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精练【23.染色体变异】附答案详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精练
23.染色体变异
一、选择题
1.以下对于单倍体、二倍体及染色体组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A.单倍体生物体的体细胞中都没有同源染色体
B. 21 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
C.人的初级卵母细胞中的一个染色体组中可能存在等位基因
D.用秋水仙素办理二倍体西瓜幼苗的芽尖后,芽尖的细胞中都含有 4 个染色体组
分析:选C同源四倍体的单倍体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有同源染色体;21 三体综合征患者的21
号染色体为三条,其实不是三倍体;人的初级卵母细胞中的一个染色体组中因为在复制时可能出现基因突
变或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先期发生交错交换,从而出现等位基因;多倍体往常是用秋水仙素办理萌生的种
子或幼苗,使其染色体加倍,用秋水仙素办理的芽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必定均加倍。

2.若一条染色体发生构造变异,则位于该染色体上的基因M不行能出现的状况是()
A.缺失B.变为基因m
C.重复出现D.置换到该染色体的另一地点
分析:选 B缺失是一条正常染色体断裂后丢掉某一片段惹起的变异,这类染色体构造变异可能导
致基因 M的丢掉;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M变为基因 m属于基因突变,不属于染色体构造的变异;重复是
指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惹起的变异,结果可能有一段重复基因,此种变异可惹起基因M的重复出现;倒
位是指染色体中某一片段颠倒180 度后从头联合到原部位惹起的变异,此种状况基因M其实不丢掉,不过置换到该染色体的另一地点。

3.图中字母代表正常细胞中所含有的基因,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①能够表示经过秋水仙素办理后四倍体西瓜体细胞的基因构成
B.②能够表示果蝇体细胞的基因构成
C.③能够表示21 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的基因构成
D.④能够表示雄性蜜蜂体细胞的基因构成
分析:选 A 秋水仙素可引诱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其上的基因也应“加倍”,不会出现一个“ a”的状况。

4.( 2018·济宁三模)将基因型 Dd的高茎豌豆幼苗 ( 品系甲 ) 用秋水仙素办理后,获取四倍体植株
幼苗 ( 品系乙 ) ,将品系甲、品系乙在同一地块中混淆栽种,在自然状态下生长、生殖一代,获取它们的
子代。

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品系甲植株自交后辈出现性状分别,品系乙植株自交后辈全为显性性状
B.秋水仙素办理的目的是克制有丝分裂间期形成纺锤体而引诱染色体加倍
C.品系甲、品系乙混淆栽种后,产生的子代中有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
D.品系甲植株作父本、品系乙植株作母本进行杂交,获取的子代是三倍体
1
分析:选 D品系甲和品系乙都为杂合子,植株自交后辈出现性状分别;秋水仙素办理的目的是抑
制有丝分裂先期形成纺锤体而引诱染色体加倍;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在自然状态下,品
系甲、品系乙混淆栽种后仍进行自交,产生的子代中有二倍体和四倍体;品系甲植株作父本、品系乙植
株作母本进行杂交,获取的子代是三倍体。

5.某二倍体生物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图甲、乙、丙、丁 4 种种类的变异,图甲中英文字母表
示染色体片段。

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图示中的生物变异都是染色体变异
B.假如图乙为精原细胞,则不可以产生正常的配子
C.图丁和图丙对比较,图丙所示的变异种类不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图丁所示的变异种类能够产
生新的基因
D.图中所示的变异种类在减数分裂中均可能发生
分析:选D 题图甲、乙、丙、丁中的变异种类分别是重复、染色体数目变异、基因重组和易位;三
体能进行减数分裂,可产生正常的配子;只有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图丙、丁所示的变异种类均不可
以产生新的基因;减数分裂过程中四种可遗传变异均可能发生。

