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密地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下学期高一(19届)历史学科期末考试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用耦犁,二牛三人,把耕地开出广一尺、深一尺的沟,开出的土堆在旁边成垄,播种时把种子种在墒情较
好的垄内,待苗长大中耕时即用垄上的土培在根部,盛暑时则垄尽而根深,既保持水分,又抗风不易倒伏……使土地得到轮换耕作。

马克垚先生在《世界文明史》里描述的耕作方法是( )
A。

代田法 B。

耦犁 C。

耕耙耱技术 D.垄作法
2。

“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札记·曲礼》中这段话反映的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形态是( )
A。

官营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

工场手工业 D.民营手工业
3。

雍正皇帝认为:“……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这说明其主张( )
A.闭关锁国
B.工商皆本 C。

盐铁官营 D。

重农抑商
4。

清初两淮和两浙的盐商家庭总共不及1000家,而到乾隆末年,盐商家庭却已产生了280余名进士,占全国进土总数的1.88%.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士贵商贱观念已被打破 B。

盐商经济实力迅速提高
C.商人谋求转变社会地位 D。

商人得到政府优厚待遇
5。

鸦片战争前,“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
能随便出游。

”这段描述从实质上反映出清政府( )
A。

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B.限制外国人人身自由
C.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 D。

尽力保证外国人安全
6.据史料记载,唐初诏令男20岁、女15岁即要结婚成家。

唐玄宗又敕令,男15岁、女13岁,听婚嫁.“刺
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量准户口增多,以进考第"。

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一家一户经营方式的增长
B.促进人口增长
C。

传承早婚早育的传统风俗习惯 D.恢复社会稳定
7。

《后汉书》记载:“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这段材料旨在说明()
A.兴修水利实现了经济重心南移
B.盐铁官营推动了生产技术的普及
C.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
D.采用犁耕技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8。

“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
却猛增了55%”。

该材料表明造成1929年经济危机的原因是( )
A.美国国内的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B.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C。

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 D。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9。

罗斯福在美国总统竞选中的演讲中说:“我的愿望是排除革命……既避免激进的革命,又防止保守的革命。

"他就职后为“排除革命”而采取的重大行动是()
A.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B.实施“新政”干预经济
C。

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D.提倡“新经济”模式
10.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林德贝克批评说,“这种经济患上了‘动脉硬化症’,对劳动缺乏刺激
作用,带来了社会发展的放慢或停滞”。

他所批评的是( )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自由资本主义经济
C。

高度发达的福利经济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1.下面是1933~1937年间美国政府兴办的公共工程统计表(部分),这些工程的兴建
所体现的罗斯福新政的重要举措是( )
项目国有公园桥梁机场公共建筑公路下水道
数量20万英亩7.7万座285座12。

2万幢66。

4万英里2。

4英里
A。

复兴工业 B。

以工代赈C。

调整农业 D。

整顿金融
12.美国第40任、第49-50届总统里根(1981年—1989年)在就职演说中说:合众国正面临巨大的经济困
难……在当前这场危机中,政府的管理不能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

政府的管理就是问题所在……我们目前的困难,与政府机构因为不必要的过度膨胀而干预、侵扰我们的生活同步增加,这决不是偶然的巧合。

对材料解读最正确的是()
A。

里根将削弱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 B。

美国经济处于严重的通货膨胀
C.联邦政府导致美国出现经济困难 D。

美国将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13。

下图是1953~200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曲线图,导致B点谷值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建设中“左”倾错误发展B。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C。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确立 D。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结果
14.1992年10月,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上指出:“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
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材料中的“新经济体制”指的是( )
A。

计划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宏观调控体制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5.“20世纪50年代后,中国几乎所有的城市居民都被纳入到各种单位组织当中,单位成为国家与市民之间
必不可少的联结,处于社会生活中心位置,整个城市社会的运转表现为各种组织的运行。

”材料所述现象( )
A.反映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B。

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表现
C.说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
D.反映了工业化是国家的重心
16.下图是“1979~1985年中国吸收和利用外资总额”示意图,与之密切相关的历史事
件有()
①创办经济特区②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③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④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
A。

②③④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③
17.下列两幅漫画形象地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前后“客人来了心情不同"的场景。

从“亲朋来家待客愁”到“好
友聚会露两手”的变化得益于(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

“一五"计划的进行 D.改革开放的实行
18.《世界文明史》曾写道:1540年前后,“由于墨西哥、玻利维亚和秘鲁开采的白银
大量输入……结果造成(欧洲)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和工资上涨到如此惊人的程度”。

导致这次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 )
A。

垄断组织的出现 B。

新航路的开辟
C。

工业革命的开展 D.世界市场的形成
19.“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
在英国发端,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

