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污染控制工程教学的思考

合集下载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反思简短900字模板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反思简短900字模板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反思简短900字模板1500字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反思噪声污染是指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环境中,存在噪声,超过人体所能忍受的声级或对人体的健康和生活造成危害的声音。

噪声对人体健康有着多方面的危害,包括听觉障碍、心理影响和生理影响。

首先,噪声对人体听觉系统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中,人耳容易出现听力下降、听觉敏感性降低等症状,甚至引发耳聋等听力障碍。

特别是对于儿童和老年人,由于他们的耳蜗尚未完全发育或者耳蜗退化,更容易受到噪声的伤害。

其次,噪声还会给人们的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噪声会影响人们的思维和专注力,造成情绪紧张、易怒等症状,进而导致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特别是在学习和工作环境中,噪声会分散人们的注意力,降低工作和学习的效率,间接影响个人的发展和成就。

此外,噪声对人体的生理功能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噪声会导致人体紧张和压力反应增加,进而影响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中,人们容易出现失眠、疲劳、头痛等症状,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为了减少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在教学中需要加强噪声的控制。

首先,教师应该选择安静的教室,避免在噪声污染较大的环境进行教学。

其次,教室内要有良好的隔音措施,可以采用吸音材料进行装修,降低教室内噪声的传播。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使用麦克风和音响设备,提高自己的声音传播效果,从而减少噪声对学生的干扰。

除了在教学环境中控制噪声外,个体也需要学会有效地应对噪声。

例如,可以通过戴耳机或者使用耳塞来隔绝噪声,保护自己的听力。

此外,可以寻找安静的学习环境,提高自己的专注力和学习效果。

同时,可以通过放松和休息来减轻噪声带来的压力和疲劳。

总之,噪声对人体健康有着多方面的危害,包括听觉障碍、心理影响和生理影响。

为了减少噪声的危害,在教学中需要加强噪声的控制,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

同时,个体也需要学会有效地应对噪声,保护自己的健康。

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减少噪声污染,创造更安静、更健康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噪声的危害与控制》教案教学反思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噪声的危害与控制》教案教学反思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噪声的危害与控制》教案教学反思优美的乐音令人心情舒畅,而杂乱的声音——噪声则令人心烦意乱。

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

噪声是怎样产生的?它对人有哪些危害?怎样才能有效地防止或减弱噪声。

一、噪声的来源演示观察泡沫塑料块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与乐音的波形,归纳噪声波形的特点学生观看演示实验后,教师抽生回答,然后教师进行归纳:噪声波形的特点:无规则、杂乱无章2. 噪声的环保定义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噪声。

3. 噪声的四大来源想想议议:你周围常有哪些噪声?请说说自己的感受并找到这些噪声的来源。

学生回答:生活噪声;交通噪声;施工噪声;工业噪声。

二、噪声的强弱等级和噪声的危害1. 噪声等级的单位观看噪声等级的视频,在观看中注意掌握噪声等级中与人们学习、生活、工作有重要关系的几个分界点。

噪声的等级中的几个重要点①0dB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最弱的声音——听觉下限;②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③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④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⑤达到或超过150dB,鼓膜可能破裂,失去听力。

3. 噪声的危害①心理危害: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休息。

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就曾通过用噪声折磨人来获取口供。

②生理危害:出现耳鸣、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症状,严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

③物理危害:高强度的噪声甚至能够损坏建筑物。

噪声的三大危害:心理危害、生理危害、物理危害。

三、控制噪声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2. 控制噪声的三大途径(1)在声源处防止或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防止或减弱;在传播过程中通过安装隔声屏、植树种草(吸收噪声)、安装隔音窗来阻断噪声的传播。

(3)在人耳处防止或减弱。

人们可以通过佩戴护耳器、耳塞、耳罩、头盔等设备来防止或减少噪声进入人耳。

噪音的教学实践活动总结(3篇)

噪音的教学实践活动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噪音污染作为环境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