6.一般西瓜 ( 二倍体 ) 每个细胞含 22 条染色体,如图为一个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剖面图,以下表达正
确的是()
A.培养无子番茄与培养无子西瓜所利用的原理同样
B.①的细胞内含有22 条染色体,②的细胞内含有33 条染色体
C.无子西瓜培养过程中,秋水仙素办理可使着丝点不分裂,致使染色体加倍D.无子西瓜形成的原由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联会杂乱
分析:选 D培养无子西瓜(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而培养无子番茄的原理是生长素能
够促使子房发育为果实;题图为三倍体无子西瓜,是由三倍体植株的子房发育而来的,所以①和②的细
胞内均含有 33 条染色体;秋水仙素的作用是克制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而不是克制着丝点的
分裂;该无子西瓜形成的原由是三倍体植株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杂乱,不可以形成正常的配子。

7.研究发现,某二倍体动物有两种性别:性染色体构成为XX的是雌雄同体 (2 ) ,XO(缺乏 Y 染色体 ) 为雄体 (2 N-1) ,两者均能正常产生配子。

以下推测正确的选
项是()
N A.雄体为该物种的单倍体
B.雄体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
C. XO个体只产生雄配子,且雄配子间的染色体数目不一样
D. XX个体只产生雌配子,且雌配子间的染色体数目同样
分析:选 C单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而雄体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
数目不过较正常的雌雄同体少了一条,所以雄体不是该物种的单倍体;雄体不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
发育而来的,因为未受精的卵细胞含有N条染色体,而雄体的体细胞中含有(2 N-1) 条染色体; XO个体为雄体,只产生两种雄配子,一种含有 N条染色体,另一种含有( N-1)条染色体;XX个体是雌雄同体,
既能产生雌配子,也能产生雄配子,且雌配子间或雄配子间的染色体数目同样。

2
8. 在某严格自花传粉的二倍体植物中,野生型植株基因型均为AA(无 A 基因的植株表现为矮化植株) 。

现发现甲、乙两株矮化突变体植株的有关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的地点以下图,矮化程度与 a 基因的数目呈正有关。

下列有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
A.甲突变体植株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一个四分体最多含有 4 个 a 基因
B.乙突变体植株产生的原由可能是在甲突变体植株的基础上发生了染色体构造变异
C.甲突变体植株产生的根来源因是基因突变,其自交后辈只有一种矮化植株
D.若各种类配子和植株均能成活,则乙突变体植株自交后辈中存在两种矮化植株
分析:选 D甲突变体植株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一个四分体含有 4 条染色单体,每个染色单体可
能含有 1 个 a 基因,故一个四分体最多含有 4 个 a 基因;由图可知,乙突变体植株产生的原由可能是在甲突
变体植株的基础上发生了染色体构造变异;甲突变体植株产生的根来源因是基因突变,其自交后辈
的基因型均为aa,故只有一种矮化植株;乙突变体植株可产生含有 2 个 a 基因的配子和无 a 基因的配子,雌雄配子联合,F1存在含有 4 个 a 基因、含有 2 个 a 基因和无 a 基因三种矮化植株。

9.我国科学家合成了 4 条酿酒酵母染色体,合成的染色体删除了研究者以为无用的DNA,加入了人工接头,整体长度比天然染色体减少8%,为染色体疾病、癌症和衰老等供给研究与治疗模型,以下
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A.合成人工染色体需要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
B.经过荧光标志染色体上基因能够知道基因在染色体的地点
C.若染色体上的DNA某处发生了个别碱基对增加则必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D.酿酒酵母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分析:选 C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而合成DNA和蛋白质的原料分别是氨基酸和脱氧
核苷酸,所以合成人工染色体需要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经过荧光标志染色体上的基因,经过荧光显示,能够知道基因在染色体的地点;染色体上的 DNA某处发生了个别碱基对增加,假如发生的地点在基因与基因之间的地区,而没有惹起基因构造的改变,则不属于基因突变;酿酒酵母属于真核生物,能进行有性生殖,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10.波尔山羊 (2 N= 60) 胚胎期某细胞发生了异样分裂以下图( 未绘出的染色体均正常) ,此中 A 为原癌基因, a 为 A 的突变基因。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该分裂过程中形成30 个四分体
B.分裂产生Aa或 aa 子细胞的概率均为1/2
C.子细胞 Aa 与 aa 在同样且适合条件下细胞周期可能不一样
D.染色体异样分别与纺锤体没关
分析:选 C减数分裂的特色是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该图中胚胎期细胞发生有丝分裂过
程,不会形成四分体;因为染色体的丢掉是随机的,所以分裂产生Aa 或 aa 子细胞的概率不必定均为
1/2 ;因为原癌基因 A 可控制细胞的正常分裂进度,所以子细胞Aa 与 aa 在同样且适合条件下细胞周期
可能不一样;因为染色体是由纺锤丝牵引而移向两极的,所以染色体异样分别可能与纺锤体有关。

