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安全技术与环境保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飞石距离扩大一倍!!!
个别飞石的防护
• a.直接覆盖防护:在欲爆体上覆盖上柔软、耐撞击、
廉价的防护材料,如草袋、编织袋、荆笆(竹笆)废 胶带、胶管联、铁丝网、尼龙网等,根据环境情况, 可采用草袋一层或多层覆盖,也可多层综合覆盖。
• 覆盖防护应注意:覆盖材料必须牢固可靠、防止滑落;
不能影响、破坏起爆网路;分段延时起爆时,防止先 爆部位的冲击波掀翻后爆部位的覆盖。
岩性 坚硬岩石 中硬岩石 软岩石
K 50~150 150~250 250~350
α 1.3~1.5 1.5~1.8 1.8~2.0
主要修编内容有:
1)增加了监测人员资质及监测仪器可靠性的规定。
2)在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中全部引入振动频率,用频 率和质点振动速度幅值这两个相共生的参数共同作 为对爆破振动的主体,主要增删及修订内容有:
14.3 爆破空气冲击波及噪声
• (1) 爆破冲击波的产生及传播 • (2) 爆破冲击波的破坏判据及安全距离 • (3) 降低爆破冲击波的主要措施
14.3 爆破空气冲击波及噪声
1)露天裸露药包爆破,一次爆破药量 <20kg
Rk=25√3 Q
2)地表爆炸加工 ∆P=14(Q/R3)+4.3(Q2/3/R2)+1.1(Q1/3/R)
爆破噪声对玻璃窗的破坏
爆破噪声 (dB)
169
相应的爆炸空气 击波压力(105pa)
0.06
破坏现象 玻璃窗开始破坏
171~174
0.08~0.1
大部分玻璃窗出现破坏
177~180
0.15~0.2
大部分玻璃窗木框产生 破坏
美国矿务局公布的噪声标准
等级
安全限 警戒限
最大允许 城市控爆标准 值
噪声标准
V

K

Q1/ R
3


3 100

2.0
1000 50

100 10 2 100 0.04 4cm / s 50
一般砖房2.3-2.8cm/s 超过安全标准
应采取哪些减震和安全措施?
(题库31页熟练掌握第45题) 减少爆破地震效应的措施
爆破地震 震源浅 影响范围小 持续时间短 频率较高 发生时间可控
天然地震 震源深 影响范围大 持续时间较长 频率较低 发生时间不可控
地震波主要参数的估计范围如下: 地面振动位移范围:0.001~2.5厘米 地面振动速度范围:0.01~80厘米/秒 地面振动加速度范围:0.001~5g 频率范围:5~500赫芝 地面振动持续时间:0.4~2.0秒(秒差和毫秒微差爆 破将依爆破总持续时间确定.) 爆破地震波的特征: 近距离振动波形简单,一个脉冲,但脉冲时程随药 量增加而增长 随距离增加,波形趋于复杂化,最大振幅逐渐向后 推移 存在近似相关性,比例药量(Q1/3/R)
对于深孔松动爆破,大量堆积范围L一 般为 L=(5~7)W (m) 式中:W为最小抵抗线(m)。
对于大量抛掷爆破,水平地面抛掷堆积

最远距离的经验公式是:
L=7.5nW
(m)
Rf=20n2WKf 式中:Rf——碎石飞散对人员的安全 距离,m;
n——爆破作用指数; W——最小抵抗线,m; Kf——安全系数,一般选用 Kf=1~1.5。风大顺风时,抛掷方向正 Kf=1.5,山坡下方向Kf=1.5~2。
20n2W 20 (1.5)2 8 20 2.25 8 360 m
某峒室爆破 设计W=10m, n=1.0 实测 W=8m 如药量不变 n增加? 个别飞石距离 有何变化?
某峒室爆破 设计W=10m, n=1.0 实测 W=8m 如药量不变 n增加? 个别飞石距离 有何变化?
爆破噪声通常用声压级强度(dB)表示。在声学中,
定义:
声压级 dB

201og10
P P0

式中,P0为相应于人的最低可闻的压力,定为2×104dyn/cm2。以180dB 声压级为例,可建立dB与工程单位
MPa之间的换算,
即:
P 201og 2 104 180dB
当声压等于180dB时P=2×105 dyn/cm2
• b.近体防护:在被爆建筑物附近,设置能遮挡个别
飞石的屏障,屏障可用铁或竹木脚手架,在上面挂上 草袋(编织袋)、荆笆(竹笆)、胶管联、铁丝网等, 高度要大于最上面炮孔至少三倍孔间距。防护排架必 须具有能够抵抗压缩空气冲击波的强度。
• c. 保护性防护:对邻近爆源的需要保护的建筑物门
窗或其他设施,用防护材料进行架空式遮挡覆盖防护。
KW13 (0.4 0.6n13 ) KW23 (0.4 0.6n23 )
n23


