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全册物理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贵州省毕节地区大方实验高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
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一小题4分;有的单项选择,有的多项选择,多项选择题,全对得4分,少选得2分,错选和多项选择不得分〕
1.〔4分〕〔2013秋•旌阳区校级月考〕17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根据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这里的实验是指“伽利略斜面实验〞,关于该实验,你认为如下陈述错误的答案是〔〕
A.该实验是一理想实验,是在思维中进展的,无真实的实验根底,故其结果是荒谬可笑的
B.该实验是以可靠的事实为根底,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
C.该实验否认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错误概念
D.该实验为牛顿第一定律的提出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
2.〔4分〕〔2011•河西区二模〕如下列图,质量均为m的A、B两球之间系着一根不计质量的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球紧靠竖直墙壁,今用水平力F将B球向左推压弹簧,平衡后,突然将F撤去,在这瞬间〔〕
①B球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
②B球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
③在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之后,A才离开墙壁
④在A离开墙壁后,A、B两球均向右做匀速运动以上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只有①B.②③C.①④D.②③④
3.〔4分〕〔2007春•岳阳期末〕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物体A,用轻绳通过定滑轮与质量为m的物体B相连接,如图a所示,物体A的加速度为a1;撤去物体B,对物体A施加一个与物体B重力相等的拉力F,如图b所示,物体A的加速度为a2,如此如下选项正确的答案是〔〕
A.a1=2a2B. a1=a2
C.a2=2a1D.以上答案都不对
4.〔4分〕〔2013秋•云城区校级期中〕质量为8×103kg的汽车以1.5m/s2的加速度加速,阻力为2.5×103N,那么汽车的牵引力是〔〕
A.2.5×103N B.9.5×103N C.1.2×104N D.1.45×104N
5.〔4分〕〔2008•宁夏〕一有固定斜面的小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球通过细绳与车顶相连.小球某时刻正处于图示状态.设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N,细绳对小球的拉力为T.关于此时刻小球的受力情况,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假设小车向左运动,N可能为零
B.假设小车向左运动,T可能为零
C.假设小车向右运动,N不可能为零
D.假设小车向右运动,T不可能为零
6.〔4分〕〔2012•银川校级三模〕如图甲所示,两物体A、B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对物体A 施加一水平力F,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两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且始终相对静止,如此〔〕
A.两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两物体沿直线做往复运动
C.B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始终与力F的方向一样
D.t=2s到t=3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7.〔4分〕〔2015春•毕节地区校级月考〕〔多项选择〕如下列图,当车厢向前加速前进时,物体M静止于车厢壁上,当车厢加速度增加时,如此〔〕
A.静摩擦力增加
B.车厢竖直壁对物块的弹力增加
C.物体M仍处于相对于车静止的状态
D.物体的加速度也增加
8.〔4分〕〔2015春•毕节地区校级月考〕从水平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空中运动后最后又落回地面,在空气对物体的阻力不能忽略〔假设阻力大小一定〕的条件下,以下判断正确的答案是〔〕
A.物体上升的加速度小于下落的加速度
B.物体上升的时间大于下落的时间
C.物体落回地面的速度小于抛出的速度
D.物体在空中经过同一位置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9.〔4分〕〔2013秋•海淀区校级期末〕如下列图,物体A、B相对静止,共同沿斜面匀速下滑,正确的答案是〔〕
A.A与B间没有摩擦力
B.B受到斜面的滑动摩擦力为m B gsinθ
C.斜面受到B的滑动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
D.B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
10.〔4分〕〔2015春•毕节地区校级月考〕如下列图,一个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内有一固定的竖直杆,在杆上套着一个环.箱和杆的质量为M,环的质量为m.环沿着杆加速下滑,环与杆的摩擦力的大小为f,如此此时箱对地面的压力〔〕
A.等于Mg B.等于〔M+m〕g C.等于Mg﹣f D.等于〔M+m〕g﹣f
11.〔4分〕〔2015春•毕节地区校级月考〕在升降机内,一个人站在磅秤上,发现自己的体重减轻了20%,于是他做出了如下判断中正确的答案是〔〕
A.升降机以0.8g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B.升降机以0.2g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C.升降机以0.2g的加速度减速上升
D.升降机以0.8g的加速度减速下降
12.〔4分〕〔2010秋•泉州校级期末〕如下列图为杂技“顶杆〞表演,一人站在地上,肩上扛一质量为M的竖直竹竿,当竿上一质量为m的人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时,杆对地面上的人的压力大小为〔〕
A.〔M+m〕 g﹣ma B.〔M+m〕 g+ma C.〔M+m〕 g D.〔M﹣m〕 g
二、填空题〔共15分;第9题6分,第10题9分〕
13.〔6分〕〔2015春•毕节地区校级月考〕体重500N的人站在电梯内,电梯下降时v﹣t图象如下列图.在如下几段时间内,人对电梯底板的压力分别为〔取g=10m/s2〕
①1﹣2s内,N1=N
②5﹣8s内,N2=N
③10﹣12s内,N3=N.
