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与教学设计的辨析

备课与教学设计的辨析
备课与教学设计的辨析

备课与教学设计的新辨析

一、研究缘由

教学设计是指以获得优化的教学过程为目的,以系统理论、传播理念、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1]然而传统的备课它却是以个体经验为基础, 以知识传递为任务的教学准备。比起教学设计来说,备课才是教师的一种日常活动,是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准备。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各类知识不断的踊跃,科学技术的不停的突飞猛进,进一步要求人们在有限的学校时间内学习大量的信息内容,进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传统的备课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教育的这种需要。促使教师的在“备课”中逐渐引入“教学设计”的理念,改革和完善教师的“备课”。

二、从零碎化向系统化

传统备课中,主要是个人备课,我们总是把备课和写教案划等号,总是借助教师个人的经验预设教学。现在所倡导的“备课”,它也逐渐形开始系统化,除了所谓的个人备课,还包括集体备课、课前备课,课后备课备。主要模式就是教师钻研教材、个体初备(基础)→中心发言、集思广益(深化)→形成预案、二次备课(创新)→教后反思、理论提升(提升)”。[2]还有一种常用的模式“独立钻研→集体研讨→教后反思→试点试教→集体商议→独立施教→个人反思。[3]其中的二次备课和教后反思是对传统备课的一个突破,是基于“教学设计”理论的一个学习成果。教师除了注重课前和课中,还更加的注重课后,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其实是特别重要和有益的,教师可以记下些教学心得,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然后再改写教案,对教案中选择的教学方法,安排的教学步骤等进行改革和完善。这样会使得教师的每次备课都更加意义和创新。这样的一个备课过程,是教师们对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创造性不断探索和追求的过程。这种方式的备课使相关学科教师在一起,针对某一教学内容和问题,通过教师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等形式,使教学得到系统设计的一种准备活动,更是教师针对自己教学中遇到的普遍、典型、复杂的教学问题,通过共同协商和参与,系统科学的研究,以达到解决问题,促进教学进步和教师专业发展的一。借助这样的教学研究活动不停的实践,不断提高认识,备课也会形成自己理论系统。同时教学论对“备课”的研究,不仅从理论上描述了它的基本内涵和要义,更强调备课是对课与教学“二次开发”和“深度开发”,这种开发,就是教师将每次备课都看做是对课程进行再度学习与研究的过程,是根据教学要求、学生特点、自身风格所进行的教学设计的过程。教师“要实现教学重心下移,要变传播、灌输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要联系学生一切,都不是现成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能够提供的,都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场景进行设计和开发”。[4]与传统的备课相比较,如今的备课已逐渐开始发展起来,其中集体备课最为突出,但是也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实际操作的效果并不太理想,很多学校对集体备课的管理存在着要求过多,统得过死,在备课中统一教学模式,统一设计要求等,甚至在集体备课中严格规定了“四定” (定人、定时、定地点、定内容)、“四备” (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五明确” (明确考点、重点和难点;明确能力提升点;明确掌握障碍点;明确指示交叉点;明确新旧知识连接点)、“六统一” (统一认识、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内容、统一作业、统一测验)等等管理。[5]这些都太过于死板,使得教师为集体备课而集体备课,很多东西只能流于形式,使集体备课缺乏及时性和灵活性,原本为了交流思想、共享理念和方法的集体备课变成了僵化的、作秀式的负担,慢慢失去其初衷和本意,与教学设计相比,还是相差太大,不够系统和成熟。

三、从“我们的教学”到“他们的学习”

教学设计是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学习而进行的相关情境、活动、方法预设。学习任务分析也是从学习者的角度进行的,分析学习任务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学习提供决策依据。这也是教师备课时必须转变的一个态度,传统的备课是为了确定学生已学了什么,为复习旧知识提供

依据;如今的备课最根本出发点是从学习者自身出发,通过分析,为有效的设计提供依据。体现好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课堂教学的对象。当前备课过程中,要求教师一定要关注每一位学生,要做好学情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的备课,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每一次的备课,教师们都必须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活动经验、年龄特征、个性差异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有目的地进行备课设计,设计问题时要因材施教,对基础性的提问与练习可以让一般的学生参与,拓展性的问题可设计为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共同参与,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传统的备课中考虑教法、教具、组织策略只是涉及了其中的几个方面,并且考虑的出发点也都是教师,而不是学习者。”如今,备课的重心逐渐从“我们的教学”到学生“他们的学习”,重点体现在“备学生”这个环节。备课主要就是研究学生、研究如何把教与学联系起来,既要考虑到教师怎样做,更主要的是研究学生如何学,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接受能力、思想实际、心理特征等,做到与学生心理换位,进行学法指导设计。教师教最终是为了学生学,只备教师、不备学生是不完整的备课,教学不是一厢情愿的事,学不是我教你学;教学不是先教后学;教学更不是教授教材;同时教学也不仅是教师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教学也不是教师自己的讲课。教学是应运而生的;教学是教基于学;教学是教为了学;教学是教学生学;教学是教学生会学;教学是师生互教互学。这样的理解很清晰地告诉我们,关注学生、关注学生有效的学习,才是教学的真义。所以备课要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起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各种教学情境、教学活动等,比如较高层次的教学目标一般要由低到高、分阶段、有计划的实施。所有中间目标的选择应该位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通过自己努力能够达到这样的层次要求,然后再逐渐向高的目标进发。这些相关理论的提出,都体现了备课已经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可是,这个过程需要教师不断的实践和认识,才能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四、从片面性目标到综合性目标

