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耕层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土居生物都在骨架内部的孔隙中移动、生
活。
第2页/共26页
•
固相:土壤固体颗粒部分。
•
液相:毛管孔隙(孔隙直径为0.001-0.1mm),
具有毛管作用,水靠毛管引力向上下左右移动,是对作
物最有利的水分状态。(无效孔隙:小于0.001mm,
水分被土粒强烈吸附,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
•
气相:非毛管孔隙(直径大于0.1mm),是水分
第23页/共26页
六、思考题
• 1、比较不同层次土壤耕层构造状况的差异。
第24页/共26页
七、实验安排
实验时间
9月23日上午 9月24日中午 9月24日晚9:00 9月25日早8:00
9月26日晚8:00
实验内容
称重、取土、吸水 吸水饱和的土样称重、然后放入105度烘箱进行烘 关掉烘箱 打开烘箱
第9页/共26页
• 土壤容重:田间自然垒结状态下单位容积土体 (包括土粒和孔隙)的质量或重量(克/厘 米3),称为土壤容重。它的数值总是小于 土壤密度。
第10页/共26页
• 两者的质量均以105 - 110℃下烘干土计。 容重的数值大小,受密度和孔隙两方面的影 响,而后者的影响更大,土壤疏松多孔的容 重小,反之则大。土壤容重值多介于1.0 - 1.5g/cm3范围内,自然沉实后的表土的容重 约为1.25 - 1.35g/cm3。
• 3. 称重
•
将田间取好的土样带回室内,将环刀
和原状土样及上下盖一起称重,记下结果。
第18页/共26页
• 4. 室内土样吸水饱和
•
将环刀的上盖取下,放到一边,带眼
的盖子向下,小心放在搪瓷盘中已裹好滤
纸的吸水槽上,然后向搪瓷盘中加水至吸
水槽高度的2/3处,吸水至少要24小时,为
确保土样吸水饱和,吸水第二天可以隔段
Hale Waihona Puke •在田间选取有代表性的地段,按要求采
取一定的土壤层次,取样前先铲除地面杂草,
捡出石头等障碍物,不能破坏土面(取3个
层次:0-10cm、10-20cm和20-30cm)。
•
第15页/共26页
•
在将环刀嵌入土壤的过程中,锤子用力
要稳。然后用土铲将环刀周围的土壤铲掉,
将环刀边同其内构造未受到破坏的原状土壤
时间称重几次,直至恒重时为止。
第19页/共26页
• 5. 称重
•
称吸好水后的重量,注意不要使土
样有损失,包括上下盖。
• 6. 烘干
•
将环刀(加上下盖)与毛管水饱和
的土样一起放在105度的烘箱中烘24小时。
第20页/共26页
• 7. 称重
•
将烘好的土样及环刀一起称重。
• 8. 将工具擦洗干净,环刀涂上凡士林。
• 环刀柄内不是直上直下的,有一个小梯 子,上面还有一个小孔,其作用就是以防把 土压实,破坏耕层结构。
第13页/共26页
四、测定方法与步骤
• 1. 称重
•
先将环刀上的凡士林擦干净,将
环刀及上下盖一起称重,记下结果,同
时编号,注意环刀和盖子不要相互扣错。
第14页/共26页
• 2. 室外取样 带上称好重的环刀、锤子、土 铲、切土刀、钢卷尺到田间。
一、本实验的目的
• 掌握土壤耕层构造的测定方法。
第1页/共26页
(一)土壤
•
发育于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
松多孔的结构表层。它的物理状态是由矿物质、
有机质、水和空气组成的,具有孔隙结构的介
质。
•
土壤是由固、液、气三相构成的分散系。
众多的土粒堆聚成一个多孔的松散体,称为土
壤固相骨架,也称土壤基质(或基模)。水、空
五计算公式?土壤干重g烘干土样重环刀重环刀重?土壤容重g?cm3烘干土样重环刀容积cm3?固相体积分数土壤容重土壤密度100土壤容重土壤密度100?固相体积分数?毛管水含量环刀加吸水土样重环刀加烘干土样重?总孔隙度土样体积环刀体积固相体积?毛管孔隙度液相毛管水饱和后的含水量?非毛管孔隙气相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表1耕层构造测定记录和计算表土壤类别
一起取出。
•
原状土壤样品取出后,用切土刀将两端
多出的土小心削平(如在切口处有石块,则
土样必须重取)。
第16页/共26页
• 削平后盖好上、下盖,切勿震动,以免耕 层构造改变。将环刀周围附着的泥土擦干净 放好,并记下所取土样的土壤层次,然后再 取另一层土样(注意土样的上下层次不要放 错)。
