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回族的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回族的形成

学生:指导老师:

一、[内容摘要]

回族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族源来说,其构成成份是多元的。隋唐时期由经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进入中国的幡蕃客和胡商,元时东迁的回回人,都是其主要构成。其形成模式也与其他少数民族不同,不是由中国境内的某一古老的民族发展而来,而是以多种信仰伊斯兰教的外来人为主,在中国吸收其他民族成份融合而成。正这一过程中,伊斯兰教对其形成的影响时其主要特征。

二、[关键字]

回族族源多元化形成过程基本特征

三[正文]

回族即回回民族的简称,是指长期聚居陕、甘、宁、青等地,散居全国他各省并信仰伊斯兰教的一个少数民族。从它的历史来看,它是形成于中国大地上历史悠久的一个新兴民族共同体,它是由来自海内外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吸收和融合了多种民族成份而逐渐形成的,与其他由氏族部落发展而来的民族相比较,它不具备民族形成种族的单一性。回族的族源在和种族民族成分的构成上是中外土著和非土著的多元结合,而且种族的出现在时间上也有先后,一般认为大致形成于元代,实际上在元代之前,就已经有了有关回族情况的记录。

回族族源最早可追溯到唐宋时期,甚至更早到隋时。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此后,丝绸之路不仅是著名的交通要道,也是中外商贸之路和中外文化交流的要道。唐宋时期,由于经济的繁荣,只是中外联系加强,丝绸之路便成了黄河、长江流域文明和阿拉伯文明相交流的传送带。伴随着文化的交流,佛教、伊斯兰教等外来宗教相继传入中国。

中国唐王朝在亚洲东部崛起之时,亚洲西部的阿拉伯半岛也出现了强盛的阿拉伯帝国,7世纪20年代末,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始传伊斯兰教,并统一了阿拉伯半岛本土,此后他的继任者不断向外扩张,征服西亚和北非,建立了版图辽阔的阿拉伯哈里发帝国。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大食国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首次遣使来华,大食国与唐通使结好,有记载“大食国本在波斯之西,……永徽二年,始遣使朝贡。其王姓大食氏,名曰瞰密莫末赋,自云有国已三十四年,历三主矣”①第三任哈里发派使者会见唐高宗,介绍阿拉伯国家概况及伊斯兰教教义,这一事件标志着伊斯兰教正式传入中国。据《册府元龟》等书不完全集中完全记载,唐代大食遣使达39次之多。当时来中国的波斯、大食人,并不称为

①《旧唐书》卷一九八

回回,历史上称之为波斯大食人。

唐朝强盛时,势力远至中亚,而阿拉伯帝国崛起后也东扩至中亚,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两国在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交往。如:

“周武授天中,阿拉伯人来华而侨居于广州,泉州,扬州,杭州诸港者,数以万计,建怀圣寺以为会堂”①

八世纪两国在中亚波斯问题上发生冲突,但未影响两国的交往,唐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后,应唐王朝邀请,至德初二年(757年)正月,大食遣使助唐镇压叛军,收复两京。“至德二年,大食遣使朝贡,代宗时为元帅,亦用其过兵收两都。”②这些援唐军队部分滞留中国,安家落户,谨守伊斯兰教义和礼俗,世代繁衍。唐时来中国饿波斯、大食人是信仰伊斯兰教的,这从《唐书、大食传》和他们在广州建怀圣寺等记载,便可以证明。而且宋朝朱彧《萍洲可谈》中说:“蕃人不食猪肉……,非蕃人手刃六畜则不食”这更说明他们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

在八世纪阿拉伯旅行家马尔瓦则的《论中国突厥人与印度》一书中,记载了在七世纪八十年代阿拉伯帝国内部反抗伍麦王朝时一批什叶派穆斯林迁入中国的史实,反抗主力是什叶派穆斯林,反抗失败后,一批什叶派穆斯林东迁来到中国北方,学会当地语言,作了中外贸易的“牙客”。而今天的回族中做牛、马、羊、干果、古玩等行业“牙客”的人仍有很多,特别是北方一带。同时中国穆斯林基本属于逊尼派,但在宗教细节的某些方面和日常生活中仍有不少什叶派的残存印记,反映了当时东迁的什叶派穆斯林也是回族的早期先民。