为了提高学生对噪音污染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我们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噪音教学实践活动。

现将本次活动的总结如下:二、活动背景1. 噪音污染现状: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噪音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居民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受到噪音污染的影响,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2. 教育意义:通过噪音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噪音污染的危害,提高环保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贡献力量。

三、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噪音污染的基本知识,包括噪音的定义、分类、来源等。

2. 使学生掌握噪音污染的危害,提高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关爱家园的良好品质。

4.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活动内容1. 课堂讲解:邀请环保专家为学生们讲解噪音污染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噪音的定义、分类、来源等。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噪音污染严重的区域,如交通繁忙的道路、工厂周边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噪音污染的危害。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噪音监测实验,使用专业设备测量不同区域的噪音水平,了解噪音污染的严重程度。

4. 研究探讨: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国内外噪音污染治理的成功案例,探讨适合我国噪音污染治理的策略。

5. 撰写报告:要求学生结合实践活动,撰写噪音污染治理报告,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五、活动成果1. 学生们对噪音污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环保意识得到提高。

2. 学生们掌握了噪音监测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实践能力。

3. 学生们通过撰写报告,锻炼了写作能力,培养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活动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提高了学校在环保领域的知名度。

六、活动不足与改进1. 活动时间较短,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参与实践活动。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活动中,适当延长活动时间,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噪音的教学实践心得

噪音的教学实践心得

一、引言在当今社会,噪音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它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噪音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刻认识到噪音教学的重要性,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实践。

以下是我对噪音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

二、教学目标与内容1.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噪音的基本概念、分类、危害及防治方法;(2)培养学生对噪音问题的关注和环保意识;(3)提高学生解决噪音问题的能力;(4)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2. 教学内容(1)噪音的基本概念、分类;(2)噪音的危害;(3)噪音的防治方法;(4)噪音与生活、工作、学习的关系;(5)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掌握噪音的基本概念、分类、危害及防治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噪音问题的严重性和防治方法。

3. 实验法:通过实验,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噪音的强弱,了解噪音的防治方法。

4.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答疑、课堂练习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实践心得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例如,在讲解噪音的防治方法时,我会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如小区噪音、工厂噪音等,让学生了解噪音的来源和危害,从而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课堂上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如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演示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噪音知识。

此外,我还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我会给予他们更多的挑战;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我会耐心讲解,确保他们能够跟上课程进度。

4. 强调环保意识在噪音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反思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反思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反思2020-12-08《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反思篇一: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反思《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反思本节教材的物理知识较少,教学中要从保护环境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应用科学方法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此前,学生已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道了人耳听声的原理,理解了声音的三种特性。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过噪声,受过噪声的一害,因此,通过本节教学后学生应该较容易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噪音污染与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等都是当代社会的四大公害,点明了本节课教学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保护意识。

随后教材从物理学角度出发阐明了噪声的形成,再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说明了什么声音属于噪声;紧接着指出声音的强弱可以用分贝来表示后,文中列出表格,通过大量数据及各种分贝声音下人的生理或心理反映作依据,阐明了噪声对人的危害,同时也说明了减弱噪音污染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教材针对听到声音的条件,提出了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

教材最后的“想想议议”,目的是引导学生把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改造自己的环境。

本节课的基本思路是让学生互相讨论进行探究,形成感性认识,在教师的不断提问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热烈讨论,踊跃发言。

对学生的回答,教师不是简单地评价对与错,而是鼓励引导学生,逐步完善讨论探究,形成理性知识。

在联系实际过程中学习知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这种方法,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更重要的是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立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篇二:令人厌烦的噪声教学反思《令人厌烦的噪声》教学反思新坝学校教师:赖邦齐本节课属于应用性质,所以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还应进一步提高,贵在设计更新颖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充分参与。

在录像素材方面,还应进一步提供一些学生见得少的情景,能体现高科技方面的情景等,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教学反思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教学反思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教学反思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城市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种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不仅会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还会对人类的听力和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为了控制噪声污染,环境噪声控制工程逐渐成为了一门重要的学科。

