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城市强化训练题(修改)
2020新课标地理二轮新讲练课件:强化提能作业7人口与城市
![2020新课标地理二轮新讲练课件:强化提能作业7人口与城市](https://img.taocdn.com/s3/m/43381ee651e79b89680226c8.png)
第16页
8.从职住比看,能为本区以外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的行政区是( C )
A.杨浦区
B.宝山区
C.黄浦区
D.奉贤区
第17页
解析:根据材料得知职住比=就业岗位数量/居民中的就业 人口数量,当职住比数值大于 1 时,代表本区提供的就业岗位 有剩余;职住比小于 1 时,数值越小代表提供的就业岗位无法 满足本区需求,杨浦区 A 项错误。从图中数值得知,黄浦区职 住比大于 1 且最高,说明为外区提供的就业机会最多,C 项正 确。宝山区职住比小于 1 且最小,说明提供的就业机会最少, 无法满足本区需求,B 项错误。奉贤区的职住比等于 1,说明本 区就业岗位刚好可以满足,D 项错误。
第24页
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对老年人口的区域分布产生一 定影响。截至 2015 年,江苏省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常住总人 口的 13.99%,居全国之首,已步入老年型中期阶段。但各地 情况有所差异,全省老龄化水平最高的是南通市,其素来都有 “世界长寿之都”的美誉。下图示意 2000~2010 年江苏省人 口老龄化空间分布。
第25页
第26页
(1)指出苏北老龄人口类型的变化。(6 分) (2)以南通为例,分析大气环境对苏中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影 响。(6 分) (3)分析苏南社会、经济发展对江苏老龄人口空间分布产生 的影响。(8 分) (4)面对当前老龄化社会可能带来的“养老问题”,请你为 此提出合理建议。(4 分)
第27页
第13页
解析:跨国餐厅占比越高,经济越发达,西餐正餐占比越 高,A 项错误;相比于普通工人,大学生对西餐接受度更高, 大学城西餐厅分布密度应比工业区分布密度大,B 项错误;西 式正餐对进餐环境、氛围有着较高的要求,高楼层环境清幽, 风景较好,而西式快餐追求快节奏,更趋于布局在人流量大的 低楼层,C 项错误;西式快餐因其大众化消费特点,消费价格 低廉,消费市场广阔,故对其空间布局影响程度较弱,相对于 消费价格较高的西式正餐,西式快餐的分布扩散较正餐快,D 项正确。
2024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六人口与城市__人家
![2024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六人口与城市__人家](https://img.taocdn.com/s3/m/97fcfd5e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59.png)
专题强化练(六) 人口与城市——(人)家(2024·山西高三学期期末试题)加拿大现居住人口接近4千万,多为欧洲移民后裔,经济发达,但人口增长速度高达11%,城镇人口比重为81.6%。
下图示意加拿大人口密度分布。
读图,完成1~3题。
1.加拿大人口空间分布存在差异的缘由不包括( )A.经济发展程度B.交通条件差异C.自然环境差异D.人口政策差异2.加拿大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生养成本B.生育政策C.人口迁移D.生育观念3.加拿大城镇化水平所处的阶段是( )A.缓慢发展阶段B.加速阶段C.成熟阶段D.无法推断解析:第1题,加拿大北部纬度低,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导致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交通落后;而南部,自然条件良好,是欧洲殖民者最先落脚和开发的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交通便利,人口相对密集,A、B、C正确,不合题意。
人口政策差异不大,D错误,符合题意。
所以选D。
第2题,加拿大为发达国家,人口的生育愿望不强,因生养孩子成本高,生活压力大,政府实行激励生育的政策,但依旧不容乐观,但加拿大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有较大的吸引力,故人口的迁移是加拿大人口增长保持较高速度的主要缘由,C正确,A、B、D错误。
所以选C。
第3题,由材料可知,加拿大城镇人口比重为81.6%,属于发达国家,在衡量一个地区城镇化水平常,当一个国家城镇化水平达到或者超过70%后,城镇化将进入以第三产业发展为主的成熟阶段,C正确,A、B、D错误。
所以选C。
答案:1.D 2.C 3.C(2024·江苏南通高三期末)“花园城市”新加坡的城市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下图示意新加坡城市空间体系,每个区域中心依据人口规模建设相应等级的商业、学校、医疗、公园、交通等公共配套设施,并通过便捷的交通网络将城市中心与各区域中心连接。
据此完成4~5题。
4.新加坡城市空间形态属于( )A.集中式B.组团式C.条带状D.放射状5.新加坡城市空间体系的主要优点是( )A.便于加强城市管理B.扩大城市服务范围C.利于削减市政投资D.分散中心城区人口解析:第4题,结合图可知,新加坡城市空间体系有城市中心和多个区域中心,城市空间形态属于组团式,B正确;多个区域中心,不属于集中式,A错误;图中城市并没有沿交通或河流呈现条带状,C错误;城市空间形态也不是放射状,D错误;故选B。
人教版必修二 人口和城市专题复习
![人教版必修二 人口和城市专题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c523e6a75a8102d276a22fdc.png)
人教版人口与城市专题训练(含答案)一、单选题2019年央视春晩《“儿子”来了》让人们认识到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表为中国三个区域人口老龄化变动情况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三个地区老龄人口相对份额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人口增长B.人口基数C.自然环境D.人口迁移2.下列关于三个地区人口老龄化变动的叙述,合理的是A.2005年至2010年东部沿海地区老龄人口比重下降是由于出生率提高B.西部地区老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表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最快C.中西部地区人口大量迁出到东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带人口年龄结构年轻化D.全国老龄人口比重上升的原因是人口寿命延长及出生率低《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连续三年下降。