教学设计的本质性指导思想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这种发展包括知识的增长, 能力的发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所以, 在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 都是以学生现在的学习基础为基础设计教学情境、教学问题与教学活动, 设计各种评价活动。让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参与,体验和获得。使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态度、行为、思想和品德等方面都得到发展。这与传统的备课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传统“备课”关注的是学科知识的增长。通过备课, 大多数就是备教材,教师把书本知识变为教师知识, 然后再传递给学生, 变为学生知识。这样仅以书本知识为中心的教学,已经脱离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如今的备课,是以学生为本,是以学生发展为目标, 是以提高未来公民基本地理素养为宗旨。除了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要注意引导学生总结一些规律和方法,形成理性认识。这和教学设计的实质目标是不谋而合的,培养出推动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五、总结

备课与教学设计的区别还是很大的,依照当前的一个趋势,备课只有以教学设计理论为基础,才能逐步得到完善。只有教师把课备好了,才能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蔡铁权等编著.现代教育技术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李树国,常荣.改进集体备课操作方式,引领校本教研深入开展[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5)

[3]郑胤强.集体备课要“实”[J] .教育科研论坛,2006,(3)

[4]吴亚萍,王芳编著.备课的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5]曹金彩.新课标下的集体备课[J].河南教育(基础教育版),2009,(11)

备课与教学设计的辨析

备课与教学设计的新辨析 一、研究缘由 教学设计是指以获得优化的教学过程为目的,以系统理论、传播理念、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1]然而传统的备课它却是以个体经验为基础, 以知识传递为任务的教学准备。比起教学设计来说,备课才是教师的一种日常活动,是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准备。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各类知识不断的踊跃,科学技术的不停的突飞猛进,进一步要求人们在有限的学校时间内学习大量的信息内容,进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传统的备课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教育的这种需要。促使教师的在“备课”中逐渐引入“教学设计”的理念,改革和完善教师的“备课”。 二、从零碎化向系统化 传统备课中,主要是个人备课,我们总是把备课和写教案划等号,总是借助教师个人的经验预设教学。现在所倡导的“备课”,它也逐渐形开始系统化,除了所谓的个人备课,还包括集体备课、课前备课,课后备课备。主要模式就是教师钻研教材、个体初备(基础)→中心发言、集思广益(深化)→形成预案、二次备课(创新)→教后反思、理论提升(提升)”。[2]还有一种常用的模式“独立钻研→集体研讨→教后反思→试点试教→集体商议→独立施教→个人反思。[3]其中的二次备课和教后反思是对传统备课的一个突破,是基于“教学设计”理论的一个学习成果。教师除了注重课前和课中,还更加的注重课后,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其实是特别重要和有益的,教师可以记下些教学心得,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然后再改写教案,对教案中选择的教学方法,安排的教学步骤等进行改革和完善。这样会使得教师的每次备课都更加意义和创新。这样的一个备课过程,是教师们对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创造性不断探索和追求的过程。这种方式的备课使相关学科教师在一起,针对某一教学内容和问题,通过教师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等形式,使教学得到系统设计的一种准备活动,更是教师针对自己教学中遇到的普遍、典型、复杂的教学问题,通过共同协商和参与,系统科学的研究,以达到解决问题,促进教学进步和教师专业发展的一。借助这样的教学研究活动不停的实践,不断提高认识,备课也会形成自己理论系统。同时教学论对“备课”的研究,不仅从理论上描述了它的基本内涵和要义,更强调备课是对课与教学“二次开发”和“深度开发”,这种开发,就是教师将每次备课都看做是对课程进行再度学习与研究的过程,是根据教学要求、学生特点、自身风格所进行的教学设计的过程。教师“要实现教学重心下移,要变传播、灌输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要联系学生一切,都不是现成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能够提供的,都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场景进行设计和开发”。[4]与传统的备课相比较,如今的备课已逐渐开始发展起来,其中集体备课最为突出,但是也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实际操作的效果并不太理想,很多学校对集体备课的管理存在着要求过多,统得过死,在备课中统一教学模式,统一设计要求等,甚至在集体备课中严格规定了“四定” (定人、定时、定地点、定内容)、“四备” (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五明确” (明确考点、重点和难点;明确能力提升点;明确掌握障碍点;明确指示交叉点;明确新旧知识连接点)、“六统一” (统一认识、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内容、统一作业、统一测验)等等管理。[5]这些都太过于死板,使得教师为集体备课而集体备课,很多东西只能流于形式,使集体备课缺乏及时性和灵活性,原本为了交流思想、共享理念和方法的集体备课变成了僵化的、作秀式的负担,慢慢失去其初衷和本意,与教学设计相比,还是相差太大,不够系统和成熟。 三、从“我们的教学”到“他们的学习” 教学设计是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学习而进行的相关情境、活动、方法预设。学习任务分析也是从学习者的角度进行的,分析学习任务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学习提供决策依据。这也是教师备课时必须转变的一个态度,传统的备课是为了确定学生已学了什么,为复习旧知识提供

