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旺长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小麦旺长是什么原因?有哪些控旺方法?
![小麦旺长是什么原因?有哪些控旺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1ff2f75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11.png)
小麦旺长是什么原因?有哪些控旺方法?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较广,小麦生长过程中会出现旺长的现象,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小麦旺长有哪些防治方法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原因
1、播种过早:播种过早造成冬前积温过高,很容易形成冬前旺苗。
田间表现一般为叶片狭长、垂披,分蘖不足,主茎和一部分大蘖冬前幼穗分化即进入二棱期。
2、播种量过大:播种量过大造成冬前群体过大,易形成旺苗。
田间表现一般为生长拥挤,个体发育差,分蘖很少。
3、肥水过量:肥水过量,尤其是氮肥用量过多,也会引致冬前
旺长。
田间表现一般为分蘖多,叶片宽大,田间郁蔽严重。
4、品种原因:品种选用不当形成的旺苗。
一些春性及弱冬性品
种播种过早,也会导致冬前旺长。
这类旺苗冬季易受冻。
二、方法
1、省时省工:常用物理控旺方式,镇压、行间深锄,工作量大,费时费工。
2、化学控旺,省时省工,事半功倍,冬前没有打除草剂的小麦
可以和控旺剂一起喷施。
3、利用高,效果显着。
此外,冬前气温偏高,雨水偏多也会造成小麦苗旺长。
如果存在以上问题的小麦田一定要注意控旺,以免影响小麦后续生长,甚至造
成严重减产!。
小麦旺苗
![小麦旺苗](https://img.taocdn.com/s3/m/9bec2849336c1eb91a375dae.png)
目录小麦旺苗 (1)一、小麦旺苗的主要特征 (1)二、旺苗成因及管理措施 (1)三、小麦旺长有何危害 (3)四、防御和控制小麦旺苗发生的主要措施 (3)五、出现旺苗,如何控制 (4)小麦旺苗小麦旺苗是指小麦苗期出现旺长。
旺长麦苗往往造成田间密蔽,光照不足,有机营养不良,地上部与地下部、群体与个体发育不协调。
前期易遭受病虫危害,拔节期大量撇头,后期容易倒伏,造成穗小粒少,千粒重下降,最终产量下降。
一、小麦旺苗的主要特征小麦旺苗基本可分为3种不同情况,其明显特征:一是分蘖群体大:小麦苗期有2个分蘖高峰期:冬前分蘖和春季返青起身分蘖。
如果冬前分蘖数达到80万株/亩以上,春季分蘖达100万株/亩以上者,应视为旺苗;二是长势过旺:年前生长达到25cm以上,年后生长达到30cm以上,叶色浓绿,叶片偏长、偏宽、肥大下披,俗称“猪耳朵”;三是植株密集:单株分蘖少,甚至单根独苗,次生根一般只有1-2条。
这类麦苗显著特点是群体大、个体弱、叶龄大、分蘖少、长势差,俗称“假旺苗”。
二、旺苗成因及管理措施麦苗冬前旺长导致生育期提前,养分积累减少,抗寒力下降,不利于越冬。
根据旺长原因,小麦旺苗可以分为以下4种类型。
1、播种过早形成的旺苗没有按照小麦品种的特性适期播种,尤其是遇到秋收提前、墒情好、整地早的地块,一些群众有“趁墒不等时”的种植习惯,播种偏早,小麦播种过早,冬前生长时期长,如果冬前气温偏高,容易造成麦苗徒长。
幼苗叶片细长,分蘖不足,主茎和一部分大蘖冬前即进入二棱期。
这类麦苗往往前旺后弱,在冬季遇到-10℃左右的低温持续5小时,就会受冻。
控旺措施:适时镇压。
通过镇压抑制麦苗主茎和大蘖的生长,控制徒长。
镇压时要选择晴天,早晨有霜冻或露水未干时不能镇压,以免伤苗。
镇压后及时划锄,并结合浇冬水,每亩追施尿素5公斤。
必要时,用0.2%-0.3%矮壮素溶液进行叶面喷施,也可抑制旺长,抗御冻害。
2、盲目大播量无论地力优劣、播期早晚,无论什么品种都采用大播量。
小麦旺长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小麦旺长的主要原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5e4b5c584254b35eefd34fa.png)
法。 播 种 前增 施 有 机肥 , 可 有 效提 高 土 壤 中 有机 质 的含 量 , 利 于小 麦 后期 的生 长 。 采 用配 方 施化肥 的方 法 , 严格 控 制 氮 肥的施用量。 一般 情 况 下 , 氮 肥 的 施 用量 应控 制在 9 0 ~ 1 2 0 k g / h m: , 对 于 高产 田地 可适 当增 加氮 肥 的施 用量 , 好 天 气 情 况 的调 查 , 如 遇 暖 冬 天 气 可 对 播 期 做 出 合 理 调
整, 避 免小 麦旺 长 。
2 . 2 合 理 施 用 氮 肥
很 多农 民 有 过早 种 植 小麦 的 习惯 。 并 错误 地 认 为 小 麦 前 期生 长 的时 间越长 就 越 能获得 高 产 。 一般 情 况下 , 小麦 的 最 佳播 种 期 是在 1 O月 上旬 。 如 果过 早 播 种 , 温 度 较 正 常 情
适 当的播 种 量 是建 立合 理 群体 结构 、 促 进 小 麦 丰 产 的 前提 条 件嗍 。 因此 , 农 民在 种 植 时 。 要 根 据 不 同 土壤 条 件 、 不
同小 麦品 种来 确 定不 同 的播 种量 。 正常 情况 下 , 半 冬性 品 种
的用种量 为 9 7 . 5 ~ 1 1 2 . 5 k g / h mz , 弱 春 性 品 种 的 用 种 量 为
2 控 制 小 麦 旺 长 的 对 策 2 . 1 适 时播种
麦 田 间密 闭 , 通风 透 光 性变 差 , 病 虫 害极 易 发 生 , 小 麦 的 品 质 大大 降 低 ; 同时 , 由于 生长 前 期消 耗 大 量 的营 养 物 质 , 当 进 入灌 浆 期 时 , 由于 营 养 不足 , 籽粒 灌 浆 不 充分 , 形 成 大 量 空瘪粒。 此外 , 小 麦 旺 长 会使 其 茎秆 的抗 寒 和 抗 倒 能 力 降
影响小麦高产的主要因素及防控策略
