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尾矿库建设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样本
尾矿库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内容
尾矿库地质灾害与危险性评估摘要:尾矿库是矿山选厂的主要设施,也是事故易发部位,近年来病害事故频发,除了本身遭受地质灾害影响外,尾矿库工程更重要的是事故伴生、次生地质灾害。
尾矿库事故可引发泥石流、滑坡、水土污染等次生灾害而进一步扩大事故的危害性,概括了尾矿库的工程特点,分析了尾矿库建设遭受、引发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致灾因素及危害性,针对尾矿库地质灾害评估工作,指出评估要点和需注意的问题。
尾矿库,亦称尾砂库。
矿山开采出的矿石,经选厂选出有价值的矿产品后产出大量废渣,即尾矿或尾砂,为堆存尾矿砂所建的构筑物系统称为尾矿库,通常包括尾矿坝、库区、排洪设施等。
一般情况下,尾矿库在堆存尾矿砂的同时,也储存选厂废水以供循环利用。
我国目前建有几千座尾矿库,星罗棋布于矿区沟壑山谷之中,数量多、分布广,占地面积、库容规模相当大。
初步统计,具有一定规模的尾矿库约1500座,库容超过1亿m³的有10座,最大的江西德兴铜矿4#尾矿库,库容达8.3亿m³。
目前坝高超过100m的有26座,最高达270m,坝高小于30m的小库占80%。
近年来,随着私营企业进入矿山采、选矿领域,小规模尾矿库数量增长很快。
1尾矿库病害事故与地质灾害尾矿库作为矿山选矿生产的主要设施,是事故易发部位,也是隐伏巨大安全隐患的危险源。
尾矿库占用大量土地,改变和破坏原有生态环境;尾矿中的污染物,通过径流和渗透,污染周围的土地、水体;最严重的当属溃坝事故,尾矿库下游通常是人口稠密的居民区。
溃坝时,尾矿砂、废水倾泻而下,农田、村镇顷刻间遭受灭顶之灾,其危害比水库更为严重,造成人员伤亡、淤塞河道、严重污染土地和水体,而且这种污染灾害将是长期的,难以恢复。
美国克拉克大学公害评定小组的研究表明,尾矿库事故的危害,在世界93种事故、神经毒气、核辐射等灾害,而比航空失事、火灾等其他灾害严重。
我国主要尾矿库事故见表1。
地质灾害在尾矿库病害事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范本
%%%%%%%%%%%%%%%%%%%%%%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公司二○一五年七月%%%%%%%%%%%%%%%%%%%%%%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编写单位:@@@@@@@@@@@公司项目负责:报告编写:审核:技术负责:法人代表:提交单位:@@@@@@@@@@@@提交日期:二○一四年七月目录一、前言 (1)(一)评估任务的由来 (1)(二)评估工作的依据 (2)(三)评估工作主要任务和要求 (4)二、评估工作概述 (4)(一)工程和规划概况 (5)(二)以往工作程度 (6)(三)、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6)(四)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9)三、地质环境条件 (12)(一)气象、水文 (12)(二)地形地貌 (14)(三)地层岩性 (16)(四)地质构造及区域稳定性 (17)(五)工程地质条件 (19)(六)水文地质条件 (20)(七)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20)四、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20)(一)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特征 (21)(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21)五、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24)(一)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24)(二)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25)六、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 (26)(一)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与量化指标的确定 (26)(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27)(三)建设场地适宜性分区评估 (28)(四)防治措施 (29)七、结论与建议 (30)(一)结论 (30)(二)建议 (30)附表:1、%%%%%%%%%%%%%%%%%%%%%%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说明表(附表1)附图:1、%%%%%%%%%%%%%%%%%%%%%%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图(附图1)附件:1、项目《委托函》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3、专家评审意见一、前言(一)评估任务的由来2014年,&&县公路里程3578.75公里,其中等级公路通车里程3023.26公里。
地质灾害性评估报告范本
目录1 前言 (1)1.1评估任务由来 (1)1.2评估工作依据 (1)1.3评估工作目的任务 (2)1.3.1 主要任务 (2)1.3.2 要求 (2)2 评估工作概述 (3)2.1工程概况及征地范围 (3)2.1.1工程概况 (3)2.1.2征地范围 (3)2.2以往工作程度 (3)2.3评估级别与评估范围的确定 (4)2.3.2 评估范围 (6)2.4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6)3 地质环境条件 (8)3.1气象、水文 (8)3.1.1 气象 (8)3.2地形地貌 (10)3.3地层岩性 (16)3.4地质构造及区域稳定性 (20)3.4.1地质构造 (20)3.4.2区域地壳稳定性及地震 (21)3.5工程地质条件 (23)3.6水文地质条件 (24)3.7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25)3.8小结 (25)4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25)4.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标准 (25)4.2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 (26)4.3地质灾害危险性及现状评估 (27)4.4小结 (27)5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27)5.1本工程建设的施工特点 (28)5.2工程建设可能诱发、加剧的地质灾害 (28)5.2.1 工程建设引发的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28)5.2.2 工程建设加剧的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29)5.3工程建设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 (29)5.3.1工程建成后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预测 (30)5.4预测评估小结 (31)6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及预防措施 (31)6.1综合评估原则 (31)6.2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 (32)6.3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33)6.4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34)7 结论与建议 (35)7.1结论 (35)7.2建议 (37)附图:1、xxxx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综合分区平面图2、xxxx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剖面图1 前言1.1 评估任务由来20__年3月6日,受xxXX公司的委托,四川xx岩土工程XX公司承担了xxxx建设用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尾矿库地质灾害与危险性评估
