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4课《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通用)

合集下载

2017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第14课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新版)语文版

2017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第14课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新版)语文版

第14课我有一个梦想【导学目标】1.诵读课文,了解演讲的背景及马丁·路德·金在文中所表述的和平斗争主张。

2.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

(难点)3.感受作者争取种族平等的热切感情和伟大的献身精神。

【课时计划】2课时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深悟文本”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精彩导入激发兴趣两千多年前亚圣孟子曾经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意思是说爱别的人别人永远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永远尊敬他。

而1963年在美国也有一个高喊出“爱心是我们唯一的武器”,他就是人类良知的代表,黑人世界的明星——马丁·路德·金。

我们今天学习《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演讲稿,以纪念这位伟大的黑人民权运动领袖。

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生难字词(1)字音签署.(shǔ) 歧.视(qí) 枷.锁(jiā)一隅.(yú) 兑.现(duì) 缔.造(dì)草拟.(nǐ) 宪.法(xiàn) 履.行(lǚ)(2)词义一隅:一个角落。

隅,角落。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感到十分震惊。

磐石:厚而大的石头。

义愤填膺:形容心中充满了愤怒。

《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

《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

《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水平: 1.积累词语,掌握“安之若素”“义愤填膺”等词语。

2.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

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使用。

3.揣縻重要词句,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

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提升理解水平。

4、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升语言表达水平。

【知识链接】演讲词的特点演讲词为了增强语势,提升感召力,使感情更加充沛,它有“三多”,即多用整句,多用短句,多用修辞,用整句,如本文中“现在是…..时候”构成排比,气势强大,情感扑面而来。

多用短句,呼唤语等,富于感召力,极具煽情性。

多用比喻。

排比。

反问,增加感染力。

如本文中“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要物质充裕的海洋中的一个穷困的孤岛上”“我有一个梦想,即如……,将会转化为自由正义的绿洲”。

由此可见,演讲词是颇讲究艺术性的。

除了语言方面的特点,在内容方面的特点,我们已了然于胸,那就是针对性。

逻辑性。

思想性。

演讲需要真情,演讲无需作秀。

谁顺应时代,谁代表大从的心声,谁就是讲坛上的主宰者。

危急关头,想民所想,讲民所不敢讲,乃是演讲的第一要义,是演讲的生命之源。

舍此则为缘木求鱼。

【预习导学】1、生字正音。

镣铐..()枷.锁()骇.人听闻()兑.现()磐.石()义愤填膺.()蜕.变()蜕.变()匿.迹()蜿蜒..()一隅.()戳.子()侈.谈()充裕.()煎熬.()骇人听闻:义愤填膺:安之若素:心急如焚:摇摇欲坠:息息相关:【整体感知】自由朗读课文,回答问题:这个次演讲是针对什么人的?这个次演讲的时间、地点和场合各是什么?这次演讲涉及什么内容?这次演讲想达到什么目的?【文本探究】1、“我”的“梦想”是什么?请同学们在文章中找出具体的段落,并划出相对应的句子。

再用自己的语言结合文中的内容具体分析概括。

2、想象一下作者是以一种怎样的心情呼唤梦想的?怎样才能读出这种感情呢?3、诵读,体会这种心情。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我有一个梦想》教案(新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我有一个梦想》教案(新版)语文版

14.我有一个梦想【学习目标】1.把握本文情感,借助朗读体会本文是如何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重点)2.揣摩重点语段含义及感情色彩。

(难点)3.体悟马丁·路德·金崇高献身精神,树立远大理想,为崇高而伟大事业奋斗。

(难点)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在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面孔,总有一些声音,当历史过往时候,给我们留下感动痕迹。

也许,他没有伟岸身躯,有,只是瘦削脸庞和坚决目光,但是,却能将自由希望注入绝望者心里。

(林肯)也许,她没有美丽动人容颜,有,只是布满皱纹沧桑,但是却能用最无私爱向人们诠释什么是天使模样。

(特雷莎修女)也许,他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有只是发自心内幕假设游丝心声,但是,却能告诉大家什么才叫作静水流深。

