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eanStor N9000存储设备测试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为OceanStor N9000存储设备测试方案
目录
1.项目背景 (4)
2.测试目的 (4)
3.测试人员和职责 (4)
3.1.人员分配 (4)
3.2.职责划分 (4)
3.3.测试计划 (5)
4.测试安排 (5)
4.1.时间 (5)
4.2.地点 (5)
5.测试项目 (6)
5.1.架构 (6)
5.2.基本性能 (6)
5.3.业务性能 (7)
5.4.云存储特性 (7)
5.5.企业存储特性 (8)
5.6.系统可靠性 (8)
6.测试环境 (8)
6.1.测试设备 (8)
6.2.网络基础设施 (8)
6.3.拓扑和配置 (8)
6.4.测试工具 (9)
7.测试过程 (9)
7.1基本功测试 (9)
7.1.1NFS基本功能 (9)
7.1.2 CIFS基本功能 (10)
7.1.3 FTP基本功能 (11)
7.2扩展功能测试 (12)
7.2.1配额测试 (12)
7.2.2配额空间管理测试 (13)
7.2.3业务隔离测试 (14)
7.2.4认证和权限管理 (16)
7.2.5InfoStamper快照功能 (18)
7.2.6NDMP归档备份 (19)
7.2.7远程复制 (20)
7.3可靠性测试 (22)
7.3.1硬盘故障 (22)
7.3.2节点故障 (23)
7.4数据恢复性能测试 (24)
数据恢复性能测试 (24)
7.5业务性能测试 (25)
7.5.1极限读写性能测试 (25)
7.5.2时延性能测试 (25)
7.5.3稳定写性能测试 (26)
7.5.4稳定读性能测试 (26)
7.6基本性能测试 (26)
7.6.1使用物理客户端性能测试 (26)
7.6.2使用虚拟机客户端性能测试 (27)
7.7扩展能力测试 (27)
7.7.1删除节点测试 (27)
7.7.2扩容节点测试 (28)
1.项目背景
2.测试目的
本次测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云计算系统了解各厂家存储满足应用的关键特性功能和性能,为云计算平台的存储系统提供完善可行的解决方案。
本次将测试以下方面:
●存储架构
●基本性能
●业务性能
●云存储特性
3.测试人员和职责
3.1.人员分配
各方提供固定的测试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测试,根据测试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测试工作。
3.2.职责划分
3.3.测试计划
本次测试进度安排如下:
4.测试安排
4.1.时间
4.2.地点
5.测试项目5.1.架构
5.2.基本性能
5.3.业务性能
5.4.云存储特性
5.5.企业存储特性
5.6.系统可靠性
6.测试环境
6.1.测试设备
6.2.网络基础设施
6.3.拓扑和配置10GE测试组网图
光纤SFP+高速线缆GE 网线
QSFP+高速线缆
9000节点
6.4. 测试工具
本次测试将会使用到如下软件:
7. 测试过程
7.1基本功测试 7.1.1NFS 基本功能
测试结论PASS
备注
测试方签名被测试方签名
7.1.2 CIFS基本功能
测试目的测试OceanStor 9000 CIFS协议文件操作功能
预置条件 1. 已经部署OceanStor 9000文件系统,文件系统运行正常
2. 在管理界面完成CIFS共享目录配置
测试步骤 1.登录OceanStor 9000管理界面,创建一用户testuser
2.登录windows服务器,使用testuser用户映射网络驱动器
3.进入网络驱动器,执行新建文件、新建文件夹、拷贝文件、修改文件、读
取文件、重命名、删除等操作
4.观察以上操作是否成功
实测结果1、在cifs客户端新建文件、写文件、修改文件成功;
2、进行读取、拷贝文件成功;
3、文件重命名、删除成功。
测试结论PASS
备注
测试方签名被测试方签名
7.1.3 FTP基本功能
测试目的测试OceanStor 9000 FTP协议文件操作功能