"材料的主要观点是()
A。

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B。

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20。

“(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材料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A.在欧美国家同时发生 B。

诞生许多科学家
C.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D.电力的广泛使用
21。

“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

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

”最能说明上述观点的依据是( )
A。

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 B。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转口贸易利润的刺激 D。

传播基督教的需要
22。

20世纪初,《复报》登载了学生编的新歌:“世界新,男女重平等,文明国,自由结婚乐。

我中华,旧俗直堪递,抑女权,九州铸铁错。

"后来《大公报》、《申报》
等相继刊载.这一现象反映了( )
A.民生主义影响巨大 B。

婚姻自由成为普遍时尚
C。

婚嫁旧俗受到冲击 D。

婚俗中西合壁土洋结合
23.“中国人什么也不需要.东印度公司的一位经理写道:‘我说不出一件能在那儿获得成功的商品;我们把所
有的东西都试过了。

'"导致出现材料所述中英贸易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东印度公司自身经营不善
B.英国商品竞争力低下
C.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抵制
D.中国闭关锁国政策
24.1896年,杨宗濂、杨宗瀚兄弟在无锡开办的业勤纱厂尽管日夜开工,仍无法满足常
州、江阴、镇江等地的需要……1907年,业勤纱厂声誉鹊起,盈余50万两白银。


一现象出现的客观因素是( )
A。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B。

南京临时政府的推动
C.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25。

下表是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的比较表.这一现象造成( )
A.
C.列强控制中国棉纺织业的命脉 D。

中国洋务棉纺织企业大量破产
26.据中新社布鲁塞尔2017年2月22日电,世贸组织宣布《贸易便利化协定》正式生效,
要求各成员提高跨境贸易的透明度,减少货物进出口的程序,促进中小企业参与到全
球价值链之中.据此可知,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 )
A.巩固区域集团化 B。

消除国际竞争
C.推动贸易自由化
D.促进国际合作
27.“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伴随着经济合作的失败、全球经济的瓦解和民族主义的复兴,并由此加剧
了萧条.但是那场大萧条也促成了经济思想的革命.‘再也没有下一次’,是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与会代表的目标。

”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会议旨在解决( )
A。

经济上的自由主义 B。

外交上的孤立主义
C。

政治上的集权主义 D。

经济上的保护主义
28。

欧洲联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不同点是( )
A.以自由贸易实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
B。

既是区域性经济集团组织又具有政治联盟的性质
C.联盟内部各成员国间经济依赖性较强
D。

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29.“俄罗斯传统的核心是民族主义,是强国的诉求.要强国就必须大力发展工业,尤其
是重工业。

为了在短时间内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以强制措施将全体居民控制起来,
特别是要控制农业.”材料论及的是( )
A.俄国农奴制改革 B。

新经济政策 C.赫鲁晓夫改革 D.斯大林体制
30。

“布尔什维克一发现自己处于俄国的主人地位,就面临着创建新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挑战;关于这种新的社会主义社会他们过去已宣传很久了.他们很快便发现,他们对迎接这一挑战毫无准备一一过去的历史中没有任何模式可循.”列宁及其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为迎接“这一挑战”的最初措施是( )
A。

工业建设五年计划 B。

新经济政策
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

农业集体化
第Ⅱ卷(问答题,共40分)
二。

非选择题(第31小题10分,第32小题12分,第33小题18分,共40分。


3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部《农业调整法》。

该法授权农业部长,通过同生产者签订和对参与播种面积控制计划的农场主付以直接补贴的方法,使农场主自愿减少农产品的播种面积。

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一般是政府根据市场需求每年确定和公布某些农作物下一季度的播种面积。

凡是农场主同意者,便与政府签订合同,就可以得到优厚的补贴。

——摘编自《大生》2008年8月
材料二:1936年2月国会通过了美国农业部制订的《土壤保持和作物调配法》.该法案通过给予农场主一定的土地撂荒补贴,限制土地播种面积,减少粮食生产,这次只不过是以土壤保护的名义出现而已, 即通过给土地休耕的农场主休耕补贴,换得他们放弃种植,削减粮食生产。

——摘编自李超民《中国古代常平仓思想对美国新政农业立法的影响》材料三:1938年,罗斯福签署了新的《农业调整法》。

该法规定,由新成立的商品信贷公司以略低于1909—1914年“平价"的价格标准向农民贷款,如果农产品价格下跌至低于政府定价,则农户可将剩余农产品交商品信贷公司,由公司负担差价。

