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2020版八年级下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精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2020版八年级下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
1. (2分) (2017八下·霞浦期中) 果农常用营养繁殖培育龙眼,农科所常用种子繁殖培育龙眼新苗.两种繁殖方式分别是()
A . 有性生殖、有性生殖
B . 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C . 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D . 无性生殖、无性生殖
2. (2分) (2019八下·右玉月考) 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
A . 有无生殖细胞的形成
B . 是否由单一个体完成
C . 是否能产生后代
D . 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形成与结合
3. (2分)下列有关动物生殖、发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蝗虫的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B . 青蛙、蛇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
C . 苍蝇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D . 所有的鸟都有产卵、孵卵和育雏的行为
4. (2分)(2018·蓬江模拟) 将无籽柑橘的枝条(接穗)嫁接到有籽柑橘(砧木)上,该枝条长成的植株所结的柑橘应该是()
A . 全部为无籽
B . 全部为有籽
C . 一半为无籽,一半为有籽
D . 无法确定
5. (2分) (2017八下·三穗期中)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体的性状?()
A . 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
B . 生物体的生理特征
C . 生物体的行为方式
D . 生物体的生殖发育方式
6. (2分) (2017八下·郾城期中) 杂交水稻比常规水稻产量高,土地肥沃的杂交稻比土地贫瘠的杂交稻产量高,土壤的贫瘠与肥沃没有引起遗传物质改变,引起上述变异的原因()
A . 都是遗传物质的变化
B . 都是环境条件的变化
C . 前者是遗传物质的变化,后者是环境条件的变化
D . 前者是环境条件的变化,后者是遗传物质的变化
7. (2分) (2017七下·容县月考)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B . “始祖鸟”是鸟类进化成哺乳类的典型证据
C .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生显著变化的是脑容量增加
D . 达尔文提出较为完善的生物进化学说,其核心是自然选择
8. (2分) (2016七上·广州期末) 关于基因、DNA,染色体和细胞核的关系图解,正确的是()
A . ①细胞核②染色体③DNA④基因
B . ①细胞核②染色体③基因④DNA
C . ①染色体②细胞核③DNA④基因
D . ①基因②DNA ③染色体④细胞核
9. (2分) (2016八下·偃师期末) 子女的某些特征像父母,这是因为()
A . 父母直接把蛋白质传给子女
B . 父母把遗传物质传给子女
C . 父母把细胞质内的物质传给子女
D . 父母把多种性状直接传给子女
10. (2分)基因组成为Aa的夫妇,生殖过程中可产生的受精卵有:
A . 一种
B . 两种
C . 三种
D . 四种
11. (2分) (2015八上·定陶期末) 某男与其表妹准备结婚,去当地民政局办理登记手续.结果被告知不符合我国婚姻法,不能登记结婚.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原因是近亲结婚()
A . 后代都会得遗传病
B . 后代都会得艾滋病
C . 后代长像都很难看
D . 后代患遗传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12. (2分) (2018八下·沭阳月考) 古代长颈鹿有颈长的和颈短的,我们现在看到的长颈鹿都是颈长的,长颈鹿的进化是()
A . 新陈代谢的结果
B . 过度繁殖的结果
C . 人工选择的结果
D . 自然选择的结果
13. (2分) (2018八下·常德期中) 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同种生物的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比体细胞的少一半
B . 不同种生物的细胞中都含有相同数目的染色体
C . 同种生物的受精卵与体细胞的染色数目相同
D .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14. (2分)某公司在组织职员体检时,发现有四名职员分别患有肺结核、糖尿病、色盲、甲型肝炎等疾病,那么与他们共同工作、生活的人可能被传染的一组疾病是()
A . 肺结核、糖尿病
B . 肺结核、甲型肝炎
C . 色盲、甲型肝炎
D . 糖尿病、色盲
15. (2分)(2020·博兴模拟) 今年的新冠肺炎是由COVID-19病毒引起的,它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损失。