【新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1、古诗两首之《村居》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幻灯片、课件或古筝曲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导入课题 春天到了,你们喜欢干些什么?清朝诗人高鼎居住在乡下时就亲眼目睹了儿童放学归,三五成群,迎着春风,放飞风筝的情景,于是他便为后人留下了一首较为明快的诗篇──《村居》。(板题,生齐读课题并识记“村、居”)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认真听不认识的字或不熟悉的字的读音。 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利用拼音自读古诗,边圈画生字,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连贯。 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四、理解诗句、感悟欣赏 1.指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你是怎么记住“醉、烟、童、散、忙”的? 点拨:(1)“醉”是平舌音。 (2)“烟”韵母是前鼻韵母。

(3)“童”可以用熟字相加的方法认记(立+里)。 (4)“散”是平舌音;偏旁是反文旁,不是折文旁。 (5)“忙”书空;扩词;用“急忙”说话。 3.自读古诗,然后谈一谈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一句,为什么? 点拨:(1)纸鸢:风筝。 (2)拂堤杨柳醉春烟:杨柳在微微春风中摇摇摆摆,陶醉在这美丽的春光中。(演示课件或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4.让我们闭上眼睛,伴着美妙的音乐听xx同学朗诵这首诗,然后谈谈你的感受。(指名配乐朗诵) 5.交流听读后的感受。 6.请你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你的感受。(配乐练读、指名读、评价读) 7.练习背诵课文。 五、再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醉、烟、童、散、忙”。 2.连词认读生字。 3.观察“忙”的结构特点,说说这个字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4.指导、示范书写“忙”字。 5.学生描红、临摹。 六、交流资料、扩展朗读 自古以,人们都喜欢春天,珍惜春光。古代诗人除了《春晓》《村居》以外,还写了很多咏春的诗句,把你积累的诗句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也可以出示教师摘抄的诗句,让学生读一读。如: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徐俯《春游湖》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宵》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1、古诗两首之《咏柳》 教学目的:

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教学设计与教案有联系也有区别,从内容上来区分,教案是原来我们老师备课结果的体现,从这个角度来讲,教案大致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备学生部分,教材部分,教法部分。教学设计则不同,它首先是把教育、教学本身作为整体系统来考察,使用系统方法来设计、开发、运行、管理,即把教学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实行设计、实施和评价,使之成为具有最优功能的系统。教学系统设计综合教学系统的各个要素,将使用系统方法的设计过程模式化,提供一种实施教学系统设计的可操作的程序与技术。在教学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通过系统分析技术(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形成制定、选择策略的基础;通过解决问题的策略优化技术(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的选择等)以及评价调控技术(试验、形成性评价、修正、终结性评价等)使解决与人相关的复杂教学问题的最优方案逐步形成,并在实施中取得最好的效果。从这个定义中我们能够看出,教学系统设计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原比教案范围要广,目光的着眼点可能会在整个学段的知识体系,或者整个单元,再到某节课。另外,从定义中我们也会得到这样一个结论,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设计技术将使我们从感性的教案设计走向更加理性的技术应用,掌握教学设计的技术将是我们成批量培养优秀教师的一个途径。教学设计与教案是

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的内涵是有一定差别的。教案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通常上课使用的教学过程安排计划,一个教案就是一节课的教学计划具体的实施方案,应写得较为具体详细。特别对新教师来说,整个教学过程的安排,包括开头语、各教学层次衔接语、结束语等都要用文字表达好,以免上课时因心理紧张而词不达意。教学设计应包括教学计划的设计、教学计划的执行、教学活动的评价与反馈。教学设计没有固定的模式,是教师发挥自己创造力的广阔天地。教师学习实行教学设计除了了解相关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外,主要是通过案例学习来模仿、分析、移植、创新,反复实践、反思、总结,逐步掌握教学设计的技能,提升教学质量。一般来说,教师教学设计应该是教师教案的理性反映,如果说教案着重于写“教什么”,“如何教”的话,则教学设计应该是着重于从教学理论上去叙述“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

新版人教版初中化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胜利学校教学设计(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2017年秋第一学期定稿 学科:化学; 任课班级:九年级; 任课教师:陈兴洪; 2017年9 月 1 日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面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密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2)意识到化学与环境、材料、能源、生命科学等之间的联系,初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2)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强烈愿望。 3)通过大量的具体事例,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熟悉化学的重要价值 二、考点: 1、化学研究的对象 2、化学发展史 三、学困点和易错点: 1、化学发展史 2、化学研究的对象 四、教学活动:

五、板书设计:

2 六、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2)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二、考点: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学困点和易错点: 1、物理变化和物理性质 2、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 3、对实验现象的描述 四、2课时 五、教学活动:

教案与教学设计的区别

教案与教学设计的区别 教案,是教师自己上课用的,主要是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及作业、课后反思,教学设计要求与教案不同,除了教师自己用,还要给别人(领导、所谓砖家等)看,所以教学设计的内容要包括:教材内容分析,学情(学情状况)分析,教学目标(制定依据)、重难点(设定依据),教学过程,是重点,要说明更个环节的内容,各环节制定的原则,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反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教师如何处理等,最后是课堂小节和作业。总之教学设计要写出设计者的设计意图。 教学设计与教案之间有哪些主要的区别 发布者:龚梅华发布日期:2011-11-28 教学设计与教案之间有哪些主要的区别? 教案和教学设计是体现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 教案是体现了一种比较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过程则重视对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教学方法是以讲授式为主,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学习方法; 教学设计体现的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教师不但要研究怎么教,还要研究学生怎么学,教学设计是要换位思考,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的是学生能力的提高.