然而,在当前的环境噪声控制工程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本文将对环境噪声控制工程教学进行反思和探讨。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教学的问题理论知识过于复杂环境噪声控制工程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学科,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理论知识,如声学、机械学、电气工程等。

在教学上,有些老师倾向于只讲解理论知识,但理论知识过于复杂,缺乏实际应用和案例分析,难以被学生理解和掌握。

实践环节不够环境噪声控制工程是一个注重实践的学科,但在教学中,实践环节却常常被忽视或者被削弱。

很多学校的实验室设备和条件都比较差,无法满足学生实践的需要。

而一些教师也常常对实践环节不重视,只逐一讲解案例,没有实际的现场演示,导致学生对实践环节的理解程度不足。

缺少真实案例分析环境噪声控制工程是应用学科,其实际运用范围广泛。

然而,在教学中,过于依赖教科书,缺少真实案例分析,导致学生无法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更甚者,有些教科书中的案例与实际情况不符合,从而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惑。

如何改进环境噪声控制工程教学加强实践环节首先,环境噪声控制工程教学应该加强实践环节,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校应当提供良好的实验室设备和条件,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解决各种环境噪声问题。

教师应该及时地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回馈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改进方案。

引入真实案例分析其次,环境噪声控制工程教学应该引入真实案例分析。

这里所谓的真实案例分析,是指将实际中出现过的环境噪声问题,通过教学形式进行分析和解决。

教师可以提前在案例中设置好各种难点,让学生通过讨论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

简化理论知识最后,环境噪声控制工程教学应该简化理论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反思AqlMUP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反思AqlMUP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反思
海口市灵山中学王爱珍
1本节课是从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出发,通过让学生自主阅读,相互讨论进行探究,并在教师不断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交流,踊跃发言归纳出结论。

2在课堂教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并唤起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3 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反思我在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很多,最主
要的一点就是今后应注重探究性教学,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乐于学习,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学习,反思,不断的总结经验,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第二章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噪声及其分类,理解噪声的危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控制噪声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应对噪声污染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噪声的危害,探究控制噪声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的控制过程和方法的掌握。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录音机、闹钟、乐器等,噪音测试仪;2. 多媒体课件:关于噪声危害和控制的图片、视频等;3. 课外资料:关于噪声污染案例、控制方法的课外拓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什么是噪声,并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噪声实例。

然后向学生说明,噪声对人类的危害越来越大,因此,如何控制噪声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接下来,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课题——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2. 讲解噪声的危害: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关于噪声危害的资料,包括对听力、工作效率、健康、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危害。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实验和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噪声的危害。

3. 讲解控制噪声的方法: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方法来控制噪声,包括吸声、隔声、消声和隔振等。

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实际应用这些方法的例子,并引导学生讨论其他可能的方法。

4. 实验演示:教师进行实验演示,向学生展示吸声材料、隔声结构等实际应用的效果。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并让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些控制噪声的方法。

5. 学生讨论和总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噪声的影响。

讨论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控制噪声的建议和想法。

6.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如要求学生调查周围环境的噪声污染情况,或设计一种新型的噪声控制方法等。

7. 拓展阅读: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噪声和控制噪声的方法,教师可以推荐一些相关的书籍和网站,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和学习。

教师噪音防治心得体会范文

教师噪音防治心得体会范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噪音污染已经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噪音防治的重要性,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也关系到我们自身的身心健康。

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我不断探索和实践噪音防治的方法,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认识噪音的危害首先,我深刻认识到噪音对学生的危害。

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中,学生的听力会受到损害,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下降,甚至会导致心理问题。

其次,噪音对教师的危害也不容忽视。

噪音会导致教师情绪烦躁,工作效率降低,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中,还可能引发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