(圣雄甘地)这些人,能用他们正义声音,一次次地震撼着我们心灵。

?我有一个梦想?是马丁·路德·金发自心底呼唤,被称为是20世纪最为惊心动魄声音。

让我们通过视频片断感受一下。

(播放演讲视频,并板书课题及作者)二、自主预习1.走进作者。

1929年,马丁·路德·金诞生于美国东南部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

美国牧师、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

深受圣雄甘地不抵抗、非暴力运动影响。

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

1968年4月4日,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被种族主义者刺杀身亡。

马丁·路德·金是有史以来最年轻诺贝尔奖获得者(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他生日也被确定为全国假日。

他不但成为本国良知代表,也成为世界良知代表。

他是黑人世界一颗耀眼启明星,他思想不但属于美国,也属于全人类。

2.写作背景。

1963年8月28日,25万人响应马丁·路德·金号召,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游行,争取立法保障黑人权利。

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馆前石阶上,对群众发表著名?我有一个梦想?(I Have a Dream)演说,希望白人和黑人有一天可以平等地生活在一起。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一、 积累词语,掌握“安之若素”“义愤填膺”等词语。

二、 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三、 体悟作者那种生命不息,为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

1、简介作者:马丁·路德·金,是美国一位重要的政治领袖,曾获1964年诺贝尔和平奖。

2、背景简介:1955年12月1日,一位名叫罗莎·帕克斯的黑人妇女乘坐公共汽车,坐进“白人专座”的区域内。

她拒绝挪动而被警察带走,于是成立了一个组织,要求公共汽车公司改变这种不公正的做法,马丁·路德·金被推荐为这个组织的领头人。

1936年8月28日,华盛顿特区组织了一次二十五万人的集会,要求种族平等。

马丁·路德·金发表一篇著名的演讲稿,就是《我有一个梦想》1.正字注音:煎.熬( ) 镣铐..( ) 充裕.( ) 兑.( )现 磐.石( ) 蜕.( )变 赎.( )罪 骇.人听闻( ) 心急如焚.( ) 戳.子( ) 奢侈.( )2.给文章分段,并写出段意。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3.这一次演讲是针对什么人的?演讲时间、地点、和场合各是什么?4.这一次演讲涉及哪些内容?演讲想达到什么目的?1. 阅读课文,找出排比、比喻的句子,并说明其作用2. 你读了此文,从马丁·路德·金身上有什么启示?我的收获:检测反馈:1. 解释下列词语:骇人听闻 义愤填膺安之若素 心急如焚2. 阅读下列句子,回答问题:① 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奖金不足”的戳子便退了回来。

“空头支票”指什么?这样表达有什么效果?② 自由和平等的爽朗金秋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会过去。

秋”与“酷暑”分别指什么?3、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变成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

第14课《我有一个梦想》教案(语文版初二下)(3)doc初中语文(1)

第14课《我有一个梦想》教案(语文版初二下)(3)doc初中语文(1)

第14 课《我有一个梦想》教案(语文版初二下)(3)doc 初中语文(1)教学目标:1. 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情感脉络。

2. 体会演讲辞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

3. 感受马丁?路德?金为民请命的斗争精神和反对〝以暴易暴〞的远见卓识。

教学重点:整体把握演讲辞情感脉络的基础上,用朗读再现强烈的扇动性和庞大的号召力。

教学难点:明白得马丁?路德?金提出的〝非暴力抗击〞的斗争方式。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和过程:一、导入新课1955年12月1日,在美国蒙哥马利市的一辆公交车内,发生了一桩再平常只是的事:一个叫罗莎?帕克斯的黑人裁缝因为拒绝为白人让座而遭到逮捕,理由是轻视蒙哥马利市关于公共汽车内实行种族隔离的法令。

