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江花月夜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24 春江花月夜??
5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下边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滟滟(yàn)宛转(wǎn)芳甸(diān)霰(sàn)?
B.河畔(pàn)扁舟(biǎn)徘徊(huái)汀(tīnɡ)?
.化妆(zhuānɡ)潭(tán)碣石(ié)拂(fú)?
D.砧(zhān)潇湘(xiā)鸿雁(hónɡ)悬挂(xuán)
提示:A项中的“霰”读“xiàn”;B项中的“扁”读“pi ān”;D项中的“砧”读“zhēn”。
答案:
2.辨析字形并组词。
答案:惋惋惜?回迂回砧砧子偈偈子
婉委婉 ?徊徘徊玷玷污碣碣石
遏遏制
3.填空。
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_______。
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
作者是唐代人_______,初唐诗人。
与贺知、张旭、包融齐名,被誉为“吴中四士”。
他在诗风上厌恶
_______以的空洞艳体,追求_______,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
《春江花月夜》为(体裁)诗。
作者吸取了_______(朝代)民歌的内容形式,打破了六朝以宫体诗的空洞庸俗,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奠定了基础,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此诗的外在线索是______________,同时又以______________为景物描写的主体和引发感喟、抒写情思的依托,表里兼顾,情景交融,使全诗显得浑然一体。
答案:张若虚扬州六朝自由豪放乐府?南朝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月亮
10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春江花月夜》中贯穿全诗的中心景物是()?
A.江
B.月.花D.夜
提示:通读全诗即知,全诗几乎句句不离月。
由满月到斜月,写了一个时间变化过程,因而“月”是动景。
?
答案:B
2.借助月表现亲人间刻骨铭心的思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提示:注意“徘”“妆”的写法。
?
答案:“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3.“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写的景象是()?
A.月初升时
B.月高悬时.月西斜时D.月落时
提示:联系上下即知,上“海上明月共潮生”是说明月初升,后面从“皎皎空中孤月轮”起是写“月高悬时”的景象。
?
答案:A
4.如何理解“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提示:准确理解句子中的词语,然后联系中心分析句子的含意。
?
参考答案:“谁家”“何处”系泛指,包括天下所有有家不能归的游子与空栖玉楼的思妇。
这里逐步接近主题,引出主题。
既然月是团圆的象征、爱情的象征,那么在春、江、花、月、夜中,月成为思妇与游子相思的媒介和纽带就最自然和恰当的了。
5.“落月摇情满江树”有什么含意?
提示:此句很值得品味。
“摇情”即激荡情思。
?
参考答案:月已落天欲明,游子只有把自己深深的思念寄托在月亮余辉下的江树上。
不写人情而写月情,余韵袅袅,意味无穷。
游子无边的惆怅、诗人无限的同情尽在其中矣。
6.理解《春江花月夜》全诗。
?
提示:根据标题“春江花月夜”着重理解五种景物。
找出五种景物的主体,并随月升至月落,体现一个动态的过程。
从“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理解人生哲理。
?
参考答案:诗歌标题是“春江花月夜”,但诗歌描写的
主体不是这五种景物。
全诗紧扣的背景是春、江、花、月、夜,而又以月为主体。
“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诗情随着月轮的升落而起伏曲折。
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
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云、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
快乐时光
捡回生命
甲:“这次闹水灾,音乐救了我一命,音乐真宝贵啊!”?
乙:“哦!是人家听见你美妙的歌声,就救你了吗?”?
甲:“不,当我被洪水冲走时,刚好我的钢琴漂过,我就爬上去了。
”
30分钟训练 (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字,完成1~4题。
?
______________,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
1.在画横线处填上相应的句子。
答案:春江潮水连海平
2.这八句属于_______描写,由_______到_______,由_______及_______,笔墨逐渐凝聚在_______上了。
提示:整体把握选内容。
?
答案:景物大小远近一轮孤月
3.体会加点的“生”字的好处。
提示:把“生”字放在诗句里理解。
?
参考答案: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
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活泼的生命。
4.概括本段的中心内容。
?
提示:要充分考虑每句话的意思,因为这五种景色都涉及到了。
?
参考答案: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
(二)阅读下面的字,完成5~8题。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5.《水调歌头》作者苏轼,字_______,号_______,_______朝杰出的_______家,他与其父_______、其弟_______合称“_______”。
答案:子瞻东坡居士宋学苏洵?苏辙? 三苏
6.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
(1)把酒问青天()
(2)我欲乘风归去()?
(3)琼楼玉宇()
(4)高处不胜寒()?
(5)但愿人长久()
(6)千里共婵娟()
答案:(1)端、持?
(2)想要?
(3)美玉,泛指精美的东西?
(4)能承受、禁得起?
(5)希望?
(6)月亮
7.用“/”给下列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宜按意义单位划分)?
(1)明月几时有?
(2)何事长向别时圆
提示:把能组合成一个意思的词放在一起。
?
答案:(1)明月/几时/有?
(2)何事/长向/别时/圆
8.对《水调歌头》一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是全词的小序,表明作者写作时间、写作目的。
B.苏轼在这首词中表达了自己超脱的人生态度,没有一点淡淡的哀愁。
.这首词既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的理解,又表达了对苏辙的怀念之情。
D.作者借月之“阴晴圆缺”烘托人之“悲欢离合”,祝愿“人长久”。
提示:B项中应为“有一点淡淡的哀愁”。
?
答案:B
深层探究?
9.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春江花月夜》载于《乐府诗集》卷四十七。
这一卷收有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春江花月夜》共五家七篇,其中一篇就是张若虚的。
现将其余三人的《春江花月夜》录下:?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
?
林花发岸红,气色动江新。
此夜江中月,流光花上春。
分明石潭里,宜照浣纱人。
?
交甫怜瑶佩,仙妃难重期。
沉沉绿江晚,惆怅碧云姿。
初逢花上月,言是弄珠时。
?
请你把这些诗与本作一下对比,你觉得哪一首写得最好,并说说理由。
??
提示:答案不唯一,但一定要说清理由。
本题考查对课的深层理解,比如表现手法、内容等。
?
参考答案: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最好。
因为其余三人的《春江花月夜》只是写景,而且没有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动感,没有蕴涵人生哲理。
中考链接?
10.(安徽课改区中考) 下面几行字优美生动,你读一读,然后仿照前三行的句式,把第四行句子补写完整。
生命是盛开的花朵,绚丽多姿,灿烂芬芳;?
生命是隽永的诗篇,清新流畅,意蕴深长;?
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婉转悠扬;?
,汹涌澎湃,浩浩荡荡。
提示:切合“生命”话题,语意与后面字连贯,句式与前三句相同即可。
?
答案示例:①生命是奔腾的江河②生命是辽阔的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