下图是我国返迁人口与流动人口年龄性别结构金字塔图(返迁指流动人口返回原籍地工作生活的行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据图判断可知()A.流动人口15~25岁男性数量最多B.返迁人口30~35岁男性比重最大C.流动人口30~35岁女性数量最少D.返迁人口与流动人口变化一致4.下列影响流动人口返迁回乡的主要因素有()①乡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②城市产业结构调整③城市人口政策④城市环境质量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读中国出生人ロ数及出生率图,图中出生率曲线因人为原因缺失了一段,回答下列各题。
5.关于图中甲乙两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点出生人口数和出生率相同,人口政策不同B.两点出生人口数相同,影响人口增长的政策不相同C.两点出生人口数和影响人口増长的政策都相同D.两点人口出生率相同,影响人口增长的政策不一样6.根据乙以后时间段出生人口数量的变化,下列推测最可能的是A.该时期育龄人口数量变化大,导致人口出生数变化B.因为出生人口明显增长过快,国家调控人口政策改变,出生人口数量再回归正常C.现行人口政策效果不明显,需要更宽松的人口政策刺激人口増长D.受人口迁移的影响,出生人口出现明显变化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显示,从2015年开始,流动人口规模发展出现新的变化.全国流动人口规模从此前的持续上升转为缓慢下降,下图为我国1982-2017年流动人口与城市化图。
大单元06人口和城市练习2(学生)
![大单元06人口和城市练习2(学生)](https://img.taocdn.com/s3/m/0b498e43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0b.png)
大单元06人口和城市练习2[2022秋·高二·湖北孝感·月考]中心城区通常为城市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下表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及2010-2020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2010-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变化/万人2010-2020年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变化/万人上海30.3-30.25215.42北京59.7-72.8300.9广州39.7129.12468.46深圳34.0116.88596.681.2010-2020年四城市人口变化的共同特点是()A.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B.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C.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D.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2.与四城市人口变化共同特点类似的中国其他城市,一般具有()A.相似的空间形态B.相近的等级规模C.一致的功能定位D.趋同的主导产业3.根据四城市人口变化特点,城市规划应该引导()A.人口向中心城区再集聚B.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集聚C.中心城区核心功能疏解D.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均衡布局[2019年全国Ⅱ卷高考真题]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
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类型。
图1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中的多数城市()A.海港规模大B.沿长江分布C.集聚长江口D.行政等级较高5.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A.均衡性B.边缘性C.集中性D.对称性6.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A.空间位置邻近B.发展模式相同C.城市性质相似D.产业部门接近[2021年全国甲卷高考真题]增加屋顶的太阳辐射反射率可以减小建筑物增温幅度,降低城市气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高考地理总复习微专项强化练5人口与城市
![高考地理总复习微专项强化练5人口与城市](https://img.taocdn.com/s3/m/eab1220acc22bcd126ff0ce5.png)
微专项强化练5 人口与城市(建议用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2013年6月13日,联合国发布的报告称,到2025年,全球人口预计将从2013年的72亿增加至81亿,并于2050年达到96亿。
印度将在2028年左右超过中国,成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下图为印度家庭普遍状况的漫画。
据此完成1~3题。
1.该漫画显示,影响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有( )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②控制人口增长能力较弱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④受地域文化的影响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根据漫画中人口多、衣着较差、住房条件差和“谁说我穷来着”等信息,可以判断出印度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加上受“有子万事足”等传统观念(地域文化)影响较大,人们的生育观念陈旧,因而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答案:C2.2000年5月,印度官方人口数字首次突破10亿大关,而到了2008年,印度已经拥有11亿人口,8年间人口增长了1亿,预计印度将在2028年左右超过中国,成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这说明( )A.印度资源开发吸引了大量外来劳动力,促使了人口的机械增长B.目前印度人口具有高出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的特点C.印度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极大地降低了人口死亡率D.印度政府鼓励生育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增长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根据“8年间人口增长了1亿”可知,印度人口年增长率超过1%,人口增长具有高出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的特点,B项正确;印度是世界人口超级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不可能吸引大量外来劳动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印度政府鼓励计划生育。
