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讯通这几年的发展情况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牌名称:最初有产品叫“家校通”,主要是个别厂家SP提供给学校的服务。

但由于早期投入急于收回成本,而缺乏一种比较稳妥的模式,所以推开的面并不广。

后来,移动公司开始介入,以一个城市为单位进行开发和推广。

移动公司利用其免费的短信和巨大的前期投资,占领了市场。

开始的时候个别地市将产品命名为“校信通”。

(以呼应当初的几个主要集团客户产品,如企信通,农信通等。


后来,在集团公司全面推动下,全国都统一了名号,叫“校讯通”
我们从下图可以看到其发展历程:(全国)
这是全国的这些年在google的搜索量统计。

看出家校通历史积累还是很高的,直到2008年开始才被校讯通和校信通超过。

而校信通和校讯通基本是差别不大,直到2008年尾才有校讯通的突然飞跃(统一名号),但是惯性品牌的效果,导致旧的品牌还有很强的延续性。

(从营销角度来看,自然不应该被放弃)
下面是广东省内的三个品牌的差异对比:
可以看到,校信通的品牌并没有太多的历史痕迹(估计外省用校信通的名字会比较多)。

从广东的数据可以看到:
1)广州方面,校讯通是强势品牌
2)深圳方面,家校通是强势品牌
3)整体而言,校讯通目前占据了广东市场的主要地位,家校通和校信通品牌都已经式微了
地域分布:从全国情况看,下图是“校讯通”的查询量的分布:
可以看到,累计的前10名:
1)广东2)浙江3)四川4)河南5)新疆6)河北7)北京8)内蒙古9)山西10)安徽
这是“校信通”的查询量分布情况:
上面可以看到,北方河南,内蒙古,北京比较高,其他各省基本偏弱了。

下面是“家校通”的全国查询分布情况:
江苏,四川,重庆列前3名,广东,广西,浙江,贵州,山东,河北,天津跟在后面。

总体来看,家校通在众多省份还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力,这和这个品牌从2004年前就开始宣传有关系。

注意一点:十分奇怪的是,上海在三个品牌方面,都没有排进前列。

实际调查表明,上海的校讯通是在2008年末尾才试上线,到2009年5月才正式开通。

作为全国最发达的教育城市,如此保守,也说明城市的多方力量制衡,不容易推广。

下面是这几年全国前10名的位置:
下面是这几年全国领先的城市排名:
说明:上面是按照搜索量来排名,数量太少的不纳入统计。

整体来看,对校讯通的关注方面,广州是一直是领先的(直到2009年7月为止)。

社会关注: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年,对校讯通访问情况有很明显的规律:
上面是广东范围内对校讯通的查询量。

可以看到,明显在暑假期间,关注程度急剧下降,而到了暑假后,就迅速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才过了一半,但总的查询量已经超越了去年了。

整体上,社会对校讯通的关注度还处于持续上升阶段。

奥一网()做过一次网上调查,关注三个话题,统计结果如下(合计收到4243份答卷):
可见,家长还是很期望学校能给到信息他们,帮助他们和学校沟通的。

但普遍反映的情况是,目前的资费过高。

考虑到参与调查的用户群体可能有一定的样本偏差,我们对网上所有论坛近期所有评价“校讯通”的用户留言进行了跟踪和记录,并统计其中的好评和差评情况如下:
其中合计跟踪论坛上面的和“校讯通”有关的贴子293贴,其中:
∙22%是和校讯通产品本身无关的内容(比如招聘校讯通开发者等)
∙对校讯通好评的占18%(主要赞扬对突发事件的通知,以及给家长的一些鼓励短信)∙对校讯通中评的占27%(主要是一些明显的软文广告,校讯通赞助的活动等)
∙对校讯通差评的占31%(主要集中在用户感觉乱收费,被捆绑,客服无法解决问题)可见网络舆论对校讯通的品牌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并不有利。

小结: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校讯通产品已经逐步成熟,并且为社会各方面所接受。

就广东而言,校讯通的品牌有相当的知名度,在不少城市的市场渗透率都超过了50%以上。

整体发展趋势是喜人的。

目前校讯通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增加对最终用户的资费方面的沟通,目前最主要的不满来自客户对乱收费的抱怨。

(这和之前广泛的拓展商拉客有一定关系)而目前客服的沟通手段还是不能令人满意,很多问题客户都不觉得获得了满意的答复,比如论坛上的贴子就没有人进
行响应,这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对校讯通的网络品牌进行了摸黑。

这需要小心管理,避免被竞争对手利用。

信息来源:通信立方版权所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