![影响小麦高产的主要因素及防控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6cd3e925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1b.png)
N o n g j i t u i g u a n g本文首先从土壤肥力、播种前准备、播种技术、倒春寒、小麦种子、施肥、病虫害等方面分析小麦栽培影响因素,然后从品种选择、种子预处理、基肥施用、土壤处理、整地造墒等方面阐述播种前准备小麦栽培技术,从播种时间、播种量、播种方法、播种深度等方面阐述播种小麦栽培技术,从冬前管理、春季管理、中后期管理等方面阐述田间管理小麦栽培技术,最后阐述小麦栽培技术的应用策略,希望能够针对性提高河南地区小麦产量和品质。
一、小麦栽培影响因素1、土壤肥力土壤肥力能够直接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小麦生长主要通过根系吸收土地养分和水分,土壤肥力充足则能够保障小麦高产、高品质影响。
土壤肥力影响因素与耕层深度、施肥效果、灌溉效果具有直接关联,耕层深度越深则小麦越容易通过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小麦栽培过程中会尽量加深土地耕层以改善种植效果;施肥类型主要包括有机肥和无机肥,二者均能够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但是无机肥大量施用会破坏土地养分结构、导致土壤物理性状变差,小麦栽培过程中必须控制施肥量;灌溉效果主要受地区水文资源发达情况和灌溉水利工程影响,河南地区水文资源发达只需要适时补水浇灌即可。
2、播种前准备播种前准备工作主要包括种子预处理、基肥施用、土壤处理、整地造墒等工作,种子预处理的目的是预防病虫害、提高种子出苗效率,若种子预处理技术差则小麦基本苗数量会有所下降且容易出现病虫害;基肥施用可以强化土壤肥力,基肥类型可以采用小麦秸秆,若基肥施用不足则小麦基本苗长势会受到影响;土壤处理主要指撒施毒饵,让其能够后续土地翻整杀死地下虫害,略过土壤处理步骤则病虫害防治效果会受到影响;整地造墒主要指土地翻耕灌水,确保土壤耙实,整地造墒耕层不深或者田间持水量不足则对小麦出苗和生长不利。
3、播种技术播种技术主要包括播种时间、播种量、播种方法、播种深度等工作,播种时间选择不当则小麦出苗率会受到影响;播种量过大会导致小麦根系吸收不到充足的养分;播种方法主要采用机播方式,机播后土层压实程度会直接影响小麦出苗难度;播种深度会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若播种深度较浅则小麦生长会迅速消耗表层土壤中的有机质,而土壤深层中的有机质无法被根系吸收,这样小麦生长态势受阻,最终在抗冻害方面的能力不如深耕层的小麦苗。
小麦旺长的原因与防治
![小麦旺长的原因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d34d9a09fad6195f312ba6d4.png)
小麦旺长的原因与防治摘要分析了小麦旺长的原因,并从品种选择、配套栽培、科学化控、镇压及深耘断根等方面阐述了其防旺措施。
关键词小麦;旺长;原因;防控近年来,随着全球气温变暖,暖冬年份的增多,微山县小麦旺长现象逐渐增加。
特别是精播高产麦田、高肥水麦田旺长尤为严重,给小麦持续高产稳产带来了严重威胁。
根据该县近年来的田间调查和生产实践,其旺长原因及控旺措施有以下几点。
1旺长原因1.1播期偏早当地农民有过早收获玉米的习惯,玉米收获后立即翻地播种,比10月5—10日的最佳播期提前1个星期的时间。
据资料显示,小麦播种的适宜温度,按常规要求,平均气温稳定在16—18℃,从播种到封冻前累计积温600—700℃,即可盘好墩,每株小麦长3~5个分蘖,冬前总分蘖数以750万~900万/hm2,年后900万~1 050万/hm2为宜。
近年来,气温偏高年份逐渐增多,播种偏早麦田极易发生旺长。
如,2004年微山县有相当部分地块因播种过早,越冬前积温达到800℃以上,主茎叶龄8片以上,苗量1 800万/hm2以上,最长叶片长度达30 cm以上,最长叶鞘超过10 cm,冬前旺长比较突出。
1.2小麦品种问题微山县目前种植的常规品种如潍麦8号、烟辐188等半冬性品种或偏春性品种比例偏大。
1.3底肥施用过多,过于集中微山县小麦播种大都结合翻地施尿素450-600 kg/hm2,磷酸二铵150-300 kg/hm2,少量钾肥。
速效氮肥偏多,在温度偏高、土壤墒情较好的情况下,麦苗旺长不可避免。
田间跟踪调查发现,凡是旺长严重的麦田,秋种时的尿素、磷酸二铵施用量都偏多,尤其是高肥水地块,化肥施用过多,加剧了冬前旺长。
1.4播量过大农民在播种过程中播期、播量与品种搭配不当,早播与晚播播量差异较小,有的地块9月底播种,播量达到135~150 kg/hm2,造成冬前群体发展过快,如遇冬前气温偏高,旺长不可避免。
2麦苗旺长的危害2.1降低抗冻能力麦苗徒长后,由于苗子生长幼嫩,茎数多,生长细弱造成抗冻能力低,冬小麦在徒长旺苗的情况下,在-5~-7℃,持续3~5 d,地上部分会受冻。
小麦旺长的控制
![小麦旺长的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f78c91eb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f2.png)
春季是小麦的生长关键期,密切关注气温变化,预防倒春寒等异 常天气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应对干旱和洪涝
在干旱或洪涝天气下,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小麦,如灌溉、排水等, 以避免对小麦造成伤害。
综合运用多种措施控制小麦旺长
合理密植
科学施肥
通过调整播种密度,控制小麦的生长空间, 避免过密或过疏,以保持合理的群体结构。
原因
营养分配不均衡,生殖生长受到 抑制,有效穗数和粒数减少。
控制方法
合理施肥、浇水,控制旺长,促进 平衡生长,提高有效穗数和粒数。
品质下降
描述
小麦旺长会影响面粉品质和加 工性能。
原因
茎秆细弱,蛋白质含量降低, 面筋质量下降。
控制方法
合理肥水管理,促进平衡生长 ,提高蛋白质含量和面筋质量
。
03
小麦旺长的控制方法
除草防虫
