鹤峰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已成为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县域发展应进一步优化交通运输条件,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提高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助推鹤峰县经济的快速发展。

湖北鹤峰县“旅游活县”战略

湖北鹤峰县“旅游活县”战略

湖北鹤峰县“旅游活县”战略一、项目背景鹤峰县位于武陵山腹地、湖北省西南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南角,毗邻五峰县、石门县、桑植县、建始县、巴东县等。

在区域旅游发展上处于武陵山旅游协作区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其周边有众多国内国际著名旅游景区,例如恩施大峡谷、腾龙洞、三峡大坝、坪坝营、神农溪、神农架、张家界等。

随着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国家战略的深入开展,湖北打造旅游强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等战略的实施,鹤峰县委县政府正在全面实施“旅游活县”战略,鹤峰旅游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

由绿维文旅编制的《鹤峰县旅游发展规划》为鹤峰县未来旅游的发展制定出一套能够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和产业带动作用的规划方案。

该《规划》将充分挖掘鹤峰的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养生资源优势,结合国际旅游发展趋势,让鹤峰旅游一鸣惊人!二、问题聚焦(一)资源虽好,但分布零散,而且交通极为不便鹤峰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类型齐全,品质较高,但是聚集程度较低,几大优良级资源零散的分布在几个乡镇。

另外,鹤峰县的陆路交通状况还是处于“三无”的状况,无高速、无国道、无铁路,旅游交通的可达性比较低。

(二)国际级的资源,但无世界性的产品鹤峰拥有几个世界级的旅游资源,但是资源没有转化成产品,鹤峰县目前仍缺乏在市场上知名度高的核心景区,更不用说世界性的旅游景区,真是“藏在深闺人未识”。

(三)鹤峰旅游产业如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旅游产业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条重要模式。

鹤峰县未来旅游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核心景区的发展怎么与周边村落、乡镇、县城的相互联动,形成良好的旅游-城镇互动开发模式,提高当地的新型城镇化水平。

(四)周边县域旅游发展成熟,市场竞争激烈,如何突围鹤峰县是大武陵山旅游圈内的旅游处女区域,而目前大武陵山已经形成了一批比较有影响的旅游景区和旅游城市,由于面向同一客源市场,而且旅游资源也存在某种程度的相似性,所以旅游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如何突围,如何发挥其后发优势,是鹤峰旅游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鹤峰屏山调研报告

鹤峰屏山调研报告

鹤峰屏山调研报告鹤峰屏山为湖北省黄冈市的一座县级市,属于丘陵地带。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鹤峰屏山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度假。

为了更好地了解鹤峰屏山旅游业的现状和发展潜力,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一、调研目的主要从旅游资源、旅游服务、旅游规划等方面进行调研,了解鹤峰屏山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提供依据。

二、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图书资料收集等方法,对鹤峰屏山旅游业进行了全方位的调研。

三、调研结果1. 旅游资源:鹤峰屏山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

景区内拥有丰富的森林、瀑布、峡谷等自然景观,以及深厚的人文历史背景。

但是,目前景区的开发利用还有待提升,很多景点缺乏设施和标示,影响了游客的体验。

2. 旅游服务:鹤峰屏山的旅游服务整体水平较高,有不少专业的导游和接待人员,也有一些高品质的住宿和餐饮服务。

然而,我们发现一些服务人员的素质和专业程度还有待提高,缺乏对游客需求的了解和关心。

3. 旅游规划:鹤峰屏山的旅游规划相对较为滞后。

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规划文件,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如旅游设施建设滞后、景区之间的交通连接不便利等。

四、问题分析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找出了鹤峰屏山旅游业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景区的开发利用还有待提升,需要加大投入力度,提升基础设施。

其次,旅游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需要进一步培养和加强。

最后,旅游规划需要与实际情况更为贴合,同时加强与其他景区的合作和交流。

五、建议和对策为了促进鹤峰屏山旅游业的发展,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和对策:1. 增加投资力度,提升景区基础设施,完善景点标示和交通连接。

2. 加强旅游服务人员的培训,提升服务水平和专业素质。

3. 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规划,整合资源,提高景区的整体竞争力。

4. 加强与其他景区的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动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

