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负荷管理影响的配电网孤岛划分方法
主动配电网计划孤岛与日前调度方法研究
![主动配电网计划孤岛与日前调度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68a7e6c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48.png)
主动配电网计划孤岛与日前调度方法研究一、概述随着能源转型和智能电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主动配电网已成为实现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和电网灵活运行的关键环节。
主动配电网具备对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和可控负荷的主动管理能力,通过协调控制这些资源,可以实现电能的优化分配和系统的稳定运行。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主动配电网可能面临计划孤岛的情况,即部分区域因故障或检修而与主网断开,形成孤岛运行状态。
计划孤岛是主动配电网运行中的一种特殊模式,它要求配电网在失去主网支持的情况下仍能维持一定范围内的供电可靠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对计划孤岛进行精细化管理和优化调度。
日前调度作为主动配电网运行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电、用电和储能进行预测和规划,为计划孤岛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本文旨在研究主动配电网计划孤岛与日前调度方法,通过分析计划孤岛的形成机理和运行特性,建立基于日前预测的主动配电网优化调度模型,提出有效的调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主动配电网在计划孤岛情况下的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
这对于推动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和实现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主动配电网的发展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深刻变革和电力消费模式的持续升级,主动配电网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主动配电网的发展背景与意义,可以从能源结构转型、电力需求增长、分布式能源接入以及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
能源结构转型是推动主动配电网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随着传统能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全球范围内正加速向可再生能源转型。
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为电力系统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也带来了间歇性、随机性等挑战。
主动配电网通过智能化、自适应性和交互性等特征,能够实现对分布式能源的灵活接入和优化调度,从而适应新能源的发展需求。
电力需求持续增长对配电网的供电能力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微电网的孤岛检测与孤岛划分
![微电网的孤岛检测与孤岛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3ebc7478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a3.png)
微电网的孤岛检测与孤岛划分1. 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电网结构的日益复杂,微电网作为一种新型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其发展受到了广泛关注。
微电网能够整合多种分布式能源资源,如太阳能、风能、储能设备等,以实现高效、可靠的能源供应。
微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孤岛”现象,即部分微电网在主电网故障或计划中断时,未能及时从主电网中脱离,形成独立运行的孤岛。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微电网的孤岛检测与孤岛划分问题。
本文将介绍微电网的基本概念、运行原理以及孤岛现象的定义和分类。
随后,我们将重点分析现有的孤岛检测方法,包括被动检测和主动检测两大类,并评估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进一步地,本文将探讨孤岛划分的策略和方法。
孤岛划分是指将微电网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以优化能源管理、提高系统稳定性和效率。
我们将分析不同的孤岛划分算法,包括基于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和人工智能方法的划分策略,并讨论这些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的适用性和效果。
本文将结合案例分析,探讨孤岛检测与划分在实际微电网中的应用,以及这些技术对提高微电网运行效率和可靠性的贡献。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为微电网的孤岛检测与划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微电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2. 微电网的基本原理微电网(Microgrid)是一种小型电网,它能够集成多种分布式能源资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以及传统能源如小型燃气轮机等。
微电网的主要特点是能够在与主电网连接或孤立状态下运行,为局部区域提供稳定和高效的电力供应。
本节将详细探讨微电网的基本原理,包括其结构、运行模式及关键技术。
微电网的结构通常包括四个主要部分:分布式能源(DERs)、能量存储系统、负荷和控制系统。
分布式能源是微电网的核心,负责发电能量存储系统如电池用于平衡供需波动负荷则指微电网服务的用户和设备控制系统则负责监控和优化微电网的运行。
微电网主要有三种运行模式:并网模式、孤岛模式和混合模式。
微电网的孤岛检测与孤岛划分
![微电网的孤岛检测与孤岛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8aed2e64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4e.png)
微电网的孤岛检测与孤岛划分一、概述微电网作为分布式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障供电可靠性以及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微电网在孤岛运行模式下,由于与大电网断开连接,其运行特性和控制策略将发生显著变化,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孤岛检测和孤岛划分。
孤岛检测是指微电网在失去与大电网的连接后,能够迅速而准确地识别出孤岛状态,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确保微电网的稳定运行。
