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对平等的认识
“等贵贱”是历代草根 阶层的美好理想,是社 会主义的根本追求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人 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 平等。还规定男女之间,各 民族之间都是平等的
平等主要是法 律上的平等
平等的地位: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看图片·同等情况中找平等
同工同酬
城乡同票同权
风筝断线前:乞求天 空能让自己挣脱那根 线,让自己不再被束 缚(自由是有限制的)
风筝断线后:没来及拥抱 蓝天,就一头栽了下来, 再也无法飞了(无限制的 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
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
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小 结
2 为什么自由要受到必要的限制?
7.1
自由平等 的真谛
看教材P96“自由的对话”·思考你同意谁的观点?并 说说你对自由的认识
小蕊:“自由就是想说什么就说 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大海:“自由应该是完全由自己 做主,生活中怎么有那么多规矩 和限制?
阿梅:“自由就是做法律不禁止 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不同意。无限制的自由可能 会触犯法律
(1)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2)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 与伤害。
看教材P97“网络世界自由的边界”·谈感悟
孙某和某公司利用 网络发布侵害某死 者名誉的言论
死者家属将孙 某和该公司诉 至法院
法院判决被告赔礼道歉, 消除影响,赔偿死者家 属精神损害抚慰金
心和爱护,这也是对宪法精神和平等原则的体现和尊重
看教材P99圆桌会议和宪法规定· 说说一再强调的是什么?
圆桌会议在席位上不分尊卑主次,与会 者围圆桌而坐,都以平等身份参加会议,体 现了平等原则和协商精神。圆桌会议已成为 国际和外交会议的一种重要形式。
《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说明了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各项权利
看《宪法》和《兵役法》的规定·这说明了什么?
《宪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兵役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 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本法的规定服兵役。
说明了公民都一律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各项义务
人们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里,充分自由地行动,拥有 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
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小 1 自由的意义是什么? 结
(1)对个人:拥有自由,能增强个人的 幸福感。 (2)对社会:拥有自由,能激发每个人 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看教材P97·谈谈挣脱束缚的风筝“无力回天”说明了 什么?
课堂小结
自由的意义
自
无法治不自由
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由
自由法律之内的自由
平
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等
的
法律意义上平等的含义
真 谛 法眼看平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
课堂 练习
例1 “过度的自由实际上是在提倡野蛮。”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
的有( A )
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②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③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④拥有自由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武之地。
奋战在一线的英雄们辛苦了, 希望你们能脱下防护服,挣脱 “束缚”。大家一起加油。
想自由自在地出 门逛街,吃饭, 看电影(渴望自 由地行动)
真想呼吸外面 自由的空气( 渴望自由地行 动)
希望能早点复工,工 作的时候才感觉自己 有用武之地(自由能 增强个人的幸福感, 实现个人的价值)
希望一线的英雄们 能脱下防护服,挣 脱“束缚”(摆脱 限制,激发每个人 的活力,推动社会 进步)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对平等的含义的认识,依教材得知,①④观点错误,①每个公民享有同等的权利 , ④公民是相对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体现
“平等”原则的是 ( D )
①法不阿贵,绳不绕曲 ②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③王子犯法,庶民同罪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看《宪法》和《教育法》的规定·这说明了什么?
《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 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教育法》第九条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 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 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
说明了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 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
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小 结
6 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1)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 、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 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2)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 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 的特权。
网络空间的自由也是有限制的,也是法 律之内的自由,自由的边界主要是法律
小 结
3 自由的含义及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
(1)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 (2)自由主要主指要人是们指在除法了律法规律定,的还范有围纪内律,和依道照德自约己束意志活 动的权利。 (3)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 项权利。
不同意。自由不是为所欲为, 是受限制的、相对的
赞成。自由是法律范围内的 自由
无法 治不 自由
看材料网友们疫情期间在家隔离的真情实感·谈谈自 由的意义
我希望疫情早点过去,山河无恙,国 泰民安,我想自由自在地出门逛街,
吃饭,看电影。
好久没有呼吸外面的空气了, 啊……我真想要自由啊!
这个假期很长也很荒废,我希望能早 点复工,工作的时候才感觉自己有用
G20杭州峰会主会场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 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小 结
5 怎样正确认识平等?
①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②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其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 的基本原则之一。
阅读法律规定·思考法治和自由的关系
《宪法》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 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三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第四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集会游行示威法》第四条 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的 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 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第五条 集会、游行、示威应当和平地进行,不得携带武器、管制刀 具和爆炸物,不得使用暴力或者煽动使用暴力。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
看法律规定·说明了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 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民事主体在民事 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民事主体 的财产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条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 平等。不允许宪法和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平等的认识。①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②观点不符合题意, 是指对自己要严格,对他人要宽容,排除;③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 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④观点不符合题意,体现的是学会换位思考;故正确答案为D。
谢谢观赏!
Thank you for watching.
小 结
4 法治与自由有什么关系?
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②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 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 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 ③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 底线才享自由。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自由是有界限的。依据教材所学,①②③都是自由的界限,④是指自由的意义, 故不选;故正确答案为A。
课堂 练习
例2 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指( B )
①每个公民享有同样的权利 ②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③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④公民是完全绝对平等的 A.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教育公平
城乡平等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权利上的平等)
看图片·特殊情况中发现平等
老人在乘坐公共交通 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 和得到特殊关照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 保障残疾人平等参
学生实行生活补贴, 与社会生活、共享
保障其受教育权
社会物质文化成果
给生命让路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条件上的平等)。因为老人、儿童、孕妇、 残疾人等他们属于弱势群体,是需要帮助的特殊对象,所以 对他们给予“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对他们人权的尊重、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