及时进行田间除草,加强病虫害防治,保证小麦的健康生长。
因地制宜采取措施
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水资源等条件,制定适合当地的种植和管理方案。
根据不同品种的小麦生长特性和需求,因地制宜地调整管理措施,确保小麦的正 常生长和发育。
在小麦生长的不同阶段,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控水、控肥、化学调控等 ,以控制小麦旺长。
小麦旺长的控制
2023-11-07
目录
• 小麦旺长的原因 • 小麦旺长的危害 • 小麦旺长的控制方法 • 小麦旺长防治的实践经验 • 小麦旺长防治的注意事项
01
小麦旺长的原因
温度过高
温度过高会影响小麦的生长速度和生育期,导致植株旺长。
高温会加速小麦的营养生长,使得茎秆细长,叶片薄而长, 分蘖少而小,穗头小,根系不发达,抗倒伏能力差。
小麦冬前旺长的原因及防控措施
![小麦冬前旺长的原因及防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b2d6a9e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24.png)
小麦冬前旺长的原因及防控措施小麦是我省的主要粮食作物,自9月底、10月初播种至第二年6月上旬收获,其生育期长达8个多月,其间经过出苗、分蘖、越冬、返青等11个生育时期,易遭受暖冬、春寒等多种不良气候因素影响,造成冬前旺长、早春冻害、冬后倒伏等诸多问题,导致小麦减产。
特别是近几年,暖冬气候造成小麦冬前旺长的麦田面积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应引起各地的重视。
今年进入9月份以来,各地气候比历年异常偏暖,应注意预防秋冬气候对小麦造成的不良影响。
一、冬前旺长原因分析1、播种过早造成冬前积温过高是导致冬前小麦旺长的重要原因。
我省素有“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的农谚,但是随着暖冬年份的增多和半(弱)冬性品种在各地推广面积的普及,这一农谚已逐渐失去了其指导意义。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的种麦理念逐渐占据主流,生产中应根据品种的冬性程度、播量大小及当年的气候特点来确定适当的播种期,沧州应在10月5日-15日。
小麦冬前形成壮苗需要大于0℃的积温为:冬性品种为530-650℃,半冬性品种为520-560℃。
抢墒早播是形成冬前旺苗的主要原因,2004、2005年9月份降雨量在30-40毫米之间,很多地块于9月底10月初抢墒播种,加之秋冬气温偏高,冬前积温远高于形成壮苗所需的有效积温而形成旺苗。
2、播种量过大造成冬前群体过大,也易形成旺苗。
受晚播麦加大播种量及一些分蘖力弱品种的影响,部分农民盲目加大播种量,即使分蘖力强的品种(如石家庄8号)种适时麦(10月5日-10日),播种量也不低于35-40斤,有的地块甚至高达50斤。
由于近两年冬前气温持续偏高,造成部分高肥水地块叶蘖生长旺盛、分蘖多,群体过大,通风透光不良,根系发育差,茎节生长过长形成旺苗,并且为冬后倒伏埋下隐患。
3、氮肥用量过多引致冬前旺长。
小麦底肥使用尿素或碳铵过多,造成冬前小麦叶蘖生长旺盛,甚至发生徒长,形成群体过大的旺苗。
近两年各地秸秆还田面积呈逐年扩大的趋势,此类地块为加快秸秆腐烂,每亩施肥量应在原来的施肥基础上多施入20斤尿素或50斤碳铵即可,部分农民将用量提高到35斤尿素或100斤碳铵,甚者达150斤碳铵,结果造成冬前旺长地块增多。
小麦旺长苗的析因分析及对策
![小麦旺长苗的析因分析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62b6c0f227916888586d70d.png)
小麦旺长苗的析因分析及对策小麦是阜阳市颍州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但每年却有部分田块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出现了旺长苗,对这些田块如不采取相应的对策,势必会影响小麦的粮食总产量。
1造成小麦旺长的原因1.1播期过早,冬前生长发育快由于部分群众对小麦各个品种的特性认识不足,没有根据小麦各品种特性适期早播而造成每年都有不少面积的早播田。
由于播期早,冬前大于0℃左右积温高于小麦所需冬前积温很多,造成旺长,叶片超长超宽,主茎叶龄达到7~8片,主茎和部分一级分蘖冬前幼穗分化已进入二棱期,冬前和早春易遭冻害,影响产量。
1.2播量过多,群体过大不合理密植是造成小麦旺长的主要原因之一,小麦单位面积产量是由每公顷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所构成。
要获得单位面积的高产量,必须要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地肥力设计出一个合理的群体结构,不能单靠增加每公顷穗数,加大播种量来获得高产。
在基本苗过多,高肥水条件下,叶蘖生长旺盛,分蘖多,群体失控,造成群体过大,通风透光不良,不能形成强大根系,茎节生长细长,壁薄秆软,茎秆无弹性和韧性。
据调查,冬前群体超过1.2×107穗/hm2以上的麦田极易发生倒伏。
1.3氮肥用量过多,春季追肥偏早、偏多近几年虽然通过科技培训提高了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但在小麦施肥方面仍不能按小麦需肥规律合理运筹肥水。
氮肥用量过多,磷钾肥及微量元素用量不足,在施肥方法上多采取“一炮轰”的办法,这样就造成冬前小麦叶蘖生长旺盛,甚至发生徒长。
在返青、拔节期追肥,又没有按小麦的需肥规律合理施肥,偏早、偏多,增加了春季无效分蘖、刺激小麦底部茎节的生长,使基部茎细长、脆弱,后期易造成倒伏、贪青、晚熟。
1.4越冬温度偏高,早春回温较快近几年随着地球气温变暖,温度升高,年前部分田块已长至7~8片叶,部分田块有出现拔节现象,茎蘖数高达1.5×107节/hm2以上,这样就易遭受冻害,造成减产。
2小麦旺长的隐患2.1冬前冻害和倒春寒的冻害、冷害旺长麦苗细胞内糖分及各种有机营养浓度低,冻点高,尤其是幼穗分化进入二棱期以后,抗冻能力明显减弱,极易遭受冬前冻害和倒春寒危害,轻者枯叶死,重者冻死幼穗。