第26卷第4期2006年10月桂林工学院学报Journal of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 ogyVol126No14Oct12006文章编号:1006-544X(2006)04-0486-05尾矿库地质灾害与危险性评估林玉山1,2,张 卫2(11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武汉 430074;21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广西桂林 541004)摘 要:尾矿库是矿山选厂的主要设施,也是事故易发部位.近年来病害事故频发,除了本身遭受地质灾害影响外,尾矿库工程更重要的是事故伴生、次生地质灾害.尾矿库事故可引发泥石流、滑坡、水土污染等次生灾害而进一步扩大事故的危害性.概括了尾矿库的工程特点,分析了尾矿库建设遭受、引发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致灾因素及其危害性,针对尾矿库地质灾害评估工作,指出评估要点和需注意的问题.关键词:尾矿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图分类号:P694;T D7 文献标志码:A尾矿库,亦称尾砂库.矿山开采出的矿石,经选厂选出有价值的矿产品后产生大量废渣,即尾矿或尾砂,为堆存尾矿砂所建的构筑物系统称为尾矿库,通常包括尾矿坝、库区、排洪设施等.一般情况下,尾矿库在堆存尾矿砂的同时,也储存选厂废水以供循环利用.我国目前建有几千座尾矿库,星罗棋布于矿区沟壑山谷之中,数量多、分布广,占地面积、库容规模相差很大.初步统计,具有一定规模的尾矿库约1500座,库容超过1亿m3的有10座[1],最大的江西德兴铜矿4#尾矿库,库容达813亿m3.目前坝高超过100m的有26座,最高达270m,坝高小于30m的小库占80%.近年来,随着私营企业进入矿山采、选矿领域,小规模尾矿库数量增长很快.1 尾矿库病害事故与地质灾害尾矿库作为矿山选矿生产的主要设施,是事故易发部位,也是隐伏巨大安全隐患的危险源.尾矿库占用大量土地,改变和破坏原有生态环境;尾矿中的污染物,通过径流和渗透,污染周围的土地、水体;最严重的当属溃坝事故,尾矿库下游通常是人口稠密的居民区.溃坝时,尾矿砂、废水倾泻而下,农田、村镇顷刻间遭受灭顶之灾,其危害比水库更为严重,造成人员伤亡、淤塞河道、严重污染土地和水体,而且这种污染灾害将是长期的,难以恢复.美国克拉克大学公害评定小组的研究表明,尾矿库事故的危害,在世界93种事故、公害隐患中,名列第18位.它仅次于核爆炸、神经毒气、核幅射等灾害,而比航空失事、火灾等其他灾害严重.我国主要尾矿库事故见表1[2-4].地质灾害在尾矿库病害事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尾矿库建设运营,一方面可能遭受诸如滑坡、塌陷等自然地质灾害;另一方面尾矿库病害事故多伴生、次生地质灾害,从而加大尾矿库病害事故的危害性,如泥石流、水土污染等.分析尾矿库事故原因及灾害过程,结合笔者通过近年来从事尾矿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体会,论述了尾矿库主要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其危险性评估要点.2 尾矿库的工程特点尾矿床工程具有如下特点:(1)分布于矿区山谷、洼地.通常尾矿库多利用 收稿日期:2006-06-0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二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雅砻江水电开发联合研究基金资助项目(50539080) 作者简介:林玉山(1965-),男,博士,副研究员,岩土工程专业.表1 我国主要尾矿库事故统计[2-4] Table1 Maj or tailing reservoir accidents in China时 间尾 矿 库 伤亡人数死伤事故原因与主要灾害1962-09-26云南锡业公司火谷都尾矿库17195坝体滑坡→垮坝→泥石流:冲毁村庄、农田,水土污染1985-08-25湖南柿竹园有色矿牛角垄尾矿库49洪水漫顶→垮坝→泥石流1986-04-30安徽黄梅山铁矿金山尾矿库1997坝体中部滑坡→垮坝→泥石流:冲毁村庄、农田1988-04陕西华县金堆城钼业公司栗西尾矿库排洪隧洞塌陷→泄漏:水源地严重污染1992-05-24河南滦川县赤土店钼矿12排洪洞破坏→库区塌陷→泥石流1993福建潘洛铁矿尾矿库144库区滑坡→垮坝1994-07-12湖北新冶铜矿尾矿库28洪水漫顶→垮坝→泥石流1994-05-07云南永福锡矿尾矿库13坝下挖沙→溃坝→泥石流1994-05-10四川锦屏磷矿尾矿库排水井塌落→尾砂外泄:严重污染环境2000-10-18广西南丹鸿图选矿厂2856坝体滑坡→垮坝→泥石流2004-04-22陕西凤县安河铅锌选厂尾矿库排水管破裂→泄漏:废水流入嘉陵江,水体污染2004-08-28陕西渭南华西矿业公司黄村铅锌矿尾矿库垮坝→泥石流:覆盖耕地、水源地污染2005-09-21广西平乐县二塘锰矿3垮坝→泥石流:冲毁村庄、农田2005-11-08山西临汾市浮山县峰光选矿厂尾矿库8垮坝→泥石流2006-04-23河北迁安市蔡园镇庙岭沟铁矿尾矿库6垮坝→泥石流2006-04-30陕西镇安县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尾矿库175垮坝→泥石流:冲毁村庄、农田、水土氰化物污染自然沟谷地形,筑坝成库,三面环坡,上游汇水面积较大,直接面对暴雨、山洪冲击[6].(2)尾矿库下游多为人口稠密的居民区.通常尾矿库位于江、湖、水源地的上游,下游分布有村镇、工厂、农田、交通设施等,尾矿库事故直接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3)坝体多采用二期筑坝法,即包括初期坝和后期坝两部分.初期坝,亦称基础坝,多采用土石坝,相对而言,坝体厚度大、稳定性好、高度小、不透水;后期坝是指利用尾矿砂在初期坝上筑坝加高,目前我国90%以上的后期坝采用上游法筑坝,即随着库区尾矿砂堆放,不断加高坝体,这种筑坝方法简单易行,费用低,但坝体固结度偏低、孔隙比大、含水量高、坝体强度低,不利于坝体稳定.同时,在初期坝与后期坝之间形成了一个抗剪能力极低的潜在滑动面.(4)尾矿砂颗粒细且饱水.选矿厂为增加矿物提取率,要求磨矿粒度很细,颗粒越细,尾矿库沉积滩面越平缓,库水位逼近坝前,尾矿砂多呈饱水状态,在振动、搅动条件下极易液化.(5)起沉淀池的作用.尾矿库通常在库尾形成大小不一的积水塘,选矿厂废水在此简单沉淀、澄清后,再抽取至选厂循环使用.(6)设置有排洪设施.与一般水库不同的是,尾矿库本身不具备储水调洪能力,为排泄上游进库洪水,通常在库底设置排洪斜槽、管道或隧洞等构筑物,或在一侧开挖排水明渠.(7)极具威胁的污染源.尾矿砂通常含有酸性、碱性、毒性污染物及镉、砷、铅、锌、银、汞等有害重金属,是一个隐伏巨大隐患的“毒场”,其污染影响面远远超过尾矿库本身[7].(8)尾矿库服务期就是尾矿坝筑坝期.后期坝随着库区尾矿砂的持续堆高而不断堆填、加高,即尾矿坝的筑坝施工贯穿整个尾矿库的运营、服务期,导致尾矿坝管理、监督难度大.(9)闭库后仍存在安全隐患.尾矿库最佳恢复利用途径是复垦,即在库区覆土恢复土地或植树、种草,恢复生态,改善矿区环境,但目前由于监管不到位,矿主出于经济考虑,往往简单平整,任其自然.由于坝体、排洪设施等相对简陋,加上尾矿库所处自然环境恶劣,即使闭库后尾矿库仍存在发生安全事故进而引发地质灾害的隐患[8].(10)私营业主进入选矿领域,对尾矿库管理更加不利.近年来,私营经济大量涌入采、选矿业,相比公有制经济,私营业主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特点更加突出,不愿为尾矿库长期安全投资,抱有应付、侥幸心理,短期冒险行为严重.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大中型库较好,小型库较差,国有企业的较好,非国有企业的较差.3尾矿库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特点[9]311 泥石流对尾矿库而言,泥石流主要表现为溃坝次生784第4期 林玉山等:尾矿库地质灾害与危险性评估灾害[5].据统计,70%以上的尾矿库垮坝伴生泥石流或泥浆流灾害,正在运行的尾矿库因库区积水则比例更高.尾矿坝高度大,存放的尾矿砂多且饱水,形成大规模泥土石流灾害的可能性较大. 2000年10月18日上午9:50,广西南丹县大厂镇鸿图选矿厂尾矿库发生重大垮坝事故,疏松的尾矿砂奔涌而下,污水与泥石流冲起来有2m多高,直冲坝首正前方的山坡反弹回来后,沿坝侧20m 宽的山谷流向下游,一直冲到离坝首约700m处,沿途将民房、宿舍楼、公路上行驶的拖拉机、摩托车及行人全卷得毫无踪影,来不及逃走的人们瞬间遭受灭顶之灾.事故造成28人死亡,5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40万元.尾矿库溃坝形成的泥石流具有高势能、速度快、前锋高度大的特点,与坝高、坝前地形、尾矿砂堆存量以及含水状态等密切相关.值得注意的是,尾矿库溃坝通常发生于雨季,平常含水量低的尾矿砂因雨水、山谷洪水的加入,同样易于形成泥石流.坝前方陡(前倾)、窄的沟谷地形进一步为泥石流增势.312 滑坡尾矿库滑坡灾害包括坝体滑坡、诱发库岸滑坡或遭受自然滑坡灾害三个方面.如前所述,尾矿库后期坝多采用上游法堆筑,尾矿砂为筑坝材料,坝体强度低,稳定性差,在初期坝与后期堆积坝之间存在一个抗剪能力极低的潜在滑动面.随着库区尾矿砂的不断增高,对坝体的压力逐渐加大,坝体最终因承受不住巨大压力而滑坡破坏,导致坝体垮塌.上述的广西南丹鸿图选矿厂垮坝事故,起因就是沿初期坝与后期堆积坝之间的接触面滑动而导致坝体垮塌.尾矿库通常位于山谷等低洼部位,堆放的尾矿砂多呈饱水状态,库尾积水以便选厂循环利用,因此,同水库一样,尾矿库运行期间,将对库岸坡体产生浸泡、坡脚冲刷等作用,库岸自然地质环境发生变化,如岩土体饱水、强度降低,使得处于平衡状态的岸坡发生破坏,破坏形式包括滑坡、崩塌、塌岸,影响因素主要有库岸形态特征、岩土体性质、冲刷作用强度等,结构松软和对水反应敏感的岩土体,往往容易产生岸坡破坏.尾矿库建设及运营在诱发库岸滑坡的同时,还可能遭受自然滑坡灾害.大规模库区滑坡可造成涌浪,导致污水、尾矿砂溢坝,甚至垮坝事故.1993年,福建潘洛铁矿尾矿库库区内发生山体大规模滑坡,导致垮坝,造成14人死亡,4人重伤.影响库岸滑坡的因素可划归为以下三类:一类是岩土体强度,如岩土体性质、结构、风化等;第二类是斜坡的形态特征,如地形坡度、人工开挖、填土等;第三类则是斜坡内应力状态,如地下水压力、堆载、地震和人工爆破等.滑坡灾害具有突发性、危害大的特点,溃坝事故往往是先滑坡,后转化为泥石流.313 塌陷分为岩溶塌陷和构筑物破坏塌陷两类.岩溶地区一些尾矿库利用岩溶谷地或洼地成库,尾矿库投入使用后,饱水尾矿砂一方面增加地表荷重,同时将浸泡溶洞上覆土体、改变水动力条件,引发岩溶塌陷.库区岩溶塌陷可导致大量尾矿砂、污水进入地下岩溶系统,堵塞岩溶管道,污染岩溶地下水,而岩溶地区地下水十分脆弱,一旦污染将很难治理.是否发生岩溶塌陷取决于地下岩溶发育特征(是否存在溶洞、管道及其开口情况)和上覆土层特征(厚度、性质).