1、在概念界定上的区别: 教学设计:是教师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目标、选择策略手段、制定教学流程、评价教学效果,以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的编制教学预案的过程。 教案:又叫课时计划。老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 2、在层次分类上也有区别,教学设计可以是单元教学设计、课时设计,一个教学设计可以用几课时来完成,也可以是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教案原则上是一课时一个教案。 3、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基本栏目也是有区别的,将教学设计和教案的栏目作一个对比,请看图:

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区别

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区别(一) 一、概念的范畴不同 教案是教育科学领域这的一个基本概念,又叫课时计划,是以课时为单元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案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教学进程,内含教学纲要和教学活动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和各种组成部分的时间分配等。 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是教育技术学科的重要分支,形成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它包括宏观设计和微观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解决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科学性、再现性和操作性。 课堂教学设计属于微观教学设计的范畴。 二、对应层次不同 教学设计是把学习者作为它的研究对象,所以教学设计的范围可以大到一个学科、一门课程,也可小到一堂课、一个问题的解决。目前的教学组织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所以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中运用最多的一个层次。 教案:就是教学的内容文本指导老师自己上课用的。也是考察一个教师备课的一个依据。从研究范围上讲教案只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层次关系是不完全对等的。 三、设计的出发点不同 教案是教材意图和教师意图的体现,它的核心目的就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为依据的一种纯粹的“教”案。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却常常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设计是“一切从学生出发”,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掌握程度为依据,教师在设计中既要设计教,更要设计学,怎样使学生学得更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四、包含的内容不同

教案一般包括教学目的,教学方法,重难点分析,教学进程,教具的使用,课型,教法的具体运用,时间分配等因素,从而体现了课堂教学的计划和安排。 教学设计从理论上来讲,有教学目标分析、教材内容分析、学习重点目标阐明、学情分析、教学策略的制定、媒体的分析使用及教学评价等七个元素,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讨论比较多的是学习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三个主要元素。 教案与教学设计的内容对比 (1)目的与目标 教案中称之为教学目的,多来源于教学大纲的要求,比较抽象,可操作性差,使课程重视了整体性、统一性,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淡漠了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修养。 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可由教师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制定,教学目标更加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目标更加具体,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2)重难点分析与教学内容分析 教案中的重难点分析主要由教学大纲指出,是教师上课讲解的主要内容和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内容结合学习者进行分析,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分析得到的重点和难点常常是媒体设计时所针对解决的对象。 (3)教学进程与新课程教学过程设计 教案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怎样讲好教学内容的过程。重视对学生进行封闭式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 教学设计: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价阶段。不同的课型教学过程的设计流程不一样。但是一定要体现学生既是教学活动的对象,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充分考虑这一主要特点。 (4)教学方法和教学用具 教案中的教具使用比较简单,多为模型、挂图等公开发行的教具,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 教学设计非常重视媒体的选用和使用,而且注意使用时的最佳作用和最佳时机,有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含学期备课、单元备课)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 下册教案(含学期备 课、单元备课)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学期备课 一、整体情况 本班共有60名学生,从上学期学习情况来看,总体上说比较爱学、会学,对一些基础的知识大部分学生能扎实的掌握,并且能灵活地运用。学生的组织纪律强,班集体有一定的凝聚力,给数学教学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内部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教学内容简析 全册教材包括下面内容:扇形统计图、圆柱和圆锥、解决问题的策略、比例、确定位置、正比例和反比例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总复习。本册教材的这些内容是在前几册的基础上按照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任务安排的,着重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掌握它们的体积等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形成统计的观念,掌握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整理结果的方法,提高依据统计数据的分析、预测、判断能力;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加深认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然后把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加以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新的教学内容与系统的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2)认识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认识比例尺,会看比例尺,会进行比例尺的有关计算;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

2020最新二年级综合实践全册全套教案教学设计

多彩的校园游戏 教学内容 多彩的校园游戏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学生能自主根据铃声的指示进行学校游戏,体验校园游戏的丰富多彩,能主动、积极、高兴地参与课间游戏,并愿意与同学一起玩。 2、行为与习惯。要准备好、活动好、休息好,初步形成遵守规则的意识。 3、知识与技能。在活动体验中使学生初步掌握几个课间游戏的活动方;知道课间先处理上厕所、喝水等事情,再去游戏;学习用讨论、做统计的方法研究问题。 教学重点 在活动体验中使学生感悟课间要准备好、活动好、休息好。初步懂得遵守校园游戏的规则与纪律的重要性,形成规则意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课间你在做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讨论多彩的校园游戏活动。 二、活动一:课间别忘了 1、同学们,从这些图片中你发现在课间大家都干些什么呢?有哪些事是课间必须做的呢? 2、小结强调。 课间,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先喝水,或者先上厕所,或者先准备下节课的学习用具等,这三件事不管先做哪件都行,但却是每个人必须做的事。这样我们就为上下节课做好了准备,剩下的时间就可以自由活动了。 活动二:你说我说,认识活动 (1)学生介绍自己的课间活动。 (2)汇报统计。看来同学们在课间的活动大致上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教室里休息,一种是到操场上活动,哪种方法更好呢? (3)交流讨论请学生在组内讨论一下。 室内游戏室外游戏 优点不受天气影响,活动量 小,不会使人太疲劳……空气新鲜,空间大,游戏内容多,消除就做带来的疲劳…… 缺点空间有限,影响环境卫 生,游戏内容少……受天气影响,活动量大影响下节课的情绪…… ①接受日光照射,增进血液循环; ②活动关节肌肉,促进生长发育; ③调解大脑功能,提高学习效率; ④消除眼睛疲劳,防止近视。 室内外活动各有好处,可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但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提倡做户外活动。我们应该珍惜这宝贵的课间十分钟呀!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备课教案全册