W13 W23

0.4
0.6 2.58
n2 1.37
R1 20 n12 W 20110 200m
R2 201.372 8 201.878 300m

可采取的降低地震波和冲击波的措施为: (1)分段起爆 在保证完成爆破任务的前提下,尽可
能分多段起爆以减小一次起爆的单响药 Nhomakorabea。 (2)采用微差挤压爆破技术 。 (3)采用水下预裂爆破 。 (4)控制最小抵抗线方向,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和安
排好起爆顺序,使受保护物在使受保护物在抵抗线的背 面出现。
爆破地震波在产生和传播过程中,主要受到 下列因素的影响: ①爆源: 爆破能量—药量大小,炸药种类; 爆破的几何特征—爆破作用指数n值,药包与 装药孔的不偶合情况,单药包或群药包,集 中药包或延长药包,临空面数目等; 爆破方法—瞬时起爆或分段延时起爆,有无 予裂药包等。 ②离爆源的距离。 ③爆破地震波传播区的地质地形情况。
3) 地下爆破
△P 105Pa
破坏情况
0.05 0.1~0.2 0.2~0.3 0.4~0.5 0.6~0.7
>0.7 1.0~2.0 2.0~3.0
门窗玻璃破碎 建筑物局部破坏 建筑物轻度破坏,墙裂缝 建筑物中度破坏,墙大裂缝 严重破坏,部分倒塌,钢筋混凝 土破坏 砖墙倒塌 防震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破坏 钢架桥破坏
爆破安全技术与环 境保护
14.1 爆破振动与塌落振动 14.2 塌落振动 14.3 爆破空气冲击波及噪声 14.4 爆破水中冲击波 14.5 爆破个别飞散物 14.6 爆破粉尘 14.7 爆破有害气体 14.8 爆破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14.9 爆破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14.1爆破振动与塌落振动
• 爆破地震波的产生及其主要特征 • 爆破地震波的强度预报(衰减规律) • 爆破地震的破坏判据及安全允许距离 • 爆破震动效应的控制
④新给出了永久性岩石边坡允许振动标准(频率及幅值) 及控制点位置;
⑤新给出了新浇大体积混凝土(C20)不同龄期、不同频 率范围对应的允许振动标准;
⑥规定了拆除爆破振动允许标准应同时考虑建筑物坍落 触地振动;
⑦第一次提出了核电站及受地震惯性力控制的保护对象, 允许采用爆破振动加速度作安全判据。
某深孔爆破,Q=1T,距50M处砖房 一般砖房的安全? (K=100,α=2.0)
①对各类建筑物的安全允许标准中质点振幅值均作了小 幅调低,适当提高了要求;
②规定了质点振动速度幅值为径向、切向、重直向三个 分量中的最大值,振动频率为幅值对应振波的主频 率;
③新给出了运行中的水电站及发电厂中心控制室设备、 水工隧道、交通隧道、矿山巷道、新浇大体积混凝 土允许振速对应的频率范围及地下构筑物控制点位 置;
飞石及其控制
• (题库17页基础第86题) • (题库18页基础第95题) • (题库32页熟练掌握第46题) • (题库40页中级第21、32题) • (题库81页高级第69 题)
硬物,易沿炮孔方向产生飞石。
• (5)防护措施不当;
• (6)炮孔起爆延时不合理,先爆药包改变后爆药包抵
抗线大小而造成飞石。
某深孔爆破
W=8米