14.〔9分〕〔2009秋•醴陵市校级期末〕某同学在做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数据如表所示:
F/N 0.20 0.30 0.40 0.50 0.60
a/〔m•s﹣2〕0.11 0.19 0.29 0.40 0.51
〔1〕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所示的坐标中作出a﹣F图象;
〔2〕图象中斜率的物理意义是
〔3〕图象〔或延长线〕与F轴的截距的物理意义是;
〔4〕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kg.
三、计算题〔此题共小题,共43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8分〕〔2015春•毕节地区校级月考〕物体质量m=6kg,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与水平面成370角斜向上的拉力F=20N作用,物体以10m/s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求力F撤去后物体还能运动多远?
16.〔10分〕〔2012秋•河西区期末〕一水平的传送带AB长为20m,以2m/s的速度顺时针做匀速运动,物体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为0.1,如此把该物体由静止放到传送带的A端开始,运动到B端所需时间是多少?
17.〔9分〕〔2015春•毕节地区校级月考〕一质量为2.5t的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突然遇到紧急情况而刹车,但依然发生了事故.交警为了知道这辆汽车开始刹车时的速度,测量了汽车刹车以后继续滑行的距离〔由橡胶轮胎擦过路面留下的黑色痕迹可知〕,其值为15.0m;同时知道汽车在紧急刹车情况下所受的制动力为车重的0.6倍.试求汽车在刹车前的行驶速度.〔取g=10m/s2〕
18.〔16分〕〔2009•江苏〕航模兴趣小组设计出一架遥控飞行器,其质量m=2kg,动力系统提供的恒定升力F=28N.试飞时,飞行器从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设飞行器飞行时所受的阻力大小不变,g取10m/s2.
〔1〕第一次试飞,飞行器飞行t1=8s 时到达高度H=64m.求飞行器所阻力f的大小;
〔2〕第二次试飞,飞行器飞行t2=6s 时遥控器出现故障,飞行器立即失去升力.求飞行器能达到的最大高度h;
〔3〕为了使飞行器不致坠落到地面,求飞行器从开始下落到恢复升力的最长时间t3.
2014-2015学年贵州省毕节地区大方实验高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一小题4分;有的单项选择,有的多项选择,多项选择题,全对得4分,少选得2分,错选和多项选择不得分〕
1.〔4分〕〔2013秋•旌阳区校级月考〕17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根据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这里的实验是指“伽利略斜面实验〞,关于该实验,你认为如下陈述错误的答案是〔〕
A.该实验是一理想实验,是在思维中进展的,无真实的实验根底,故其结果是荒谬可笑的
B.该实验是以可靠的事实为根底,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
C.该实验否认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错误概念
D.该实验为牛顿第一定律的提出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
考点: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物体受到了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阻力.
物体绝对不受力的情况是不可能存在的,要想得到一个无阻力的外表,让小车运动得无限远只能靠理论推理.
解答:解:A、B、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是以可靠的事实为根底,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推理得出的结论,故A错误,B正确;
C、伽利略由此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故C正确;
D、该实验为牛顿第一定律的提出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牛顿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指出了物体运动的原因,即牛顿第一定律,故D正确.
此题选错误的,应当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就是学生对于物理常识的理解,这些在平时是需要学生了解并知道的,看的就是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掌握情况.
2.〔4分〕〔2011•河西区二模〕如下列图,质量均为m的A、B两球之间系着一根不计质量的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球紧靠竖直墙壁,今用水平力F将B球向左推压弹簧,平衡后,突然将F撤去,在这瞬间〔〕
①B球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
②B球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
③在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之后,A才离开墙壁
④在A离开墙壁后,A、B两球均向右做匀速运动以上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只有①B.②③C.①④D.②③④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胡克定律.