3
11.(2017·浙江11 月选考单科卷 ) 二倍体生物 (2 n= 6) 的某细胞处于细胞分裂某期间的表示图如右,此中①~④表示染色体。

据图剖析,错误的选项是()
A.该细胞可表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二极体
B.该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的同样
C.①②③含有该生物的一套遗传物质
D.图中基因g 可由基因 G突变而来
分析:选 A 该图着丝粒故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含该生物的一套遗传信息;基因( 点) 断开,且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处于减Ⅱ后期。

减Ⅱ后期均平分裂,该细胞中有 6 条染色体,与体细胞同样;①②③构成一个染色体组,包g 可能是由 G突变而来。

分析:选 B ①是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 F2因性状分别出现重组性状,所以一般从 F2开始选种;
②是单倍体育种,若 F1中n平等位基因独立遗传,非等位基因之间将按照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F1产生的配子有 2n种,单倍体幼苗有 2n种种类;③是多倍体育种,秋水仙素的作用是克制纺锤体的形
成,使细胞不可以正常分裂,从而使细胞中染色体数加倍;萌生的种子或幼苗因细胞分裂旺盛,简单引诱
基因突变,可作为诱变育种的资料。

12.以下图为自然界形成一般小麦的过程表示图。

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甲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因为甲的体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所以甲高度不育
B.甲成为丙过程中,细胞中核DNA分子数目、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组数目都发生了加倍
C.若从播种到收获种子需 1 年时间,且所有的有性杂交都从播种开始。

理论上从一粒小麦和山羊
草开始,第 2 年即可产生一般小麦的植株
D.一般小麦体细胞中最多可含有12 套遗传信息
分析:选 C 由图可知甲中有两个染色体组,一个来自一粒小麦,一个来自山羊草,因为没有同源
染色体,没法联会,不可以产生正常配子,所以甲高度不育。

甲成为丙的过程中,需要用秋水仙素进行处
理,细胞核中 DNA分子数目、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组数目都发生了加倍。

假如从播种到收获种子需要 1 年时间,且所有的有性杂交都从播种开始,从一粒小麦和山羊草开始,由图可知需要在第 2 年可产生普通小麦的种子,需要在第 3 年才能产生一般小麦的植株。

一般小麦体细胞中此时含有42 条染色体,每套遗传信息即一个染色体组是7 条染色体,一般小麦在有丝分裂后期最多可有84 条染色体,最多含有
12 套遗传信息。

二、非选择题
13.科学工作者在研究不一样浓度的秋水仙素对科优 527 和博Ⅱ优 128 两种水稻品种染色体加倍的影响
时获取的数据以下表。

请回答以下问题:
办理芽芽成活率染色体加
染色体加
品种浓度 (%) 倍株数
数(个) (%) 倍比率 (%)
( 株 )
科优
200 71 1
527 67 3
4
65 7
67 6
博Ⅱ
优200 64 9
128
61 15
(1) 该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选择芽作为办理对象的原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秋水仙素办理或用药物损坏水稻芽尖生长点细胞中的高尔基体都能够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
加倍,但两者的原理不一样,前者是不可以形成纺锤体,后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剖析表中数据可知,对于同一品种水稻来说,秋水仙素浓度与芽成活率、染色体加倍比率的关
系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一浓度的秋水仙素对不一样品种水稻染色体加倍比率的影响不一样,原由可能是不一样品种水稻对秋水仙素反响的________不一样。

分析: (1) 依据题干剖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秋水仙素的浓度和水稻的品种;秋水仙素的作用
机理是克制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从而致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因为芽尖生长点细胞分裂旺盛,
易发生变异,所以该实验选择芽作为办理对象更简单获取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

