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1、小额支付系统报文格式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小额支付系统接口方案报文格式标准
版本号:V2.0
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
二○○五年十一月
h
h 版本修改记录:
h
h
目录
1 概述 (9)
1.1 术语说明 (9)
1.2 数据格式描述 (11)
1.3 属性符号 (12)
1.4 x-字符集 (13)
1.5 英文简称命名规范 (13)
2 主要数据定义 (14)
2.1 行别代码 (14)
2.2 发报中心(收报中心)代码 (14)
2.3 发起行(接收行)行号 (15)
2.4 清算账号 (15)
2.5 往来科目账号 (16)
2.6 客户账号 (16)
2.7 支付交易序号 (16)
2.8 批量包序号 (17)
2.9 批量包类型号 (17)
2.10 业务要素集号 (18)
h
h
2.11 业务系统类型号 (19)
2.12 业务类型号 (19)
2.13 交易种类号 (22)
2.14 业务种类号 (22)
2.15 批量包处理状态号 (26)
2.16 业务回执状态号 (27)
2.17 其他定义 (28)
3 报文格式 (28)
3.1 报文结构 (28)
3.1.1 CMT报文 (28)
3.1.2 PKG报文 (30)
3.2 报文块结构规则 (32)
3.3 报文块格式 (34)
h
h
3.3.1 报头 (34)
3.3.2 批量支付业务头块(适用CMT报文) (37)
3.3.3 包头(适用PKG报文) (38)
3.3.4 大额业务头(适用CMT报文) (38)
3.3.5 小额业务头(适用PKG报文) (39)
3.3.6 正文体 (40)
3.3.7 报尾 (41)
3.3.8 文件块 (41)
4 报文种类 (42)
4.1 报文清单 (42)
4.2 业务与批量包对照表 (44)
4.3 业务与业务要素集对照表 (45)
5 业务要素集 (47)
5.1 普通转账业务要素集 (47)
5.2 贷记退汇业务要素集 (48)
5.3 定期贷记业务要素集 (49)
5.4 定期借记业务要素集 (50)
5.5 通用信息业务要素集 (50)
5.6 通用回执业务要素集 (51)
h
h
6 附加数据域 (52)
6.1 汇兑业务 (55)
6.2 委托收款(划回)业务 (55)
6.3 托收承付(划回)业务 (55)
6.4 国库资金贷记划拨业务 (55)
6.5 定期贷记业务 (56)
6.6 贷记退汇业务 (56)
6.7 国库资金借记划拨业务 (57)
6.8 定期借记业务 (57)
6.9 其他借记业务 (57)
6.10 其他贷记业务 (57)
6.11 通用信息业务 (57)
6.12 缴税 (57)
6.13 实时扣税 (57)
h
h
6.14 批量扣税 (58)
6.15 非税收入 (58)
6.16 财政直接支付 (58)
6.17 财政授权支付 (59)
6.18 个人储蓄通兑业务 (59)
6.19 对公通兑业务 (60)
6.20 通存业务 (60)
6.21 证书查询申请报文 (60)
6.22 证书查询应答报文 (61)
6.23 支票截留业务 (61)
6.24 客户账户信息查询业务 (62)
6.25 客户账户信息查询应答业务 (62)
6.26 支票圈存申请业务 (63)
