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光伏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作者:朱延
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6年第4期
朱延
(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河北保定 071051)
摘要:中国光伏企业对行业发展缺乏科学研判,盲目扩大再生产,而国内应用市场开发不足,造成落后产能严重过剩的局面,加快光伏产业调整迫在眉睫。
关键词:光伏产业;存在问题;建议措施
中图分类号:F416.3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6)10-0201-01
收稿日期:2016-03-10
作者简介:朱延(1980-),男,河北保定人,本科,经济师。
研究方向:经营管理。
能源安全以能源供给的自主性、价格稳定及发展的可持续性为主要内容,由于传统能源供给的地缘政治特征及价格攀升威胁,导致石油危机后发达国家开始对自身能源结构进行调整,其战略措施之一即是光伏应用的推广。
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出现,传统光伏市场需求出现了萎缩、欧美相继针对中国进行“双反”调查,光伏市场供需出现严重失衡,中国光伏企业陷入全面亏损境地。
一、中国光伏产业存在的问题
1.落后产能严重过剩1
2012年中国多晶硅产能15.8万吨,但产量只有6.9万吨,产能利用率低于全球水平约20个百分点。
2013年国内多晶硅企业能维持生产的只有四家,全部开工率不足25%。
2国内产能得不到释放,严重威胁到中国多晶硅产业发展。
在中游组件领域,2012中国产能为37吉瓦,但产量只有22吉瓦,产能利用率不足60%。
2012年全球薄膜组件产能12.74吉瓦,其中硅基薄膜7.23吉瓦位居首位,产能利用率32%(主要为First solar),而国内薄膜企业基本处于停产状态。
2012年全球安装量微增至29吉瓦,同比仅仅提高了5%。
3供需严重失衡,这一切加重了中国光伏产业举步维艰的经营困境。
2.国内市场开发不足
由于光伏产业政策性导向特点非常突出,前期欧洲市场推出的固定上网电价政策吸纳了中国80%以上的光伏产量。
中国光伏产品大量出口,造成了绿色发电输出国外,而制造污染和能耗留在国内的尴尬现状。
相比之下,国内市场发展异常缓慢,2010年以来,一方面为了挽救国内光伏企业,一方面出于节能降耗、改善能源结构的需要,中国开始重视发展国内市场,但出台的相关政策没有激发起企业的积极性,国内装机总量仍不足以支撑巨大的产能需要。
3.出口难度大、行业亏损严重
受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及单边主义影响,近些年欧美以及一些新兴市场启动了对华光伏产品双反调查,出口难度加大。
在国际终端市场萎缩和门槛提高的同时,国内市场需求提升缓慢,
导致产品价格大幅下滑,全行业处于严重亏损状态,中国太阳能产业步入整合与调整的困难时期。
总体来说,中国光伏产业谓举步维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西方国家一方面通过控制自动
化尖端设备和产品制备技术,一方面通过固定上网电价等政策促进本国光伏应用市场的发展。
而国内企业多数停留在采购设备扩大生产的阶段,产品成本、性能等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不小
差距。
随着国外光伏补贴逐渐下调,国际需求增速放缓,国内产能得不到释放,大量资产闲置,终将陷入经营危机,从而威胁到整个光伏产业。
二、中国光伏产业下一步发展建议措施
面对当前困境,一方面是产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另一方面也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的契机,特别是光伏发电成本大幅下降,为扩大国内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这种局面下,以“政策拉动市场,市场反哺企业”的方式推进产业重组、完善能源政策来扩大内需市场,规范
市场秩序,维护产业竞争力的时机已经成熟。
1.加快行业内的结构调整与企业战略重组,增强风险抵抗能力
光伏产业作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希望国家出台培育和支持其可持续性发展的相关
规划,合理规划布局,淘汰落后技术,加大上下游企业间的相互协作。
优先安排技改贴息资金
支持现有企业技术改造、产品结构调整及兼并重组,特别是鼓励中央企业范围内的重组、整合,打造2-3家具有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的光伏产业国家队,改变目前光伏企业遍地开花、无序分布、重复建设的混乱局面,提升持久竞争力。
2.完善融资、财政和税收等各项支持政策
细化财政、金融、税收等配套政策;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搭建银行和企业资
金供需对接平台,引导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增加对光伏产业项目的信贷资金投入;财政
上对光伏企业所涉及的银行贷款贴息、技术改造、科技研发、出口基地建设等各类补助资金进
行政策性倾斜;税收上减免相关税费或将地方留成部分对企业给予返还,鼓励企业用于技术研
究和开发,对光伏企业进口的高精尖设备减免进口设备增值税。
3.进一步完善能源扶持政策,加快国内市场开发
将光伏能源作为解决化石能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为产业生存和发展创造条件。
通过法律、
行政等手段,维护国内市场秩序,避免无序、恶性竞争。
尽快出台光伏中下游产业的行业准入
条件,制定和完善国内光伏电站建设和分布式电站的开发行业标准,确保产业健康发展。
特别
是分布式发电作为未来重要的应用方向,应尽快落实国务院能源工作会议精神,推出诸如电网
强制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分布式发电并网补贴等实质性政策,增强补贴力度。
4.牵头建立光伏产业联盟,化解“双反”危机
由于欧美市场先后开始针对光伏企业启动了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组
织国内企业建立产业联盟,共同应对危机,并对中国企业采购第三地区和国家的电池片组装组
件提供税收优惠。
5.鼓励重点企业研发平台建设,完善研发、应用转化机制
由国家牵头建设光伏产业开放性研发平台,鼓励企业参与基础研究,在研发基金补贴方面
向光伏企业加大倾斜力度。
在体制创新方面,扶持国有光伏企业率先建立健全光伏产业的研发、转化和应用机制,缩短与国际领先企业的差距。
注释:
1 数据引自semi
2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
3 段中数据引自solarbuzz
(责任编辑:赵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