答案:B3.人口增长速度快给印度带来的压力主要有( )①人均收入增长缓慢②环境污染严重③失业问题十分严重④粮食供应不足问题日益突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问题及其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人口与城市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人口与城市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78e6f0add3383c4ba4cd294.png)
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人口与城市专项练习题美国东北部大城市带(亦称波士华城市带)是世界上形成最早、发育最为成熟的大城市带.图为“1970~2008年波士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变化和城市带人口增长率曲线示意图”1.关于波士华城市带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Ⅰ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B.Ⅲ阶段与Ⅱ阶段相比,波士顿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增多C.Ⅳ阶段后,各中心城区人口负增长状况得到有效抑制D.Ⅳ到Ⅴ阶段,巴尔的摩市的人口逐渐向中心城区集聚2.影响Ⅳ~Ⅴ阶段波士华城市带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状况B.产业结构C.人口政策D.自然环境国家卫计委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指出:以东北目前的生育水平和人口流出趋势看,东北地区人口正面临危机。
据统计,从2006年到2015年,东北地区人口年均增长率仅为0.21%,不足全国同期水平的一半,人口增长基本趋于停滞。
3. 东北地区人口外流的首要方向是A. 北京B.上海C. 内蒙古D. 海南4. 目前,导致东北人口增长基本趋于停滞的直接原因是1A. 自然资源日益匮乏B. 人口净流出多C. 人口老龄化严重D. 经济发展缓慢5. 为解决东北地区的人口危机,应采取的根本措施是A. 提高城市化水平B. 改善居住环境C. 优化产业结构D. 全面鼓励生育每年春运期间返乡人流大增,常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
近年来选择“反向过年”的人大幅增加,春节去往大城市团圆成新风尚。
“反向过年”是指年轻人选择将老家的父母和孩子接来工作的城市过年。
一些交通部门也对反向票价给出较大折扣。
下图为一线城市春节黄金周接待游客数量对比。
6. 据图中数据推测,出现“反向过年”最多的一线城市是()A. 北京B. 上海C. 广州D. 深圳7. “反向过年”兴起主要原因是()①避开春运高峰,错峰出行②交通运输条件改善③文化观念的变化④返乡交通成本较高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8. “反向过年”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 缓解农村老龄化问题B. 缓解城市春节用工荒C. 促进农村旅游业发展D. 缩小地区之间经济差异2下图是山西省耕地资源与人口承载力示意图。
社会学:人口统计学知识学习(强化练习)
![社会学:人口统计学知识学习(强化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a119fd5e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2d.png)
社会学:人口统计学知识学习(强化练习)1、问答题人口调查的特点有哪些?正确答案:(1)人口调查受的调查人员的影响(2)人口调查可能涉及敏感性调查内容(3)人口调查受到调查对象或应答者的影响2、多选从人力资源开发与(江南博哥)管理的角度看,人的劳动生产率主要取决于()A、数量调节B、合理配置C、人力资本投资D、人员激励E、制度监督正确答案:A, B, C, D3、填空题婚姻状况一般分为已婚、()、()、未婚等4种状态。
正确答案:离婚;丧偶4、问答题简述终身生育率和总和生育率的区别。
正确答案:(1)终身生育率或者说明已经度过育龄期的妇女一生中实际生育数的平均水平,或者说明同时步入育龄期的一批妇女一生的生育水平,这两批人都实实在在地经历了整个生育过程;而总和生育率表示假设的一批妇女其一生可能生育的孩子数,其生育过程是假设的,实际上并不存在。
(2)终身生育率采用的是已经度过育龄期的妇女资料,所以能客观地反映妇女生育水平;总和生育率是一种假设意义的生育水平,所以不能揭示一个人实际的生育过程,它会随人口政策或其他突发事件而变化。
(3)终身生育率是同年进入育龄期的一批妇女度过育龄期后的平均生育水平,是这批妇女过去35年期间生育水平的综合反映;而总和生育率代表的是现实某一年的生育水平,因此总和生育率在年度生育水平分析和计划生育工作评价中更具现实意义。
5、填空题统计误差分为两大类,()和()。
其中代表性误差又分为抽样误差和偏差。
正确答案:登记性误差;代表性误差6、多选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制约和影响人口的自然变动的社会因素有()A、经济因素B、政治因素C、文化因素D、人口规模E、意识形态正确答案:A, B, C, E7、单选人力资源自然变支归根到底取决于()A、社会经济的发展B、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程度C、教育水平D、人口结构正确答案:A8、问答题计划生育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正确答案:计划生育评估的主要目的是定量分析生育率发生变化时,计划生育作用的影响有多大,以便决定生育率变化时哪些部分属于计划生育的效果,哪些部分不是。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素养升级练专题6人口与城市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素养升级练专题6人口与城市](https://img.taocdn.com/s3/m/5bf3ee46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10.png)
专题突破练六2020年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全国人口指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普查: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约为8.9亿(低于预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3.89%,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5.4%。
