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克多·雨果
维克多·雨果
洛德和贵族军人弗比思身上看到的则是残酷、空虚的心灵和罪 恶的情欲。 《巴黎圣母院》始终贯穿了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
中所提出的美学原则。从整部作品的对照来看,人物形象对照是《巴黎圣母 院》对照艺术的精髓,因此雨果提出的美学原则在小说人物形象塑造上得到 了忠实的体现。雨果运用多样手法,通过小说人物之间,人物自身美与丑、善 与恶、真与假的对比,组织丰富多变的情节,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借助于 鲜明、强烈的对比手法,表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 作者将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生动丰富的戏剧性场面有机地连缀起来,使这 部小说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小说浪漫主义色彩浓烈,且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 法,它是运用浪漫主义对照原则的艺术范本。小说的发表,使雨果的名声更 加远扬。
《巴黎圣母院》创作于 1831年,又称《钟楼怪人》
是雨果著名的小说,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小说以离奇和对 比的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 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普赛女 郎爱斯美拉达。面貌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 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 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 的人道主义思想。 小说《巴黎圣母院》艺术地再现了四百多年前法国路易 十一统治时期的真实历史,宫廷与教会如何狼狈为奸压迫人 民群众,人民群众怎样同两股恶势力英勇斗争。小说中的反 叛者吉普赛女郎埃丝美拉达和面容丑陋的残疾人卡西莫多是 作为真正的美的化身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而人们在副主教克
维克多· 雨果
维克多· 雨果 Victor Hugo (1802.2.26~1885.5.22)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运动领袖,人道主义 的代表人物,被人们 称为“法兰西的莎士 比亚”。
一、作者生平
法国浪漫文豪雨果
法国浪漫文豪雨果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他的文学巨著《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已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1802年2月26日,雨果诞生在法国东部的贝藏松城。
父亲是拿破仑手下的将军,总是东征西讨,母亲是个天主教徒,保皇主义者。
父母常因政治观点不同而发生争吵,对雨果的思想有很大影响。
童年的雨果受母亲的影响很大,同情保皇党,对革命充满了敌视情绪。
他的童年大部分时间随母亲在意大利和西班牙度过,由于母亲接受的是自由教育,爱好文学,尤其是伏尔泰的作品,她的这一爱好对雨果的一生深有影响。
1809年,雨果和哥哥欧仁被母亲送到巴黎一家私塾,他们在那里学习拉丁语和希腊语。
课余时间,兄弟俩就在花园里玩耍。
在学习和游戏中,雨果的想象力不断得到丰富、发展。
1811年,在父亲的安排下,雨果兄弟俩在马德里贵族学校学习了一年。
第二年雨果的父母由于感情不合而分居,雨果兄弟俩随母亲回到巴黎,这时他们不再上学了,由私塾的老师到家里给他们上课。
这一时期,雨果兄弟读了许多有益的书籍。
母亲酷爱读书,她对儿子的读书兴趣也十分放心,任他们自己选择读物。
他们完全沉浸在读书之中,连续博览了老胡野约尔图书馆的全部藏书:莫里哀、卢梭、伏尔泰、狄得罗、瓦尔特、司各特的著作等,不管是戏剧、小说、诗歌,还是游记和惊险作品,无所不读。
书读多了,雨果也越来越想自己动笔写点什么,他尝试着写了不少诗歌。
14岁时,他写了一部悲剧《伊尔塔敏纳》。
他还在自己的日记中写下:“我要成为夏多勃里昂,要不就一事无成”的豪言壮语,少年的雨果敢于向当时红极一时的桂冠诗人、法国消极浪漫派的创立者提出挑战,显示出了雨果的勇气和魄力。
他写下这个誓言不久,法兰西学士院出诗题进行征文比赛,他写了一首长篇《读书乐》,列举了历史上大量事例,雄辩地证明:在最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学习如何使人变得高尚起来。
雨果的主要诗集
雨果的主要诗集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剧作家和政治家。
他的作品涵盖了小说、诗歌、散文、剧本、政治著作等多个领域,被誉为法国文学的巨匠之一。
