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
九年级语文上册《唐雎不辱使命》古诗文原文及翻译
![九年级语文上册《唐雎不辱使命》古诗文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02ebe78eb0717fd5360cdc40.png)
九年级语文上册《唐雎不辱使命》古诗文原文及翻译九年级语文上册《唐雎不辱使命》古诗文原文及翻译22、《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刘向)原文: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佛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虽然如此,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秦王不高兴。
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从我,为什么呢?况且秦国灭亡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做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不是这样的。
九年级上册《唐雎不辱使命 》课文原文
![九年级上册《唐雎不辱使命 》课文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68d7c4ee195f312b3069a506.png)
九年级上册《唐雎不辱使命》课文原文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词句注释唐雎(jū),也作唐且,人名。
不辱使命,意思是完成了出使的任务。
辱,辱没、辜负。
2. 秦王:即秦始皇嬴政,当时他还没有称皇帝。
3. 使:派遣,派出。
4. 谓...曰:对...说。
5. 欲:想。
6. 以:用,用作介词。
7. 之:的。
8.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
安陵是当时的一个小国,在河南鄢(yān)陵西北,原是魏国的附属国。
战国时魏襄王封其弟为安陵君。
9. 守:守护。
10.易:交换。
11.直:只,仅仅。
12.怫然:盛怒的样子。
13.公:相当于“先生”,古代对人的客气称谓。
14.布衣:指平民。
古代没有官职的人都穿布衣服,所以称布衣。
15.亦免冠徒跣(xiǎn),以头抢(qiāng)地耳: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初中语文 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及参考译文
![初中语文 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及参考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bb55c737d5bbfd0a78567382.png)
《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及参考译文原文: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参考译文: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虽然如此,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秦王不高兴.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从我,为什么呢?况且秦国灭亡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做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而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呢?”秦王气势汹汹地发怒了,对唐雎说:“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
九年级上册唐雎不辱使命课文原文
![九年级上册唐雎不辱使命课文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b37997d2783e0912a3162a03.png)
九年级上册《唐雎不辱使命》课文原文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 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词句注释唐雎(j u ),也作唐且,人名。
不辱使命,意思是完成了出使的任务。
辱,辱没、辜负。
2. 秦王:即秦始皇嬴政,当时他还没有称皇帝。
3. 使:派遣,派出。
4. 谓... 曰:对... 说。
5. 欲:想。
6. 以:用,用作介词。
7. 之:的。
8. 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
安陵是当时的一个小国,在河南鄢(y a n)陵西北,原是魏国的附属国。
战国时魏襄王封其弟为安陵君。
9. 守:守护。
10. 易:交换。
11. 直:只,仅仅。
12. 怫然:盛怒的样子。
13. 公:相当于“先生”,古代对人的客气称谓。
14. 布衣:指平民。
古代没有官职的人都穿布衣服,所以称布衣。
15. 亦免冠徒跣(xi a n),以头抢(qi a ng)地耳: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初中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及翻译
![初中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e937c179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a0.png)
【导语】还记得在初中时期学的⽂⾔⽂《唐雎不辱使命》吗?下⾯是⽆忧考分享的初中⽂⾔⽂:《唐雎不辱使命》原⽂及翻译。
欢迎阅读参考! 《唐雎不辱使命》原⽂ 秦王使⼈谓安陵君⽈:“寡⼈欲以五百⾥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安陵君⽈:“⼤王加惠,以⼤易⼩,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通假字,通“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寡⼈以五百⾥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何也?且秦灭韩亡魏,⽽君以五⼗⾥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倍之地,请⼴于君,⽽君逆寡⼈者,轻寡⼈与?”唐雎对⽈:“否,⾮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守之,虽千⾥不敢易也,岂直五百⾥哉?” 秦王怫(fú)然怒,谓唐雎⽈:“公亦尝闻天⼦之怒乎?”唐雎对⽈:“⾂未尝闻也。
”秦王⽈:“天⼦之怒,伏⼫百万,流⾎千⾥。
”唐雎⽈:“⼤王尝闻布⾐之怒乎?”秦王⽈:“布⾐之怒,亦免冠徒跣(xiǎn),以头抢(qiāng)地⽿。
”唐雎⽈:“此庸夫之怒也,⾮⼠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聂政之刺韩傀(guī)也,⽩虹贯⽇;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者,皆布⾐之⼠也,怀怒未发,休祲(jìn)降于天,与⾂⽽将四矣。
若⼠必怒,伏⼫⼆⼈,流⾎五步,天下缟(gǎo)素,今⽇是也。
”挺剑⽽起。
秦王⾊挠,长跪⽽谢之⽈:“先⽣坐!何⾄于此!寡⼈谕矣:夫韩、魏灭亡,⽽安陵以五⼗⾥之地存者,徒以有先⽣也。
” 【注释】 秦王:即秦始皇帝嬴政,当时他还没有称皇帝。
使:派遣 谓:对...说。
许:答应。
虽然:即使这样。
⽈:说。
终:始终。
守:守护。
欲:想 以:⽤ 之:的 其:句中⽤来加重语⽓的助词 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
安陵是当时的⼀个⼩国,在现在河南鄢陵西北,原是魏国的附属国。
战国时魏襄王封其弟为安陵君。
许:可要,必须。
易:交换。
加惠:给予恩惠。
加,给予。
虽然:即使这样。
虽,即使。
《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及翻译
![《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990c8fe1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72.png)
《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及翻译唐雎不辱使命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通假字,通“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fú)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xiǎn),以头抢(qiāng)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guī)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jìn)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gǎo)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注释1.秦王:即秦始皇帝嬴政,当时他还没有称皇帝。