孤岛划分则是在检测出孤岛状态后,根据微电网内部的电源分布、负荷需求以及网络拓扑结构等因素,将微电网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供电区域,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供电可靠性的提升。
随着微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孤岛检测和孤岛划分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目前,已有多种孤岛检测算法被提出,如基于被动式检测方法的电压幅值频率检测法、相位跳变法等,以及基于主动式检测方法的阻抗测量法、有功功率扰动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微电网应用场景。
同时,孤岛划分也是微电网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合理的孤岛划分策略可以减小孤岛范围,降低孤岛运行对系统的影响,提高供电可靠性。
目前,已有基于图论、优化算法等多种孤岛划分方法被提出,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微电网孤岛划分问题。
微电网的孤岛检测与孤岛划分是保障微电网稳定运行和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未来的研究将更加注重算法的实时性、准确性和鲁棒性,以及孤岛划分策略的优化和智能化。
1. 微电网的概念与发展背景微电网,作为一种新型的分布式能源系统,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
它是指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负荷以及监控和保护装置等集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旨在实现对负荷多种能源形式的可靠供给。
微电网的核心优势在于其灵活性、可扩展性以及对分布式电源的高效整合能力,使其能够成为传统电网向智能电网过渡的重要桥梁。
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的占比逐渐提高。
配电网计划孤岛划分方法研究
![配电网计划孤岛划分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37a1007bed5b9f3f90f1c6d.png)
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配电网; 计划孤岛; 划分方法
中图分类号: TM7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4-9649(2010)09-0066-05
0 引言
近几年被人们广泛关注的配电网分布式电源 (DG,distributed generation)所带来的孤岛运行问题, 给配电网安全运行提出了新的课题[1]。 孤岛效应按 照其发生机理分为非计划孤岛和计划孤岛,本文着 重研究计划孤岛效应所造成的影响及可能采取的 措施。
PLj
CLj∈Gi
(4)
步骤 3, 重复步骤 2 确定每个一级负荷单元、
随机性电源单元与相应的稳定性电源单元的联接
路径。
步骤 4,计算每个稳定性电源单元上由步骤 2、3
k
Σ 确定的总路径(共 k 条干路)上总负荷值( PGi);并 i=1
验 证 式 (2)是 否 都 成 立 。 若 某 一 稳 定 性 电 源 单 元 不 成
文 献 [1-2] 提 出 在 配 电 网 发 生 故 障 后 , 在 保 证 电力系统安全的前提下, 尽可能维持分散电源对局 部重要负荷正常供电、兼顾一般负荷,将配电网部分 区域转化为孤岛自治运行, 可以充分利用分布式电 源,降低对系统备用容量的需求,延缓系统故障对重 要负荷的影响,争取时间恢复系统,因此计划孤岛运 行方式提高配电系统运行可靠性是非常有利的。 孤 岛运行的主要问题是孤岛划分和孤岛单元组合运 行,以及形成孤岛运行后的控制措施。
1.3 负荷单元与电源单元模型
含有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结构复杂, 线路分支 众多。 某一电气区域内的负荷总量建立的负荷单元 (CL)由 负 荷 、负 荷 的 接 入 点 及 连 接 线 构 成 ; 某 一 电 气 区 域 内 的 电 源 总 量 建 立 的 电 源 单 元 (CS) 反 映 各 电 源 向电网的注入功率,由电源、电源的接入点及连接线 构成。本文以系统单元的有功功率平衡来进行讨论。
分布式发电条件下的配电网孤岛划分算法
![分布式发电条件下的配电网孤岛划分算法](https://img.taocdn.com/s3/m/202e3374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ab.png)
分布式发电条件下的配电网孤岛划分算法1. 本文概述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 DG)已成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布式发电的接入给配电网的运行和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配电网发生故障时,如何有效地将含有分布式电源的孤岛划分出来,保证孤岛内用户的持续供电,同时防止故障扩散,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分布式发电条件下的配电网孤岛划分算法,以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本文将对分布式发电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在配电网中的作用进行介绍,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接着,本文将分析配电网孤岛划分的重要性,以及传统孤岛划分方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研究基于智能算法的配电网孤岛划分方法,包括启发式算法、优化算法以及人工智能算法等,并分析其优缺点。
本文还将对配电网孤岛划分算法的实现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包括孤岛检测、孤岛划分、孤岛优化等关键步骤。
同时,本文将对所提出的孤岛划分算法进行仿真验证,以验证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解决分布式发电条件下的配电网运行和管理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
1.1 分布式发电的背景与意义分布式发电是指在电力系统的配电网侧,通过小规模、分散式的发电设备,如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微型燃气轮机等,就近向用户供电的一种发电方式。
随着能源结构的转型和电力系统的现代化,分布式发电逐渐成为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
在分布式发电条件下,配电网的运行和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分布式发电的接入增加了配电网的复杂性,需要更加精细和智能的管理策略来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
另一方面,分布式发电也为提高电网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可持续性提供了新的可能。
分布式发电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当主电网发生故障时,配电网可以利用分布式发电资源形成孤岛运行,继续为局部区域供电,从而减少停电的影响。