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力(老年人和少年儿童)人口数量与劳动力人口数量之比,用来衡量劳动力人均负担的轻重。
下图为2020年四个省人口普查老年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统计图。
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四省中,劳动力人均负担最重的是( )A.黑龙江B.广东C.贵州D.湖北2.人口普查结果中劳动年龄人口数低于预期的原因可能是( )A.城镇化过快B.农村缺乏劳动力C.育龄妇女比重低D.人口老龄化严重3.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直接原因是( )A.新型产业工人增加B.经济发展不平衡C.大量的流动人口D.经济收入的差异河南省是我国劳动力输出大省,下图示意2010~2020年河南省劳动力转移变化趋势。
据此完成4~6题。
4.2010~2018年河南省劳动力( )A.转移规模稳定B.省外转移逐年减少C.省内缺口较大D.省内转移逐年增多5.根据劳动力转移情况推断,河南省引入的企业主要是( )A.技术导向型B.市场导向型C.劳动力导向型D.原料导向型6.2010~2020年,河南省劳动力转移的状况导致该省( )A.劳动力需求减少B.产业转型升级快C.工业化速度减缓D.城镇化水平提高(2023·广东韶关二模)下图示意我国不同地区2010~2017年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和小学生人数年均增长率。
据此完成7~8题。
7.东部人口数量的变化说明东部地区( )A.常住人口增长速度加快B.外来人口本地化明显C.教育资源供给显著改善D.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8.为改善东北地区的人口变化趋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改善生态环境B.健全养老保险体系C.优化产业结构D.增加教育资源投入(2023·河北邯郸二模)第七次全国人口(全国人口指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化率达63.89%,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45.4%。
专题08 人口与城市(练习)(原卷版)-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专题08 人口与城市(练习)(原卷版)-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https://img.taocdn.com/s3/m/2ced9087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89.png)
专题08人口与城市(2023上·河南郑州·高三校联考)人口密度是表示某一地区人口密集程度的指标,下图示意我国全国、东部、东北地2001~2020年人口密度的变化率(正值表示人口密度增大,负值表示人口密度减小)。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01~2020年我国人口密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人口的自然增长B.人口的机械增长C.经济的持续发展D.医疗条件的改善2.与其他地区相比,影响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年变化率最高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B.经济C.地形D.政策3.东北地区人口密度的变化会导致()A.迁入人口数量增加B.幼儿和养老产业扩大C.人口年龄结构改变D.劳动力成本下降(2024·陕西商洛·统考一模)总和生育率是指妇女在育龄期平均每人生育的子女数,数值低于2.1为低生育水平。
过去10年,我国相继实行了单独二孩、全面二孩和全面三孩政策,总和生育率虽微幅增加,但并未达到理想的政策效果。
2020年我国的家庭户平均规模已跌破3人,低至2.62人。
下表示意2000—2020年我国总和生育率与平均生育年龄变化(生育率单位:个。
生育年龄单位:岁),一般女性育龄范围为15~49岁。
完成下面小题。
.韦雷博村选址的主要优势是()①林木繁多,空气好②地势高,水灾较少③地形平坦,空间大④海拔高,气候较凉爽C.②③D.③④).供奉祭品C.旱季储粮D.保存种子9.目前韦雷博村的传统文化仍然得以保留,主要影响因素是()A.经济B.政策C.交通D.科技(2023上·浙江·高三校联考)张掖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腹地,是典型的干旱区绿洲城市。
下图为张掖市1949—2015年城市用地规模变化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0.影响张掖城市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经济C.水源D.生态环境11.符合城市用地发展方向的是()A.①处,交通便利,发展现代商贸产业B.②处,水源充足,发展高耗水工业C.③处,地形限制,城市拓展空间受限D.④处,环境优美,适合发展高档住宅(2023·广东佛山·校联考模拟预测)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大都市核心区域以外的乡村地区出现了半城市化现象,城乡人口的双向涌入加剧了该地区的用地矛盾,同时使其空间形态围绕着不同就业中心发生了空间分化,出现网络型、走廊型、跳跃型等多种不同类型的空间形态。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重点强化练4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新人教版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重点强化练4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db662d1b4daa58da1114a96.png)
重点强化练(四)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以下图是2021 年甲、乙、丙三个城市市区人口数量变动图。
读图完成1~2题。
【导学号:21490079】1.甲、乙、丙三个城市中市区人口数量最多与最少分别是( ) A.甲、乙B.甲、丙C.丙、乙D.乙、甲2.城市化开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城市群与城市带,人口变动出现“城—城〞流动现象,最有利于“城—城〞流动是( ) A.人口快速增加B.产业快速转移C.城际快速交通开展D.城市之间距离扩大1.A[第1题,人口变动值=(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市区总人口,读数计算可得出,甲城市市区人口数量最多,乙城市市区人口数量最少。