专题:与弹簧相关的动量、能量综合专题.
分析:水平力F推着B球时,对A、B两球分别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得到各个力;水平力F撤去后,弹簧弹力不变,再次对A、B两球分别受力分析,根据牛顿运动定律确定加速度情况,再分析之后的运动情况.
解答:解:水平力F推着B球时,B球水平方向受到推力F和弹簧弹力F弹,A球水平方向受到弹簧弹力F弹和墙壁的支持力F N,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F=F弹①
F弹=F N ②
水平力F撤去瞬间,弹簧弹力不变,故A球受力不变,加速度不变,仍然为零,B球只受弹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弹=ma ③
故由①②③得到
a=
即此时B球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故A错误,B正确;
在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之前,弹簧始终向左推着A球,弹簧恢复原长后,B球继续向右运动,弹簧被拉长,此后A球在弹簧的拉力下,开始向右运动,即在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之后,A才离开墙壁,故C错误;
A离开墙壁瞬间,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且两球速度不等,故不会一起匀速运动,故D错误;
应当选B.
点评:此题关键分析清楚水平力F撤去前后物体的受力情况,然后结合牛顿运动定律分析求解.
3.〔4分〕〔2007春•岳阳期末〕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物体A,用轻绳通过定滑轮与质量为m的物体B相连接,如图a所示,物体A的加速度为a1;撤去物体B,对物体A施加一个与物体B重力相等的拉力F,如图b所示,物体A的加速度为a2,如此如下选项正确的答案是〔〕
A.a1=2a2B. a1=a2
C.a2=2a1D.以上答案都不对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
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
分析:对a图:以两个物体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对b图:对A 由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
解答:解:a图:以两个物体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1==0.5g
b图:对A,有a2===g
所以a2=2a1.
应当选C
点评:此题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要注意研究对象的不同,甲图中:灵活选择研究对象,可采用整体法,也运用隔离法研究.
4.〔4分〕〔2013秋•云城区校级期中〕质量为8×103kg的汽车以1.5m/s2的加速度加速,阻力为2.5×103N,那么汽车的牵引力是〔〕
A. 2.5×103N B.9.5×103N C.1.2×104N D.1.45×104N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
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
分析:汽车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与地面的支持力,二力平衡.汽车在水平方向受到牵引力和阻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牵引力.
解答:解:由题,汽车在水平方向受到牵引力F和阻力f,合力产生加速度,如此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如此有F=f+ma=2.5×103N+8×103×1.5N=1.45×104N.
应当选D
点评:此题是加速度,求解物体受力情况的类型,是动力学第二类问题,关键是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5.〔4分〕〔2008•宁夏〕一有固定斜面的小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球通过细绳与车顶相连.小球某时刻正处于图示状态.设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N,细绳对小球的拉力为T.关于此时刻小球的受力情况,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假设小车向左运动,N可能为零
B.假设小车向左运动,T可能为零
C.假设小车向右运动,N不可能为零
D.假设小车向右运动,T不可能为零
考点: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连接体;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专题:压轴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
分析:对小球受力分析,根据车的运动情况可知小球受拉力与支持力的情况.
解答:解:A、假设小车向左运动做减速运动,如此加速度向右,小球受重力与绳子的拉力可以使小球的加速度与小车一样,故此时N为零,故A正确;
B、假设小球向左加速运动,如此加速度向左,此时重力与斜面的支持力可以使合力向左,如此绳子的拉力为零,故B正确;
同理可知当小球向右时,也可能做加速或减速运动,故加速度也可能向右或向左,故N和T
均可以为零,故CD均错误;
应当选AB.
点评: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物体的受力与加速度有关,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无关,故此题应讨论向左加速和减速两种况.
6.〔4分〕〔2012•银川校级三模〕如图甲所示,两物体A、B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对物体A 施加一水平力F,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两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且始终相对静止,如此〔〕
A.两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两物体沿直线做往复运动
C.B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始终与力F的方向一样
D.t=2s到t=3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
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物体运动的性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对AB整体和B研究,分析2s~3s时间内两物体间的摩擦力如何变化.
