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简介
美国的K·J·格厄姆和G·F·金尼研究了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环境中作业的危险性,提出了以所评价的环境与某些作为参考环境的对比为基础,将作业条件的危险性作应变量(D),事故或危险事件
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及危险严重程度(C)为自变量,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函数式。
根据实际经验,他们给出了3
个自变量的各种不同情况的分数值,采取对所评价的对象根据情况进
行“打分”的办法,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其危险性分数值,再在按经
验将危险性分数值划分的危险程度等级表或图上查出其危险程度的
一种评价方法。
一种评价方法。
赋分标准
赋分标准
赋分标准
①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L)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其实际发生的概率相关,绝对不
可能发生的概率为0,而必然发生情况的概率则为1。
但在考察一个
系统的危险性时,概率为0的情况不确切,因而人为地将事故发生的
可能性因素L的分数值取值范围为0.1-10,具体见下表:
事故发生可能性分值(L)
分值事故或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分值事故或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10* 完全会被预料到
完全会被预料到 0.5 可以设想,很不可能
可以设想,很不可能 6 相当可能
极不可能
相当可能 0.2 极不可能3 不经常,但可能
实际上不可能
不经常,但可能 0.1* 实际上不可能1* 完全意外,极少可能
完全意外,极少可能
为“打分”参考点。
注:*为“打分”参考点。
②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 )
操作人员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受到伤害的可能性就越大,相应的危险性也越大。
具体打分标准见下表:相应的危险性也越大。
具体打分标准见下表: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分值(E )
分 值 出现于危险环境的情况
分 值 出现于危险环境的情况
10* 连续暴露连续暴露 2 每月暴露一次每月暴露一次 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1* 每年几次暴露每年几次暴露 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0.5
非常罕见地暴露非常罕见地暴露
注:*为“打分”参考点。
为“打分”参考点。
③事故发生可能造成的后果(C )
由于事故造成人员的伤害程度的范围很大,可以从需要治疗的轻伤至许多人同时死亡,具体的分数值范围见下表:伤至许多人同时死亡,具体的分数值范围见下表:
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可能结果的分值(C )
分 值 可能结果 分 值 可能结果 100* 十人以上死亡十人以上死亡 7 严重伤残严重伤残 40 数人死亡数人死亡 3 有伤残有伤残 15
一人死亡一人死亡
1*
轻伤、需救护轻伤、需救护
④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④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
在确定了上述三个因素的分数值后,其三者乘积即为总的危险分数值D 。
根据有关资料,将危险程度等级划分见下表:。
根据有关资料,将危险程度等级划分见下表:
危险程度分级
分 值 危险程度 分 值 危险程度 >320 极度危险极度危险 ≥70≥70-160 -160 显著危险显著危险 ≥160≥160-320 -320 高度危险高度危险 ≥20≥20-70 -70 比较危险比较危险 ≥70≥70-160 -160 显著危险显著危险
<20
稍有危险稍有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