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知识
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知识
![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1f3d528647d27284b73517e.png)
工程技术人员应当具备的技能:安全与管理质量与管理成本与管理进度与管理文明施工与管理建筑节能与管理质量管理的内容:原材料的质量;施工的质量;管理的质量;工作的质量;建筑材料课程的作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为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时,正确、合理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打下基础•利于进行质量管理课程的任务1 了解材料在建筑物上所起的作用和要求2 了解常用材料的生产、成分和构造3 掌握常用材料的技术性质,以及影响材料性质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4 掌握常用材料的标准,熟悉其分类、分等和规格学习方法重点掌握材料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常用材料——水泥、混凝土、石灰、石膏、玻璃、钢材、木材、沥青、高分子材料主要的——水泥、混凝土、钢材每种材料:原料——生产工艺——组成成分——构造——特性——应用——检验——储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重点:特性和应用,质检的基本原理(引起材性变化的内因和外因)具体学习内容材料的生产材料的组成成分材料的质量要求材料的特点正确、合理地选择和使用2. 按用途分类结构材料:砖、石材、砌块、钢材、混凝土围护材料:砌墙砖、砌块、墙板防水材料:沥青、塑料、橡胶、金属、聚乙烯胶泥饰面材料:墙面砖、石材、彩钢板、彩色混凝土吸声材料:多孔石膏板、塑料吸音板、膨胀珍珠岩绝热材料: 塑料、橡胶、泡沫混凝土功能材料:金属管道、塑料、陶瓷国际标准协会标准JIS—日本工业标准材料的共性(基本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力学性质•耐久性•(功能性)•(装饰性)第一节材料基本的物理性质一、与体积和质量有关的物理性质(一)密度:材料单位体积的质量。
按体积状态不同分为:实际密度、体积密度、堆积密度等• 1. 材料的实际密度(1)材料的实际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简称密度)。
•2)按下式计算:ρ=m/v式中ρ—密度, g/cm3(精度0.01 g/cm3)m—材料的质量,gV—材料的绝对密实体积, cm3(3)测定材料必须是绝对干燥状态。
建筑工程师资格必备知识
![建筑工程师资格必备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e987743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be.png)
建筑工程师资格必备知识建筑工程师是负责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和工程管理等工作的专业人员,其资格认证是获得从事相关职业工作的必要条件。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建筑工程师,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建筑工程师资格必备的知识点。
1. 建筑设计理论建筑设计理论是建筑工程师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这包括建筑设计的原则、方法和技巧等,以及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和建筑美学等方面的知识。
建筑工程师需要具备创新设计能力,能够根据需求制定合理的建筑方案,并考虑到结构安全、环保设计等因素。
2.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建筑工程师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之一。
施工管理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现场管理、工程质量控制、工程进度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建筑工程师需要了解施工流程,能够协调各个施工单位和参与者,保证工程的正常进行。
3. 建筑工程经济学建筑工程经济学是建筑工程师必备的知识领域之一。
建筑工程经济学主要研究建筑工程的投资决策、成本控制和利润分析等问题。
建筑工程师需要具备合理制定预算和控制成本的能力,能够根据项目的需求和限制,进行经济效益的评估和分析。
4. 建筑工程法规与标准建筑工程法规与标准包括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相关建筑法律法规、建筑行业的规范和标准等。
建筑工程师需要了解并熟悉这些法规和标准,确保自己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保证工程的合法合规。
5. 建筑工程技术与应用建筑工程技术与应用是建筑工程师必备的实际操作能力。
建筑工程师需要了解并熟练掌握建筑工程所使用的各类技术和工具,包括建筑测量、结构计算、CAD绘图、建筑信息模型(BIM)等。
建筑工程师还应该具备项目管理、协调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起来,建筑工程师资格必备的知识点包括建筑设计理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建筑工程经济学、建筑工程法规与标准以及建筑工程技术与应用等。
这些知识点是建筑工程师开展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掌握好这些知识对于提高工程质量、减少安全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工程人必备知识点总结
![建筑工程人必备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6b1f64b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a7.png)
建筑工程人必备知识点总结一、建筑结构1. 建筑结构基础知识:建筑结构是建筑物的骨架,包括梁、柱、墙、板和基础等构件。
建筑结构的设计应符合力学、材料科学和结构工程学的相关规范和要求。
2. 构造材料与构件:建筑结构主要采用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钢结构、木结构等材料,建筑结构构件有梁、柱、板、墙、楼梯、桁架等。
3. 结构设计原理:建筑结构设计应符合载荷分析、构造设计、设计原则、构件设计等相关原理和规范。
建筑结构设计要考虑建筑功能、使用安全、经济性等方面的要求。
4. 结构施工技术:建筑结构的施工包括基坑开挖、地基处理、主体结构施工、构件安装等工序,施工技术应符合施工工艺、安全规范和质量要求。
二、建筑设备1. 建筑设备种类:建筑设备包括起重机械、混凝土搅拌设备、钢筋加工设备、架模设备、施工机械等,用于建筑物的材料搬运、施工作业和设备安装等。
2. 设备操作规程:建筑设备的操作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操作技能和证书,保证施工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转。
3. 设备维护保养:建筑设备的维护保养应按照设备的维护手册和保养流程进行,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延长设备寿命。
4. 施工设备的选择:在施工过程中应选择适合的建筑设备,根据施工的具体要求和工艺流程进行设备选择和配置。
三、建筑施工技术1. 施工工序和工艺:建筑施工包括土建施工、钢结构施工、建筑装饰施工、设备安装等工序,施工应按照施工图纸、规范和工艺流程进行,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2. 施工管理和组织:建筑施工需要进行项目管理和施工组织工作,包括施工计划编制、材料供应、人员管理、安全管理等。
3. 施工现场管理:现场施工管理应遵循安全生产规定和相关标准,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整洁和有序。
4. 质量检验与验收:建筑施工中应进行质量检验和验收工作,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四、建筑工程法规与标准1. 建筑法规:建筑工程应遵循相关的建筑法规和政策,包括土建工程、建筑设计、工程监理、施工许可等相关法规和规范。
建筑工程专业基础知识
![建筑工程专业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6e197c9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4b.png)
建筑工程专业基础知识
建筑工程是指利用各种材料和技术方法,按照特定设计和管理要求,建造和改造各种建筑物的过程。
建筑工程的基础知识包括建筑结构、土木工程、建筑材料和建筑施
工等方面。
建筑结构是建筑物的骨架,支撑和传递荷载。
它包括各种力学原理
和结构设计方法,如梁、柱、框架、板壳、拱等。
在建筑工程中,必