阅读备课(五年级) 单位: 班级: 姓名: 历下区第二实验小学

学校年级班第二期 读书计划 一、本班读书情况分析: 二、本学期读书目标: 1、在学生已有阅读能力的基础上,继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 2、教给学生基本的读书方法,让学生自主读书,实现课内课外的延展。 3、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4、体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探索世界、未来的勇气和决心。 5、培养学生读、思、写,动笔墨读书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本学期读书活动开展措施: 1、严格控制作业量,给予学生充分的课外阅读时间。 2、每周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3、榜样激励。有意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名家:如毛泽东、老舍、冰心;也可以在班中树立典型来激励学生,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只有多读书肯读书才能有较高的阅读能力,鼓励学生热爱书籍。

4、赏析片段,激发兴趣。教师撷取文中精彩片段,有声有色地学生朗读,或介绍文章的开头、结尾。来激发学生对文章阅读的兴趣。 5、活动激趣。开展与课外阅读的有关的活动,在有趣、丰富多彩的尝中,让学生休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如故事演讲比赛,手抄报赛、成语结龙、读书摘记展评等,以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 6、加强班级图书角建设。设图书管理员,要求学生借书必须登记。每次只能借一本,最短不能低于两天,最长不能多于七天。同时要求学生爱书。 7、指导学生积累好词好句,能反故事的大概内容说来,能把故事复述下来。知道人物形象的特点。可以针对同一个故事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同时再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 四、读书时间 3月—4月《苦儿流浪记》 5月—6月《夏洛的网》 五、检查方式: ①组内、班内开展读书交流会。 ②班内开展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 ③班级举行作文比赛。 ④摘记展评。 四、学生读书书目: 1、《苦儿流浪记》、《夏洛的网》 2、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书籍。 3、适量的古诗文诵读。

小学劳动与技术三年级全册备课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劳动技术
全册备课
对课标的理解: 根据劳动技术课程的性质以及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的编写从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 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积极的劳动观念和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的角度出发,在 学习载体上注重将中国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与现代工艺相结合。b5E2RGbCAP 认识若干易加工材料,初步知道它们的特性和用途。 初步学会使用常见的手工工具,初 步学会按照简单的图样,选用制作材料和工具。初步学会根据制作过程的情况,对原来的设想 提出问题。在教师引导下,通过了解需求、设想、制作、评价等劳动技术实践活动,初步形成 对劳动技术活动的兴趣,知道需求、质量、效益、合作、环保和安全等的意义,珍惜劳动成果 和爱护工具。p1EanqFDPw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各种手工制作方法,即纸工、泥工、十字绣,了解各种方法的要领,使学生 学会动手动脑,充分体现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发学生的智力,脑力。DXDiTa9E3d 2、通过手工制作的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 培养创新的意识。 3、保持学生对手工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手工活动。逐步作到学——帮——放。养成 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作品中表现得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RTCrpUDGiT
4、对手工好奇和有趣,能用自己的智慧进行再创造。充分展开想象,倡导学生有独立见 解。 5、 激发学生对手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鼓励他们对手工进行自由发挥为主的创造活动。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5PCzVD7HxA 教学重点:各种手工制作的要领,提高动手和创造能力。 教学难点:各种手工制作的要领,提高动手和创造能力。 教学内容:一、纸工 二、泥工 三、十字绣 四、小养殖

