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二甲基氯硅烷的合成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https://img.taocdn.com/s3/m/8190261a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bb.png)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Dimethicone Copolyol)是
一种现代化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也称作硅油系绱润湿剂。
它由甲基丙烯
酰氧基丙基甲基混合两种硅氧烷,具有极强的活性和优越的湿滑性能,可
以溶于水,能够实现水溶性和水乳混合,可以获得极大的乳液体积,因而
用于乳液和乳霜等系列化妆品中,改善滋润性能。
结合其两性特性,也可
用于其它类型化妆品,如口红、眼影、脸颊粉底等,具有优异的湿润效果,令肌肤更加温和,滋润度佳。
此外,它还具有抗氧化、防晒等功能,通常
作为抗衰老肌肤护理剂。
化学研究与应用2008年(第20卷)第1—12期目次
![化学研究与应用2008年(第20卷)第1—12期目次](https://img.taocdn.com/s3/m/b6f2f362a98271fe900ef906.png)
平
( 6 一1 1)
(2 2 )一1 (6 2 )一1 (0 3 )一1
李利军 , 陈其锋 , 喻来波 , 程
昊, 冯
军, 钟招亨 , 红星 , 健玲 孔 吴
CO/n e S O 纳米材料 的制备与气敏性 能研究 Mo L参与 的苯 甲醚与叔丁醇的烷基化反应 C
………… ……………… 刘元隆 , 吴建 刚 , 吴小琴 , 舒红英 , 陈德志 …………………………………… …… … 郭巧霞 , 余季生 , 陈利维
杂化材料 E ( hn 21 MC 4 u P e )C3 M一 1的荧光性能及 热稳定性研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znx0的溶剂热合成及晶体结构卞国庆周健李春英程娜林晓敏张勇戴洁531?????????????????????主成分分析支持向量机用于肝病分类模型张云佳方亚平黄田海张婧谭福元孙李娜李梦龙1132??己二胺为核低代树枝状大分子的合成与性能王俊邸晓贺李翠勤胡凤莲1172?????????????水热法制备zno纳米棒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袁爱华包小波唐丽周虎1222?????????????诺氟沙星铜ii吡啶衍生物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张军军乐学义1262????????????纳米复合锆基固体超强酸的制备及其催化酯化反应金华峰李文戈1322?????????????????荧光毛细分析法测定丙酮酸的研究赵元元鞠香袁巍常雪洁李永生1382??????????????手性芳酰胺类分子钳对氨基酸衍生物的对映选择性识别赵志刚石云曾碧涛1422????????????聚醚紫外侧基聚硅氧烷的结构表征与膜形态安秋凤高胜利王前进路德待黄良仙1472?????????酞菁改性聚苯乙炔高分子的微波介电性能研究唐红梅袁茂林邓科林展如1522????????????gemini型磺基琥珀酸酯钠表面活性剂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金瑞娣张跃华1582??????????????高密度聚乙烯与两种典型生物质在y型分子筛上的催化共热解研究周晓东杨宇李大鹏李桂英胡常伟2333?????????????????????????????????????????????????有机燃料对合成大比表面积la08sr02coo3性能的影响刘伟罗来涛闵雯雯2393????????????h3pw12o40ceo2光催化脱色甲基橙溶液的研究李敏娇钟俊波马迪谢斌李建章2443????????can引发sdmdaacam接枝共聚的研究王彤杜美利2493??????????????????????均三唑并噻二唑衍生物的微波合成白银娟李春圆赵水侠陈旭东赵桂仿史真253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二甲基氯硅烷的合成陈勇李祯黄光速2573???????????????含杂环二茂铁亚胺异环环钯化合物在heck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研究赵雪梅赵海沨牛俊龙宋毛平吴养洁2603?????????????????????????????????????????????????魔芋葡甘聚糖sio2纳米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田大听李金林徐玲玲胡卫兵谢洪泉2653????????基于del
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合成研究
![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合成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7e8b5f2f705cc1755270943.png)
f 。 ? H 3 i 『 H 2 C = C - C - O C H 2 C H  ̄ C H 2 一 r 一 。 。
c I
f 。 ‘ ’
C I
的氯 离子 至 D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为 中性 、 过滤 得 中和液 。减压精 馏