须确保结构的稳定性,以防止建筑物发生倒塌等事故。
土木工程涉及到土地开发和土方工程。
它包括土壤力学、地基工程
和地下结构等。
土壤力学研究土壤的力学性质和行为,地基工程确保
建筑物在地面上稳定和安全,地下结构包括地下室、地下通道和地下
管道等。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各种材料,如混凝土、钢筋、砖、石
材等。
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对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有重要影响。
此外,了解建筑材料的特性和性能对建筑施工也非常重要。
建筑施工是将设计图纸和规划转化为实际的建筑物的过程。
它包括
建筑施工的各个阶段,如地基工程、主体结构、装修等。
在建筑施工中,需要了解施工工艺、建筑设备以及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等。
总的来说,建筑工程专业基础知识涉及到建筑结构、土木工程、建
筑材料和建筑施工等方面。
了解这些基础知识对于从事建筑工程的人
员来说非常重要,可以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
建筑工程技术基础知识
![建筑工程技术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aa61487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88.png)
建筑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建筑工程技术基础知识是指用于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知识。
它是建筑工程专业人员所必备的基础知识,涵盖了建筑材料、力学、结构、土力学、建筑物水电安装等多个学科的内容。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基础,主要包括水泥、钢筋、砖石、木材等。
水泥是建筑中最主要的材料之一,常用于制作混凝土。
钢筋是增加混凝土结构强度和抗拉能力的关键材料。
砖石和木材则常用于墙体和屋顶的搭建。
力学是应用于建筑工程的基本科学,研究物体受力和运动的规律。
在建筑工程中,力学被用于计算结构的受力情况,确定结构的荷载和承载能力。
力学分为静力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静力学主要研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的力学问题,动力学则研究物体处于运动状态时的力学问题。
结构是建筑物的骨架,能够支撑和承载其自身重量和外部荷载。
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结构的形式、结构材料和结构的稳定性。
常见的建筑结构包括梁、柱、板、墙和框架等。
梁和柱主要承受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板则用于承受水平和竖向荷载,墙则用于承受侧向和竖向荷载,框架则能够承受多个方向的荷载。
土力学是研究土壤力学性质和行为的学科,是建筑工程中考虑土壤承载能力和基础设计的基础。
土壤承载性能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土力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土壤颗粒力学特性、土壤重度和孔隙水压力等。
建筑物水电安装是指建筑物内涉及到水和电的工程安装,主要包括给排水系统、供电系统和照明系统等。
给排水系统包括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供电系统则包括电源引入和电气设备等。
照明系统则是为了满足建筑物内部照明需求而设计的系统。
以上介绍的是建筑工程技术基础知识的一部分,这些知识是建筑工程专业人员进行设计、施工和管理时必备的基本知识,对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知识技能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知识技能](https://img.taocdn.com/s3/m/515bf69b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4f.png)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知识技能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是一门涵盖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和结构工程等多个领域知识的专业。
随着交通建设的不断扩大和完善,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本文将对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知识技能进行详细介绍,以期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提供参考。
一、基础知识1.土木工程基础知识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土木工程的相关基础知识,包括土力学、结构力学、材料力学等。
这些基础知识是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基础,能够帮助专业人才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原理。
2.交通工程基础知识理解交通规划、交通设计、交通管理等相关知识对于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也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交通流量、道路布局、交通信号等方面的知识的掌握,可以帮助专业人才进行合理的道路和桥梁设计,从而更好地满足交通需求。
二、设计能力1.道路设计能力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道路设计的能力,包括道路线型设计、路基设计、路面设计等。
通过对交通流量、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分析和综合考虑,能够绘制出合理的道路设计方案。
2.桥梁设计能力掌握桥梁设计的相关知识,包括桥梁结构设计、桥梁材料选用、桥梁承载能力计算等,是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必备的能力。
设计出安全、耐久、经济的桥梁结构对于道路交通的顺畅和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三、管理能力1.项目管理能力了解工程项目管理知识、掌握项目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等相关能力是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必备能力。
在道路与桥梁的建设过程中,有效的项目管理能力可以提高工程建设效率,保证工程质量。
2.安全管理能力道路与桥梁工程建设过程中安全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专业人才需要掌握相关的安全管理知识,包括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交通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制定等能力,以保障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
四、实践能力1.工程实践能力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包括实地勘察能力、工程测量能力、土质分析能力等。
技术工种考试必备的基础知识点梳理
![技术工种考试必备的基础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bafc1a0b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d0.png)
技术工种考试必备的基础知识点梳理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技术工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无论是电子工程师、软件开发员还是网络管理员,都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点。
本文将梳理技术工种考试中必备的基础知识点,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电子工程师基础知识点1. 电路基础: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如电流、电压、电阻等,了解电路中的串联和并联关系,熟悉常见电路元件的特性和使用方法。
2. 电子元器件:了解各种常见电子元器件的特点和功能,如二极管、三极管、电容、电感等,掌握它们的符号和参数。
3. 信号与系统:了解信号的分类和性质,掌握信号的采样、变换和传输等基本原理,熟悉系统的概念和特性。