二、加强校园噪音防治意识1. 提高师生对噪音危害的认识。

通过举办讲座、宣传活动等形式,让师生了解噪音的危害,提高他们的防治意识。

2. 制定校园噪音防治制度。

学校应建立健全噪音防治制度,明确各部门、各班级的噪音防治责任,确保校园噪音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三、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校园噪音1. 优化校园布局。

在校园规划时,充分考虑噪音对师生的影响,合理布局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等,减少噪音的传播。

2. 加强校园绿化。

在校园内种植树木、花草,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起到吸音、降噪的作用。

3. 严格控制校园内噪音。

禁止大声喧哗、鸣笛等行为,对违规者进行处罚。

同时,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减少校外噪音对校园的影响。

4. 优化教学设施。

选用低噪音的教学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降低教学过程中的噪音。

5. 采取措施降低教室噪音。

在教室装修时,选用吸音材料,如吸音板、隔音棉等,降低教室内的噪音。

6. 加强室内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因空气不流通导致的噪音。

四、关注学生心理健康1.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心理辅导、讲座等形式,帮助学生学会应对噪音带来的心理压力。

2.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给予关心和帮助,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

3. 加强家校沟通。

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二章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什么是噪声及其种类,了解噪声的风险;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控制噪声的方法;3.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噪声的风险,学会自我珍爱。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噪声的风险和控制方法;2. 教学难点:控制噪声的方法的探究。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械:录音机、闹钟、乐器等;2. 图片和视频素材:噪声污染现场图片、控制噪声的措施;3. 教室安置:模拟噪声产生场景,便于学生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播放不同类型的声音,让学生识别这些声音并判断它们可能来源于哪里。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噪声”的观点。

2. 了解噪声的风险: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列举出平时生活中噪声的例子,并讨论这些噪声可能对人的身体和心理产生的影响。

教师对讨论进行总结,并展示相关资料,包括噪声对听力、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方面的影响。

3. 控制噪声的方法:教师展示一些控制噪声的方法,如消声器、隔音墙、双层玻璃等,并诠释这些方法的工作原理。

教师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控制噪声,如调整家具位置、应用耳塞等。

4. 实验探究:教师准备一些实验器械(如鼓、闹钟、录音机等),让学生们通过实验探究不同的声音强度对人的反应速度和准确性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们总结实验结果,并讨论如何控制噪声的强度。

5. 拓展延伸:教师介绍一些有关噪声控制的钻研效果和新技术,如噪音隔离材料、智能控制等。

同时,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更好地控制噪声污染。

6. 教室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噪声的风险和控制方法,鼓励学生们在平时生活中注意控制噪声,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7. 作业安置:让学生们根据在家中控制噪声的经验,撰写一篇小论文,介绍如何在家庭环境中控制噪声的方法和效果。

同时,建议学生们在平时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身边的噪声问题并尝试解决。

噪音的教学实践报告总结(3篇)

噪音的教学实践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引言噪音,作为一种环境污染,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提高学生对噪音的认识,培养他们应对噪音污染的能力,我们开展了一项以“噪音治理与生活”为主题的教学实践活动。

本文将对此次实践活动的背景、目标、过程、成果和反思进行总结。

二、背景与目标1. 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噪音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据统计,我国城市居民中有近70%的人受到噪音污染的影响。

为了提高学生对噪音污染的认识,培养他们关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我们决定开展此次教学实践活动。

2. 目标(1)让学生了解噪音污染的危害及来源;(2)培养学生识别和监测噪音的能力;(3)提高学生应对噪音污染的方法和技巧;(4)激发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的热情,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三、实践活动过程1. 课前准备(1)教师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噪音污染的基本知识;(2)设计教学方案,确定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3)制作教学课件,准备实验器材。

2. 课堂实施(1)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噪音污染的严重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讲授:讲解噪音污染的基本知识,包括噪音的定义、分类、危害等;(3)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噪音监测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噪音污染;(4)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噪音污染的来源,探讨解决噪音污染的方法;(5)总结: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内容,强调噪音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3. 课后延伸(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调查身边的噪音污染现象,提出治理建议;(2)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噪音治理设施,了解噪音污染治理的实际情况;(3)成果展示: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分享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