因为COVID-19病毒可以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甚至生命。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COVID-19病毒从空气中通过鼻→咽→喉→支气管→气管→肺泡,引起新冠肺炎
B . COVID-19病毒可以通过扩散作用由肺泡进入血液,进一步损害全身各器官
C . COVID-19病毒进入血液后首次经过心脏的顺序是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
D . 只要我们带上口罩,就算是到人多的地方也一定不会被感染的
16. (2分) (2020八下·郑州期中) 下列变化不会引起人体免疫反应的是()
A . 移植异体肾脏
B . 体内出现肿瘤细胞
C . 花粉进入哮喘患者体内引起过敏反应
D . 饭后血糖浓度升高
17. (2分)通过模拟酸雨影响种子的萌发试验得出的结论是()
A . 提高种子的萌发率
B . 降低种子的萌发率
C . 对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
D . 无法确定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18. (2分) (2016·安庆) 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后,体内产生的特殊蛋白质及所属的免疫类型分别是()
A . 抗体,特异性免疫
B . 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C . 抗原,特异性免疫
D . 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19. (2分) (2017七下·确山期末) 艾滋病病毒破坏人体的()
A . 消化系统
B . 神经系统
C . 免疫系统
D . 运动系统
20. (2分) (2017七下·乐昌期末) 下列行为习惯不利于健康的是()
A . 合理膳食
B .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C . 经常玩手机、熬夜上网
D . 拒绝吸烟、酗酒、毒品
21. (2分)用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 . 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
B . 青霉素的效果越来越差是病原体对青霉素选择的结果
C . 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D . 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都产生了定向变异
22. (2分)原始地球条件下,最初合成比较简单的有机小分子物质和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的场所依次是()
A . 原始海洋、原始大气
B . 原始大气、原始海洋
C . 原始大气、原始大气
D . 原始海洋、原始海洋
23. (2分)人类的生殖细胞、体细胞和受精卵中分别含有多少个DNA分子
A . 23 46 23
B . 46 46 23
C . 23 46 46
D . 23 23 23
24. (2分) (2015八上·庆云期中) 家蚕吐的丝织成丝绸极大地美化了人们的生活。

你知道当蚕宝宝开始吐丝作茧时,说明家蚕要进入什么时期吗?()
A . 成虫期
B . 幼虫期
C . 卵期
D . 蛹期
25. (2分) (2019八上·前郭期末) 病毒的营养方式是()
A . 寄生
B . 腐生
C . 寄生或腐生
D . 寄生和腐生
二、综合题 (共6题;共40分)
26. (6分)(2020·北京) 垂柳和早柳是北京地区常用的造林和绿化树种。

为选育优良柳树品种,园林工作者进行相关研究。

(1)选取一年生且长势良好的两种柳树枝条,剪成长短一致的茎段进行扦插,得到大量保持母本性状的幼苗,这种生殖方式属于________(填“无性”或“有性”)生殖。

(2)测定两种柳树幼苗的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

①光合作用主要在叶肉细胞的________中进行。

②测定并记录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________量,以此反映光合速率。

③据图可知,在定范围内,随光照强度的________,两种柳树幼苗的光合速率均逐渐增加。

在相同光照强度下,________的光合速率更高,利于合成更多的________,因此生长更快,更适合作为造林和绿化树种。

27. (7分) (2017八上·莒南期末) 传染病是人类健康的大敌,人类与传染病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1)早在13世纪,一旦某地瘟疫流行,人们会背井离乡外出避疫.这说明人们很早就意识到了传染病具有
________的特点.
(2)北宋时期,我国人民最早采用接种人痘的方法预防天花;1796年,詹钠发明了牛痘接种法来代替人痘接种法.这两种方法都属于________免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3) 19世纪,巴斯德和科赫等科学家陆续发现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是引起传染病的“罪魁祸首”,它们统称为________.
(4)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就开始了预防接种工作,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
(5)近些年来,产生了一些新的传染病,例如,1981年美国发现世界首例艾滋病患者,图中的情形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是________.
(6) 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中成药,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疟疾属于血液传染病,吸血的动物(主要是疟蚊)是其________
(7) 2016年,寨卡病毒、H7N9病毒开始肆虐,它们的结构特点是无细胞结构.感染了寨卡病毒、H7N9病毒的患者属于________.但目前人们还没有发现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见,人类对传染病的预防还不可有丝毫懈怠.
28. (9分)(2018·聊城) 请阅读下面材料。

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甲型氏乂流感病毒,人群对该病毒普遍易感。

李兵同学出现发热、咳嗽、喉痛、头疼、疲劳等症状,经医生诊断患上甲型氏凡流感。

老师为此立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①要求李兵同学回家治疗;②要求学生经常洗手洗脸,搞好个人卫生;③要求学生经常打开教室窗户通风;④要求学生上、下学路上要戴口罩;⑤要求学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加强体育锻炼;⑥要求学生不要到人群聚集的场所去;⑦建议部分体质弱的学生打流感疫苗。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病的病原体结构简单,没有________结构,由________组成。

(2)老师让患病的李兵同学回家治疗,以防止班级其他同学感染此病。

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上考虑,此时李兵同学应属于________。

(3)在老师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中,你认为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有________(填序号),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有________(填序号)。

(4)尽管是传染病高发期,但大部分同学没有患病,主要原因除积极预防外,还因人体具有保护自身的三道防线,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

(5)接种疫苗属于计划免疫,疫苗能够刺激机体产生一种特殊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叫做________,凡是能引起机体产生这种特殊蛋白质的物质叫做________。