6.27 代收业务信息 (63)
6.28 代付业务信息 (63)
6.29 缴费 (64)
6.30 国库资金国债兑付贷记划拨 (64)
6.31 国库资金国债兑付借记划拨 (65)
6.32 财政直接支付退回 (65)
h
h
6.33 财政授权支付退回 (65)
6.34 支票圈存回应 (65)
7 附录A TAG与域名一览表(含大额、小额) (66)
8 附录B 处理码一览表 (74)
8.1 系统类型编码表 (74)
8.2 子系统类型编码表 (74)
8.3 节点类型编码表 (74)
8.4 信息类型编码表 (75)
8.5 信息编码表 (75)
8.5.1 成功(I0) (75)
8.5.2 警告(W1) (76)
8.5.3 报文数据错(O1) (76)
8.5.4 帐户状态错(O2) (78)
8.5.5 系统状态错(O3) (78)
h
h
8.5.6 密押错(O4) (79)
8.5.7 权限错(O5) (79)
8.5.8 业务错(O6) (79)
8.5.9 其他业务错(O9) (80)
8.5.10 文件错(S1) (80)
8.5.11 报文错(S2) (80)
8.5.12 MQ错(S3) (81)
8.5.13 CICS错(S4) (81)
8.5.14 数据库错(S5) (81)
8.5.15 其他系统错(S9) (82)
9 附录C 小额支付系统报文格式 (83)
9.1 小额业务报文 (83)
9.1.1 PKG001普通贷记业务包 (83)
9.1.2 PKG002普通借记业务包 (84)
9.1.3 PKG003实时贷记业务包 (85)
9.1.4 PKG004实时借记业务包 (86)
9.1.5 PKG005定期贷记业务包 (86)
9.1.6 PKG006定期借记业务包 (87)
9.1.7 PKG007贷记退汇业务包 (87)
9.1.8 PKG008普通借记回执包 (88)
9.1.9 PKG009实时贷记回执包 (89)
9.1.10 PKG010实时借记回执包 (89)
h
h
9.1.11 PKG011定期借记回执包 (90)
9.1.12 PKG012通用信息业务包 (90)
9.1.13 PKG013实时信息业务包 (91)
9.2 清算报文 (91)
9.2.1 CMT222小额轧差净额清算报文 (91)
9.2.2 CMT252小额轧差净额清算回执报文 (92)
9.2.3 CMT254小额轧差净额清算通知报文 (93)
9.2.4 CMT255小额轧差净额异常清算通知报文 (94)
9.3 查询查复报文 (94)
9.3.1 CMT301查询报文 (94)
9.3.2 CMT302查复报文 (95)
9.3.3 CMT303自由格式报文 (96)
9.4 撤销退回冲正止付报文 (96)
9.4.1 CMT319小额业务退回申请报文 (96)
9.4.2 CMT320小额业务退回应答报文 (97)
9.4.3 CMT321小额业务撤销申请报文 (98)
9.4.4 CMT322小额业务撤销应答报文 (98)
9.4.5 CMT323实时业务冲正申请报文 (99)
9.4.6 CMT324实时业务冲正应答报文 (100)
9.4.7 CMT325实时业务冲正通知报文 (101)
h
9.4.8 CMT327借记业务止付申请报文 (101)
9.4.9 CMT328借记业务止付应答报文 (102)
9.5 数据核对及明细下载报文 (103)
9.5.1 CMT846小额轧差净额核对报文 (103)
9.5.2 CMT842小额业务包汇总核对报文 (104)