以下是雨果的主要诗集:1. 《年轻的诗人》(Les Châtiments):这是雨果的第一本诗集,收录了他1816年至1817年创作的诗歌作品,其中包括他的代表作《年轻的诗人》。
2. 《颂歌集》(Les Châtiments):这是雨果的第二本诗集,收录了他从1817年至1830年期间的诗歌作品,其中包括他的著名诗篇《自由颂》。
3. 《巴黎的墓地》(Les Châtiments):这是雨果的第三本诗集,收录了他从1820年至1825年期间的诗歌作品,其中包括他的著名诗篇《巴黎的墓地》。
4. 《欢乐颂》(Les Châtiments):这是雨果的第四本诗集,收录了他1827年至1830年期间的诗歌作品,其中包括他的著名诗篇《欢乐颂》。
5. 《诗歌与真理》(Poésie et Vérité):这是雨果的第五本诗集,收录了他从1830年至1835年期间的诗歌作品,其中包括他的著名诗篇《诗歌与真理》。
6. 《自由颂》(L'Immortalité):这是雨果的第六本诗集,收录了他从1835年至1842年期间的诗歌作品,其中包括他的著名诗篇《自由颂》。
7. 《诗集》(Les Châtiments):这是雨果的第七本诗集,收录了他从1842年至1855年期间的诗歌作品,其中包括他的著名诗篇《流亡者之歌》。
8. 《诗集续集》(Les Châtiments):这是雨果的第八本诗集,收录了他1855年至1870年期间的诗歌作品,其中包括他的著名诗篇《自由颂》的续篇。
维克多·雨果
雨果还有一个关于 爱情的浪漫故事。 很浪漫并为法国人 津津乐道。那时他 30岁,爱上了26岁 的女演员朱丽叶, 自此以后,无论他 们在一起与否,雨果 几乎每天要给朱丽 叶写一封情书,直 到她75岁去世。将 近50年来从未间断, 写了将近两万封信。
维克多· 雨果与中国
• 1861年,当雨果得知英法侵略者纵火焚烧 了圆明园后发出了满腔义愤。他义正辞严 地写道:“法兰西帝国吞下了这次胜利 (指劫掠圆明园)的一半赃物,今天,帝 国居然还天真地认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 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出来展出。我 希望有朝一日,解放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 会把这份战利品还给被劫掠的中国。”
上图是他被放逐时期的落脚 点
雨果主张人道主义, 1851年路易· 拿破仑 发动政变,宣布帝制, 大肆进行镇压,雨果 被迫流亡国外,达19 年之久。流亡期间, 雨果从未停止过文学 创作 ,并以笔作武 器,对拿破仑的独裁 政权进行斗争。
逝世及影响
Victor Hugo was dead on 22 May 1885 at Paris. the French government made state funeral for him and two million people attended the funeral. He was buried in “xian xian ci” where have buried many famous people of French. He was not only honoured as a literature and he is also the politician of shaped the Third democratic republic of France .
雨果
雨果的思想变化是从19世纪20年代中叶开始的。1827年,他在《铜柱颂》中缅怀了拿破仑时代对欧洲封建君主国家的武功。就在这一年,他又发表了著名的战斗性的浪漫主义宣言《〈克伦威尔〉序言》,在这篇序言里,雨果指出,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艺术形式,历史上没有永恒不变的艺术,因此盲目模仿古代是非常荒谬的。他坚决主张,新时代的艺术必须抛弃古典主义的桎梏。在语言上,他认为古典主义者使用文雅、精巧的贵族沙龙语言,使语言变得僵化。《〈克伦威尔〉序言》成为声讨伪古典主义的檄文,浪漫主义文艺理论的经典,浪漫主义流派的旗帜。从此,雨果成为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
1830年2月25日,雨果的戏剧代表作《欧那尼》公演。这是一部充分体现《〈克伦威尔〉序言》中的美学原则的戏剧。
《欧那尼》是浪漫主义戏剧的典型。它和古典主义戏剧完全不同。这个剧本有明显的反封建的倾向:古典主义美化封建王侯,而这里封建王侯却成了讽刺、揭露的对象;古典主义的戏剧遵从“三一律”,但这个剧本在艺术上完全打破了古典主义的“三一律”,时间远不止24小时,地点换了好几处,悲剧喜剧成分共存。雨果在这里首次运用了美丑对照的原则。
雨 果
19年流亡期间,雨果又继续他的文学创作。1862年,他创作出了最重要的作品——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此外,他在60年代创作了另外两部长篇小说《海上劳工》(1866)、《笑面人》(1869)。
1870年,拿破仑第三垮台,雨果结束了长期的流亡生活,凯旋式地回到巴黎,受到巴黎人民的热烈欢迎。普法战争爆发后,他持反战的态度,但普鲁士军队侵入法国围困巴黎时,他以激昂的爱国主义热情投入了斗争。他发表演说鼓舞人民的斗志,他报名参加国民自卫军,他捐款铸造抗战的大炮。1871年2月,他被选为国民议会议员。巴黎公社时期,他在布鲁塞尔。他既同情公社又对公社不理解,但公社失败后,当反革命刽子手大肆进行屠杀时,他挺身而出,保护被迫害的公社社员,宣布开放他在布鲁塞尔的住宅作为他们的避难所,并积极为被判罪的公社社员辩护,争取对他们的赦免。1872年,他刊行了他在1870-1871年法国人民艰难时日中写的诗体日记《凶年集》。
