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上海腾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尘治理专项方案
目录
1. 编制依据 (2)
1.1 国家标准及地方规范 (2)
1.2 编制说明 (2)
2. 工程概况 (2)
2.1 工程概况 (2)
2.2 施工现场扬尘控制分析 (2)
3. 扬尘治理控制 (2)
3.1 扬尘治理工作目标 (3)
3.2 扬尘治理主要控制点 (3)
3.3 扬尘控制组织措施 (4)
3.4 拟投入的人、料、机 (4)
4. 扬尘控制实施措施 (5)
4.1 管理控制 (5)
4.2 制度控制 (12)
5. 其它事宜 (13)
5.1 加强检查和监控 (13)
5.2 其他需要注意事宜 (13)
1. 编制依据
1.1 国家标准及地方规范
1.2 编制说明
本方案是结合国家、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制定而成,旨在使现场扬尘防治有章可循,使项目生产施工得以顺利开展。

2. 工程概况
2.1 工程概况
参建单位见下表:
参建单位一览表
2.2 施工现场扬尘控制分析
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春、夏季伴有大风,项目部进场以来时间大多处于春、夏季。

现场施工过程中扬尘控制不仅需要考虑进出场车辆、机械扬尘控制,还需要考虑自然环境扬尘的防范与控制。

3. 扬尘治理控制
为了有效控制建筑施工现场扬尘,减少对空气环境造成的污染,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保障人体健康。

在满足相关法律及其它要求下,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施工现场扬尘整治专项方案。

施工时应严格进行文明施工并注重环境保护,该工程作为我司在华东区域的重点工程,项目将秉承“专业可信赖”的企业品格,优质履约,始终贯彻公司宗旨,精心策划,精心施工,塑强公司品牌。

本工程严格按照本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标准体系为管理依托和手段,并按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施工现场CI的具体要求,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规划,使现场施工秩序井然有序。

并且贯彻上海市青浦区关于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方面有关文件的精神,对施工现场进行标准化管理。

3.1 扬尘治理工作目标
按照要求与建设单位签订工程项目文明施工及扬尘整治责任书,与分包单位签订工程项目文明及扬尘整治责任书,建立安全文明施工及扬尘整治的施工保证体系。

建立健全项目长期有效的管理制度,并通过实施确保工地施工现场达到上海市青浦区扬尘治理检查要求,使扬尘治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组织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文明施工及扬尘整治的检查和参与有组织的定期与不定期的安全文明施工及扬尘整治检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

要求总包单位和分包单位按此认真执行,具备防尘、除尘设施和措施,使施工现场扬尘可防、可控,达到上海市青浦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的要求。

文明施工、净化环境,防止和减少环境污染的影响,满足环境保护要求:
(1)严格控制施工噪声,不扰民;
(2)严格控制扬尘污染,运输渣土不遗漏;
(3)不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废水;
(4)不焚烧有毒有害物质;
(5)无环境污染问题、市民重大投诉和新闻曝光;
(6)道路扬尘控制:施工现场道路扬尘达到目测无尘,道路硬化率达到100%;
(7)临时堆土场扬尘控制:施工现场临时堆土场扬尘到目测无尘,临时堆土场绿网覆盖率达100%,干燥天气,风力达4级以上浇水湿润;
(8)运输洒漏控制:确保运输无洒漏。

3.2 扬尘治理主要控制点
3.3 扬尘控制组织措施
本工程建立由项目经理负责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控制的策划、组织、落实、并从财力、物力、人力上实施战略布置,将本工程的施工扬尘控制融入到整个管理中。

施工扬尘控制领导小组:
小组组长:
小组组员:
1、项目经理是环保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是施工现场环境保护自我监控体系的领导者和责任人。

2、扬尘治理领导小组应围绕扬尘防治工作目标,按扬尘污染控制方案建立健全各级各岗位相关责任制,并将目标分解到岗位、到人员。

3、把环保指标以责任书的形式层层分解到有关单位和个人,列入承包合同和岗位责任制,建立环保自我监控体系。

建立并保持一套工作程序,对所有参与体系工作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

4、扬尘治理领导小组应对各级各岗位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扬尘防治专项教育并做好教育记录,提高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文明施工意识,落实各项控制扬尘污染控制的技术措施,建设环保型工地。