四、实践活动成果1. 学生对噪音污染的认识得到提高,了解到噪音污染的危害及来源;2. 学生掌握了噪音监测的方法和技巧,能够识别和监测身边的噪音污染;3. 学生提出了许多有效的噪音治理建议,如加强城市绿化、设置隔音屏障等;4. 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的热情得到激发,树立了可持续发展理念。

噪音的教学实践活动心得(3篇)

噪音的教学实践活动心得(3篇)

第1篇一、前言噪音,作为环境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了提高人们对噪音危害的认识,培养他们自觉减少噪音污染的意识,我们学校开展了噪音教学实践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我对噪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二、活动背景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的噪音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为了提高全民环保意识,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噪音污染治理工作。

我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了噪音教学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了解噪音的危害,提高环保意识。

三、活动内容1. 噪音知识讲座活动伊始,我们邀请了环保专家为同学们讲解噪音的定义、来源、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专家详细阐述了噪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睡眠障碍、听力下降、心理疾病等,使同学们对噪音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2. 噪音实地考察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噪音污染,我们组织了实地考察活动。

同学们分组进入工厂、交通繁忙路段等地,用噪声计测量噪音水平,记录数据。

通过实地考察,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噪音污染的严重性。

3. 噪音防治实践活动在了解了噪音的危害后,我们开展了噪音防治实践活动。

同学们分组讨论,提出减少噪音污染的建议,如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加强噪音监测、推广绿色出行等。

此外,我们还动手制作了简易的隔音设施,如隔音板、隔音罩等,用于减少噪音传播。

4. 噪音宣传展览为了扩大活动影响力,我们举办了噪音宣传展览。

同学们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展示了噪音污染的现状、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展览吸引了众多师生前来观看,提高了大家的环保意识。

四、心得体会1. 提高环保意识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认识到噪音污染的严重性,提高了自己的环保意识。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自觉遵守环保规定,为减少噪音污染贡献自己的力量。

2.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在活动中,同学们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

这使我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协作,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小学科学《噪声的危害与防治》教后反思

小学科学《噪声的危害与防治》教后反思

《噪声的危害与防治》教后反思
1、感觉成功之处:
(1)使用多媒体,大量设置教学场景,使学生获得强烈的感受,对培养学生的审美、环保、保健意识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2)利用多媒体拓展了课堂外延,激发学生兴趣。

2、不足之处:
课堂时间分配不够恰当,出现前紧后松。

教后反思
讲完《噪声的危害与防治》,让学生认识到噪音的产生与危害,于是联系实际我问道这样一个问题,在我们学习的校园中有没有噪音,如果有你会为减少噪音做些什么?
可以说这是一个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很密切的一个问题,在我们的校园里有很多噪音,比如说课间学生的打闹声、课上有的学生不和谐的声音……只要是好好考虑一下就会发现。

那学生会怎样做呢?
有的学生说上课不说话了,有学生说不打闹了,有的学生说用语文课本上说的防噪音的玻璃,最有意思的是有学生说耳朵里塞上棉花就行了!
很难想象我们的学生会有这样的答案,虽然说这只是一个很小的方面,却不难看出有的学生的行为习惯还是以自己为中心,他们还没有一个完整的集体意识,没有为他人着想的好习惯。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教学的思考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教学的思考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教学的思考作者:邓辉高英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第12期摘要为培养具有扎实工程实践能力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结合本专业课程体系的特点,提出噪声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方案:优化、创建富有实用性教学内容,合理使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改革期末考查方式。