雨果简介
卡西莫多
卡西莫多(Quasimodo),几何形的脸,四方形的鼻子,向外凸 的嘴,上帝把一切丑陋都给了他。一个被父母遗弃在巴黎圣母院 门前的畸形儿,被称为长相丑陋又聋的钟楼怪人。这是小说中对 卡西莫多外表最直接的描述。卡西莫多是被命运所背弃的,他从 来就不被人关注,收养他的弗洛罗从来不把他当人看,就好比自 己的奴隶一般。就好比当时的法国最底层的人民,他们从来不被 世人关注,有的只是无尽的压迫和负担,在这样的压迫和负担下 他们变得扭曲,变得毫无生气。他爱慕爱丝梅纳达却不敢表达, 他害怕,从来都只能躲在暗处默默关心着她,直到她被送上绞刑 架,他再也无法沉默终于挺身而出救爱丝美拉达。爱丝美拉达是 革命者的代表,法国最底层的人民向往革命甚至羡慕革命,可是 他们终究不敢革命。他们把自己的命运和法国封建贵族的命运捆 绑在一起。当压迫触及了他们的底线时他们忍无可忍,投入到革
克洛德
克洛德是卡西莫多的养父,他表面上是一个道貌岸然, 每天向上帝祷告,禁欲修行的神父,但内心却是一个诡计 多端的阴险小人。他觊觎爱斯梅拉达的美色,于是指使善 良的卡西莫多去绑架爱斯梅拉达,但却被福比斯救下而未 能得逞。为了报复福比斯,他用匕首将福比斯刺伤,还将 罪名嫁祸给了爱斯梅拉达。害的爱斯梅拉达遭到军队的追 捕,最终被吊上了绞刑架。克洛德看到这一切发出得意的 狂笑,卡西莫多终于认清了克罗德的真面目,将他从巴黎 圣母院的楼顶推下。他的恶毒最终将他引向死亡。 作者塑造克洛德这个人物就是为了体现对照原则,整个小 说中,克洛德的心狠,毒辣与爱斯梅拉达和卡西莫多的善 良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使整个小说更具有影响力和感 染力。克洛德是一个双重性格的人物。一方面,他是宗教 恶势力的代表,另一方面,他又是宗教禁欲主义的牺牲品, 长久的禁欲扭曲了他的灵魂。
弗比斯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法国-·-雨果
法国知名作家
莫泊桑《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漂亮朋友》短 篇小说之王
莫里哀《伪君子》《唐璜》《吝啬鬼》喜剧作家 司汤达《红与黑》(于连) 个人野心发展膨胀直至最终破
灭的悲剧,19世纪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巴尔扎克 [总]《人间喜剧》:《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 大仲马 《基督山伯爵》《三剑客》[或三个火枪手]法国19世
小结(一):演讲的特点
演讲 = 演 + 讲 四个条件:演讲者 听众 时间 环境 三个手段:有声语言 态势语言 主体形象 态势语言是指演讲者的姿态、动作、手势和
表情(神情)。 主体形象是指演讲者的体形、容貌、衣冠、
发型、举止神态等。 演讲 = 带着感情演 +带着感情讲
合作探究之主旨把握
感动是因为对权贵与压迫者的嘲笑与讥讽,是伏尔泰 对他们的蔑视,对弱者与被压迫者的微笑与安抚,是 伏尔泰对他们的仁慈与博爱。
含有黎明的曙光是指伏尔泰用睿智的微笑,“照亮真 理,正义,仁慈和诚实”,把迷信和丑恶照得透亮, 催生出平等、博爱、理智、和平等。
语言积累
找出文中你觉得诗化语言的排比句进行 感情地背诵。
纪积极浪漫主义作家 小仲马 歌剧《茶花女》(玛格丽特) 左拉 《萌芽》
朗读体验 整体感知
听读与评读:你觉得如此读是在演讲吗? 选读与品读:选取自己喜欢的进行就稿
演说,并向大家表明喜欢或演说处理的 原因。 思考:雨果在整个演讲过程中是一种怎 样的感情基调?(用一个词概括) “赞美”,对伏尔泰由衷地激昂地赞美。 脱稿演说: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法国 ·雨果
维克多·雨 果(Victor Hugo) (1802-1885)
法国诗人,作家。生于贝尚松省。19世纪前期欧 洲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人物 。有人赞誉雨果的 作品是最有力量的作品。这力量来自于渗透在他作品 中的善良与人性必胜的坚定信念。他是法国诗歌的革 新者,诗歌代表作有《秋叶集》《惩罚集》《静观集》 等。他又是浪漫派戏剧的创立者,作品有《爱尔那尼》 《逍遥王》《吕依·布拉斯》。他还是小说家,早期代 表作《巴黎圣母院》;中期有《悲惨世界》《海上劳 工》《笑面人》;后期的重要作品是长篇小说《九三 年》。雨果是法国人民最喜爱的作家之一 。
雨果文学常识
雨果文学常识
3. 《悲惨世界》是一部长篇小说,描写了法国社会的贫困、不公和革命斗争,以及人性的 复杂性和善恶的辩证关系。
4. 《巴黎圣母院》是一部历史小说,以巴黎圣母院为背景,讲述了钟楼怪人奎斯摩多与美 丽女孩埃斯梅拉尔达之间的故事,探讨了外貌、爱情和社会偏见等主题。
5. 雨果的作品常常充满浪漫主义的情感和对社会不公的关注,他善于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 和社会环境的细节。
雨果文学常识
雨果文学常识指的是与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及其作品相关的知识。以下 是一些常见的雨果文学常识:
1. 维克多·雨果(1802年-1885年)是法国著名的作家、诗人和剧作家,也是浪漫主义文 学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2.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悲惨世界》(Les Misérables)和《巴黎圣母院》(The Hunchback of Notre-Dame),这两部作品被广泛认为是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
雨果文学常识
6. 雨果还是一位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积极参与法国的政治和社会改革运动,倡导人权 、自由和正义。
7. 他的作品对后世的文学、艺术和社会思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广泛翻译和改编为电影 、音乐剧和其他艺术形式。
这些是关于雨果文学常识的一些基本信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有需要,您可以进一步 深入研究雨果的作品和思想。
维克多·雨果
(Victor Hugo)
世界上最广阔 的是海洋, 比海洋更广阔 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广阔 的是人的心灵
诗集26部、小说20部、戏剧12部、理论著作21部
纪法小 的学说 心者中 血李译 译丹本 成、在 的方读 ( 于者 1 9 夫中 5 妇影 8 * 用响 1 长最 9 8 达大 4 ) 半的 个是 世留
雨果简介
1817第一鼓励奖 金百合花奖金鸡冠花奖 1820年再夺金鸡冠花奖 1819与阿黛尔私订 1821母病世《颂歌与民 谣集》 1827《克伦威尔· 序言》 1830浪漫主义戏剧《欧 那尼》 7月26日“七月革命” 1831《巴黎圣母院》
• 1841年法兰西学士院 • 1848年二月革命 • 路易· 波拿巴宣布帝国 1851反帝斗争 • 1852年19年流亡生涯 • 1862《悲惨世界》 • 1866《海上劳工》 • 1869《笑面人》 • 1870年回国 • 1874《九三年》
1、表达了对理想人性 的憧憬
善良纯真温柔坚贞刚毅果 断 爱的盲目、自然本性自由 奔放
2、反封建 3、反教会
清醒的做恶,内心黑暗吞 噬一点微光
艺术成就
1、圆心结构 2、对照手法
人物、场景、人性
伽西 莫多
3、奇异曲折的情 节
巧合、夸张, 神秘怪诞造成离奇效果 独劫法场、母女重逢
法比
埃斯梅 拉达
甘果瓦
克洛德
小 说 主 题
悲惨世界 人道主义 仁爱 共和
• 朗德纳克 (叛军首领) • 郭 文 • 西穆尔登
问题:郭文做得是 否正确?
绝对正确的革命之 上还有一个绝对 正确的人道主义
艺术特色
1、情节离奇多变,极富戏剧性。 2、塑造非凡人物,有传奇色彩。 3、对照、夸张手法运用。 4、使用神秘的背景,月夜、墓地、修道院、地下 水道。 5、精辟议论与大段抒情结合,加大思想深度。 战争、起义全景式描绘;家庭生活、风俗场景工笔写 照;人物的斗争和变化,丝丝入扣。包罗万象,瑰 丽雄伟。“这部作品是一座大山”。
雨果简介
诗人简介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
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
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 士比亚”。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 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 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
1841年雨果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845年上任 院议员,1848年二月革命后,任共和国议会代表, 1851年拿破仑三世称帝,雨果奋起反对而被迫流 亡国外,流亡期间写下一部政治讽刺诗《惩罚集》, 每章配有拿破仑三世的一则施政纲领条文,并加以 讽刺,还用拿破仑一世的功绩和拿破仑三世的耻辱 对比。
1870年法国革命推翻拿破仑三世后,雨果返回巴 黎。雨果一生著作等身,涉及文学所有领域,评论 家认为,他的创作思想和现代思想最为接近,他死 后法国举国至哀,被安葬在聚集法国名人纪念牌的 “先贤祠”。
和主题都得到了更鲜明的凸现。
• 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 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
•
——雨果
• 整部作品通过两个王朝,两个国王;两个法庭, 两种审判;两个社会,两种场面;两组人物,
诗集《光与影》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 尉的信》 短篇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 1827年 韵文剧本《克伦威尔》
• 巴黎圣母院,威严赫赫,以其不朽的智慧,在它 存在迄今八百多年中,默默注视着滚滚河水、芸 芸众生,曾经是多少人间悲剧、人间喜剧的见证!
