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模具的开发过程及项目管理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管理与技术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第20期176㊀㊀
汽车模具的开发过程及项目管理分析
田㊀力
(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吉林长春130013
)摘㊀要:汽车车身从设计到开发,是从虚拟产品到实物的转变,其中重要的一个过程便是模具开发.从模具
的最初的工艺设计规划,结构模块的加工制作以及整个研发项目的管理作为出发点,阐述了影响模具研发周期及模具质量程度的关键因素.模具是否可以按项目预期规定的周期完成制作,对整个汽车产品是否可以按期进行可行性验证,前期制作和批量生产,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在前期模具的制造过程中,可以通过增强数据分析和生产过程问题的监控,以减少后期返工工作,提升模具整体的质量和精度,精减研发开支,实现利益最大化.
关键词:工艺规划;结构设计;项目管控
中图分类号:T B 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 o i :10.19311/j
.c n k i .1672G3198.2018.20.0910㊀引言
汽车新产品研发中,其重要的一节便是模具开发,
模具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整个汽车自身的质量和受欢迎程度.本文以模具开发中的关键环节和项目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对开发模具的实践中提供一定的经验帮助.
1㊀开发模具的主要阶段
模具开发从最初的产品设计部门完成数据下发开始,经过一系列的工艺制定与可行分析后,然后选定工装厂家,图纸设计及初期模具制作等在整个过程中,模具厂家参考主机厂的建议来主控计划,并在模具开发过程中的每个阶段提供合格的首序和全序样件以及随模件,并要现场移交完成的模具.模具移交进场后,需对其进行质量检测,样件精度符合标准并经O T S 认可后,模具完成正式交付.1.1㊀工艺分析阶段
模具合理的结构,可以保证生产过程的经济性和高效性,其设计的依据是冲压工艺规划,如若前期并未遵从冲压工艺设计,往往会使模具的整体结构改变或是报废,延误模具的开发进程,产生不必要的设变费用.往往不同的工艺方案可以实现同一个产品件.减少材料费,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模具费用,是冲压生产的三大费用,也是工艺过程设计所需解决的问题,即在生产中保证零件的质量为前提,实现产品达到最优的技术效果和经济效益.1.1.1㊀冲压工艺的经济效益分析
冲压加工方法具有生产效率高,方便操作,材料利用率高,冲压件性能好等优点,是一种先进的工艺制作方法,被广泛应用.不过由于整个工装启动开发成本高,生产批量的数目对其经济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产基数越大,分配到每个单件的成本就越低,相反,如果生产量较小,则模具开发的整体成本就会增高,单台车的成本也随之增高.所以,在工艺规划前,要先根据预算冲压件的数目多少,估算产品的成本,确定设计的工艺方案的可实施性.
目前提高冲压工艺经济效益的主要措施有:(1)以保证产品质量为前提,适当减少模具制作工序,适当应用工序合并等方法.
(2)设计时考虑模具之间可以借用或者通用,同款产品中,结构相同的零件,可以借用前款车型的模具;规格对称的零件,选择落料模公用;小型模具可以左右件共模设计.
(3)设计模具时考虑料片的最优尺寸,减少材料的浪费,提高经济效益.
(4)模具的结构合理规划.1.1.2㊀冲压件的工艺可实施性分析
冲压技术方面,主要分析零件料片的尺寸,设计的形状,精度差值要求和材料质量等因子能否达到冲压工艺的要求,优质的工艺性可以减少材料的消耗,所需工序少且使用寿命长,质量符合标准,操作流程简便等.通常冲压件的结构尺寸和要求的精度对冲压件工艺性影响最大.如果发现零件工艺性存在开裂风险和部位等问题,则应向设计部门及时反馈.及时对产品整体进行改进,以免延误开发周期,增加开发成本费用.
可实施性分以下阶段:(1)前期敲定工艺设计方案时,应做好对应的工艺分析,尽早分析出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
(2)模具厂家应在S E 数据,P E D 数据下发后的第一周内对所上数据进行分析检查,潜在的质量风险及时向E C R 反馈,在得到N C 数据后确保潜在风险消除,产品件无质量问题,不会重大更改模具的结构.
(3)得到N C 数据后,在模具并未正式加工前,要求前期所有的E C R 闭环,确保产品数据原始性且支持模具开发加工,如数据发生变化,模具的开发周期,寿命与质量将受到影响.1.2㊀工法图设计(D L 图)
D L 图即为模具开发所涉及的工艺以图纸的内容清楚的表达出来,模具工法图主要包含零件的尺寸和形状,冲压板件的方向,角度和定位基准及其他冲压所涉及的辅助工序和设计的规范和完成标准等.1.3㊀结构图设计
相关设计人员可根据D L 图,相关的参数等文件进行模具结构设计,结构图设计环节至关重要,提前模具设计环节,可以为后续模具争取更多的制造时间.
1.4㊀备料,
铸件成型钢板模在图纸会签确定后,就可开始准备所需的钢料和标准件,备料周期根据模具具体尺寸和结构制定,一般为15-20天.