预置条件 1. 已经部署OceanStor 9000文件系统,文件系统运行正常
2. 在管理界面完成FTP共享目录配置
测试步骤 1.登录windows服务器,打开FileZilla工具
2.输入OceanStor 9000 所配置ftp服务的用户名、密码,连接ftp Server
3.进行上传、下载操作
4.观察上传、下载操作是否成功
实测结果1、步骤4,上传操作成功;
下载操作成功。
测试结论PASS
备注
测试方签名被测试方签名
7.2扩展功能测试
7.2.1配额测试
测试目的验证目录配额功能,尤其是嵌套式配额设置
预置条件 1.已经部署OceanStor 9000文件系统,文件系统运行正常
2.已导入License,激活配额功能
测试步骤 1.登录OceanStor 9000 webui管理界面,分别在NFS/CIFS共享目录下创建
A目录,创建A目录配额2G大小。
进入A目录创建B子目录,创建B子
目录配额1G大小。
2.在B目录下写入950MB文件
3.继续往B目录下写入100MB文件,观察是否能够写入,是否上报告警
4.在A目录下写入900M文件
5.继续往A目录下写入200MB文件,观察是否能够写入,是否上报告警实测结果1、步骤2,B目录写950M文件成功;
2、步骤3,继续往B目录里写950MB文件失败,管理界面有告警上报;
3、步骤4,在A目录写900M文件成功;
4、步骤5,继续往A目录下写200MB文件失败,有上报告警。
测试结论PASS
备注
测试方签名被测试方签名
7.2.2配额空间管理测试
测试目的验证配额空间灵活扩大或减少
预置条件 1.已经部署OceanStor 9000文件系统,文件系统运行正常
2.已导入License,激活配额功能
测试步骤1.登录OceanStor 9000 webui管理界面,分别在NFS/CIFS共享目录下创建C
目录,创建C目录配额2G大小。
进入C目录创建D子目录,创建D子
目录配额1G大小。
2.在D目录下写入500MB文件,在C目录下写入500MB文件
3.扩大C目录配额至5G大小、扩大D目录配额至2G大小
4.减少C目录配额至1G大小、减少D目录配额至800MB大小
5.观察配额的空间动态调整是否成功
实测结果1、步骤3,扩大C目录配额至5G大小成功,扩大D目录配置至3G大小成
功。
目录之前已写到硬阈值容量,写失败,配额扩大后又可以继续写文件;
6.步骤4,因为目录下已有文件,减少C目录配额至4G大小、减少D目录
配额至2G大小成功。
测试结论PASS
备注
测试方签名被测试方签名
7.2.3业务隔离测试
测试目的测试多部门业务隔离、互不影响特性
预置条件 1.已经部署OceanStor 9000文件系统,文件系统运行正常
测试步骤 1.登录OceanStor 9000,创建两个用户组group1、group2,创建四个用户,
testuser1、testuser2、testuser3、testuser4,testuser1和testuser2用户加入用
户组group1,testuser3和testuser4用户加入用户组group2;
2.在OceanStor 9000根目录下创建g1和g2两个目录,并对这两个目录分别
创建CIFS共享;
3.设置g1目录权限只对group1有读写权限,g2目录对group2有读写权限,
对group1有只读权限;
4.使用testuser1和testuser2用户挂载g1目录,并向g1目录写入文件。
使用
testuser3和testuser4挂载g2目录,并向g2目录写入文件;
5.使用testuser4挂载g1目录,查看是否挂载成功;
6.使用testuser1用户挂载g2目录,进行文件写、修改、删除操作。
7.创建目录testdir1,创建子目录dir1、dir2,设置dir1对用户组1有读写权
限的cifs共享,设置dir2对用户组2有读写权限的cifs共享;
8.用户组用户挂载对应设置有权限的目录,并进行文件操作,查看是否成功;
9.用户组用户挂载没有设置权限的目录,查看是否成功。
预期结果1、步骤4,用户组group1和group2中的用户可以进入对应目录写文件;
2、步骤5,挂载目录失败;
3、步骤6,文件写、修改、删除操作失败;
4、步骤8,挂载目录成功,文件操作成功;
5、步骤9,挂载失败。
实测结果1、步骤4,各组用户可以进入对应目录写文件;