当拒绝乘坐公交车的口令通过一个教堂传到另一个教堂的时候,几乎所有的黑人都给予了响应。

他们忍耐着难以想象的艰巨困苦,奔跑在家和工作的地点之间。

为此,许多黑人被白人老总解雇。

但他们并没有屈服,他们坚信一个人的威严是上帝赐予的,任何律法和威权都不能将其剥夺。

因而当他们唱着灵歌,唱着那些由祖先们的苦难浸泡出的深沉旋律、手挽着手上班时,路两旁的许多人泪流满面。

1960 年1 月31 日,一个叫裘瑟夫?迈克乃尔的黑人大学生,来到一家连锁店的吧台买酒,遭到拒绝,理由是〝我们不为黑人服务〞。

黑人大学生安静地进入任何拒绝为黑人服务的地点,礼貌地提出要求,以最有威严的目光要求服务,得不到就不离开。

为此,许多大学生遭到围观、嘲弄、甚至身上被浇满番茄酱。

但他们不卑不亢、不喜不怒,得不到服务,就坐在那儿做作业,读书,研究学咨询。

这是一场黑人民权运动。

它的领导者确实是马丁?路德?金他,意识到黑人心中压抑百年的威严差不多觉醒,历史性抵抗的时机成熟了,他号召黑人以〝非暴力抗击〞的方式,向那个充满鄙视的国家发起挑战。

1963年8月28日,马丁?路德?金在首都华盛顿广场的林肯纪念堂前,举行了规模浩大的黑人集会。

他面对25 万听众,发表了闻名的演讲?我有一个妄图?。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我有一个梦想学案新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我有一个梦想学案新版语文版

14.我有一个梦想【课标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学习目标】1、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2、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体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重点难点】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体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补充链接】1、作者介绍:1929年,马丁·路德·金诞生于美国东南部的佐治亚洲的亚特兰大市。

美国牧师、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

深受圣雄甘地不抵抗,非暴力运动的影响。

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

1968年4月4日,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被种族主义者刺杀身亡。

马丁·路德·金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贝奖获得者。

(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他的生日也被确定为全国假日。

他不但成为本国良知的代表,也成为世界良知的代表。

他是黑人世界的一颗耀眼的启明星,他的思想和典范不但属于美国,也属于全人类。

2、写作背景:1963年8月28日,25万人响应马丁路德金的号召,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游行,争取立法保障黑人的权利。

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馆前的石阶,对群众发表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I have a Dream)演说,希望白人和黑人有一天可平等地生活在一起。

【自主学习】1、给下列词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兑.()现履.()行戳.()子侈.()谈拯.()救 pán()石祈.()祷义愤填yīng()2、掌握下列词语。

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 14《我有一个梦想》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

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 14《我有一个梦想》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

14《我有一个梦想》课型:新授学习目的:1.理解马丁·路德·金在文中所表述的和平斗争主张。

2.感受作者争取种族平等的热切情怀和伟大的献身精神。

3.品味本文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相关链接:1、1963年8月28日,金率领25万黑人在华盛顿特区林肯纪念堂前召开集会,要求政府给予黑人自由平等权利。

金在集会上即兴发表了《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演说。

随后在全美引起强烈反响,各地纷纷爆发了黑人民权运动。

他主张以怨报德,以爱报恨。

美国第一夫人劳拉称金“毕生致力于和平和改革事业”。

她说:“我们难以想象没有金的美国历史,他代表真理,他遵照上帝的旨意让美国变得更公平。

”2、林肯·A(Abraham Lincoln1809~1865,美国总统(1861~1865),共和党人,曾任律师,1848~1849年当选为众议员,主张维护联邦统一,逐步废除奴隶制度。

当选为总统后,南方各州相继宣布脱离联邦,内战爆发。

战争初期,曾竭力设法与南方诸州协调,遭拒绝;在群众运动高涨和军事失利的情况下,1862年开始采取革命措施,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使战争成为群众性的革命斗争,保证了战争的胜利。

内战结束时,被南方奴隶主指使的暴徒刺杀。

模块一:自主学习学习内容摘记阅读知识链接,朗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1、反复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大意。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在横线上写出相应词语的意思。