“备课”与教学设计”的区别

传统“备课”与系统“教学设计”的区别与联系 传统的备课写教案,这也是在进行教学设计。不过这种设计是纯经验主义的设计。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和教育技术学的教学设计,是从教育的科学规律出发,应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然后分析、评价其结果,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教学设计的步骤是从分析教材、确立三维目标和教学重点、发掘教学资源、教学和设计板书、布置作业,最后是教学反思。 教学策划是运用策划理论,针对将要发生的教学事件,在教学活动发生前对教学内容、资源、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规划的教学程序。 “备课”与“教学设计”的区别与联系: 一、内容方面 传统“备课”内容主要是“三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和备教学方法。教师备课一般经历钻研教材与大纲、了解学生、考虑教法(广义的,包括教学方法、媒体手段、组织形式等等)三个环节。 在新课程背景下,标准驱动,标准取向是非常明显的,即教师的每一个教学行为,都应紧紧围绕帮助学生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因此系统的“教学设计”以为目标导向,以评价使整个教学设计程序形成一个相对闭合的回路,内容由“三备”扩展为“五备”。包括备(具体)教学目标、备学生、备(教学)任务、备教学过程(流程)、备检测评价。系统的教学设计非常关键的地方就是强调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三者之间的一致性和匹配性。 二、目的方面 在传统“备课”时,教师在潜意识中更多地关注个人如何完成教学任务,能够顺顺当当把课讲完。教师一般要讲地流利,最好能够讲地精彩,主要关注个人特色的展现。系统的“教学设计”在关注教师个人特色同时,更强调为学习去设计教学。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教导学,以教促学,真正把教学效果落实在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上面。 三、视野方面 传统“备课”的视野一般是孤立的,“就课备课”。系统的“教学设计”则能够将宏观和微观视野很好地结合起来,既统揽全局又循序渐进。它以系统思想为指导着眼整体,要求教师在设计每一节课时都要放到单元背景里、学科背景里、甚至整个课程背景里去考虑,强调“大课程”理念,以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同时在落实每一个教学环节时,又是扎扎实实非常有序的,一步一步通向目标。 四、效果方面 传统“备课”效果的好坏更多依赖于教师的经验。系统的“教学设计”可以克服教学过程中完全凭借教师个人的经验和意向来组织教学的弊端,上升到理论高度对教师进行指导,对新教师和有经验的教师都能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它可以使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流程基础上,加速新教师或经验不足教师的成长、成熟,是“雪中送炭”;对有经验的教师,可以提升其原有凭经验备课的现象,并且有利于教学经验成果的推广普及,

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就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使学生身心都得到发展而在教学前进行的设计、规划等。 教学设计可以是一个课时的教学设计、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一个学期的教学设计、一个学年的教学设计、一个学段的教学设计。 一个课时的教学设计是针对一个课时的设计,微观的设计。他关系到一节课的教学质量,每一节课的质量都能够达到,整个学期的质量就能够达到,整个学年、学段的质量就能够达到,所以,一个科室的教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是针对一个内容单元进行的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师相对较微观的教学设计,它需要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的重点与难点,课时的计划安排,例题与习题的选取,现代化教学设备与教具、课件的配置的内容 一个学年的教学设计与一个学期的教学设计是较宏观的设计。他主要是针对一个学年或一个学期的教学设计的。设计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进度、课外活动和教学研究的安排、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教学的整合等,只是集中于学年或学期。它是由本年级的本学科的教师集体研究、讨论制订的。 一个学段的教学设计是最宏观的教学设计。它是针对整个学段的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和当地学校、班级的实际情况由全体本学科的教师集体研究、讨论共同制订的。设计的内容主要有教学目的确定、学生学习

的指导、本学段的教学计划、本学科课外活动的安排、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以及教师的教学研究、培训进修等。 一、教学内容:主要描述教材使用版本,第几册第几单元第几课,主要学习内容简介。 二、学生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认知起点、学习兴趣、学习障碍、学习难度…… 三、设计思想:主要描述教学过程中模拟实践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方法。 四、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五、教学的重难点:描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 六、教学过程:具体说明教学各个教学环节安排,重难点的处理,教与学双边活动安排 七,教学反思和评价:目标是否达到;情境创设是否得当;教学过程是否流畅;重难点是否突出;师生互动是否有效;学生个体差异是否得到尊重;教学评价是否促进了学生发展;教学中存在什么困惑等等; 二、教学设计与编写教案的异同点 1、它们的不同点有: ⑴教学设计从整体入手对教学进行规划,如怎样确定教学目标,怎样展开教学过程等;编写教案则更多地考虑具体内容与细节。 ⑵教学设计是原则性的、指导性的和纲领性的,它适用的范围非常广泛;教案通常是针对一个班级或一类学生撰写的,他的适用范围较窄。 ⑶教学设计不能直接用于教学,要对其进行加工、创造,适用具体化,