这种孤岛运行模式在提高供电可靠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多微网配电系统的分层孤岛运行及保护控制
![多微网配电系统的分层孤岛运行及保护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e6633333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2b.png)
多微网配电系统的分层孤岛运行及保护控制一、本文概述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微网配电系统已成为现代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微网配电系统由多个微网组成,每个微网可以独立运行,也可以在必要时与其他微网或主网进行互联。
这种系统的灵活性使得它能够在不同运行条件下实现优化运行,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然而,多微网配电系统的复杂性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在孤岛运行模式下,如何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保护控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研究多微网配电系统的分层孤岛运行及保护控制策略。
介绍了多微网配电系统的基本结构和运行特点,包括微网之间的互联方式、能量管理策略等。
然后,重点分析了分层孤岛运行模式下的系统稳定性问题,包括电压波动、频率偏移等,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保护控制策略,包括故障检测、隔离和恢复等,以确保系统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准确地响应。
本文的研究内容对于提高多微网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和优化分层孤岛运行模式下的系统性能,可以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提出的保护控制策略可以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对于推动多微网配电系统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未来,随着可再生能源的进一步普及和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微网配电系统将在电力系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因此,深入研究多微网配电系统的运行特性和保护控制策略,对于实现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多微网配电系统概述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分布式发电技术的日益成熟,多微网配电系统逐渐成为了现代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微网配电系统由多个微电网组成,每个微电网都可以独立运行,也可以与主网或其他微电网进行互联。
这种系统结构不仅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还有助于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和高效利用。
多微网配电系统的主要特点包括:一是灵活性高,每个微电网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独立运行或并网运行;二是可靠性强,当一个微电网发生故障时,其他微电网可以迅速接管负荷,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三是可再生能源接入方便,微电网可以接入风能、太阳能等多种可再生能源,提高电力系统的清洁度和可持续性。
几种常见的孤岛检测方法
![几种常见的孤岛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41d30fea1c7aa00b52acb91.png)
几种常见的孤岛检测方法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摘要:关键词:孤岛是指当电网由于电器故障、误操作或自然因素等原因中断供电时,发电系统未能及时检测出停电状态并脱离电网,使发电系统和周围的负载组成一个电力公司无法控制的自供给供电系统。
发电系统并网运行时如果处于孤岛状态将会对设备造成损坏,影响电力系统安全正常运行,严重时甚至可能威胁线路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因此,研究孤岛检测方法及保护措施,将孤岛产生的危害降低到最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分布式同步发电机孤岛的本地检测基于频率的无源孤岛检测方法分布式发电系统与大电网并网运行时,频率基本不变。
当孤岛形成时,电源与负载之间可能存在严重的功率失衡,系统的频率会发生变化,因此可通过测量频率偏差和变化速率探测孤岛。
基于频率检测的继电器可分为:频率继电器、频率变化率继电器(Rate ofChange of Frequency,ROCOF)和相位突变继电器(Vector Surge Relay,VSR)。
频率继电器测量DG端电压的频率,根据频率是否高于或低于频率阈值来检测孤岛。
当孤岛中有多个分布式发电机时,频率继电器可能互相干扰,影响其它继电器测量准确性;该方法NDZ很大,如果孤岛中负荷功率缺额低于10%-30%,则不能有效地检测到孤岛。
ROCOF测量发电设备的频率变化率。
频率变化率的阈值一般整定在Hz/ Hz/s之间。
ROCOF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具有最小电压闭锁功能,如果电压低于,ROCOF输出的跳闸信号将被闭锁,可避免当发电机处于启动或短路时,ROCOF受到干扰信号的激励而误动作。
三种继电器中ROCOF非检测区最小,灵敏度最高,但也最容易产生误动作。
VSR检测发电机端电压波形与参考电压波形之间的相角偏移。
此方法也可通过测量频率来间接实现。
阻抗测量孤岛检测阻抗测量孤岛检测法是当分布式发电系统与电网并网时,发电机端的等效阻抗很小,而当孤岛时等效阻抗很大,通过检测电阻的变化就能检测到系统是否处于孤岛状态。
考虑微网出力不确定性的配电网孤岛划分
![考虑微网出力不确定性的配电网孤岛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6466f012581b6bd97f19eaa2.png)
中图 分 类 -  ̄ - : T M 7 1 1
文献 标 志 码 : A
考 虑微 网出力不 确定性 的配 电网孤 岛划 分
张佳 羽 , 一 , 郭力萍z , 王维栋z , 王洋z , 胡 志帅
( 1 . 乌兰察布 电业局 , 内蒙古 乌兰察布 0 1 2 0 0 0 ; 2 . 内蒙古工业大学 电力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 1 0 0 8 0 )
保证孤岛运行的最优性、 安全性和经济 性。文献『 1 2 ] 通 过 提 出一 种基 于有 向 图的配 电 网结 构模 型 , 保 证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5 1 3 6 7 0 1 1 ) 。
P r o j e c t S u p p o r t e d b y t h e Na t i o n a l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F o u n d a t i o n ( 5 1 3 6 7 0 1 1 ) .