尾矿库为排泄上游洪水,库区下通常布设排洪管、塔、斜槽、排洪隧洞等构筑物,这些构筑物一旦破坏,将造成库区塌陷、尾矿砂泄漏,污染下游水体、土壤.据统计,因构筑物破坏导致尾矿泄漏占尾矿库灾害的3313%.1994年5月10日凌晨,锦屏磷矿尾矿库一号溢流排水井顶盖突然塌落,导致库内尾矿大量外泄,库内形成直径达90m、深约10m的巨大塌陷坑,尾矿流失近10万m3,冲毁下游10k m2农田,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直接经济损失达500万元[2].1988年4月陕西华县金堆城钼业公司栗西尾矿库排洪隧洞塌陷, 136万m3尾矿及尾矿水泄漏,污染陕豫两省16个县市水源,矿山直接损失3200多万元.这类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构筑物强度、施工质量及地基不均匀沉降等.314 水土污染有色金属矿山多为共生或伴生矿,由于选矿工艺技术所限或出于经济考量,选矿厂多仅提取一种或几种金属成分,其他作为尾矿废弃,同时选矿过程要加入各种浮选药剂(有些是剧毒,如选黄金的氰化物),大量酸性、碱性、毒性和重金属滞存于尾矿库,可以说每一座尾矿库都是一个884桂 林 工 学 院 学 报 2006年“毒场”.伴随着尾矿库溃坝、泄漏(岩溶塌陷或排洪构筑物塌陷)或渗漏、非法排放、雨水冲刷等,有毒废水、尾矿砂排入下游,污染水体、土壤,导致江河、湖泊、地下水等污染,水生生物灭绝,人畜中毒.流经广西南丹大厂矿区的刁江,一度因尾矿库污染、鱼虾绝迹,被称为“毒江”,引起国务院重视.流失的尾矿砂堆积于耕地表层,尾矿库污染水用于农田灌溉,均可导致农业耕作层土壤污染,导致农作物减产、绝收,更为严重的是,水土污染具有长期性、隐蔽性的特点,一些农作物对某些重金属具有富集效应,污染农作物进入人类食物链,对人体健康构成极大威胁(图1).而农业耕作层、地下水重金属污染具有难以降解性、污染累积性、长期性、后果严重的特点,污染治理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而且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图1 尾矿库污染危害人体过程示意图Fig 11 Process of tailing reservoir pollution threateninghuman health4尾矿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要点411 查明地质环境背景通过查阅资料、现场勘察(必要时利用钻探、物探手段),对尾矿库场地的区域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震、气象(降雨)以及滑坡、崩塌、泥石流、岩溶发育等不良地质现象准确把握,尤其要注意对尾矿库运行构成威胁的不稳定地质体.412 掌握尾矿库本身的工程特点包括以下内容:(1)尾矿库的规模:占地范围、堆存量、最大堆高等.(2)尾矿坝:筑坝方式、坝高、坝体坡度、筑坝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坝体稳定性评价.(3)排洪设施:最大洪水来水量以及排洪管、渠、隧道等构筑物的分布、尺寸、材料,尤其注意排泄口位置.(4)防渗与污水处理措施.(5)尾矿砂及废水的主要污染物成分、浓度.(6)尾矿库闭库后的处置方案.413 把握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地质灾害评估包括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相对而言,预测施工期间及建成运营后可能引发或遭受的地质灾害难度较大,也更加重要.首先要根据尾矿库所处的地质环境条件及其本身的工程特点,确定地质灾害类型,值得注意的是,确定评估区范围要考虑灾害类型及其影响范围,而后针对各种灾害的诱发、触发等致灾因素进行分析(计算)评价.(1)泥石流:与坝高、坝前地形、尾矿砂堆存量、粒度以及含水状态、上游来水量等密切相关,必须针对上述因素进行详细勘察,预测溃坝造成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并对其规模、运移路线、运行距离等作出判断,准确评估泥石流灾害的危险性.(2)滑坡:坝体和库区滑坡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主导因素:坝体及库岸岩土类型和性质、地质构造和岩土体结构、风化和冲刷作用、地下水活动等;触发因素,如:洪水、堆载、地震和人工爆破等,分析各因素的现状及组合特征,尤其要注意老滑坡体和滑坡危险体.(3)塌陷:对岩溶区尾矿库,必须查清地下岩溶发育与覆盖层状况,尾矿库与地下岩溶的作用关系,必要时采用物探、钻探方法;了解排洪设施的布设,排洪构筑物的类型、施工工艺等,对发生塌陷灾害的可能性、影响范围、危害性作出准确评估.(4)水土污染:掌握原矿石、助选剂和尾矿砂的成分及含量(重点是污染物)、可能的泄漏途径、方式与数量,预测相应的污染范围和污染物成分,结合居民区、耕地、水源地的分布关系,预测评估其危害性与危险性.414 提出必要的防治措施评估报告中要针对每一种可能发生的地质灾984第4期 林玉山等:尾矿库地质灾害与危险性评估害,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包括避让、工程加固、监测三大方面.(1)选址尽量避开岩溶区或居民区、重要交通干线、水源地等,对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目前有效的方法仍是避让,即在泥石流影响范围内不得有人口稠密的居民区.(2)尾矿库勘察、设计、施工按规范进行,保证建设质量,运营前消除安全隐患.(3)对诸如后期坝、库岸等不稳定部位采取工程、生物技术措施加固,增设必要的拦挡、防渗、废水处理设施,并说明工程内容、规模、防治对象、工程布置等相关方面.(4)监测:地质灾害虽然是突发的,但在灾害发生前往往已有应力集中、变形错位等异常现象,借助测量仪器对这些参数进行监测,对地质灾害预报极为重要.报告中应包括监测对象、监测方式和内容(参数)、监测点布置等.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参阅了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2004)、国土资源部政策法规司等编写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2000)以及中新网、中国煤炭网、新浪网等有关文献资料,在此表示谢意!参考文献:[1]徐宏达.我国尾矿库病害事故统计分析[J].工业建筑,2001,31(1):69-71.[2]卜训政,张鹏程.锦屏磷矿尾矿库泄漏事故与隐患的分析及对策[J].化工矿山技术,1995(1):59-61.[3]王凤江,王来贵.尾矿库灾害及其工程整治[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3,14(3):76-80.[4]欧自强.金属矿山尾矿坝的溃坝事故及其它有关情况介绍[J].勘察科学技术,1989(2):30-34.[5]魏东岩.矿山地质灾害分析[J].化工矿产地质,2003,25(2):89-93.[6]祝玉学.尾矿库工程分析与管理[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9.[7]蔡嗣经,杨鹏.金属矿山尾矿库问题及其综合利用与治理[J].中国工程科学,2000,2(4):89-92.[8]李作章.尾矿库安全技术[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6.[9]段永侯,罗元华.中国地质灾害[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Geohazard and r isk a ssess m en t for t a ili n g reservo i rL I N Yu2shan1,2,ZHANG W ei2(11Faculty of Engineering,China U n iversity of Geosciences,W uhan430074,Ch ina;21Institute of Karst Geology,CAGS,Guilin541004,China)Abstract:A s the key installati on of ore dressing p lants,tailing reservoir is als o accident2suscep tible.A tailing reservoir can be destr oyed by geohazards.Severe mudfl ow,landslide,karst collap se,s oil and water polluti on come after reservoir accident such as da m failure or seri ous leakage.The main engineering behavi ors of tailing reservoir are intr oduced.M aj or geohazards of tailing reservoir constructi on and operati on are comp rehensively studied,including types,influential or inducing fact ors and hazards.Key points and main p r oble m s in geohazard risk assess ment f or tailing reservoir are pointed out.Key words:tailing reservoir;geohazard;risk assess ment094桂 林 工 学 院 学 报 2006年。
公司尾矿库安全环境评估报告
公司尾矿库安全环境评估报告一、引言尾矿库是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临时或永久储存的地方,其安全环境评估是确保尾矿库运营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