解答:解:A、整体所受的合力大小和方向都改变,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随之改变.所以两物体做的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在0﹣2s内整体向右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2﹣4s内加速度反向,做减速运动,因为两段时间内受力是对称的,所以4s末速度变为零,在0﹣4s内一直向前运动,然后又重复以前的运动.所以物体做单向的直线运动,故B错误.
C、对整体分析,整体的加速度与F的方向一样,B物体所受的合力为摩擦力,故摩擦力的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一样,即与F的方向一样.故C正确.
D、t=2s到t=3s这段时间内,F逐渐增大,整体加速度逐渐增大,隔离对B分析,B的合力逐渐增大,即B所受的摩擦力逐渐增大.故D正确.
应当选:CD.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会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以与掌握整体法和隔离法的运用.
7.〔4分〕〔2015春•毕节地区校级月考〕〔多项选择〕如下列图,当车厢向前加速前进时,物体M静止于车厢壁上,当车厢加速度增加时,如此〔〕
A.静摩擦力增加
B.车厢竖直壁对物块的弹力增加
C.物体M仍处于相对于车静止的状态
D.物体的加速度也增加
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
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
分析:小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M相对小车静止,加速度与车的加速度一样,分析物块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摩擦力、弹力.
解答:解:以物块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作出力图如图.
A、物块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合外力等于零,摩擦力f=Mg,保持不变.故A错误.
BD、当车厢加速度增加时,合力增大,车厢竖直壁对物块的弹力增加,物体的加速度也增加,所以BD正确;
C、小车的加速度增大时,弹力N=ma增大,物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增大,物块不可能沿壁下滑,所以M仍相对于车厢静止.故C正确.
应当选:BCD
点评:此题运用正交分解研究物体在水平方向运动的问题,要正确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力图是根底.
8.〔4分〕〔2015春•毕节地区校级月考〕从水平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空中运动后最后又落回地面,在空气对物体的阻力不能忽略〔假设阻力大小一定〕的条件下,以下判断正确的答案是〔〕
A.物体上升的加速度小于下落的加速度
B.物体上升的时间大于下落的时间
C.物体落回地面的速度小于抛出的速度
D.物体在空中经过同一位置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竖直上抛运动.
分析:从水平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上升过程受到重力和向下的空气阻力,下落过程受到重力和向上的空气阻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加速度关系.由位移公式,结合上升和下落的高度相等,分析时间关系.由速度﹣位移关系公式分析速度关系.
解答:解:A、设物体质量的为m,空气阻力大小为f,上升和下落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上升过程:mg+f=ma1
下落过程:mg﹣f=ma2可见 a1>a2.故A错误.
B、设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如此
上升过程h=,下落过程h=,由于 a1>a2,如此 t1<t2.即物体上升的时间小
于下落的时间.故B错误.
C、整个过程空气阻力对物体做负功,其机械能减小,如此物体落回地面的速度小于抛出的速度.故C正确.
D、由于机械能减小,物体在空中经过同一位置时下落的速度大小小于上升的速度大小.故D 错误.
应当选:C
点评:此题是有空气阻力的竖直上抛运动,不再具有对称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结合研究物理量的关系,也可以画出图象分析求解.
9.〔4分〕〔2013秋•海淀区校级期末〕如下列图,物体A、B相对静止,共同沿斜面匀速下滑,正确的答案是〔〕
A.A与B间没有摩擦力
B.B受到斜面的滑动摩擦力为m B gsinθ
C.斜面受到B的滑动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
D.B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滑动摩擦力.
分析:此题应该可以先对AB整体分析求出整体与斜面间的作用力,再对A分析可求出AB
之间的作用力.
解答:解:对AB整体受力分析,如图
由共点力平衡条件可得
f=〔m A+m B〕gsinθ
N=〔m A+m B〕gcosθ
滑动摩擦力
f=μN
由以上三式可以解得
μ=tanθ
整体受到的摩擦力就是斜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B对斜面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
故B错误、CD正确;
再对A物体受力分析,如图
由共点力平衡条件可得
f A=m A gsinθ
N A=m A gcosθ
故A选项错误;
应当选CD.
点评:如果没有摩擦,AB两物体会一起加速下滑,而题中物体一起匀速下滑,一定有摩擦.