小麦旺长的管理对策
![小麦旺长的管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6c71065d4d8d15abf234eae.png)
小麦旺长的管理对策日前,笔者到湖北省云梦县的胡金店、义堂、伍洛等镇和汉川市刁东农场及天门市黄潭、渔薪镇调查当前农业生产时,发现有些农户种的小麦已经出现了旺长的苗头。
有的麦苗苗高已达35厘米左右,有分蘖2~3个,最大叶片宽度已超过1.2厘米,叶色墨绿,叶肥柔软,向下披垂而疏散,麦苗之间荫蔽严重,如果不引起麦苗足够重视,势必会造成后期倒伏或者遭受病害,不但减产严重。
淀粉品质也会随之下降。
在棉区,还会影响到棉花的适期播种育苗。
分析这类旺长麦苗,一是有的农户播种过早,麦苗发育提前;二是播种量过大,麦苗过密;三是施肥量过大,特别是偏施了氮肥,营养生长比较旺盛。
棉花作为前茬的,施用桃肥较多,棉花尚未用完,增加了小麦的供肥能力:四是小麦生长前期雨水比较调匀,近期天气有助麦苗加快生育进度。
所以致使部分麦苗有所失控。
针对小麦过于旺长的问题,我们必须总结历年的经验教训,及时采取综合预防措施,控旺促稳。
在农业预防措施上,首先改善根际环境,抑制无效分蘖。
对于条播的小麦,要进行深中耕、勤中耕:一可切断一部分根系,减少对肥水的吸收;二可抑制新生分蘖;三可使无效分蘖死亡;四可相应降低密度,增强通风透光的性能。
中耕深度要达7~8厘米,中耕2~3次。
对于尚未拔节的旺长麦苗,可用木滚或石滚对麦苗进行镇压,一般镇压1~2次,营养生长旺盛的镇压3次:一可保墒扎根;二可保温防冻;三可控上促下,缩短小麦茎秆1~2节的长度,促进茎杆茁壮,增强抗倒伏能力。
对于不同的小麦苗情,要区别情况施用拔节肥,肥力好的麦苗,不宜施用拔节肥。
对于大面积小麦而言,都要注意开好沟厢,排明水,降暗水,促进根发。
在化学调控措施上,主要是通过施用延缓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致使小麦的内源赤霉素的生物合成受阻,控制细胞伸长,但不影响细胞分裂;控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从而使小麦根系发达,节密叶厚,叶色深绿,增强抗倒伏能力。
对于长势较旺的麦苗,一可在小麦的分蘖至拔节期喷施助壮素或缩节胺,每亩用助壮素10~20毫升或缩节胺2.5~5克,对水50千克施用;二可在小麦返青至拔节期,每亩用壮丰安25~30毫克,对水25~30千克喷施:三可在小麦拔节前10天左右喷施多效唑粉剂,一般每亩30~40克,长势过旺的每亩50克,对水30~40千克喷施;四可在小麦拔节初期喷施0.15%~0.3%的矮壮素溶液,每亩施50~70千克,如果配施2,4~D丁酯除草剂,还能起到兼治麦田阔叶杂草的作用:五可在小麦幼穗分化初期,每亩用北农Ⅱ号15克。
小麦冬前旺长原因及防控措施
![小麦冬前旺长原因及防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f393d4c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1a.png)
CATALOGUE 目录•小麦冬前旺长的原因•小麦冬前旺长的危害•防控措施•补救措施•总结与展望冬性品种相比冬性品种,半冬性品种的幼苗期较短,但在播种密度过高或氮肥施用过多等情况下,也可能导致冬前旺长。
半冬性品种春性品种品种选择不当播种密度生长竞争播种密度过高氮素营养氮肥是促进植物生长的重要元素之一,当施用过多氮肥时,小麦植株会加速生长,促使冬前出现旺长现象。
养分失衡过度依赖氮肥可能导致其他重要养分的吸收不平衡,如磷、钾等,进一步促使小麦冬前旺长。
氮肥施用过多土壤湿度空气湿度水分供应充足小麦冬前旺长会导致植株内部的营养物质积累过多,减弱其抗寒能力,使得植株在冬季更容易受到低温寒潮的影响,出现冻害或死苗现象。
抗寒能力的下降也会影响小麦的越冬成活率,从而影响春季的返青和生长发育。
抗寒能力下降VS分蘖减少,穗粒数降低小麦冬前旺长会导致分蘖减少,每个分蘖上的穗粒数也会相应降低。
分蘖是构成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分蘖减少会直接导致小麦的产量下降。
而穗粒数的降低则会直接影响小麦的品质和经济效益。
易导致病虫害发生合理选择品种总结词详细描述控制播种密度总结词详细描述总结词科学施肥是防控小麦冬前旺长的重要措施之一。
要点一要点二详细描述过度施肥容易导致小麦植株生长过快,营养不平衡,进而造成冬前旺长。
因此,需要根据土壤肥力和小麦生长需求进行科学施肥。
在底肥施用时,要注意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配比,避免过量施用氮肥。
同时,在追肥时也要根据小麦生长阶段和土壤肥力来确定施肥量和种类。
科学施肥适当控制水分可以有效地防控小麦冬前旺长。
总结词水分是影响小麦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播种至出苗阶段,如果水分过多,容易导致土壤湿度过大,促进小麦植株生长过快,造成冬前旺长。
因此,需要根据土壤湿度和气候条件进行适当浇水。
在干旱季节要注意及时浇水,但也要避免过度浇水。
在雨季则要注意排水,防止土壤湿度过大。
详细描述适当控制水分总结词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控制旺长。
防止小麦旺长措施
![防止小麦旺长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85d8646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bf.png)
防止小麦旺长措施CATALOGUE目录•防止小麦旺长措施概述•防止小麦旺长技术措施•防止小麦旺长管理措施•防止小麦旺长具体方法•防止小麦旺长效果及评估•防止小麦旺长问题及解决方案CATALOGUE防止小麦旺长措施概述0102什么是小麦旺长产量下降品质下降增加病虫害风险030201小麦旺长的危害降低病虫害风险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防止小麦旺长的重要性CATALOGUE防止小麦旺长技术措施增加磷钾肥用量适当增加磷钾肥的用量,可以提高小麦的抗逆性和抗倒伏能力,有助于防止小麦旺长。