祈祷..()镣铐..()枷.锁()萎.缩()缔.造者()履.行()戳.子()侈.谈()拯.救()磐.石()心急如焚.()崭.新()蜕.变()赎.罪()匿.迹()骇.人听闻:义愤填膺. :安之若素:不言而喻:3、通读这篇演讲辞,查阅资料和结合文章思考以下问题。

演讲对象:时间:地点:场合:涉及内容:演讲目的:模块二:交流研讨研讨内容摘记①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②自由和平等的爽朗金秋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

八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我有一个梦想

八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我有一个梦想
D.在1963年华盛顿进军“大游行”的集会上,马丁•路德•金发表了著名演说《我有一个梦想》;他被誉为近百年来全世界八大最具有说服力的演说家之一。
六.拓展应用
14.当前世界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垃圾成山、沙尘暴等。请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写一段排比句,表明自己对治理环境恶化的渴望。
【学习方法】
1.结合“知识链接”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自读课文,掌握“磐石”“蜕变”“安之若素”“义愤填膺”“骇人听闻”等词语,结合演讲词的特点,整体把握文意。
3.精读课文,分析全文的结构层次、感受文章的感染力与号召力。
【知识链接】
1.马丁·路德·金(1929—1968),美国黑人民权运动著名领袖,浸礼会牧师,曾获神学博士学位。他一贯主张非暴力主义,倡导非暴力抵抗原则。1954年起,参加了美国有色人种协会活动。1955年,他率先在蒙哥马利抵制公共汽车上的种族隔离制度。1957年,他当选为南方基督教领袖大会主席。1963年,他领导了25万人参加的“向华盛顿进军”的示威游行集会,这次集会成为美国民权运动重要的里程碑。本文就是在这次集会上的著名演讲。1964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和年4月4日在田纳西州遇刺身亡。
我有一个梦想
我有一个梦想
我有一个梦想
【课后反思】
A.马丁•路德•金是美国黑人牧师,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1963年他领导25万人向华盛顿进军“大游行”,为黑人争取自由平等和就业。
B.马丁•路德•金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刺,1968年被美国种族主义分子枪杀;为了纪念他,美国将每年一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日”。
C.马丁•路德•金曾访问印度,终身视印度圣雄甘地为偶像,认同甘地以和平抗争的手法争取民权;1964年他获得世界诺贝尔文学奖。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我有一个梦想学案无答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我有一个梦想学案无答案语文版
息息相关: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济于事:济,________________。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不解决问题。: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休戚相关: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为崇高的理想而奋斗。
重点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难点:学习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运用到写作中去。
导学过程
主讲人备课




情趣导入:明确目标,个性导入
播放《我有一个梦想》的MV,营造情境导入。
自主预习单:
一、走近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
安之若素:安,______________;之,代词,指人或物;素,_______。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大失所望:指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
心急如焚: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
罄竹难书:指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方面的特点:
针对性:想民所想,讲民所不敢讲。逻辑性:评论和论辨要有雄辩的逻辑力量 思想性: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可讲性:上口入耳。鼓动性:激发情绪,赢得赞同。艺术性:巧妙的角度,生动形象的语言
快乐 自测(我是自学小能手)
一、填空。
马丁路德•金是________国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于1964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63年他在________领导了25万人参加的示威游行集会,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抨击________政策。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4课《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2(无答案)(新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4课《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2(无答案)(新版)语文版

14.《我有一个梦想》学习目标与要求:1、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2、体会并学习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

知识链接:这篇演说词蕴含了作者奔涌的激情,以磅礴的气势揭露了美国的现实,展示了黑人痛苦的生活处境,赞颂了黑人群众的高昂的战斗精神和争取民权的决心,满怀憧憬地表达了黑人要求人人平等,渴望自由的强烈愿望。

模块一:自主学习模块二:交流研讨学习内容摘记阅读知识链接,朗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1、小组内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边读句子边初步了解课文意思,将有疑难的地方做上标记。