5、扬尘治理领导小组建立,对扬尘污染控制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扬尘污染行为或状态应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相应整改、防范措施。

6、作业小组严格按照检查制度做到每天检查扬尘治理实施情况并作好记录,项目部每周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评比,并作好保存记录。

7、将扬尘治理实施及落实情况纳入每周工作例会,总结前一阶段的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管理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3.4 拟投入的人、料、机
1、设专职扬尘治理管理员一人,负责日常的扬尘治理管理及检查监督工作。

2、分别在办公区、工人生活区,设置保洁员负责清洁卫生清扫工作,保洁人员应当佩戴工作牌。

清扫时必须洒水湿润,避免尘土飞扬,保证办公区、工人生活区环境整洁干净。

3、施工现场制定清扫、洒水制度,采用人力洒水,并派专人负责洒水、清扫,保持工地不扬尘,对绿化地段的花草树木定期洒水冲洗尘土。

4、施工现场应明确划分施工区、办公区和生活区,各区设标志牌,明确各区负责人。

施工现场根据实际条件进行绿化,摆放盆花,保持清洁有序,绿色环保。

5、设置专人清运建筑垃圾,做好现场文明施工,对各层施工完后及时清扫,清扫时做到先洒水,润湿后铲除清扫,将建筑垃圾装入加盖的吊斗集中吊运到地面,及时处理清运,防止粉尘飞扬。

6、在本项目的大门出口设置一个洗车池并配备洗车冲洗设备,对出入的工程车进行冲洗。

7、在工地上设置临时密闭性垃圾堆放场地或垃圾箱存放垃圾。

8、根据项目施工进度,采购足够的密目网、彩条布。

9、针对施工部署安排,提前了解扬尘可能发生情况,提前做好人员安排,物资供给,机械设备部署。

4. 扬尘控制实施措施
4.1 管理控制
4.1.1 日常管理
(1)施工区、生活区、办公区保洁
施工区内由结构施工单位每日进行定时清扫,及时洒水,确保路面清洁;日常车辆进料,必须对车辆进行冲洗,保证灰土不带出工地。

生活区、办公区由专责保洁员进行日常保洁清扫工作。

1)每日进行1至2次清扫、清扫的尘土和垃圾必须及时处理至垃圾存放点,不得滞留;
2)在清扫前,必须对路面、地面进行洒水,防止清扫时产生扬尘而污染周边环境;
3)车辆进料必须进行登记,车辆出门必须进行洗车,进入料车辆拒不执行洗车,一律不予放行,并及时报告项目部;
4)做好保卫工作,与本工程无关的扬尘污染源禁止带进工地;
5)生活区垃圾箱必须及时更换垃圾袋,及时清运,垃圾箱及时上盖。

(2)沉淀池管理
1)工地内沉淀池必须做到三级沉淀;
2)日常每七天一次对沉淀池进行清理,特殊情况下(如浇灌混凝土)必须及时清理,保证管理畅通;
3)不得将漂浮物和固体物体排入沉淀池内;
4)专池专用,不得代替其它沉淀池;
5)不得损坏沉淀池;
6)定期对沉淀池的沉淀排污情况进行检查,保证排污达标。

(3)木工间管理
木工间由木工机械操作工人负责日常管理,管理职责及警示标语上墙,必须确保木工间产生的粉尘、废料不污染环境。

1)木工间专人操作和管理;
2)木工间必须保持三面封闭,操作时一面用密目网遮盖;
3)保持木工间整齐、整洁,及时清理锯末及废料,锯末及刨花等必须装袋后清运至指定地点,必要时可进行喷水湿润后再清理;
4)专间专用,禁止将木工间作他用。

(4)垃圾及材料运输管理
垃圾及砂石等材料的运输,可能导致在运输途中的撒、漏、扬等不良现象,造成扬尘污染和其它环境影响,必须实施控制。

1)垃圾的清运和砂石材料的进场必须由车厢自动翻盖的车辆实施封闭运输,无此设备的车辆禁止进场运输;
2)禁止超载,必须保证车厢封闭完整,不留漏缝;
3)车辆出门必须用水冲洗;
4)自动翻倒时必须缓慢进行,禁止猛加油门而造成排气管冲灰产生扬尘污染环境。