10.〔4分〕〔2015春•毕节地区校级月考〕如下列图,一个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内有一固定的竖直杆,在杆上套着一个环.箱和杆的质量为M,环的质量为m.环沿着杆加速下滑,环与杆的摩擦力的大小为f,如此此时箱对地面的压力〔〕
A.等于Mg B.等于〔M+m〕g C.等于Mg﹣f D.等于〔M+m〕g﹣f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
分析:以箱子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根据平衡条件求出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求出箱对地面的压力.
解答:解:以箱子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箱子受到重力Mg、地面的支持力N和环对箱子的滑动摩擦力F,根据平衡条件得:N=Mg﹣f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N′=N=Mg﹣f
应当选:C
点评:此题是平衡条件和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分析受力是关键.
11.〔4分〕〔2015春•毕节地区校级月考〕在升降机内,一个人站在磅秤上,发现自己的体重减轻了20%,于是他做出了如下判断中正确的答案是〔〕
A.升降机以0.8g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B.升降机以0.2g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C.升降机以0.2g的加速度减速上升
D.升降机以0.8g的加速度减速下降
考点: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
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
分析: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此时有向上的加速度;
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小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此时有向下的加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升降机的加速度.
解答:解:人站在磅秤上受重力和支持力,发现了自已的体重减少了20%,处于失重状态,具有向下的加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a==0.2g,方向向下,
那么此时的运动可能是以0.2g的加速度减速上升,也可能是以0.2g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应当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超重失重现象的理解,掌握住超重失重的特点,对人进展受力分析求出人的加速度,此题就可以解决了.
12.〔4分〕〔2010秋•泉州校级期末〕如下列图为杂技“顶杆〞表演,一人站在地上,肩上扛一质量为M的竖直竹竿,当竿上一质量为m的人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时,杆对地面上的人的压力大小为〔〕
A.〔M+m〕 g﹣ma B.〔M+m〕 g+ma C.〔M+m〕 g D.〔M﹣m〕 g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
分析:对杆上的人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杆子对人的阻力大小,从而得出人对杆的作用力,对杆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求出地面上人对杆的支持力,从而得出杆对地面上的人的压力大小.
解答:解:对杆子上的人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解得:f=mg﹣ma,
如此人对杆子的摩擦力为:f′=f=mg﹣ma,
对杆子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得:N=Mg+f′=〔M+m〕g﹣ma.故A正确,B、C、D错误.
应当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共点力平衡的根本运用,处理该题的关键是研究对象的选取,根底题.
二、填空题〔共15分;第9题6分,第10题9分〕
13.〔6分〕〔2015春•毕节地区校级月考〕体重500N的人站在电梯内,电梯下降时v﹣t图象如下列图.在如下几段时间内,人对电梯底板的压力分别为〔取g=10m/s2〕
①1﹣2s内,N1= 600 N
②5﹣8s内,N2= 500 N
③10﹣12s内,N3= 450 N.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根据速度时间图线求出每个阶段的加速度,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支持力的大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压力大小.
解答:解:〔1〕1~2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a1===2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N1﹣mg=ma1,
解得N1=mg+ma1=500+50×2=600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压力大小为600N;
〔2〕5~8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如此N2=mg=500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压力大小为500N;
〔3〕10~12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a3==1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
N3=ma3,解得N3=mg﹣ma3=500﹣50×1=450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压力大小为450N.
故答案为:①600,②500,③450.
点评:此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根本运用,通过速度时间图线求出加速度的大小,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支持力的大小.
14.〔9分〕〔2009秋•醴陵市校级期末〕某同学在做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数据如表所示:
F/N 0.20 0.30 0.40 0.50 0.60
a/〔m•s﹣2〕0.11 0.19 0.29 0.40 0.51
〔1〕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所示的坐标中作出a﹣F图象;
〔2〕图象中斜率的物理意义是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的倒数〔3〕图象〔或延长线〕与F轴的截距的物理意义是车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是0.1N ;
〔4〕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 1 kg.
考点: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专题:实验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
分析:根据表中的数据采用描点法作出a﹣F图象.
根据F=ma得a=,知道图象中斜率的物理意义,并能求出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
图象〔或延长线〕与F轴的截距代表加速度为零F的最大值,即小车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数值.
解答:解:〔1〕根据表中的数据采用描点法作出a﹣F图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