2、全班快速默读课文。

1、3、填空。

2、(1)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3、(2)马丁•路德•金为实现他的梦想,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斗争,其中他进行斗争的原则是,态度是4、,目标是5、,信念是,情感是。

4、把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部分使用的修辞方法填在括号中。

(1)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

()(2)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富裕的海洋中的一个穷困的孤岛上。

()(3)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

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

()建议大声朗读课文,并从文中找出词语并摘录研讨内容摘记内容一:小组成员之间交换讲学稿,看看他的答案与你的有什么不同,将不同的答案的题在你讲学稿上标注出来,并直接提出质疑。

内容二:联系上下文,研读以下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2、(1)美国没有履行这种神圣的义务,只是给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翟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

(这里的“空头支票”指什么?这样表达有什么效果?)3、4、(2)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的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醋暑就不会过去。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4课《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1(无答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4课《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1(无答

14.《我有一个梦想》学习目标与要求:1、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理清各段的内容,弄清作者的演讲思路;理解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

知识链接:作者介绍——马丁•路德•金,美国黑人律师,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被誉为“黑人之音”。

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他将全部奖金献给了自由运动。

1964年通过了新的民权法案,规定凡是接受美国政府资助的组织都必须平等地对待黑人。

1965年一项新的选举权法案出台实施。

从那以后,所有黑人都享有选举权。

由于马丁•路德•金从事黑人解放运动的工作,所以树敌众多,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

有一次一枚炸弹爆炸毁了他的房屋。

1968年4月18日,一个永远值得被所有人记住的日子,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城被种族主义者刺杀身亡。

模块一:自主学习模块二:交流研讨学习内容摘记阅读知识链接,朗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1、小组内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边读句子边初步了解课文意思,将有疑难的地方做上标记。

2、全班快速默读课文。

1、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煎熬..()镣.铐()枷.锁()充裕.()兑.现()2、磐.石()蜕.变()匿.迹()赎.罪()束缚.()3、4、解释下列词语。

4、骇人听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义愤填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安之若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急如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课文的标题是“我有一个梦想”,作者的梦想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来勾勒自己的梦想的?建议大声朗读课文,并从文中找出词语并摘录研讨内容摘记内容一:小组成员之间交换讲学稿,看看他的答案与你的有什么不同,将不同的答案的题在你讲学稿上标注出来,并直接提出质疑。

八年级语文下册 14《我有一个梦想》导学稿 (新版)语文版-(新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 14《我有一个梦想》导学稿 (新版)语文版-(新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作者运用大量排比段描述了自己的梦想,这反映出马丁·路德·金强烈希望早日实现真正的自由和平等的心情,表现出作者勇于忍受痛苦的精神、坚持自己的主X毫不动摇的精神以及反对暴力行动的精神。
有上升的民族是你的朋友,你的同志,你的弟兄。你说,你的祖国是自由的人类。这些话对于我们中国的文艺工作是给予了多么正确的指示,多么有力的鼓励呀!
一、释题:
“梦想”是人的一种充满美好愿望的想法,很多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事情,在梦中却常常变为现实。题目点明作者的演讲内容,简洁,概括性强。
二、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默读课文,合作探究:
1、这一次演讲是针对什么人的?这次演讲的时间、地点和场合各是什么?这次演讲涉及哪些内容?这次演讲想达到什么目的?
罗曼•罗兰先生,在二十年前你的杰作《约翰•克利斯朵夫》初次介绍到中国来的时候,你曾经向我们中国作家说过这样的话:“我不认识欧洲和亚洲,我只知道世界上有两种民族——一种是上升,一种是下降。上升的民族是忍耐、热烈、恒久而勇敢地趋向光明的人们——趋向一切的光明:学问、美、人类爱、公众进步;而另一方面的下降的民族是压迫的势力,是黑暗、愚昧、懒惰、迷信和野蛮。”你说,只
罗曼•罗兰先生,你请安息吧。我们中国的文艺工作者们,更一定要以你为模X。要像你一样,把“背后的桥梁”完全斩断,不断地前进,决不回头;要像你一样,始终走着某某的大道,把自己的根须深深插进黑土里面去,从人民大众吸收充分的营养,再从黑土里面生长出来。我们一定要依照你的宝贵指示:“每天早上,我们都得把新的工作担当起来,把前一天开始的斗争继续下去。……对于错误,对于不公正,对于死,我们必须不断地力争,为着胜利。”
《我有一个梦想》
序号
40
日期
执笔
八年语文组
审核
四、理解并抄写词语。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4课《我有一个梦想》精品教案 (新版)语文版-(新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4课《我有一个梦想》精品教案 (新版)语文版-(新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目标:1、理解并积累生字词;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结合语境,联系时代背景,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领会演讲词的写作特点。

