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融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8月,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召开,提出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自觉融入中小学教育中。

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对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加强素质教育,坚持思想道德建设与身心健康发展相统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做好和谐文化建设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是教育系统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所在。

当代小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价值观正处于启蒙、形成和发展阶段,因此,加强对当代小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关系到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现以及中华民族的振兴与腾飞。

班主任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师,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班主任要全面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利用各种途径和策略让班集体成为孩子的精神家园。

长时间以来,学校领导组织我们全面抓好“三个倡导”教育普及活动。

以“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本内容,编写校本教材,融入课堂教学,抓好背诵熟记,引导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慢慢品味,细细琢磨;运用电子屏、宣传海报、主题班会等载体广泛宣传“三个倡导24个字”,形成浓厚的社会氛围;通过开展教学活动、国旗下的讲话、“三字经”诵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观念、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作为一名从教将近20年的老教师,应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班主任工作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日常行为和教学工作中。

一、引导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育学生的关键是引导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小学生是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儿童,主体意识淡薄,应该说只是一个发展中的主体、待开发的主体。

因此,在尊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同时,要有目的地锻炼和提高其自主、自理、自控、自治的能力。

在班级里,教师可以
把“相信自己,尊重他人,我能行”作为班级座右铭,激励每个孩子树立自信。

在管理班级事务中,采用竞赛方式,及时指出学生得失原因,引导他们朝正确的方向努力。

利用各种活动,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让他们明白团队合作的真谛,随时捕捉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予以肯定和发扬光大。

此外,注重学生习惯的培养。

比如,每天早读时间,教他们直起腰板,大声朗读,同时培养小干部的早
读组织能力,及时讲评。

下午上课前有十分钟的练字时间,利用这段时间给学生进行词语听写,全对的学生可在本上画一朵花,可将之称为“夺花比赛”,把这段时间叫作“夺花练字时刻”。

每天听写的词语不多,主要是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写好字,夯实基础知识。

看到自己本上的红花越来越多,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也会越来越强!
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提出“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教育理念。

从一年级起,教师就应该开始培养班级学生,除班级所需的班干部以外,有专门负责开门的“门长”,负责班级图书角的“图书管理员”,
作者简介:陈巧芸(1977-),女,甘肃兰州人,兰州市西固区福利东路第三小学(兰化一校)高级教师。

刍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融入
陈巧芸
(兰州市西固区福利东路第三小学[兰化一校],甘肃兰州730060)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是贯穿教育发展的一条红线。

小学生正处于人
生观、价值观和主体意识逐渐形成的阶段,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以班主任工作为依托,充分利用
班主任工作中的育人因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班主任工作;融入
中图分类号:G62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7-0244-02
. All Rights Reserved.
负责浇花护花的“护花使者”,负责整理讲台办公桌的“老师助理”,负责白板和白板笔正常使用的“班级技术员”、负责检查桌套和提醒同学带桌套的“桌套检查员”,负责监督学生不追跑打闹的“安全员”,负责及时关灯的“节电员”,负责放学路队的“队长”和“边队长”等,让学生的责任心得到很好的培养。

二、用爱心打动学生
我国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教育的灵魂。

热爱学生是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真诚地关心、帮助和爱护学生,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工作。

爱学生,首先必须尊重学生。

教师要一直鼓励学生做好自己该做的事,相信自己在真正努力后一定会有收获,树立自信心。

要求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如上课时认真倾听他人发言,尊重他人劳动成果,不乱扔垃圾等。

尊重别人,也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其次,关心理解学生。

一方面,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感受生活的快乐和苦恼;另一方面,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他们有话愿意跟教师说,有事愿意找我们商量,遇到困惑愿意让他人帮忙。

另外,班主任对家庭有特殊情况的学生要付出更多的爱,给予更多的理解,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很有帮助。

班里曾有这样一个学生,待人接物都很有礼貌,学习也很刻苦努力。

可是有一段时间,孩子突然变得性情孤僻暴躁,作业完成马虎了事。

笔者感到迷惑不解,便急忙和家长沟通,才得知,孩子两岁时失去妈妈,一下子就明白了。

那段时间,我们正在学习有关歌颂母爱的文章。

失去母爱孩子的内心,是非常脆弱的!他在用这样的方式表达,他是多么渴望地拥有母爱!那天下午放学,笔者把他留了下来。

当教室中只剩下我们两个人时,在轻轻地告诉他会像妈妈一样关心他,爱护他时,他一下子扑到笔者的怀里痛哭起来,这让人哽咽无言,任由泪水从脸颊滑落……从那以后,开始格外关注这个孩子,教他跳绳,教他朗诵,教他如何和他人相处。

孩子家长非常感激,说孩子遇到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正是这些点点滴滴,让作为教师的我们意识到关注孩子精神成长的重要性。

再次,爱学生必须严格要求。

教育离开严,便不会成为完整的教育。

对学生的错误要坚持原则,该批评的一定要批评,绝不姑息容忍。

批评时要以理服人,以德服人,指出错误,但不能全盘否定,应该在诱导方面多下功夫,激励学生上进。

最后,爱学生,应该对学生多一份鼓励和赞扬,这是班主任教师爱学生的长远目光。

班主任不要吝惜对学生的鼓励与赞美,其实这是促使学生进步的助燃剂。

三、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
作为班主任,每天都要与班上的几十位学生打交道,处理大大小小的各种事务。

那么,如何能让自己在烦琐的工作中保持一份愉悦心情呢?应该多笑。

“笑”是一种胸怀,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

笑对人生可以让我们充满生活的勇气,积极进取,品尝到更多人生的快乐与意义。

教师应该经常这样教育学生:“人世间有什么?有阳光,有鲜花,有正义,有善良,有勤奋,有自强,有开朗,有快乐。

人世间还有阴云,有懒惰,有自卑,有狭隘,有忧虑。

生活中原本有快乐,善于寻找,善于站在快乐的一方,便是快乐的人。

”教师健康快乐,学生会更加健康快乐。

尤其是班主任,更应该积极乐观,笑对人生,才容易使学生耳濡目染,保持开朗乐观的心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润物细无声;要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策马扬鞭,思想先行。

作为班主任,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很简单,就是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用爱心点亮孩子们的心灯。

班主任工作是一个不断学习、多次检验、反复修正的过程。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达给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是班主任肩上责无旁贷的重任。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教育工作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关注,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

同时,需要学生主动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为班主任,应该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具体地融入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营造有利于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引导师生成长的旗帜和灵魂。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