2.使:派遣3.谓:对……说。
4.许:答应。
5.虽然:即使这样。
6.曰:说。
7.终:始终。
8.守:守护。
9.欲:想10.以:用11.之:的12.其:句中用来加重语气的助词13.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
安陵是当时的一个小国,在现在河南鄢陵西北,原是魏国的附属国。
战国时魏襄王封其弟为安陵君。
[1]14.许:可要,必须。
15.易:交换。
16.加惠:给予恩惠。
加,给予。
17.虽然:即使这样。
虽,即使。
然,这样。
18.弗:不。
19.以:用。
20.且:况且。
21.而:但。
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及译文
![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5d760f35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98.png)
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及译文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如下: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译文如下:秦王派人对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说:“我打算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给以恩惠,用大的地盘交换我们小的地盘,实在是善事;即使这样,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不敢交换!”秦王知道后(很)不高兴。
因此安陵君就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为什么?况且秦国使韩国魏国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就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现在我用安陵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自己的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这不是看不起我吗?”唐雎回答说:“不,并不是这样的。
古诗唐雎不辱使命翻译赏析
![古诗唐雎不辱使命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e748d84c5da50e2524d7fb8.png)
古诗唐雎不辱使命翻译赏析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词原文如下:【前言】《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魏策四》,题目是后人加的。
唐雎(ū),是安陵国的臣子。
安陵是附属于魏国的一个小国,安陵君原是魏襄王的弟弟。
公元前225年,即秦始皇二十二年,秦国灭掉魏国之后,想以“易地”之名占领安陵,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
唐雎折服秦王,出色地完成了使命,保存了安陵。
本文写的就是唐雎完成使命的经过。
“不辱使命”,不辜负使命。
辱,辜负,辱没。
【原文】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fú)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xiǎn),以头抢(qiāng)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guī)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ìn)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gǎo)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注释】1 唐雎(ū),也作唐且,人名。
不辱使命,意思是完成了出使的任务。
辱,辱没、辜负。
2 秦王:即秦始皇帝嬴政,当时他还没有称皇帝。
唐雎不辱使命 翻译+原文+字词
![唐雎不辱使命 翻译+原文+字词](https://img.taocdn.com/s3/m/88f8dfe7ad02de80d5d8406c.png)
22课唐雎不辱使命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啊!”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片土地交换小的土地,很好;虽然这样,(但毕竟)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实在不敢交换啊!”秦王不高兴。
于是安陵君使唐雎使于秦。
派唐雎出使到秦国。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重:秦王谓唐雎曰:秦王对唐雎说:“我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从我,为什么呢?况且秦国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灭了韩国、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当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现在我用十倍于安陵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难道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是像这样的。
安陵君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先王那里接受的封地并且保卫它,即使是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难道仅仅交换五百里吗?”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也。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过。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秦王说:“天子发怒,将会有百万人死亡,血流千里。
”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用头往地上撞罢了。
”唐雎说:“这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
先秦古诗之唐雎不辱使命
![先秦古诗之唐雎不辱使命](https://img.taocdn.com/s3/m/f2cb288258fafab068dc02c4.png)
先秦古诗之唐雎不辱使命先秦古诗之唐雎不辱使命朝代:先秦作者:刘向撰原文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说通: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秦王派人对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说:“我打算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给以恩惠,用大的地盘交换我们小的地盘,实在是善事;即使这样,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不敢交换!”秦王知道后(很)不高兴。
因此安陵君就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为什么?况且秦国使韩国魏国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就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现在我用安陵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自己的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这不是看不起我吗?”唐雎回答说:“不,并不是这样的。
初中语文 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和译文
![初中语文 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和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169dcd4a844769eae009ed90.png)
《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和译文原文: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fǘ)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xiǎn),以头抢(qiāng)地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guī)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jìn)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gǎo)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秦始皇派人对安陵君说:我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结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虽然如此,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不敢交换!秦王不高兴。
