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南宫中学高中政治 1.2神奇的货币信用卡、支票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信用卡、支票和外汇(1.2)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信用卡的优点、支票在经济往来中的用途;识记外汇和汇率的含义;
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各种信用工具的用途和使用范围;理解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3.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增强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相关知识的意识。
生活情境:我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金钱,但同学们去餐厅买饭时却不一定用现金。
我们经常看到人们在购物、旅游、上学时也未必使用现金。
我们还看到人们拿着一张卡轻轻一刷,交易就立刻完成了。
我们还经常看到某些企业进行交易时自始至终都没有使用现金交易。
(1)材料中的“卡”是指什么,有什么作用?
(2)某些企业进行交易时使用的是什么结算手段,这种结算手段有什么好处?
学习任务(一):阅读课本,独立思考,完成对课本知识的初步理解。
限25分钟完成。
1.在生活中人们通常使用的结算方式是什么?结算工具有哪些?
2.什么是信用卡?有哪些功能?
3.什么是支票?支票有哪些种类?想一想:信用卡和支票是一种货币吗?
3.什么是外汇?想一想:外币与外汇是一回事。
4.什么是汇率?举例说一说什么是汇率升高?汇率降低?
5.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有哪些?
学习任务(二):限10分钟完成。
1.右面漫画《卡奴》中情况的存在对银行等发卡机构的警示是( )
①一定要对申领信用卡的客户的资信状况进行认真调查,
以规避金融风险②少发放可透支的信用卡③不可以让一人申
领多张信用卡④严格申领程序,防止发卡的随意性
A.①③ B.②④ C.①②D.①④
2.下图汇率的变化对我国居民生活可能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 )
A.有利于企业扩大进口
B.有利于降低出境旅游的成本
C.有利于扩大就业、提高物价
D.有利于使我国外汇储备增值
“淘宝网”“窝窝团”“赶集网”……购物网
站的兴起为中国网民带来一种新型的网络购物方
式,2013年“双11”购物狂欢节网上交易总额350
亿元,创下网购新纪录。
据此回答3~4题。
3.网络购物 ( )
A.使商品交换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B.为消费者创造了诚实守信的购物环境
C.改变了商品的基本属性
D.表明纸币已经由电子货币取代
4.网购用户大多使用第三方支付(女睁支付宝、财付通等)、网上银行、信用卡等支付手段进行结算。
这种结算方式 ( )
A.使货币的本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使物流行业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
C.增加了银行盈利,降低了商品的价值
D.减少了现金使用,方便了双方的交易
5.人民币对美元小幅升值,对百姓日常生活的积极影响是 ( )
A.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会更低
B.我国出口商品会更具有价格竞争优势
C.会促使我国商品生产者采用先进技术
D.购买进口商品更便宜些
6.江苏省是外向型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之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持续升值对该省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影响表现在 ( )
①增加了进口技术设备的成本②有利于提升出口商品的市场竞争力③有利于促进外贸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④可以减少居民赴美留学、旅游的费用
A.①③ B.①④ C.③④D.②④
7.李明的父亲是做外贸生意的,听说儿子正在学习外汇和汇率的知识,就出题询问:“我想从国外进口一批货物。
在人民币以后还要升值的情况下,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我现在进这批货划算,还是以后进这批货划算?”正确的选择应该是 ( )
A.现在合算,因为人民币越升值,外国货价格越高
B.现在合算,因为人民币升值前可以购买更多的外国货
C.升值后合算,因为升值后,同样多的人民币可以购买更多的外国货
D.升值后合算,因为人民币升值后,外国货价格降低
学习任务(三):限10分钟完成
1、请将本节课所学知识用框架结构表示出来。
2、请将本节课所遗留的问题写在下面。
方法指导
1.不能将纸币与信用卡、支票混为一谈
(1)信用卡、支票都不是纸币,本身也没有价值,只是商贸活动中的结算方式。
(2)信用卡和支票只能代表货币执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职能。
不能充当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的职能。
2.判断汇率升降的方法
哪种货币的汇率升高,说明哪种货币升值;哪种货币的汇率跌落,说明哪种货币贬值。
也就是说外币汇率升高,表明外币升值;人民币汇率升高,表明人民币升值。
另外,在我国的汇率报价中经常采用如下方法,如:2月2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579 5,较前一交易日小幅回升。
判断方法是:谁在前谁回升,谁回升谁升值,即人民币在前,所以是人民币汇率回升,人民币升值。
答案:1.2 1----5 DBADD 6---7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