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士长期行走站立足底压力与肌肉骨骼损伤的调查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护士长期行走站立足底压力与肌肉骨骼损伤的调查分析徐珊珊
【摘要】目的:调查护士长时间行走站立足底压力与肌肉骨骼受损情况。
方法:
采用足底压力测试仪对2015年3~7月本市三级综合医院210名临床护士工作2,4,6,8 h 足底压强进行测试,并用自制问卷对其肌肉骨骼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1)2 h 时前脚掌平均压强与足跟平均压强接近,足中部平均压强最低;
至8 h 时前,脚掌及足中部平均压强增大,足跟平均压强逐渐减小。
(2)在工作
2~3.9 h,4~6 h 两个时间段内出现肌肉骨骼不适感人数较多,比例为28.57%,39.52%;4~6 h 时段内受试者不适感程度最高,其次为2~3.9 h 时段;工作时间4 h 内,受试人员不适感主要集中在膝踝足底部位;工作时间4 h 以上,除足底不适外,不适感转移至腰背髋肌肉骨骼。
结论:临床护士长时间行走站立前足承担大部分的压力,应注意调节身体重心,调整足底压力分布,以加强对前足的保护。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lantar pressure and musculoskeletal injury conditions of nurses who walk and stand for a long time. Methods:Tested plantar pressures of 2,4,6,8 working hours of 210 clinical nurses from Class Ⅲ comprehensive hospital in this city from March to July in 2015 with plantar pressure tester. And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their musculoskeletal injury conditions with self - made questionnaires. Results:(1)Before 2 hours,average sole pressure was close
to average heel pressure and the average pressure in the middle of the
foot was the lowest;before 8 hours,average pressures in sole and the middle of the foot increased while average heel pressure gradually decreased.(2)During two working periods,namely between 2 and 3. 9 hours
and between 4 and 6 hours,more nurses had musculoskeletal discomforts with a rate of 28. 57% and 39. 52% ;during the period between 4 and 6 hours,dis-comfort levels of tested nurses were the highest,followed by the period between 2 and 3. 9 hours;before 4 working hours,discomforts of nurses mainly con-centrated on knee,ankle and planta;after 4 working hours,except for plantar discomforts,there were also lower back and hip musculoskeletal discomforts. Conclusion:Soles of the feet of clinical nurses bear most of pressure. Clinical nurse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adjusting center of body - weight,changing plantar pressure distribution to enhance protection for soles of their feet.
【期刊名称】《护理实践与研究》
【年(卷),期】2016(013)009
【总页数】3页(P90-92)
【关键词】临床护士;站立;足底压力;肌肉骨骼损伤;职业损伤
【作者】徐珊珊
【作者单位】271608 肥城市山东省肥城矿业中心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临床护理是体力与脑力相结合的一项职业,护士的大部分工作是要行走、站立才能完成[1]。
而长时间站立和快速行走直接导致足部压力增高,影响护士足部健康,甚至引起足部、肌肉、骨骼多部位疾病。
有研究发现,临床护士是颈肩腰痛的高危人群[2]。
颈肩腰背痛已作为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主要内容影响护理人员健康和工
作的严重职业卫生问题受到广泛关注[3]。
本研究深入了解临床护士长时间站立、
行走后足底压力与肌肉骨骼受损情况,旨在加强临床护士及管理者对其足保健的重视,提高工作效率。
1.1 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3~7月本市三级综合医院临床工作护士210名作
为调查对象。
纳入标准:均具有护士执业证书;一线临床工作时间>1年;无足部疾病;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平足,因转科、进修及拒绝参与本研究者。
均为女性。
平均年龄(28.72±8.15)岁。
职称:主管护师42名,护师72名,护士96名。
学历:本科64名,专科125名,中专21名。
工作年限:1~5年103名,6~10
年63名,>10年44名。
科室:内科50名,外科67名,妇儿38名,门急诊36名,其他19名。
1.2 方法
1.2.1 本研究中肌肉骨骼受损指身体任何部位肌肉骨骼出现麻木、疼痛、僵硬和/或活动受限等不适表现。
1.2.2 研究工具(1)人口学资料调查问卷。
自制调查问卷收集被调查者性别、年龄、学历、职称、科室、工作年限等。
(2)足底压力测试。
采用足底压力测试仪[4]进行测试,通过测量得出各时刻人体足底部位与接触面之间大小,计算单位面积的足底压力。
(3)肌肉骨骼受损调查表。
自行设计肌肉骨骼受损调查表,内容包括不
同时间点肌肉骨骼不适感出现人数、不适部位(护士颈、肩、背、腰、髋、膝、踝、足底8个部位)、不适程度3个方面,不适程度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以10 cm标尺为测量工具,评分标准为0~10分,左边计为0分,右边计为10分,评分越
高表明受损程度越高。