中和液 收集 7 8~8 1℃ /1 m m H g馏分 。即产 品
甲基 丙烯 酰氧 基丙 基 三 甲氧 基硅 烷 。
经 探索 性实 验 , 已确 定 阻 聚剂 为 2 , 6 一 二 叔丁 基 甲酚 ,且从 硅 氢加成 反应 稳定 性 和成 本角 度 考
虑, 阻 聚剂 的用量 选择 为 0 . 4 g。其 具体 的实 验方
法 如下 :
2 结 果 与讨 论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 2 2 1 7 . 2 0 1 3 . 0 4 . 0 0 8
一
甲基 丙 烯 酰 氧 基 丙 基 三 甲氧 基 硅 烷 是 一
种 典 型 的硅 烷 偶 联 剂 。它 分 子 中 含 有 甲基 丙 烯 酰氧基 , 使 其 表 现 出优 异 的理 化 性 能 , 具 有 广 泛 的用 途 : 例 如 用 于 不 饱 和 聚酯 复 合 材 料 中 , 提 高
混 合 均匀得 铂含 量 为 1 - 2% 的催 化剂 。 1 . 3 . 2 硅 氢加 成反应 甲基 丙烯 酸烯丙 酯 与三 氯氢硅 进行 硅 氢加 成
置 简 图见 图 1 ) , 塔 高为 1 . 6 m, 阻 聚剂 为 2 , 6 一 二 叔 丁基 甲酚 , 其用量 为 0 . 4 g 。具 体实 验 方法 如下 : 将 部 分 甲醇 和 阻聚 剂 预先 加 到 三 口烧 瓶 中 。
甲基丙烯酰氯制备的研究
![甲基丙烯酰氯制备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458be0c4a7302768e9939b5.png)
[1]
以 下 将 80g 二 氯 亚 砜 加 入 到 装 有 回 流 装 置 的 三 口 瓶中, 在机械搅拌的同时缓慢滴加甲基 丙 烯 酸,待 滴 加 完 毕 后 升 温 至 60 -64 ℃ , 出 现 回 流 现 象 , 用 溶液氢氧化钠做酸性气体吸收液。 反应 6 个小时 后冷却到室温。 将装置改为减压蒸馏装置,蒸出的 前 馏 分 为 二 氯 亚 砜 , 将 其 回 收 ( 可 循 环 利 用 ), 后 面蒸出的馏分即产品甲基丙烯酰氯。 在实验中研究了二氯亚矾和甲基丙烯酸的体 积比与产率的关系, 以及在确定最佳比例后研究 反应时间的长短与产率的关系。
1.2 甲 基 丙 烯 酰 氯 的 制 备 及 分 离
在 滴 液 漏 斗 中 放 入 40g 甲 基 丙 烯 酸 , 再 加 入 一 小 勺 对 苯 二 酚 和 几 粒 沸 石 , 在 冷 却 到 10 ℃ 条 件
2.3 反 应 时 间 的 确 定
作者简介 : 陈伊凡 (1978~ ), 女 , 汉族 , 河北沧州人 , 在读硕士研究 生 , 主要研究方向 : 污水处理 、 计算机在环境中应用 。
砜 与 甲 基 丙 烯 酸 的 进 料 比 为 2 : 1 , 反 应 温 度 为 60-
2.4 反 应 温 度 的 确 定
该反应中产物甲基丙烯酰氯极易分解, 并且 反应中有大量氯化氢,二氧化硫气体产生,所以反 应温度不宜太高, 但是又要保证有回流, 所以最 终 确 定 反 应 温 度 为 60 — 64 ℃ 。
当 原 料 体 积 比 确 定 为 2 :1 后 , 对 反 应 时 间 进 行探讨,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反应时间为 6 h 的时 候,产率最高。
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酰胆碱单体及其聚合物的合成与应用
![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酰胆碱单体及其聚合物的合成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585f4106edb6f1aff001fbc.png)
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酰胆碱单体及其聚合物的合成与应用1马佳妮1,宫铭1,杨珊1,张世平1,宫永宽1,21西北大学化学系,西安 (710069)2材料科学新技术研究所,西安 (710069)E-mail:anini1984@摘要:近年来,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倍受关注。
基于仿细胞膜外层结构设计合成的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酰胆碱(MPC)及其聚合物研究已成为一个新热点。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用MPC聚合物修饰生物材料表面,可获得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
本文综述了MPC单体及其聚合物的合成及在人造器官、组织工程、血液净化、药物控释与基因治疗、固定化酶、生物传感器等方面的应用,探讨了MPC聚合物研究应用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磷酰胆碱,MPC,磷脂聚合物中图分类号:O632.6;Q811.7;TB3241 引言生物相容性是指植入动物体内的材料与肌体之间的适应性,包括组织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1]。
植入体内的生物医用材料及各种人工器官,辅助装置等,必须无毒性、无致敏性、无刺激性、无遗传毒性和无致癌性,对生物体组织、血液、免疫等系统不产生不良反应[2]。
提高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是一个最终和总体目标。
通过表面改性提高生物相容性的方法和手段多种多样,可分为两大类:生物“活化”表面的方法和“钝化”表面的方法。