选A。
第2题,最有利于“城—城〞流动是城际快速交通开展,C对。
人口快速增加与人口流动没有必然联系;产业转移有一定开展周期,且对人口“城—城〞流动影响不显著;城市之间距离扩大,不利于人口“城—城〞流动。
选C。
](2021·保定市模拟)人口政策是一个国家根据本国人口开展状况而采取相应政策措施。
人口政策会随着本国人口开展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刚刚解放新中国实行鼓励生育政策,那时一个家庭四五个孩子很正常;1982年,方案生育被确定为根本国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2021年11月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单独二孩)政策;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读我国1949~2021年出生人口统计图,完成3~5题。
3.三次婴儿潮相比( )A.第一次婴儿潮规模小原因是生育率低B.第二次婴儿潮规模最大是因为人口基数大C.第三次婴儿潮规模较小是因为育龄妇女人数少D.对我国人口构造、经济影响最大是第二次婴儿潮4.有不少学者曾预言2021年尤其是2021年以后会出现第四次婴儿潮,理由可能是( )①人口惯性②单独二孩政策实施③经济快速开展④医疗条件极大改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从目前看,第四次婴儿潮并没有出现,原因可能是( )①生育观念改变②受政策影响③抚养本钱提高④经济构造调整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3.D[第3题,由材料可知,刚刚解放新中国实行鼓励生育政策。
高考一轮复习 人口与城市同步训练(解析版)
![高考一轮复习 人口与城市同步训练(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50634cefa1c7aa00b52acb39.png)
高考一轮人口与城市同步训练一、选择题下表示意2011年全国(未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数据)与陆地边境省区人口的自然变动状况。
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1. 陆地边境省区人口的自然变动状况是 ( )A. 总体上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B. 各省区间死亡率差异比较大C. 新疆处于传统型人口增长时期D. 各省区间人口自然增长率差异明显2. 陆地边境省区人口自然增长带来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 东北边境省区人口老龄化加速B. 西北边境省区儿童抚养负担过重C. 西南边境省区劳动力短缺现象突出D. 平均寿命出现不同程度缩短3. 目前与我国陆地边境省区人口增长模式相类似的主要分布区有 ( )A.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B. 拉美地区C. 亚洲D. 欧洲西部【答案】1. D 2. A 3. D【解析】考查人口自然增长特点及影响。
【1题详解】陆地边境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总体上比较低,各省区间死亡率差异比较小,但各省区间自然增长率差异比较大;新疆自然增长率最大,但也不足11‰,故新疆也处于现代型人口增长时期。
故选D。
【2题详解】东北边境省区自然增长率很低,会导致老龄化加速;西北的内蒙古出生率远低于全国,儿童抚养负担较轻;各省区人口基数都较大,虽然自然增长率平均较低,但人口净增长较多,不会出现劳动力短缺突出的问题;随社会经济发展,平均寿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
故选A。
【3题详解】目前我国陆地边境省区人口平均增长很慢,为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该模式目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故选D。
1990—2000年间,美国人口增长13.2%。
下图示意这10年间美国各地区人口增长和国内人口迁移状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1990—2000年间,美国西部人口增长迅速的主要成因是 ( )A. 出生率提高B. 死亡率下降C. 国内人口迁移D. 国外人口迁入5. 美国不同区域间人口迁移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是 ( )A. 婚姻家庭习俗B. 经济形势的变化C. 气候条件的差异D. 地方政府政策区别【答案】4. D 5. B【解析】考查人口迁移及影响因素。
高考地理人口与城市专项测试题经典版有解析
![高考地理人口与城市专项测试题经典版有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57e834bf524ccbff0218451.png)
2019 高考地理人口与城市专项测试题(有分析)仔细做题是帮助考生提升成绩最好的方法,下边是人口与城市专项测试题,请考生参照。
一、选择题(2019 江苏)1980 年我国开始履行一对夫妻只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 2019 年启动实行一方是独生儿女的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图 1 是 1978 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添率变化图,图 2 是我国将来鉴于不一样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展望图。
读图回答 1~2 题。
年我国履行计划生育政策后 ()A. 人口规模开始降落B. 人口规模连续增添C.人口增速开始减慢D.人口规模保持稳固【答案】 B【分析】 1980 年此后,我国履行计划生育政策,由图能够看出,我国人口自然增添率整体上呈降落趋向,但自然增添率向来大于 4,说明人口规模连续增添。
2. 不一样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将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 ()A. 全面松开二孩,人口增添速度将连续增添B. 生育政策不变,人口规模在将来 30 年连续降落C.松开独自二孩,人口年纪构造将获得必定程度的改良D.松开独自二孩,人口出生率在将来 30 年连续上涨【答案】 C第 1 页【分析】松开独自二孩,能够增添少儿比重,进而减少老年人口比重,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使我国人口年纪结构获得必定程度的改良。
(2019 黄山一模 ) 老龄化社会是指 60 岁及以上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重达到 10%,或 65 岁及以上人口达到 7%的社会。
读我国老年人口统计及展望图,达成 3~5 题。