关键词噪声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1)12-0065-02Thoughts on Teaching Noise Control Engineering Course//Deng Hui, Gao Ying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urse, the basic reforming scheme has been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cultivate professional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students with firmly basic engineering practice ability: that is, renew and better the applicable teaching contents,rational use internet and multi-medium teaching method, and reform examining way.Key words noise control engineering; course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examining wayAuthor’s address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Xinjiang, China 83200320世纪以来,城市不断扩建,工业、交通持续发展,环境质量也日益恶化,声污染已成为继水污染、大气污染之后的第三大社会公害。

《第一章三、噪声及其控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三、噪声及其控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噪声及其控制》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噪声的基本概念,理解噪声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及危害,并初步了解控制噪声的方法。

通过实验操作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确噪声的定义及其危害,掌握识别噪声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噪声的来源及传播途径,掌握控制噪声的有效措施。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包括教材、教具和教学资源。

教材需准备初中物理教材及相关噪声控制的科普读物;教具包括噪音计、录音设备、实验器材等;教学资源包括多媒体教室、网络资源等,以便进行实物展示、案例分析和互动教学。

同时,教师需提前预习教材,准备充足的教案和课件,确保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阶段在课程的开始,教师首先通过播放一段城市中常见的噪声场景(如车流声、建筑工地噪音等)的音频或视频片段,让学生们感受到噪声的存在。

随后,教师可以提问:“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噪声?它们对你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通过这样的引入,能够引起学生对噪声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二、知识讲解阶段1. 定义与分类教师详细解释噪声的定义,指出噪声是指那些人们不需要的、听起来令人烦躁的声音。

接着,教师通过图表或实例,介绍噪声的分类,如机械噪声、空气动力噪声、电磁噪声等。

2. 噪声的来源与危害教师讲解噪声的主要来源,如交通、工业、建筑等。

同时,强调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如听力损伤、心理压力增大等。

通过实例和数据,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噪声的严重性。

3. 噪声的度量与标准介绍声级、声压级等物理量,解释它们在衡量噪声强度中的作用。

同时,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噪声标准,让学生们了解噪声的限度。

三、互动探讨阶段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噪声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

课题 噪声的控制与危害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课题 噪声的控制与危害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课题:《噪声的控制与危害》教学设计与反思科目:物理教学对象:小湾东镇中学八年级学生课时:1提供者:席祝安单位:南涧县小湾东镇中学一、教学内容分析-《噪声的控制与危害》是新人教版八年级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声音的产生、传播、特性之后学习的内容。

本节课的物理知识不多,主要是从环境保护出发,要学生了解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乏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乐音和噪声的区别.知道噪声的危害和减弱噪声的途径.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观念。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一八年级学生处于中学期间的过度阶段,自学能力和观察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总体的学习能力还不是很高。

本节教材的物理知识较少,教学中要从生活中保护环境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应用科学方法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U匕前,学生已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道了人耳听声的原理, 理解了声音的三种特性。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过噪声,受过噪声的一害,因此,通过本节教学后学生应该较容易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一本节课首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一节所学习的主要内容,巩固上一节的内容并达到导入新课的1=1的,然后调动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总结多种噪声的来源,通过播放小资料找出几个声音的强弱。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如何减弱噪声,得出很多方法.最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归纳控制噪声的方法。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本节的重点是从环保角度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对社会的责任感.难点:减弱噪声的途径.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首先以提问方式复习上一节所学习的主要内容,重点判断声音是传递能量还是传递信息。

接着提问假如你正在午休,有同学在走廊大声歌唱,你感觉怎样?一下子将学生带到生活中。

噪声与污染教案反思

噪声与污染教案反思

噪声与污染教案反思教案标题:噪声与污染教案反思教案目标:1. 使学生了解噪声和污染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案步骤:1. 引入(5分钟)-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噪声和污染的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 提出问题: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噪声和污染问题?它们对你和周围环境有什么影响?2. 知识讲解(10分钟)- 讲解噪声和污染的定义和分类。

- 解释噪声和污染对人类健康、动植物生态和环境的危害。

3. 小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列出他们所知道的噪声和污染来源。

-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噪声或污染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4. 研究和调查(20分钟)- 每个小组根据所选的噪声或污染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 学生可以通过采访、观察、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

