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紧跟汽车时代发展脉搏,服务您的驾驶生活
学习形式: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学生入校前一年,在大专理科基础学院进行通识教育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的学习。
之后进入专业学院学习专业核心课程。
学习期间实行学分学绩制管理,学生可根据本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由选择课程、教师、授课时间、学习年限,提前修满学分和学绩者可以提前毕业。
学分学绩制充分调动了老师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
学生经过在文理基础学院的学习,深入了解专业情况后,可于第一学期末、第二学期末根据专业学习情况调整专业。
考核方式:
在每门课程学习结束后,均需进行两次考核,分为卷一和卷二。
卷一由学校教务处统一根据题库组织命题工作,命题突出该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通过卷一考试即可取得该课程规定的相应学分;卷二由任课教师自主命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题目注重实践性、应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
此外,卷二成绩还包括学生日常表现、平时成绩、单元测验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实践课程成绩等组成,卷二成绩决定学生的学绩分数。
这种考核方式改革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在优势课程上取得较高学绩,来补充劣势课程的不足,实现优劣势互补,突出个性化培养。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能从事汽车生产、汽车检测、汽车维修、汽车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1、具有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
2、具有机械学、电子学等领域的专门知识和一定计算机应用能力;
3、常用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的基本实践能力以及解决与本专业有关的机电技术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具有一定的自动控制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
5、具有基本的数控编程与操作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技术管理能力和生产协作能力。
主干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英语、机械制图、汽车机械基础(上)、汽车机械基础(下)、电工学、汽车构造(上)*、汽车构造(下)*、汽车电子技术*、汽车营销学*、汽车概论、AutoCAD、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汽车材料、CAD/CAM技术、汽车诊断与检测技术、检测技术及应用、汽车维护与修理、汽车自动变速器、汽车美容、内燃机废气排放与控制技术、企业管理、市场学、汽车商务谈判
专业特色:
随着轿车的大幅降价及国民收入的逐年增加,轿车在21世纪进入中国三分之一以上家庭已不再是神话,因此,汽车营销人员也将走俏职场。
十大热门专业中汽车类、营销类分列其中。
汽车行业中的复合型人才将成为竞争焦点,比如具备汽车技术背景的营销人才。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人才培养的落后和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人才缺乏的问题进一步凸现。
目前世界汽车工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将在汽车服务业,因此,具有先进的汽车营销、服务领域的理念、方法和经验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是众多汽车后服务企业的迫切需求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具有广泛的就业前景。
就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汽车生产企业、汽车整车及零配件销售企业以及汽车维修企业从事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生产制造工作;、从事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销售策划、市场公关和售后服务工作;从事汽车维修、汽车检测、汽车保养等工作。
也可以进行专升本、考研深造、自主创业等。
教师风采:
王鼎,教授,长年从事电工学、电工电子技术等技术基础课的教学工作,多次获得校级优秀教学奖,并于2006年获校级“教学名师提名奖”。
主编、主审、参编、公开出版发行教材十多册。
其中主编的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电工电子技术》为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并获吉林省优秀教材奖。
参加过部、省级科研两项,先后在核心期刊发表科研、教研论文十余篇。
主讲课程:汽车电器、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等。
翟建,教授,中共党员,毕业于广东工业大学工程图学专业。
在职业院校工作19年、企业工作6年,先后任讲师、高级讲师、工程师、总工程师、副总经理等职,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获得部级教改成果三
等奖1项,曾获“厅级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主持企业改造项目两项:抽出机的技术改造、涂布机的技术改造。
现为青岛滨海学院机电系机械教研室教师。
主讲课程有“CAD/CAM技术”、“机械制图”、“公差与技术测量”、“金属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设计基础”等。
孙占先,教授,教育科研成绩:论文《浅析汽车节油》、《柴油发动机功率不足与排气管大量冒烟的故障诊断》被评为市公路学会交流一等奖。