“活化”表面的方法是在阻止非特殊相互作用的同时提供能让生物分子识别和特殊作用的位点。
“钝化”表面的方法是通过表面改性来形成生物惰性的表面,阻止蛋白质和生物分子等的非特异性作用,从而避免激活生物体中的一些不利反应,有效地抗感染和抗凝血[3]。
为了形成生物的惰性表面,可以采用聚合物如聚丙烯酸羟乙酯(PHEMA),磷脂,低聚糖和聚乙二醇等对材料进行改性。
磷脂类化合物以其特殊的结构和性能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为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酰胆碱(MPC)聚合物。
细胞膜以两层脂质分子为骨架,其主要成分是磷脂类两亲性分子(含疏水尾部和亲水头部)。
可紫外光_湿气双重固化聚硅氧烷丙烯酸酯树脂的合成与表征
![可紫外光_湿气双重固化聚硅氧烷丙烯酸酯树脂的合成与表征](https://img.taocdn.com/s3/m/baad39533c1ec5da50e270a9.png)
(The Lab of Adhesive&Insitu-Curing Technology,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Beijing 100029)
Abstract Ultraviolet(UV)/moisture dual-curable polysiloxane acrylates(PSAs)were prepared fromγ-(methacry-
5700,美国 Nicolet公司。
1.3.2 双 键 转 化 率 及 光 固 化 速 率 计 算 采用实 时 红 外 (RTIR),可 光 固 化 单 体 或 聚 合 物 中 的 双
键,在红外光 谱 中 都 有 特 征 吸 收 谱 带 ,随 着 光 固 化 反 应 的 进
行,这些特征谱带会逐渐减弱或 消 失,因 此 可 以 根 据 这 些 特 征
作 者 简 介 :甘 禄 铜 (1984- ),男 ,在 读 研 究 生 ,主 要 研 究 方 向 :光 固 化 有 机 硅 胶 粘 剂 。 联 系 人:张军营。
第9期
甘 禄 铜 等 :可 紫 外 光/湿 气 双 重 固 化 聚 硅 氧 烷 丙 烯 酸 酯 树 脂 的 合 成 与 表 征
· 93 ·
第 39 卷 第 9 期 2011 年 9 月
化 工 新 型 材 料 NEW CHEMICAL MATERIALS
Vol.39 No.9 ·92·
可紫外光/湿气双重固化聚硅氧烷丙烯酸酯 树脂的合成与表征
甘禄铜 张军营* 张光普
硅烷偶联剂成分分析、配方开发技术及作用机理
![硅烷偶联剂成分分析、配方开发技术及作用机理](https://img.taocdn.com/s3/m/3167f2bb77232f60ddcca1fd.png)
硅烷偶联剂成分分析、配方开发技术及作用机理导读:本文详细介绍了硅烷偶联剂的研究背景,理论基础,参考配方等,如需更详细资料,可咨询我们的技术工程师。
禾川化学引进国外配方破译技术,专业从事硅烷偶联剂成分分析、配方还原、配方开发,为偶联剂相关企业提供整套技术解决方案一站式服务;一、背景硅烷偶联剂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有机硅化合物。
通过硅烷偶联剂可使两种性能差异很大的材料界面偶联起来,以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和增加粘接强度, 从而获得性能优异、可靠的新型复合材料。
硅烷偶联剂广泛用于橡胶、塑料、填充复合材料、环氧封装材料、弹性体、涂料、粘合剂和密封剂等。
使用硅烷偶联剂可以极大地改进上述材料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耐候性、耐水性、难燃性、粘接性、分散性、成型性以及工艺操作性等等。
近几十年来, 随着复合材料不断的发展,促进了各种偶联剂的研究与开发。
偶联剂和叠氮基硅烷偶联剂改性氨基硅烷,耐热硅烷、过氧基硅烷、阳离子硅烷、重氮和叠氮硅烷以及α-官能团硅烷等一系列新型硅烷偶联剂相继涌现;硅烷偶联剂独特的性能与显著的改性效果使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禾川化学技术团队具有丰富的分析研发经验,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可以运用尖端的科学仪器、完善的标准图谱库、强大原材料库,彻底解决众多化工企业生产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利用其八大服务优势,最终实现企业产品性能改进及新产品研发。
样品分析检测流程:样品确认—物理表征前处理—大型仪器分析—工程师解谱—分析结果验证—后续技术服务。
有任何配方技术难题,可即刻联系禾川化学技术团队,我们将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配方技术解决方案!二、硅烷偶联剂2.1.1硅烷偶联剂作用机理硅烷类偶联剂分子中存在亲有机和亲无机的功能基团,具有连接有机与无机材料两相界面的功能,对聚合物及无机物体系改性具有明显的技术效果。
硅烷类偶联剂结构通式可以写为RSiX3。
其中R为与树脂分子有亲和力或反应能力的活性官能团,如氨基、巯基、乙烯基、环氧基、氰基及甲基丙乙烯酰氧基等基团等;X代表能够水解的基团, 如卤素、烷氧基、酰氧基等;硅烷偶联剂由于在分子中具有这两类化学基团,因此既能与无机物中的羟基反应,又能与有机物中的长分子链相互作用起到偶联的功效,其作用机理大致分以下3 步:1)X基水解为羟基;2)羟基与无机物表面存在的羟基生成氢键或脱水成醚键3)R基与有机物相结合。
硅烷偶联剂的合成、发展与应用