5. 分享和讨论(15分钟)- 每个小组向全班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包括问题的原因、影响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 全班共同讨论噪声和污染问题的普遍性和解决方法。

6. 行动计划(10分钟)- 学生提出个人或小组行动计划,以减少噪声和污染问题。

-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采取实际行动,如节约能源、减少噪音等。

7. 总结(5分钟)- 回顾课堂内容,强调噪声和污染问题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教案反思:这个教案的设计旨在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噪声和污染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研究,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噪声和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此外,学生还被鼓励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采取实际行动来减少噪声和污染。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调查研究和问题解决能力。

为了使教学更加有效,教师可以适时引入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等活动,以加深学生对噪声和污染问题的认识。

噪声控制教案及反思

噪声控制教案及反思

1.5《噪声控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了解噪声的危害和防治的方法,知道保护听力的方法。

2.科学探究会利用分贝仪测量周边的声音环境,会利用多种方式展开关于噪声的来源与危害的调查,能依据调查制定切实可行的控制噪声方案。

3.科学态度、STSE理解噪声对我们的伤害,在日常行为中学会注意约束自己,尽量避免制造噪声,增强环保意识,保护听觉。

理解科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教学重点】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的途径。

【教学难点】依据对周边噪声环保的调查,制订切实可行的控制噪声的方案。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分贝仪、闹钟、一块布、隔音比赛的材料、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课件展示各种声音,有悦耳的声音,如:钢琴声等。

有噪音,如:汽车不断的鸣笛声等。

(2)说说听了这些声音的感受。

(3)小结:噪声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

人们为了更好地监测音量对人体的影响,把音量分成“级”,其单位称为“分贝”(dB)。

(二)新课学习1.测量周边声音的音量(1)分组调查:调查学校周边的噪声情况,以及噪声的来源及危害。

(2)实验场所:学校周边(3)实验记录:将调查的结果记录下来。

(4)结果展示:小组派一个代表展示调查的结果。

(5)提问:噪声有哪些危害?(6)小结:噪声主要造成听力损失,干扰谈话、思考、休息和睡眠。

在噪声级85分贝和90分贝的环境中工作30年,耳聋的可能性分别为8%和18%。

在噪声级70分贝的环境中,谈话就感到困难。

(7)继续探究:基于噪声的危害,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听力? (8)阅读拓展:全国爱耳日(9)提问思考:怎样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方面,想办法控制噪声?2.隔音比赛(1)小组实验:怎样使闹钟传出来的声音更小?(2)制定方案:小组设计实验方案。