本报告旨在评估公司尾矿库的安全环境,包括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二、尾矿库的基本情况尾矿库位于公司生产基地的西侧,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
目前已使用的尾矿库面积约为3万平方米。
尾矿库采用筑堤法建设,尾矿主要由矿石残渣和化学药剂组成,水位较高,主要通过渗水和蒸发逐渐减少。
三、安全环境评估1.地质环境评估:尾矿库建设于地质稳定的区域,地质构造较简单,没有明显的地震活动和滑坡等地质灾害风险。
2.洪水风险评估:尾矿库的配套水源主要来自近邻的河流,可能存在洪水风险。
当前的设计和运营措施可以抵御一定的洪水威胁,但应进一步加强洪水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
3.面积评估:目前尾矿库使用面积已占总面积的30%,根据目前的运营速度,预计在5年内可以再次扩建尾矿库。
不过在扩建前需要对现有尾矿库进行升级和维护工作,确保扩建的可行性。
4.水质评估:尾矿库周边水体水质监测结果显示水质未受到明显污染,主要受到了生产排放的影响。
建议加强对排水进行处理和监测,确保水质不受到污染。
5.安全设施评估:尾矿库周边设有安全防护网和明显的警示标志,但安全设施存在老化和磨损的情况。
建议定期检查和维修安全设施,确保其正常使用。
四、改进措施和建议1.洪水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应建立完善的洪水预警系统,进行及时的洪水监测和预警通报。
同时,应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制定清晰的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洪水威胁。
2.尾矿库升级和维护:在进行扩建前,需要对现有尾矿库进行升级和维护工作,确保其结构稳定和安全使用。
同时,定期进行巡检和检测,及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3.排水处理和监测:应加强对生产排水的处理和监测,确保排放的水质符合相关的环保标准。
建议建立完善的排水处理设施,并加强对排水质量的监测和评估。
矿山、尾矿库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正本)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2022年6月20日评估人员名单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为了便于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在安全评价中常用“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或“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本报告根据行业和专业的特点以及行业和专业制定的安全规范、规定和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等,并结合《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标准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1.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通过对本项目的现场调查,按照国家现行的相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在本项目的试生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识别出其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
本报告危险、有害因素分类主要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进行分类,并参照《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分类进行了补充,我公司矿山、选厂、尾矿库危险、有害因素有:冒顶片帮、中毒和窒息、放炮、透水、物体打击、车辆伤害、起重伤害、淹溺、灼烫、坍塌、高处坠落、火灾、触电、机械伤害、火药爆炸、气瓶爆炸、压力容器爆炸、受限空间、管涌、渗流、排洪设施损毁、坝体坍塌、漫坝、溃坝以及其他伤害(粉尘、噪声)。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表按照《山西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制度》(晋政发【2008】30号)规定,尾矿库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是尾矿库的总库容或总坝高,满足下表之一的,即为重大危险源。
尾矿库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表各分公司尾矿库重大危险源辨识表2、事故风险分析事故风险分析表3、事故分析评价3.1事故风险评估方法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主要有安全检查表法、因果分析图法、事故树分析法、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法、风险矩阵法等。
根据我公司实际情况,选用风险矩阵法作为安全风险评估的主要方法,其余方法在安全风险评估中作为辅助方法。
地质条件风险评价报告模板
地质条件风险评价报告模板1. 背景为了评估某地区的地质条件对于项目建设和运营风险的影响,我们开展了本次地质条件风险评价,旨在为相关方提供科学、准确、可靠的决策参考。
2. 研究区域及背景研究区域位于XXX市,地理坐标为XX°XX′XXX″N,XXX°XX′XXX″E,总面积为XXX平方公里,地形高差相对较大,依次为山地、丘陵和低山,地质构造复杂,自然环境条件差异较大。
3. 研究方法本次地质条件风险评价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3.1 文献资料调查通过收集、整理、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对该地区的地质条件及相关风险因素进行了深入了解,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
3.2 实地考察针对研究区域的地质条件特点,选取了多个典型地点,开展了实地考察工作,对地质条件及相关风险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调查、采样、分析、判断。
3.3 数值模拟结合地区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地表地下水、土壤等相关资料,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该区域的地质条件及相关风险因素。
4. 研究成果根据采用的研究方法,我们对研究区域的地质条件风险进行了评估,主要成果如下:4.1 地质条件评估经过文献资料调查、实地考察和数值模拟,结合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地表地下水、土壤等相关资料,我们对该区域的地质条件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评估。
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地质条件复杂,地表地下水资源丰富,土层稳定性较差,地震活动频繁,火山地震活动压力较大,存在一定的地质风险隐患。
4.2 风险评估基于地质条件评估结果,结合项目前期安全评估和风险认知管理,我们对该区域的风险进行了评估。
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存在较大的地质灾害风险,如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在项目建设和运营中需加强风险管控和防范措施,保障人员和资产的安全。
5. 建议结合地质条件评估和风险评估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5.1 加强监测和预警在项目建设和运营中,应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地质风险隐患,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
××矿业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报告编制单位:编制时间:版本号:1.1 评估依据《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试行)、《国家危险废物名录》1998 年7月1日、《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指南(试行)》、《尾矿库重大风险源识别》、《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AQ2006-2005)等。
1.2 尾矿库基本信息××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尾矿库(采选配套建设工程,该工程地处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属马鬃山镇管辖。
××矿业尾矿库施工过程严格按照《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定》(ZBJ1-90)、《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AQ2006-2005)等设计规范、规程进行建设,库级别为五等库。