![硅烷偶联剂的合成、发展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cd5f68d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e1.png)
2020年第12期广东化工第47卷总第422期 · 105 · 硅烷偶联剂的合成、发展与应用卢昌利1*,欧阳春平1,郭志龙1,董学腾1,麦开锦2,焦建2,曾祥斌1,王伟伟2 (1.珠海万通化工有限公司,广东珠海519050;2.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广东广州510520)[摘要]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硅烷偶联剂的主要合成技术、生产现状及应用开发情况,并进一步报道了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机理及硅烷偶联剂在塑料、涂料、建筑等行业的应用,展望了硅烷偶联剂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硅烷偶联剂;合成;表面改性机理;应用[中图分类号]TQ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20)12-0105-03Synthesis,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ilane Coupling AgentsLu Changli1*, Ouyang Chunping1, Guo Zhilong1, Dong Xueteng1, Mai Kaijin2, Jiao Jian2, Zeng Xiangbin1, Wang Weiwei2(1. Zhuhai Wango Chemical Co., Ltd., Zhuhai 519050;2. National-certified Enterprise Technology Center, King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Guangzhou 510520, China)Abstract: In the paper, the main synthesis technology, production status an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of silane coupling agent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introduced. More important, the surface modification mechanism of silane coupling agent, and the application of silane coupling agent in plastics, coatings, construction and other industries were reported, and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silane coupling agent was prospected.Keywords: silane coupling agent;synthesis;surface modification mechanis;application偶联剂是一种同时具有亲水性官能团和疏水性官能团的物质,亲水性官能团一般为极性基团,可以在无机物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疏水性官能团多为非极性基团,可以与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的合成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的合成](https://img.taocdn.com/s3/m/229f2d9d83d049649b6658a2.png)
Hans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化学工程与技术, 2016, 6(6), 105-112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6 in Hans. /journal/hjcet /10.12677/hjcet.2016.66014文章引用: 张庆轩, 杨普江.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的合成[J]. 化学工程与技术, 2016, 6(6): 105-112.The Synthesis of Methacryloyl Oxyethyl Dimethyl-Benzyl Ammonium ChlorideQingxuan Zhang, Pujiang YangCollege of Science,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Qingdao ShandongReceived: Oct. 15th , 2016; accepted: Nov. 5th , 2016; published: Nov. 8th, 2016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AbstractThe synthesis of Methacryloyl Oxyethyl Dimethylbenzyl Ammonium Chloride (DMBC) was carried out with dimethylaminoethyl