4. 数字电子技术:了解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熟悉数字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方法,掌握逻辑门电路和触发器的工作原理。
二、软件开发员基础知识点1. 编程语言:掌握至少一种编程语言,如C++、Java、Python等,了解其语法和基本概念,熟悉常用的数据类型和控制结构。
2. 数据结构与算法:了解常见的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栈、队列等,掌握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场景,熟悉常用的排序和查找算法。
3. 操作系统: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掌握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等关键概念,熟悉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4. 数据库: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常用操作,熟悉数据库的设计和优化方法。
三、网络管理员基础知识点1. 网络基础: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掌握常用的网络协议和标准,熟悉网络拓扑结构和传输介质。
2. 网络安全: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原理和常见威胁,掌握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加密技术等安全措施,熟悉网络安全管理和应急响应。
3. 网络管理:了解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熟悉网络故障排除和性能优化。
4. 云计算:了解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和架构,掌握云服务的部署和管理,熟悉虚拟化技术和容器化技术。
工程师的专业知识与技术要求
![工程师的专业知识与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4e187dfc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d1.png)
工程师的专业知识与技术要求工程师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负责设计、建造和维护各种工程项目。
然而,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程师,并不仅需要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一系列必备的技术要求。
本文将探讨工程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要求。
一、专业知识要求1.学科基础知识:工程师应该对自己所从事的学科有着扎实的基础知识。
无论是土木工程、机械工程还是电气工程,工程师需要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原则。
只有掌握了学科的基础知识,他们才能进行综合设计和解决复杂问题。
2.行业标准和规范:每个行业都有其独特的标准和规范,工程师应该对这些标准和规范有所了解。
他们需要掌握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以确保设计的工程项目符合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3.最新科技和趋势: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工程师需要紧跟时代的脚步。
他们应该了解最新的科技进展和趋势,以便应用于工程设计和实施中。
例如,了解新型材料、先进的工程设备及数字化技术等,可以提高工程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4.跨学科知识:工程师在工程项目中往往需要与其他领域的专业人士合作。
因此,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跨学科知识。
例如,在大型建筑项目中,工程师需要与建筑师、设计师和环境专家等密切合作,共同解决工程中的问题。
二、技术要求1.技术专长:工程师应该在某个领域具备专长。
这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来培养,使工程师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的技术和工具。
他们应该了解并能够运用各种技术来解决工程中的技术难题。
2.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工程师在工程项目中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
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能够迅速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同时,他们还需要在各种选择之间作出明智的决策。
3.团队合作能力:工程项目往往需要多个团队成员共同合作完成。
工程师应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其他成员协作,共同实现项目目标。
他们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能够有效地与团队成员进行交流和合作。
4.持续学习和创新意识:工程师是不断学习和创新的行业中的从业者。
工程技术人员基本理论知识培训
![工程技术人员基本理论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4a50ad83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2d.png)
工程技术人员基本理论知识培训随着现代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要求也日益提高。
作为一名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理论知识,以适应和应对不断变化的工作需求。
因此,基础理论知识培训对工程技术人员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一、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基础理论知识是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知识之一。
它贯穿于工程技术的方方面面,是工程技术实践的基础和指导。
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可以帮助工程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各项技术,并且能够促进其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此外,基础理论知识还可以激发工程技术人员的学习兴趣,促进其不断地自我提升和学习新知识。
二、基础理论知识培训的内容1.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是工程技术领域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对于工程技术人员而言至关重要。
数学可以帮助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数据分析和计算,从而为工程设计和实施提供准确的依据。
数学基础知识培训包括但不限于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内容。
2.物理学基础知识:物理学是工程技术领域中另一个重要的基础学科。
掌握物理学基础知识可以帮助工程技术人员理解各种物理现象,并且能够应用物理学原理进行工程设计和解决实际问题。
物理学基础知识培训包括但不限于力学、电磁学、热力学等内容。
3.工程学基础知识:工程学基础知识是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知识之一。
这包括工程材料、结构力学、控制理论等内容。
掌握工程学基础知识可以帮助工程技术人员理解和应用工程技术,并且能够更好地进行工程设计和实施。
三、基础理论知识培训的方法1.课堂授课:在工程技术人员培训中,课堂授课是最常见的培训方法之一。
通过专业的培训讲师向学员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帮助学员全面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达到培训目标。
2.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一种实践性比较强的培训方法。
在培训过程中,培训讲师可以以真实的工程案例为例,结合基础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工程师应具备的必备技能
![工程师应具备的必备技能](https://img.taocdn.com/s3/m/2b9dcdeb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e5.png)
工程师应具备的必备技能在当今高度发达的科技时代,工程领域的职位日益受到重视。