(2) 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分
裂末期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所以用药物损坏水稻芽尖生长点细胞中的高尔基领会致使子细胞壁不
能形成,从而致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

(3) 依据表格数据剖析,对于同一品种水稻来说,跟着秋水仙素浓
度的增加,芽成活率渐渐降低,染色体加倍株数和比率渐渐增大。

同一浓度的秋水仙素对不一样品种水稻
染色体加倍比率的影响不一样,说明不一样品种水稻对秋水仙素反响的敏感程度不一样。

答案:(1) 秋水仙素的浓度和水稻的品种芽尖生长点细胞分裂旺盛,易发生变异(2) 克制细胞壁形成(3) 跟着秋水仙素浓度的增大,芽成活率降低,染色体加倍比率增大敏感程度14.(2019·济南模拟 ) 玉米 (2 N= 20) 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请回答以下
问题:
(1)测定玉米基因组 DNA序列,需测定 ________条 DNA上碱基序列。

(2) 某品种玉米 2 号染色体上的基因S 在编码蛋白质时,控制最前端几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所示,已知开端密码子为AUG,基因 S 发生转录时模板链是________链。

若基因S 中箭头所指碱基对G/C 缺失,则该处对应的密码子将改变为________。

(3) 玉米花序的正常和异样是由一平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

某显性植株X 自交, F1表现为:正常花序∶异样花序= 1∶1。

取F1正常花序植株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取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办理后都
是异样花序植株。

由此推测________是显性性状,植株X 自交的子代性状分别比为1∶1的原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玉米的易倒伏 (H) 抗衡倒伏 (h) 为显性,抗病 (R) 对易感病 (r) 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
源染色体上。

图 1 表示利用品种甲 (HHRR)和乙 (hhrr) 经过三种育种方法 ( Ⅰ~Ⅲ ) 培养优秀品种 (hhRR) 的过程。

①方法Ⅰ、Ⅱ的育种原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方法中难以获取优秀品种(hhRR) 的是方法 ______,原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②方法Ⅱ中HhRr 自交获取 F2,假定只保存F2中抗倒伏抗病植株的雄蕊( 其余雄蕊所有去除) ,所有植株雌蕊所有保存且都能成功受粉和发育,则所得F3中能稳固遗传的抗倒伏抗病植株占________。

分析: (1) 因为玉米是雌雄同体植株,所以要测定玉米基因组DNA序列,只要要测定玉米的一个染
色体组的 10 条染色体的DNA序列。

(2) ①开端密码子为AUG或 GUG,则转录开端密码子对应模板链上碱
基是 TAC或 CAC,剖析基因S 中的 a 链和 b 链, TAC位于 b 链,所以转录的模板链是 b 链;基因 S 的 b 链中箭头所指碱基对G/C 缺失,转录形成的mRNA该处顺延一个碱基,密码子变为GUU。

(3) 依据题意可知,玉米花序的正常和异样是由一平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

某显性植株X 自交, F1表现为正常花序∶异样花序= 1∶ 1,说显然性植株X 为杂合子;取F1正常花序植株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取的幼
苗用秋水仙素办理后都是异样花序植株( 隐性个体 ) ,说显然性基因的花粉致死。

由此推测花序正常是显
性性状,植株X 自交的子代性状分别比为1∶1 的原由是含有正常花序( 显性 ) 基因的花粉不育,而含有
异样花序 ( 隐性 ) 基因的花粉可育。

(4) ①方法Ⅰ是单倍体育种,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方法Ⅱ是杂交育
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方法Ⅲ是诱变育种,因为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并且频次很低,所以运用方法Ⅲ
更难获取优秀品种 (hhRR)。

②据题意可知, F2抗倒伏抗病植株的基因型及比率是hhRR∶hhRr= 1∶2,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率是hR∶ hr = 2∶ 1, F2中其余能产生hR 配子的个体的基因型及比率为
4/16HhRr 、2/16HhRR、1/16hhRR、2/16hhRr ,这四种基因型的个体产生hR配子的概率之和为 (4/16 ×1/4) +(2/16 ×1/2) + 1/16 +(2/16 ×1/2) = 1/4 ,只有抗倒伏抗病植株产生的雄配子(hR) 与其余个体产生的基因型为 hR的雌配子随机联合,才会产生稳固遗传的抗倒伏抗病植株,所以F3中能稳固遗传的抗倒伏抗病植株占 2/3 ×1/4 = 1/6 。