• 美丽的巴黎圣母院是哥特建筑艺术的珍品。雨果 早在少年时代就对建筑艺术——尤其是哥特建筑 艺术有浓厚的兴趣,及至青年时代,他至少进行 了三年的准备,熟悉中世纪的法国社会,特别是 屡次亲身钻进圣母院的旮旮旯旯,同时广泛阅读 有关资料,掌握了法国人引以为荣的这座建筑物 所有的奥秘,便于1830年7月着手写稿。他假托 在那两座巍峨高耸的钟楼之一的黑暗角落,发现 墙上有这样一个中世纪人物手刻的希腊词:命运! 说是这个支配人类的命运,事实上支配那愚昧时 代一切人的黑暗之力亦即魔鬼,它无所不在的宿 命寓意深深打动了作者。
雨果
甘果瓦和弗比斯:一文一武,两个庸人。
甘果瓦:“百无一用是书生”——怯懦,糊涂。 弗比斯:“纨绔子弟少伟男”——无情,无义。 居第尔:极端母爱的代表。一架被母爱操纵、损 伤并毁灭的机器。她身上体现出来的母爱神圣而 原始,不复是人性,甚至不复是兽性,而是物性 (机械性)。
《悲惨世界》
•写于流亡期间(1862)。表 现人与社会的冲突,写社会 制度(不公正的法律)对人 的摧残。
• 1885年5月26日雨果患肺病去世, 法兰西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200 万人参加了葬礼。
•
雨果纪念馆
二、雨果的浪漫主义理论建树
1827年,雨果发表诗剧《克伦威尔》及其序言, 标志着其创作进入浪漫主义时期。
该剧本不适宜演出,而《序言》却具有划时代的
意义,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书、里程碑。
《〈克伦威尔〉序言》
• 雨果在《作者序》中 写道:“只要本世纪 的三个问题——贫穷 使男子潦倒,饥饿使 妇女堕落,黑暗使儿 童羸弱——还得不到 解决,……那么,和 本书同一性质的书都 不会是无用的。”
《悲惨世界》(1862)
故事:以社会底层受苦受难的穷人 为对象,描绘了一幅悲惨世界的图 景。 人物:小说通过冉阿让、芳汀、柯 赛特的遭遇,再现了现实中的人间 地狱。这三个男人、女人和儿童, 代表着所有的穷人和现实的悲惨世 界。 仁爱的理想:塑造了一个仁爱的 化身——米里哀主教,力图以仁爱 精神去对抗恶。 共和的理想 :怀着极大的热情描 绘了1832年6月5日的人民起义与共 和主义的英雄们 。
雨果故居
浪漫主义文学领袖
• 雨果是当之无愧的浪漫主义文学 领袖。
• 在理论上,《〈克伦威尔〉序言 》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书; • 在创作实践上,雨果的剧本《欧 那尼》的上演,彻底击败了古典 主义戏剧,占领了欧洲古典主义 的堡垒——法国文学阵地,具有 划时代的意义。
《维克多·雨果》课件
02
雨果的主要作品
雨果的诗歌作品
总结词
雨果的诗歌作品数量不多,但影响深远,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
详细描述
雨果的诗歌作品主要包括《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这些作品以独特 的视角和表现手法,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和抗争,以及对人性和道德的 深刻思考。
雨果的小说作品
总结词
雨果的小说作品数量众多,涵盖了不同题材和风格,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 成部分。
雨果作品中的社会批判主题
01
社会批判主题的定义
社会批判主题是指文学作品中对社会不公、贫困、压迫等问题的揭示和
批判。
02 03
雨果作品中的社会批判
《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作品通过描绘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 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不公和残酷,表达了雨果对正义和人道主义的追 求。
社会批判主题的意义
雨果的社会批判作品对推动社会进步和觉醒民众意识起到了重要作用, 成为了世界文学中的经典。
《维克多·雨果》 ppt课件
目录
• 雨果的生平简介 • 雨果的主要作品 • 雨果的作品风格和主题 • 雨果的影响和地位 • 雨果的遗产
01
雨果的生平简介
雨果的出生和童年
雨果出生于法国贝桑松,是家中 的长子。
雨果的童年受到了浪漫主义文学 的影响,这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
奠定了基础。
雨果的母亲是个温柔善良的女性 ,对雨果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
雨果的文学遗产
雨果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如《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 》等,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雨果的作品不仅在法国,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广泛的读者群,他的作品被翻译 成多种语言,成为世界文学的经典。
维克多·雨果的名言
维克多·雨果的名言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是法国著名作家、诗人和思想家,他的作品深具人文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
以下是几句维克多·雨果的名言:
1. 生命不是等待风暴过去,而是学会在雨中跳舞。
2. 智慧的灵魂常常在愚昧之境中寻得快乐。
3. 幸福不是目的,而是人生道路上的伴侣。
4. 一个人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5. 勇气就是即使感到害怕,仍然去追求自己的目标。
6. 爱情是一个整体,不是两个半个相加。
7. 文学是一座庞大的大教堂,每个人都必须在其内寻找自己的位置。
8. 真正的友谊是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赖。
9. 爱情是一种力量,能够让人摆脱自我,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10. 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耐心的人。
这些名言展现了雨果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文学风格,具有启发性和教益性,值得我们深思和体会。
雨果
我们的眼 栖息了他们甜美的光芒 喔!他们快乐的权利如此简单! 如 果他们挨饿,伊甸园也随著哭泣 如果他们受冻,天国也痛苦地发抖
Their sweet light rests upon our eyes. Alas! their right to joy is plain. If they are hungry Paradise Weeps, and, if cold, Heaven thrills with pain.