3. 据资料可知 ()年后,我国人口老龄化愈发严重年我国 6065 岁人口数目达到最大值年我国未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年我国老年人口数目达到最大值【答案】 A【分析】 2019 年后,65 岁以上人口超出 7%,说明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所以 C项错; 跟着时间的推移,老年人口所占比重愈来愈高,说明人口老龄化愈来愈严重, A项对; 分别读出不一样年份 60 岁和 65 岁以上的人口数目,二者之差最大的年份才是 60~65 岁人口数目最大的年份,而二者之差最大的年份其实不是 2023 年,所以 B 项错; 由图可知, 2050 年迈年人口数目大于 2040 年,所以 D项错。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第二学期(人教版必修2)人口与城市专题训练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第二学期(人教版必修2)人口与城市专题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a6567a82aaea998fcd220e2f.png)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第二学期(人教版必修2)人口与城市专题训练一、单选题百度迁徙规模指数可反映春运期间人口迁出和迁入规模。
图为2019年甲、乙两市人口迁入和迁出的百度迁徙规模指数变化。
甲、乙为我国相邻省份中的两个城市。
乙市制造业较发达,吸引甲市大量人口前来务工。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表示甲市人口迁入的百度迁徙规模指数变化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2.相对前几年,2019年春运期间甲乙两市之间的人口流动数量呈减少趋势,主要原因是()A.甲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B.两市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拉大C.乙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D.两市之间教育水平差距缩小年龄中位数又称中位数年龄,是指某时期某地区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位,位于最中间的人的年龄或最中间两人的年龄平均值,中位数年龄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
下表示意我国不同年份的人口年龄中位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年龄中位数能够反映()A.人口数量变化B.人口合理容量C.人口平均年龄D.人口老龄化程度4.我国年龄中位数变化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是()A.波动上升,医疗水平B.波动上升,人口政策C.波动下降,性别比例D.波动下降,教育程度5.未来应对我国年龄中位数变化趋势可行的对策有()①进一步提高农村人口素质②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③完善医疗、社会保障制度④大力发展母婴护理产业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018年2月24日,高德地图发布《2018春运出行大数据报告》,该报告显示,2018年春节期间我国十大“空城”为北京、广州、合肥、重庆、哈尔滨、东莞、沈阳、长春、上海、武汉。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春节期间这十大城市的人口变化主要属于A.国际人口迁移B.国内人口流动C.省内人口迁移D.县际人口流动7.导致十大“空城”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受传统思想影响B.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C.农村经济发展快D.农村道路设施完善8.春节期间,大量人口短暂离开大城市后的影响有①改善市民居住条件②缓解城市交通拥堵③部分生产暂时性停滞④减轻农村环境压力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贵州省晴隆县茶马镇茶际村一组是一个“困”在石头中的苗族寨子,已经纳入当地整体搬迁计划。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重点强化练5 人口和城市 鲁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重点强化练5 人口和城市 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189f08f7c1cfad6195fa7df.png)
重点强化练(五) 人口和城市(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2018·山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考试)下图为1979~2014年河南省人口变动情况统计图。
读图,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图中1996年后河南省的人口变动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总量逐年减少B.农村人口数量呈增加趋势C.城镇人口的增加量超过了总人口的增加量D.城镇人口的数量超过了农村人口的数量2.图中显示近几年河南省的人口流动方向主要是( )A.向西部地区流动B.向东部地区流动C.向省内城镇流动D.向省内农村流动3.近几年河南省的农村人口变动会对该省农村产生的影响是( )A.使人口年龄结构更加合理B.使生态环境质量好转C.使农业生产效率提高D.使人口老龄化问题出现1.C 2.C 3.D[第1题,由图可知,1996年后,河南省总人口每年变动量仍为正值,说明总人口数量一直在增加;农村人口变动量出现了负值,说明农村人口数量呈减小趋势;1996年后,城镇人口的增加量超过了总人口的增加量;图中2014年城镇人口的比重仍然低于50%,说明城镇人口数量还未超过农村人口数量。
第2题,1996年河南省城镇人口增加量超过了总人口的增加量,且城镇人口增加的同时,农村人口在减少,说明河南省部分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因此可判断河南省主要是省内城乡人口流动。
第3题,由于城乡经济发展的差异,人口流动的主体是青壮年人口,因此农村人口变动主要是青壮年人口的减少,势必导致农村人口年龄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而留守农村的老年人口的比例会呈上升趋势,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的大量减少也会造成农村土地资源的浪费,不利于生态环境质量好转。
](2018·齐鲁名校协作体调研)少子化是指生育率下降造成幼年人口逐渐减少的现象。
0~14岁人口占15%~18%为严重少子化,占15%以下为超少子化。