(5)露天材料、临时堆土堆放管理
临时堆土、钢筋、黄砂、石子等均为工地露天堆放,如管理不好,将产生钢筋锈粉飞扬、砂石泥尘飞扬等粉尘污染,因此必须加以控制。

1)严格控制成型钢筋进场时间,钢筋到场后立即整理归堆上架。

2)石子、河砂堆放在专用池槽,控制进料量,做到随到随用,不得大量囤积;
3)临时堆土、石子、河砂必须堆积方正,底脚整齐,干净,并将周边及上方拍平压实,用密目网进行遮盖,如过分干燥,必须及时洒水;
4)使用砂石时禁止将所遮盖的密目网全部打开,稍打开一角,用后拍平盖好。

4.1.2 阶段性管理
在加强基础设施日常管理的同时,必须按以下四个阶段进行动态化管理:
(1)基础施工阶段:
1)对于土方工程施工产生的扬尘控制主要是采取淋水降尘的措施,即对土方铲、运、卸等环节布置专人,视现场具体情况进行淋水降尘,保证满足相应要求。

2)为避免运土车发生遗洒,在现场搭设拍土架,指定专人负责将运土车上的土拍实,并盖上苫布,防止遗洒,并在出口处铺垫地毯、地垫等,防止泥土被带出。

在出口设冲洗池和沉淀池,每辆车出去前,进行清洗。

3)原则上讲,施工现场不存放土方,土方回填作业时安排外运土方进场。

如果施工现场具备土方临时堆放场地,且从成本节约考虑进行土方现场堆放的,采取植草、覆盖、表面临时固化或定期淋水降尘等措施控制扬尘。

4)与土方施工单位签订文明施工管理协议,协议中必须强调防止施工扬尘污染的责任,共同做好扬尘控制;
5)除做好硬地坪外,其它露土部位必须保持密实,不得随意开挖翻土。

序号措施图片
1 施工现场出入口、场内道路、加工区、
材料堆放区全部进行混凝土硬化处理,
场内不积水,道路畅通;现场内未硬化
的部位覆盖密目网或种植绿色植物,并
在主要路边及办公区域摆放盆栽绿色植
物。

场地硬化
2 在工地出入口的大门处设置专用水源、
洗车池并配备冲洗设备,防止泥土随车
辆,工人带出工地
洗车池
3 在洗车池旁设置三级沉淀池,内分三隔,
沉淀池采用砼预制板遮盖。

冲洗的污水
必须经过沉淀池三次沉淀后,再排入市
政管道。

三级沉淀池
4 施工运输车辆驶出工地前必须冲洗干净
后方可出场,严禁将泥土、尘土带出工
地。

洗车示例图
5 土方施工阶段,安排专人定时对道路进
行淋水降尘,控制粉尘污染,现场内裸
露的泥土应用密目网覆盖或种植绿色植
物。

密目网覆盖裸露泥土示例图
6 施工现场平整场地、基坑开挖、土方回
填、竣工阶段总平面施工等土石方工程
及清扫施工作业场地应采用湿法作业;
施工现场要制定洒水降尘制度,配备喷
淋系统及指定专人负责,在易产生扬尘
的季节,施工场地采取洒水降尘。

喷淋示例图
7
四级(含四级)以上大风,禁止产生扬
尘的作业施工。

风力等级表
(2)结构施工阶段:
1)所搭设的脚手架必须全部密目网进行外围封闭,无损坏和漏洞,旧网在使用前必
须清洗干净;
2)结构周边的临边防护必须用密目网设置,底部设置防空隙的踢脚板,防止垃圾从楼层外围散落而产生扬尘;
3)现场一律使用商品砼和砂浆(或袋装干砂浆);
4)楼层清理垃圾时,预先洒水湿润。

待湿透后再进行清扫,各楼层垃圾集中堆放,用劳动车从施工升降机清运至地面,为防止垃圾在清运时因风吹、抖动而产生扬尘,在用
劳动车清运时,每部车上都必须遮盖密目网。

禁止从预留洞、内天井或电梯井向下抛扔垃圾,更不准从结构外围抛扔垃圾;
5)清理脚手架垃圾时,禁止掀翻和拍打钢笆片,必须预先进行洒水,然后用扫帚进行清扫,集中堆放在楼层内,用劳动车运下;
6)基坑回填土时必须及时夯实,并及时补做砂浆地坪;
序号措施图片
1 混凝土采用预拌商品混凝土, 施工现场如须布置搅
拌设备(如煤渣砼、颗粒保温浆料的搅拌)必须搭
设防护棚进行封闭,并在搅拌机上设置喷淋装置,
将污水排入沉淀池。