1802年,因偷取一块面包而被判处十九年苦役的冉· 阿让结束了法国南部土伦苦役场的苦难生活。 获释后前往指定城市的途中,疲惫困顿的冉· 阿让推开了当地受人尊重的主教大人米里哀的大门。好 心的主教大人收留冉· 阿让过夜,却不想被冉· 阿让偷走银器潜逃。主教大人善意的谎言让冉· 阿让幸 免再次被捕。感于主教大人的恩惠,冉· 阿让化名马德兰来到蒙特勒小城,从此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十年后,凭借一手办起的玻璃首饰生产工厂,冉· 阿让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并当上市长。 冉· 阿让的相貌和救助平民的举动引起了警长沙威的注意。沙威是苦役场看守的儿子,曾经看见 过冉· 阿让。在处理芳汀的问题上,冉· 阿让和沙威出现了意见上的分歧。淳朴善良的芳汀因受人欺骗 而生下私生女珂赛特。如今,芳汀生命危在旦夕,唯一的愿望就是想看一眼寄养在孟费眉客店老板 德纳第家的女儿珂赛特。在市长办公室里,听沙威说有一个名叫商马第的人正在替自己受审,冉· 阿 让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还是选择了投案自首。 再次身陷囹圄的冉· 阿让得知芳汀已经不治身亡的消息后,利用一根藏匿下来的钟表发条作成剧 条,锯断窗棂成功越狱。冉· 阿让来到德纳第客店,带着珂赛特连夜赶往巴黎。珂赛特以冉· 阿让女儿 的名义进入贝内迪克修道院后,冉· 阿让改名福施勒旺,在修道院当上了一名园丁。 八年的园丁生活过去了。平静的生活因为贵族青年马利尤斯看上了貌美如花的珂赛特而再起波 澜。1830年,共和派青年马利尤斯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反对波旁王朝的人民起义中后,冉· 阿让和此时 靠在巴黎街头招摇撞骗为生的德纳第狭路相逢。德纳第设计陷害冉· 阿让的阴谋正好被马利尤斯听到, 在调任巴黎就职的沙威带人来抓捕中,无赖之辈德纳第被捕入狱,而冉· 阿让却在混乱中趁机逃走。 尽管此后冉· 阿让几次搬家,但在深爱着马利尤斯的艾潘妮的帮助下,马利尤斯最终找到了珂赛 特。看着一对相爱的恋人,冉· 阿让成全了两个年轻人美好姻缘。然而,当冉· 阿让讲明珂赛特和自己 的身世后,马利尤斯却对冉· 阿让拒而不见。虽然马利尤斯最终接受了冉· 阿让,但此时已经命悬一线 的冉· 阿让唯一的愿望就是珂赛特能在自己死后,为他立一块无字的墓碑。 由于悲惨世界这部小说对法国而言简直就像中国人对三国演义那样熟悉,所以在改编时许多枝 枝节节都已删除,采重要片段串成带状故事,起自冉阿让的假释与领悟,终于充满希望的追寻光明, 十分动人。
维克多雨果的著名诗句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是法国文学巨匠,他的作品包括小说、戏剧和诗歌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一些维克多·雨果的著名诗句:来自《九月》(Les Contemplations):1. "Even the darkest night will end and the sun will rise." - “即使再黑暗的夜晚也会过去,太阳会升起。
”(出自《绝望的人》)2. "To love another person is to see the face of God." - “爱另一个人就是看到上帝的面容。
”(出自《悲惨世界》)3. "Life is a flower of which love is the honey." - “生命是一朵花,而爱是其蜜。
”(出自《最后的光辉》)来自《悲惨世界》(Les Misérables):4. "Even the darkest night will end and the sun will rise." - “即使再黑暗的夜晚也会过去,太阳会升起。
”(此句同时出现在《悲惨世界》中)5. "To love or have loved, that is enough. Ask nothing further. There is no other pearl to be found in the dark folds of life." - “去爱或已经爱过,这已足够。
不要再有其他要求。
在生活的黑暗中找不到其他珍珠。
”(出自《悲惨世界》)其他:6. "Music expresses that which cannot be said and on which it is impossible to be silent." - “音乐表达了无法言说的东西,也是不可能保持沉默的。
维克多·雨果
抒情诗史《历代传说》
• 《历代传说》是法 国文学史上主要的 史诗作品。全书共 3卷,以圣经故事、 古代神话和民间传 说为题材,表达了 雨果对世界历史和 人类命运的反思, 被誉为“抒情史 诗”。
《九三年》(1874)
• 以1793年法兰西共和国军 队镇压旺岱地区反革命 叛乱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为题材,表现了资产阶 级革命中惊心动魄的历 史内容和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移的斗争规律 。小 说中的“在绝对正确的 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 对正确的人道主义”, 集中反映了雨果的思想 实质。
• • • •
彩语 离故 奇情 人 雨
言 感事 色节 物 果
富 有 抒
背 景 宏
彩曲 折 离
形 象 夸
小 说
情
大
奇张 创
和 政 论
、 富 有
, 富 有
、 理 想
作 特
色
距
传化 色
《东方集》(1829)
• 《东方集》是雨果 第一部典型浪漫主 义诗集,他以希腊 等国家的风土人情 为内容,表达了向 往自由,歌颂民族 解放的主题,具有 浓郁的异国情调和 浪漫色彩。
《悲惨世界》(1862)