控制氮肥用量在小麦生长过程中,要控制氮肥的用量,避免过多施用氮肥,尤其是在返青拔节期间,要减少氮肥的施用量,以防止小麦过度生长。
适时施肥在适宜的时间施用肥料,如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等,可以更好地促进小麦的生长,避免旺长。
合理施肥控制浇水量浇水时间适时浇水在整地时清除田间的杂草,可以减少杂草与小麦争夺养分,促进小麦的生长。
精细整地清除杂草精耕细作镇压作用镇压方法适当镇压CATALOGUE防止小麦旺长管理措施种植密度播种深度合理密植选用抗病品种选择对病虫害抗性较强的品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化学防治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及时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如喷洒农药等。
病虫害防治温度控制适宜温度小麦生长的适宜温度一般为15-25℃,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正常生长。
保温措施在低温季节,采取覆盖地膜、熏烟等措施来提高地温和气温,防止小麦受到冻害。
田间管理施肥管理浇水管理CATALOGUE防止小麦旺长具体方法增加有机肥有机肥还可以为小麦提供全面的营养,促进小麦的正常生长和发育,防止叶片早衰,提高光合效率,增加干物质积累。
过量施用氮肥会导致小麦植株旺长,抗逆性降低,易感染病虫害,增加倒伏风险。
控制氮肥用量可以有效地防止小麦植株过度生长,保持适宜的氮碳比,促进小麦稳健生长。
控制氮肥用量VS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适当深耕和耙地可以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能力,有利于小麦根系向下生长,提高抗倒伏能力。
小麦旺长如何科学防治?
![小麦旺长如何科学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0d0ed96e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0a.png)
小麦旺长如何科学防治?小麦旺长如何科学防治。
为何不能让小麦旺长小麦旺长最大的害处是抗冻能力降低。
由于旺长使麦苗生长细嫩,茎数多,分蘖节储藏糖分不足,抗冻能力大大降低。
尤其冬性弱的品种过分旺长,导致穗分化加快,越冬前进入二棱期甚至小穗、小花分化期,有可能小麦越冬被全部冻死,导致绝产。
旺长的第二大害处是大量地消耗养分和水分。
第三是抗逆性降低,由于旺长,幼苗生长细弱,群体大,透光通风差,抗旱和抗病虫害能力下降。
小麦旺长如何防治1.播种量过大的旺长类型。
一般来讲10月5日前播上种的小麦,多穗型品种播种量超过18斤/亩,大穗型品种播量超过23斤/亩,基本属于播种量过大。
这种类型表现为麦苗拥挤,叶片细长。
对于这类小麦的防治方法,原则上应该采取疏苗、深中耕、控制肥水,生长过旺应进行适度镇压。
镇压时应注意顺一个方向,不可反复镇压。
如不进行及时处理,由于麦苗拥挤,透光、透风性差,麦苗细嫩,麦苗为了争光,幼叶快速生长,大量营养供到新叶,分蘖节储藏的糖分减少,抗冻能力会大大降低。
即使在暖冬条件下能够安全越冬,来年也增加了倒伏的危险。
2.肥水过大旺长类型。
播种期在10月5日以后,播种量适中,但由于氮肥过大,麦苗疯长。
在这种情况下,应采取中耕断根或镇压,适度控制肥水。
3.弱冬性品种旺长类型。
由于品种的冬、春性差异很大,一般来讲,冬性越强,冬前发育进程越慢,抗冻能力越好。
对于一些冬性弱春性强的品种,冬前穗发育已到了二棱期,甚至到了小穗、小花分化期。
冬前进入二棱期的小麦,越冬死苗率较高。
化学药品控制小麦旺长的注意事项:一些化学药品对小麦旺长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如多效唑等不仅能抑制,对抗冻小麦旺长性也有一定效果。
但使用化学药品控制小麦旺长,一定要严格按说明控制农药浓度,年后使用更要注意小麦的发育时期。
因为这类生理调节剂不同于杀虫剂,对浓度更为敏感,小麦穗发育时期对这类农药尤为敏感。
一旦发生药害,很难采取有效方法逆转。
因此,使用这类药物时应使用量筒,不应用药瓶盖量取。
控制小麦旺长要趁早粮油,栽培技术
![控制小麦旺长要趁早粮油,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e0dfc1e941ea76e59fa04df.png)
控制小麦旺长要趁早粮油,栽培技术一、小麦旺长的原因1.播种偏早。
夏玉米收获后土壤墒情较好,多数农户采用了抢墒播种,集中在10月上旬播种。
由于播种后温度高,麦苗分蘖早、分蘖多,个体发育快,造成叶片窄而细长,群体密集拥挤,形成田间郁闭,越长越旺。
2.播种量大。
一些农户对小麦品种特性掌握不准,没有根据品种特性和播种期来合理确定播种量,受“有钱买种、没钱买苗”传统观念的影响,盲目加大播种量,一般农户亩播种量在15-20公斤,有的甚至更多。
经过小麦生长分蘖,造成麦苗拥挤,出现旺长。
3.施肥过量。
有些农户在水肥条件较好的麦田,过量施用尿素或碳酸氢铵等氮素化肥,结果造成麦苗疯长,冬旺现象严重。
二、小麦旺长的危害1.冬季和早春易遭受冻害。
由于旺长易导致小麦生育进程加快,使麦苗生长细嫩,茎数多,分蘖节储藏糖分不足,尤其是幼穗分化进入二棱期以后,抗冻能力明显削弱,极易遭受冬季冻害和倒春寒危害,轻者枯叶死蘖,重者冻死幼穗。
2.中后期易造成倒伏。
旺苗生长茂盛,茎蘖多,叶片大,群体通风透光不好,植株嫩弱,基部节间长,茎壁薄,干物质积累少,而根系发育差,次生根条数少,入土浅。
如春季雨水较多或中后期遇暴风雨,根倒和茎倒将同时发生,损失惨重。
3.易发生病害。
在秋冬气温较高的条件下,病菌越冬基数大,加之旺苗本身素质差,抗病能力下降,在适宜条件(春季多雨、光照不足)下极易造成纹枯病、白粉病、根腐病等病害的发生。
三、如何确定旺长麦田越冬前小麦是否旺长可以从个体形态、群体状况及生育指标上判断。