混凝土罐车
2 对商品混凝土运输车要加强防止遗撒的管理,要求
所有运输车卸料溜槽处必须装设防止遗撒的活动
挡板,混凝土卸完后必须进入洗车池内冲洗干净,
混凝土罐车经清洗后出场,严防车辆携带泥砂出场
造成道路污染。

清洗罐车示例图
3 清扫地面必须洒水,运输砂、石、水泥、土方、垃
圾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车辆,进出施工现场必须封
闭,严禁撒漏;建渣及生活垃圾应及时清运。

密闭式渣土运输车
4 袋装水泥、白灰、粉煤灰等易扬尘的材料,存放于
仓库。

室外临时露天存放时,采取严密遮盖防止扬
尘。

材料库房
5 采取覆盖和湿润方式对施工现场扬尘污染进行防
护处理措施,对于砂子、石子等松散材料在现场必
须采取严密遮盖措施,随用随清,卸货时严禁抛散。

密目网覆盖
6 土方运输及进出口需用草垫铺路,以减少泥浆和泥
土污染场地道路路面和街道路面,以免造成土渣灰
尘飘散。

同时设置专人配合清扫,保证市容及周围
环境的干净。

草垫铺路示例图
7 施工现场松散材料堆放处及时清理,以减少扬尘;
清扫场地和楼层必须采用湿法处理,尽量减少浮灰
飞扬,避免污染空气,也便于清扫。

清扫施工现场
8 楼层内的施工垃圾必须用袋装好,然后用升降机运
至楼下垃圾点,严禁高空抛洒。

建筑垃圾袋装
9 建筑垃圾入库存放,装运时、如果太干,提前洒水
湿润后再装车,以减少灰尘污染环境。

垃圾分类入库
10
建筑物立面必须采用2000目/0.01㎡的密目式安全
立网(以下简称密目网)进行全封闭围档施工。


工现场脚手架外侧必须使用密目网进行封闭,同时
采取有效防尘措施。

结构施工阶段在架体底部或塔
吊上做喷淋降尘设施。

密目网全封闭示例图
(3)装修阶段:
1)工程结束前不得拆除工地围墙,如果妨碍到正式施工必须拆除临时围墙时,必须
设置临时围挡措施。

2)由于装饰期间的建筑垃圾品种较多,故在现场设置的垃圾堆放点必须进行分隔,以便分类堆放装饰建筑垃圾;
3)在进行铝板幕墙、石材等切割或磨光时,必须设置专用封闭式的切割间,操作人员必须戴好口罩,必要时带水切割;
4)拆除脚手架,禁止直接掀翻钢化片,必须先行洒水并清理垃圾;
5)施工现场禁止焚烧垃圾废料等;
序号措施图片
1 装修材料(聚苯板、保温板等容易碎的材料),要
及时清理,避免产生扬尘。

装修阶段
2
楼层内的产生装修垃圾必须用袋装好,然后用物料
提升机运至楼下垃圾点,不得从楼上或升降机内直
接向楼下抛洒。

物料提升机
(4)总体施工阶段:
1)管道沟必须分段开挖,安装完毕后立即回填,尽量减少翻开泥土的暴露时间;2)如开挖土堆积时间过长,必须进行表面压实,并用密目网进行覆盖;
3)绿化土进场时必须随到随用,禁止堆积时间过长而产生扬尘。

4.2 制度控制
(1)现场全封闭施工
施工现场必须实行围挡全封闭施工,围挡高度不低于1.8米。

围挡做到坚固、稳定、整洁、美观,沿工地四周连续设置并要进行宣传画美化,做到定期粉刷、保证美观。

结构主体二层(含二层)以上,采用符合安全要求的密目式安全网进行全封闭,封闭高于作业面且同步进行,密目式安全网要保持干净、整齐、牢固,无破损。

(2)场地坪硬化
进出口通道及工地场内道路用商品混凝土硬化覆盖,做到路面平整、坚实,能满足载重车辆通行要求。

施工现场进出大门设置洗车池、冲洗槽、沉砂井和排水沟等车辆冲洗设施,配置高压水枪。

(3)预拌商品混凝土管理
施工现场内建筑物全部使用预拌商品混凝土,禁止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

