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方法及报告编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或计算公式。
对采用物探、钻探、槽探等手段进行测量的,应附相 应的图件及测量结果。
预测评估 是指工程建设过程中或建成后,可能诱发地质灾害
的危险性评估。
任务是依据工程项目类型、规模及采用的施工方法,
预测建设过程中或建成后,对地质环境的改变及影响,
评估是否会诱发或加剧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 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预测可能造成的损失及
评 估 区 交 通 位 置 图
北 京 仙 人 洞 住 宅 小 区 规 划 图
调查范围主要根据该建设工程项目特点及地质环境
条件来确定。此次工作中,确定区域地质、水文地质调 查面积约20km2,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面积20km2,
地质灾害现状调查面积20km2。
评估工作量统计表
内容
资料 收集 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其它生产科研报告
现状评估
是指对现有潜伏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评估。主要任 务是对评估区内的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分布、稳定状态、 危害对象等进行危险性评价对决定各类地质灾害稳定性或 危险性的主要因素及变化趋势作较全面、深入的分析,判 定其性质、变化、危害对象和危害程度。 对地面沉降、砂土液化等可进行定量分析的灾种,属 一、二级评估的应进行定量或半定量分析并列出相应的参
可适当进行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3、报告编制
是整个评估工作的重点,要求编制人员具有较
高的专业素质、工作经验和综合分析能力。
报告内容包括文字和图件两部分,要点是对野
外调查成果、试验、探测结果及各类资料进行综合
整理、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现状评估、 预测评估及综合评估。 结论是整个评估工作成果的具体体现,也是评 估报告中各项结论性内容的总结。
4、危险性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估
此部分为评估报告的重点内容,是确定建设用地适宜性与否的主 要依据。 包括的主要内容: 需进行危险性评估的地质灾害类型确定; 应根据评估区所处的地貌单元内可能产生的潜在地质灾害类型进 行判定。 北京地区地质灾害评估种类划分表 地貌分区 冲洪积平原区 山区(含山前地带) 山间盆地 危险性地质灾害评估种类 地面沉降、砂土液化、活动断裂、地裂缝等 泥石流、活动断裂、斜坡变形(坍塌、崩塌、 滑移)、塌陷、滑坡等 活动断裂、砂土液化、泥石流、斜坡变形等
2、评估级别的确定
主要根据建设项目的重要性和地质环境条件的复杂 程度进行确定。 建设项目重要性一般划分为三种:
重要建设项目、较重要建设项目和一般建设项目
地质环境复杂程度按复杂、中等复杂、简单三类从五个方面 进行综合判定。 建设项目评估级别划分为三级。
复杂程度 评估分级 项目重要性


中 等 复 杂
危害程度。
综合评估
在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半定 量的方法综合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程度,确定地质灾害 危险性级别,对建设用地的适宜性作出评估。
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表
确定要素 稳定状态 危险性分级
危险性大 危险性中等 危险性小 差 中等 好
危害对象 城镇及主体建筑物 有居民区及主体建筑物 无居民区及主体建筑物
(四)评估实例
北京市昌平区仙人洞住宅小区建设用地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1、概况
规划建设的北京市仙人洞住宅小区位于昌平区十三陵镇仙人洞村, 场地三面环山,西北方与南新村相邻。 根据建设项目规划意见书,项目建设内容为低密度住宅区及配套设 施,建筑类型为四层以下低层建筑。拟规划新征建设用地面积约 251342.21㎡。另需代征城市公共用地面积约93795.88㎡,其中,代征道 路用地面积约 19277.38㎡,代征绿化面积约 74518.5㎡。容积率为 0.3, 绿化率60%,建筑密度20%,建筑控制规模约75000㎡,建筑控制高度9 米。
损失情况 大 中 小
5、结论与建议
结论是对前四部分报告内容中结论性意见的归纳和 总结。
结论涵盖了建设用地评估级别确定、危险性地质灾
害类型的确定、建设工程可能诱发的地质环境问题综述、 地质灾害危险性级别的确定及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等重
要内容。
建议是根据结论涉及的地质环境问题提出的建设性 意见。 在建设用地适宜的条件下,提出地质灾害防治建议 及生态环境保护建议。在建设用地不适宜的情况下,提 出变更场地的建议。


重要建设项目
较重要建设目
一般建设项目
一级 一级 二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一级 三级 三级
3、区域环境地质特征
应包括: 评估区所处的环境地质构造位置;
地质环境特征----气象、水文、地形地貌特征;区域地
质背景特征(大地构造位置、主要断裂及褶皱、地层及 岩浆岩;水文地质特征、工程地质特征及地震地质特征 等。 在报告编写中,此部分内容多从收集到的资料中获得, 应善于归纳、提炼,多采用图、表等直观形式表达并加以 简单说明,切忌长篇大论、一概照搬。
单位
份 份
完成工作量
2
备注
1:5万
16
区域地质调查
野外 调查 试验 测试
环境、水文地质调查
km2
km2 km2 m
20
3.2.2 区域地质背景 3.2.2.1 区域地质构造位置 3.2.2.2 区内主要断裂及褶皱构造 3.2.2.3 地层分布及特征 3.2.2.4 岩浆岩
第六节 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第三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第四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第五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 第六章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三)评估报告编写中的几个主要问题
1、评估级别的确定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中规定,建设用地地质灾 害危险性评估分级按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和建设项目重要性二个指标进 行分级,凡是重要建设项目,无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哪类,均应进 行一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较重要建设项目和一般建设项目则根据地质 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确定评估级别。 在实际应用中,除源自文库建设项目重要性较难把握外,评估级别的确定还 受到项目性质、评估周期等非技术性因素影响。如军事设施的保密性、评 估周期一般较短等。 在不影响评估质量的前提下,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降低评估级别。
3.2.3 水文地质特征
3.2.4 工程地质特征 3.2.5 地震地质概况
一、结论
二、建议
4. 危险性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估
4.1 地质灾害类型的确定 4.2 现状评估
4.2.1 活动断裂
4.2.2 地面沉降
4.2.3 砂土液化 4.2.4 地裂缝
4.2.5 泥石流
4.2.6 塌陷 4.2.7 斜坡变形(崩塌\坍塌\滑移)
4.2.8 滑坡
4.3 预测评估 4.4 综合评估
5. 结论与建议