作为一名工程师,除了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一些必备技能,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工程师应具备的几个必备技能,并提供相应的案例和实践建议。
1. 技术能力作为一名合格的工程师,具备扎实的技术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这包括对所从事领域的深入了解和相关技术的掌握。
例如,电气工程师需要熟悉电路设计、电子元件的使用和维修,以及相关的软件编程。
机械工程师应该熟悉CAD软件、材料力学和机械结构等方面的知识。
2. 问题解决能力工程师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能够迅速并准确地解决。
这需要工程师具备分析问题、归纳关键信息、制定解决方案的能力。
例如,一个土木工程师在设计一个大桥时,可能会面临地质条件复杂、预算限制和施工困难等问题。
通过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他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3. 沟通能力工程师通常需要与团队成员、客户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理解需求和期望,并能够清晰地传达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例如,一名软件工程师需要与产品经理密切合作,理解用户需求并确保软件的开发满足这些需求。
4. 创新能力在不断变化的工程领域中,创新能力对于工程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工程师不仅需要关注现有技术和解决方案,还需要积极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例如,一名电子工程师可以通过使用更先进的元件或采用新的电路设计方法来改进产品性能。
5. 团队合作能力很少有工程项目是由单个工程师独立完成的,通常是一个团队合作的结果。
因此,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对于工程师来说非常重要。
工程师应该学会有效地与团队成员协调工作、分工合作,共同追求项目的成功。
6. 时间管理能力工程项目通常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工程师需要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以确保按时完成工作并满足客户的需求。
他们需要学会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制定优先级和管理时间。
工程师的专业知识
![工程师的专业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7abd520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75.png)
工程师的专业知识工程师是一种需要具备专业知识的职业。
在现代社会中,工程师的作用不可忽视,他们负责设计、构建和维护各种各样的工程项目。
为了胜任这一职业,工程师需要具备广泛的专业知识,并且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技能。
一、工程师的背景知识1. 数学和物理学知识:工程师需要对数学和物理学有深入的理解,这是因为他们需要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各种问题,例如计算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预测机械系统的性能等。
2. 工程原理和应用:工程师还需要了解各种工程原理和应用,包括机械、电气、化工、土木工程等。
他们需要熟悉工程设备、工具和材料的使用,以及相应的安全规范。
3. 计算机技术知识:在现代科技发展迅猛的背景下,计算机技术成为了工程师的必备技能。
工程师需要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模拟仿真软件等,以便更好地进行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分析。
4. 技术标准和规范:工程师在进行项目设计时,需要遵守一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这些标准和规范保证了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性。
工程师需要了解并且遵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5. 项目管理知识:工程师通常会涉及到多个项目,并且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因此,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项目管理知识,包括项目计划、进度控制、资源管理等。
6. 沟通和团队合作技巧:工程师通常需要与其他工程师、技术人员和客户进行合作和沟通。
因此,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技巧,以便更好地与他人协作完成项目。
二、工程师的专业发展1. 学术研究:有些工程师选择从事学术研究,他们会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一定领域的知识,并且致力于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2. 职业培训和认证:工程师还可以通过参加职业培训和获得相关认证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例如,一些工程师会选择参加工程师持续教育项目,以便学习最新的技术和领域知识。
3. 专业协会和组织:加入专业协会和组织是工程师发展的另一条途径。
这些组织通常会提供培训、网络和资源支持,帮助工程师与同行们进行交流和合作。
IT工程师必备的技能和知识有哪些
![IT工程师必备的技能和知识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8e5bf97d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97.png)
IT工程师必备的技能和知识有哪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IT工程师成为了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职业之一。
作为一名优秀的IT工程师,必须掌握一系列的技能和知识。
本文将介绍IT工程师必备的技能和知识,以帮助读者了解这个领域的要求和发展趋势。
一、扎实的编程基础作为IT工程师,扎实的编程基础是必不可少的。
不同的编程语言有不同的应用场景,IT工程师需要掌握多种编程语言,包括但不限于Java、Python、C++等。
此外,了解常用的编程框架和开发工具也非常重要。
二、数据库管理和设计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库管理和设计能力对于IT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
IT工程师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数据库,如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掌握SQL语言和数据建模技巧,能够高效地进行数据库的设计、优化和维护工作。
三、网络及网络安全知识IT工程师需要掌握网络配置与管理的知识,理解网络协议,熟悉常用的网络设备和安全防护机制。
在网络安全方面,工程师需要了解常见的攻击方式和防范策略,能够保护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并及时应对网络安全问题。
四、系统架构设计与优化IT工程师需要具备系统架构设计与优化的能力,包括但不限于服务器配置、负载均衡、容灾备份等。
此外,掌握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五、项目管理与团队合作IT工程师通常需要参与项目开发和管理,因此具备项目管理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也是必备的技能之一。
IT工程师需要了解项目管理的基本流程和方法,能够与团队成员协作,合理分配资源,有效地推动项目的进展。
六、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IT行业发展迅速,新的技术和知识不断涌现。
作为一名IT工程师,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学习最新的技术趋势,参加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IT工程师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并适应行业的发展变化。
综上所述,IT工程师必备的技能和知识包括扎实的编程基础、数据库管理和设计、网络及网络安全知识、系统架构设计与优化、项目管理与团队合作以及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
建筑工程技术知识