六、总结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对鹤峰屏山旅游业的现状和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鹤峰屏山调研报告

鹤峰屏山调研报告

鹤峰屏山调研报告1. 引言鹤峰屏山是中国湖北省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闻名于世。

为了更好地了解鹤峰屏山的发展潜力和旅游资源,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2. 调研目的调研的主要目的是评估鹤峰屏山的旅游资源和发展潜力,为地方政府和旅游相关企业提供可行的发展方向和建议。

3. 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多种调研方法,包括实地考察、访谈和问卷调查。

以下是我们的具体步骤:步骤一:实地考察我们深入鹤峰屏山,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考察。

我们观察了山脉的地貌特征、植被分布和水质状况。

我们还参观了当地的文化景点,如古老的寺庙和传统的建筑。

步骤二:访谈我们与当地政府官员、旅游从业者和居民进行了访谈。

我们询问了他们对鹤峰屏山旅游发展的看法和建议。

他们提到了一些潜在的问题,如交通不便和宣传不足。

步骤三: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向游客收集了关于他们对鹤峰屏山的认知和满意度的数据。

我们通过分析问卷结果,得出了一些有关旅游体验和改善措施的结论。

4. 调研结果通过以上的调研方法,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结论一:鹤峰屏山的自然风光壮丽实地考察显示,鹤峰屏山拥有壮丽的山脉和清澈的水域。

这些自然景观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原因之一。

结论二:文化遗产丰富鹤峰屏山还有许多传统的寺庙和建筑,展示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这些景点吸引了对历史和文化感兴趣的游客。

结论三:交通不便是一个问题访谈中,许多人提到鹤峰屏山的交通不便。

目前,到达山区的交通方式有限,需要进一步改善。

结论四:宣传需要加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许多游客对鹤峰屏山的认知不够充分。

地方政府和旅游从业者需要加强宣传,提高鹤峰屏山的知名度。

5. 建议基于以上的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建议一:改善交通条件地方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到达鹤峰屏山的交通条件。

可以考虑修建更多的道路或提供更多的公共交通工具,以提升游客的便利度。

建议二:加强宣传和推广地方政府和旅游从业者应加强对鹤峰屏山的宣传和推广。

鹤峰人口调查报告

鹤峰人口调查报告

鹤峰人口调查报告鹤峰人口调查报告鹤峰县位于湖北省西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城。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鹤峰县的人口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更好地了解鹤峰县的人口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一次人口调查。

一、人口数量与分布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21年底,鹤峰县的总人口数量为80万人。

其中,城区人口约占总人口的30%,而农村地区人口则占70%。

这一数据反映了鹤峰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城乡差距较大。

二、人口结构与性别比例调查还显示,鹤峰县的人口结构相对年轻化,15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占比较高,约占总人口的25%。

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比较低,仅约占总人口的10%。

这一数据表明,鹤峰县的人口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老龄化趋势较为严重。

在性别比例方面,男性人口稍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1.05:1。

这与农村地区男性劳动力相对较多的现象相吻合。

然而,随着农村人口的流失,这一比例可能会发生变化。

三、人口流动与城市化进程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鹤峰县的人口流动也日益频繁。

调查显示,每年有大约2%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寻求更好的就业和生活条件。

这一现象在年轻人中尤为明显,他们更倾向于到城市谋求发展。

然而,人口流动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首先是农村地区的人口减少,导致农业生产力下降。

其次是城市人口的增加,给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带来了压力。

因此,鹤峰县需要在城市化进程中谨慎把握,平衡农村和城市的发展。

四、人口教育与职业结构调查显示,鹤峰县的人口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大多数居民只受过初中教育。

这一现象在农村地区尤为明显,农民普遍缺乏高等教育机会。

因此,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是鹤峰县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职业结构方面,鹤峰县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农民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就业人口。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就业机会也在逐渐增加。

因此,鹤峰县需要加大对非农产业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五、人口发展与社会问题人口调查还发现,鹤峰县存在一些社会问题。

鹤峰屏山调研报告

鹤峰屏山调研报告

鹤峰屏山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本次调研旨在对中国湖北省鹤峰县的屏山进行综合性调研,了解屏山的自然环境、人文风貌和旅游资源,为该地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与当地居民和相关机构进行深入交流。