9.5.3 CMT850小额业务包明细核对申请报文 (105)
9.5.4 CMT851小额业务包明细核对应答报文 (106)
9.5.5 CMT852小额业务包明细核对下载申请报文 (107)
9.5.6 CMT853小额业务包明细下载申请报文 (108)
9.5.7 CMT854小额业务包明细下载应答文件 (109)
9.6 系统管理报文 (110)
9.6.1 CMT419登录申请报文 (110)
9.6.2 CMT420登录应答报文 (110)
9.6.3 CMT421退出申请报文 (111)
9.6.4 CMT422退出应答报文 (111)
9.6.5 CMT423强制退出通知报文 (111)
9.6.6 CMT500系统状态变更通知报文 (112)
9.6.7 CMT501系统停运/启运通知报文 (113)
9.6.8 CMT502公共数据变更报文 (113)
9.6.9 CMT503业务权限控制通知报文 (114)
9.6.10 CMT504下级节点变更通知报文 (115)
9.6.11 CMT505轧差场次安排通知报文 (116)
9.6.13 CMT507贷记业务金额上限变更报文 (117)
9.6.14 CMT510清算账户圈存资金管理报文 (118)
9.6.15 CMT511清算账户圈存资金管理应答报文 (118)
9.6.16 CMT512净借记控制额度管理报文 (119)
9.6.17 CMT513净借记控制额度管理应答报文 (120)
9.6.18 CMT514净借记控制可用额度预警管理报文 (120)
9.6.19 CMT515净借记控制可用额度预警管理应答报文 (121)
9.6.20 CMT516净借记可用额度预警及解除通知报文 (122)
9.6.21 CMT517小额支付业务排队管理报文 (122)
9.6.22 CMT518小额支付业务排队管理应答报文 (123)
9.6.23 CMT519小额业务状态查询报文 (123)
9.6.24 CMT520小额业务状态查询应答报文 (124)
9.6.25 CMT521小额业务状态补发申请报文 (125)
9.6.26 CMT522小额业务状态下发报文 (125)
9.6.27 CMT523异常清算通知报文补发申请报文 (126)
9.6.28 CMT525小额节假日轧差净额清单下载申请报文 (126)
9.6.29 CMT526小额节假日轧差净额清单报文 (127)
9.6.30 CMT655小额轧差净额查询报文 (128)
9.6.31 CMT685小额轧差净额查询应答报文 (128)
9.6.32 CMT910通信处理确认报文 (129)
9.6.33 CMT911通用报文处理确认报文 (130)
9.6.35 CMT316小额批量包处理状态通知报文 (131)
9.7 同城轧差净额类报文 (132)
9.7.1 CMT540同城轧差净额信息报文 (132)
9.7.2 CMT541同城轧差净额信息处理应答报文 (133)
9.7.3 CMT542同城轧差净额信息查询报文 (134)
9.7.4 CMT543同城轧差净额信息查询应答报文 (134)
9.8 计费报文 (135)
9.8.1 CMT550小额计费标准报文 (135)
9.8.2 CMT551小额计费清单报文 (139)
9.8.3 CMT552小额收费通知报文 (141)
9.8.4 CMT553小额对外返还计费清单报文 (143)
9.8.5 CMT554小额对外返还通知报文 (144)
1概述
1.1 术语说明
●业务要素
业务要素是业务数据项的抽象名称,是业务的基本组成单位,如账号。