如果市场价高于政府定价,则农民可以在市场出售剩余农产品以归还政府贷款。

美国从此建立起“常平仓制度”。

通过这个方法建立起一个稳定有效的仓库,储存多余的粮食,不至于出现“谷贱伤农",到了歉收年景,这些存粮就可以发挥作用。

-—摘编自夏辉辉《政府对农业的“哺育"》材料四:2002年美国通过新的农业法案,2002年到 2007年6年期间政府提供的各项农业补贴总计6
年达1185亿美元。

美国的新农业法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其农产品出口世界第一的地位,但它严重违背了WTO 的宗旨,招致全球各成员的强烈不满。

这将给没有补贴能力的发展中成员的农业带来巨大冲击,严重损害发展中成员农民的利益。

--摘编自柯炳生《美国新农业法案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分析》
(1)根据材料一指出《农业调整法》的主要实施途径,结合所学概括法案的主要目的。

(4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1936年农业法案内容的新特点。

(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政府农业调整方向的主要变化。

(2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美国巨额补贴违背WTO宗旨”的主要原因。

(2分)
32.对外贸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宋统一南方后,于公元971年在广州设置市舶司.这是沿袭唐制设置的第一个市舶司。

以后又在杭州、明州置市舶司,与广州市舶司合称“三司”。

《元丰市舶法》的颁布更加有利于海外贸易的发展,中外商人往来频繁,商品交易量大增,市舶收入也随之増加。

-—摘编自霍贺《浅析宋代的对外贸易》材料二:货非衣食所急,可谓中国不缺耶。

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卷七
材料三:中国内地风气尚未尽开,资本又不充裕,试问舍世界各国经济互助,有何别法?互助之道无他,即合各国之利病共同,视线一致者,集一银公司,棉铁为主要……凡有一地一矿一事视为可经营者……详确其预算,等差其年度,支配其用数,程序其设施,检核其成绩,而又势以平等资本,公开昭布其条件,而互输产品保公司之利,以不犯土地尊主国之权。

——张謇《张季子九录·实业录》
材料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批准在广东、福建两省的个别地区建立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改革开放三十年》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6分)
(2)材料二三在对外方面的主张有何不同?(4分)
(3)材料四与材料三的主张本质上有何差异?(2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16-17世纪的英国社会,家庭生产主要以家庭手工业为主,……生产的主要环节是在工匠的一家一户的劳动单位中进行,户主对家庭成员仍具有在经济生产和生活方面进行管理的职能。

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发生,大机器协作生产方式兴起,使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业和手工作坊被排挤、吞并,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功能也就日益让位于工厂中组织的大规模工业,……父亲不再具有劳动组织领导人的地位,由此失去了支撑他对于户内成员权威的强大的支柱。

--孟庆芳《试析16—18世纪英国家庭的演变》材料二:工业革命纺织机的出现,为劳动妇女提供了走出家庭的机会,中产阶级妇女也逐渐走近变化中的社会。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各国妇女运动的兴起,英国妇女在1928年也获得了与男子同样的选举权.……家庭内部妻子对丈夫、孩子对父亲的经济依赖减弱,……维系家庭的主要纽带不再是经济而是感情.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涅·托夫勒认为在核心家庭中,“爱情已从家庭关系的外沿变成它的首要的正当的核心”。

……相对于前工业化时代因经济关系,或为生存而组成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前后英国家庭功能出现的变化,并指出这一变化的社会条件。

(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归纳英国家庭关系的进步之处,并分析英国妇女地位变化产生的政治经济影响.(12
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说明社会变迁与家庭演变的关系。

(2分)
2016—2017学年下学期高一(19届)历史学科期末考试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二.非选择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8分,共40分。


31。

(10分)
(1)政府补贴,农民自愿. 解决1929-1933经济危机。

(4分)
(2)将保护环境与限制农业生产结合。

(2分)
(3)由调控农业生产到调控剩余农产品.(2分)
(4)农业补贴提高美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破坏了贸易自由化原则.(2分)
32。

(12分)
(1)原因:宋朝政府设置专门机构并通过立法保障贸易发展;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

(6分)
(2)材料二:闭关锁国.材料三:在维护中国主权的条件下,积极引进外资。

(4分)
(3)材料三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材料四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4分)
33。

(18分)
(1)变化:家庭的生产功能逐渐消失。

(2分)
社会条件:英国工业革命发生,机器工业生产取代家庭手工生产。

(2分)
(2)进步:父权制衰弱;妇女经济地位提高;家庭成员逐渐平等;家庭情感增强。

(8分)影响:为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力,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有利于推进英国议会的民主化进程。

(4分)
(3)关系:家庭演变是社会变迁的集中反映;社会变迁与家庭演变相互促进。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