在实地考察中,我们对屏山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记录,包括地形地貌、植被分布等自然环境要素,以及当地村落、建筑和风景名胜等人文要素。

同时,我们还制定了问卷调查,对游客和居民进行了调查,了解他们对屏山的印象、期望和需求。

与当地居民和相关机构的交流主要通过座谈会和个别访谈的方式进行,听取他们对屏山旅游开发的意见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 自然环境屏山地势较高,山势险峻,地形特点使得屏山形成独特的自然环境。

这里森林覆盖率较高,植被种类繁多,野生动物资源丰富。

这为屏山的生态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 人文风貌屏山既有传统的农村风貌,又有独特的民俗文化。

屏山的居民以农民为主,他们保留了许多古老的传统习俗和手工艺制作技能。

而屏山的村落和民居也保留了较为完整的农村建筑样式,是了解中国传统村落的绝佳场所。

3. 旅游资源屏山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风景名胜、人文景点和特色小吃。

其中,屏山大峡谷被誉为“奇特怪异,百里画廊”,是屏山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

此外,屏山还有许多寺庙和古建筑,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调研结论通过对鹤峰屏山的综合调研,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屏山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适宜开发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多种旅游产品。

2.屏山的村落和民居是了解中国传统村落和农村文化的绝佳场所,可以开展农村旅游。

3.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应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避免过度商业化和破坏性开发。

4.加强与当地居民和相关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屏山旅游的发展。

五、建议基于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促进屏山旅游的发展:1.制定详细的旅游规划和开发方案,科学合理地开展旅游开发,充分发挥屏山的旅游潜力。

鹤峰政协助推旅游发展想新招出高招

鹤峰政协助推旅游发展想新招出高招

鹤峰政协助推旅游发展想新招出高招
郭淑静
【期刊名称】《世纪行》
【年(卷),期】2013(000)003
【摘要】本刊讯如何促进鹤峰旅游,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旅游的认识,从而积极投身和推动旅游发展,是鹤峰县政协主席张真炎思考得最多的问题。

2012年10月。

张真炎参加在湖南张家界举办的武陵山片区旅游行政管理干部培训班,聆听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刘锋博士的旅游经济专题讲座,刘博士的精彩演说,深深的打动了张真炎的心,同为山区的邻居张家界的旅游发展和鹤峰的旅游滞后,更让他的心被深深触痛。

基于此,张真炎萌生了请刘博士来鹤峰专为旅游传经授道,利用专家学者的理念,
【总页数】1页(P29)
【作者】郭淑静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发挥政协优势助推漯河文化软实力提升——漯河市政协积极助推文化旅游业发展纪实
2.一个政协委员释放出的正能量——鹤峰县政协委员夏春松侧记
3.遍撒绿色在深山——记恩施州政协委员、鹤峰县政协常委张长友
4.高招出新规:高考加分新增5种情况
5.高招出击,四颗子弹救人质——俄特种兵解救矿水城机场人质纪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鹤峰十大特产简介

鹤峰十大特产简介

鹤峰十大特产简介一、鹤峰茶分享到:3在2004年底公布的第三批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名单中,鹤峰县荣膺“中国茶叶之乡”称号。

鹤峰县有茶园10.8万亩,去年茶叶总产量近6500吨,总产值1.45亿元,出口创汇380万美元,直接为农民提供现金收入5000万元,茶叶已成为该县农民致富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该县在茶叶生产过程中,重点推广应用了机剪机采、无性系良种、名优茶加工及无公害生产等新型适用技术,10.8万亩茶园中有9.5万亩通过了中国有机茶开发与发展中心的认证。

茶叶产业是鹤峰县的第一名片、特色产业培植的第一重点、农民增收的第一财源。

该县聚合众力构建“生产有标准、产品有标志、质量有检测、认证有程序、市场有监管、企业有龙头”的茶叶产业格局,截至目前,全县茶园面积已达25万亩,茶叶年产值过5亿元,茶农直接现金收入2.6亿元。

如今,鹤峰绿茶、白茶、黑茶、宜红茶等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吃香,而且畅销国际市场。