同类业务的业务要素相同。

●业务要素集
一类业务具有的全部要素,形成业务要素集。

业务要素集描述了要素在业务中的组合关系。

小额支付系统将大部分要素相同的业务概括与归纳成一类业务,使用业务要素集描述这种抽象的业务,如小额贷记业务。

交换业务数据时,业务要素集决定了报文正文块结构。

●附加数据域
为保证要素集具有足够的扩展能力,在各要素集中包含了一个可选的附加数据域,由业务类型编号决定其格式。

当某种新增业务除个别要素外,其他要素均符合某个要素集时,可以使用该要素集,而将不符合的要素使用定长块按顺序组织到附加数据域中,从而使得要素集具有相当的适应性。

小额支付系统没有指定附加数据域格式的报文,参与者可以相互约定其附加数据域格式;小额支付系统规定了附加数据域格式的报文,只能使用小额支付系统规定的格式,不能采用其他格式。

●报文
报文是小额支付系统节点间交换业务数据的基本单位,由多个报文块组成,包括普通报文(CMT报文,大额支付系统正在使用)和批量包报文(PKG报文,小额支付系统专用)两类,具体报文结构参见报文结构。

●报文块
报文块是报文的基本组成单位,使用{ }定界,由多个报文域组成。

小额支付系统报文块分固定格式报文块和可变格式报文块两类,其中固定格式报文块包括报头、包头、小额业务头、报尾,可变格式报文块包括正文体(包体或文件块)。

固定格式报文块的长度是固定的,可变格式报文块的长度通常是可变的。

●报文域
报文域是报文块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报文的最小组成单位。

报文域是业务要素交换业务数据时的封装格式。

一个报文域通常包含一个业务要素,但“含子域”的报文域则包含多个业务要素。

小额支付系统要求参与者按照本标准组织报文域,禁止在报文中使用非报文规定的报文域。

为保障小额支付系统适应性及扩展性,小额支付系统仅检查和处理规定的报文域,忽略非规定的报文域。

各参与者应按相同的规则处理报文域。

●报文子域
如果一个报文域由可重复的一个或多个格式固定的业务要素组合构成,则称此报文域为“含子域”的报文域,称各业务要素为报文子
域。

如一个报文域由多个『账号+户名+开户行』组成,则账号、户名、开户行均称为子域,而此报文域即为
“含子域”的报文域。

1.2 数据格式描述
●固定格式报文块
小额支付系统使用报文块格式描述表描述固定格式报文块各报文域。

如果报文域是按位(bit)定义的数据项时,使用位图(bit map)描述栏描述域值及其含义。

报文块格式描述表主要包括以下描述栏:
●可变格式报文块
小额支付系统使用报文块域格式描述表描述可变格式报文块各报文域。

域描述包括域标识(TAG码,目前使用三位编码),域含义说明和域格式描述(Field Format)。

其中,域格式描述串使用[ ]括的为可选的描述内容,使用{ }括的为必选的描述内容。

➢域格式描述
子域格式描述[子域格式描述][子域格式描述]…
➢子域格式描述
[重复次数][符号串]{{数字串}{属性符号}}[符号串][{数字串}{属性符号}]…
➢[重复次数]
可选描述符。

如果表达式为{数字串}*,如:2*、3*,则表示紧
随其后的子域描述可重复的次数;如果表达式为{ TAG符}*
,如CD6*,则表示紧随其后的子域描述可重复的次数为同一报文正文中TAG码对应域的值。

➢[符号串]
可选描述符。

表示在子域此位置必须放置的符号(串),通常为“/”、“//”等。

➢{{数字}{属性符号}…}
必选描述符。

每个子域一组,如12x36x60g。

其中数字表示此子域的长度,属性符号表示此子域值的组成字符属性。

当{数字串}和{属性符号}以斜体粗体印刷时表示此子域长度固定,当{数字串}{属性符号}以直体印刷时,表示此子域为最长不超过{数字串}指定的长度。

小额支付系统报文格式标明属性为ng或nE的域(通常是附加数据域)没有长度限制。

1.3 属性符号
注:对于特定的域,如帐号,在数字与字母混合使用时,不得大小写混用,不得使用字母O和
o,I和i,以避免与数字0和1混淆。

1.4 x-字符集
●x-字符集由以下86个字符组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
. , - _ ( ) / = ’ + : ? ! ” % & * < > ; @ # (cr) (lf) (space)
注: x-字符集中的: 和 % 以及’和”四个字符为支付系统报文保留字符,所以组织支付系统报文内容时,不得再使用这四个字符,否则报文解析将会出错。

注: 2005-11-1 增加 _(下划线)作为合法字符。

●对于使用TCP/IP协议的银行系统,x-字符集的编码(字符的二进
制编码)适用于ISO-2022(ASCII)
1.5 英文简称命名规范
首词首字母小写其余词首字母大写,当长度超过8个字符时,使用缩写,缩写原则为四个或三个字母。

2主要数据定义
2.1 行别代码
三位定长数字,使用大额支付系统的编码。

结构: n nn
类别代码行别代码
说明:
(1)类别代码:1位数字,标识银行类型。

值定义如下:0-中央银行
1-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2-政策性银行
3-其他商业银行
4-非银行金融机构
5-外资银行
(6、7、8待分配)
9-特许参与者
(2)行别代码:2位数字。

2.2 发报中心(收报中心)代码
五位定长数字,使用大额支付系统的编码。

结构: nnnn n
地区代码校验码
说明:
(1)地区代码:4位数字,参照电子联行全国清算中心代码;(2)校验码:1位数字,生成算法由中国人民银行确定;
(3)9988分配给支付系统与电子联行转换中心使用。