于2010年9月建设竣工,并顺利通过了安评与环评三同时竣工验收。
本企业尾矿库为地形起伏不大傍山型,其特点是无山坡汇流,汇水面积小,排洪构筑物简单;尾矿坝长度很长,堆坝工作量大,堆坝高度受到限制。
此外,结合环保要求,尾矿水零排放,尾渣库进行全库防渗,库底及两岸铺设土工膜防渗层,并与各副坝内侧的防渗层相连接,形成一整体,防止未处理完全的有毒液体外渗,避免环境污染。
1.3 尾矿库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本企业尾矿库所属区域为马鬃山镇西北戈壁腹地,库区周边无环境敏感点,不涉及环境风险受体。
此外,该区域属大陆干旱性戈壁荒漠气候,常年干旱少雨,无地表径流存在,未曾发生过极端天气情况和自然灾害情况。
依据《甘肃省生态功能区划》,该区域属马鬃山风蚀荒漠牧业、采矿生态功能区;同时依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公司所在区域为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
1.4 尾矿库涉及特征污染物情况本企业尾矿虽然采用压滤干堆的方式贮存,但其中还是含有小量氰根(N+)。
降入尾矿库内的雨水浸泡尾矿后,含有氰根(N+)。
经过澄清、渗滤,在尾矿库内经过自然曝气,自净、沉降后,其中有害成分进一步降解。
澄清水通过排水构筑物、进入坝后集水池,再返回选矿厂高位水池供生产再利用。
尾矿库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案例)【模板】
尾矿库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案例)一.前言围绕防范化解尾矿库安全风险,系统提升公司尾矿库安全风险管控能力,强化落实尾矿库各级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机制。
公司结合国家、地方政府及应急管理部门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的规定,按照省应急管理厅印发的《尾矿库安全风险评估导则》要求,全面开展尾矿库安全风险评估。
公司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部署风险评估工作安排,各部门、车间按职能全面落实风险评估具体工作,确保尾矿库风险评估工作全面展开和落实。
尾矿库风险评估应按照“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方位覆盖”的原则,将“头顶库”作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点对象,同时坚持结果导向,自下而上开展风险评估分级,建立完整的尾矿库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厘清尾矿库现有安全风险分布情况、已采取的管控措施及落实情况,按照风险分级评估结果实施风险差异化动态管控,有效防范化解尾矿库安全风险。
二.尾矿库概况(一)尾矿库基本情况某尾矿库属山谷型,设计总库容1560万m³,设计总坝高76m,其中初期坝高15m,堆积坝61m,为三等库。
采用上游式湿式排放,冲积法堆积尾砂,机械筑坝,子坝高2m,顶宽2m,内外坡比1:3,马道宽3m,总坡比1:4;设计防洪标准为500年一遇,库汇水面积为0.65k㎡。
库区周边山体较稳定,无显著的滑坡和泥石流现象,库区总体植被较发育。
库下游1km范围内有散居的住户5户18人,另有一乡村公路通过,因此该库属头顶库。
尾矿库排洪系统采用溢流井一隧洞式排水系统,设4座框架式排水井,井高25m,内径3m,已封堵1座,现用2号井,主隧洞长650米。
坝体每上升10米铺设一层排渗席垫,坝体排渗效果较好,浸润线埋深保持在16m以下,每级子坝布置横向、网状排水渠与坝肩渠纵横相接,随坝体延伸,形成了有效的坝面防排洪系统。
建立了尾矿库在线安全监测系统和人工监测网,在坝面安装修建人工和在线浸润线观测孔(共12个)、2个位移基准观测点,9个GPS监测点,6台高清摄像机,能够实时全方位检测到尾矿坝整体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
尾矿库建设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尾矿库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目录1.前言 (1)1.1任务由来 (1)1.3评估目的任务 (2)2.评估工作概况 (3)2.1工程概况与占地范围 (3)2.2以往工作程度 (1)2.3工作方法与完成实物工作量 (2)3.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 (6)3.1气象 (6)3.2水文 (6)3.3地形地貌 (7)3.4地层岩性 (7)3.5地质构造与地震 (7)3.6工程地质条件 (8)3.7水文地质条件 (8)3.8人为工程经济活动 (9)4.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9)5.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10)5.1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加剧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10)5.2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11)6.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及防治措施 (14)6.1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 (14)6.2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 (14)6.3建设场地适宜性评述 (15)6.3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意见 (15)7.结论与建议 (16)7.1结论 (16)7.2建议 (16)1.前言1.1任务由来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并提交《mou尾矿库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本次评估工作主要依据是:⑴《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4号);⑵《建设用地审批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3号令);⑶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⑷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冀国土矿字〔2004〕24号);⑸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规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冀国土资发〔2004〕36号);(6)河北省国土资源厅《河北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与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技术培训班培训教材》(2008年12月)(7)委托书。
1.3评估目的任务1.3.1目的通过调查、分析建设项目影响区域的地质灾害发生、发育状况,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从而评价所选厂址的适宜性,为建设项目用地防灾、减灾提供依据,为建设项目用地审批提供依据。
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平山县圣煜·丽水湾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评审意见2010年1月28曰,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在石家庄召开报告审查会,聘请有关专家(名单附后)组成审查组,对本单位编写的《平山县圣煜·丽水湾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进行了审查,意见如下:一、拟建场地位于平山县西南,康乐街以西冶河之东的高漫滩和一级阶地地段,征地面积37.8333公顷(567.5亩),场地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4°11′07.7″,北纬38°15′05.3″,场地拐点坐标报告。
该建设项目为规划住宅小区,主要建筑物为6栋18层楼、2栋12层楼、38栋7层楼、9栋6层住宅楼,沿街2-3层商铺及附属建筑物,规划建筑面积51.0万m2,项目规划投资3~5亿元,属于重要建设项目。
评估区地处冶河高漫滩和一级阶地之上,地面标高121.0~129.0m,冶河支流谷宽2m左右,深0.5~1.0m,但拟建场地由南西向北东流过,长度约720.0m。
第四系厚13.3~20.0m,为冲积成为的粉土、砂砾卵石及漂砾、淤泥质粉土等,下伏元古界甘陶河群南寺组细晶白云岩。
第四系孔隙水水位埋深2.0~6.8m,水文地质条件与工程地质条件比较复杂。
评估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抗震度防裂度为6度。
地质环境条件程度为中等。
根据建设项目的重要性和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定为一级合适。
