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燥湿药(中药学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皮
秦皮《本经》
为木犀科落叶乔木苦栎白蜡树、白蜡树、尖叶白蜡树 或宿柱白蜡树的干燥枝皮或树皮
秦皮《本经》
• 【药性】苦、涩,寒。肝、胆、大肠。
• 【功效】清热燥湿,收涩止痢

止带,明目
秦皮《本经》
• 【临床应用】
• 1 湿热泻痢,带下阴痒 苦寒收涩,治疗湿热泻痢,里急后重配 伍黄连、黄柏、白头翁;治疗湿热带下,配伍黄柏等。
• (下焦湿热) 湿热下注带下—带黄臭秽

湿热下注大肠—泻痢腹痛

湿热下注筋骨—足膝肿痛

湿热流注肝胆—黄疸
• 清热解毒--热毒疮疡、湿疹湿疮
• 退热除蒸—阴虚发热,盗汗遗精 –知母
黄柏
• 【用法用量】入煎剂,3-12g。外用适量。 • 【使用注意】苦寒伤胃,脾胃虚寒——忌用。
黄芩、黄连、黄柏
• 【鉴别药物】
黄柏
黄柏 《本经》
黄柏
[来源] 为芸香 科乔木植物黄 檗 Phellodendr on amurense Rupr.或黄皮 树 chinense Schneid.除去 栓皮的干燥树 皮。
黄柏
【药性】苦,寒。
肾、膀胱、大肠。
【功效】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退热除蒸
黄柏
• 清热燥湿 湿热下注膀胱—热淋涩痛
• 三黄性味皆苦寒,黄连为苦寒之最。三药皆具有清热燥湿、泻 火解毒的功效,用治湿热内盛或热毒炽盛之证,常相须为用。但 黄芩偏于清上焦肺火,肺热咳嗽者多用;黄连偏于泻中焦胃火, 并长于泻心火,中焦湿热、痞满呕逆及心火亢盛、高热心烦者多 用;黄柏偏于泻下焦相火、除骨蒸,湿热下注诸证及骨蒸劳热者 多用。
黄连
• 湿热壅滞大肠,传导失职
• ----泄泻、痢疾、痔疮肿痛等;
• 湿热熏蒸肝胆
• ----黄疸、尿赤、胁肋胀痛、耳中流脓;
• 湿热下注
• ----带下色黄,或热淋灼痛;
• 湿热流注关节
• ----关节红肿热痛,
• 湿热浸淫肌肤
• ----湿疹、湿疮。
• 使用注意:本类药物药性苦寒,燥湿力强,过服易伐胃阴,用量 不宜过大。脾胃虚寒、津伤阴损者慎用。
• 清热解毒—痈疮肿毒

(湿热毒结,尤善解疔素毒)
• 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黄芩
黄芩 《本经》
黄芩 《本经》
黄芩
• 【药性】苦,寒。

肺、胆、脾、胃、大肠、小肠。
• 【功效】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止血

安胎
• 清热燥湿湿 • • • • •
清中焦脾胃湿热 --胸脘痞闷、恶心呕吐
清大肠湿热 --泻痢腹痛
• 【鉴别药物】黄芩:枯芩——生长年久的宿根,中空而枯,体轻主浮 善清上焦肺火,主治肺热咳嗽痰黄; 子芩——生长年少的子根,体实 而坚,质重主降,善泻大肠湿热,主治湿热泻痢腹痛。
苦参
苦参《本经》
苦参《本经》
为豆科植物苦参 Sophora flavescens Ait. 的干燥根。我国 各地均产。春、秋二 季采挖,除去根头及 小须根,洗净,干燥; 或趁鲜切片,干燥。 生用。
苦参《本经》
• 【药性】苦,寒。心、肝、胃、大肠、膀胱。 • 【功效】清热燥湿 杀虫 利尿
应用
• 清热燥湿 大肠湿热--下痢腹痛