![建筑工程技术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31d4540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09.png)
建筑工程技术知识建筑工程技术知识是指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关于建筑工程的各种技术知识和专业技能。
它包括建筑设计、施工管理、工程材料、结构力学等多个方面。
不同的技术知识对于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理环节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建筑工程技术知识进行简要介绍,希望能够给读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是建筑工程技术知识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包括建筑的空间布局、外观设计、结构设计、建筑装饰设计等方面。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美观性、实用性、安全性、环保性等多个因素。
同时,建筑设计还需要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与施工、使用方的需求相匹配。
二、施工管理施工管理是指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进行协调、组织和管理的过程。
它包括施工计划的编制、现场施工的统筹安排、质量控制、安全生产管理等多个方面。
在施工管理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同时,也要保证施工环境的安全。
三、工程材料工程材料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材料,包括水泥、钢筋、砖块、沙子等。
不同的材料在建筑工程中起到不同的作用,如水泥用于结构的牢固性,钢筋用于增强结构的稳定性等。
在选择和使用工程材料时,需要考虑到其性能、耐久性、成本等因素,以满足工程施工和使用的要求。
四、结构力学结构力学是指对建筑工程结构的受力、变形等问题进行分析和计算的学科。
它包括静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等方面。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结构力学很重要。
通过对结构的受力分析,可以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同时,在建筑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也需要对结构的承载能力进行评估,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技术知识是建筑行业从业人员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建筑设计、施工管理、工程材料、结构力学等方面的知识都对于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起到重要的作用。
因此,建筑工程从业人员应该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并根据不同的工程要求,灵活运用所掌握的技术知识,以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
技术工程师必备素养
![技术工程师必备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a58c901d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ca.png)
技术工程师必备素养技术工程师是负责项目设计、施工技术管理及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角色,他们必备的素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专业技术能力:深厚的专业知识:掌握建筑学、结构工程、土木工程等领域的专业知识,熟悉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设计规范与施工标准。
技术应用能力:熟练使用AutoCAD、Revit、BIM等相关设计软件,能够进行图纸绘制、模型建立及优化等工作。
施工工艺理解:深入理解各种建筑材料性能、施工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
2. 项目管理技能: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具备良好的项目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能力,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质量安全意识:严格遵守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法规,落实质量监控和安全隐患排查措施。
3.沟通协作能力:内部沟通:能有效地与设计团队、施工队伍以及上级领导沟通交流,确保信息准确无误传递。
外部协调:与业主、监理、供应商等外部单位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处理合同变更、技术咨询等问题。
4.创新能力与学习精神:熟悉并关注行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趋势,能够在工作中积极引入创新理念和技术。
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法律意识与职业道德:了解与工程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遵守职业操守,尊重知识产权,保证工程活动合法合规。
坚持诚信为本,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确保提供的技术服务符合职业伦理和社会责任要求。
6.问题解决与决策制定:在面对工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时,具备独立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作出明智决策的能力。
综上所述,建筑公司技术工程师应具备全面而扎实的专业技能、高效的项目管理经验、卓越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强烈的责任心,同时需保持对行业的敏锐洞察力和终身学习的热情。
工程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要求
![工程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0ed0f0b7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ef.png)
工程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要求工程师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职业之一。
他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决定了他们能够在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和提供的价值。
本文将探讨工程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要求,并介绍一些重要的方面。
一、技术知识作为工程师,掌握相关技术知识是首要的要求。
不同领域的工程师需要掌握特定的技术知识,以便能够进行设计、开发和解决问题。
例如,电气工程师需要了解电路、电子元件和电力系统等相关知识;机械工程师需要熟悉机械设计、材料力学和生产工艺等技术;软件工程师需要掌握编程语言、算法和软件开发等方面的知识。
二、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师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工程设计能力。
这包括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进行系统设计和实施计划等方面的能力。
优秀的工程师能够全面考虑技术、经济、环境和社会等因素,设计出既符合需求又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三、问题解决能力工程师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并需要找到解决方案。
因此,他们需要具备较强的问题解决能力。
这包括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和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的能力。
同时,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一环,和其他专业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能够帮助工程师更好地解决问题。
四、项目管理能力在一些大型项目中,工程师需要具备一定的项目管理能力。