methacrylate and benzyl chloride as raw materials and the effects of reaction temperatures, ratio of raw materials, reaction time and solvent amounts on yields of DMBC as well as the relation of washing times to the purity of the product were studi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increase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prolonging the reaction time are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product yields. The product yield increases and then decreases with the quantity increase of the solvent dichloromethane, but increases and then levels off with the amounts of benzyl chloride.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the product was determined by means of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and the optimum reaction conditions were ob-tained by orthogonal experiments.KeywordsMethacryloyl Oxyethyl Dimethylbenzyl Ammonium Chloride, Dimethylaminoethyl Methacrylate, Benzyl Chloride, Quaternization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的合成张庆轩,杨普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学院,山东 青岛收稿日期:2016年10月15日;录用日期:2016年11月5日;发布日期:2016年11月8日张庆轩,杨普江摘要以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和氯化苄为原料合成了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分析了温度、原料配比、反应时间、溶剂量等因素对产品产率以及洗涤次数对产品纯度的影响。
硅烷偶联剂kh
![硅烷偶联剂kh](https://img.taocdn.com/s3/m/423b117952ea551810a68798.png)
硅烷偶联剂kh570一、概述:偶联剂kh570是一类具有两不同性质官能团的物质,它们分子中的一部分官能团可与有机分子反应,另一部分官能团可与无机物表面的吸附水反应,形成牢固的粘合。
偶联剂在复合材料中的作用在于它既能与增强材料表面的某些基团反应,又能与基体树脂反应,在增强材料与树脂基体之间形成一个界面层,界面层能传递应力,从而增强了增强材料与树脂之间粘合强度,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性能,同时还可以防止不与其它介质向界面渗透,改善了界面状态,有利于制品的耐老化、耐应力及电绝缘性能。
化学名称: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化学结构式:CH3CCH2COO(CH2)3Si(OCH3)3对应牌号:中科院KH-570、美国联碳公司A-174、美国道康宁公司Z-603、日本信越公司KBM-503典型特征:偶联剂570为甲基丙烯酰氧基官能团硅烷,外观为无色或微黄透明液体,溶于丙酮、苯、乙醚、四氯化碳,与水反应。
沸点为255℃,密度P25'g/m1:1.040,折光率ND:1.429,闪点:88℃,含量为≥97%二、应用领域:1、用于玻璃纤维的表面处理,能改善玻璃纤维和树脂的粘合性能,大大提高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强度、电气、抗水、抗气候等性能,即使在湿态时,它对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的提高,效果也十分显着。
目前,在玻璃纤维中使用硅烷偶联剂已相当普遍,用于这一方面的硅烷偶联剂约占其消耗总量的50%,其中用得较多的品种是乙烯基硅烷、氨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等。
2、用于无机填料填充塑料。
可预先对填料进行表面处理,也可直接加入树脂中。
能改善填料在树脂中的分散性及粘合力,改善工艺性能和提高填充塑料(包括橡胶)的机械、电学和耐气候等性能。
3、用作密封剂、粘接剂和涂料的增粘剂,能提高它们的粘接强度、耐水、耐气候等性能。
硅烷偶联剂往往可以解决某些材料长期以来无法粘接的难题。
硅烷偶联剂作为增粘剂的作用原理在于它本身有两种基团;一种基团可以和被粘的骨架材料结合;而另一种基团则可以与高分子材料或粘接剂结合,从而在粘接界面形成强力较高的化学键,大大改善了粘接强度。
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合成研究
