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用】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8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专题检测卷人民版必修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8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专题检测卷(八)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7·浙江嘉兴模拟)有美国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和接踵而来的冷战的压力一起迫使西欧依靠美国”。
下列选项中,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西欧( )
①参加布雷顿森林体系②接受马歇尔计划③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④建立欧洲煤钢联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美国主导的,故①正确;接受马歇尔计划反映出西欧对美国的依靠,故②正确;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美国主导的,故③正确;建立欧洲煤钢联营是西欧走向联合、独立的表现,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2.(2017年6月浙江台州高一期末)2016年5月4日,欧洲央行宣布将于2018年底永久性停止发行500欧元面额纸币。
欧元开始进入流通领域是在( )
A.1991年
B.1993年
C.1999年
D.2002年
解析1991年,欧盟尚未成立,欧元尚未发行,故A项错误;1993年,欧盟成立,欧元尚未发行,故B项错误;1999年,欧元问世,但尚未进入流通领域,故C项错误;2002年,欧元开始进入流通领域,故D项正确。
答案 D
3.法属留尼旺岛是全球最早使用欧元的地方,维多利亚市长以75欧分在市场上买了一千克荔枝,完成了欧元正式流通后的第一笔交易。
那么这一事件最早可能发生于( )
A.1995年1月1日
B.1999年1月1日
C.2002年1月1日
D.2005年1月1日
解析本题考查欧元的诞生和使用的史实,欧元正式启用应为2002年1月1日,所以选C 项。
答案 C
4.英国一家杂志说:“将有一个傀儡议会、一支联盟军队、一种货币。
联盟总统取代我们的立宪君主。
降下大英米字旗,升上那片有黄星的蓝色抹布。
”这说明( )
A.英国担心美国对欧洲的渗透
B.欧盟的深化之路充满曲折
C.英国反对欧元的问世
D.英国反对总统制共和制
解析从材料中“将有一个傀儡议会”“升上那片有黄星的蓝色抹布”的字眼和总体意思可以推测出B项符合题意。
其他几项与材料信息不密切。
答案 B
5.“它成立之初,就拥有3.6亿消费者,国民生产总值总计超过6万亿美元。
……它是典型的南北双方共同发展与繁荣而组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南北合作和大国主导是它最显著的特征。
”材料中的“它”是指(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欧盟
解析从材料信息“南北合作和大国主导是它最显著的特征”,可以看出这一区域组织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且人口较少,只有3.6亿。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符合此特点的只有C项。
答案 C
6.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后,虽然对美关税下降率远小于美对墨西哥下降比率,但大量产品的涌入,仍然使墨西哥经济受到巨大冲击。
这最能说明( )
A.发达国家侵略发展中国家经济
B.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合作面临挑战
C.墨西哥经济实力较差
D.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弊大于利
解析墨西哥关税的降低率虽比美国低,但作为发展中国家,它的经济竞争力弱,因此受到冲击,但这并不能说明加入区域组织弊大于利,只能说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合作面临挑战。
答案 B
7.(2017年9月浙江温州普通高中适应性测试)一个国际性经济组织的建立与运行,体现出
“南北共存性”“一国主导性”“经济互补性”等特征。
该经济组织的标志是( )
解析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美国主导的,发展中国家墨西哥和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经济合作,体现出“南北共存性”“经济互补性”,故D项正确。
答案 D
8.(2017年9月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称《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为“史上最糟糕的贸易协定”,把近年来美国制造业工作的流失全部归咎于以其为代表的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协定。
这种现象反映了( )
A.美国抵制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
B.成员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经济上的互补
C.发达国家难以与发展中国家建立区域集团
D.发达国家在经济区域集团中处于不利地位
答案 B
9.(2017年6月浙江湖州高一期末)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某次会议发表了《经济展望声明》,声明中提出了亚太经合组织大家庭精神。
该次会议召开的时间是( )
A.1989年
B.1991年
C.1993年
D.2001年
解析1993年在西雅图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成员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表了《APEC领导人经济展望声明》,故C项正确。
答案 C
10.(2017·浙江杭州二中模拟)20世纪60年代后,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日益加强。
其中,属于美国参与的经济区域集团组织有( )
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②亚太经济合作组织③北美自由贸易区④世界贸易组织
A.①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③④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参与的经济区域集团组织包括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北美自由贸易区,②③正确;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于1949年,且属于政治、军事组织,①错误;世界贸易组织反映的是经济全球化趋势,④与题意不符,故C项正确。
答案 C
11.(2018·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联考)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下列国际组织的成立不能反映这一趋势的是( )
解析世界贸易组织不是区域经济集团,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 D
12.1995年运行了47年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结束了其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的使命,被世界贸易组织所取代。
这反映了( )
A.美国经济霸权的衰落
B.国际格局多极化的需要
C.多边贸易秩序的强化
D.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深化
解析关贸总协定和世贸组织的宗旨都是要促进贸易自由化,但是关贸总协定是临时性多边贸易,而世贸组织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多边贸易秩序相对强化,故本题选C 项。
答案 C