2、步骤5,用testuser4挂载目录g1失败;
3、步骤6,用testuser1用户挂载g2目录,进行文件写、修改、删除操作都失
败。
4、步骤8,挂载目录成功,文件操作成功;
5、步骤9,挂载失败。
7.2.4认证和权限管理
1、两个AD域用户huawei1和huawei2,huawei1对adcifstest1共享目录有完
全控制权限,huawei2对adcifstest1共享目录有只读权限;
2、Huawei1用户登录cifs客户端,可以进入目录创建文件夹、文件;
3、用huawei2用户登录客户端进入共享目录可以查看文件,拷贝、修改、删
除操作都失败。
7.2.5InfoStamper快照功能
3、步骤6,删除快照文件失败。
7.2.6NDMP归档备份
系统支持此功能,如下图。
因为测试现场没有要备份的磁带库,不能满足测
试条件,所以没有进行用例执行。
7.2.7远程复制
系统支持此功能,如下图。
因为测试现场只有一套OceanStor 9000环境不能
满足测试条件,所以没有进行测试执行。
7.3可靠性测试
7.3.1硬盘故障
预期结果1、步骤2,有硬盘拔出事件上报;
2、步骤3,系统中文件和本地备份文件一致;
3、步骤4,数据恢复启动并完成,有相关告警上报。
实测结果1、步骤2,有硬盘拔出事件上报;
2、步骤3,比较文件一致;
3、步骤4,数据恢复完成,有相关事件上报。
测试结论PASS
备注
测试方签名被测试方签名
7.3.2节点故障
测试目的测试节点故障对系统中数据没有影响
预置条件 1.已经部署OceanStor 9000文件系统,文件系统运行正常;
2.有一台NFS客户端已经挂载共享目录。
测试步骤 1.在NFS客户端上往OceanStor 9000系统中写入文件,并在本地保留文件备
份;
2.将系统中一个节点故障,查看是否有相关告警上报;
3.将写入系统文件和本地保留文件比较一致性;
4.恢复故障节点,查看数据恢复是否启动且恢复完成,是否有相关事件上报。
预期结果1、步骤2,有相关告警上报;
2、步骤3,系统中文件和本地备份文件一致;
3、步骤4,数据恢复启动并完成,有相关告警上报。
实测结果1、步骤2,将一个节点的网线全部拔掉,有节点退出和系统可靠性降低告警
上报;
2、步骤3,系统中文件和本地备份文件一致;
3、步骤4,节点加入,数据恢复启动并完成,且有相关告警上报。
测试结论PASS
备注
测试方签名被测试方签名
7.4数据恢复性能测试
数据恢复性能测试
测试目的测试硬盘损坏情况下,数据重构时间
7.5业务性能测试
7.5.1极限读写性能测试
7.5.2时延性能测试
7.5.3稳定写性能测试
7.5.4稳定读性能测试
7.6基本性能测试
7.6.1使用物理客户端性能测试
备注
测试方签名被测试方签名
7.6.2使用虚拟机客户端性能测试
测试目的使用虚拟机客户端进行性能测试
预置条件 1.已经部署OceanStor 9000文件系统,文件系统运行正常
测试步骤 1.8台Linux虚拟机客户端,均安装vdbench工具
2.编辑vdbench联机测试配置脚本,分别配置100M、10M、1M、128K四种
大小文件的配置文件
3.执行vdbench进行8台客户端联机测试
4.记录四种大小文件的带宽、IOPS值
实测结果
测试结论
备注
测试方签名被测试方签名
7.7扩展能力测试
7.7.1删除节点测试
测试目的删除节点测试,验证存储空间减容
预置条件 1.已经部署4节点OceanStor 9000文件系统,文件系统运行正常
测试步骤 1.登陆OceanStor 9000 tools界面,执行删除一个节点操作
2.观察节点是否删除成功,节点删除后数据是否恢复完成。
实测结果1、删除节点成功,数据恢复完成。
2、删除后管理界面显示只有三个节点,且系统正常。
测试结论PASS
备注
测试方签名被测试方签名
7.7.2扩容节点测试
测试目的扩容节点测试,验证存储空间扩容
预置条件 1.已经部署OceanStor 9000文件系统,文件系统运行正常
测试步骤 1.在5.1测试删除节点成功的基础上,扩容一个C节点;
2.观察扩容是否成功,容量是否增加、各节点容量是否均衡。
实测结果1、扩容成功,容量增加。
各节点容量均衡。
测试结论P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