![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合成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3ab40ef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3b.png)
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合成研究蒋志秋;朱晓英;王瑜刚;尤小姿;彭华龙【摘要】以三甲氧基氢硅与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为原料,在氯铂酸-N,N-二甲基苯胺一异丙醇溶液为催化剂下硅氢加成反应得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讨论了影响硅氢加成反应的主要因素,并得出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催化剂用量为4×10^-6、反应温度95℃~105℃、反应时间为1.5h、原料配比三甲氧基氢硅/烯丙基缩水甘油醚摩尔比为1.05,在此条件下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收率达89.3%。
%γ-glycidoxypropyltrimethoxysilane (KH-560) was synthesized directly from allylglycidylether and trimethoxysilane catalyzed by chloroplatinic acid-N,N-dimethylaniline-isopropanal system.The main effects of the reaction on the yield were discussed and the optimum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ere foun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yield of KH-560 reached 89.3% at 95 ℃-105℃,while the catalyst dosage of 4×10^-6, the molar ratio of trimethoxysilane: allylglycidylether of 1.05,and the reaction time of 1.5 h were chosen.【期刊名称】《浙江化工》【年(卷),期】2011(042)008【总页数】5页(P10-14)【关键词】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三甲氧基氢硅;硅氢加成反应【作者】蒋志秋;朱晓英;王瑜刚;尤小姿;彭华龙【作者单位】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建德311600;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建德311600;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建德311600;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建德311600;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建德311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264.1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是一种典型的硅烷偶联剂,分子中含有一个环氧基使其表现出优异的理化性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如:①主要用来改善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表面的粘接性能,如玻璃钢中的玻璃纤维和塑料、橡胶、油漆、涂料中的硅质填料等材料的处理,还用于粘接剂中以增加粘接性能,它所适应的树脂包括环氧、酚醛、三聚氰胺、聚硫化物聚氨酯、聚苯烯等;②提高无机填料、底材和树脂的粘合力,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机械强度、电气性能,并且在湿态下有较高的保持率;③作为无机填料表面处理剂,广泛应用于陶土、玻璃微珠、滑石粉、硅灰石、白炭黑、石英、铝粉、铁粉;④适用于填充石英的环氧密封剂,填充砂粒的环氧混凝土修补材料或涂料以及填充金属的环氧模具材料;⑤还可改善双组分环氧密封剂的粘合力。
丙烯酰氯的合成
![丙烯酰氯的合成](https://img.taocdn.com/s3/m/a0aef00f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6e.png)
丙烯酰氯的合成丙烯酰氯(AcryloylChloride)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
它是一种比较活性的氯代醛类物质,能发生多种反应,在有机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讨论如何合成丙烯酰氯,以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一、合成丙烯酰氯的常用方法1.通过亚磷酸钠水解法有机合成中常用的一种合成丙烯酰氯的方法是亚磷酸钠水解法。
丙烯酰酯或丙二酸酯溶液中加入适量的亚磷酸钠溶液,加热蒸发,即可得到丙烯酰氯。