29. (4分)抗生素滥用产生的问题越来越多,“超级细菌”离我们越来越近.人们对抗生素的问题也是越来越关注.2010年,英国媒体爆出:南亚发现新型超级病菌,抗药性极强可全球蔓延.目前,这一变种的超级病菌已经传播到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在英国已经造成5例病人死亡.这种超级细菌,实际上不是一种新的细菌,而是一种新的基因(被命名为NDM﹣1),能让细菌产生一种蛋白质(或称为酶)可以把抗生素分解了,使抗生素失去功效.
(1)滥用抗生素的后果是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从而导致新型超级病菌的出现,其根本原因在于()
A . 抗生素的浓度增加使病原菌抗药性增加
B . 病原菌由于接触抗生素产生了抗药性
C . 抗生素引起的病原菌抗药性不断积累的结果
D . 抗生素对病原菌逐代选择的结果
(2)现在各个国家对超级细菌引起的疾病相当重视,一旦发现患者,马上将其隔离治疗,并对患者使用过的东西进行消毒,针对后者的这种做法在预防传染病措施中,属于________ .
(3)为了防止该种疾病的流行,科学家将设法研制一种新型疫苗,以瞄准NDM﹣1产生的蛋白质.一旦研制成功,给人接种疫苗后,人体内T淋巴细胞进行识别并记忆,等下次人体再遭到这种蛋白质时,T淋巴细胞能轻车熟路充当“杀手”.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 .
30. (5分)(2013·宁波) 小科同学走近一鱼塘边的某一位置时,鱼塘中的鲤鱼便会成群地向他游来,并逐渐向他聚集,如图所示.
(1)对此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A . 鲤鱼本身具有亲近人的特性
B . 鲤鱼本身具有向声音聚集的特性
C . 此前常有人站在这里观赏
D . 此前常有人站在这里投食
(2)该鱼塘中的所有鲤鱼可以看成是一个________.鱼塘中的鲤鱼的体色是由位于________大分子上的基因所决定的.
(3)若将该鱼塘看成一个人工生态系统,按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特征分,鲤鱼属于生物成分中的________.
31. (9分)(2018·邵阳模拟) 人类的眼色是由眼球虹膜的色素决定的。

下面是某研究机构在对一些家庭进行眼色遗传调查后,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婚配方式家庭数目子女
(1)从表中信息得知,在遗传学上,眼睛的颜色叫做________。

蓝眼和褐眼称为________。

(2)我们可以从第________组推测出________眼为显性性状。

(3)这对性状用Ee来表示。

第1组中父母的基因型为________。

这对父母都为蓝眼,子女也为蓝眼。

这是________现象。

(4)第3组中一对父母的都为褐眼,子女竟然出现了蓝眼,这是________现象。

其父母的基因型为________。

若这对父母第一胎生了一个男孩,则再生一个蓝眼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

三、填空题 (共1题;共5分)
32. (5分)(2018·淄川模拟) 某实验小组为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设计了下表中的实验方案,在四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装入等量的相应物质,搅拌均匀,在四个瓶口处套上相同的气球并密封,置于相应的温度下,一段时间后现察到如下现象。

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可作为验证酵母菌发酵作用的一组对照实验是________(填装置序号);可作为探究影响酵母菌发酵因素的一组对照实验是________(填装置序号)。

(2)请根据上述实验推断出酵母菌生存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

(3)酵母菌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________,所以常用来酿酒或制作馒头。

(4)研究发现,酵母菌在缺氧的条件下繁殖和生长时,细胞内线粒体数量逐代减少。

当重新获得充足的氧气和养分供应时,线粒体数量迅速增加,酵母菌的代谢和生长旺盛,繁殖速度加快。

请分析线粒体数量增加,使酵母菌的代谢、生长和繁殖加快的原因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
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答案:16-1、考点:
解析:
答案:17-1、考点:
解析:
答案:18-1、考点:
解析:
答案:19-1、考点:
解析:
答案:20-1、考点:
解析:
答案:21-1、考点:
解析:
答案:22-1、考点:
解析:
答案:23-1、考点:
解析:
答案:24-1、考点:
解析:
答案:25-1、
考点:
解析:
二、综合题 (共6题;共40分)答案:26-1、
答案:26-2、
考点:
解析:
答案:27-1、答案:27-2、答案:27-3、答案:27-4、答案:27-5、答案:27-6、答案:27-7、考点:
解析:
答案:28-1、答案:28-2、答案:28-3、
答案:28-4、答案:28-5、
考点:
解析:
答案:29-1、答案:29-2、答案:29-3、考点:
解析:
答案:30-1、答案:30-2、答案:30-3、考点:
解析:
答案:31-1、答案:3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