网在部分设备发生故障的情况下 , 可以先充分利用独 立电源能够独立供 电的特性进行孤岛划分 , 恢复失 电区 域 的部 分 负 荷 ,之 后 再 通 过联 络 开 关 进 行 重
构, 如 此能 够 有 效 减 小 故 障期 间 的损 失 , 所 以对含 源 配 电网孤 岛划分 的研究具 有 重要 意义 。
射状约束 的编码修复方法 。 采用拉丁超立方进化算法求解考
虑微网出力不确定性 的配 电网孤 岛划分方 案 ,在得 ̄ J l P a r t e o 非劣解集的基础上 , 以模糊商权方法统筹主观权重和客观权 重, 确定失 电量 和不可靠度 的综合权 重 , 决 策得到最优 孤岛
划分方案 , 使得孤 岛划分方法更具 一般性 , 并且能够 针对不
微网孤岛模式下负荷分配的改进控制策略
![微网孤岛模式下负荷分配的改进控制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cae5e178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35.png)
微网孤岛模式下负荷分配的改进控制策略一、概述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电网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孤岛运行模式下的负荷分配控制策略日益受到关注。
微电网孤岛运行模式是指在主电网断开连接的情况下,微电网内部各分布式电源(DG)能够独立地为网内用户提供电能,保持系统的稳定运行。
由于分布式电源的分散性和多样性,如何在孤岛模式下实现各DG的并联协调控制,合理分配负荷,保证孤网稳定运行,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负荷分配控制策略往往无法适应微电网孤岛运行模式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难以保证电源与负荷之间的功率平衡。
本文旨在研究微网孤岛模式下负荷分配的改进控制策略,通过引入新的控制算法和参数优化方法,提高负荷分配的精确度和稳定性,为微电网的孤岛运行提供更为可靠、高效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首先分析微电网孤岛运行模式下的负荷特性及DG的控制需求,然后针对传统控制策略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虚拟阻抗和下垂控制的改进控制策略。
该策略通过引入虚拟阻抗模型,模拟电力系统的复杂负载特性,并结合下垂控制算法,实现DG之间的无功均分和负载平衡。
本文还将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并探讨其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前景和局限性。
通过对微网孤岛模式下负荷分配的改进控制策略的研究,本文旨在为微电网的孤岛运行提供更为可靠、高效的控制方法,推动微电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 微网孤岛模式的定义与重要性微网孤岛模式,指的是当主电网因故障或维护等原因与微电网断开连接时,微电网能够维持其内部电力供应的独立运行状态。
在这一模式下,微电网内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如风力发电机、太阳能光伏板等)以及储能设备(如蓄电池组、超级电容器等)将协同工作,确保为微网内的用户提供持续、稳定的电力供应。
微网孤岛模式的重要性在于其提供了电力供应的冗余性和可靠性。
在传统的电网结构中,一旦主电网发生故障,往往会导致大面积的停电,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配电网孤岛动态划分方法
![配电网孤岛动态划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8aaaa40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08.png)
专利名称:配电网孤岛动态划分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史伟,陈虹,杨晓林,戴黎明,戚星宇,陆芸,王数,承昊新申请号:CN202111345977.3
申请日:20211115
公开号:CN113972693A
公开日:
2022012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网孤岛动态划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孤岛划分模型,所述孤岛划分模型包括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其中,所述目标函数以配电网恢复供电的总负荷最大为目标,所述约束条件包括所述配电网的系统运行约束和考虑时序特性的分布式电源输出约束;求解所述孤岛划分模型以实现所述配电网的孤岛动态划分。
本发明能够对孤岛划分方式进行实时的优化,增强了配电网系统的弹性,使得配电网具有更大的总恢复负荷电能、更高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
申请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常州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地址: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局前街27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陈红桥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通过合理的孤岛划分实现孤岛区域内负荷的恢复供电
![通过合理的孤岛划分实现孤岛区域内负荷的恢复供电](https://img.taocdn.com/s3/m/0357757b58fb770bf78a557c.png)
通过合理的孤岛划分实现孤岛区域内负荷的恢复供电一、研究背景近年来配电系统中分布式电源(DG)渗透率不断提高。
通过广泛接入DG来满足日益增长的负荷需求、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综合利用能力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003年制定的有关标准IEEEStd15472003支持DG通过协调控制等技术手段孤岛运行。
2011年修订的IEEEStd1547.42011将微网的定义延伸到了含DG的配电系统中,并将DG渗透率较高的配电系统看成由多个基于DG协调控制体系的微网组成;具有并网模式、孤岛模式等多种运行模式。