七年级上册学期备课

长治县五中七年级语文(上)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七年级强调与小学的衔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指点学习语文的方法,扎扎实实地打好语文知识基础,切实提高学生的读、写、听、说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掌握七年级(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形义,并学会运用;指导学生理解课本中的文章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语文的方法,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3、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4、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并初步具有欣赏优秀作品的能力。三、教学措施 (一)关于课堂教学 首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第四,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活动要实在,体现学科特征,活动要有目标,有监控,有评价。 第五,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学生认知过程,促进认知的深化。课件使用要突出问题提示、资料展示。 第六,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第七,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的课堂点评或评价不要“简单化”、“庸俗化”,要切实、有效。 (二)关于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 1、全面推行“每日语文”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每天必有,每班必有,体现“每日”特点。具体做法: ①、准备一个读书笔记本,做好每项内容; ②、提前做好每日语文内容,不影响其他预习工作; ③、具体内容:学习一条成语或一条名言(每天必需做的内容,可以按照学生学号顺序,指定学生写在黑板上,内容要具体,供学生自主抄写学习);讲一则故事(要短小精悍,有情趣)、欣赏一首诗歌(将诗歌抄在黑板上或用多媒体展示,由提供者赏析)、介绍一则新闻消息、成语解说(均在课前准备,课堂3分钟内完成);写一段话(随笔)(写在读书笔记本上,长短不论,要有一定文采);上课至少回答一个问题或提出一个问题。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1.春夏秋冬 时间分配:2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2-3页,识字课文《春夏秋冬》 第一课时 授课日期:()月()日总第1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5个生字“霜、吹、落、降、飘、”,并组词造句,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4个生字“春、冬、风、雪、”,认识2个偏旁“雨字头、双耳旁”。 2.能借助图画和生活实际,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以及特点。 3.能主动累积关于四季的词语。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5个生字“霜、吹、落、降、飘、”,并组词造句,正确认读 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春、冬、风、雪、”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能借助图画和生活实际,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以及特点。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ppt 春夏秋冬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问: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2.板书课题,领读,指导书写“春、冬”。 二、学习新词 1.依次出示四幅图画,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用句式练习说话: 我知道图上画的是()季节,因为我看到图上画的有()。 2.依次出示四个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指导认读。 3.出示:吹、落、降、飘,认识1个新偏旁“双耳刀”,指导认读,交流记 字方法。 4.词语搭配练习,练习朗读短语。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吹、落、降、飘 5.拓展:还有哪些事物能用上“吹、落、降、飘”? 三、指导写字 1.认读:风、雪。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3.(认识新偏旁“雨字头”说说和雨字的区别) 四布置作业 观察四季景色,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板书设计: 春夏秋冬 第二课时 授课日期:()月()日总第2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8个生字“游、池、入”,并组词造句,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3个生字“花、飞、入”。 2.学会观察图片的方法 3.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用心观察四季美景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8个生字“游、池、入”,并组词造句,正确认读新词语,会 写3个生字“花、飞、入” 教学难点: 2.学会观察图片的方法

教学设计、教案和课件的区别.

[zhuan】教学设计、教案和课件的区别 一、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具体而言,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征。1、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2、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3、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4、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二、教案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设想,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我认为教师在写教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

所谓符合科学性,就是教师要认真贯彻课标精神,按教材内在规律,结合学生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教学过程,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那种远离课标,脱离教材完整性、系统性,随心所欲另搞一套的写教案的做法是绝对不允许的。一个好教案首先要依标合本,具有科学性。 2、创新性 教材是死的,不能随意更改。但教法是活的,课怎么上全凭教师的智慧和才干.尽管备课时要去学习大量的参考材料,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听取名家的指点,吸取同行经验,但课总还要自己亲自去上,这就决定了教案要自己来写。教师备课也应该经历一个相似的过程。从课本内容变成胸中有案,再落到纸上,形成书面教案,继而到课堂实际讲授,关键在于教师要能”学百家,树一宗”。在自己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广泛地涉猎多种教学参考资料,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而不要照搬照抄,要汲取精华,取去糟粕,对别人的经验要经过一番思考——消化,吸收,独立思考,然后结合个人教学体会,巧妙构思,精心安排,从而写出自己的教案。 3、差异性 由于每位教师的知识,经验,特长,个性是千差万别的。而教学工作又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因此写教案也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 4、艺术性

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集体备课表格式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集体备课表格式教学 设计 课题2、古诗两首 课时2课时班级 一、教材内容分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单元第2课。 .这篇精读课文由两首古诗组成,描写和赞美了春天的景色。《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写的是初春二月柳树、柳条、柳叶。《春日》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所作,是一首春游诗,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同时也点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两首诗把春天描写得姹紫嫣红,多姿多彩,而又充满了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万物复苏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来的喜悦。 .选编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在诵读中了解大自然春天的美丽和生气勃勃,从中感悟春天生命力的美好,同时,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二是让学生积累诗句,培养对祖国古代诗歌的热爱感情。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背诵两首诗。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通过颂读古诗学生能理解诗句意思并背诵古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不少古诗,对古诗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教学中只要采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初步体验成功的喜悦。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掌握了简单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和步骤,能够结合课文注释,大致说出诗句的意思。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以诵读为主。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师:制作。 学生:收集两首古诗的有关资料;背诵春天的古诗。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课时

教学设计的意义

教学设计的意义、步骤(教师必读) 一、教学设计的意义 所谓教学设计,简单地说,就是指教育实践工作者(主要指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 由此可以看出,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个整体的把握,可以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教育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另外,通过教学设计,教师还可以有效地掌握学生学习的初始状态和学习后的状态,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方法,采取必要的教学措施,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奠定良好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忽视教学设计,则不仅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容易使教学走弯路,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1.有利于媒体教材质量的提高 国外有专家认为,在早期视听教材令人失望的情形下,“是教学设计使他们走出了困境。”后来他们取得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致力于严格的教学设计。” 2.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性 传统教学以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教学上的许多决策都凭教师个人的经验和意向作出。有经验的教师凭借这条途径也能取得较好效果,这是具有教学艺术的表现。但运用这门艺术的教师毕竟有限,而且教学艺术很难传授。教学系统设计克服了这种局限,将教学活动的设想建立在系统方法的科学基础上,用可以复制的技术作为教学的手段。只要懂得相关的理论,掌握了科学的方法,一般教师都能实际操作。因此,学习和运用教学设计的原理是促使教学工作科学化的有效途径。 3.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沟通 教学活动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源远流长。为了使教学活动有序有效,人们早就开始探索教学的机制,对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各个要素的相互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形成了一套独立的知识体系即教学理论。但长期以来,教学的研究偏重于理论上的描述和完善,广大教师批评教学理论脱离实际,对改进教学工作帮助不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1.古诗词三首 宿新市徐公店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诗中意象,感受春天的美景,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3.初步体味创作诗文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借助诗中意象,感受春天的美景,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语境导入 同学们,这些日子老师看到许多小朋友在操场上放风筝,不禁使我想起了一首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春天是美好的,春天是喜悦的,此时你脑海中有哪些关于春天的诗? 生吟诵古诗。 2.让我们带着春天的气息,一起走进南宋诗人杨万里的——(生齐读)《宿新市徐公店》 3.释题:齐读课题,在这儿新市是地名,现今湖南省攸县北;徐公店,姓徐的人开的店。那么“宿”在这儿是什么意思呢? 二、初读古诗,读通诗句 1.出示诗文内容。 2.自由大声地朗读古诗,把诗读准了。

