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礼仪之亲属称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礼仪之亲属称谓
家庭礼仪之亲属称谓
中国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人们在生活交流中逐渐形成了既定的关系称谓,其中亲属称谓是家属和亲戚之间称呼的名称,靠姻亲或血缘为纽带,从中可以反映出其相互关系。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中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
这里仅简要介绍汉族亲属称谓的三个特点:
NO.1。
在称谓上标明了父系和母系;
NO.2。
在称谓上标明了性别;
NO.3。
在称谓上标明了父系男方亲属的长幼。
在古代,家庭亲友之间在交往中彼此尊重,在称谓上经常使用敬称和谦称。
敬称是用敬语称呼对方或对方的亲属,常用字有“令”、“尊”、“贤”等,例如称呼别人的父亲为“令尊”,称别人母亲为“令堂”;谦称是用谦语称自己或自己的亲属,常用字有“家”、“舍”、“小”、“愚”等,例如,在别人面前提到自己母亲时称为“家母”,称自己妹妹“舍妹”。
现代社会,古时的一些称谓习惯已经不再使用,但也是一脉相承,大体上分为父系与母系亲属称谓。
对父系亲属的称谓:
称呼对象称呼自称
父亲的祖父父亲的祖母曾祖父
曾祖母
曾孙(曾孙
女)
父亲的父亲父亲的母亲祖父(爷爷)
祖母(奶奶)
孙子(孙
女)
父亲爸爸(爹)儿子(女儿)
父亲的后妻续母(妈妈)续子(续女)
父亲的哥哥伯父侄儿(侄
女)
父亲的嫂子伯母(大妈)
父亲的弟弟父亲的弟媳叔父(叔叔)
叔母(婶婶)
侄儿(侄
女)
父亲的姐妹
父亲的姐夫妹夫姑母(姑姑、姑妈)
姑父
内侄(内侄
女)
伯,叔父的
儿子
伯,叔父的女儿堂兄或堂弟
堂姐或堂妹
堂弟、堂兄
或
堂妹、堂姐
姑母的儿子姑母的女儿表兄或表弟
表姐或表妹
表弟、表兄
或
表妹、表姐
对母系亲属的称谓
称呼对象称呼自称
母亲的祖父母亲的祖母外曾祖父
外曾祖母
外曾孙(外曾孙
女
母亲的父亲母亲的母亲外祖父(姥爷)
外祖母(姥姥)
外孙(外孙女)
母亲
母亲的后夫母亲(妈妈、
娘)
继父(爸爸)
儿子(女儿)
继子(继女)
母亲的兄弟
母亲的兄弟媳妇舅舅
舅母(舅妈)
外甥(外甥女)
母亲的姐妹
母亲的姐夫、妹夫姨母(姨妈)
姨
姨甥(姨甥女)
舅、姨的儿子舅、姨的女儿表兄或表弟
表姐或表妹
表弟、表兄或
表妹、表姐
对丈夫亲属的称谓
称呼对象称呼自称
丈夫的祖父
丈夫的祖母祖翁(祖父、爷
爷)
祖姑(祖母、奶
奶)
孙媳妇
丈夫的父亲
丈夫的母亲公公(父亲、爸
爸)
婆婆(母亲、妈
妈)
儿媳
丈夫的伯
父
丈夫的伯母伯父(伯伯)
伯母(大妈)
侄媳
丈夫的叔
父
丈夫的叔母叔父(叔叔)
叔母(婶婶)
侄媳
丈夫的姑
父
丈夫的姑母姑父
姑母(姑姑)
内侄媳
丈夫的舅
舅
丈夫的舅母舅舅
舅母(舅妈)
甥媳
丈夫的姨
父
丈夫的姨母姨父
姨母(姨妈)
姨甥媳
丈夫的哥
哥
丈夫的嫂子哥哥(兄)
嫂子(姐)
弟媳(弟妹、
妹)
丈夫的弟弟
丈夫的弟弟弟
弟妹(妹)
嫂子
媳
丈夫的姐
姐
丈夫的姐夫姐姐
姐夫
弟媳
丈夫的妹
妹
丈夫的妹夫妹妹
妹夫
嫂子
对妻子亲属的称谓
称呼对象称呼自称
妻子的祖父妻子的祖母岳祖父
岳祖母
孙婿
妻子的父亲妻子的母亲岳父(爸爸)
岳母(妈妈)
女婿(婿)
妻子的伯父妻子的伯母伯父
伯母
侄女婿(侄婿)
妻子的叔父妻子的叔母叔父
叔母
侄女婿(侄婿)
妻子的姑父妻子的姑母内姑父
内姑母
内侄婿
妻子的舅父妻子的舅母内舅父
内舅母
内甥婿
妻子的哥哥妻子的弟弟内兄(哥哥)
内弟(弟弟)
妹夫
姐夫
妻子的姐姐妻子的妹妹姐姐(姨姐)
妹妹(姨妹)
妹夫
姐夫
妻子的姐夫妻子的妹夫襟兄
襟弟
襟弟
襟兄
亲属合称称谓
祖孙(祖父与孙子女)、父母、父子、父女、母子、母女、叔侄(叔父与侄儿侄女)、公婆、翁媳(公公与媳妇)、婆媳(婆婆与媳妇)、翁婿(岳父与女婿)、舅甥(舅舅、舅妈与外甥)、兄弟、妯娌(兄妻与弟媳)、连襟(姐妹的丈夫)等等。
了解亲属称谓,准确称呼亲属,是交际活动的需要,也是懂礼节的表现。
对于即将组建新家庭,同时也将彼此走入对方大家庭的新人们来说,亲属的称谓不可不知,不可不懂,免得出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