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我不挑食》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语言《我不挑食》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我不挑食”这个概念,并能正确使用这个短语;
2.能够运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和不喜欢吃的食物;
3.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尊重他人的餐饮文化。
教学准备
1.食物图片或挂图;
2.餐具模型(如碗、筷子、勺子等);
3.音乐(推荐儿歌《小白兔的新饭盒》、《饿了吗》等);
4.相关课件或教材。
教学过程
1. 热身环节(5分钟)
1.教师向幼儿展示不同的食物图片,找出他们最喜欢的和最不喜欢的食物,引导幼儿谈论。
2.教师大声宣布:“今天我们要学习新词语《我不挑食》,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词啊?幼儿们有没有听过?”引导幼儿思考。
2. 新词语教学(10分钟)
1.引导幼儿说出以往的吃饭经历,是否有情况不适应,或者不想吃某一类食物的情况发生。
2.简要地介绍“我不挑食”是什么意思,例如“吃饭时能够接受别人喜欢的或者不喜欢的食物,有礼貌地拒绝或接受食物”。
3.以问答形式引导幼儿复述“我不挑食”这个新词语,通过让幼儿们将听到的新词语归纳、记忆、理解这个过程,保证幼儿对新词语的理解。
3. 相关体验活动(40分钟)
1.讲故事。
教师演唱孩子们喜欢的儿歌《小白兔的新饭盒》,引导幼儿听故事情节,加深幼儿对“我不挑食这个词”的理解。
2.观察和模仿。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模仿活动,将一份饭菜模型摆放在餐具上,向幼儿传递餐盘,每个幼儿都拿起自己的“勺子、碗、筷子、叉子”,自主选择将自己喜欢的食物端到自己的餐盘里,推嫌弃的食物拒之门外。
3.DIY餐盘。
教师让幼儿们动手制作自己的餐盘,在贴纸上用水笔画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并在贴纸上用颜色填充,再用剪刀剪出自己的餐盘。
4. 结束活动(5分钟)
1.教师播放儿歌《饿了吗》,引导幼儿评价自己今天的表现。
2.教师结合故事内容谈论“我们应该成为一个好的‘小小厨师’,不挑食,开心吃饭”。
教学扩展
1.小品演讲。
教师引导幼儿面对面交流自己今天在餐厅里面遇到的挑食事件,讨论如何更好地用“我不挑食”这个新词语,去缓解这种尴尬局面。
2.饮食习惯。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饮食习惯记录表”,利用每个幼儿参与记录、整理营养餐单等形式,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3.饮食文化的继承。
教师引导幼儿在向家长展示自己的“饮食习惯记录表”的同时,可以让家长一起来探讨一些传承的饮食文化,规模大小不一皆可,请幼儿带来各自家庭的特色、故事、食品等。
教学评价
1.教师观察幼儿在吃饭时的表现,判断是否能够接受别人喜欢的或者不喜欢的食物,进而能够尊重他人的饮食文化。
2.教师可以通过故事让幼儿理解“我不挑食”概念,在故事中读到幼儿感同身受的情绪。
同时,通过制作DIY餐盘这个活动,帮助幼儿认识到每个饮食行为都有人文和传承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