3、反复诵读,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并学习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

4、感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树立远某某想,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而奋斗。

教学重点:目标3.教学难点:目标4.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如果我们在这儿提到一个国家的名字,我想大家一定非常熟悉.不过在没有讲出这个国家的名字之前,我想到一些人的名字:比尔•盖茨、麦克尔•乔丹、麦克尔•杰佛逊、林肯……另外,还有“”。

无疑这个国家的名字是“TheUnited States”(美国)。

看来同学们对美国是十分熟悉的。

可是, 我在问,我们对美国的社会现状有多少了解呢?我们又对占美国人口12.5%的黑人生活现状有多少了解呢?那么,今天我们将通过一个窗口来对美国社会现状作一个初步步的认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的一篇非常重要也极其优美的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梦想”是人的一种充满美好愿望的想法,很多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事情,在梦中却常常变为现实。

题目点明作者的演讲内容,简洁,概括性强。

2、马丁•路德•金(1929—1968),是美国一位重要的政治领袖。

曾获1964年诺贝尔和平奖。

他为美国黑人的政治权利而斗争,从而为世界其他地区树立了榜样。

他带给人们的启示是黑人不应该被隔离,而应受到像其他人一样的待遇,而且应该受到完全的尊重。

他政治主X的核心是非暴力主义。

1929年,马丁•路德•金诞生于美国东南部的佐治亚洲的亚特兰大市。

他是一位基教牧师的儿子。

小时候他喜欢打篮球网球,特别喜欢踢足球。

他把大量时间用来读书。

八年级语文下册 14《我有一个梦想》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14《我有一个梦想》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

14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把握本文的情感,借助朗读体会本文是如何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感人的。

2、揣摩重点语段的含义及感情色彩。

过程与方法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作者倾注在所述梦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实现梦想的坚定信念;【教学重难点】重点:揣摩语段,体会演讲词的特点。

难点:背景的认识,非暴力主张的认识【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走进作者:三、预习检测:根据拼音和前后字填写出下面的汉字签shǔ()liào()铐萎suō()hài()人听闻dì()造duì()现chǐ()谈pán()石义愤填yīng()tuì()变shú()罪真dì()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思考:五、合作探究:七、拓展延伸: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写一篇演讲稿,并搜集一些关于演讲的常识,下节课在班里试着演讲。

板书设计:我有一个梦想语言现状――骇人听闻诵读排比斗争――坚定不移节奏比喻梦想――自由平等韵律反复基调以天下为己任教学反思教学失误及补救措施1、学生课前预习不够充分,所以害怕答错问题。

2、我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有些短,学生还未思考好,我就提出问题3、我所设置的个别问题过难,学生很难回答。

如果再次施教,我将会把有些问题设置的更有趣味性,这样更能有助于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并且多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的时间,让他们能更好的思考并回答好问题。

广东省河源市中英文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4课《我有一个梦想》日日清(第1课时) 语文版

广东省河源市中英文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4课《我有一个梦想》日日清(第1课时) 语文版