当配电区域因故障等原因与上级电网脱离时,通过合理的孤岛划分可以实现孤岛区域内负荷的恢复供电,提高供电可靠性,同时为故障检修预留充足的时间。
现有的孤岛划分策略,主要是以负荷恢复总量最大化为目标,兼顾重要负荷恢复量等因素;所采用的划分模型都是以描述孤岛内功率平衡、孤岛运行时的网络结构为主体。
现有文献大多未考虑联络开关的可操作性,且未能给出从配电网结构模型上保证孤岛区域辐射状运行的严格方法。
求解算法以启发式搜索算法和智能算法为主。
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引入虚拟节点和虚拟需求两个概念,提出了一种基于有向图的支路方向可变的配电网结构模型;给出了考虑联络开关可操作性、负荷重要等级、负荷可控性以及DG运行特性对孤岛运行的影响的孤岛划分新策略,并将其转化成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问题。
二、含DG配电网的结构建模配电网常采用闭环设计开环运行的方式。
因此,进行配电网孤岛划分时需要保证孤岛区域辐射状运行结构。
本文借鉴图论中有向图的概念,提出一种基于有向图的配电网结构模型,严格保证孤岛运行区域的连通性和辐射状结构。
本文采用树形结构描述配电网正常情况下的辐射状运行结构;将配电网描述成以母线为节点、供电线路为边的树。
首先,定义了虚拟节点和节点虚拟需求两个概念。
虚拟节点具有如下性质:①该节点是一个虚拟的独立于配电网节点外的节点,仅通过可开断的虚拟支路与配电网中各个DG节点相连;。
主动配电网供电恢复过程中的孤岛划分及并网方法
![主动配电网供电恢复过程中的孤岛划分及并网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e5463c5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a5.png)
主动配电网供电恢复过程中的孤岛划分及并网方法戴志辉;王旭;陈冰研【摘要】制定主动配电网供电恢复策略时,充分利用分布式电源(DG)的发电能力,对于扩大恢复面积、提高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基于广度优先算法、考虑DG运行特性和备用容量的动态孤岛划分策略,设计了馈线自动化终端(FTU)并网功能模块校验并网条件,并利用改进恒压、恒频控制策略(V/f)快速调节不满足并网条件的DG,使其重新并网.仿真验证表明,综合DG运行特性和备用容量的孤岛划分策略能更有效地保证孤岛运行的稳定性和电压、频率等调节的实现.FTU同期并网控制功能和改进V/f控制策略的协调配合,有助于实现DG孤岛快速、稳定并网运行.【期刊名称】《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年(卷),期】2018(030)009【总页数】7页(P1-7)【关键词】供电恢复;孤岛划分;同期并网;改进V/f控制策略【作者】戴志辉;王旭;陈冰研【作者单位】河北省分布式储能与微网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071003;河北省分布式储能与微网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071003;河北省分布式储能与微网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071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7随着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日益严峻,分布式电源DG(distributed generation)及其并网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具有主动控制和能量管理、高DG渗透率的主动配电网成为配电网建设和研究的热点。
目前还在致力于突破DG与配网接口、继电保护与控制以及DG运行效率的研究。
DG的存在及其主动参与加剧了供电恢复问题的复杂性[1],研究DG孤岛划分策略、恢复并网方法,提高用户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系统正常运行时,主电网对并网的各类DG具有电压、频率支撑作用。
当系统故障时:若为DG故障,系统的断路器动作,跳开故障DG;若为线路故障,则DG 有并网、孤岛、停运3种运行模式。
供电恢复时,先孤岛划分、再实现除孤岛外剩余网络重构的供电恢复策略[2-3],充分利用了DG,但由于计划孤岛中未考虑DG备用容量和重并网等因素,不能保证孤岛区域稳定运行和恢复策略最优。
考虑负荷管理影响的配电网孤岛划分方法
![考虑负荷管理影响的配电网孤岛划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9a694c4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8a.png)
考虑负荷管理影响的配电网孤岛划分方法程寅;周步祥;林楠;王学友【摘要】采用改进的邻接矩阵模型,通过对含分布式电源DG的配电网系统进行合理的简化假设,实现了对配电网网架结构的参数化运算.充分考虑负荷管理对孤岛划分的影响,根据孤岛运行时的功率平衡等要求以及优先保证重要负荷的供电等原则,依据定义的“负荷顺序”采用启发式的搜索策略,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可行的孤岛划分方案,包含DG的配电网合理运行、规划和改造提供依据.该方法适合计算机编程,且充分考虑了孤岛划分问题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约束条件.通过配电网IEEE34节点测试馈线的仿真结果,说明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并证明负荷管理对孤岛划分的影响.%To realize the parametric operations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 frame, the improved model of adjacent matrix is used and some reasonable simplifications and hypotheses are made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 with DGs. The proposed algorithm fully considers the influence of load management.