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从我,为什么呢?况且秦国灭亡韩国和魏国,然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当作忠厚老实的人,所以不加注意。
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难道不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不是这样的。
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并且保卫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难道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吗?秦王气势汹汹的发怒了,对唐雎说:您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
初中语文-《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及翻译
![初中语文-《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007c7d1a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95.png)
初中语文-《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及翻译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秦王派人对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说:我打算要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地盘交换我们小的地盘,实在是善事;即使这样,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不敢交换!秦王知道后很不高兴。
因此安陵君就派遣唐雎出使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这是为什么?况且秦国灭掉韩国、魏国,而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加以注意。
现在我用安陵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自己的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这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并不是这样的。
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封地所以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只是这仅仅的五百里的土地呢?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先生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的情景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
唐雎不辱使命原文+翻译
![唐雎不辱使命原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4807323c3169a4517723a36a.png)
原文: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佛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翻译: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啊!”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片的土地交换小的土地,很好;即使这样,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实在不敢交换啊!”秦王不高兴。
于是安陵君派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从我,这是为什么呢?况且秦国已经灭了韩国亡了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当作忠厚的长者,所以才不打他的主意。
现在我用十倍于安陵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难道不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不是像你说的这样。
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并且保卫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五百里呢?”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
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译文及注释(优秀6篇)
![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译文及注释(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ecef6179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60.png)
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译文及注释(优秀6篇)译文篇一秦王派人对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说:“我打算要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地盘交换我们小的地盘,实在是善事;即使这样,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不敢交换!”秦王知道后很不高兴。
因此安陵君就派遣唐雎出使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这是为什么?况且秦国灭掉韩国、魏国,而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加以注意。
现在我用安陵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自己的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这这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并不是这样的。
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封地所以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只是这仅仅的五百里的土地呢?”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先生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的情景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
”秦王说:“天子发怒的时候,会倒下数百万人的尸体,鲜血流淌数千里。
”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百姓发怒吗?”秦王说:“百姓发怒,也不过就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
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在宫殿上。
他们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吉凶的征兆。
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
假若有胆识有能力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就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百姓将要穿丧服,现在就是这个时候。
”说完,拔剑出鞘立起。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地方幸存下来,就是因为有先生您在啊!”唐雎不辱使命篇二先秦:刘向撰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及译文
![《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78a8256bb90d6c85ed3ac611.png)