13.(2017年8月浙江“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联考)关贸总协定是一个多边协定,但没有组织基础。
而世贸组织管理实施的贸易协议与协定具有长期性和正式性,在国际法上比多边政府协定的关贸总协定更具有效力。
这表明20世纪90年代初期世贸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B.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C.区域集团化暂时停顿
D.国际格局发生剧变
解析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而“关贸总协定是一个多边协定,但没有组织基础”,在调整国际贸易上难以适应时代潮流,而世贸组织具有“长期性和正式性”,在国际法上“更具有效力”,因此取代了关贸总协定,故A项正确。
答案 A
14.(2017年9月浙江湖州高二期末)“乌拉圭回合”结束后,原关贸总协定中发达国家的平
均关税从6.2%降到3.7%,发展中国家从20.5%下降到14.4%,有近20项产品的关税为零。
这说明( )
A.发达国家主导了经济全球化
B.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拉大
C.贸易自由化取得实质性进展
D.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壁垒已被消除
解析按照协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关税都有所降低,体现了自由贸易的精神,说明贸易自由化取得实质性进展,故C项正确。
答案 C
15.(2017年6月浙江衢州高一期末)在克林顿总统的努力下,众议院通过了两个协议——《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如果要给这两个协议确定一个共同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
A.经济全球化
B.经济区域集团化
C.重商主义
D.“新经济”时代
解析《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是区域集团化的表现,《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区域集团化推动了经济全球化,故A项正确。
答案 A
16.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全球,国际金融市场随之剧烈动荡,并对全球实体经济造成巨大冲击。
这一现象说明经济全球化( )
A.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B.导致了贫富分化更加严重
C.使世界经济发展日趋失衡
D.带来了经济风险的全球化
解析分析材料信息“国际金融市场随之剧烈动荡”和“对全球实体经济造成巨大冲击”说明存在众多负面影响。
答案 D
17.在经济全球化全球高峰论坛上,一位经济学家指出:“从地域的维度看,全球经济不可能同时实现一体化,而是部分地区先通过签订契约实现区域内国家经济的一体化。
”材料认为( )
A.经济全球化的先决条件是经济区域集团化
B.经济区域集团化最终决定经济全球化的实现
C.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两者不可分割
D.经济区域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具有双重作用
解析根据经济学家指出的内容可知,该学者认为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前提条件是部分地区经济一体化,故A项正确。
答案 A
18.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人口爆炸、粮食短缺、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影响全人类根本利益的问题,面临这些问题我们应采取的对策是( )
A.各自为政,互筑壁垒
B.从自身利益出发,采取区别对待政策
C.各国携手,共同应对
D.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
解析题干中提到的这些问题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必须由各国携手,共同应对,A、B、D三项说法不正确。
答案 C
19.(2017·浙江金丽衢十二校联考)印尼经济学家马里·潘格斯图:“不能只是给发展中国家一个金融结构的全球模式,让它们要么接受,要么抛弃。
它们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个部分。
”该观点反映了( )
A.要给予发展中国家一个包纳金融等更全面的全球化模式
B.发展中国家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C.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要积极参与经济规则的制订
D.发达国家应在经济全球化中承担应有的国际责任
解析“让它们要么接受,要么抛弃。
它们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个部分”表明发展中国家要参与全球化过程中经济规则的制订,故C项正确。
答案 C
20.当今的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中,经济“蛋糕”是做大了。
但是在分配经济“蛋糕”时,“大蛋糕分给富人,其他人只得到面包屑”。
对此,正确的态度和做法应该是( )
A.反全球化,坚持走独立发展道路
B.反对全球化只使发达国家受益
C.反对全球化造成的贫富分化加剧
D.反对发达国家主导全球化,应建立公正合理的新秩序
解析在全球化面前,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是最大的受益者。
解决的办法是建立起公正合理的新秩序。
但不能因此否定全球化。
因此D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 D
21.(2017·浙江绍兴模拟)美国投资专家麦克法伯说:“联邦政府给每人600美元的退税。
如果拿这笔钱去沃尔玛消费,钱归了中国;如果拿它买汽油,钱归了阿拉伯;如果买电脑,钱归了印度;如果买水果,钱归了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墨西哥;如果买好车,钱归了德国……”这一现象表明( )
A.国际分工体系的不平等
B.世界经济成为紧密联系的整体
C.世贸组织受到美国控制
D.亚洲商品的世界市场份额增大
解析材料反映了人们可以在本国消费到世界各地的产品,说明世界经济成为紧密联系的整体,反映了全球化趋势。
答案 B
22.观察下图所反映的现象,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国际经济秩序仍然不合理
B.发展中国家人口过剩
C.发展中国家教育落后,人口素质低
D.经济全球一体化的结果
解析题中信息反映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与其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不成正比,归根结底是与国际经济秩序的不合理、不公正有关,故选A。
B、C两项从图中未体现;D项说法否定了经济全球化,错误。
答案 A
23.(2016年4月浙江学考)1945年,根据《布雷顿森林协议》的要求,世界银行建立,并于1946年正式运行。
1947年,另一世界性经济组织也正式运行。
它是( )
A.世界贸易组织
B.独立国家联合体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解析世界贸易组织是正式成立于1995年,故A项错误;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于苏联解体之后,成立时间为1991年,故B项错误;北美自由贸易区诞生于1994年,故C项错误;根据《布雷顿森林协议》的要求,除世界银行外,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并于1947年正式运行,故D项正确。
答案 D
24.(选考)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的标志是( )
A.1957年,《罗马条约》签订
B.1992年,《欧洲联盟条约》签署
C.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
D.1999年,欧元问世
解析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
这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答案 C