二、评估工作收集了区域有关成果,利用了拟建场地岩土工程勘查资料,完成调查面积3km2,调查路线10km,地质地貌点12个,水文地质点1个,拍摄照片17张。
基础资料比较扎实。
三、现状评估认为,评估区地质灾害不发育,地质灾害危险性小;预测评估认为,拟建项目遭受的地质灾害主要是软土地基变形和岩溶塌陷,软土地基变形危险性为小~中等,岩溶塌陷隐患危险性中等。
评估结论可信;综合评估认为,拟建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基本适宜该项目建设,评估结论正确。
河北尾矿库建设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样本
尾矿库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目录1.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任务由来......................................................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评估目的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评估工作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工程概况与占地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以往工作程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工作方法与完成实物工作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气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水文..............................................................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地形地貌......................................................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地层岩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一、引言近年来,建设工程地质灾害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做好建设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本文对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了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评估目标和范围本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目标是建设工程项目,评估范围包括该项目用地及周边区域。
三、地质背景该建设工程项目位于山区,地质构造复杂,地貌起伏较大,存在河流、坡地和地下水等自然条件。
在降雨较多的季节,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四、评估方法本次评估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首先,通过实地调查、资料收集以及地质灾害历史和频率分析,对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定性评估。
然后,使用定量评估方法结合相关参数,对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定量评估。
五、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结果通过定性评估,本次评估发现,该工程项目的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较高,特别是在降雨季节。
从历史地质灾害频率来看,滑坡、崩塌和泥石流是最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
通过定量评估,采用SRA方法综合评估,结果显示该工程项目的地质灾害风险等级为高风险。
地质灾害可能对建设工程造成严重破坏,给工程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六、防治对策基于地质灾害评估结果,针对该工程项目的地质灾害风险,提出以下防治对策:1.工程规划阶段进行综合地质调查和工程地质勘察,确保对地质灾害风险有充分了解。
2.采用合适的工程措施,如防滑桩、加固岩土体、排水系统设计等,提高工程的抗灾能力。
3.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建立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掌握地质灾害动态,加强监测和预警能力。
4.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教育,提高工程人员和周边居民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减少人员伤亡。
5.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演练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七、结论通过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我们认为该建设工程项目存在较高的地质灾害风险。
为了确保工程的安全进行,需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来降低地质灾害的风险。
只有科学防治,才能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地质灾害风险分析评估报告(编写模板)
地质灾害风险分析评估报告
批准:
审核:
编写:
地质灾害风险分析评估报告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三、工程地质环境条件
(一)气象、水文
(二)地形地貌
四、地质灾害辨识对象和范围
五、存在的地质灾害及危险性分析
六、评估结论
七、针对地质灾害防治采取的措施
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源清单
备注:请各单位在7月31日前提交地质灾害风险分析评估报告及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源清单;局管项目直接报送公司安全环保部、其他项目报送给所属分局、分公司,由分局、分公司收集汇总报送公司安全环保部,报送时同时报送电子文档和签字盖章扫描件各一份。
尾矿库安全风险评估报告2000字(8篇)
尾矿库安全风险评估报告2000字(8篇)关于尾矿库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精选6篇范文,字数为2000字。
根据矿井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及本矿的实际情况,矿井安全风险管理部门对矿井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及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了修订,修订完善后并根据本矿井下的生产实际情况进行了完善和补充完善,同时修订了《矿井采掘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矿井采掘安全风险评估制度》、《井下采掘安全风险评估制度》、《井下防护风险评估制度》、《井下采掘及掘进安全风险评估制度》、《井下掘进安全风险评估制度》、《井下瓦斯防突制度》、《采掘安全风险分析制度》等制度。
制定并执行了《井下采掘安全风险评估制度》、《井下安全风险评估制度》,为矿井安全风险评价的实施提供了制度保证。
关于尾矿库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精选6篇范文,字数为2000字。
根据矿井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及本矿的实际情况,矿井安全风险管理部门对矿井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及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了修订,修订完善后并根据本矿井下的生产实际情况进行了完善和补充完善,同时修订了《矿井采掘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矿井采掘安全风险评估制度》、《井下采掘安全风险评估制度》、《井下防护风险评估制度》、《井下采掘及掘进安全风险评估制度》、《井下掘进安全风险评估制度》、《井下瓦斯防突制度》、《采掘安全风险分析制度》等制度。
制定并执行了《井下采掘安全风险评估制度》、《井下安全风险评估制度》,为矿井安全风险评价的实施提供了制度保证。
1、矿库管理制度根据矿井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及本矿的实际情况,矿井安全风险管理部门对矿井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及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了修订,修订完善后并根据本矿井下的生产实际情况进行了完善和补充完善,同时修订了《矿井采掘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矿井采掘安全风险评估制度》、《井下采掘安全风险评估制度》、《井下防护风险评估制度》、《井下采掘及掘进安全风险评估制度》、《井下掘进安全风险评估制度》、《井下瓦斯防突制度》、《采掘安全风险分析制度》等制度。