这包括制定计划、管理资源、控制成本和风险等方面的能力。
合理的项目管理能够使工程师在限定的时间和预算内完成任务,并保证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五、终身学习能力工程领域的知识更新很快,因此工程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
终身学习能力是工程师必备的能力之一。
通过参加培训课程、阅读专业书籍和关注行业动态,工程师能够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并不断适应新的技术和发展趋势。
六、创新能力创新是推动工程领域发展的关键。
工程师需要有创新思维和能力,能够提出新的理念、方法和解决方案。
通过创新,工程师能够改善现有技术和流程,提高效率和质量。
七、伦理责任作为专业人士,工程师还需要具备伦理责任感。
他们应该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并将社会责任融入到工程实践中。
工程技术专业学习中必备的基础知识点
![工程技术专业学习中必备的基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4335134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aa.png)
工程技术专业学习中必备的基础知识点引言:工程技术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学生来说,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数学、物理、化学和计算机等多个角度,介绍工程技术专业学习中必备的基础知识点。
一、数学基础知识点1.1 微积分微积分是工程技术专业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门数学学科。
它包括极限、导数、积分等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工程技术领域,微积分可以应用于力学、电磁学、流体力学等方面的问题求解。
1.2 线性代数线性代数是研究向量空间及其线性变换的数学学科。
在工程技术领域,线性代数被广泛应用于信号处理、图像处理、控制系统等方面。
掌握线性代数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对于工程技术专业学习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1.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和数据分析的数学学科。
在工程技术领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可以应用于风险评估、质量控制、信号处理等方面。
掌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有助于工程技术专业学习和实践中的数据分析和决策。
二、物理基础知识点2.1 力学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和受力情况的学科。
在工程技术领域,力学可以应用于结构力学、流体力学、热力学等方面。
掌握力学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对于工程设计和问题求解至关重要。
2.2 电磁学电磁学是研究电荷和电流的相互作用的学科。
在工程技术领域,电磁学可以应用于电路设计、电磁波传播、电机原理等方面。
掌握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有助于工程技术专业学习和实践中的电子电路设计和电磁场分析。
2.3 光学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在工程技术领域,光学可以应用于激光技术、光通信、光学仪器等方面。
掌握光学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对于工程技术专业学习和实践中的光学系统设计和光学信号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三、化学基础知识点3.1 无机化学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学科。
在工程技术领域,无机化学可以应用于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电化学等方面。
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技能,有助于工程技术专业学习和实践中的材料选择和环境保护。
工程师个人专业技术知识能力简述
![工程师个人专业技术知识能力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02d5a9a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32.png)
工程师个人专业技术知识能力简述作为一名工程师,专业技术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它是我们能够在工作中解决问题、提出建议和创新的基础。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简述一些我认为是工程师应该具备的专业技术知识能力。
1. 技术知识工程师必须具备技术知识。
这包括对所从事行业的了解、对相关软件、硬件等技术的掌握,以及对最新技术的跟踪和学习。
在技术方面,工程师需要不断地保持更新和进步。
2. 问题解决能力工程师需要具备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
这需要我们能够快速分析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
这也需要我们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以便在解决问题时能够找到问题的根源并进行修复。
3. 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一个优秀工程师必备的能力。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创新意味着更好的解决方案、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
因此,工程师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发掘新技术的能力。
4. 团队合作能力工程师通常需要与其他工程师、项目管理人员和客户合作。
因此,工程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这包括沟通、协作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5. 技术文档能力工程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技术文档能力。
这需要我们能够写出清晰、准确、易于理解的文档,以及能够有效地传达我们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6. 项目管理能力工程师需要具备良好的项目管理能力。
这包括规划、组织、控制和监督项目的能力。
这需要我们能够有效地管理时间、资源和成本,以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目标。
7. 业务知识工程师需要对所从事的行业有深入的了解。
这需要我们了解行业趋势、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
这也需要我们了解客户的需求和期望,以便在工作中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8. 继续学习能力工程师需要具备继续学习的能力。
技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因此工程师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和技能,以保持竞争力。
这需要我们具备自我驱动和学习能力,能够接受挑战和持续不断地提升自己。
总结在这篇文章中,我简述了工程师应该具备的专业技术知识能力。
这些能力不仅是我们在工作中必备的,同时也是我们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进步和成长的基础。
工程素养知识点总结大全
![工程素养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b982e06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15.png)
工程素养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工程素养概念和意义1. 工程素养的概念工程素养是指工程师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包括对工程科学知识的掌握、能够熟练运用工程技术,并且要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工程伦理道德。
它是工程师必备的素养,是保障工程项目质量和安全的关键。