该表经小样本预调查,Cronbach′s α系数0.80,并经6位专家审核修订,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
1.2.3 测试方法选择每天8∶00~8∶30(即开始上班时间)进行测试。
测试前,
要求护士到达休息室时双脚离地休息15 min,均统一穿护士专用鞋,使测试者状
态保持在同一水平内,站姿采用生活习惯的站立方式,保证足底与地面接触不变,分别测量工作2,4,6,8 h时的足部状态。
1.2.4 调查方法于下午工作结束后,由研究人员向测试者发放调查问卷,说明
问卷填写要求,并负责解答调查对象在填写问卷过程中的疑问。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10份,无不合格问卷,有效率100%。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进行数据的录入、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描述。
2.1 临床护士长时间行走站立足底压力测试结果(表1)
表1显示,经测试210名护理人员,2 h时前脚掌平均压强与足跟平均压强接近,足中部平均压强最低;随着站立时间的延长,至8 h时前脚掌及足中部平均压强增大,足跟平均压强逐渐减小,表明长时间站立压力集中于前脚掌,足跟部压力有所减少仍为重要受力点,足中部压力随时间有增加趋势。
2.2 临床护士长时间站立肌肉骨骼受损情况(表2)
2.3 手术护士长时间站立肌肉骨骼受损部位情况(表3)
表2,表3显示,210名护理人员中,在工作2~3.9 h,4~6 h两个时间段内出
现肌肉骨骼不适感人数较多;从不适感程度来看, 4~6 h时段内受试者不适感程度最高,其次为2~3.9 h时段,受试者不适感程度亦较高;根据不适感出现部位,在工作时间4 h内,受试人员不适感主要集中在膝踝足底部位,随着行走站立时间的延长,除足底不适外,不适感逐渐上移至腰髋背部,在4~6 h时间段内有颈肩部不适感出现,工作时间进行6 h以上,除足底不适外, 不适感转移至腰背髋肌肉骨骼。
3.1 临床护士长时间站立足底压力分析足底压强(单位面积的足底压力)是用于
了解足底部相关组织承受过高过长时间压力而引起相关部位损伤的有效指标[5]。
临床护士在1 d工作开始阶段(2 h内),足底最大压强虽在足跟部,可能由于受试
者短时间行走时习惯足跟部受力大于前端有关,但前掌压强与足跟压强接近,表明此阶段足底主要区域受力比较均匀,上述结果与有关研究结果相近[6]。
只有足底
各主要区域力量均衡,机体才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工作4 h内,临床护士前掌及足中部压强稍有增加,由于足的生物力学代偿机制引起足后跟的压力向足前端、中部转移,此阶段足底主要区域受力仍处于相对均衡状态。
在工作4 h后,临床护士足底压力集中于前脚掌,此时前足承担大部分的压力,远超过足跟区。
临床医学将超过2 h的站立或行走定义为长期站立[7],前掌压力长时间增高,不利于维持机
体平衡,而临床护士往往需长时间以快速行走配合完成护理工作,机体为了维持稳定性需要增强全身骨骼肌肉负荷,足前掌过高压力更易出现疲劳和损伤。
因此,长时间站立行走护士更应注意调节身体重心,调整足底压力分布,以加强对前足的保护。
3.2 长时间行走站立对肌肉骨骼的影响工作负荷对肌肉骨骼损伤的发生发展中
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证实,局部肌肉的静态负荷是造成肌肉骨骼损伤的基本因素[8]。
表2结果显示,临床护士在2~3.9 h,4~6 h两个时间段出现不适感人数最多,且不适程度最高。
此结果由于护理人员长时间保持站立姿势或行走速度导致持久的静态负荷,使机体血液循环障碍、代谢产物清除不利产生肌肉疲劳、酸痛表现,进而引起肌肉骨骼损伤。
在工作超过6 h后,临床护士不适人数及不适程度有所降低,此结果与相关研究有所不同,有研究指出,护士站立行走时间越长肌肉骨骼损伤程度越大[9]。
研究结论的差异可能与机体适应代偿机制有关,在超负荷水平上
超常运转时机体表现出适应的状态,增强其对抗力,以尽量保持着肌力平衡[10]。
人体在竖直站立或急步行走的状态通过骨骼将重力传递至脚底,短时间站立行走时下肢负荷以重力为主,均匀的受力可以起到代偿调节作用,参与支撑的腿部各肌肉群会出现轻微或轻度的麻木、疼痛表现;而过长时间的站立行走在重力不变的情况下,肌肉对重力的反向传导作用力增强并向躯体传导,打破腰背与下肢之间的力学
平衡,引起腰背肌甚至肩颈疲劳,影响腰背肌群血液循环,出现腰背疼痛、僵硬。
研究证实,当机体在长时间高强度的机械负荷刺激下产生过多的自由基会引起肌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肌细胞能量供应障碍,最终导致肌肉损伤[11]。
从表2可以看出,临床护士短时间站立行走(2 h)不适感主要集中在膝踝足底部位,随着站立行走时间的延长,不适感逐渐上移至腰髋背部,在4 h后有颈肩部不适感出现,提示站立时应保持正确的站姿,均速行走,使足底均匀受力,在工作超过4 h时,可以采用下肢关节活动缓解足底压力,如单腿站立或以后跟为支点前掌翘减轻高压强区域压力。
【相关文献】
[1] 郑捷文,谌玉红,李晨明,等.模拟负荷行走疲劳感评价模型的研究[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5,33(6):444-447.
[2] 王彦斐,程如意.不同年资临床护士的足底压力步态分析[J].西部中医药,2014,27(10):162-163.
[3] 连冠鑫.长期站立足底压力变化与鞋靴舒适性关系的研究[D].西安:陕西科技大学,2013.
[4] 殷立士,张英秀,李晓晶,等.某省12家三甲医院ICU护士腰背痛现状的调查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6):6-7.
[5] 王海军,董立叔,陈庆合,等.不同鞋跟高度对肥胖青年女性自然行走步态足底压力分布的影响[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2,26(3):63-67.
[6] 黄萍,严彬,邓廉夫,等.平地自然行走护士的步态特征和足底压力分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7):1259-1262.
[7] 田素斋,唐丽梅,殷立士,等.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影响因素及防护[J].中华护理杂
志,2012,47(9):856-858.
[8] 吴晓韦,修瑞霞.护士职业性腰背痛测量工具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5,22(5):28-31.
[9] 林玉珍,黄静,罗玉珍,等.护士防护下肢静脉曲张现状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
报,2012,19(14):36-38.
[10]朱迎春,赵滨.护士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8):2223-2225.
[11]乔刚.人体背部负重行走足底压力分布研究[D].天津:天津科技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