《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及译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及翻译原文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译文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打算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给以恩惠,用大的地盘交换我们小的地盘,实在是善事;即便这样,但这是我从先王那继承的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秦王知道后不高兴。
因此安陵君就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为什么?况且秦国使韩国魏国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就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现在我用安陵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自己的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这不是看不起我吗?”唐雎回答说:“不,并不是这样的。
唐雎不辱使命的原文和译文
![唐雎不辱使命的原文和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3e5375f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2c.png)
唐雎不辱使命的原文和译文唐雎不辱使命的原文和译文如下:唐雎不辱使命的原文: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jū)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fú)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xiǎn),以头抢(qiāng)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guī)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jìn)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gǎo)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的译文:秦王派人对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说:“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望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啊!”安陵君说:“大王给以恩惠,用大的地盘交换我们小的地盘,实在是善事;即便这样,但这是我从先王那继承的封地,我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秦王知道后不高兴。
因此安陵君就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这是为什么?况且秦国使韩国魏国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课文《唐雎不辱使命》翻译
![课文《唐雎不辱使命》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564ee5ff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2a.png)
课文《唐雎不辱使命》翻译课文《唐雎不辱使命》翻译导语:《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主要记叙了安陵国使者唐雎面对骄横凶暴的秦王,机智勇敢、不畏强暴、敢于斗争,从而维护了个人和国家尊严的故事。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课文《唐雎不辱使命》翻译,欢迎大家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
课文《唐雎不辱使命》翻译原文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fú)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xiǎn),以头抢(qiāng)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guī)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jìn)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gǎo)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译文秦王派人对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说:“我打算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给以恩惠,用大的地盘交换我们小的地盘,实在是善事;即便这样,但这是我从先王那继承的封地,(我)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秦王知道后(很)不高兴。
因此安陵君就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说(3)听说、听见 20.A 21.黄门公(苏辙)放下筷子叹
气,而(这时)苏东坡已经吃完了(面条)。 22.豁达(乐观、洒脱)
35.2008哈尔滨市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选段,回答9—12题(10分)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
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 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 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 直五百里哉?”
( l )故不错意也:
( 2 )长跪而谢之曰:
7.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①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 ② 太守谓谁
B.① 秦王不悦
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C、① 安陵君其许寡人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D、① 愿终守之
②愿借子杀之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 分)
(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曰:“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②。”即以次③饮之酒, 杀马者皆惭而去。居三年,晋攻秦穆公,围之。往时食马肉者 相皆曰:“可以出死④,报食马得酒之恩矣。”遂溃围,穆公 卒得以解难,胜晋,获惠公⑤以归。此德出而福反也。
(选自《说苑》卷六《复恩》)
【注释】①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②不饮酒者杀人:不 喝酒会死人的。③次:次序。④出死:出力(为国君)拼死作 战。⑤惠公:晋国国君。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 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 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的词。(2分)
①以头抢地耳 而谢之
②长跪
△ △
19、下列句中加△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例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
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
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
直五百里哉?”……………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
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节选自《
唐雄不辱使命》 )
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2 分)
饮之酒
方共食其肉
即以次
△ △
A、方七百里
B、 必以分人
△ △
出而福反也
晋攻秦穆公,围之
此德
△ △
C、 何陋之有
D、 温故而知新
△
△
25、文章最后用“德出而富反”一句,对秦穆公作了评 论,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秦穆公是怎样施恩于人的,又获得了 怎样的回报。(2分)
参考答案(一)18、①撞 ②道歉(2分。每格1分。) 19、C(2分) 20、韩、魏灭亡了,安陵却凭五十里地保存
A、渔人甚异之 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B、有亭翼
△ △
C、公将鼓之 之美我者,私我也