2. 工程素养的意义工程素养是工程师必备的基本素养,它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对工程师个人的职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具备了工程素养的工程师可以更好地应对工程实践中的各种挑战,能够更好地推动工程项目的进展,为社会和人类的发展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工程素养的要素和特点1. 工程科学知识工程师应该具备扎实的工程科学知识,包括数学、物理、化学、材料学、结构力学等领域的知识。
只有具备了这些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工程实践中的问题。
2. 工程技术能力工程师应该具备熟练的工程技术能力,包括设计能力、施工能力、管理能力等。
只有具备了这些技术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工程实践中的各种挑战,保障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3. 创新精神工程师应该具备创新精神,不断探索和开拓新的工程技术和方法。
只有具备了创新精神,才能更好地推动工程科技的进步,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4. 良好的工程伦理道德工程师应该具备良好的工程伦理道德,严格遵守职业操守,保障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工程伦理道德,才能更好地维护公共利益,为社会和人类的发展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工程素养的培养途径和方法1. 教育培训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是培养工程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可以让工程师学习和掌握所需的工程科学知识和技术能力。
2. 实践经验实践经验是培养工程素养的重要方法,通过参与工程项目的实践,可以让工程师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工程技术能力和创新精神。
3. 自我学习自我学习是培养工程素养的重要途径,工程师应该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工程素养。
四、工程素养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1. 应用领域工程素养广泛应用于各个工程领域,包括建筑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电力工程等。
弱电工程技术人员要具备这十个专业技能,才不会被淘汰
![弱电工程技术人员要具备这十个专业技能,才不会被淘汰](https://img.taocdn.com/s3/m/4a7765ee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3.png)
弱电工程技术人员要具备这十个专业技能,才不会被淘汰很多朋友留言问到,弱电到底学习那方面才有用?弱电技术是一个综合多学科、多技术领域的行业,涉及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存储技术、工程技术,光学成像,控制、传输等多种专业技术。
成为一名优秀的弱电行业从业者需要对诸多专业技术进行广泛储备,需要技术人员有较强的技术综合运用能力。
要想在行业中在技术方面有所突破,需要学习那些知识,我认为以下这十个方面,我们需要有序的去补充这些能力。
一、计算机、网络知识对于计算机、服务器的硬件要熟悉,熟悉工作站和服务器的各型操作系统,WINDOWS也好,LINUX也好,SERVER也好,一定要熟悉,给你一台服务器硬件能部署出一个管理平台来,这是最基本的。
网络技术,早已进入网络视频监控时代了,网络技术是要有的,基本的网络通信原理、网络划分、子网掩码计算,NAT、DDNS、路由交换、VLAN划分这些都要熟悉,系统调试说不上用到哪一种。
单播、组播、广播这些也要了解,广播风暴咋回事,网络大面积阻塞怎么回事,能分析出来,UDP不握手,TCP握手,用哪种方式好,要看具体网络环境,这些知识要掌握。
WEBSERVER也不能陌生,现在哪个监控设备都集成或者叫内置WEBSERVER,你用浏览器配置IPC或者NVR,用的就是设备的WEBSEVICE。
二、数据库知识成系统、成规模的安防监控系统都会搞个这平台那平台或者CMS 什么的,不管是B/S还是C/S架构的,SERVER端都得有一套或者几套软件,得布置数据库。
所以掌握些数据库知识是很重要的。
MSSQL、MYSQL等,能部署、操作、维护数据库。
三、软件应用OFFICE的三驾马车WORD/EXCEL/PPT得会用吧,做方面与报价肯定是要用的,VISIO做方案画系统图要用,AutoCAD看设计图纸需要用,这两个软件要熟练操作。
简单的开发工具能用最好,不能用也了解一二,会有用到的场景。
SDK,各设备厂家都会提供SDK,二次开发包,最基本也能看明白SDK版本、主要库文件。
工程技术面试知识
![工程技术面试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05f20c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71.png)
工程技术面试知识一、引言工程技术面试是许多工程行业企业用来选拔合适人才的重要环节。
在面试中,除了对个人的技术能力和工作经验进行评估外,还需要了解一些与工程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工程技术面试知识,希望对应聘者有所帮助。
二、电子工程1. 电路基础知识•什么是电流、电压和电阻?•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区别是什么?•什么是电容和电感?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什么?•什么是直流电和交流电?2. 模拟电子电路•什么是放大器?常见的放大器有哪些?•什么是滤波器?常见的滤波器有哪些?•什么是振荡器?常见的振荡器有哪些?3. 数字电子电路•什么是逻辑门?常见的逻辑门有哪些?•什么是触发器和计数器?•什么是存储器?常见的存储器有哪些?三、机械工程1. 材料与力学•什么是材料强度和刚度?•什么是应力和应变?•什么是杨氏模量和泊松比?2. 机械设计•什么是静力学和动力学?•什么是机械传动?常见的机械传动方式有哪些?•什么是齿轮传动?齿轮的齿形参数有哪些?3. 热力学•什么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什么是热机效率和热泵效率?•什么是焓和熵?四、土木工程1. 结构力学•什么是受力分析?•什么是梁、柱和桁架?它们在结构中的作用是什么?•什么是杆件和平面框架?2. 土力学•什么是土的三相图?分别表示什么含义?•什么是孔隙水压力和有效应力?•什么是土的抗剪强度和压缩性?3. 结构设计•什么是结构荷载和设计荷载?•什么是混凝土和钢筋?它们在结构设计中的作用是什么?•什么是桩基础和基坑支护?五、总结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工程技术面试知识,希望对工程技术领域的应聘者有所帮助。
面试过程中,除了准备基础知识外,还需要重点关注与应聘岗位相关的技术领域。
希望大家在面试中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取得理想的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技术人员应当具备的技能:安全与管理质量与管理成本与管理进度与管理文明施工与管理建筑节能与管理质量管理的内容:原材料的质量;施工的质量;管理的质量;工作的质量;建筑材料课程的作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为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时,正确、合理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打下基础•利于进行质量管理课程的任务1 了解材料在建筑物上所起的作用和要求2 了解常用材料的生产、成分和构造3 掌握常用材料的技术性质,以及影响材料性质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4 掌握常用材料的标准,熟悉其分类、分等和规格学习方法重点掌握材料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常用材料——水泥、混凝土、石灰、石膏、玻璃、钢材、木材、沥青、高分子材料主要的——水泥、混凝土、钢材每种材料:原料——生产工艺——组成成分——构造——特性——应用——检验——储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重点:特性和应用,质检的基本原理(引起材性变化的内因和外因)具体学习内容材料的生产材料的组成成分材料的质量要求材料的特点正确、合理地选择和使用2. 按用途分类结构材料:砖、石材、砌块、钢材、混凝土围护材料:砌墙砖、砌块、墙板防水材料:沥青、塑料、橡胶、金属、聚乙烯胶泥饰面材料:墙面砖、石材、彩钢板、彩色混凝土吸声材料:多孔石膏板、塑料吸音板、膨胀珍珠岩绝热材料: 塑料、橡胶、泡沫混凝土功能材料:金属管道、塑料、陶瓷国际标准协会标准JIS—日本工业标准材料的共性(基本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力学性质•耐久性•(功能性)•(装饰性)第一节材料基本的物理性质一、与体积和质量有关的物理性质(一)密度:材料单位体积的质量。
按体积状态不同分为:实际密度、体积密度、堆积密度等• 1. 材料的实际密度(1)材料的实际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简称密度)。