依据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综合各省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编写提纲,评估报告应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项目工程概况 二、评估级别的确定 三、地质环境特征 四、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1、评估种类确定 2、现状评估 3、预测评估 4、综合评估 五、防治措施建议 六、结论
二、工作方法
收集资料与实地调查、工程勘查相结合。在综合分 析、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评估报告。 1、资料收集 搜集评估区的自然地理和地质环境条件等基础背景 资料,如地形图、交通图、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 层岩性、水文地质、区域构造(断裂、地震)等,尽可能 的收集遥感和航测资料。 收集评估区地质灾害发育状况、地质灾害区划、地 质灾害防治规划等灾害资料(特别注意收集建设用地及 周边的地质灾害资料。 收集拟建工程的规划资料。
地质灾害危险区 是指明显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且将可能造成较多 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的地区。
地质灾害危害程度
是指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
失与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是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害和工 程建设过程中或建成后可能诱发、加剧地质灾害 的评价与估量。是地质灾害灾害易发程度、危险 程度和危害程度的综合反映。其实质是对建设项 目在地质环境现状条件和未来工程活动条件下地 质灾害的空间预测和成灾可能性的预测。
2、现状评估与预测评估的关系
在报告编写中,综合评估和最终的结论主要依据现状评估和预测 评估结论而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出现混淆二者性质的现象,从 而造成评估内容重复、评估结论不明确的问题。 二者的区别: 现状评估-----对已有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估。内容包括地质灾害 的类型、规模、分布、易发性和稳定性、危险性分区等。其评估主体 是已有地质灾害。 预测评估-----对工程建设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内容 包括因工程建设对环境的改变可能产生的地质灾害类型、危险性和稳 定性、危险性分区等。其评估主体是工程建设本身。
2、实地调查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主要工作之一,根据已
确定的评估种类进行详细的调查,调查范围及调查
方法依据灾种特点而定,主要采用追索法、穿越法
及访问调查,根据需要可测制实测剖面、采用钻探、
槽探及物探等勘查手段。 为了保证评估结论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必须确 保野外调查成果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权威性。
各省市均对本地区的不同级别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 定了明确的要求。综合如下: 分析方法 一级评估:需对评估区内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及危害性进行 定量分析和全面的评估。 二级评估:需对评估区内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及危害性进行
(二)评估报告编写技术要求
以北京市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暂行)为例
1.概述部分
应包括:
项目接受委托情况、任务要求、项目评估工作时间等;
建设工程概况,包括位置、规模、用地范围、项目类 型、建筑物 结构与布局等(一般应附建设工程规划图)。 线性工程需付工程分布图及相关技术要求; 工作部署及投入的工作量,包括依据、原则、工作方 法、手段及相应的工作量(附工作部署图)。
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及评估报告编写提纲。
北京市
1. 概述 1.1 工作目的及任务 1.2 建设工程概况 1.3 评估范围与评估内容 1.4 工作部署及投入的工作量
广东省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工作目的和任务 第二节 自然地理及征地范围 第三节 建设工程概况 第四节 研究程度及任务完成情况
2.
评估级别的确定
第五节 报告编制依据
第二章 地质环境条件 第一节 气象水文
2.1 建设项目的重要性类别划分 2.2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判别
2.3 确定评估级别
3. 区域环境地质特征
第二节 地形地貌
第三节 地层与岩石 第四节 地质构造与地震
3.1 所处环境地质构造位置
3.2 地质环境特征
第五节 水文地质条件
3.2.1 气象、水文、地形地貌特征
定性和半定量分析或专项分析。
三级评估:对评估区内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及危害性仅需进 行定性分析即可。
试验及探测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区:一、二级评估需进行岩土体物 理力学性质试验;对可能出现滑坡、崩塌、塌陷、砂土 液化、地裂缝等灾害的地段,需进行物探、钻探、槽探、 触探及浅井等探测。 地质环境中等复杂地区(较复杂区):一级评估需进行 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对可能出现滑坡、崩塌、塌 陷、砂土液化、地裂缝等灾害的地段,需进行物探、钻 探、槽探、触探及浅井等探测。 地质环境简单地区:以野外综合调查和收集资料为主,
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编制
(一)评估报告提纲
自1999年国土资源部发布实施《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 法》及《关于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通知》 以来,全国31个省(区、市)以全部实施建设项目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估制度。北京、浙江、河南、湖北、广东、重庆
等省(市)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了相应的建设用地地质灾
3、结论编写
一些初次参与地灾评估报告编写的技术人员,往往 忽视结论部分的编写,使之过于简单,不能全面反映评 估报告的结论性内容。 实际工作中,报告结论部分的编写是非常重要的,
应该是整个评估报告内容的浓缩和提炼,报告中所有结
论性的内容都应该反映到结论中。因此,在报告编写过 程中应非常注意结论部分的编写。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工作方法及报告编制
一、基本概念
地质灾害
是指由于自然产生或人为诱发的对人民生命
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
地质灾害易发区 指容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是根据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危险程度、危害
程度及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工程地质特征、灾
害性降雨特征等自然因素,对地质灾害易发程度
进行的分区。 北京地区一般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 易发区和非易发区四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