第14课《我有一个梦想》日日清(第1课时)一、基础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及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义愤填膺.(yīng)安之若素.(平常)致.(使……丧失)命B.诺.(luò)言公诸.(之于)于众手足..(喻兄弟)之情C.磐.(pán)石不可理喻.(明的)承诺.(诺言)D.无济.(帮助)于事不言而喻.(明白)履.(nǚ)行2.下列书写有误的一组是()A.义愤填膺坚如磐石安之若素对现诺言 B.公诸于众如丧考妣携手前进不言而喻C.坎坷曲折巍巍峰巅无济于事汹涌澎湃 D.种族歧视心急如焚资金不足息息相关二、发展题阅读课文节选段落,回答问题。

如果美国忽视时间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那么,这对美国来说,将是致命伤。

自由的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过不去。

1963年并不意味着斗争的结束,而是开始。

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足;如果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

黑人得不到公民的权利,美国就不可能有安宁或平静,正义的光明的一天不到来,叛乱的旋风就将继续动摇这个国家的基础。

但是对等候在正义之宫门口的心急如焚的人们,有些话我是必须说的。

在争取合法地位的过程中,我们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

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的仇恨之杯痛饮。

我们斗争必须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

我们不能容许我们的具有崭新内容的抗议蜕变为暴力行动。

我们要不断地升华到以精神力量对付物质力量的崇高境界中去。

1.为什么说:“美国忽视时间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将是致命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文中说“我们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请从正面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3.“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在句中的意思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4.请用一句话概括第一段的内容。

(新新导学案)2013-2014学年广东省清远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14.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 语文版

(新新导学案)2013-2014学年广东省清远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14.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 语文版

第14课我有一个梦想【布置预习】1. ①pán ②jiā③wěi ④qí⑤wēi é⑥wān yán2.①胸中充满义愤。

②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③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④心里急得像着了火。

⑤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⑥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

3.作者与背景介绍:略第一课时【合作探究】预设问题一:这一次演讲是针对什么人的?这次演讲的时间、地点和场合各是什么?这次演讲涉及哪些内容?这次演讲想达到什么目的?参考提示:演讲对象:主要是针对美国黑人,同时也包括美国政府。

时间: 1963年8月28日地点:华盛顿广场,林肯雕像前场合:在华盛顿特区组织25万人的集会上涉及内容:要求某某、自由、种族的平等演讲目的:进一步推动黑人要求自由、公正、平等的运动,加快实现理想的步伐。

预设问题二:题目是《我有一个梦想》,那么,作者的梦想究竟是什么? 为什么有这样一个梦想呢?怎样实现梦想?参考提示:(1)18—23段:美国真正实现人人平等。

(具体内容包括: 18段:美国真正实现“人人生而平等”。

19段:消除种族歧视和隔离。

20段:美国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

21段:美国成为不以肤色来定优劣的国家。

23段:黑人和白人能和睦共处,亲如兄弟。

25段:以后的美国能成为真正的人间乐园。

注:可引导学生先分说,后概括。

)(2)1——6段是集会的原因和目的。

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视和贫困的环境中,美国没有实现百年前自由的诺言,今天讨回权利已是迫不及待的事,如若不能实现,美国将出现叛乱。

(3)段落是7——16段是说怎样实现梦想。

斗争的方式:采用非暴力手段斗争的手段:团结白人、长期坚持以彻底达到目的斗争的态度:坚决、毫不退缩、彻底。

【精讲点拨】预设问题:全文的思路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不先讲自己的梦想是什么,然后再展开论述原因和实现的方式?现在的结构安排有什么优点?参考提示:为什么要实现梦想——怎样实现梦想——梦想是什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我有一个梦想》教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我有一个梦想》教案(语文版)

第14课我有一个梦想【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作者的梦想(主张)。

2.能力目标: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为了实现自己梦想的崇高献身精神;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的理想而奋斗。

【教学要点】重点: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效果。

难点:深层理解本文演讲后产生的意义及其影响。

【教学设想】教学之前,引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一下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本文激情澎湃,文质兼美,应提倡多朗读和背诵,让学生在读与讲的过程中,领会演讲的特点。