确因条件限制不能采用预拌商品混凝土的,严格使用密封的散装水泥,限制使用袋装水泥。

加强对预拌商品混凝土合同签定后执行情况的检查。

要求搅拌站必须按照要求,对粉尘、噪音和废水进行有效治理,尽最大可能减少环境污染。

(并纳入合同)
(4)烟尘控制
施工现场严禁排放有毒烟尘和气体,不得在施工现场洗石灰、熬煎沥青、焚烧各类废弃物,工地生活燃料应符合有关要求。

施工现场的土方集中堆放,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

建筑物内施工垃圾的清运采用相应容器或管道运输,严禁凌空抛掷。

粉尘材料入库保管,沙石料覆盖,不准在道路和人行道上堆放或转运易扬尘的建筑材料。

施工过程中,易产生扬尘的工序采取降尘措施,施工现场的浮土及时湿水清扫。

(5)运输车辆管理
施工现场运载建筑材料、建筑垃圾、渣土的车辆,要符合市政环卫部门的有关要求并经市政环卫部门批准。

现场所有运输车辆每次进出工地,必须在车辆登记卡上做好记录,登记卡由扬尘控制监督员保留。

登记卡内容包括进出建筑工地的时间、车辆牌号、车辆所属单位、运输货物以及是否符合文明运输的要求等。

驶出建筑工地的运输车辆,提供标志牌,标明工地名称和联系电话,标志牌应放在挡风玻璃位置。

驶入工地的运输车辆,必须车身整洁,装载车箱完好,装载的货物必须堆码整齐,不得污染道路环境。

否则,不允许其驶入工地。

驶出工地的运输车辆,须冲洗干净,严禁带泥上路,严禁超载;运送各种建筑材料、建筑垃圾、渣土的车辆有遮盖和防护措施,防止建筑材料、建筑垃圾和尘土飞扬、洒落和流溢。

否则,不允许其驶出工地。

(6)编制施工扬尘专项控制方案。

结合工程项目特点以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单独编制施工扬尘专项控制方案,明确扬尘控制的目标、重点、制度措施以及组织机构和职责等。

并将其纳入安全报监理资料之中。

(7)施工湿法作业。

在场内转运土石方、拆除临时设施等构筑物时科学、合理地设置转运路线,绘制车辆运行平面图,采用有效的洒水降尘措施,尤其是土石方工程必须在土石方开挖转运沿途采用湿法作业。

5. 其它事宜
5.1 加强检查和监控
(1)加强检查,加强对施工现场粉尘的检测和监控工作,要与文明施工管理一起检查、考核。

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粉尘污染。

(2)保护和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综合治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扬尘,并积极协调外部关系,认真对待来信来访,对有关问题及时解决。

(3)由安全总监带领安全员每天两次对施工区域及生活区进行巡视检查并督促整改。

(4)项目扬尘领导小组分为定期专项检查(每月进行不少于一次)或突击检查。

(5)为切实履行建设部、上海市青浦区关于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的各项规定,确保建设工程绿色文明施工,本项目特建立并执行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控制工作检查制度。

定期组织一次(每月不少一次)由总包单位、监理单位和各分包施工单位的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管理负责人参加的联合检查,对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开出“隐患问题通知单”,各专业施工单位在收到“隐患问题通知单”后,应根据具体情况,定时间、定人、定措施予以解决,项目经理部有关部门监督落实问题的解决情况。

5.2 其他需要注意事宜
(1)本项目的职工宿舍,设置宿舍管理制度,餐具和洗漱用具均设置钢质成品柜,要求统一摆放。

办公区各个办公室应保持办公桌上的物品摆放整齐、室内整洁干净。

生活区和办公区设置专门的保洁员负责室内以及周围的环境卫生,保洁人员应当佩戴工作牌。

(2)对涉及扬尘问题的作业班组进行专项防止扬尘交底,将扬尘防治工作具体落实
到操作层,并建立奖罚措施。

(3)各进场材料应分类堆码整齐,并分别设置材料明细牌,不得在场外堆放建筑材料。

(4)施工人员着装整洁,讲卫生、不随地吐痰、不大声喧哗,严格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妥善处理施工现场周围的公共关系,争取有关单位和群众的谅解和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