2.3 发起行(接收行)行号
十二位定长数字,使用大额支付系统的编码。

结构: nnn nnnn nnnn n
行别代码地区代码分支机构序号校验码
说明:
(1)行别代码:3位数字,参见2.1。

(2)地区代码:4位数字,参照电子联行全国清算中心代码;(3)分支机构序号:4位数字,根据各行别各地区银行机构顺序编排;
(4)校验码:1位数字,生成算法由中国人民银行确定;
(5)特许参与者也按此标准分配行号。

2.4 清算账号
十二位定长数字,与清算行行号相同,参见2.3。

小额支付系统清算账号使用大额支付系统的清算账号。

2.5 往来科目账号
十六位定长数字,使用大额支付系统的编码。

结构: nnnn nnn nnnn nnnn n 科目代号行别代码地区代码分支机构序号校验码
说明:
(1)科目代号:
3120 大额支付系统往来
3130 小额支付系统往来
3140 支付清算资金往来
3333 汇总平衡科目
(2)行别代码、地区代码、分支机构序号为人民银行(国库)分支机构行号或电子联行转换中心行号;
(3)校验码:1位数字,生成算法由中国人民银行确定;
2.6 客户账号
最大32位字符。

2.7 支付交易序号
八位数字,由发起行编码。

支付交易序号与发起行行号、委托日期一起构成一笔支付业务的唯一标识,对小额支付系统而言,即为一笔明细业务的唯一标识。

大额支付业务的支付交易序号使用分段编号,00000001-79999999为除“电子联行专用汇兑报文”外的其他大额支付业务使用。

小额支付业务的支付交易序号不分段,编号范围为
00000001-99999999。

“电子联行专用汇兑报文”支付交易序号的编码方法为:
结构: nnn nnnnn
直接参与者前置机编号支付业务顺序号
说明:
(1)直接参与者前置机编号:3位数字,编码范围800-999,由城市处理中心对直接参与者前置机编码;
(2)支付业务顺序号:5位数字,编号范围00001-99999,由发起行顺序编号。

2.8 批量包序号
八位数字,由包发起直接参与者顺序编号,编号范围为00000001-99999999。

批量包序号与包发起直接参与者号、批量包委托日期一起构成一个批量包的唯一标识。

2.9 批量包类型号
三位定长数字,标识一类批量包。

小额支付系统根据批量包类型号决定该包的处理模式。

目前小额支付系统使用的批量包类型号包括:
PKG001-普通贷记包
PKG002-普通借记包
PKG003-实时贷记包
PKG004-实时借记包
PKG005-定期贷记包
PKG006-定期借记包
PKG007-贷记退汇包
PKG008-普通借记回执包
PKG009-实时贷记回执包
PKG010-实时借记回执包
PKG011-定期借记回执包
PKG012-通用信息包
PKG013-实时信息包
2.10 业务要素集号
三位定长数字,标识一类业务的业务要素组合关系。

小额支付系统根据业务要素集号决定业务的要素组成。

目前小额支付系统定义的业务要素集包括:
001-普通转账业务要素集
002-贷记退汇业务要素集
003-定期贷记业务要素集
004-定期借记业务要素集
005-通用信息业务要素集
006-通用回执业务要素集
2.11 业务系统类型号
两位定长数字,标识与支付系统对接的各业务系统类型,如ABS、TBS。

00-59保留给支付系统使用,60-99由参与者自己分配使用。

结构: nn
业务系统类型号
说明:
(1)目前小额支付系统已经分配的业务系统类型号为:
00 支付系统
10 ABS系统
20 TBS系统
30 商业银行系统
40 清算组织系统
50 同城清算系统
2.12 业务类型号
五位定长数字,标识每种具体业务,如汇兑、委托收款(划回)、通兑业务等。