(3)实验操作:根据实验方案对闹钟进行隔音,测试闹钟传出来的音量的大小。

(4)结果汇报:小组汇报实验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查 方式 。
关键 词 噪 声污 染控 制工 程 ;教 学 内 类号 :G 4 62
文 献标 识 码 :B
文 章编 号 :1 7—8 X 2 1)2 06 — 2 6 14 9 (0 1 1— 0 50
T o g t n T a hig N i e C n r l n i e r n o r e / e g H i G o Y n h u h s o e c o o t o E g n e ig C u s / D n u . a i g n s
A s a t o bi d b tr c C m ne wi h he h a e s cs f t t c ar ct ri ti o en ro me t vi n n en ne ri g gi e n co rs , t b i re o mi g u e he as c fr n s he h be n ut f r ar i o e t c ti a e ro es on e i on n e gi ee ng s u en s c me as e p o w d n rd r o ul v t p f si al nv r me t n n ri t d t wi h i ml b i en ne ri g ra i e t f r y as c gi e n p ct c ab 1i y: t t i . r ne a b t r h a pli bl t a hi g i t ha s e w nd et e t e p ca e e c n c nt n , ra o a] us i e ne a d mul i me um e c n m th d a r o m xa n n w y. o e ts ti n e nt r t n t — di t a hi g e o , nd ef r e mi i g a Ke r n s c nt ol n n ri y wo ds oi e o r e gi ee ng: c u e o e t: t c n t d: e a ni g wa o rs c nt n ea hi g me ho x mi n y Au or s a th ’ ddr ess S o of C mi r a C mi al En ne ri , Shi ezi Uni er t ch ol he st y nd he c gi e ng h v si y, S he , hi zi
摘 要 为培 养 具有 扎 实工程 实 践 能力 的环 境 工程 专 业人 才 ,结合 本 专业 课程 体 系 的特 点 ,提 出噪 声污 染 控制 工
程 教 学改 革 的基本 方 案 :优化 、创建 富有实 用 性教 学 内容 ,合 理使 用 网络 、 多媒 体等 现代 教 学 手段 ,改 革 期末 考
本 原 理 与 方 法 ,能够 针 对 不 同 的声 污 染 情 况 提 出合 理 有
效 的治 理 措 施 和 方 案 , 了解 环 境 噪声 评 价 的基 本 方 法 。 怎样 把 这 门工 程 实 践性 强 、理 论 知 识 难 于 理 解 的 课 程 很 好 地 传 授 给 学 生成 为教 学 过 程 中 的一 个 关 键 。 但 因 我 国 环 境 工程 尚属 一 个 新 专 业 ,对 噪 声 污 染 控 制 工程 教 学经 验 少 ,故有 必要 对 该 课 程 教 学 过 程 中 的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手 段 、 学生 能力 培 养 以及 考 试 等 环 节 的 设 计 进 行深 入 探
■ 教学 园地
邓 高 : 声 染 制 程 学 思 辉 英噪污控工教 的考
6 5
1 . 9 9 j i s . 6 1 4 9 . 0 1 . 6 0 3 6 / . s n 17 — 8 X 2 1 . 2 0 5 1
噪声污染控制 工程 教学 的思考
邓辉 石河 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高 英 新疆石河子 820 30 3
气 污 染之 后 的第 三 大 社会 公 害 。 为适 应 环 境 保 护 事 业 发 展 的 需要 ,我 国高 校 的 环 境 工程 专业 大 都将 噪 声 污 染 控
制 工程 作 为 本 专 业 的 重 要 专业 课 ,希 望 学生 通 过 该 课 程 的 学 习 ,掌 握 环 境 噪 声污 染 的基 础 知 识 及 噪 声 控 制 的 基
X n a g C i a 8 2 0 i j n , h n 30 3 i
2 世 纪 以 来 ,城 市 不 断 扩 建 ,工 业 、 交 通 持 续 发 O 展 , 环境 质 量 也 日益 恶 化 ,声 污 染 己成 为 继水 污 染 、大
课 ,但 其 教 学 必 须 在 环 境 工 程 专 业 知 识 体 系 的大 背 景 下 进 行 教 学 内 容 的 设 计 。 以笔 者 所 在 的 石 河 子 大 学 为 例 ,在 进 行 噪 声 污 染 控 制 工 程 的 教 学 之 前 , 学 生 已 经 学 习 过 环 境 监 测 , 且 在 噪 声 课 开 设 的 学 期 , 同时 还 开 设环 境 影 响 评 价 。这 3 门课 均 涉 及 噪 声 测 量 及 噪 声 影 响 评 价 等 方 面 的 内 容 。 而 本 课 程 中 声 波 基 础 知 识 的 内 容
讨。
则 与 大 学 物 理 中 的波 动 部 分 息 息 相 关 。 这 些 内容 的 重 叠 就 要 求 任 课 教 师 在 设 计 本 课 程 的教 学 内容 时 , 必 须
注 意 本 课 程 与 其 他 相 关 课 程 的 区 别 与 联 系 , 合 理 、 有 侧 重 点 地 设 计 教 学 内 容 ,对 课 程 交 叉 知 识 避 免 过 多 的 重 复 讲 授 ,减 低 教 学 效 率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