• 《悲惨世界》是雨果 小说创作的代表,小 说充分地展示了雨果 地人道主义思想倾向, 体现了现实主义和浪 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 风格,是十九世纪欧 洲文学最伟大的史诗 性作品之一。
《悲惨世界》的主题
• 贫穷使男子潦倒 饥饿使妇女堕落 黑暗使儿童羸弱。
《悲惨世界》的人物形象
• 人道主义思想的化 身——米里哀主教
• 人道主义思想的感化 作用的体现——冉阿 让
• 人道主义对恶的胜利 的体现——警长沙威
《海上劳工》(1866)
• 故事依托雨果流亡泽西 岛的经历创作而成,表 现主人公吉利亚特为了 抢救被破坏的迪朗德号 快船的机器设备所表现 出的勇敢与才智,以及 为成全其心里爱恋着的 戴吕谢特与埃伯内齐教 士而作出的牺牲,表现 出吉利亚特与偏见、迷 信及大自然的英勇斗争。
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
维克多· 雨果 Victor Hugo
• 雨果,l802-1885,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 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 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 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 “恶”,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作品包 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 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 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 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 界》 、 《海上劳工》、《笑面人》 《九三年》 等长篇小说。
2、炮队队长的勇斗大炮与神秘老人的智取大炮 课文相关内容:
炮队队长——那汉子站在一个角落里,手里紧 握着铁棍和带子,背靠在一根船骨上,两条小 腿稳稳地站定,仿佛两根钢柱;他的面容苍白、 镇静、凄苦,像在甲板上生了根似的,等待着。 炮手拿着他的起重铁棍等着。大炮仿佛瞥见了 他,根本不屑把身子转过来,就用一种斧劈似 的速度向后倒退,朝汉子冲过来。被迫退到船 舷上的汉子已经到了绝境。
人——船身前后颠腾的时候,大炮被 抛向前,一直朝人群冲过去,头一下 子就压死了四个人,然后被船身向左 右倾斜的力量拉回来,再推出去,又 把第五个可怜的人碾成两半,再向左 舷的船壁冲过去,撞坏了一门大 炮……炮舱里一转眼间人都跑光了。
2、勇士的六神无主与老人的沉着冷静
课文相关内容: 船长和大副——船长布瓦斯贝特洛和大副利· 维厄 维勒虽然是两个勇士,也在楼梯顶上停了下来, 一句话也不说,脸色发青,犹豫不决,向中甲板 里面张望。 “的确,现在只有上帝能够救我们了。”布瓦斯 贝特洛说。 老人——走到中甲板里来的那个年老的乘客在楼 梯底像一尊石像一样站着。他用严峻的眼光望着 这种破坏的情况。他一动也不动,似乎没法向炮 舱里挪动一步。
《九三年》是雨果的最后一部小说, 出版于1874年,以共和国军队平息旺代 叛乱为中心事件,通过对三个主要人物 的塑造,表达了作者的人道主义理想。 《炮兽》的故事发生在《九三年》 的开头,《炮兽》整个场景的设计,都 是为了引导全书的主角之一朗德纳克侯 爵出场。
采访维克多雨果的节目策划
采访维克多雨果的节目策划节目策划:采访维克多雨果在文学史上,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名字,他以其伟大的作品和深刻的思想,深深影响了世界文学的发展。
作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雨果的作品《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至今仍被世人传颂。
而今天,我们有幸策划一档特别节目,邀请维克多·雨果来做客,分享他的文学创作心得和人生感悟。
第一部分:维克多·雨果的生平和成就维克多·雨果生于1802年,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小说家,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剧作家和思想家。
他的作品涉及各个领域,包括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展现了他的多才多艺和无穷的创作力。
他的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的热情和理想主义的情怀,深深触动了读者的心灵,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部分:维克多·雨果的文学创作维克多·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作品充满了浓厚的感情色彩和社会关怀。
他的小说《悲惨世界》被誉为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描写了法国19世纪社会的种种不公和苦难,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黑暗。
而《巴黎圣母院》则是描写了中世纪巴黎的壮丽与悲壮,展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信仰。
维克多·雨果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具有深远的影响,更在社会上引起了重大的改革和变革。
第三部分:维克多·雨果的人生感悟和思想观点维克多·雨果是一位思想家和社会改革者,他关注人类的苦难和社会的不公,致力于改变世界的现状。