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1982~2010年幼年人口与老年人口分别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
人口与城市练习题
![人口与城市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082dbcbdd36a32d72758122.png)
必修二人口与城市练习题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
完成1~2题。
1.甲组人口死亡率总计是〔〕A.0.775%B.0.675%C.0.885%D.0.95%2.以下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A.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B.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数也是甲小于乙C.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D.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3.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主要原因是〔〕A.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C.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D.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读图1“人口增长示意图”。
完成4~6题。
4. 当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符合A. ①B. ②C. ③D. ④5. ④类国家人口问题现状是A. 青壮年劳动力过剩B. 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C. 人口素质偏低D. 城市人口比重较低6. ①与②相比A. 出生率高、死亡率高B. 出生率高、死亡率低C. 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D. 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高读“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市人口增长示意图”,右以下图完成7~8题。
7.有关该市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从总体上看,该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以机械增长为主B.该市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C.影响该市人口迁移的因素是政治因素D.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8.近年来该市人口机械增长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A.该市因经济发展速度减缓而出现“民工荒”B.该市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迁入量减少C.是由于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D.农村生存环境已好于城市9.以下国家与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相同的是A.尼日利亚B.美国C.巴基斯坦D.利比亚10.我国大城市多分布在东部沿海的平原地区,不属于其主要成因的是〔〕A.位于沿海,河流的沿岸,对外交通方便 B.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C.平原地区交通和住宅建设的成本低 D.其中许多城市作为宗教圣地发展起来的11.以下城市中,依次是在交通、资源、宗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是〔〕A.郑州、攀枝花、拉萨 B.攀枝花、邯郸、合肥C.攀枝花、株洲、大同 D.麦加、宝鸡、石家庄读右图 (a、b、c 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答复11~12题。
人口与城市精选题
![人口与城市精选题](https://img.taocdn.com/s3/m/f4995cfa2af90242a995e56a.png)
人口与城市精选题( )1 .若纵坐标表示人口总量,表示A .甲B .乙2 .若纵坐标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A .甲B .乙3 .我国由1970年年增加人口:A .出国人员增多C .老龄化社会呈现4 .全球年增加人口多少取决于A .出生率B .死亡率人口的迁移是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有意识的行为。
据此并结合图5 .下列不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10万年来人口增长的是C .丙D .丁,四图中能大致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变化趋势的是C .丙D .丁2100多万,到现在年增加人口不到700万的主要原因B.D .(人口基数变少控制出生率)C.自然增长A .闯关东B .下南洋C .暑期旅游D .江西填湖广6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可大致分为推力和拉力因素,下列表示推力素的是 ( )A .矿产资源丰富B .土壤盐碱化C.文化教育发达 D .老龄化F列不是因资源丰富而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城市的是8.A .上海B.鞍山 C .大庆 D .攀枝花影响③④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环境B .国家政策C .战争“3 • 11”特大地震后,日本部分地区掀起了一股“离日潮”A .战争B.国家政策 C .自然环境(D •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2完成6—9题。
因)D .社会经济的原因是D .社会经济10. 很多因素制约环境人口容量大小,下列因素与环境人口容量成负相关的是A .资源B.科技发展水平 C .人均消费水平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也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场所。