鹤峰茶鹤峰县茶叶产业协会湖北省鹤峰县走马镇、铁炉乡、五里乡、燕子乡、中营乡、下坪乡、邬阳乡、太平乡、容美镇等9个乡镇。

鹤峰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武陵山脉腹地。

地理坐标为东经109°45′-110°38′,北纬29°38′-30°14′。

AGI2008-07-00048二、走马葛仙米分享到:13走马葛仙米早在1500年前就被人们认识,据《本草纲目》记载:“葛仙米,生湖广沿溪(今湖北鹤峰走马镇地辖)穴中石上,遇大雨冲开口,此米随流而出。

土人捞取,初取时如小鲜木耳,紫绿色,以醋拌之,肥绿可食,土名开仙菜,干则天仙米,晋葛洪隐此乏粮,采以为食,故名‘葛仙米’”,这就是土家先民世代传颂至今的晋朝葛洪(注东晋人,炼丹家,医学家,道教伦理家)南岭途径走马患疾,病害荒采以为食,奇获身疾康复之功效,后,洪入朝歌,以此奉献皇上,体弱多病的皇太子食之,病除体壮,皇帝娘娘食之,四处求医无法治愈的夜盲症病除,皇感洪恩,随将“天仙米”赐名“葛仙米”的传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鹤峰旅游产业发展状况
卢宜峰 吕宗耀
(湖北民族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
摘要:旅游业是产业关联度高,就业安置空间大,资源消耗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扩大消费对于保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随着旅游消费比重的不断提高,旅游业正在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鹤峰简介
鹤峰因“白鹤绕峰吟,青山伴鹤舞”得名,是全国最早被立为自治县的县市。

鹤峰更是巴文化发祥地之一,容美土司雄踞一方数百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红四军的诞生地、湘鄂边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先后被定为国家一类革命老区县,有着全恩施州唯一一条被列入国家红色精品旅游路线之一的景区。

境内山川秀美,资源丰富。

1.鹤峰旅游发展现状
1.1旅游格局。

鹤峰县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一圈两区三线”的旅游格局。

“一圈”即八峰森林公园、满山红烈士纪念园、董家河、屏山景区、木林子自然保护区、中营生态观光长廊旅游圈;“两区”即屏山旅游区和董家河旅游区;“三线”即三条精品线路:太坪-容美-中营-下坪-邬阳红色旅游线;分水岭一太坪-容美-燕子-界牌树生态观光线;屏山-五龙山-走马-麻寮土司遗址-铁炉的土司文化旅游线。

1.2品牌打造。

鹤峰以长寿之乡为主题又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预备打造“中国之中,养生鹤峰”的名片。

其中80岁以上的老人占79%,而100岁以上的老人更是多达22人。

旅游建设的投资主题是河南商会,在前期投入了50亿的资金。

1.3旅游元素的发展现状。

目前鹤峰县没有专门的旅行社,仅有4个门市部,一个旅游车队,一个三星级宾馆和一个按五星级标准在建的宾馆,预计建起后容纳旅客的数量在3000-5000人。

鹤峰县已创建容美镇屏山村、走马镇升子村等全省旅游名村;创建了394户农家乐,其中4家四星级农家乐,可带动农民就近就业人数2000余人;结合新农村建设,资源加入旅游元素的居民约2500户,为乡村旅游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并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构建全县唯一的旅游商品购物场所—“连升阁”。

后期会不断地开发建设旅游商品,修建旅游购物场所,优化物流配送。

规划在“十二五”期末建成具有旅游特色的商品一条街以及土特产批发市场,促使旅游附加值达到1.5亿元。

按照旅游信息化、商务化、数字化的要求,构建一个网络购物平台。

目前和网络运营商的合作以在州旅委的指导下展开,并利用3G网络积极发展“恩施手机旅游报鹤峰版”,大量提供购物信息。

2.鹤峰旅游开发优势分析
2.1丰富的旅游资源。

鹤峰民族文化丰厚。

鹤峰古称柘溪、容米、容阳,是容美土司故地,是古代巴人廪君种的一支后裔,早在新石器时代土家族的先民容米部落就繁衍生息于此,处于“世外桃源”的境界长达1600年以上。

