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渭南方言中的“很”类程度副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渭南方言中的“很”类程度副词
渭南方言中的程度副词数量很多,内容丰富多彩,不仅有普通话中常见的“最、稍微、越、越来、特别、挺、怪、真、太、很”等,还有普通话中很少用或几乎不用的“老、顶、死、冷、美、蛮、稀、□[n24]、咋”等。

王力先生曾把程度副词分为两类:“绝对程度副词”,如“很、挺、怪、好、真、太、十分、非常”等,简称“很”类;“相对程度副词”,如“最、更、较、比较、尤其、特别、稍微”等,简称“最”类。

按照王力先生的分类原则,我们也可以把渭南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分为两类,即“很”类和“最”类。

本文主要讨论渭南方言中的“很”类程度副词。

1.“很[xe42]”
在渭南方言中,“很”不直接放在形容词或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前做状语,而是经常做补语,构成“O/ V+得+很”的格式。

1.1“O/ V+得+很”中,O/ V 是单个形容词或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

这种用法普通话里也有,但没有渭南话用得普遍。

如:嫽(好)得很、热得很、快得很、大得很、碎(小)得很、热闹得很、老实得很、高兴得很、捣(调皮)得很、像得很、爱得很、着气(生气)得很,等等。

“O/V +得+很”这种格式在句中经常作谓语、补语,也可独立成句,意义上相当于普通话中的“非常……” 。

如:
(1)天热得很。

(天非常热。


(2)我着气得很。

(我非常生气。

)(以上作谓语)
(3)画得嫽得很。

(画得非常好。


(4)兀俩谝得热闹得很。

(那两个人聊得非常热闹。

)(以上做补语)
(5)——“今儿外天冷不冷?”(今天外面冷不冷?)
——“冷得很。

”(非常冷。

)(独立成句)
1.2 “O/ V+得+很”中,“O/ V”由谓词性短语充当,一般是动宾短语。

如:
(6)他哥爱打篮球得很。

(7)这娃长得像他爸得很。

(8)这电影有意思得很。

“O/ V得很”在句中也经常作谓语(例6、8),也可做补语(例7),其意义和用法跟上面基本相同。

1.3 有重叠式“O/V得很O/V得很”。

这里的“O/V”多是单个的词。

如:
(9)那楼房高得很高得很。

(10)□外人(那个人)老实得很老实得很。

(11)这娃跟他爸长得像得很像得很。

这种重叠形式表示的程度极深,感情色彩也更突出,相当于“特别……”。

1.4可以添加否定副词,构成“不很实…… ”的格式。

其中“实”在这里当是一个词缀,读轻声,没有实在的意义。

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不是很……”。

如:
(12)天还不很实黑。

(天还不是很黑)
(13)我跟他不很实熟。

(我跟他不是很熟悉。


(14)这瓜不很实甜。

(这瓜不是很甜。


出现在这一格式中的中心词多是单音节的形容词,而且“(不)很实”不能置于中心词后,即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补语。

此外,还有一种格式“很不……”,如“很不舒服/方便/安全/好/理想”等等,方言中用得较少,应是来自普通话。

出现在这种格式里的词大多是单音节或双音节的形容词,而且多为褒义词,贬义词不能用,如不能说“很不难受/麻烦/危险/坏/肮脏”等。

2.“太”[t55]
在普通话中,“太”可做状语不可做补语,做状语时有两种用法:一是肯定性的语义倾向,即表程度极高,多用于强烈的赞叹、赞赏;一是否定性的语义倾向,即表示程度过分,多用于不满、不如意的事情,句末必须带“了”,构成“太……了”格式,多单独成句。

在渭南方言中,“太”既可做状语又可做补语,句末必须带上“咧” 构成“太……咧”的格式,在具体用法上,也有自己的特点。

2.1 在渭南方言中,“太”做状语表肯定语义倾向的用法较少,如“太难受咧、太高兴咧、太感谢咧、太对不起咧”等,这种用法比较正式,应是受书面语影响,主观色彩比“很O/V”浓厚。

“太”做状语表否定性语义倾向的用法比较普遍。

如:
(15)房子太乱咧。

(房子里面乱极了。


(16)房盖得太高咧。

(房子盖得过于高了。


(17)□外人太聪明咧。

(那个人过于聪明了。


(15)至(17)“太”都含有“过分”的意思,“太O/V”在句中常做谓语,也可做补语,做补语是前面必须加“得”。

加上“的”还可做定语,构成“的”字短语后可做主语、宾语。

如:
(18)我不爱穿太长的(衣服)。

(19)太大的(西瓜)我不要。

2.2 “太”做补语的用法,在渭南方言中很普遍,普通话中没有这种用法。

做补语时,和中心词之间必须加“得”,“O/V +得+太”在句中常作谓语、补语,不做主语、宾语、定语,也可独立成句。

如:
(20)我爱我娃得太。

(21)睡得香得太。

(22)——“(洗澡)洗得美不?”(洗得舒服不?)
——“美得太!”(舒服极了!)
“O/V得太”和“ O/V得很”相比较,前者主观性强,不仅仅是肯定,还有非常满意之义,甚至带有夸张意味,感情色彩浓厚;后者则比较客观,语气比较平和。