答案: (1)10 (2)b GUU (3) 正常花序含有正常花序 ( 显性 ) 基因的花粉不育,而含有异样花序( 隐性 ) 基因的花粉可育(4) 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Ⅲ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并且频次很低1/6
15.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H、h 和 T、t 控制,有 H同时又有 T 的植物开紫花,有 H 但没有 T 的植物开红花,其余基因型的植物都开白花。

研究人员用纯合红花植株和纯合
白花植株杂交获取 1 1 1 所结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独自栽种在一同可获取一个
F ,F 自交,单株收获 F
株系。

回答以下问题:
(1)有多个株系的花色表现为紫花∶红花∶白花= 9∶3∶4,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_______。

(2)有个别株系的花色表现为紫花∶红花∶白花= 3∶1∶4。

对这类现象的一种解说是: F1植株的一
条染色体缺失了部分片段,且含出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参加受精后会致使受精卵发育异样而死亡,含有缺失染色体的雌配子参加受精后不影响受精卵的正常发育,则缺失发生在图 ______( 填“甲”或“乙”)
中的Ⅱ地区,缺失染色体上含有的是____( 填“ H”或“ h”) 基因。

(3)为考证 (2) 中的解说,现有基因型为 hhtt 的白花植株,请设计一个简易的实验方案并预期结果。

①实
验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察看和统计子代花色的表现型及比率。

②预期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上述解说。

( 要求:写出详细的表现型及比率)
分析:(1) 依题意可知:F1所结的种子为F2,有多个株系的F2花色表现为紫花∶红花∶白花=9∶3∶4,说明 F1的基因型为HhTt,从而推知亲本纯合红花植株和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HHtt 和 hhTT。

(2)联合对 (1) 的剖析可知:正常状况下, F1的基因型为 HhTt。

已知含出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参加受精
后会致使受精卵发育异样而死亡,含出缺失染色体的雌配子参加受精后不影响受精卵的正常发育。

若缺失发生在图甲中的Ⅱ区域,则 F1植株的基因型变为 hTt 或 HTt , F1自交得到的株系中
hhT_∶hhtt ∶hT_∶htt =3∶1∶3∶1或 HHT∶HHtt ∶HT_∶Htt =3∶1∶3∶1,都表现为白花或紫花∶
6
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精练【23.染色体变异】附答案详析
红花= 3∶1,与题意不符,所以缺失发生在图乙中的Ⅱ地区。

因该株系的花色表现为紫花∶红花∶白花
=3∶1∶4,与理论值 (9 ∶3∶4) 对比,紫花与红花的数目减少,说明缺失染色体上含有H 基因。

(3) 为考证 (2) 中的解说,即考证缺失发生在图乙中的Ⅱ地区,且缺失染色体上含有H 基因,则其①实验方案
为让 F1植株与基因型为 hhtt 的白花植株正反交,察看和统计子代花色的表现型及比率。

②若F1植株做母本,则产生的雌配子及其比率为HT∶Ht∶hT∶ht =1∶1∶1∶1,白花植株只产生 1 种基因型为 ht 的雄配子,所以子代花色表现为紫花(HhTt) ∶红花 (Hhtt) ∶白花 (hhTt +hhtt) =1∶1∶2;若 F1植株做父本,则产生的雄配子及其比率为HT∶Ht∶hT∶ht =1∶1∶1∶1,白花植株只产生 1 种基因型为 ht 的雌配子,所以子代基因型及其比率为HhTt( 致死 ) ∶Hhtt( 致死 ) ∶hhTt ∶hhtt =1∶1∶1∶1,子代全开白花。

答案: (1)HHtt 和 hhTT (2) 乙 H (3) 让 F1植株与基因型为 hhtt 的白花植株正反交若 F1植株做母本,子代花色表现为紫花∶红花∶白花=1∶1∶2,若 F 植株做父本,子代全开白花
1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