【教学步骤】二课时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上面学习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是获得过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你们知道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是谁吗?(美国的马丁·路德·金,获诺贝尔和平奖)他为什么会成为诺贝尔奖最年轻的获得者呢?你们学习了一篇文章就会知道,这篇文章就是《我有一个梦想》。

【新课探究】一、介绍文章的背景1.作者简介马丁·路德·金,美国60年代黑人民权运动的重要领袖。

1929年1月25日出生于乔治亚洲亚特兰大一个黑人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名牧师,母亲为一名教师。

从小在黑人区长大的他,也感受到人格的尊严和作为黑人的痛苦。

15岁时,金以优异成绩进入摩尔豪斯学院攻读社会学,后获得文学学士学位。

当时的美国黑人在国内不论政治还是社会上都受到歧视和压迫,面对丑恶的现实,金立志为争取社会平等与正义作一名牧师。

他先后就读于克拉泽神学院和波士顿大学,于1955年获神学博士学位后,到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得克斯基督教浸礼会教堂作牧师。

1963年8月28日,为了纪念奴隶解放宣言一百周年,以及使全世界关注美国种族隔离问题,金会同其他民权运动领袖组织发起了25万黑人和白人反种族主义者向首都华盛顿进军的大规模人权运动。

他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向二十几万不分种族、宗教信仰的人阐述着他那令人动容也是最出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有一个梦想》
学习目标与要求:
1、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结合语境,品味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的作用,领会演讲词的写作特点。

知识链接:1929年1月15日,马丁·路德·金出生在美国佐治亚洲亚特兰大市一
个黑人牧师家庭,他先后获得神学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

1955年12月,蒙哥马利市妇女罗莎因在车上没给白人让座,被判入狱,当时马丁·路德·金组织黑人进行抗议活动,迫使最高法院宣布取消在汽车上实行种族隔离,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维护黑人公民权益的法案。

从此马丁·路德·金成为黑人民权运动的旗手。

在反种族歧视的斗争中,他倡导非暴力主义,正当他取得一定成果的时候,1968年4月4日,他被种族主义分子暗杀。

为了纪念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美国把每年一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纪念日。

一、自主学习:基础知识梳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镣.铐()骇.人听闻()侈.谈()磐.石()义愤填膺.()
蜕.变()赎.罪()匿.迹()一隅.()飓.风()
枷.锁()携.手()戳.子()崛.起()祈祷
..()2.解释词语:
磐石:
义愤填膺:
安之若素:
真谛:
骇人听闻:
摇摇欲坠:
侈谈:
二、阅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马丁·路德·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当时美国黑人处在怎样的环境
中?)
2、马丁·路德·金提出了怎样的主张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3、马丁·路德·金追求的梦——理想是什么?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湖北省浠水县人。

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

新月派代表诗人 ,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李公朴,江苏人。

青少年时便关心国家大事,“五四”运动时,在上海发起组织爱国团,“五卅”运动时任上海学联工人科科长,1926年到广州参加北伐军。

“四一二”政变后,愤然离开军队,“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38年到延安,抗日战争胜利后,他继续坚持战斗,积极从事民主和平运动。

1946年1
月重庆“校场口血案”中被特务殴打伤,5月初到昆明,全国内战开始后,与闻一多积极发动“呼吁和平宣言”万人签名运动。

7月11日晚,于回家途中,被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杀害。

一、基础知识梳理。

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卑劣()诬蔑()蛮横()恐怖()屠杀()挑拨离间()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

卑劣:赋予:蛮横:挑拨离间: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闻一多先生的思想感情。

二、回答下面的问题。

1、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一再痛斥敌人卑劣无耻,同学们说说它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与敌人卑劣无耻恰成对比的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的光荣表现在什么地方?
3、这篇讲演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对李公朴烈士和爱国民主运动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国民党特务又是怎样的思想感情?
4、请着重读本文第1、2段,体会一下它跟一般文章的语言有什么不同?
说说下列句子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a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
b有理由和事实都可以讲出来。

a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
b 特务们已经到了穷途末路。

a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b妄图用杀人来达到目的,结果必定事与愿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