尾矿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其防治措施
尾矿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其防治措施摘要:尾矿库是指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的用以贮存金属、非金属矿山进行矿石选别后排出尾矿的场所,矿山选厂的主要设施,也是事故易发场所。
近年来事故频发,除了本身遭受地质灾害影响外,尾矿库工程更重要的是遭受事故伴生、次生地质灾害。
尾矿库事故可引发泥石流、滑坡、水土污染等次生灾害而进一步扩大事故的危害性。
文章分析了御驾泉尾矿库的工程特点,分析了御驾泉尾矿库建设遭受、引发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致灾因素及其危害性,结合御驾泉尾矿库实际地质情况对该尾矿库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了评估,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的划分及防治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泥石流;御驾泉尾矿库1 前言山东省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省份,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影响大,其中以矿山尾矿库为主的地质灾害已成为严重制约矿山企业的发展及生存的重要因素,甚至严重影响了地区地方经济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尾矿库是指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的、用以堆存金属非金属矿山进行矿石选别后排出尾矿或其他工业废渣的场所,是维持矿山正常生产的必要设施。
而尾矿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对某个矿山企业尾矿库在所处区域的历史灾害活动状况、自然条件、地质环境条件、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状况等条件下,遭受或引发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综合估量。
尾矿库是矿山企业选矿生产的主要设施,是事故易发部位,也是隐伏巨大安全隐患的危险源,因此,做好尾矿库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防治,对于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至关重要;还能为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决策依据,确保矿山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是一项极具现实意义的重要工作,其成果具有广泛的利用价值。
2 尾矿库安全和环境现状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尾矿库事故近年来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呈上升趋势,不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而且对周围环境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甚至影响了社会的安定。
特别是2008年9月8日,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新塔矿业有限公司(铁矿)尾矿库发生特大溃坝事故,死亡277人,失踪4人,受伤33人,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尾旷库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1 •前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1.1任务由来错误!未定义书签。
1.3评估目的任务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评佶工作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工程概况与占地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
2.2以往工作程度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工作方法与完成实物工作量错误!未定义书签。
3 •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气象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水文错误!未定义书签。
3.3地形地貌错误!未定义书签。
3.4地层岩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3.5地质构造与地震错误!未定义书签。
3.6工程地质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3.7水文地质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3.8人为工程经济活动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佶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佶错误!未定义书签。
5」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加剧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错误!未定义书签。
5.2工程建设本身◎能遭受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错误!未定义书签。
6•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及防治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建设场地适宜性评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意见................ 错误!未定义书签。
7•结论与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前言1・1任务由来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并提交《mou尾矿库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本次评佶工作主要依据是:(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4 号);(2)《建设用地审批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3号令);⑶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69号);⑷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冀国土矿字〔〕24号);⑸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规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冀国土资发〔〕36号);(6)河北省国土资源厅《河北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与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技术培训班培训教材》(12月)(7)委托书。
1・3评估目的任务1.3.1目的经过调查.分析建设项目影响区域的地质灾害发生、发育状况,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佶、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从而评价所选厂址的适宜性,为建设项目用地防灾、减灾提供依据,为建设项目用地审批提供依据。
1.3.2 ff 务(1)查明建设场地及附近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致灾体的类型、分布现状、规模、形成原因及发展趋势,确定评佶区范围及评估级别;⑵对评估区范围内分布的各类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⑶对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和本身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预测评估;(4)在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佶的基础上,进行建设项目的危险性综合评估,并对建设场地适宜性做出评价。
⑸提出各类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与建议。