据此完成下面11. 下列有关城市功能区的正确叙述是A.每种功能区仅有一种功能用地C.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商业区沿线分布12. 划分城市等级高低的主要依据是A .城市的知名度B .城市的建成面积13. 南昌市是江西省唯一的特大城市,它的服务范围是A .城市本身B .该城市及附近小城镇C .周边广大农村D .以上三项均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D.对外开放程度11—13 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甲城有意引进一家造纸企业,正确的选项是 ( A.布局在甲城的工业区内 B.布局在甲、乙两城行政边界处 C.布局在甲城盛行风下风向的西南郊 D.不宜引进该企业
)
17.乙城的最佳住宅区和CBD应分别布局在 ( ) A.①处和⑤处 B.①处和③处 C.②处和⑤处 D.③处和④处
答案:16.D 17. A
• 5.若甲、乙、丙、丁四个城市的人口规模相当,人口自然增长 率由低到高排序正确的是( ) • A.乙丁甲丙 B.乙甲丁丙 • C.甲丙乙丁 D.丙甲丁乙
6.四个城市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最多的 是 A.甲城 B.乙城 C.丙城 D.丁城
答案:5.A 6. D
(2009· 浙江高考)读图,完成16~17题。
例 1 [2010· 海南地理卷] 下图示意4个国家人口的性别—年龄构 成。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9岁人口数量从少到多依次是( A.①③④② B.②④③① C.④②③① D.①②③④
)
【答案】(1)D (2)B
11.我国人口负担最 轻的时期是 ( C )
A.1960~1970年
B.1990年前后 C.2010年前后 D.2040~2050年 12.当人口负担系数≤50%时,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据图可知“ 人口机会窗口”期一般为 ( )B
A.20年左右 B.40年左右 C.60年左右 D.80年左右
13.我国的“人口机会窗口”期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 (
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
3.人口的年龄、性别 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 明显的一组城市是 A.abc B.acd C.abd D.bcd 4.据人口年龄、性别 结构判断,文化教育 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 主要地位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3.C 4. B
读中国人口年龄负担比和老龄化变化趋势图,回答11~13题。
答案:1.C 2. A
从人口统计图的判读及人口问题角度命题 1.读下图, a、 b、 c 分别表示 0~ 14 岁、 15~ 64 岁、 65 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 占总人口比重。 据此完成 (1)~ (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④ ( )
答案:(1)B
(2)A
(2)图中③国65岁以上年龄人口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正确 . 措施是 ( ) A.20% 鼓励生育 B.15% 采取移民政策
C.60% 计划生育
D.30% 鼓励人员出国
读“我国南部沿海某城市人口增长统计示意图”,回 答19-22题。
• 19.该市最可能是我国的那个城市: • A.广州 B.珠海 C.深圳
)
A.人口老龄化加剧,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B.生育率迅速下降,造成人口结构失衡
C.劳动力供给不足,失业率下降
D.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负担相对较轻 解析:“人口机会窗口”是指少儿负担比和老人负担比 较小的时期,故此时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负担相对
较轻。
答案:D
• 下面为甲、乙、丙、丁四个城市“某年人口自然增长情况图 (图1)”和“劳动力迁移图(图2)”。读图回答5~6题。
人口城市图表专项练习
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 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 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下图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 和死亡率。据此完成1-2题。 1.甲市可能是( ) A.西宁 B.延安 C.上海 D.广州 2.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 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 类型的地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6.D 7. A
材料1:中国城市化进程正在加快。城市化的过程从某种
意义上讲就是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图示如下:
材料2:房价与收入是紧密相关 的。房价收入比既反映一个地 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可以用 来评估一个地区居民购买住房 的能力,包括这个地区居民购 房的承受力。世界银行对全球 96个国家(地区1998年的统计资 料显示,国际房价收入比的平 均水平在6.4~8.4之间。)
图8为我国某城市用地情况图。读图回答6~7题。 6.该地位于 A.东北地区 B.江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图8
图8
7. B、C、D、E各卫星城对A城发展所起的共同作用是 ①分散A的城市职能 ②减轻A城用地压力 ③缓解A城交通压力 ④抑制A城工业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材料3:如下表所示
(1)读图可知,2006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约为________。
(2)试简述城市化水平对商品房销售的影响。 (3)试简述房价收入比和房地产市场潜力的关系。 答案:(1)44.9%(43%~45%之间即可)
(2)城市化水平越高,商品房销售面积总数越大。
(3)房价收入比越高,城市居民购买力越小,房地产市场潜 力越小。
D.海口
20.2007年,该市流动人口大约是有户籍人口的 A.2倍 B.4倍 C.6倍 D.8倍 21.该市近三十年人口迅猛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A.气候暖湿,环境优美 B.海洋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 C.现代农业的迅速发展 D.优越政策促进了工业、第三产业 迅速发展
答案:19.C 20. C 21.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