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power balance under island operation and the principle of priority for the important loads, based on self-defined 'Load-sequence', the heuristic search strategy is adopted to draft a feasible islanding scheme immediately, which provides the basis for reasonable operation, planning and reconstruction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with DGs. The proposed method is suitable for computer programming, various constrains which may appear during the islanding process are also fully considered. Simulation results on the IEEE 34 node test feeder show the correctness and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method and the influence of load management on the islanding process is verified.【期刊名称】《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年(卷),期】2012(024)003【总页数】7页(P101-106,115)【关键词】配电网;分布式电源;孤岛划分;邻接矩阵;负荷管理【作者】程寅;周步祥;林楠;王学友【作者单位】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成都610065;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成都610065;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成都610071;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成都61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15智能电网是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智能电网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分布式电源的大量接入和充分利用[1,2]。
配电系统的孤岛运行与保护控制
![配电系统的孤岛运行与保护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3fc6f3e4aaea998fcc220ee5.png)
配电系统的孤岛运行与保护控制摘要:负荷及微网组合成多用户孤岛,在加上孤岛组合具有不克定性和多样化,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中,不仅要考虑单个微网运行方式,还要研究如何确定组合孤岛的范围、孤岛的运行方式及多分布式电源和多微网的共同作及相互影响。
从而充分发挥分布式电源的积极作用,提高系统的供电质量和安全可靠性。
关键词:组合孤岛;保护控制;计划孤岛运行;非计划孤岛运行0、引言随着现代社会对能源需求的增加,可供利用的煤炭、石油等一次能源越来越少,而且发电过程中煤炭的燃烧、石油产生的废气和废物都严重污染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危害。
为了保护环境、避免能源危机,建立可再生能源等新型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体系是迫在眉睫。
大电网与分布式发电(DG)相结合电力专家认为是能够节省投资、降低能耗、提高电力系统性和灵活性的方要方式。
1.分布式发电与孤岛的定义及分类分布式发电与传统集中式发电的主要区别在于其规模较小且靠近用户,可以直接向其附近的负荷供电或根据需要向电网输出电源将分布发电定义为“非经规划的或非中央调度型的电力生产方式,能常与配电网连接,一般发电规模小于50-100MW”。
根据所使用一次能源的不同,分布式电源可分为:1)基于化石能源的DG,如往复式发动机、微型燃气轮机、燃料电池等;2)基于可再生能源的DG,如光伏电池、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和生物质能发电等;3)基于电能存储的混合式DG,如热电联产的多目标分布式供能系统。
2.形成孤岛的原因DG的系统受至扰动引起跳闸以后,可能使包含有一个或几个DG的一部分配网与主系统分开,变成一个电气上的“孤岛”。
分布式发电孤岛其实是指包含DG和负荷的孤立的有源配电网,而形成孤岛的原因主要有:①并网设备故障。
一般情况下,DG是通过并网线连接在低压母线或T接于馈电线路上。
在辐射状网络中,并网线或并网开关成为DG与外界的唯一联系。
并网线故障将引起线路保护动作,跳开故障线路或其后备保护范围内的线路。
配电网孤岛划分的启发式方法
![配电网孤岛划分的启发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fa8201e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08.png)
配电网孤岛划分的启发式方法
端木浚程;袁越
【期刊名称】《电测与仪表》
【年(卷),期】2023(60)3
【摘要】随着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渗透性越来越强,提高配电网的自我修复能力是完善智能电网体系的重要环节,而电力孤岛划分是配电网自愈的核心技术。
文中引入了含DG配电网的有根树模型,构建了孤岛划分问题的数学模型。
基于配电网孤岛划分的主要原则,分析了负荷供电恢复路径的选择方法,创新性地提出了孤岛圈和供电恢复系数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一套新的孤岛划分的启发式规则,提出了“缩圈法”这一新的孤岛搜索方法。
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该方法能更迅速有效地解决含DG配电网的孤岛划分问题。
【总页数】7页(P26-32)
【作者】端木浚程;袁越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能源与电气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732
【相关文献】
1.计及柔性负荷的高比例风光渗透下配电网孤岛划分策略
2.计及孤岛划分和移动储能接入的配电网多故障恢复策略
3.主动配电网灵活孤岛划分与实时调度策略
4.计
及信息-能量耦合节点重要度的主动配电网灾后孤岛划分方法5.基于马尔科夫-蒙特卡洛法的配电网分时段孤岛划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孤岛控制算法