近看麦苗,叶片长而大,叶鞘长而薄,假茎长而扁,叶片披散,植株很高;远看郁郁葱葱,麦田封垄,不见行间;群体总茎蘖数70万个以上的麦田可视为旺长麦田。
四、控制小麦旺长的措施1.早中耕切断部分根系。
当确定麦苗长势旺盛,具有旺长趋势的麦田,应及时早中耕、深中耕,在小麦行间深锄6-8厘米,切断部分根系,减少对养分的吸收,以控制地上部分徒长,有利培育健壮麦苗。
旺长麦田的管理技术
![旺长麦田的管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4fe3ee3b8f67c1cfad6b825.png)
旺长麦田的管理技术1.适时镇压。
在小麦返青期和起身期镇压,能控制地上部生长和过多分蘖的发生,在早春气温偏高的情况下,还能抑制小麦生育进程过快,避免其过早进入拔节期,是控旺转壮的好措施。
镇压时要在上午10时以后无霜时开始,注意有霜冻麦田不压,以免损伤麦苗;盐碱涝洼地麦田不压,以防土壤板结,影响土壤通气;已拔节麦田不压,以免折断节间,造成穗数不足。
2.喷施化控剂。
对于旺苗麦田,在小麦起身期前后喷施壮丰安等化控药剂,可有效缩短基部第一节间的伸长,控制植株过旺生长,促进根系下扎,防止生育后期倒伏。
3.适当推迟春季追肥浇水时间。
对于旺长但没有出现脱肥现象的麦田,早春不要施肥浇水,采取镇压、划锄和喷施化控剂等措施。
春季追肥浇水时间依苗情分类进行:一是因播种期偏早形成的旺长麦田,由于年前植株营养体生长过旺,叶片薄而长,抗寒力差,消耗过大,春季很容易由旺转弱,如果这类麦田群体不大,早春每亩总茎数在80万以下,可以看苗情在起身初期追肥浇水;如群体偏大,可在起身后期追肥浇水。
二是适时播种,播种量偏大形成的旺长麦田,由于长势旺盛,春季应适当蹲苗控制,避免过多春季分蘖发生,应在拔节初期施肥浇水。
(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一、旺苗形成原因及表现造成小麦旺长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气温偏高。
据气象部门资料,自9月下旬以来,全省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3℃左右。
在今年这种特殊气温条件下,10月10日以前播种的麦田都有可能形成旺苗。
另外,因为分蘖适宜的温度为13-18℃,高于18℃,往往叶片生长快,蘖生长缓慢或停止,造成分蘖缺位,叶蘖不同伸,不利形成壮苗。
二是播期偏早。
目前我省种植的小麦品种多为半冬性品种,适宜播种温度为15℃-14℃。
今年气候反常,小麦播种期间干旱和高温同时出现,部分农民怕因旱影响小麦出苗,不顾品种的特性及气候实际,而过早抢墒播种,使播期提前。
三是播量过大。
部分农民不顾品种类型和播期而过量播种,导致部分早播麦田平均基本苗达30-40万。
小麦种植经验:小麦发生旺长怎么办
![小麦种植经验:小麦发生旺长怎么办](https://img.taocdn.com/s3/m/651ca6f7a6c30c2259019ef2.png)
小麦种植经验:小麦发生旺长怎么办
一、播种过早,秋温较高而形成的旺长
判断旺苗的简易方法是,假如主茎叶片数减去3大于分蘖数,则可以视为旺长苗。
在管理上要一方面进行砘压(或踩压),使大蘖受伤,生长缓慢,长得粗壮些;一方面,深耘断根,使根系受伤,控制小蘖的增长。
由于“麦无二旺”,返青期应以促为主,
狠抓“早”字,及时追施速效肥料,以防脱肥早衰,以碳铵50公斤为宜。
二、基肥充足,“暖冬”气候形成的冬前旺长
三、由于追施氮素化肥太多太晚而形成的中后期旺长
表现叶片浓绿,叶片宽大披垂,如“猪耳”型,分蘖过多,通风透光不良,茎杆
细长轻弱。
生产上,要抓好拔节期管理,拔节时不再施肥浇水,以深中耕来抑制旺长,或晚浇拔节水,等基部第一节已固定,第二节基部形成时浇水,以水控肥,抑制旺长;也可在拔节前后,喷施缩节安,亩用量3-8克。
小麦旺长需采取防止措施.doc
![小麦旺长需采取防止措施.doc](https://img.taocdn.com/s3/m/e0161e26cf84b9d528ea7a7e.png)
小麦旺长需采取防止措施
近期,在我们老家发现有些小麦种子出现了旺长的现象,其实小麦出现旺长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针对本地小麦旺长现状,需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精量适期播种。
为防止播期偏早、播量偏大而引起的麦苗旺长,一般要求冬性品种在10月中旬播种,亩播7.5千克,春性品种在10月下旬末播种,亩播10-12.5千克。
做到精量用种,均匀播种。
适期齐苗,防好地下害虫,壮苗越冬。
二是肥水控制。
由于氮肥过大,麦苗疯长,应采取中耕断根或镇压,适度控制肥水。
三是多效唑控长。
麦苗旺长能导致植株提前拔节。
一般要求在主茎第1节间刚开始伸长时,应及时亩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5-30克,对水30-40千克茎叶喷雾,5-7天1次,连喷2次,能明显控制植株旺长,延缓生育进程,提高体内营养物质的积累,增强抗冻能力。
使用化学药品控制小麦旺长,一定要严格按说明控制农药浓度,应使用量筒,不应用药瓶盖量取。
年后使用更要注意小麦的发育时期。
四是适期镇压。
对旺长麦苗要适时镇压,能有效控制地上部茎叶旺长,促进地下部根系发育。
镇压时要做到,露水不干和土壤潮湿不压、土壤板结和上冻不压。
开始拔节的麦苗镇压时,务必做到在同一个方向上进行,切忌逆向交叉镇压,避免损伤麦苗茎叶。
镇压次数视苗情而定,一般为1-2次。
小麦旺长究其原因主要是播种过早、播种量过大、氮肥用量过多。
所以提醒广大农民朋友们在种植小麦的时候,一定要制止旺长现象的发生。
防止小麦旺长措施--
![防止小麦旺长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4fdce58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9c.png)
防止小麦旺长措施
一、镇压与深耕,控旺促壮。
对旺长麦田,可因地制宜选用小石磙、木磙、水泥筒等工具进行人工或畜力牵引镇压,要选择晴天、露水已干、表土干爽时镇压。
生长过旺麦田,间隔70天顺着同一方向进行多次镇压。
播量过大田块要先疏苗后镇压。