2002市中区人大代表;枣庄市公路学会会员;枣庄市技师评审委员会成员。
在市公路学会及枣庄交通上发表的论文有:1、《浅析汽车节油》、2、《柴油发动机的汽车油路故障排除浅析》;3、《蓄电池的维修原理及使用寿命的延长》;4、《柴油机发动机公率不足及排气管大量冒烟的故障诊断》;5、《汽车的排气污染与环境保护》.主讲《汽车构造》、《汽车维护与修理》、《汽车诊断与检测技术》、《汽车美容》等课程。
吴海,硕士,教授。
历任任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设计、加工工艺设计、等工作;2007年参加了中德高等职业教育师资进修项目的学习。
任零件切削加工与装配课程精品课程的负责人,编写了零件切削加工与装配课程讲义,在示范性院校建设中承担了<<零件切削加工与装配>>的课程建设
和<<实训基地现场管理模式>>的建设。
主讲课程有《工程力学》、《汽车机械基础》、《汽车构造》等课程。
徐斯朝,教授,曾在工矿企业工作多年,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曾编写省级技师教材、CAD/CAM实训教材各1部。
2006年获湖北省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指导教师(负责CAD 设计及动画制作)三等奖,2008年获湖北省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指导教师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获专利1项。
对数控自动编程有深入研究,擅长产品造型设计及机构动画制作。
主讲课程有《CAXA》、《PRO/E》、《Ug》、《数控自动编程》《数控编程与操作》等。
董兰,讲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青岛理工大学。
2009-2010学年度担任机械工程教研室主任,担任《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塑料模具综合实验》、《制图员培训》等课程的教学,还任08机械本3的班主任;两度带队进行山东省机电创新大赛的作品制作,比赛中均取得了良好成绩,2009年5件作品获奖,2010年8件作品获奖;公开发表论文12篇,其中 2006年度获院级科研成果三等奖,2008年度获科研成果二等奖,参编教材一部,在研院级教研项目一项。
谷晓妹,硕士,讲师。
主要讲授《材料力学》、《理论力学》、《液压传动》、《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等主修课程。
在滨海学院期间担任班主任工作,所带班级07机械本科1班于2009年获省级优秀班集体。
教学成果显著,获得滨海学院第三届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一等奖。
戴景杰,讲师,中共党员,硕士,毕业于兰州理工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
主要研究方向为材料表面改性与强化。
承担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讲授《材料科学基础》、《物理化学》、《金属材料学》、《材料分析测试技术》、《专业英语》等专业课程,在《SurfaceReviewandLetters》、《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等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 EI收录1篇。
钟仙凤,硕士,讲师,主要讲的课程有:《检测技术及应用》、《电子测量技术》、《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等。
发表学术论文三篇。
庄蕾,硕士,讲师,主讲《机械设计基础》、《焊接结构》和《汽车材料》等课程。
在北京625所作课题期间,先后参加了国家级科研项目“铝合金、钛合金自动化焊接技术
研究”、“激光焊接腹鳍”及“飞机进气道激光焊接技术”。
在滨海学院期间,主持了省级和校级科研项目各一项。
在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5篇。
郑慧敏,硕士,讲师,中共党员,研究方向:交通系统优化与设计、公共交通规划、城市客货运枢纽规划。
发表期刊论文一篇,德育论文一篇。
主讲课程有:《交通运输组织学》。
《运输经济学》、《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市场营销学》、《汽车保险与理赔》等。
陈璇,硕士,中共党员,2012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现为机电工程学院机械二教研室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交通评价分析,城市BRT(快速公交)研究,交通政策与法规研究,交通运输规划与仿真。
发表德育论文《浅谈大学德育中的感恩教育》一篇。
主讲课程:交通运输组织学、现代物流学、AutoCAD等。
韩程章,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研究方向为微电子技术、微细加工技术。
主讲课程《半导体物理学》、《半导体器件物理学》、《太阳能电池基础与应用》。
发表SCI论文一篇《HighPotentialColumnarNanocrystallineAlNFilmsDepositedbyRFReactiveMagnetr onSputtering》,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一种在固体表面固定蛋白质的方法》,参与过多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科研项目。
时妍妍,女,硕士,毕业于上海理工大学。
主要从事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与控制以及智能交通等方面的研究。
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科研能力。
主要参与完成过《上海市城际交通与城市交通整合发展政策研究》(上海“十二五”期间交通白皮书部分内容)、上海市《五角场核心区域动态交通仿真与评价》、《停车场智能诱导系统开发》、《车路协同实验》、焦作市《综合城市交通规划》、焦作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以及广州市《番禺区交通发展规划》等项目。
发表学术论文二篇。
主讲课程:汽车电器、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等。
教学设施:
汽车电器设备
汽车使用实习
汽车现场操作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