![孤岛控制算法](https://img.taocdn.com/s3/m/57bc4665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82.png)
孤岛控制算法
孤岛控制算法是一种用于控制孤岛运行的算法。
孤岛运行是指一个电网系统与主电网断开,独立运行的情况。
这种状况可能是由于电网故障、计划停电或者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
孤岛控制算法的目标是在孤岛运行期间,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孤岛控制算法的一般步骤,仅供参考:
1. 检测孤岛:首先需要检测到孤岛的存在。
这通常通过监测电
网的频率、相位、电压等参数来完成。
当这些参数发生异常变化时,可能表明电网已经进入孤岛运行状态。
2. 隔离孤岛:一旦检测到孤岛,需要尽快将其与主电网隔离,
以防止对主电网造成影响。
这可以通过操作继电器、断路器等设备来实现。
3. 频率和电压调节:在孤岛运行期间,需要确保电力系统的频
率和电压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这通常通过调节发电机组的出力来实现。
如果频率过高或过低,可能需要通过增加或减少发电机组的出力来调整。
同样,如果电压过高或过低,可能需要通过调节变压器的分接头或者发电机组的励磁电流来调整。
4. 负荷管理:在孤岛运行期间,需要对负荷进行管理,以确保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这可能包括对部分非关键负荷进行切除,或者对一些大负荷进行转移。
5. 恢复并网:当电网故障排除后,需要将孤岛重新并入主电网。
这需要操作相应的开关设备和保护装置,确保并网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孤岛控制算法通常需要结合电网的实时数据和系统的状态信息来进行决策和控制。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各种不确定因素和突发情况,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虑负荷管理影响的配电网孤岛划分方法程 寅1,周步祥1,林 楠2,王学友1(1.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成都610065;2.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成都610071)摘要:采用改进的邻接矩阵模型,通过对含分布式电源DG的配电网系统进行合理的简化假设,实现了对配电网网架结构的参数化运算。
充分考虑负荷管理对孤岛划分的影响,根据孤岛运行时的功率平衡等要求以及优先保证重要负荷的供电等原则,依据定义的“负荷顺序”采用启发式的搜索策略,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可行的孤岛划分方案,包含DG的配电网合理运行、规划和改造提供依据。
该方法适合计算机编程,且充分考虑了孤岛划分问题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约束条件。
通过配电网IEEE34节点测试馈线的仿真结果,说明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并证明负荷管理对孤岛划分的影响。
关键词:配电网;分布式电源;孤岛划分;邻接矩阵;负荷管理中图分类号:TM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8930(2012)03-0101-07Islanding Method in Distribution Networks with theConsideration of Load ManagementCHENG Yin1,ZHOU Bu-xiang1,LIN Nan2,WANG Xue-you1(1.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65,China;2.Sichuan Electric Power College,Chengdu 610071,China)Abstract:To realize the parametric operations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frame,the improved model of adjacentmatrix is used and some reasonable simplifications and hypotheses are made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 with DGs.The proposed algorithm fully considers the influence of load management.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power balance under island operation and the principle of priority for the important loads,based on self-defined'Load-sequence',the heuristic search strategy is adopted to draft a feasible islanding scheme immediately,whichprovides the basis for reasonable operation,planning and reconstruction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with DGs.Theproposed method is suitable for computer programming,various constrains which may appear during the islan-ding process are also fully considered.Simulation results on the IEEE 34node test feeder show the correctnessand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and the influence of load management on the islanding process is veri-fied.Key words:distribution network;distributed generation;islanding scheme;adjacent matrix;load management 智能电网是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智能电网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分布式电源的大量接入和充分利用[1,2]。