小额支付系统根据业务类型号决定业务附加数据域的组成格式。

结构: nn nnn
业务系统类型号业务类型序号
说明:
(1)业务系统类型号:2位数字,参见2.11;
(2)业务类型序号:各业务系统与支付系统交互的各种业务顺序编号,大额支付系统已经分配的业务类型,业务系统编号为支付系统(00),业务类型序号为大额支付系统业务类型号。

大额支付系统没有分配的业务类型,按下列规则编号:001-099 贷记支付业务 100-199借记支付业务 500-999 信息类业务。

基本业务类型
外围业务类型
2.13 交易种类号
一位数字,由人民银行统一分配,标识支付系统处理的交易类型。

目前支付系统使用的交易种类号包括:
1-大额业务
2-小额业务
3-单边业务
4-错账冲正业务
5-同城轧差净额业务
2.14 业务种类号
业务种类标识每笔明细业务的附加性质,如汇兑业务的现金汇款、普通转帐等等。

小额支付系统业务种类使用两位编码或12位名称,其编码沿用大额支付系统相应业务种类的编码。

小额支付系统统一编码的,可以使用其编码,也可以直接使用其名称;小额支付系统没有编码的,直接使用其名称,小额支付系统不检查业务种类号的合法性。

目前小额支付系统已经定义的业务种类号如下:
业务类型号业务类型名业务种类号业务种类名
00100汇兑业务10现金汇款11普通汇兑12网银支付30外汇清算
40资金调拨
50国库汇款
51国库同城交换净额清算99其他
00101委托收款
(凭证类型)01银行承兑汇票02定期存单
03凭证式国债04异地活期存折99其他
00103国库资金贷记划拨10中央级预算收入11省级预算收入
12地市级预算收入13预抵税收返还分成14分成收入
15养老保险收入
16医疗保险收入
17预算外收入
00113国库资金借记划拨10中央级预算收入11省级预算收入
12地市级预算收入13预抵税收返还分成14分成收入
15养老保险收入
16医疗保险收入
17预算外收入
20003财政直接支付退回26直接支付退回
20004财政授权支付退回28授权支付退回
40国债兑付
20005国库资金国债兑付
贷记划拨
40国债兑付
20105国库资金国债兑付
借记划拨
20103财政直接支付25 直接支付
20104财政授权支付27 授权支付
01预算内
20101实时扣税
02预算外
01 预算内
20102批量扣税
02 预算外
定期借记、定期贷记业务种类标准如下。

编码规则
小额支付系统对定期借记、定期贷记业务按业务种类分别组包发送。

为便于业务处理,小额支付系统对定期借记、定期贷记业务种类赋予五位业务种类代码,取值范围为
“00000~99999”,编码规则如下:
编码结构: X XX XX
定义范围类别号序号
(一)说明:定义范围。

1位数字,“0”表示人民银行总行统一规
定的业务种类;“9”表示CCPC所在人民银行分支行自定义的业务种类;“1-8”待定。

(二)类别号。

2位数字,表示业务的经济属性。

(三)序号。

2位数字,顺序编号。

定期借记、定期贷记业务种类编码列表
2.15 批量包处理状态号
两位定长数字,标识小额批量包在CCPC或NPC的处理状态。

目前小额支付系统使用的批量包处理状态号包括:
2.16 业务回执状态号
两位定长数字,标识普通借记业务包、定期借记业务包、实时借记业务包、实时贷记业务包的明细业务在接收清算行或接收行的处理状态,或标识退汇业务的退汇原因。

目前小额支付系统使用的业务回执状态号包括:
00-成功
01-账号不存在
02-账号、户名不符
03-账户余额不足支付
10-账户密码错误
11-账户状态错误
20-业务已撤销(冲正或止付)
增加支票截留回执
90-其他错误
2.17 其他定义
●借贷标志:0-借 1-贷
●优先级:0-普通 1-紧急 2-特急(救灾、战备款支付等)
金额栏数据显示采用会计专用表示法,即千位分隔。