但是对于铸造模的尺寸较大,超出了钢板的结构和尺寸,需要铸造相应的合适的铸件来满足,泡沫实验可以获得铸件,铸件制作周期为一个月.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第20期
177
㊀1.5㊀模具的后期加工,
装配模具所需备料或是铸件准备充分后,并检查没有缺陷等问题后,根据模具图纸,可以逐步对模具进行龙铣-组立-半精加工-精加工等.模具加工过程尽量减少失误,保证模具质量,避免后期出现问题后返修.模具厂编制合理的工作计划,确保模具出件质量,自行调试合格后安装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整个模具和冲压件的问题点解决,达到验收标准.2㊀模具开发的项目管控
新车型从设计研发到制造出厂,模具在其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模具能否按时交付,质量是否符合技术标准,直接决定了研发的新车型能否在质量合格的前提下顺利量产,要做好模具开发的项目管控工作,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2.1㊀模具开发初期制定合力可行的大计划与中日程计划
模具开发是一个逐步完成的过程,制定严谨合理的计划,便于项目有条不紊的进行.主机厂和模具制造厂之间应共同对项目进行管理,包括日常事务的处理,项目进度的监管,对主控节点制定详细的网格计划,并对计划保持可更新状态.在项目计划执行过程中,产品如出现问题,则会不同程度的影响着项目计划,磨具开发制作中如不能按时交付,延误工期等较大风险,相关人员应及时发现识别问题所在,并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2.2㊀模具设计相关技术文件
产品研发过程中,一般根据实际阶段下发相关的
数据,如工艺分析数据(S E 数据),铸造数据(P E D 数
据),以及加工数据(N C 数据),为确保模具研发周期,主机厂应及时下发准确的数模,确保模具厂能够按计划进行开发.在工艺分析数据阶段为模具厂技术人员提供相应的机床参数,G D T 文件和其他相关信息,这些参数文件后期如有变更,应及时联系模具厂相关人员进行研讨修改,避免模具开发设计出现错误.
模具研发过程中,两厂之间应随时保持动态联系,及时沟通,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尤其是数模文件的下发,同时互相对应变整状态,确保模具与数模之间保持一致性.
2.3㊀模具的验收和交付
工艺人员需对完成的模具进行自行调试,并提供模具的自检报告及冲压件的合格率,并且零件质量及精度符合所制定的标准,运配到主机厂进行再次调试验收.
模具在模具厂调试,研发部门可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前去进行预验收,需要根据模具厂的实际参数进行调整,确保零件的精度符合标准,模具装配完成,并确保安全防护措施到位,达到可交付的条件.3㊀结束语
我国的汽车模具产能在世界上极具优势,但是,由于国内高端汽车模具企业技术提升缓慢㊁技术创新能力和模具新技术的研发及应用能力不足等原因,致使国内高端模具的开发能力还不能完全满足国内汽车产业的配套需求,高端汽车模具仍然有很大一部分需要依赖于进口.所以说国内汽车模具产业需尽快补齐这一短板才能弥补我国汽车模具行业的一大缺憾.结合工作实践得出结论如下:
(1
)降低模具开发的成本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精度可以通过前期合理的工艺规划和工艺分析来实现.
(2
)制定合理的项目计划,进行严格的项目监管,确保模具的自身的质量和交付的进度.
(3
)模具整个开发过程当中,技术文件内容的准确性和下发的及时性,对模具开发周期影响重大.
参考文献
[1]李柱.汽车模具制造企业核心业务流程重组研究[D ].
长沙:湖南大学,2007.[2]刘煜.汽车模具企业制造执行系统研究[D ].
济南:山东大学,2010.[3]李东君.浅谈现代汽车模具开发[J ].模具制造,2011,11(06)
:11G14.[4
]郑静风,余廷.挣值管理在中大型汽车模具开发项目中的应用[J ].项目管理技术,2012,10(02):86G91.[5]秦珂.汽车模具产业的未来潜力无限[J ].模具工业,2012,38
(03):13G17.[6]胡烨.汽车模具冲压运动仿真的研究与实现[D ].
沈阳: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3.[7]吴云龙.新型汽车模具公司技术准备与生产特点[J ].
商用汽车,2013,(20):80G83.
基于内部协同创新的石油工程建设企业高效管理
以江汉油建武汉项目部为例
黄㊀茜㊀李国育
(中石化江汉油建工程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70
)摘㊀要:石油工程建设企业还未摆脱传统资源性产业的束缚,属于高能耗产业.在探索新形势下通过建立企
业内部协同创新机制,将技术创新和组织过程创新相结合,促进企业各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放大企业管理职能的各种作用,建立高效的生产经营机制,实现石油工程建设企业协同创效,并以江汉油建公司武汉项目部为例,从其项目部日常管理和项目实施过程中已开展的协同创新合作模式及其效果验证了企业内部协同创新机制对企业协同创效有显著的正效益.
关键词:内部协同创新;石油工程建设;协同创效
中图分类号:T B 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 o i :10.19311/j
.c n k i .1672G3198.2018.20.0921㊀引言
现阶段,石油工程建设企业还未摆脱传统资源性
产业的束缚,因此如何实现自我突破和创新,是石油工程建设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研究表明,企业的内部的协调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技术创新是企业适应外部环境㊁建立并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企业的组织创新为贯彻企业战略提供保障,能够实现资源整合㊁优势互补,提高企业竞争力,而进入新时代发展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