孤岛是配电网引入DG以后出现一种新的运行方式,在IEEE1547-2003标准中已经不再禁止有意识的孤岛的存在,而是鼓励供电方和用户通过技术手段实现DG的孤岛运行,通过合理计划形成的孤岛可以保证重要负荷的供电,减小停电面积,提高供电可靠性,保证电能质量,这有利于电网的可靠运行和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发展[3~6]。
需求侧管理技术是智能电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我国正在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并将大量配置相应的负荷管理系统[7]。
负荷管理作为需求侧第24卷第3期2012年6月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Proceedings of the CSU-EPSAVol.24No.3Jun. 2012 收稿日期:2011-05-23;修回日期:2011-08-08管理的一项基本工作,对配电网孤岛划分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尝试将某负荷加入孤岛时,其同段母线或同一线路分段中的不可控负荷(未装备负荷控制终端的负荷)也将被加入到孤岛范围内,影响孤岛内负荷总量,除此之外,在孤岛划分时,有选择性的关闭一些可控负荷,也可以扩大孤岛范围或更好地满足重要负荷的供电,从而影响孤岛划分结果。
在现有的孤岛划分和孤岛搜索方式中,文献[8,9]介绍了一种基于有序二元决策技术,分阶段在线搜索孤岛区域的方法,但配电网中的DG孤岛与输电系统中的孤岛有所不同[10]。
文献[10]提出的基于有根树的孤岛搜索方法只能应用于辐射状结构的配电网中,不适用于环网结构。
文献[11]将负荷全部处理为可控负荷,在搜索最小生成树的过程中,未考虑同段母线或同一线路分段中的不可控负荷对孤岛内负荷总量的影响。
文献[6]定义了负荷单元的概念,将负荷单元中的全部负荷视为不可控负荷,以负荷单元为单位进行孤岛的扩大融合,未考虑负荷的可控性对孤岛划分的影响。
在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的前提下,本文根据实际用电的需求,充分考虑负荷管理对孤岛划分的影响,提出了孤岛划分的原则和孤岛划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约束条件。
采用改进的邻接矩阵模型,通过构造支路状态矢量,与关联矩阵结合来反映配电网网架结构的变化,并利用了邻接矩阵连通性的传递性质,实现了对孤岛的拓扑辨识。
1 孤岛划分问题的数学模型孤岛划分属于非线性、多目标、不可微的约束组合化问题。
孤岛划分的约束涉及电气约束、运行条件约束和网络结构约束[12],并且应考虑系统中重要负荷的用电需求,因此本文在确定孤岛方案时,主要考虑以下两方面的原则:①在满足孤岛内总负荷不超过DG总发电容量的前提下,使孤岛包含的负荷总量尽可能最大;②孤岛包含的重要负荷总量尽可能最大。
目标函数考虑划分组合使所有孤岛集合中的负荷单元的负荷加权和最大,即恢复负荷供电率最高。
孤岛划分问题的数学描述如下。
目标函数为J=max∑k∈NLλkSL,k(1)式中:NL为孤岛内所有负荷节点的集合;SL,k为k节点的负荷总量;λk为k节点的重要系数,对应负荷的等级属性,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λk越大越能体现负荷在目标函数的重要性,有利于该负荷包含于孤岛方案中。
如本文算例中重要负荷和一般负荷λk分别取为5和1。
孤岛划分还应考虑电气约束和运行条件约束,其约束条件为f(V)=0(2)Vmink<|Vk|<Vmaxk(3)PminG,k≤PG,k≤PmaxG,k(4)QminG,k≤QG,k≤QmaxG,k(5)|Ik|≤Imaxk(6)式中:f(V)为潮流平衡方程;Vk为节点k的电压幅值;PG,k和QG,k为节点k发电机总有功/无功出力;Ik为注入节点k的电流。
2 基于邻接矩阵的拓扑描述邻接矩阵使用节点-支路关联矩阵和支路-节点关联矩阵表示配电网络的基本拓扑结构[13]。
图1为一典型配电网接线。
图1 典型的配电网络接线Fig.1 Typ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把配电网中的电源,母线,用户映射为拓扑图中的节点,节点之间的开关和线路等设备映射为拓扑图中的支路,可得节点-支路的关联矩阵,aij=1表示节点i与支路j连通,开关全部闭合的矩阵A0称为原始节点-支路关联矩阵。
此类关联矩阵包括由其计算得到的邻接矩阵和全连通矩阵皆为布尔型矩阵,遵守布尔运算法则[14]。
如果网络中某些开关因故障或其他原因断开,如图1所示,此时对应的节点-支路关联矩阵A称为当前节点-支路关联矩阵。
·201·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第24卷A0=1 0 0 0 0 0 0 0 00 0 1 0 0 0 0 0 01 1 0 1 0 0 0 0 00 0 0 1 1 1 0 0 00 0 0 0 1 0 0 0 00 0 0 0 0 1 0 0 00 1 1 0 0 0 1 0 00 0 0 0 0 0 1 1 10 0 0 0 0 0 0 1 0熿燀燄燅000000001A=1 0 0 0 0 0 0 0 00 0 1 0 0 0 0 0 01 0 0 1 0 0 0 0 00 0 0 1 1 1 0 0 00 0 0 0 1 0 0 0 00 0 0 0 0 1 0 0 00 0 1 0 0 0 1 0 00 0 0 0 0 0 1 1 10 0 0 0 0 0 0 1 0熿燀燄燅0 0 0 0 0 0 0 0 1定义支路状态矢量S=[sj](7)支路j正常运行时,sj=1,因故障或其他原因停运时,sj=0。
如图1所示,s2=0,此时有S=[1 0 1 1 1 1 1 1 1]A就是A0的每一行与S的各个对应元素进行“与”运算后得到的。
显然,也可以定义支路-节点关联矩阵B=[bij](8)则有A=BT(9) 定义矩阵C=A∧B(10)则矩阵C表示网络图中节点与节点间的邻接关系。
根据连通性的传递性,Cij表示节点i与节点j的连通性,C经过n-1次(n为节点数)自乘可得到全连通矩阵为T=C9=C^C^C…^C=101111000010000111101111000101111000101111000101111000010000111010000111010000111熿燀燄燅010000111根据全连通矩阵T和全连通矩阵行比较法[14]可得到配电网连通区域为(1,3,4,5,6)和(2,7,8,9,10)。
本文通过把实际配电网抽象为拓扑网络,通过定义的节点-支路关联矩阵和支路状态矢量计算得到的全连通矩阵T反映出配电网结构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