2.乙醚水解法乙醚水解法是一种常用的合成丙烯酰氯的方法。
在乙醚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加热蒸发,即可得到丙烯酰氯。
3.碱水解法碱水解法是另一种合成丙烯酰氯的方法。
将丙烯酰酯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碱溶液(如碳酸钠溶液),加热蒸发,即可得到丙烯酰氯。
二、丙烯酰氯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1.用于合成其它有机物质丙烯酰氯可用于合成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和多种有机物质,如合成乙酰氯,用于生产苯乙烯、苯乙酸和染料;合成乙酰胺、乙醛和乙醇;合成聚酰胺、聚氯乙烯和酯类衍生物等。
2.用于合成聚合物丙烯酰氯可用于合成聚合物。
它可与各种环氧树脂或聚氨酯发生聚合反应,生成各种新型聚合物,用于制造各种耐腐蚀、耐抗碱、耐抗热等特殊性能的材料。
此外,丙烯酰氯还可以与聚乙烯、聚氯乙烯等共聚物进行聚合反应,生成具有特殊性能的新型共聚物。
三、丙烯酰氯的安全操作1.携带丙烯酰氯时,必须注意安全丙烯酰氯有着比较强烈的毒性,因此在操作时必须特别小心,避免接触到眼睛、鼻咽部、口部以及皮肤,以免造成中毒。
2.丙烯酰氯的存放丙烯酰氯应存放在密封容器中,严格按照集中存放、定期检查、标签标明等要求进行存放,必要时可用泥土等物将容器淹没,以免发生意外。
四、总结丙烯酰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常用的合成丙烯酰氯的方法有亚磷酸钠水解法、乙醚水解法以及碱水解法。
丙烯酰氯广泛应用于合成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和有机物质,以及合成聚合物,用途极为广泛。
此外,在携带和存放丙烯酰氯时都必须特别注意安全,以免发生意外。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合成以及应用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合成以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e0f9ff3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3c.png)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合成以及应用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合成及应用1. 引言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MAPTAC)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化学稳定性的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纺织、医药等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2 C CH ) O H _ ( 3C OCH C = 2 2 H CH
sC( 3 — .l H ) C 2
gH
c : ( 3 ∞ cH C 2 2 i ( 3 c cH ) c 2 H CH sCl H ) C 2
/ e d c b a
在装有 温 度 计 和 冷凝 管 的 2 m 5 L的 三 口烧 瓶 中, 加入 5 6 9 3 g 0 05— .7 m 1 甲基 丙烯 .3— . 8 ( . 4 0 0 4 o) 酸烯丙 酯 ,O m 2 6一二 叔 丁基 一4一甲基 苯 酚 , lO g , 2 m 催化剂 C, 电磁搅 拌下 于 (04 )c由注射 7g 在 6 2 c -
13 实验方 法 .
1 实验 部 分
13 1 催化剂 的 制备 将 1 氯 铂 酸溶 于 1 . m .. g 96 l 异 丙醇 中 , 到 催 化 剂 A; 1 铂 酸 溶 于 1 0 得 将 g氯 0g 二 乙烯 基六 甲基 二 硅氧 烷 中 , 回流 反 应 2 r 而 并 h, 后用 无水 C C, a 1 干燥 过滤 得催化 剂 B; 一定 量 的 将 催 化剂 A加至一 定量催 化 剂 B中 , 即得催化 剂 C 。 13 2 加 成反应 反 应方程 式如 下所示 : ..
文章 编号 :0 4 15 (0 8 0 -2 70 10 —6 6 2 0 ) 30 5 -3
一
( 甲基 丙 烯 酰 氧 基 ) 基 二 甲基 氯 硅 烷 的合 成 丙
陈 勇 , 李 祯 , 光速 黄
( 四川大学 高分 子科学 与工程 学 院 , 高分 子材料 工程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 四川 成 都
606 ) 10 5
摘 要 : 用 自制 的 催 化 剂 C 通 过 甲基 丙 烯 酸 烯 丙 酯 和 二 甲基 氯 硅 烷 的 硅 氢 加 成 反 应 制 备 了 ^一( 利 , y 甲基 丙 烯 酰
氧基 ) 丙基二 甲基氯硅烷。与经典的 S e r pi 催化剂相 比, e 自制催 化剂具有更 高的催 化活性 , 显著地降低 了反应 温度 , 缩短 了反 应 时 间 , 时考 察 了反 应 条 件 对 催 化 剂 活 性 和 反 应 结果 的 影 响 。 且 同 关 键 词 :y 甲 基丙 烯 酰 氧基 ) 基 二 甲基 氯 硅 烷 ; ^一( 丙 甲基 丙 烯 酸 烯 丙 酯 ; 氢加 成 ; p i 催 化 剂 硅 Se r e 中图 分 类 号 :6 7 4 文 献 标 记 号 : 0 2 .1 A
12 仪 器 .