D、吾妻
△ △
20、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原文: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 有先生也。
译文:
21、唐雎以“士之怒”回击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 了唐雎怎样的精神?(2分)
(二)
秦穆公①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 食其肉。穆公谓曰:“是吾骏马也。”诸人皆惧而起,穆公
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
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
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
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
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 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 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 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 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
②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3.品读文段:说一说,秦王说“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时,他是什么 语气?这句话又有什么言外之意?(气势汹汹的语气,言外之意是:如 果你不答应,我将会发怒,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4.分析形象:结合这两段文字,谈一谈唐雎和秦王这两个人物形象。 秦王骄横狂妄,外强中干;唐雎不卑不亢,机智勇敢。 5、唐雎以“士之怒”回击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 精神? 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 (十)、《唐雎不辱使命》选段 (略)
22、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共3处)。(2分)
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 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
23、下列句中加△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亡其骏马(死亡)
B、
是吾骏马也(这)
△ △
C、杀马者皆惭而去(离开) D、遂溃围(冲破)
△ △
24、下列句中加△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3)秦王色挠 ▲
(4)长跪而谢之 ▲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8.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
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4分)
(三)(12分)
东坡食汤饼① 陆游
吕周辅言:东坡先生与黄门公②南迁③相遇于梧、藤间④。道旁有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22.从苏东坡的言行中.你可以看出他是个 ▲ 的人。
答案: 16.(1)盛怒、愤怒(2)曾经(3)屈服(4)道歉 17.安陵国凭
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18.表明自己要
效法他们,同时表达了要跟秦王斗争到底的决心。19.(1)吃(2)告诉、
了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2分。关键 词“以”、“徒”、“以”各0.5分。)
21、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2分)
(二)22、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 其马/方共食其肉。(2分。划对一处不得分,划对两处得1 分,划对三处得2分。) 23、A(2分) 24、D(2分) 25、骏马被人宰杀后,秦穆公不但不治罪,反而怕众人食马肉 致死,亲手给他们斟酒喝;后秦穆公遭晋国围攻,得到食马人 的救援,解除危难,并战胜了晋国。(2分。施恩与回报各1 分,大致意思对即可。)
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
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选自《 明史·张
溥传》 )
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2 分)
(1)俄顷立就
( 2)日沃汤数次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这个句子。(2 分)
如是者六七始已。
译文:
12.这则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l 分)
答案:(一)6、〔 1 )通“措”,置。(2 )道歉 7 、B 8 、 ( 1 )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 2 )韩国、魏国灭亡, 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9.蔺相 如完璧归赵(或烛之武退秦师、晏子使楚,令楚王白取其辱)等言之有 据即可。 (二)10. ( l )完成(2 )热水11、像这样(先抄后烧再重抄)反 复六七次才停止。12学习要勤奋刻苦,方能成功。(言之有理即可)
宁波市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 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 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 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 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 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 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 剑而起。
仿“三士”欲刺秦王,产生了怎样的结果?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答案:9.逆:违背 谢:道歉 10. C 11.(1)我把安陵君
看做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2)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
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12.答案要点:迫使秦王屈服;不辱
使命,保全了安陵国
0.2008年浙江省温州市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
(十)、阅读《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刘向)选段,回答下列 各题。
秦王怫然怒,……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 坐!……徒以有先生也。” 1.疏通字词:解释句中加点字词的含义。
①秦王怫然怒( )
) ②免冠徒跣 (
③休祲降于天( )
) ④天下缟素(
2.整理文句:我能翻译下列句子。
①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
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
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
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1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秦王怫然怒 ▲
(2)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
鬻⑤汤饼者,共买食之。恶⑥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徐谓黄门曰:“九三郎⑦,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
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⑧而已。”
【注释】①汤饼:面条。②黄门公:即苏轼弟苏辙。③南迁:贬谪
到南方。④相遇于梧、藤间:绍圣四年苏轼贬海南,苏辙贬雷州,南行
途中两人相遇于梧州、藤州之间。⑤鬻:卖。⑥恶(cū):通“粗”。⑦
54.2008徐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