他提倡人道主义和社会正义,呼吁人们关注弱势群体,反对压迫和剥削。
他的思想深刻而宽广,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和作家,启发了无数人追求真理和正义的道路。
第四部分:维克多·雨果的影响力和永恒价值维克多·雨果的作品不仅在其时代具有重要意义,更在今天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和永恒的价值。
他的作品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弊端,引发人们对自身和社会的反思,激励人们追求真理和正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谢下载
15
《静观集》(1856)
• 《静观集》是雨果后
期诗歌创作中的主要
成就,全诗一万多行, 包括了1833至1853
年这一阶段的未曾结
集的诗作。它是雨果
各种内心激情与玄思
奇想的美妙结合,是
他个人感受的汇集,
是“作者充满诗情画 意的‘我’的日记”。
感谢下载
16
《凶年集》(1872)
• 《凶年集》是诗人对 祖国现实的关怀之作, 它表现了普法战争中 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 激情,也激烈地声讨 了对巴黎公社革命地 残酷镇压,诗人的社 会意识和道德责任感 得到充分的表现。
感谢下载
17
抒情诗史《历代传说》
• 《历代传说》是法
国文学史上主要的
史诗作品。全书共
3卷,以圣经故事、
古代神话和民间传
说为题材,表达了
雨果对世界历史和
人类命运的反思,
被誉为“抒情史
诗”。
感谢下载
18
12
《九三年》(1874)
• 以1793年法兰西共和国
军队镇压旺岱地区反革
命叛乱这一重大历史事
件为题材,表现了资产
阶级革命中惊心动魄的
历史内容和不以人的意 志为转移的斗争规律 。
小说中的“在绝对正确
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
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
集中反映了雨果的思想
实质。
感谢下载
13
• • • •
语 感故 色情 人 雨
• 《克伦威尔·序言》 是雨果为自己的剧本 《克伦威尔》作的序 言,在文章中雨果对 古典主义戏剧创作发 起了挑战,提出了著 名的“美丑对照原 则”,成为法国浪漫 主义运动的理论宣言。
感谢下载
3
《克伦威尔·序》的主要观点
• 文学具有历史性
• “美丑对照原则”
• 文学语言应具有 人民性
感谢下载
4
“美丑对照原则”
• “丑在美的旁 边,畸形靠近
着优美,丑怪
藏在崇高背后,
美与恶共存,
光明与黑暗相 伴。”
感谢下载
5
《欧那尼》(1830)
• 《欧那尼》是雨果浪漫 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它 完全突破了古典主义美 学的限制,在戏剧首演 中引发了支持和反对剧 本两派的斗争,这便是 法国文学史上著名的 “欧那尼之战”,也是 浪漫主义文学在与古典 主义的斗争中取得胜利 的标志。
感谢下载
6
《巴黎圣母院》(1831)
• 《巴黎圣母院》是雨 果浪漫主义小说的代 表作,是他倡导的 “美丑对照原则”在 文学创作中的具体体 现,作品强烈的对比, 富有传奇色彩的情节 和人物以及夹叙夹议 的政论风格,都充分 体现了浪漫主义特色。
感谢下载
7
《悲惨世界》(1862)
• 《悲惨世界》是雨果 小说创作的代表,小 说充分地展示了雨果 地人道主义思想倾向, 体现了现实主义和浪 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 风格,是十九世纪欧 洲文学最伟大的史诗 性作品之一。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领袖雨果
• 维克多·雨果(1802- 1885)是法国浪漫主 义文学运动的领袖, 经常被视为法国文学 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雨果也是杰出的社会 活动家,伟大的人道 主义者,人权的坚定 的卫护者。
感谢下载
1
雨果的文学成就
• 文艺理论
• 戏剧创作
• 诗歌
• 小说
感谢下载
2
《克伦威尔·序言》(1827)
言 富 有
事 背 景
彩节 曲 折
物 形 象
果 小
抒
宏
离夸说
情 和 政
大 、 富
奇 , 富
张 、 理
创 作
论
有
有想特
色 彩
距 离
传 奇
化
色
感谢下载
14
《东方集》(1829)
• 《东方集》是雨果 第一部典型浪漫主 义诗集,他以希腊 等国家的风土人情 为内容,表达了向 往自由,歌颂民族 解放的主题,具有 浓郁的异国情调和 浪漫色彩。
感谢下载
8
《悲惨世界》的主题
• 贫穷使男子潦倒 饥饿使妇女堕落 黑暗使儿童羸弱。
感谢下载
9
《悲惨世界》的人物形象
• 人道主义思想的化 身——米里哀主教
• 人道主义思想的感化 作用的体现——冉阿 让
• 人道主义对恶的胜利 的体现——警长沙威
感谢下载
10
《海上劳工》(1866)
• 故事依托雨果流亡泽西 岛的经历创作而成,表 现主人公吉利亚特为了 抢救被破坏的迪朗德号 快船的机器设备所表现 出的勇敢与才智,以及 为成全其心里爱恋着的 戴吕谢特与埃伯内齐教 士而作出的牺牲,表现 出吉利亚特与偏见、迷 信及大自然的英勇斗争。
感谢下载
11
《笑面人》(1869)
• 小说通过贵族后裔关伯
兰面容被毁后所经历的
一系列遭遇,揭示了17
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后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
盾,描绘了一幅人民群
众悲惨生活的画面。小
说充沛着旺盛的民主主
义激情和强烈的社会正
义感,具有一种激愤的大步。
感谢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