条播麦田先深锄(深度6-10厘米)后镇压。
以上措施可以抑制地上部分生长,促进根系发育。
二、及时补救受冻麦田。
发现麦苗主茎和大分蘖已经冻死的麦田,要立即追肥,每亩施尿素5-10公斤,缺墒麦田兑水施用,促进小分蘖迅速生长。
受冻麦苗一定不能割去受冻茎叶,也不能将受冻的枯叶扯掉,否则会造成机械损伤,减产更重。
麦苗受冻后,在一定时间内冻死的主茎和大分蘖的地上部分虽然已经冻死,但根系仍能继续吸收养分,而且冻死主茎和分蘖的养分还可向未冻死的小分蘖转移。
三、施好春肥,防早衰。
受冻麦田或旺长而未受冻麦田,由于小麦生长前期消耗土壤中养分较多,在小麦生长的中、后期要补充养分,防早衰。
开春后,要看苗酌情施好拔节孕穗肥,促进分蘖多成穗和穗大粒多、粒重。
四、加强宣传和技术指导服务。
建议各地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各级农业部门加强技术指导服务,保证控旺促壮技术措施落实到人,落实到田。
- 1 -。
小麦控旺镇压措施
![小麦控旺镇压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b1ef808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63.png)
小麦控旺镇压措施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然而,小麦控旺镇压措施却成为一个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对小麦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小麦控旺镇压措施是指针对小麦长势过于旺盛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目的是为了保证小麦的正常生长和收成。
这其中包括了施肥、喷药、灌溉等一系列技术措施。
小麦控旺镇压措施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中的一些原因所导致的。
首先,农民在耕种小麦的过程中,有些农民缺乏科学知识,不懂得合理的施肥和管理方法,导致小麦长势过于旺盛。
其次,气候变化也是造成小麦控旺的原因之一。
气候变化给小麦的生长带来了不确定性,有时候气温过高或者过低会导致小麦长势过于旺盛。
另外,一些病虫害的侵袭也是影响小麦生长的重要原因。
为了有效地解决小麦控旺问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要加强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管理水平,使农民更好地掌握小麦的生长规律和管理方法。
其次,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研发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施肥、喷药等技术,有效地控制小麦的生长。
此外,加强对气候变化的监测和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更好地了解气候变化的规律,才能更好地应对小麦控旺问题。
在实际的小麦种植生产中,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生产经验的积累,小麦控旺镇压措施也逐渐得到了解决。
农民们更加注重科学管理,更加注重气候变化对小麦的影响,使小麦的生长更加健康和有序。
同时,相关部门也加大了对小麦种植生产的扶持力度,为农民提供更多的科技支持和支持,使小麦控旺镇压措施得到更好地解决。
总的来说,小麦控旺镇压措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加强农民的科技培训,研发更加科学的管理技术,加强对气候变化的监测和研究,才能更好地控制小麦的生长,为我国的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我们能够共同努力,为小麦的种植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麦旺长怎么办?
![小麦旺长怎么办?](https://img.taocdn.com/s3/m/6fd7ab24fc4ffe473368abf2.png)
小麦旺长怎么办?
小麦旺长会怎么样?小麦长势过旺要什么农药防治?小麦什么时候控旺最合适?小麦什么时候防控旺?以下耕种帮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小麦旺长的危害旺长麦田一般分为两类。
一类是播种偏早的麦田,植株较高,叶片较长,小麦生育进程较快,小麦可能提早拔节,会遭受春季倒春寒的危害。
第二类是适期播种,播量偏大的旺长麦田,植株密集窜高生长,如不控制,因基部节间过长、田间郁蔽、光照不良而招致倒伏危险。
对这两种旺长麦田,春季应采取先控再促、控促结合的措施进行控制。
二、镇压法控旺在小麦返青期和起身期镇压,能控制地上部生长和过多分蘖的发生,在早春气温偏高的情况下,还能抑制小麦生育进程过快,避免其过早进入拔节期,是控旺转壮的好措施。
镇压要在上午10时以后无霜时开始。
注意有霜冻麦田不压,以免损伤麦苗;盐碱涝洼地麦田不压,以防土壤板结,影响土壤通气;已拔节麦田不压,以免折断节间,造成穗数不足。
三、农药控旺对于旺麦田,在小麦起身期前后喷施矮壮素、阬倒酯、烯效唑、甲哌鎓、等化控药剂,可有效缩短基部第一节间的伸长,控制植株过旺生长,促进根系下扎,防止生育后期倒伏。
四、控水控肥法对于旺长麦田,没有出现脱肥现象的,早春不要施肥浇水,注重镇压、划锄和喷施化控剂等措施。
春季追肥浇水时间依苗情分类进行:1、由于播种期偏早形成的旺长麦田。
这类麦田由于年前植株营养体生长过旺,叶片薄而长,抗寒力差,消耗过大,春季很容易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农学通报, -;/<= -6>=. ,?=. @<AA. ’((), !* ( +) : !*’
小 麦 旺 长 的 主 要 原 因 及 对 策 孙素华
( 安徽省萧县黄口镇农技站, 安徽萧县 & ’*+’!!)