第17页/共26页
第21页/共26页
五、计算公式
• 土壤干重(g)=(烘干土样重+环刀重)-环刀重 • 土壤容重(g•cm-3)=烘干土样重/环刀容积(cm3) • 固相体积分数(%)=土壤容重/土壤密度× 100% • 毛管水含量=环刀加吸水土样重-环刀加烘干土样重 • 总孔隙度=土样体积(环刀体积)-固相体积 • 毛管孔隙度(液相)=毛管水饱和后的含水量 • 非毛管孔隙(气相)=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
表 1 耕层构造测定记录和计算表 采样地点: 采样日期:
样点号: 测定者:
计算
Ⅰ(0-10cm) Ⅱ (10-20cm) Ⅲ (20-30cm)
(1) (2) (3) (4) (5)=(3)-(1) (6)=(4)-(1) (7) (8)=(7)-(1) (9)=(5)-(8) (10)=(6)-(8) (11)=(9)/(8) (12)=(10)/(8) (13) (14)=2.64 (15)=(13)/(14) (16)=(2)-(15) (17)=(6)-(8) (18)=(16)-(17)
烘干土称重,土倒掉,工具擦洗干净,环刀涂上凡士林。
第25页/共26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6页/共26页
•
山东省泰安市的土壤密度在2.6-2.7
g/cm3之间,本实验用2.64 g/cm3。
第11页/共26页
三、工具
• 土壤环刀、吸水槽、土铲、切土刀、天平、 钢卷尺、搪瓷盘、滤纸、烘箱等
第12页/共26页
• 环刀的直径50.46mm,高50.00mm,容积 为100cm3,上下有两个盖子,带刃的一端为 下,盖带眼的盖子(其作用是能够吸水)。
第22页/共26页
土壤类别: 采样深度:
项目 环刀号码 (环刀重+盖重)/g 环刀体积/ cm3 (环刀重+盖重+自然湿土重)/g (环刀重+盖重+吸水后土重)/g 自然湿土重 吸水后湿土重 (环刀重+盖重+烘干土重)/g 烘干土重/g 自然湿土含水重/g 吸水后湿土含水重/g 吸水前土壤含水量/% 吸水后土壤含水量/% 土壤容重g•cm-3 土壤密度 固体体积/ cm3 总空隙体积/ cm3 毛管空隙体积/ cm3 非毛管空隙体积/ cm3
饱和状态下的含水量(最大持水量)以及土壤容重、土壤密度,计算固相、
液相和气相三相各自占有的体积。
第8页/共26页
• 土壤密度:单位容积固体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 的容积)的质量(实用上多以重量代替,克/ 厘米3)称为土壤比重。密度值的大小,是土 壤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和密度值综合反映。多 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低,密度值的大小主要 决定于矿物组成,例如,氧化铁等重矿物的 含量多,则土壤密度大,反之则密度小。
与空气的通道,经常为空气所占据,它的多少直接影响
土壤透气和渗水能力。
•
在农业生产中,土壤孔隙度以50%,或稍大于为
好。
第3页/共26页
•
土壤中固、液、气三相的容积比,可粗略地反映土壤持水、透水和通
气的情况。三相组成与容重、孔隙度等土壤参数一起,可评价农业土壤的松
紧程度和宜耕状况。
第4页/共26页
(二)耕层
• 耕层
• 在自然土壤的基础上,经过人类的长期的 耕作、施肥、灌溉等生产及自然因素的持续 作用形成了农业耕作土壤。它包括耕作层 (表土层)、犁底层、心土层和底土层。
第5页/共26页
13-15 cm
5-7 cm
耕层深度与耕作方式有关。深松的地块耕层达30cm,旋耕耕作浅,≤15 cm。 导致土壤耕层变浅,犁底层上移、加厚。多年旋耕在耕层以下形成坚实的犁底层, 影响夏季降水渗入土壤深层、阻止作物根系下扎,不利于蓄水保墒和根系对深层 土壤水分的吸收利用。
第6页/共26页
(三)测定耕层构造的意义
• 因为土壤耕层构造与土地生产力有密切的 关系,良好的耕层构造能使土壤中的水、肥、 气、热因素之间互相协调满足作物的需要。 同时可以根据土壤的耕层构造情况,确定种 植的作物。
第7页/共26页
二、实验原理
•
通过取得耕作层的原状土样,使其毛管水达到饱和,然后测定毛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