容美土司从元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建立黄沙寨千户时始有正史记载,到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改土归流止,历经425年,由田氏土王世袭相承,“改土归流”后成为鄂西境内唯一设置州治的地方,至今尚存有屏山爵府等历代土王行宫遗址50余处和上千件民族文物、历史文物。

2006年,容美土司遗址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明嘉靖至清雍正的200年间,容美土司连续6代,涌现10位诗人,创作各类诗词3000多首(今存有380题、524首),于清康熙年间汇成《田氏一家言》。


不仅在土家族历史上绝无仅有,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上
亦是绝无仅有的。

鹤峰革命历史灿烂。

是湘鄂边苏区的中心、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和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至
今留存着中共湘鄂西前委、苏维埃政府、中国工农红军第四
军诞生地等100多处革命旧址。

“共和国第一号烈士”段德昌、
贺龙的胞姐贺英、红九师师长王丙南等英烈就长眠于鹤峰满山
红国家级革命烈士陵园内,满山红烈士陵园也因此被列入全国
30条红色精品旅游线路推荐景点。

鹤峰自然资源丰富。

鹤峰
水能资源人均占有量全省第一,溇水河、芭蕉河水库库区风光
集险、秀、奇一体,旖旎迷人;茶叶种植面积、产量和出口全
省第一;野生薇菜、野生箬叶出口全省第一;亿年海生动物化
石“百鹤玉”全国独有;“稀世山珍”葛仙米世界罕见;森林
覆盖率达80%,为“华中药库”的荟萃之地。

是中国四大磷
矿之一(湘鄂磷矿带)和世界最大硒矿带的主要组成部分。

2.2 鹤峰旅游的区位优势。

鹤峰具有极大的旅游区位优
势。

地处著名旅游城市宜昌至重庆、神农架至张家界的结合部,
县城距自治州首府恩施176公里,距省会武汉603公里,到长
江“黄金水道”的巴东港、宜昌港分别为251公里和272公里,
距张家界火车站161公里,石门火车站251公里。

2.3其他优势。

我国经济持续良好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越
来越好,旅游群体规模越来越大。

政府也大力扶持旅游业发展,
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竞争市场更加有序。

网络的普遍发展,
也大大降低了旅游业发展的难度及资金投入。

3.鹤峰旅游开发劣势分析
3.1虽然鹤峰县具有优质的地理、人文旅游资源禀赋,但是
由于鹤峰旅游起步晚,基础差,缺资金,项目启动困难等原因,
旅游资源尚处于闲置状态,未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

旅游服务业
对县域经济拉动力尚不明显,旅游服务业的发展与鹤峰县域经济
的发展水平还不相适应,可持续发展水平不高,所以各级政府对
旅游产业的认识过于保守,没有把旅游产业当作龙头产业来抓。

3.2旅游交通瓶颈的制约,旅游进出口通道不畅,旅游基
础设施不完善,使旅游可进入性较差,给招商引资造成了巨大
的阻碍。

与旅游业配套服务的交通、餐饮、住宿、购物等设施
的发展状况较差,还无法满足发展旅游业的基本所需。

3.3旅游市场完全没有成形,旅游品牌形象尚未建立,未
能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得旅游业宣传推介工作
尚未起步,招商引资还是一个空白。

3.4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管理的体制直接关系到旅游产品
的整体规划和整合营销是否成功。

而旅游资源多头管理的现状,
在全国来说十分普遍,在鹤峰更是如此,政府没有政策上的创
新,只等上级来决策,上级没要求的不敢搞,上级要求了的却
没有效的完成。

3.5旅游专业人才紧缺。

根据我们的调查,鹤峰的旅游从
业人员尤其是讲解员和导游人才完全是一个短板。

目前导游由
于文化素质等背景原因不具备良好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服务技
能,这样就不能很好的传达给游客,游客自然无法得到旅游的
最大满足。

作者简介:
基金项目:
卢宜峰(1990),男,土家族,湖北恩施,硕士,湖
北民族学院,研究方向:少数民族经济管理。

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分配与增长互动关系的SWARM
仿真研究--以恩施州为例。

基金编号:71263015
013
GLOBAL CITY
GEOGRAPH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