红字发生额以负数表示,借方余额以负数表示,贷方余额以正数表示。

3报文格式
3.1 报文结构
小额支付系统使用的报文分为两类,一是普通报文,即大额支付系统的CMT报文;二是批量包报文,即PKG报文,也简称包,包含了一条汇总信息数据(包头)与一条或多条明细业务信息数据(包体)。

其中CMT报文主要用于传输非小额业务外的信息或数据,PKG报文主要用于传输小额支付业务、小额支付信息以及小额普通信息与实时信息。

3.1.1CMT报文
CMT报文有普通形式与文件形式两种结构。

普通形式
包括一个报头、一个可选的批量支付业务头、一个或多个可选的业务头和一个或多个必选的正文体以及一个报尾。

结构如下:
说明:
(1)仅批量传输大额业务时,才使用批量支付业务头。

此时报文通常包含多个业务头与正文体对。

其他情况下,仅包含一个业务头和一个正文体。

(2)仅需编押的支付业务与支付信息报文,才使用业务头。

此时报文由报头、可选的批量支付业务头、业务头、正文体和报尾组成。

(3)不必编押的普通信息不包含业务头,仅包含一个正文体。

根据大额支付系统报文标准, CMT报文可以有三种逻辑结构:(1)传输批量支付指令
报文结构:{1:…}{B:…}{2:…}{3:…}…{C:…}
(2)传输单笔支付指令
报文结构:{1:…}{2:…}{3:…}{C:…}
(3)传输单笔信息报文
报文结构:{1:…}{3:…}{C:…}
小额支付系统的CMT报文仅使用结构(3),即单笔传输单笔信息报文。

此结构在大额支付系统中为无编押报文,而在小额支付系统中这种结构可以传输编押报文,其密押存储在正文块中,而非业务头中。

文件形式
当CMT报文的长度超过支付系统传输的最大长度(28k)时,支
付系统将除报头与报尾外的报文体(块)存储到一个文件中,此时该报文称为文件体报文,该文件称为报文体文件,其结构包括一个报头、一个文件块和一个报尾。

其中,文件块内容是报文体文件的文件名。

报文体文件的内容,由一个可选的批量支付业务头、一个或多个可选的业务头和一个或多个必选的正文体组成。

结构如下:
报文结构:{1:…}{F:…}{C:…}
3.1.2PKG报文
PKG报文有普通形式与文件形式两种结构。

普通形式
包括一个报头、一个包头、一个或多个业务头与正文体对以及一个报尾。

结构如下:
说明:
(1)PKG报文由包头(汇总信息)与包体(明细业务信息)两个部分组成。

包头描述整包业务的汇总数据,是小额支付系统轧差清算和转发批量包的依
据。

包体包含一笔或多笔明细业务数据,是小额支付系统参与者做账务处
理的依据。

(2)包头的“包类型号”域标识批量包类型,“明细业务条数”域标识包内明细业务数。

对小额回执业务包,包头同时包含明细业务总条数和明细业务成功条
数两个域。

(3)每一笔明细业务包含业务头、正文体两个部分。

业务头的“业务要素集号”
标明该业务正文体所使用的业务要素集。

正文体包括业务类型号、基本业
务要素、附加域三个部分组成。

业务类型号标明业务的类型,同时决定附
加域的格式。

(4)附加域是该业务除基本业务要素外的其他业务要素,格式由业务类型号决定。

部分全国统一的业务,如委托收款(划回)业务,附加域由支付系
统规定格式。

支付系统没有规定附加数据域格式的业务则可以由参与者间
相互约定格式。

文件形式
当报文的长度超过支付系统传输的最大长度(28k)时,支付系统将除报头、包头与报尾外的报文体(块)存储到一个文件中,此时该报文称为文件体报文,该文件称为报文体文件,其结构包括一个报头、一个包头、一个文件块和一个报尾。

其中,文件块内容是报文体文件的文件名。

报文体文件的内容,由一个或多个业务头和一个或多个正文体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