25.(选考)历史漫画常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并赋之以深刻的寓意。
请你为下面的漫画选择合适的标题( )
A.迅速兴起的不结盟运动
B.不断扩大中的欧洲联盟
C.日益发展的北美自由贸易区
D.艰难前行的独立国家联合体
解析仔细观察漫画可知是欧洲联盟的会旗,所以是不断扩大中的欧洲联盟。
故选B项。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26题15分,27题22分,28题13分,共50分)
26.(2017·浙江湖州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关贸总协定只是一个“临时协定”,一个准国际组织,这就是为什么在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中,人们还在酝酿筹建一个新的真正的多边贸易体系的缘由。
许多缔约国常利用一般禁止数量限制原则的例外,大量采用非关税壁垒的措施,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等。
……至今仍没有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强制手段。
这也是许多重大国际贸易争端无法真正解决的重要原因。
——王东京、王志主编《关贸总协定知识读本》材料二 WTO协定第2条规定:“包括在附件1、2、3中的各项协议及附属法律文件都是本协定的组成部分,对所有成员方均具约束力。
”第15条又规定:“各成员方都要保证使其法律、规章与管理办法均符合本协定附件中规定的义务。
”从而奠定了WTO法律制度或规则优于各国国内法的宪法性原则。
——赵维田《世界贸易组织(WTO)》(1)根据材料一概括关贸总协定的不足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关贸总协定的历史地位。
(6分)
(2)与关贸总协定相比,材料二反映了世界贸易组织怎样的特点。
综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世界贸易发展的趋势。
(9分)
答案(1)不足:一个临时性的多边组织;规则不严密;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地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出现的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与贸易关系的规则和程序,建立起缔约方之间权利及义务关系的体制。
(2)特点:规则对各成员国具有法律约束力。
趋势:有序化;规范化;法制化;制度化。
27.(选考)“欧债危机”的持续蔓延,引发了市场对欧盟经济发展前景的担忧,欧盟路在何方,举世瞩目。
请阅读并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探究欧洲走向联合的历史。
材料一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它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
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摘自《世界史》材料二欧洲一体化大事记(1951~2004年)
材料三60年代,法国不顾美国反对,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并与中国建交。
70年代,联邦德国展开了旨在改善与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新东方政策”。
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英国终于在1973年成为欧洲共同体的成员国,结束了英美特殊关系。
——整理自2004年4月人教网材料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注:以1974年时的欧洲共同体九国作为一个整体——整理自2004年4月人教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欧洲政治家们担忧“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的主要原因。
(8分)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有哪些?2004年欧盟第五次扩大,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吸纳的新成员国大多原属于哪一政治集团?指出它们加入欧盟的背景。
(6分)
(3)依据材料三、四,说明“经济力量的多极化是世界多极化的根源”。
(2分)
(4)有人认为世纪之交的欧洲是发展与动荡并存,请举史实说明。
(6分)
答案(1)二战后,形成了以美苏对抗为核心的两极格局;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组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
(2)目的:通过联合形成一支独立于美苏的力量;恢复欧洲经济;恢复欧洲的大国地位。
社会主义阵营;背景:两极格局解体(“冷战”的结束),欧洲一体化的推动。
(3)随着欧共体经济实力增长,欧洲在政治上力图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4)说明:1989年东欧剧变,1990年两德统一,1991年苏联解体,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1999年科索沃战争爆发等。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本协议缔约方,认识到在处理其贸易和经济领域的关系时,应当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同时考虑根据持续发展的目标而有效地使用世界资源,寻求既保护和维持环境又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各自需要和利益的方式加强这样的措施;进而认识到需要积极努力以确保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中的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享有一个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份额;热切希望达成互惠和互利的安排,大量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歧视性待遇……”。
——《世界贸易组织协定》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
针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
”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1)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旨在促进各国市场开放,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材料一中的哪句话能表明这一宗旨?中国于哪一年加入该组织?(3分)
(2)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对推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一趋势(进程)具有重要意义?(2分)
(3)根据材料二,克林顿与菲德尔·卡斯特罗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有何差异?为什么有此差异?(6分)
(4)根据所学知识,列举我国为应对经济全球化采取的重大举措。
(2分)
答案(1)“达成互惠和互利的安排,大量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
歧视性待遇……”。
2001年。
(2)对推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3)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资本的新一轮全球扩张,克林顿主张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利有弊,因而菲德尔·卡斯特罗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前提是要建立一个公正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贸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