3.同桌比一比,看谁读得准确。 4.指名读(读得怎样?)——师范读——齐读。 三、借助意象,入情入境 1.我们常说诗情画意,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真想把这幅美景画下来,可又不知道该画哪些景物,怎么画?你愿意帮帮老师吗? (愿意) 这可不是嘴上说说就行的,你们还得认认真真读上几遍古诗,一边读一边想想每句话的意思。然后四人小组讨论画什么景物,怎么画,呆会儿我们在黑板上一起画,能做到吗? 2.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师巡视。 3.集体交流。 你想画下什么,什么样的,从诗中哪儿知道的? (1)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画菜花,师画一朵,问:你满意吗? 黄蝶,什么颜色?为什么? 急走,你能表演一下吗?走,在古代就是跑的意思。 师:面对着这样一望无垠的油菜花,面对着急切追蝶的孩子,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2)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过渡:一心只忙着追赶蝴蝶的孩子,并没有留心周围的迷人春景,你看到了吗?你会留下什么景物? 篱落疏疏:(篱笆,什么样的篱笆?你从哪里看出来?一径深:组词理解:径,路径(在篱笆的旁边还有什么呢?),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小路?树头花落,

教案与备课的关系

教案是备课的展示与体现,实际上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的设计准备工作,即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科书内容作教学法上的加工和处理,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规划教学活动。备课实际上是教师独立钻研课程标准、教科书并与课程内容对话、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根据学生实际,选择、优化教学策略和方法的过程。而教案则是教师把备课中得到的展示在教案本上,只要求写上对教科书进行创造性加工的东西,要避免把演讲、讲述的内容作长篇大论的书面抄写。教师要讲给学生的知识要装在教师的头脑里,而不要做详尽的笔录备课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显性备课与隐性备课之分,也有狭义备课与广义备课的差异。因而,教案也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显性与隐性之别。狭义的备课,是指针对当次课程的备课,其备课所形成的显性的教学设计计划就是显性教案,这种内容具体地体现在文本上,通常是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一位有准备并且胸有成竹的教师,必能信心十足的在课堂上点拨和指导学生。他应当早在上次的课程结束后,就已经着手准备这次的课程,搜集与课程相关的资料,查考有关的资料,并且预备适当教具(实物教科书)。备课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显性备课与隐性备课之分,也有狭义备课与广义备课的差异。因而,教案也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显性与隐性之别。 狭义的备课,是指针对当次课程的备课,其备课所形成的显性的教学设计计划就是显性教案,这种内容具体地体现在文本上,通常是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一位有准备并且胸有成竹的教师,必能信心十足的在课堂上点拨和指导学生。他应当早在上次的课程结束后,就已经着手准备这次的课程,搜集与课程相关的资料,查考有关的资料,并且预备适当教具(实物教科书)。 教师的自我装备、自我成长和持续发展有时也称之为广义的备课。这是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书育人的前提和重要保证。这些持续的成长和发展,能使教师更胜自己的工作,履行教师的职责和使命。正所谓一生备一课、“十年磨一课”。与此相对应,就有隐性教案之说。事实上,决定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并不在于这些写在白纸上面的内容,而更多的应该是蕴涵在教师思想和情感深处的“隐性教案”。 隐性教案隐含着教师对教育理念的实际理解和把握状况,即教师对教育教学目标的认知,对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的选择,往往与他的教育理念有关。同一教案,不同的执教者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究其根源便是执教者教育理念及其课堂的物化水平在发生作用。不仅如此,隐性教案隐含着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隐含着教师的情感、情绪,隐含着教师对教学艺术、教育机智的理解和潜在把握的可能性,所谓课堂生成的拍案叫绝,正是优秀教师隐性教案的因素在发挥作用,而课堂上的“信手拈来”,并非“一日之功”。 总之,不管显性教案,还是隐性教案,教案都是备课的集中表现,备课是形成教案的基础,两者密不可分,至于这个教学计划是以显性的文本出现,还是以隐性的状态存在于教师的潜意识之中,至于采取何种形式需要备课者根据教师实际而定。一般来说,对于业已形成个人风格和教学魅力的教师,比较适合于采用隐性教案。对于青年教师而言,“主要先应把显性教案研究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好,再思考隐性教案的经验(及其)积累,最终走进课堂教学的自由王国”③的主张是有道理的,隐性教案的经验积累,毕竟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