2•评估工作概况2.11程概况与占地范围2.1.1位置与交通图。
库区为一自然蒂山沟谷,库区下游为河曼滩地,无工矿企业.大型水源地、水产基地和名胜古迹,下游800左右正对沟10 户居民。
2.1.2尾矿库基本情况库区监控及照明设施组成,总投资为145.4万元。
初期坝坝高12m( 541m-553m),两坝肩坐标为:(20587356.2, 4578103.2)、( 20587416.2, 4578100.8),坝顶长为60m,坝顶宽为3.0m。
初期坝体坐落于中风化岩面上,上下游坡比均为1:1.6。
设计尾矿库总坝高为29m,最终设计标高570m。
每期尾矿子坝高度为2.0m,顶宽3.0m,子坝外坡坡比为1:2.5,内坡坡比125。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作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C表1 尾矿库基本情况一览表2.1.3占地范围该己建尾矿库占地0.0073km2,占用土地类型为沟谷荒地,非基本农田。
2.2以往工作程多年以来,前人在此区域进行过大量的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作(见表2),特别,开展了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对全县地质灾害现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调查与研究,以上所有的工作为本次评估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表2 区内地质环境工作研究程度表2.3工作方法与完成实物工作量23.1工作方法本次评估工作紧密结合工程建设特点,充分搜集和分析评估区及其附近已有的基础资料,结合野外地质环境调查,划分评估级别,确定评估区范围。
野外工作采用面积调查和路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基本查明调查评估区内的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的种类、类型、分布、变化趋势及其与工程的关系。
本次评估野外调查采用相机拍摄和现场编录相结合,利用GPS定位仪进行观测点定位,详细记录评估区内的地质环境、地质灾害或不良地质现象。
在此基础上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编制评估报告。
评估成果采用MAPGIS进行数字化成图。
评估工作程序框图(见图2) o工作程序框图22.3.2完成工作量本次工作主要完成工作量见表3。
表3 完成主要工作量一览表评估范围在地质环境调查和建设工程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规范》的要求,确定本建设项目评估范围为尾矿库上游汇水区及下游可能影响的区域,评佶范围为0.16km2o2.4.2评估级别(1)建设项目重要性根据尾矿库堆存方案,本尾矿库设计总坝高29m,总库容为15.84X 10W,有效库容为11.08xl04m3o根据国家经贸委第20号令《尾矿库安全管理规定》中第五十八条”关于尾矿库按照全库容和坝高进行尾矿库划分等别的说明(表4) ”,确定此库为五等尾矿库,考虑到山谷型尾矿库作为高势能人为泥石流重大危险源,确定本建设项目重要性为重要建设项目。
表4 尾矿库等别注:资料来源于《尾矿库安全管理规定》⑵地质环境复杂程度评佶区位于燕山山脉东段低山区,地貌类型为侵蚀构造低山地貌,地形地貌较复杂。
海拔标高在540-636.7m之间;评估区地层主要岩性为角砾和花岗岩;评佶区地质构造不发育,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区域地壳属相对稳定区;工程地质条件良好、水文地质条件良好;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较强烈;现状条件下地质灾害不发育。
据此,确定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类型。
见表5表5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该项目属重要建设项目,所处的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 对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表(表6),确定该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一级。
表6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表注:资料来源《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佶技术要求》3•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3・1气象区内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冬季多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多偏南风,炎热多雨。
多年平均气温9.8C,最高气温39.4C,最低气温-21.5C。
历年最大降水量851mm,最小降水量365.9mm,平均降雨量559.7mm,月最大降水量330.9mm,日最大降水量142.4mm, 1小时最大降水量48.8mm,连续最大降水量274.1mm(ll天)。
历年最大积雪深度20cm。
3.2水文本区主要河流为滦河的支流武烈河。
武烈河发源于围场县都道致沟,全长43.1km,多年平均径流量1.161亿m*,最大流量3490mVs,最小流量为0。
3.3地形地貌区内属燕山山脉,地貌类型为以火成岩为主的丘陵小区,海拔标高一般在540-636.7m之间。
两侧山坡坡度30° -40° ,山坡植被发育,山顶基岩裸露。
见图3沟谷横剖面图。
3.4地层岩性本区域主要出露白垩系地层及第四系地层。
鈕叙k):主要岩惨灿關刻唐、安U阪角砾般岩流纹质火LU網岩在本区域广泛分布。
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Q泸中):主要岩性为冲洪积砂类土,分布在沟谷中。
见图4建设项目区域地形地质简图。
3.5地质构造与地震评估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中朝准地台(12)、燕山台褶带(II 22).承德拱断束(III2?)、克拉沁太穹(IV?),丰宁一隆化深断裂的北部。
评估区内未见大的断裂断裂构造,尚未发现有新近构造活动痕迹,构造环境相对稳定。
查阅《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306-),评估区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本区近代未发生源发性地震,属相对稳定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区域地壳相对稳定。
3・6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分为二个工程地质层:1层为角砾:黄褐色,主要成分为花岗岩石及砂土,表层含有植物根系,稍湿,稍密。
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20—0.30m,平均厚度为0.26m。
2-1层为强风化花岗岩:黄褐色多呈土状及碎块状,风化裂隙很发育,场区普遍分布厚度为1.70一1.80m,平均厚度为1.76m。
地层承载力F a k=400kpa o2-2层为中风化花岗岩:黄褐色,块状构造,多呈碎块状及块状, 风化裂隙较发育,该层未穿透,Fak二kpa o3・7水文地质条件本区域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
松散岩类孔隙水仅在沟谷中呈条带状分布。
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岩性为冲洪积砂类土, 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 -Ca • Mg型水,矿化度vlg/L。
基岩裂隙水赋存于风化构造裂隙中,富水性较差。
本区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其次是侧向补给。
排泄方式:基岩裂隙水以泉的方式或以潜流的方式向下游排泄;第四系孔隙水则以径流和人工开采的方式排泄。
据调查访问本区地下水动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
地下水位的上升与下降,水量的增减与降水量密切相关。
雨季水位上升, 涌水量增加,旱季水位下降,涌水量减少。
年内一般出现两个峰值, 即四月和九月。
3.8人为工程经济活动本区地处燕山山区,村庄稀疏,居住分散,主要进行农业活动, 由于矿业的开发,对当地的地质环境破坏较重,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
4•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佶经过本次调查,评估区沟谷呈” V”型,沟道南北走向,长度约350m,汇水面积0.09km2,两侧山坡坡度30° -40°,流域海拔标高在540-636.7m,相对高差96.7m,植被稀少,以乔木.灌木为主。
尾矿库设计坝体堆积高度为29m,总库容为15.84 x 104m\有效库容为11.08xl04m3o当前,坝体已堆积高度达19.5m,堆放量约1 x 104m3o经过调查与访冋,评估区内历史上未发生过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现状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