•2)按下式计算:ρ=m/v式中ρ—密度, g/cm3(精度0.01 g/cm3)m—材料的质量,gV—材料的绝对密实体积, cm3(3)测定材料必须是绝对干燥状态。
含孔材料则必须磨细后采用排开液体的方法来测定其体积。
•2、空隙率空隙率是指散粒材料在其堆集体积中, 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空隙率P,按下式计算:空隙率的大小反映了散粒材料的颗粒互相填充的致密程度。
空隙率可作为控制混凝土骨料级配与计算含砂率的依据。
三、与热有关的性•(一)导热性:质1 .定义:2.评定指标: 3.影响因素: 4.应用:•(二)热容量和比热1 .定义: 2.评定指标:3.影响因素: 4.应用:•(三)材料的温度变形性•强度的单位:帕斯卡 Pa(简称:帕)1Pa=1N/mm2 。
1kPa=1000Pa 1MPa(兆帕)=106Pa 1GPa(吉帕)=109Pa 1MPa≈10kg/cm2 还需注意强度的精度(按相关标准)•二、材料的环境协调性第三节材料的声学性能与装饰性•一、材料的声学性能:二、材料的吸声性能:三、材料的隔声性能:四、材料的装饰性能:第三章石材岩石是在地质作用下产生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按一定的规律组成的自然集合体。
石材是天然岩石不经机械加工或镜机械加工而的到的材料的统称。
建筑石材分为天然石材和人工石材。
天然石材:——指从天然岩石中采得的毛石,或经加工制成的石块、石板及其定型制品等。
优点: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生产成本低等。
是古今土木建筑工程的主要建筑材料。
一.造岩矿物天然岩石是矿物的集合体,组成岩石的矿物称为造岩矿物。
石英是结晶的二氧化硅长石是钾、钠、钙等的铝硅酸盐的晶体角闪石,辉绿石,方解石白云石二.岩石的结构与性质1.岩石大多数属于结晶晶体,少数属于玻璃质结构两者相比结晶质的较玻璃质的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及耐久性好。
2.岩石的孔隙率较大,则岩石的强度,抗冻性,耐水性及耐久性等会显著下降。
3。
1天然石材的分类一。
岩浆岩(深成岩,喷出岩,火山岩)二。
沉积岩(机械沉积岩,化学沉积岩,有机沉积岩)三。
变质岩3。
2天然石材的技术性质1.表观密度:同种石材表观密度越大,抗压强度越高,吸水率越小,耐久性,导热性越好。
2.吸水性:分为低,中,高吸水性岩石。
3.耐水性:石材的耐水性用软化系数K表示。
高耐水性石材,其软化系数为k>0.90,中耐水性石材,其软化系数为0.7~0.9, 低耐水性石材, 其软化系数为k=0.6~0.7。
4.抗冻性:试件在规定的冻融循环次数内无(穿过试件两棱角的)贯穿裂纹,质量损失不超过5%,强度降低不大于25%的石材方为合格。
5.耐热性:耐热性与岩石的物质组成有关。
6.强度:根据边长70mm立方体试件的抗压强度,砌筑石材的强度等级分为:MU10、MU15、MU20、MU30、MU40、MU50、MU60、MU80、MU100共九个等级。
7.硬度:取决于矿物组成的硬度与构造。
8.耐磨性:是石材抵抗摩擦,边缘剪切以及撞击等复杂作用的性质。
9.抗风化性:10.放射性:3.3常用建筑石材(一)花岗岩常用建筑石材•它属于深成岩,是火成岩中分布最广的岩石,其主要的矿物组成为长石,石英和少量的云母。
它耐磨性好,抗风化性好及耐久性高,耐酸性好。
•花岗岩主要用于基础,挡土墙,勒脚,踏步地面,外墙饰面雕塑。
(二)大理岩•它属于副变质岩,由石灰岩或白云岩变质而成,主要矿物组成为方解石和白云石。
大理岩主要用于室内的装修,如墙面,柱面及磨埙较小的地面,踏步。
(三)石灰岩•它属于沉积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石灰岩可用与基础,墙体,挡土墙等砌体。
(四)砂岩3.4工程砌筑石材1.工程对砌筑石材的要求(1)石材尺寸规格常用的砌筑石材有毛石和料石。
毛石——为不规则形,但毛石的中间厚度不小于15cm,至少有一个方向的长度不小于30㎝,平毛石应有两个大致平行的面。
料石——宽度和厚度均不宜小于20cm,长度不宜大于厚度的4倍,形状应大致呈六面体。
(2)石材抗压强度根据边长70mm立方体试件的抗压强度,砌筑石材的强度等级分为MU10、MU15、MU20、MU30、MU40、MU50、MU60、MU80、MU100共九个等级。
3.5装饰石材1.天然大理石——天然大理石是石灰岩或白云岩在地壳内经过高温高压作用形成的变质岩,多为层状结构,有明显的结晶,纹理有斑纹、条纹之分,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天然石材。
成分:化学成分为碳酸盐,矿物成分为方解石或白云石。
颜色:纯大理石为白色,当含有部分其它深色矿物时,产生多种色彩与优美花纹。
从色彩上来说,有纯黑、纯白、纯灰、墨绿等数种。
纹理:有晚霞、云雾、山水、海浪等山水图案、自然景观。
优点:抗压强度较高,但硬度并不太高,易于加工雕刻与抛光。
工程装饰中得以广泛应用。
缺点:长期受雨水冲刷,特别是受酸性雨水冲刷时,易被侵蚀而失去原貌和光泽,影响装饰效果。
因此大理石多用于室内装饰。
• 2.天然花岗石——建筑用天然花岗石是由天然花岗石加工成板材、块材用于建筑装饰工程中。
花岗岩是典型的火成岩,是全晶质岩石。
主要成分:石英、长石和少量的暗色矿物和云母。
结构:按结晶颗粒大小,分为细粒、中粒和斑状等。
颜色:呈灰色、黄色、蔷薇色、红花等。
优质花岗岩石英含量多(20~40%),云母含量少,晶粒细而匀,结构紧密,不含其他杂质,抛光后光泽明亮,不易风化,色调鲜明,花色丰富,庄重大方。
优点:比大理石密度大,密度为2300~2800㎏/m3,抗压强度高达120~250MPa。
孔隙率吸水率极低,材质硬度高,其耐磨、耐久、耐腐蚀性能均优于其他石材。
经抛光后,是室内外地面、墙面、踏步、柱石、勒脚等处首选装饰材料。
胶凝性材料:在工程中,凡是能将粒状、散状材料胶结为整体的一类材料的总称。
按其成分分为有机和无机两种。
有机:沥青、树脂等胶凝性材料(按化学成分不同分为)无机(按硬化条件不同):分为气硬性和水硬性两种•第四章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保持或继续发展强度的无机胶凝材料称为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不仅能在空气中,而且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保持或继续发展强度的无机胶凝材料称为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将胶凝性材料划分为气硬性和水硬性有其重要的意义。
•土木工程中常用的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主要有:石灰、石膏、菱苦土和水玻璃。
4.1 石灰一、生产(一)原料:主要为天然碳酸盐类岩石——(石灰石、白云石)其主要成分CaCO3。
(二)生产:经高温煅烧, CaCO3分解为以CaO 为主要成分的生石灰,其化学反应可表示如下: 生石灰(堆积密度为800~1000 kg/m3 )一般为白色或黄灰色块灰,块灰碾碎磨细即为生石灰粉。
根据石灰石受热时温度不同,生产出的产品可能有:• 正火石灰 欠火石灰 过火石灰二.石灰的消化和硬化1.石灰的熟化和“陈伏”工地上使用石灰时,通常将生石灰加适量的水,使之消解为消(熟)石灰—氢氧化钙,这个过程称为石灰的“消化”,又称“熟化”: 生石灰熟化时的特点:①放热;②体积膨胀生石灰烧制过程中,往往由于石灰石原料的尺寸过大或窑中温度不均匀等原因,生石灰中残留有未烧透的的内核,这种石灰称为“欠火石灰”。
第二种情况是由于烧制的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使得石灰表面出现裂缝或玻璃状的外壳,体积收缩明显,颜色呈灰黑色,种石灰称为“过火石灰”。
过火石灰表面常被粘土杂质融化形成的玻璃釉状物包覆,熟化很慢。
当石灰已经硬化后,过火石灰才开始熟化,并产生体积膨涨,引起隆起鼓包和开裂。
为了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生石灰熟化形成的石灰浆应在储灰坑中放置两周(七天)以上,这一过程称为石灰的“陈伏”。
“陈伏”期间,石灰浆表面应保有一层水分,与空气隔绝,以免碳化。
.2. 石灰的硬化石灰浆体在空气中逐渐硬化,是由下面两个同时进行的过程来完成的:(1)结晶作用:游离水分蒸发,氢氧化钙逐渐从饱和溶液中结晶。
(2)碳化作用: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化合生成碳酸钙结晶,释出水分并被蒸发:碳化作用实际是二氧化碳与水形成碳酸,然后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
所以这个作用不能在没有水分的全干状态下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石灰的碳化和结晶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同时进行。
二.建筑石灰的技术指标建筑石灰的技术指标有细度、CaO+MgO 含量、CO2含量和体积安定性等。
并按技术指标分为优等品 一等品和合格品三个等级。
具体技术要求见表:JC/T479-1992 建筑生石灰JC/T480-1992 建筑生石灰粉JC/T481-1992 建筑消石灰粉钙质生石灰 MgO ≤5%;钙质消石灰粉 MgO ≤4%镁质生石灰 MgO ﹥5%镁质消石灰粉 MgO ﹥4%三.石灰的技术性质(1)可塑性好生石灰熟化为石灰浆时,能自动形成颗粒极细(直径约为1μm )的呈胶体分散状态的氢氧化钙,表面吸附一层厚的水膜。
因此用石灰调成的石灰砂浆其突出的优点是具有良好可塑性。
在水泥砂浆中掺入石灰浆,可使可塑性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