气相 色谱 仪采用 美 国 A in 80型 ; get 9 l 6 I 用 R使 美 国 Nclt 0型傅立 叶红外 光谱仪 测定 io 5 e6 ( B 盐 片 涂 膜 法 ) 核 磁 共 振 仪 采 用 瑞 士 Kr ; Bu e , rk 型 内标为 T , 剂为 C C MS 溶 D 1。
含( 甲基 ) 丙烯 酰氧基 的有 机硅 化合 物 可 以和 ( 甲基 ) 丙烯 酸 酯 、 乙烯 等 单 体 发生 自由基 聚合 苯 反应 而得 到各 种 有 机 硅 改 性 的 聚合 物 , 一 种 应 是 用非 常广 泛 的有 机 中 间体 … 。其 中尤 以 一( 甲 基 丙烯 酰氧基 ) 丙基 二 甲基氯 硅烷 最 为常 见 , 常用 做封端 剂 、 性剂 , 可用 来制 备 特 种硅 油 和硅 改 还 橡胶 J 。近年 来 一直 受 到 国 内外 研 究 者 的重 视 , 常用 的合 成方 法 为 由二 甲基 氯 硅烷 ( D ) 甲 C MS 和 基 丙烯 酸烯丙 酯 ( MA) 接通 过 硅氢 加 成 制 备 。 A 直 但 在此工 艺 中 , 通常 采用 经 典 的 S e r 化 剂 [ , pi 催 e 4 1 存 在反应 温度 高 、 只有 在 8 c 5c以上才 具 有 催 化 活 性、 诱导期 长 、 易产 生 凝 胶 等 问题 。本 文 在 已 有工作 的基 础 上 合成 了一 种 高 活性 的催 化 剂 , 用 于催 化 甲基丙 烯酸烯 丙 酯 和二 甲基 氯 硅烷 的硅氢 加成反 应合成 出 一( 甲基丙 烯 酰氧 基 ) 基 二 甲 丙 基氯硅 烷 , 应 温度 比经 典 的 S e r 化 剂 降低 反 pi 催 e 了 2 ℃ 以上 , 5 而产 率仍可 达到 8 %左 右 。 0
维普资讯
第 2 第 3期 O卷 20 08年 3月
化 学 研 究 与 应 用
Ch m ia s a c nd Ap lc to e c lRe e r h a p iai n
Vo . 120. . No 3 M a ., 0 8 r 20
1 1 主 要原料 .
二 甲 基 氯 硅 烷 ( D ; 量 ≥ 9 % , 1 C MS 含 7 Af a
A sr ; ea) 甲基丙 烯 酸烯 丙 酯 ( MA, R, 量 ≥9 . A A 含 8 5 , 宁抚 顺 安 信 化 学 有 限公 司 , 用 前 减 压 蒸 % 辽 使 馏 处理 ) 2 6一二 叔 丁基 一4一甲基 苯 酚 ( H ;, B T, A 国药集 团 化 学 试 剂 有 限公 司 ) 氯 铂 酸 ( R, R, ; A 沈 阳有 色金 属 ) 催 化剂 C H PC6 C H 8i / — ; : 2t1 2 S2 i / O PO 自制 ) r H( 。
器滴加入合适计量 比的二 甲基 氯硅 烷 , 制滴 加速 控 度 , 反应 温度 不超 过 7 c 滴加 完毕 后 于 6 c继 使 0c, oc 续 反应 05—3r冷却 , 加入 10 g H , 压蒸 . h, 再 5m B T 减 馏 ,3P 91a下收集 18— I ̄馏 分 , 0 1OC 产率 7 8%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