此外,“O/V得太”在表示程度深的同时,有时还含有对前面说法或想法的否定,如例(20)含有“谁说我不爱我娃,我非常爱他” 之义;例(21)则含有“起初还担心他睡不着,结果他睡得非常香甜”。

“ O/V得很”不具备这样的表达作用。

2.3 重叠形式
做状语时不重叠,做补语时经常重叠,有两种形式:“O/V得太太”、“O/V 得太O/V得太”。

这两种形式在意义上没有差别,可以互相替换,但前者用得更多一些。

如:美得太太/瓜得太太/大得太太/热闹得太太/高兴得太太/老实得太太/像得太太/爱得太太,等等。

比单用时程度更深,语气更夸张一些。

至于方言中“不太O/V”、“太不O/V”的形式,这和普通话里的用法基本一致,如“不太安全/不太方便”、“太不安全/太不方便”等,这里不再赘述。

3.“扎[tsA31]、□ [n24]、美[mei42]”
这三个程度副词是渭南方言中特有的,它们在句中只作补语,不作状语,直接出现在中心词后面,和中心词之间不能用“ 得”,中心词既可以是形容词也可以是动词(包括行为动词),句末必须带语气词“咧”。

都言程度极深,达到了极点。

3.1(23)这苹果的味道嫽扎咧。

(这种苹果的味道非常好,其它苹果都比不上。


(24)把我疼扎咧。

(把我疼得简直受不了了。


(25)六一、二年把人饿扎咧。

(1961—1962年期间,人们饿得简直受不了。


“咋”对前面的形容词有一定的选择性,他只用在少数单音节形容词之后。

用在动词后做补语时,往往表示已然的动作,而且动作行为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持续发生作用。

如:
(26)为给娃寻工作,我把路跑扎咧,把人□外脸看扎咧。

(为了给娃找工作,我跑尽了路,看尽了人的脸色。


出现在这里的动词,大都具有处置式且常以“把”字句的形式出现。

3.2 “□ [n24]”和“扎”用法基本相同,但“扎”似乎更客观一些,“□ [n24]”主观色彩则较浓厚,语气较为夸张。

如:“嫽/美/疼/饿□ [n24]咧”等,相当于“vp得太vp得太”。

放在动词后面,如“打/吓/整/气□ [n?4]咧”等,极言程度之深,也是表示已然的程度,但无持续感。

也就是说“咋”表示过去的动作在较长时间发生作用的程度,强调长时或反复;而“□ [n24] ”不强调长时或反复,只表短时的程度。

试比较下面句子:
(27)A.□外娃把他妈气扎咧。

B.□外娃把他妈气□ [n24]咧。

(28)A.你把我整扎咧。

B. 你把我整□[n24]咧。

(27)(28)两例中,A、B两句都有表示程度重的意思,但A重在表示这一动作的持续,B则重在动作的结果。

3.3 “美[mei42]”在渭南方言中,意思和用法比较丰富,有形容词的用法,也有副词的用法。

做形容词时,它不表示“美丽、美好”等义,而是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翻译。

如:
(29)这是枪战片,打得美得很。

(美:激烈)
(30)娃今儿吃饭吃得美得很。

(美:香又多)
(31)□外跑得美得很。

(他很擅长跑步。


程度副词的“美”应该是由形容词“美”的上述用法发展而来,这大概是由于渭南方言中“美”表义宽泛,抽象化程度高,因而逐步虚化出程度副词的用法。

如:
(32)今儿跑美咧,腿都快跑断咧。

(33)雨大得很,把我淋美咧。

(34)你把你妈一下气美咧。

(35)冻美咧/热美咧/晒美咧。

作为程度副词的“美”,一般直接加在动词形容词之后,不用“得”,句末必须带上语气词“咧”可用“□ [n24]”来替换,意思基本不变。

4.“冷”[l42]
“冷”在渭南方言中经常使用,普通话中没有这一用法。

一般作状语,多用来修饰动词,也可修饰少量单音节形容词。

和普通话中用作副词的“老”用法相当,有“过分地、反复持续地做某事或者怎么样”的意思,隐含有埋怨、不满义。

如:
(35)冷洗哩,小心把衣服洗烂了。

(你老洗衣服,小心把衣服洗烂了。

)含有“洗的次数太频繁或一次洗的时间太长”之义。

(36)你冷吃哩,还嫌胖哩。

(你一个劲儿吃呢,还嫌胖。


(37)你冷笑啥哩?(你一个劲儿笑啥呢?/有那么可笑吗?)
(38)你冷说哩,把人烦的。

(你经常或不停地说,烦死人了。


(39)屋里暖气太热咧,苹果放到屋里冷瞎哩。

(家里暖气太热了,苹果放在家里不停地坏。


除了以上所说的“很、太、扎、□ [n24]、美、冷”外,“死、老”作为程度副词的用法在渭南方言中也比较普遍,但和普通话中的用法差别不大,这里不再赘述。

参考书目:
[1]黄伯荣,汉语方言语法类编[M].青岛出版社,1996.
[2]江蓝生,近代汉语探源[M].商务印书馆,2001.
[3]兰宾汉,西安方言中的几个程度副词[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5).
[4]马真,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法论[M].商务印书馆,2004.
[5]徐建宏,程度副词“很”与“太”的用法辨析[J].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2).
[6]杨文全、刘静,试论黑山方言“很”类程度副词的用法[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4).
(卜晓梅,陕西渭南师范学院中文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