n=1.0
n=1.5时
个别飞石安全距离?
某深孔爆破
W=8米

n=1.0
n=1.5时
个别飞石安全距离?
20n2W 2018 160m 取200m
(题库68页高级第33、34题)
14.2 塌落振动
• 建筑物爆破拆除塌落造成地面的振动的物理过程
是:建筑物所在高度具有的重力势能转变成构件 的下落运动或是转动,下落冲击地面造成构件和 地面破坏,转变成破坏能;剩余能量在地面传播 造成了周围地面的振动。地面的振动波形和能量 不是单一脉冲波动的结果。因此以冲量表述塌落 振动是不准确的。显然塌落造成的地面振动的大 小与其具有的重力势能相关,即与下落构件的质 量和所在的高度有关,随传播的距离增加而衰减。
在爆破体与被保护体之间,钻凿不装药的单排防震孔 或双排防震孔,可以起到降震效果,降震率可达30~ 50%。防震孔的孔径可选取35~65mm,孔间距不大于 25cm。
采用预裂爆破,比打防震孔要减少钻孔量,并取得更 好的降震效果,但应注意预裂爆破时产生的震动效应。 预裂孔和防震孔都应有一定的超深h,h一般应取20~ 50cm。 3. 限制一次爆破的最大用药量 4.采用低威力、低爆速炸药 5.爆破振动实时监测
冲击波超压对人体的伤害
△P 105Pa
伤害等 级
伤害情况
0.2~0.3 0.3~0.5
0.5~1.0
>1.0
轻微 中等
严重
极严重
轻微挫伤 听觉器官损伤, 中等挫伤,骨折 内脏严重挫伤, 可能死亡 大部死亡
爆破冲击波控制与防护
1.裸露药包要覆盖 2.控制一次起爆药量,空间和时间上分开 3.改进装药结构、保证堵塞质量 4.精心施工 5.不在清晨、傍晚、露天爆破 6.巷道内可挡 7.水下采用气泡帷幕 (题库32页熟练掌握第47题)
(5)水下爆破时在靠近被保护物的水下抛授一定数 量的土石,减少冲击波的破坏作用,对距离爆源近的设 施爆前要支撑加固保护,以防水压力的冲击破坏。
(6)在被保护物的附近设置防震孔。
(7)采用气泡帷幕技术.
14.5 爆破个别飞散物
• (1) 爆破大量堆积范围的预测 • (2) 爆破飞石安全距离的计算 • (3) 爆破个别飞石的控制与防护 • (4) 爆破堆积体产生的涌浪
14.2 塌落振动
• 修改后的塌落振动衰减经验公式:
Vt

Kt
(
(
R MgH
)
1 3
)

14.2 塌落振动
• 拆除爆破降低塌落振动的技术措施 • ⑴ 分段分层折叠爆破 • ⑵ 地面开挖沟槽或铺垫缓冲材料 • ⑶ 开挖隔震沟
减少爆破地震效应的措施: 1.采用微差爆破 2.采用预裂爆破或开挖减震沟槽
由专家论证会提出允许标准,并由专门检测单位 监测爆破振动。
V

K

Q1/ R
3

式中 R—爆破地震速度预报点到爆源的距 离,m;
Q—计算炸药量,kg;齐发爆破取总药 量;秒延时爆破取最大一段药量;毫秒微 差爆破取时差200毫秒范围内最大的爆破 合药量;
V—地面质点最大震动速度,cm/s; K、α—与爆破点至计算目标间的地 形、地质等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 可按表选取,或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
128 128~136
136
90
/dB
在城镇拆除爆破及石方控制爆破中, 宜采取以下措施减轻噪声污染
(题库69页高级第35题) (题库18页基础第91题)
14.4 爆破水中冲击波
• 炸药在深水中爆炸时,水中冲击波超压
(Pa)和正压作用时间(ms),可按库尔
公式计算:
1.13
ΔP

523
3
Q R
因 1 dyn/cm2≈1×10-7 Mpa
故 180dB≈0.02 Mpa
即, 强度为180dB的噪声,相应的超压或最大压力约为
0.02 Mpa。
联合国世界保健组织(WHO)资料:
对人体健康来讲,
>120分贝
危险区
90—120分贝 为过渡区
小于90分贝
安全区
日本有些资料: 爆破噪声不应大于125dB, 在城市中不应大于90 dB 。
• 爆破飞石产生的原因有: • (1) 由于岩石结构的不均匀性,在断层、裂缝、层
理面、软弱夹层等薄弱面,会产生飞石。
• (2)单位炸药消耗量偏大,装入过多炸药,势必使得
该孔的最小抵抗线相对减小;
• (3)设计的孔网参数与具体条件不吻合,不按要求施
工炮孔偏斜等人为因素造成;
• (4)填塞长度偏小、填塞质量不好或填塞材料中夹有
爆破地震的衡量标准——质点振动速度 理由:
质点振动速度与应力成正比,应力与能量和破坏 强度有关; 以质点振动速度衡量振动强度的规律性较强; 质点振动速度与地面运动密切相关; 质点振动速度受地面覆盖层类型和厚度的影响小。 爆破振动安全判据
地震三要素——幅值、频率、持续时间。 按照《爆破安全规程》,特别重要的保护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