湿热郁蒸肝胆-- 黄疸
• 杀虫止痒 湿热下注二阴—带下阴痒

湿热泛溢肌肤—湿疹疥癣
• 清热利尿—小便涩痛
• 【用法用量】入煎剂,5-10g。外用适量。 • 【使用注意】①脾胃虚寒忌用。②反藜芦。
黄连
[来源] 为毛茛科 多年生草本植物 黄连、三角叶黄 连或云连的干燥 根茎。
黄连
• 【药性】苦,寒。

心、脾、胃、胆、大肠。
• 【功效】清热燥湿
• 泻火解毒
• 清热燥湿—湿热中阻

--呕吐,泻痢,腹痛
• 清热泻火 清心火 热扰心神—失眠、烦燥

上炎—口舌生疮

血热出血

清胃火 胃热呕吐

胃火牙痛
• 2 肝热目赤肿痛,目生翳膜 清热之中,能泻肝火,明目退翳, 治疗肝经郁火所致的目赤肿痛,目生翳膜,配伍栀子、淡竹叶等。
秦皮《本经》
• 【用法用量】入煎剂,6-12g。外用适量,煎洗 患处。
• 【使用注意】苦寒伤胃,脾胃虚寒——忌用。
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教学内容】
• 2.清热燥湿药 • 掌握:黄芩、黄连、黄柏 • 熟悉:龙胆、苦参 • 了解:秦皮、白鲜皮
龙胆《本经》
• 【药性】苦,寒。肝胆。 • 【功效】清热燥湿 泻肝胆火
应用
• 清热燥湿 肝胆湿热下注

—阴肿阴痒,带下黄稠,湿疹瘙痒

湿热郁蒸肝胆—黄疸

湿热下注膀胱—尿赤涩痛
• 泻肝胆火 肝火上炎—目赤肿痛,口苦

肝火烧灼经脉—肋痛

•热引肝风—高热惊厥•应用• 【用法用量】入煎剂,3-6g。 • 【使用注意】苦寒伤胃,脾胃虚寒——不宜,阴虚津伤者慎用
清肝胆湿热 --黄疸
• 清肺热(上焦)—肺热咳嗽 ,热病烦渴 • 清热解毒—咽喉肿痛,热病烦渴 • 凉血止血(炒炭)—血热出血 • 安胎—热扰胎动不安
黄芩
• 【用法用量】入煎剂,3-10g。清热——生用;安胎——炒用;清上 焦热——酒炙;止血——炒炭。
• 【使用注意】苦寒伤胃,脾胃虚寒——不宜。
概述
• 含义:本类药物药性苦寒,清热之中,燥湿力强,称为清热燥湿 药。
• 适应证:①主要适用湿热证。 • ②部分药还兼有清热泻火的作用,还可用于脏腑火热证。
湿热证:
• 湿温或暑温挟湿,湿热壅滞,气机不畅

----身热不扬,胸脘 痞闷,小便短赤,舌苔黄腻。
• 湿热蕴结脾胃,升降失常
• ----脘腹胀痛,呕吐,泻痢;
白鲜皮
白鲜皮《本经》
芸香科多年生草本白鲜的干燥根皮
白鲜皮《本经》
• 【药性】苦,寒。脾、胃、膀胱。 • 【功效】清热燥湿 祛风解毒 • 【应用】 • 1湿热疮毒,湿疹,疥癣 苦寒,清热燥湿,祛风解毒,止痒,治疗湿
热疮毒、肌肤溃烂、黄水淋漓,配伍苍术、苦参、连翘等。湿疹、风 疹、疥癣,可外洗,配伍苦参、地肤子、防风等 • 2湿热黄疸,风湿热痹 • 【用法用量】入煎剂,5-10g。外用适量 • 【使用注意】苦寒伤胃,脾胃虚寒——慎用。
龙胆
龙胆《本经》
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 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龙胆G. scabra Bge.、三叶龙胆G. triflora Pall. 或坚龙胆G. rigescens Franch.的干燥根及根茎。 前三种习称“龙胆”,后一 种习称“坚龙胆”。各地均 有分布。以东北产量最大, 故习称“关龙胆”。春、秋 二季采挖,洗净,晒干, 切段。生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