不难看出来中国的波斯、大食人分为两部分,一是由陆路来的军队和少数民族贡使及商贾,另一种是从海上至广州、泉州、扬州、杭州和明州的商埠通商的商人,他们来华以后,从事香料、象牙、犀角、珠宝和药材等物品的贩卖,并带回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和其他商品,由于他们以经商为主,当时人们称之为“蕃客”、“蕃商”、“胡客”、“胡商”。这些人除了与汉人杂居外,多数因宗教信仰的不同而自成聚落,他们居住的街道称为“蕃坊”,蕃坊建有清真寺如广州怀圣寺,“蕃坊”设有专门的“蕃长”(教长),“蕃长”负责管理“蕃坊”居民日常生活事务,主持宗教活动,而“坊”作为一个社会行政单位,在如今西北地区的回族聚居地仍在沿用。随着波斯、大食人的不断涌入中国,将中亚地区的历法语言音乐美术舞蹈医术建筑艺术及其他文化形式带入长安,作为唐王朝国都的长安便成为域外穆斯林汇聚的中心,当时有“长安少年有胡心”的说法,更有“长安胡化盛极一时的惊呼。”

然而“回回”这一名词,在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和南宋彭大雅的《黑鞑

①摘自《世界回教史》下篇《中国回教史》

②《旧唐书、大食传》

事略》里最早出现,其中所指的“回回”人时至唐代以来居住在西域安息一带的“回纥”人,并不指代回回这个独立的名族。

宋时政府奖励通商的政策,同上的规模在唐的基础上有了发展,在华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更为增多,当时政府专设机构管理对外贸易事宜,如《宋史》载“开宝四年,置市舶司于广州,后又于杭州,明州置司,凡大食,古逻,占城,勃尼……诸蕃,并通贸易……”。①在两宋的统治下,由于人口的繁衍,出现了“土生蕃客”和“四世蕃客”,在人种上不仅仅限于阿拉伯人和波斯人。随着“土生蕃客”比列的不断上升,蕃客与汉人通婚的现象比较普遍。如宋高宗绍兴年间“大商蒲亚里,既至广州,有右武大夫曾纳利其财,以妹嫁之,亚里因留不归”。②广州、扬州、泉州等沿海城市均有大批穆斯林居住。“住唐”即居留中国不归,成为当时域外穆斯林的一种时尚。朱彧《萍洲可谈》“诸国人至广州,是随不归者,谓之‘住唐’。”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广州、泉州设蕃学,以对“蕃商”“胡商”子弟进行文化教育,教授阿拉伯语及文化知识,类似今天回族各地办的阿语学校。所以说,这些在广州泉州等地的大量的“土生蕃客”和“四世蕃客”实际上已经具备今天回族的大致特征。

唐宋时期来自阿拉伯、波斯、中亚、突厥等国和地区以及南海和占城的穆斯林,源源不断地在中国置产定居与当地汉族和其他民族和睦相处,婚亲交往,繁衍后代,成为当今回族的一部分。在今天西安回族中仍有与之相吻合的传说,有“回民巴巴,汉民娜娜”的说法,反映了早期回汉通婚的事实。这些来到中国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及其后裔,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如961年,小亚西亚人天文学家马依泽应邀来宋,参与修新历《应天历》。这些人除了经商和学习汉文化以外,有的穆斯林甚至在内地做官,著书立传。783年波斯人后裔骆元光率部平叛,被封为康郡王,后被皇帝赐姓为李,更名元凉。唐末五代的诗人李玉旬是久居四川的波斯人后裔,人称“李波斯”。南宋末年阿拉伯人的后裔蒲寿庚曾在泉州任提举市舶司达30年之久,其兄蒲寿教著有《小心泉学诗稿》,成为中国式文人;宋代大画家米(),先世为西域人,独创“米家山水”画技,书法苍劲有力,影响深远。

但是唐宋时期来中国的波斯、大食人,虽然有长期留居中国的,我们不能把他们算作是会会民族的主要来源,直到元朝初,回回大量进入中国,他们或他们的后裔才渗入进去,成为回族的组成因素。回族的主体便在元代逐渐形成。

12世纪中叶,中国北方的蒙古民族崛起。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建立蒙古汗国从此蒙古人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异军突起。成吉思汗及其后代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征服了西亚和中亚各国,疏通了中西交通要道。

①《宋史、食货志》

②《宋会要辑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