摘& 要: 本文从气候 因素、 播种、 施肥等方面分析了小麦旺长的主要原因, 并提出了技 术对策。 关键词: 小麦; 旺长;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 ,+!’& & & 文献标识码& -& & &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 ’ ’
!" 小麦旺长的主要原因
!# !" 气候因素 " 我镇 ’((# 年小麦播种时间基本上在 !( 月 !( % ’( 日, 播后一直都是晴好天气, 日有效积温较常年 同期偏高 * % 24 ,越冬前积温偏高, 是造成麦苗旺长的重 要原因之一。 !# $" 播期早、 播量大" 我镇小麦以撒播为主, 用种量相对 偏大, 一般用种量在 !+( % !$). +56 7 /0 ,!( 月 !( 日前播 种的小麦, 在高肥水条件下, 基本苗过多, 叶蘖生长旺盛, 群体失控, 造成麦苗旺长; 有的忽略了品种的特性, 春性品 种播期偏早。 !# %" 氮肥利用不合理 " 在肥力高、 墒情好的田块, 底肥中 氮素化肥的比例偏高, 小麦出苗后, 肥水充足, 温度适宜的 条件下, 生长加快, 前期徒长, 形成旺苗。
’ ’ ’
苗。一般根据品种特性和积温指标确定适宜播期。 $# !# !" 根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宜播种期 " 不同感温、 感光 类型的小麦品种, 完成其发育所需求的温光条件不同, 所 以在同一地区不同类型的品种, 适宜播种期也不相同。一 般冬性品种需要早播, 春性品种需要晚播, 半冬性品种介 于二者之间。冬性品种播种适期平均气温为 !# % !$4 , 半冬性品种为 !2 % !#4 , 春性品种为 !’ % !24 。 $# !# $" 根据积温指标确定适宜播种期" 小麦在越冬前要 形成壮苗, 不同类型的品种需要的积温指标不同, 在土壤 足墒条件下, 小麦从 播种到出苗 需 (4 以上 积温 !!( % !’(4 , 越冬前每长一片叶约需 )+ % $(4 , 因此, 半冬性偏 冬性品种达到壮苗标准, 主茎叶为 ) 叶 ! 心, 总共需积温 #+( % )(( 4 , 根据当地气象资料推算, 最适宜播期在 !( 月 + 日前后, 半冬性品种越冬前达到壮苗标准是主茎叶为 # 叶 ! 心, 所需积温为 #(( % #+(4 ,适宜播期在 !( 月 !( 日 前后, 而春性品种越冬前达到壮苗标准是主茎叶为 + 叶 ! 心, 所需积温为 +(( % ++(4 ,适宜播期在 !( 月 ’’ 日前 后。 $# $" 适量播种" 根据地力和水肥条件确定目标产量, 由 目标产量确定每 /0’ 穗数, 再由每 /0 ’ 穗数确定适宜的基 本苗数, 然后, 根据基本苗数、 品种的千粒重及发芽率、 田 间出苗率计算出适宜的播种量。一般情况下, 肥力高适期 播种的麦田, 基本苗 ’’+ % ’)( 万 7 /0 , 地力差播种晚的 麦田, 基本苗 *(( % *)+ 万 7 /0 , 根据计算公式: 播种量 ( 56 7 /0 )8 基本苗 (万 7 /0 )9 千粒重 ( 6): !(( 9 发芽率 9 田间出苗率, 算出理论播种量, 结合墒情, 整地质量, 确 定适宜的播种量。 $# %" 适时化控" 在小麦生育过程中, 利用植物生长调节 剂进行调控的技术称为 “化控技术” , 其效果明显且稳定, 较少受环境条件的影响。目前, 生产上应用面积最大、 成 效显著的延缓剂是多效唑。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是一种最 为经济的化控技术, 用 !+3 多效唑可湿性粉剂 + % $6, 兑 水 !. +56 , 拌麦种 ). +56, 阴干后播种, 可使麦苗矮壮, 叶色 浓绿。小麦 ’ 叶 ! 心或 * 叶期, 用 !+3 多效唑可湿性粉剂 #(( % )+(6 7 /0’ , 兑水 #(( % )((56 7 /0 ’ , 喷施叶面, 可削弱 顶端优势, 控制旺长, 一般在未经生长延缓 (下转 $( 页)
’
$" 防治麦苗旺长的技术对策
$# !" 适期播种 " 小麦适期播种是指能够充分利用当地 温、 光、 水等自然和土壤条件而形成越冬前壮苗所确定的 播种期。播种过早, 因温度高而形成旺苗, 易遭低温冻害, 播种过晚, 因气温降低,#34;#$ % ) , 女, 安徽省萧县人, 农艺师, 从事农技推广工作。 & & 收稿日期: ’(() % (! % *(
& & 安徽省萧县黄口镇地处苏、 鲁、 豫、 皖四省交界处, 地 势平坦, 土层深厚, 为黄泛冲积土壤, 气候温和, 四季分明, 雨量适中, 光照充足, 无霜期较长, 是绿色食品小麦生产基 地。常年种植小麦 (. ** 万 /0 , 其中优质小麦面积 (. ’ 万 /0 ’ , 品种以烟农 !" 、 徐州 $+# 、 新麦 !$ 、 皖麦 +’ 等国家粮 食补贴品种为主, 每年为皖北面粉有限公司提供小麦原料 $(((1 。近年来, 随着优质小麦的推广栽培, 小麦的产量和 质量都有大幅度的提高, 但是, 由于 ’((# 年的气候因素、 播种、 施肥等方面的影响, 导致部分田块有旺长趋势。根 据 ’((# 年 !’ 月中旬黄口农技站对全镇部分行政村麦田 进行苗情调查, 小麦每 /0 基本苗数 ’++ % *(( 万, 主茎叶 片已达 # 叶 ! 心, 分蘖 2 % # 个, 有二次分蘖现象, 次生根 ) % " 条, 小麦每 /0 茎蘖数已达 !’(( % !+(( 万, 2(3 的田 块出现旺长现象, 麦苗的旺长, 不仅消耗了大量的土壤养 分, 而且植物体内积累的糖分少, 抗冻力减弱, 冬季易遭冻 害, 死苗严重, 徒长的麦苗年后返青晚, 生长弱, 容易形成 小老苗。因此, 应分析小麦旺长的原因, 因地制宜地采取 科学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